橡胶减震器的设计原理

橡胶减震器的设计原理
橡胶减震器的设计原理

橡胶减震器的设计原理和性能测试

橡胶由于它特有的综合力学性能,即低的可调正的模量和较高的本征阻尼,大应变下不被破坏和在一定变形方式下承载高负荷的能力等.在工程技术的报多领域被用来消除振动和燥音,其中采用橡胶减震器来减少振动的传递是一种使用广泛和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胶种和调正配方来改变减震器的刚度和阻尼,也可以选择硪震器的结构和形状来得到在一定的变形方式下和频率范围内所需的振动传递率。本文将介绍橡胶减震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硪震器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在改进减震性能时可采取的途径。

1 减震器的振动传递率

减震器的隔离和衰减振动的能力是用振

动传递率“来衡量的,它定义为响应振幅Xo

与输人激励振幅鲋之比。硪震器的标准模型

是一刚度为K 的线性弹簧和阻尼系数为C

的阻器组成的系统(图1),在稳态正弦激

励下,硪震器的传递率7T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670592.html,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悬架知识专题: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 阀;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7. 补偿阀; 8. 流通阀;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 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

高速列车用橡胶减振器介绍

3.1 高速列车用橡胶减振器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速度大幅度的提高,目前高速列车商业运营速度已从200 km/h提高到350km/h左右,未来将达到400 km/h以上。由于列车运行的高速化,运行中振动与噪音的不断增大,将导致车辆动态性能和乘坐舒适性严重的恶化,加大了车辆的结构疲劳,并降低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运行安全可靠性等。为了解决大功率、高速运行带来关键性技术问题,高速列车使用了大量各种橡胶-金属复合制件用于牵引、驱动、连接、支承等部位,起到减振降噪功能,还起到柔性支承机车装置自身的重量,即保持装置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位置,减少刚性连接与支撑带来的疲劳损坏等功能。 3.1.1橡胶减振器的减振原机理 橡胶是一种粘弹性材料。粘弹性材料具有独特的应力-应变特性,使它在受力时储存大量的能量,而在卸载时将其释放出来;由于时间效应,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加载曲线不重合,因而产生能量滞后损失。这就使得橡胶材料即有高分子弹性大变形又具有较大的内阻尼特性,在发挥良好弹性作用的同时,又是很好的阻尼材料,这是橡胶金属复合部件用于隔离振动和吸收冲击能量的原理。 橡胶的减振原理的力学模型可简化为单自由度线性阻尼-弹簧质量系统[1],如图所示。

图 线性单自由度体系模型[1] 如果系统质量为m 、刚度为K d 、系统阻尼系数为C ;则橡胶减振器构成的线性单自由度体系,当系统受Z e =Z 0e jwt 的简谐支撑激振时,其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0d e e mz k z z c z z +-+-=&&&& (3-1) 以e u z z =-代入上式可得: 20()j t j t mu cu ku m z e F e ωωωω++=-=&&&(3-2) ()F ω为随激振频率的平方而变化的基振力幅值。求解方程式(3-2)可以得到系统的相对位移振幅: 20u == (3-3) 同理可以得到系统减振传递率T 为: T = (3-4) 式中ω为外界激振力频率,n ω为系统固有频率,ξ为系统的阻尼比/c c c ξ=; 系统的固有频率为:n ω=rad/s ,n f =Hz ;

轨道交通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

轨道交通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 内容摘要:摘要:本文概述了轨道交通用橡胶减振制品的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关键词:轨道交通减振橡胶制品橡胶橡胶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1)橡胶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在弹性范围内的相对滞后值可以达到10~65%,动、静模数之比为1.5左右。(2)橡胶的弹性变形比金属大的多(可达10000倍以上),而弹性模数比金属的小得多(为1/700到1/4000)。(3)橡胶的声速为40~200m/s,钢的声速却为5000m/s。 摘要:本文概述了轨道交通用橡胶减振制品的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轨道交通减振橡胶制品橡胶 橡胶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 (1)橡胶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在弹性范围内的相对滞后值可以达到10~65%,动、静模数之比为1.5左右; (2)橡胶的弹性变形比金属大的多(可达10000倍以上),而弹性模数比金属的小得多(为1/700到1/4000); (3)橡胶的声速为40~200m/s,钢的声速却为5000m/s。 因此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和缓冲性能[2]。现代轨道交通为有效减少轮轨作用力和改善系统走行性能,降低高速重载所引起的机车车辆以及线路的系统振动和噪声问题,大量使用各种橡胶弹性元件用于牵引、驱动、连接、支承等,以达到舒适、平稳、快速的更高要求[3]。 1. 橡胶材料 减振所用橡胶的品种很多,用量比较大的有: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R)、乙丙橡胶(EPDM)等。通常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橡胶材料或将几种橡胶共混以及采用某些改性方法来提高橡胶材料的某一项和几项性能。 1.1 共混技术 NR是橡胶减振领域中用量最大的品种,许多共混的研究都是以其为主体进行的。如Yoshiharu等人[4]采用NR和BR共混制成减振橡胶,在150℃硫化30min后,发现材料具有

橡胶减震资料(内容清晰)

伴随着汽车制造工业高性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谋求汽车的使用经济性,同时,也正在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这就从减振、噪音、舒适性和行使稳定性的角度,对橡胶减振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其他减振制品相比,橡胶减振制品具有以下优点 [1] : (1)形状自由度较大; (2)可在 X、Y、Z 方向上旋转,具有六方向弹簧作用: (3)具有适度的阻尼性能,可在低频~高频的范围内加以利用; (4)同时具有减振、缓冲、隔音等多样性能; (5)冲击刚度大于动刚度,动刚度大于静刚度,有利于减小冲击变形和动态变形。 汽车的振动现象十分复杂,最明显的振动是悬挂弹簧装置支承的簧上质量的固有振动。因此,减振橡胶制品主要用于控制汽车振动和噪声及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一般置于汽车发动机机架、压杆装置、悬挂轴衬、中心轴承托架、颠簸限制器和扭振减振器等部位,以改善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橡胶材料性能要求及发展方向 由于汽车的车轮、车型、车种以及悬挂机构不同,减振橡胶元件的种类也各不相同。用橡胶材料作为减振材料的优点在于 [2] : (1)橡胶是非压缩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其泊松比接近 0.5,在弹性范围内的相对滞后值可以达到 10~65%,动、静模数之比为 1.5左右。 (2)橡胶的弹性变形比金属大的多(可达10000 倍以上),而弹性模数比金属的小得多(为1/70 0 到 1/4000); (3)形状能自由选择,可自由选择三个方向的弹簧常数比; (4)容易与金属牢固地粘合成一个整体,可使减振橡胶件体积变小,重量减轻,且支承方法也简单化。 (5)橡胶的声速为 40~200m/s,钢的声速却为 5000m/s。 因此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和缓冲性能 [3] 。减振所用橡胶的品种很多,主要以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为主,为改善减振制品的耐热性,也使用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 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通常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橡胶材料或将几种橡胶共混以及采用某些改性方法来提高橡胶材料的某一项和几项性能。 1.1 低动倍率、高阻尼性能 理想的橡胶减振制品应具有以下功能 [1] : (1)支撑功能:为支撑要求重量的物体,必须确保足够的静态弹簧常数 Ks; (2)减振功能:相对要求的频率,应具有足够低的动态弹簧常数 Kd; (3)防振功能:为了控制共振(不可避免的)时的传导率增幅,所以应具有足够的高阻尼性。 在所要求频率下的动态弹簧常数 Kd 和静态弹簧常数 Ks 的比值,称之为动态比例因子。这一比值愈小,减振性能愈好,但通常是 Kd/Ks>1。为了减小动态比例因子,从橡胶配合方面或材料方面也可加以探讨。在提高防振功能上,采用高阻尼材料是有效的。对通常的硫化胶来讲,随着 Ks 的增加,Kd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增大的倾向。因此,从Kd 和 Ks 两者兼备的观点对橡胶的配合加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NR 的特点是动态比例因子比其他橡胶低,所以天然橡胶应用最广泛。在天然橡胶胶料中当增加炭黑用量时就可达到高阻尼化,但同时也会使动倍率上升;而增大硫黄用量时动倍率就会降低,但同时也会使阻尼下降。从橡胶配合方面已有很多探讨工作。有专利介绍,在天然橡胶中配

中国橡胶金属减震器行业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橡胶金属减震器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522198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 第1章橡胶金属减震器行业概述11 第一节橡胶金属减震器基本概念11 第二节橡胶金属减震器基本特点11 第三节橡胶金属减震器产品分类12 第2章橡胶金属减震器市场分析15 第一节国际橡胶金属减震器市场发展总体概况15 一、国际现状分析15 二、国际发展趋势分析15 第二节中国橡胶金属减震器市场的发展状况15 一、橡胶金属减震器市场展基本情况15 二、橡胶金属减震器产品研究现状16 三、橡胶金属减震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6 第三章2017年中国橡胶金属减震器市场分析18 第一节我国橡胶金属减震器整体市场18 一、总体市场规模18 二、汽车用橡胶金属减震器规模18 (一)汽车用橡胶金属减震器总体规模18 (二)国内配套市场规模19 (三)售后维修市场规模20 三、主要企业生产能力21 第二节我国橡胶金属减震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2 第三节原材料市场分析22 一、钢材22 (一)钢铁行业发展概况分析22 (二)钢铁行业生产情况分析24 (三)钢铁市场价格情况分析24 (四)钢铁行业需求状况分析25 二、橡胶26 (一)中国橡胶生产的情况26 (二)橡胶零件制造业运行27

液压减震器发展及工作原理之欧阳歌谷创作

一、减震器的发展历史 欧阳歌谷(2021.02.01) 减震器从出现到今天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最早车辆的减震系统由弹簧构成,虽然弹簧可以减轻路面冲击,性能较可靠,但它容易产生共振现象。在 1908年,世界第一台液压减震器研制成功,它用隔板将橡胶制成节流通道分为两部分,通过油液与节流通道摩擦,达到减震目的。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摇臂式减震器得到普遍应用,工作压力在l0MPa 20MPa之间,但结构复杂、易损坏、体积大,最终被淘汰。二战之后,简式液压减震器取代了摇臂式减震器,其成本低,寿命长,但容易出现充油不及时的问题,若充油不及时,会影响减震效果,产生噪音与冲击。直到20世纪50年代,充气式减震器的出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在双筒内充入低压0.4MPa~0.6MPa的氮气可以解决充油不及时的问题。同时单筒式充气减震器也开始发展,其采用浮动活塞的结构,使充入的氮气形成2.0MPa2.5MPa的高压气体,性能优于双筒式减震器,而且质量轻、性能好,但其成本较高。 油压减振器是铁道机车车辆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于机车车辆的车轮与钢轨面之间是钢对钢的接触,因此,车轮表面的不规则和轨道的不平顺都直接经车轮传到悬挂部件上去,使机车车辆各部分高频和低频振动。如果这种振动不经过减振器来衰减,就会降低机械部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恶化运行品质。油压减

振器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尤其近年来我国铁路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铁路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主要区别是: ( 1 )活塞的行程以及接头的安装尺寸不同; ( 2 )GS H、GYAW、G OH 3 种水平布置的减振器多了橡胶囊; ( 3 )GY AW、GOH的节流阀与另外3种不同。 基本结构见图 41、图 42 ,G S V、GS H、GYAW 图略。 1——上接头2——橡胶球较3——销轴4——防尘罩组成5——活塞杆6——防尘圈7——压盖;8——密封圈;9——油封圈;10——螺盖;11——0型密封圈 12——密封圈 13——活塞 14——节流阀弹簧 15——调节螺钉 16——压缩阀(一)17——压缩阀(二)18——回油阀片19——回油阀座20——底阀座21——弹簧螺盖22——底阀座弹簧23——底阀压缩阀24——油缸25——储油罐26——液压油27——拉伸阀(一)28——拉伸阀(二) 29——导承 图41 一系垂向简振器 1——上接头2——橡胶球较3——销轴4——防尘罩组成5——活塞杆 6——防尘圈 7——压盖 8——密封圈9——油封圈 10——螺盖11——0型密封圈 12——密封圈13——活塞 14——节流阀弹簧 15——调节螺钉 16——压缩阀(一) 17——压缩阀(二)18——回油阀片 19——回油阀座20——底阀座 21——弹

减震原理

摩托车减震器的分类以及工作原理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本文拟对常见的减震器结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减震器油的技术要求和如何调配、更换等进行探讨,供广大摩托车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 一、减震器的分类 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 2、按结构形式分,有(a)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这是目前摩托车中使用最多的前减震器);(b)摇臂式减震器;(c)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d)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 3、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a)倒置式减震器(即油缸位置在上方,活塞杆在下方);(b)正置式减震器(油缸位置在下方,活塞杆在上方)。 4、按工作介质分,有(a)弹簧式减震器;(b)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因空气的阻尼力有限,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只用于速度不高的轻便摩托车作后减震器);(c)液力阻尼式减震器;(d)油—气组合式前*减震器。(e)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5、按衰减力方向分,有(a)单向作用减震器;(b)双向作用减震器。 6、按负载调节式分,有(a)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b)气簧式;(c)安装角度调节式。 世界各国摩托车厂家在相互竞争中,对摩托车的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的设计,投入较大且十分考究,采用了更为新颖的变直径和变节距的弹性元件,如油压阻尼器、油—气调节装置、负载调节装置、摇臂杠杆式中心减震装置等先进结构。这些新技术的普及,能迅速衰减因车速、负载及多种路况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将振抗自动地调节到最佳的技术状态,极大地改善了摩托车的减震性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摩托车乘骑的适应性、舒适性、平稳性和安全性。 二、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2、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 伸缩式前*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随着柄管和套管之间的相互伸缩,前*内的油经设置在隔壁的小孔流动。当柄管压缩时,随着柄管的移动(如图1所示),B室里的油受压后经柄管上的小孔流向C室。同时经自由阀流向A室。油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衰减了压缩力。当压缩行程快到极限时,柄管末端的锥形油封片就会插上,从而封闭了B室内油的通路。此时,B室油压激剧上升,使其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柄管的行程,有效地防止前*上的可动零件之间的瞬间机械碰撞。 在柄管伸张(即反弹)时,A室内的油经设在前*活塞上部(靠近活塞环附近)的小孔流向C室。此时,油液流动所受到的阻力衰减了伸张力。当伸张行程快到极限时,反弹弹簧的伸长吸收了振动能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油经前*活塞下部的小孔补充到B室,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 1、减震力调节器

减震器的设计原理

减震器的设计原理 摩托车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型式与种类很多,使用场合各不相同。为保证它的良好的使用性能,在结构上,它必须装备减震器。减震器是摩托车悬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摩托车行驶系的一个重要总成。 什么叫减震器 以液压节流方式起阻尼作用的部件叫减震器。 2 、减震器的作用 A 、支承车身。 B 、传递路面对车身的各种反力。 c 、缓和车身冲击,减弱车身振动。 D 、抑制车辆跳动,改善轮胎对地面的接地性,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3 、减震器的设计原理 A.液体通过阻尼孔形成紊流,产生液体紊流阻尼力。 B.减震器的基本特性,为其速度特性: P =C·Vn C:减震器的阻尼系数;V :减震器的工作速度;n :减震器的阻尼特性指数 上式中: 减震器弹簧悬架产生的阻力:P =K·S K :弹簧悬架刚度;S :减震器位移 减震器作为悬架系统,K 、C 的取值比较关键,最终使整车的振动频率达到接近人类步行的固有频率较为理想:l~2ZHz 。 前减震器结构前减震器的典型结构,主要有双筒式前减震;三筒式前减震器;倒置式前减震器,如图( ZSZOOGS 为例): 4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减震器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其型腔间的压差△ P ,迫使减震油液通过阻尼孔或阀系,产生阻尼力,起到减震的作用。 5 、为充分匹配整车的使用性能,以及减震器的不断向前发展,逐步开发和研究出倒置式前减、油气分离式后减。在高压气室的作用下,防止阻尼特性的空程和畸变,充分发挥其减震性能。 减震器的质量控制 1 、减震器的关重性能---示功特性的控制。示功图形圆滑、丰满,不得有畸变、空程、忽大忽小现象,满足整车乘骑的舒适性。 2 、减震器强度指标的控制 减震器作为一个性能件,同时也是一个安全件,主要控制各零件强度和焊接强度。 3 、减震器油品质量控制 减震器油品必须充分适应外界环境,其适用环境温度在-40 ℃~+120 ℃,具有抗泡、抗氧化、抗剪切、高润滑性等特点。

减震器原理

减振器原理 一.工作原理 减振器功能 对因路面不平或驾驶条件差而引起向车身传递的振动进行阻尼。 快速消除由地面引起的轴和车轮的振动,保证车轮随时抓地,从而保证车辆的转向和刹车功能。 减振器在一方面必须支持汽车的安全行驶功能,比如抓地、刹车和加速等。另一方面,为获得最大可能的舒适度,它又必须尽可能地把振动的传递降低到最低水平。 工作原理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而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弹性元件和减振器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差,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二.独立悬架原理 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 独立悬挂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

汽车减震器结构图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阀; 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 7. 补偿阀; 8. 流通阀; 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与发展

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与发展 王雪飞杨军 摘要:本文概述了汽车用橡胶减振制品的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汽车减振橡胶制品橡胶 伴随着汽车制造工业高性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谋求汽车的使用经济性,同时,也正在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这就从减振、噪音、舒适性和行使稳定性的角度,对橡胶减振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其他减振制品相比,橡胶减振制品具有以下优点[1] : (1)形状自由度较大; (2)可在X、Y、Z 方向上旋转,具有六方向弹簧作用: (3)具有适度的阻尼性能,可在低频~高频的范围内加以利用; (4)同时具有减振、缓冲、隔音等多样性能; (5)冲击刚度大于动刚度,动刚度大于静刚度,有利于减小冲击变形和动态变形。 汽车的振动现象十分复杂,最明显的振动是悬挂弹簧装置支承的簧上质量的固有振动。因此,减振橡胶制品主要用于控制汽车振动和噪声及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一般置于汽车发动机机架、压杆装置、悬挂轴衬、中心轴承托架、颠簸限制器和扭振减振器等部位,以改善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橡胶材料性能要求及发展方向 由于汽车的车轮、车型、车种以及悬挂机构不同,减振橡胶元件的种类也各不相同。用橡胶材料作为减振材料的优点在于[2] : (1)橡胶是非压缩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其泊松比接近0.5,在弹性范围内的相对滞后值可以达到10~65%,动、静模数之比为 1.5左右。 (2)橡胶的弹性变形比金属大的多(可达10000 倍以上),而弹性模数比金属的小得多(为1/700 到1/4000); (3)形状能自由选择,可自由选择三个方向的弹簧常数比; (4)容易与金属牢固地粘合成一个整体,可使减振橡胶件体积变小,重量减轻,且支承方法也简单化。 (5)橡胶的声速为40~200m/s,钢的声速却为5000m/s。 因此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和缓冲性能[3] 。减振所用橡胶的品种很多,主要以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为主,为改善减振制品的耐热性,也使用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通常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橡胶材料或将几种橡胶共混以及采用某些改性方法来提高橡胶材料的某一项和几项性能。 1.1 低动倍率、高阻尼性能 理想的橡胶减振制品应具有以下功能[1] : (1)支撑功能:为支撑要求重量的物体,必须确保足够的静态弹簧常数Ks;

干货全球知名汽车减震器生产企业汇总

【干货】全球知名汽车减震器生产企业汇总 盖世汽车研究院出品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衰减振动,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液力减振器的作用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发展的重大障碍。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将严重降低汽车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人们乘坐汽车时的体验,同时,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因此,在人们对汽车舒适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汽车减振器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中国汽车减振器市场上,在技术与质量上,中国本土企业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而且企业数量众多,OE配套集中在中低档轿车领域,但是还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如淅川汽车减振器厂、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万向集团等,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整车厂商OEM配套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厂商同外资厂商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研发实力和技术能力方面,欧洲、美洲、日本、韩国的减振器工业起步早,发展较为迅速,技术研发和生产实力也较强。在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如消除振动源

冲击、同其他相关部件配套、产品密封等,都领先于中国自主品牌厂商。但本土企业通过不断学习与发展,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高端产品也有研发,然而数量比较少。目前,阻力可调式减振器正在成为主流减振器,随着不断的研究开发,智能性会越来越高,会朝着自适应可调减振器方向发展,无论驾驶者的驾驶技术如何,悬架系统都会自动调节与之适应的状态,使驾驶者感觉到平顺、舒适。汽车减震同时还可能有复合型减振器和新型减振器方向发展,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即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并且在操纵性和舒适性之间取得最理想的工作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外知名的减振器制造厂商:蒂森克虏伯-倍斯登(ThyssenKrupp-Bilstein)(德) 销售额:413亿欧元(蒂森克虏伯) 蒂森克虏伯-倍斯登(ThyssenKrupp-Bilstein)是氮气减振器的鼻祖,成立于1873年,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减振器生产商。其不仅为改装界提供产品,同时也是诸多车厂的原厂零件供应商,如奔驰 S-Class、E-Class的气压弹簧阻尼可调减振器就是他们的产品。其产品型号有:B 2,B 4,B 6,B 8,B10,B12,B14,B16。 配套客户:奔驰、保时捷、奥迪、宝马、大众、AMG、Brabus等。蒂森克虏伯在华产业布局图KYB凯迩必(Kayaba)(日) KYB凯迩必是油压技术方面的先驱领导者,产品几乎覆盖了关于油压的部件。KYB凯迩必夜视日本最大的减振器供应商。着名的TRD、Tom’s等均由KYB代工生产。其主要产品系列有俗称黑筒(加强型)、蓝筒(运动版)和黄筒(降低专用型)等产品。

金属橡胶减振器对宇航单机随机振动的影响分析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18, 7(5), 368-37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670592.html,/journal/me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670592.html,/10.12677/met.2018.75045 The Impact Analysis of Metal Rubber Damper on the Random Vibration of the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Qiuju Zhu, Jie Chen, Xumin Cao, Mao Zhang, Shenghao Li Shanghai Aerospac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stitute, Shanghai Received: Oct. 2nd, 2018; accepted: Oct. 19th, 2018; published: Oct. 26th, 2018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andom vibration, the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an only bear a certain range of response acceleration, which may lead to failure of the components when the response acceleration value is too high.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etal rubber damper on the re-sponse acceleration in the random vibration process of a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random vibr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equipment without metal rubber damper and with metal rubber damper, and corresponding data were obtain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sponse acceleration of the random vibration of the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three directions decreases in different degrees after adding the metal rubber damper. This paper provides experimental data and design ideas for damping de-sign of the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Keywords Metal Rubber Damper, The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Random Vibration, Response Acceleration 金属橡胶减振器对宇航单机随机振动的 影响分析 朱秋菊,陈婕,曹旭民,张茂,李晟昊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9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6日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Tag:减震器,隔震器,减震,隔震,钢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2、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 伸缩式前*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随着柄管和套管之间的相互伸缩,前*内的油经设置在隔壁的小孔流动。当柄管压缩时,随着柄管的移动,B室里的油受压后经柄管上的小孔流向C室。同时经自由阀流向A室。油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衰减了压缩力。当压缩行程快到极限时,柄管末端的锥形油封片就会插上,从而封闭了B室内油的通路。此时,B室油压激剧上升,使其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柄管的行程,有效地防止前*上的可动零件之间的瞬间机械碰撞。 在柄管伸张(即反弹)时,A室内的油经设在前*活塞上部(*近活塞环附近)的小孔流向C室。此时,油液流动所受到的阻力衰减了伸张力。当伸张行程快到极限时,反弹弹簧的伸长吸收了振动能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油经前*活塞下部的小孔补充到B室,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 1、减震力调节器 根据道路状况和摩托车上负荷的大小,需要对摩托车乘坐的缓冲程度进行调节。减震力调节器主要有凸轮式、螺旋式及气压式和油压式,最常见的是凸轮式。 凸轮式调节器在减震器本体上焊接制动器处装一个波纹阶梯的圆筒凸轮,转动凸轮进行调节。这种结构最简单,且价格低,因而被广泛采用。不过,也有通过拨动手柄来改变凸轮位置进行调节的。 2、防点头装置 防点头(即防俯冲)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制动力的大小自动减轻制动时俯冲的影响,以及获得舒适的制动感。该机构装在前*下部。前轮受到冲击及轻微制动时,前*管内的油沿着中细箭头的方向流动。紧急制动时,利用制动钳的动作制动钳的销(即活塞)介入,从而堵住减震器油的通路,油从活塞上的油路通过孔阀回到内油管,孔阀的通道比减震器受冲击动作时的油路小,油的流动受到限制,防俯冲装置使减震器受到压缩时的阻尼增大,俯冲得到有效控制。这时,由于制动力的作用,前面的负荷增加,由于制动钳的作用,俯冲力就和阀的挤压力相平衡,即使在动作中受到路面的冲击,由于正常的油路还通着,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橡胶隔振设计指导-精

橡胶隔振设计指导 设计和选用的原则: 优先选用标准产品,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而又无标准的产品,则可根据需要自行隔振 设计。 隔振设计主要流程: 1)输入: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和减振装置刚度的要求,输出:减振装置的形状和几何 尺寸; 2)输入:系统通过共振区的振幅要求,输出:阻尼系数或阻尼比; 3)输入:隔振系统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期限,输出:橡胶的材料。 隔振设计原则: 结构紧凑、材料适宜、形状合理、尺寸尽量小以及隔振效率高。具体设计和选用时, 还应注意以下因素: 1)载荷特点:确保支撑物的重心与支撑点中心重合,载重后的支撑面与基础面平行。 很多零件支撑大多采用几何对称布置,而设备的重心却往往偏离几何对称轴,设计时需将该偏差考虑进去。在设计和选用减振器时,不仅要考虑总重量,还应考虑各支撑部位的重力大小,以确定每个减振器的实际承载量,使产品安装减振器后,其安装平面与基础平行。 2)减振装置的总刚度应满足隔振系数的要求。此外,无论产品的支撑布置是否与几 何中心对称,均应使各支撑部位的减振装置刚度对称于系统的惯性主轴。 3)减振装置的总阻尼既要考虑系统通过共振区时对振幅的要求,也要考虑隔振区隔 振效率,尤其是在频率较高时对振动衰减的要求。 减振装置设计: 橡胶减振器是以橡胶作为减振器的弹性元件,以金属作为支撑骨架,故称为橡胶一金 属减振器。这种减振器由于使用橡胶材料,因而阻尼较大,对高频振动的能量吸收尤为显著,当振动频率通过共振区时,也不至产生过大的振幅。橡胶能承受瞬时的较大 形变,因此能承受冲击力,缓冲性能较好。这种减振器采用天然橡胶,受温度变化大,当温度过高时,表面会产生裂纹并逐渐加深,最后失去强度。此外,天然橡胶耐油性差,对酸性和光等反应敏感,容易老化。近年来化工技术的发展,人工橡胶使其工作

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分析

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3T09:18:21.60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7期作者:张国校 [导读] 本文主要就驾驶室橡胶减震器前期设计、硫化技艺设计以及组装设计环节进行的分析,并展望了未来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应用的发展趋势,望对未来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张国校 杭叉集团驾驶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1305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车流量噪声以及工程建设机械噪声,给现代受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城市交通车流量和工程建设机械难以进行控制,因此,要想进一步给现代受众创建更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有效降低城市噪音,加强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驾驶室橡胶减震器前期设计、硫化技艺设计以及组装设计环节进行的分析,并展望了未来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应用的发展趋势,望对未来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主要由城市地铁、城市轻轨以及公交所组成的城市交通,不仅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大大加快了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然而,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无法避免会产生噪音和震动,一旦噪声与震动过量,将会对列车驾驶人员及乘客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橡胶减震器由于具有增强轨道结构弹性、降低结构的动应力和荷载而产生的噪声与震动等功能,对于噪声污染的降低、乘坐舒适性的提升以及部件使用寿命的延长有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驾驶室以及轨道交通的设计当中。 1 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策略 1.1 驾驶室橡胶减震器前期设计 1.1.1 脱脂技艺设计 脱脂技艺设计主要为了达到防腐要求,铝壳加工、物流和仓储时都需要在其表面涂抹一层油来避免外部的干扰,与此同时,为了使得橡胶和金属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粘接,需通过脱脂工艺来加工金属骨架。脱脂液由脱脂剂混合一定量的水配制而成,脱脂剂所含有的化学物质需要满足憎水和亲油两个特性,试验发现:浓度越高,则脱脂的效果就比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随之产生的泡沫会比较多。此外,如果槽内脱脂剂的浓度多于5%,极易产生过量的泡沫。脱脂剂的浓度直接影响到脱脂液PH值,当脱脂液处于85℃的加热环境中,且PH值超过 13,这时脱脂效果显著,通过浸润、乳化、皂化,可以很有效地去除覆盖在骨架表面的油脂。还有一点需要提到,脱脂液也是一种性能相对比较稳定的缓冲液,可确保脱脂时能连续地分离出氢氧根离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脱脂的效果。此后,再将脱脂后的骨架放入清水槽冲洗,将其表面余下的脱脂剂和油脂完完全全地清洗掉,最终再通过热风槽吹干脱脂后的零件。 1.1.2 喷涂技艺设计 生产减震器时,需要遵循多个生产工艺,其中喷涂工艺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生产工艺,包括底涂和面涂两种,其中底涂所使用的胶粘剂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范围,不仅可与铜、铝等有色金属有效地粘接,还可以与碳钢、铸铁等黑色金属有效地粘接。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与面涂所用的胶粘剂进行粘接,并且效果不错。粘接时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其对工艺是否满足要求、检测是否合格等方面比较严格。喷涂时,喷涂不均、多喷、少喷是经常出现的,当前的检测以抽检干膜厚度为主,喷涂后的曲面需要满足底胶厚度 5-10、面胶厚度 8-15。如果得到的结果不在该范围内,则需重新抽检该批次产品,此时如果抽检结果仍不能满足要求,这批产品就要被判为废品。之后,需要检测、调试喷枪,检查一下压缩空气压力、胶粘剂供给压力是否正常,认真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并及时地开展维修工作。 1.2 驾驶室橡胶减震器硫化技艺设计 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对抑制系统振动和衰减冲击响应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广泛用于减震降噪。目前,机械行业对减震设计通常是通过类比设计,或依赖于减震器生产厂家进行设计选型,导致减震系统的使用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为确保驾驶室减震处理的有效性,务必要做好橡胶减震器的硫化工艺设计。目前,工厂里面最常用的硫化设备是DESMA250T硫化机,是一款全新的螺杆-柱塞式橡胶注射成型设备,主要有三个单元组成:注射单元、合模单元和液压系统单元。其中注射单元包括塑化缸、储料筒及注射缸三个部分,现在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第一步就是塑料的供给,把塑料传送给带料器,通过塑化缸实现胶料的塑化,第二部就是把塑化后的胶料挤入储料筒,最后借助于柱塞将胶料注入模具型腔。在这过程中我们要确保胶料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那么在塑化缸的前端安装一个单向阀,塑化后的胶料就会通过单向阀流入储料筒,由于单项法的作用,柱塞升高的同时胶料不会流出,更不会倒流。此设备结合螺杆和柱塞两种注射机各自的的优点进行了完美融合,能够各自发挥出各自的特点,能够生产出满足我们需要的高质量橡胶产品,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1.3 驾驶室橡胶减震器组装技艺设计 由于橡胶减震材料的多样性和制造工艺的差别,形状相同的橡胶减震器的性能也会有很大差别,对于形状复杂的橡胶弹簧,一般可以简化成多个简单的弹簧并联或串联。其设计方法的总结也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和试验验证。减震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确定减震系统减震效果目标值,合理选择减震器材料,设计减震器外形,以达到理的减震效果。减震器的组装图分析是极其必要的,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将硫化后的尼龙件装配到铝壳凹槽,然后在尼龙橡胶件上方加上补强垫片,最后再通过旋铆加工,就可得到最终的成品。旋铆机是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联轴器,联轴器通过键连接将旋转运动传递主轴,液压系统驱动活塞连同主轴向下方缓慢地移动,这个时候旋铆头正好进入快进阶段,本文的零件需设置 3cm 快进距离,在快进完成后,就进入了工进阶段,慢慢地下移铆头,直到接触工件。这个时候,润滑系统就会向铝壳被旋铆位置的边缘喷射机油,旋铆头绕着主轴中心线公转,同时,切向力使得旋铆头发生自转,使工件和旋铆头两者间变成滚动摩擦关系,最终形成无滑动辗压,收口闭合,这样就表示完成了减震器的组装。 2 未来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应用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未来驾驶室橡胶减震器设计应用发展,必将会全面根据我国日益高速、重在的方向前行,橡胶减震器作为驾驶室以及城市轨道噪音降低的重要部分,其橡胶材料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减震器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以金属-橡胶减震器为例,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橡胶部分出现疲劳损坏、老化以及永久变形等问题,大大降低轨道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因此,要想轨道减震器具有优异的减震性能,必须积极研制高性能的橡胶材料。此外,随着自适应减震器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可喜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