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第14课 理性之光

第14课理性之光

【课程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重难点】

重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难点:理解《论法的精神》的意义,探究启蒙运动的重大意义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带着重难点预习课文。

2、通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遇到的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时间

30分钟)

★导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启蒙运动兴起

1.背景

(1)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

(2)政治:17-18世纪,封建统治不断强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4)阶级基础:新兴的力量日益壮大。

(5)科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高潮:18世纪中叶,以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出现高潮,19世纪扩展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

4.主要观点:(1)提倡用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2)把批判锋芒直指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5.指导思想:主义。

6.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特别提示】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运动的中心和高潮在法国,这是由法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伏尔泰主要侧重于论述公民的权利;卢梭则从理论上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康德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人文精神。

三、启蒙运动的意义

(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3)启蒙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提示】人文精神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本质相同点,人文精神的演进经历了由崇敬“神”到崇敬“人”,论证“人”的价值的过程,人文精神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最有力工具。

【预习自测】

1.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 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4.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

①他提倡自然权利说②他强调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③他主张人人平等④他主张思想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6.西方思想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用“理性”的眼光打量社会

C.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构想

D.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合作探究】

探究一: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其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肃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三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四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一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一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体系中得到体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垢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探究二: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右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

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

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

材料三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总结归纳】

【课后拓展】

Ω17——18世纪,当欧洲启蒙运动开展时,与此同一时代的东方中国是否也出现了新思想?比较他们的异同,并分析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景象的原因?

(提示:从经济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政策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CACCCC

〖合作探究〗

探究一:(1)指封建制度(封建王权、宗教神权)设想:权力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作用: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2)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国。

实践:法国根据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德意志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或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3)评价: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但带有阶级局限性。探究二:

(1)依据: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关注人的发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

(2)思想:信仰得救。实质:反对封建神学,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

(3)内涵: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4)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课后拓展〗

(1)中国也出现了新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2)异同点

同:都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异:

背景: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内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批判,提出了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启蒙运动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思想,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

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即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原因:

经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强化

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