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

八年级信息技术
八年级信息技术

高飞

第1课算法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 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3) 能够对算法进行择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设计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分析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算法的理解。

难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看过《幸运52》,其中有个游戏“看商品猜价格”找位同学来说说这个游戏规则。

生:主持人给出一款商品,由游戏者来报价,如果给出的价格高出实际的价格,主持人就说高了,游戏者继续报价,直到报出正确的价格。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下这个游戏,找两位同学分别来扮演主持人和选手

出示商品,价格在0~8000元之间

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

解:第一步:报4000

第二步:若主持人说“高了”,就说2000,否则,就说6000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报数方法,直至得到正确结果

二、新授

1、算法的概念

这一系列活动实际上就包含了算法,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

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括号内后括号外、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

出示课件趣味数学题:

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一次只能渡过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都不会游泳。师:同学们现在都想一想,怎么渡过河去?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

三分钟后,找学生回答

师:有谁设计好了方案?

学生回答

总结概念

师: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称之为算法。

2、算法的表述方法

师:如何去设计算法呢?设计的算法又怎么表示呢?大家看到了,算法的设计分两个内容,一是寻找一种方法;二是描述一下实现这个方法的步骤。刚才我们已经用语言的形式描述过了渡河的算法。我们把这种通过语言描述的方法称为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师:同学们思考下语言描述法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呢?

生答

师总: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问题,描述的方式简单自由,语言描述详尽清楚,让人易于理解。但也有缺点,描述的越详尽,就显得越繁杂,不够直观简洁。师:为了更直观的描述算法,人们设计了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出示算法的流程图描述元素。

师:我们来看一例子

放幻灯片,并简单分析求一元二次方程算法流程图。

3、算法的择优

师:处理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算法,采用什么样的算法更简单、方便呢?

放幻灯片,出示例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烧水泡茶”。

师:根据你自己的日常经验,请设计一个算法让客人最快的喝上茶。

三、练习(大显身手)

题目:如果你家在舜泰苑小区,你要外出购物,需要到红星菜市场买肉、菜,到赛玛特超市采购副食,到太东服装店买衣服。请你讲一个购物的算法。并用流程图来表示。

四、小结:

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于算法。只有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即算法,并用计算机能够接

受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计算机才能够解决问题。

第2课利用E语言解决高斯问题教材分析

很多计算机编程语言涉及大量的计算机英文术语,在学习的时候势必会感到吃力。可喜的是,我们有自己的汉语编程语言——E语言,可以用汉语语言来书写代码,解决算法的编程问题。初二下学期开始接触E语言编程问题,开始可能会有点困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了解和使用E语言。

本节课利用E语言程序解决高斯问题,是学生在了解和认识E语言开发环境后,以高斯问题这个典型例子作为载体,让学生掌握E语言控件的添加与删除操作,熟悉E语言基本输入输出语句。通过对用E语言编写程序的了解,学会使用国产软件,支持民族产业,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和认识E语言开发环境。

2、技能目标

①掌握E语言控件的添加与删除操作;②熟悉E语言基本输入输出语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E语言是国产软件,通过对用E语言编写程序的了解,学会

使用国产软件,支持民族产业,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利用E语言设计高斯加法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示范操作法、成果展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E程序作品范例、导学稿;

学生:1、预习导学稿;

教学过程

课前大屏幕出示:课件首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对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计算的1+2+3……+100累加和这个问题都很熟悉,谁能告诉大家高斯当时是如何计算的吗?

大屏幕出示:看看谁算的最快?

1+2+3+4+......+15=1+2+3+4+ (43)

1+2+3+4+......+69=1+2+3+4+ (81)

师:(生回答结束之后)同学们刚才计算的很正确,速度也很快!看得出来,同学们数学学的很好。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用E语言开发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让它帮助我们解决计算高斯问题。

大屏幕出示:学习任务利用E语言设计高斯计算器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师简要介绍利用E语言设计好的高斯计算器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与探究

一、高斯问题的分析与流程图表示

1+100=101

2+99=101

3+98=101

4+97=101

一、高斯数学问题分析与流程图

1+100=101

2+99=101

3+98=101

4+97=101

……

49+52=101

50+51=101

101×50=5050

下面先找同学演示一下启动E语言开发环境的方法。

认识E语言程序操作界面。请同学说一下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强调:工作夹、组件箱、程序窗体、状态夹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1、任务分析

根据高斯数学问题流程图确定所需组件。

两个编辑框(放自然数N、累加和S)

一个按扭(被单击时激发代码)

两个标签(注明自然数N和累加和S)

2、设计界面

标签组件

编辑框组件

按钮组件

修改个组件名称。单击各组件,然后在开发窗口工作夹中单击属性页面。

标签1的名称和标题分别为“自然数N文字”、“自然数N”

标签2的名称和标题分别为“累加和S文字”、“累加和S”

编辑框1的名称为“自然数N”,编辑框2的名称为“累加和S”按钮的标题为“计算”

小小加油站

转换命令

到数值(): 将非数值型的数据转变成数值型数据

到文本(): 将非文本型的数据转变成文本型数据

=赋值号

在E语言中,乘法运算符号是“*”,除法运算符号为“/”

3. 书写算法代码

双击“计算”按钮为按钮1被单击书写响应代码,即算法代码。

4、运行程序验证计算结果

单击工具条上的按钮或菜单栏上的运行命令,程序就会运行。

师强调如出现错误,程序会在状态夹中提示。

三、实践与创新

根据自己的喜欢,设计一个自己满意的窗体界面。并在窗体内放置一幅你喜欢的图片,运行看看效果。

四、收获平台

五、本课小结

1、认识E语言开发环境

2、掌握E语言控件的添加与删除操作

3、熟悉E语言基本输入输出语句

4、理解转换命令:到文本()、到数值()的含义

练习题

1、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一个满意的窗体界面,并在窗体内放置一幅你喜欢的图片,运行看看效果。

2、阅读E语言开发环境自带的E语言知识库,尝试自己写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程序。

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学习E语言这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可以用汉语语言来书写代码,解决算法的编程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但由于刚刚接触E语言,因此在理解算法代码上有一定困难。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这就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了解和使用E 语言解决一些算法的编程问题。

第3课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算法思想初步》,第3课: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材上是以设计计算“1+2=?”为例,介绍的简单E 程序的制作过程。通过这个最简单的程序制作让学生了解变量、常量及数据类型;学会赋值语句的输入、输出的方法;并会使用“到文本()”、“到数值()”程序语句转换数据类型。

课本设置这个简单程序,由简单到复杂,但是发现大部分学生感到1+2=?还用编程序算吗?感觉很滑稽。所以我就巧妙更改了本课题为“E 语言开发简单计算器”,详细的剖析例子,向学生作具体的演示、讲解和分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增加感性认识。或许有些夸奖,但能充

分引导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电脑操作技能已经比较熟练了,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但采用“加法器(即计算任意两个数相加)”作为入门的例子的实例。这个实例学生数学中熟悉,又很简单,所以对于学生设计一个“加法器”的应用程序的难度已经不高,已经适合练习。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思考题,让他们去主动探求答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加法器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互相讨论、教师加以辅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变量、常量及数据类型;

2.学会赋值语句的输入、输出的方法;

3.学会使用“到文本()”、“到数值()”程序语句转换数据类型。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设计加法器并逐步完善成简单计算器,培养学生知识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设计小程序来解决问题,培养学习E语言的兴趣与信心。

重点、难点: 设计加法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示范操作法、成果展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E程序作品范例、下发导学稿;学生:1、预习导学稿;2、启动E语言。

教学过程

课前大屏幕出示:课件首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组图(从古至今人类使用的各种计算方式)引出课题:用E语言开发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大屏幕出示:课件1、课题:2、学习目标3、闯关游戏

4、颁奖台

5、顺利闯关方法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一)、编写加法器

1、问题分析

加法器:A+B=C 任意两个数相加,求结果。

据算法,绘制流程图。确定所需要的组件:生说:

师:适当点评鼓励!(颁奖)。

2.界面设计

这里我们做一个非常简单的界面,三个标签,三个编辑框,一个按钮。

全体上机实践探索小组协作学生示范师评价鼓励

小小加油站

师讲解: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转换命令、赋值语句的概念。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xmlnamespace prefix ="w"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3.加法器代码编写

①插入变量表:如右图:

②程序代码的意思:

逐行分析程序代码的含义。

4. 小结:程序设计的实现步骤

(1).分析问题,理解任务;(2).确定界面所需组件及每个组件的作用,设计出程序界面;

(3).确定关键代码;(4).确定关键代码应该写在什么组件的什么事件里。

(二)、开发计算器

1、举一反三分组研发

分组研发减法器、乘法器、除法器

提示:开发计算器是在加法器的基础上,同理设计中来的。操作方法相似,在代码编写上,改下代码编写中的运算符号即可。

2、学生演示并解说其操作:

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在操作如有错误,找其他同学指出并提出建议。

找生示范减法器的制作过程,师评价鼓励,再分别找生示范其它组成员的程序作品乘法器、除法器。

3、应用方法解决问题(规范操作)

大屏幕出示:课件简单计算器的各个代码;并在演示中解说操作过程,强调注意的地方。

请同学们继续完善自己的计算器。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全体学生上机实践,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

4、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选学任务:开发计算圆面积的小程序

5、作品评价颁奖

谁愿意把开发的计算器展示给大家?评价作品。(颁奖)

6、小结:很好,我们已经成功开发了简单计算器。

鼓励示范学生并颁奖,评出程序设计最棒小组和“小小程序

设计师”!

四、课后探索:开发计算圆面积的小程序

五、课堂小结

(一)知识归纳:

1、变量、常量与数据类型;

2、赋值语句、输入、输出的方法;

3、转换命令:到文本()、到数值();

4、简单计算器的编写。

(二)程序设计时的实现步骤:

(1).分析问题,理解任务;

(2).确定界面所需组件,设计出程序界面;

(3).确定关键代码;(4).确定关键代码应该写在什么组件的什么事件里。

六、教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学案

一、编写加法器

提示:自学、求助“学案”、或向身边的同学、老师请教!

1、任务分析

加法器:A+B=C 任意两个数相加,求结果。

据算法,绘制流程图。

确定所需要的组件:

(1).三个编辑框(放加数、被加数、得数);

(2).一个按扭(被单击时激发代码)

(3).三个标签(注释)

2、界面设计(可参考右图)

生上机实践交流汇报演示效果

小小加油站

(1).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自由改变或会发生变化的量。变量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全局变量是整个程序所使用的变量,在程序的各个部分都有效,而局部变量只在它所在的程序段有效。

(2).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

(3).数据类型:整数型、小数型、文本型等。

(4).转换命令:

到文本():将非文本型的数据转变成文本型数据;

到数值():将非数值型的数据转变成数值型数据。

3.加法器代码编写

我们想在单击“+”号按扭后,编辑框1、2中的任意数值相

加,所以这儿要引进三个变量,即先插入变量表:“插入”

菜单——“局部变量”(或按组合键ctrl+L)。如下图示:

课后:如果你有好的作品、创意或有什么问题想与老师探讨,

可登录在线留言,或者发Email至我邮箱:

二、开发计算器

1、分组研发、个性创造

(1)、一、三组主要开发减法器;(2)、二、四组主要开

发乘法器;

(3)、五组开发除法器;

提示:设计计算器是在加法器的基础上,同理设计中来的。

同样的变量表,只是在代码编写上,改下代码编写中的运算

符号即可。

例:编写减法器

(1).据任务分析设计界面(可在原来加法器的基础上增加

相减按扭);

(2). 选中“相减”按扭,在左侧属性面板选择“按扭——

被单击”事件;

(3). 插入局部变量(同加法器相同);

(4). 写代码(在代码编写上,改下加法器代码编写中的“+”

为“—”运算符号即可)

(5). 单击工具栏的按扭或按F5 运行程序,

(6).保存程序。

同理开发乘法器、除法器。

三、课后探索:开发计算圆面积的小程序

四、课堂小结

(一)知识归纳:

1、变量、常量与数据类型;

2、赋值语句输入、输出的方法;

3、转换命令:到文本()、到数值();

4、编写简单计算器。

(二)程序设计时的实现步骤:

1、分析问题,理解任务;

2、.确定界面所需组件,设计出程序界面;

3、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关键代码;

4、确定关键代码应该写在什么组件的什么事件里。

五、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循环结构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算法

思想初步第5课循环结构的内容。循环结构与顺序结构、分支结构是E语言中很重要的编程结构,能大大提高程序的效率,减少运算次数。

很多计算机编程语言涉及大量的计算机英文术语,在学习的时候势必会感到吃力。可喜的是,我们有自己的汉语编程语言——E语言,可以用汉语语言来书写代码,解决算法的编程问题。初二下学期开始接触E语言编程问题,开始可能会有点困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了解和使用E语言。

本节课利用E语言程序解决九九乘法表中计算和输出问题,是学生在了解和认识E语言开发环境后,以九九乘法表问题这个典型例子作为载体,让学生掌握E语言程序的循环结构,利用循环结构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对用E语言编写程序的了解,学会使用国产软件,支持民族产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循环结构在算法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①学会在程序设计中利用循环结构有效地解决问题;②理解算法优化的基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待同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往往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概述

本课是青岛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算法思想初步第5课循环结构的内容。循环结构与顺序结构、分支结构是E语言中很重要的编程结构,能大大提高程序的效率,减少运算次数。

很多计算机编程语言涉及大量的计算机英文术语,在学习的时候势必会感到吃力。可喜的是,我们有自己的汉语编程语言——E语言,可以用汉语语言来书写代码,解决算法的编程问题。初二下学期开始接触E语言编程问题,开始可能会有点困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了解和使用E语言。

本节课利用E语言程序解决九九乘法表中计算和输出问题,是学生在了解和认识E语言开发环境后,以九九乘法表问题这个典型例子作为载体,让学生掌握E语言程序的循环结构,利用循环结构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对用E语言编写程序的了解,学会使用国产软件,支持民族产业,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目标分析

4、知识目标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罗春花

第一课小海龟画正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small basic语言,了解其基本的操作使用方法。 2、理解什么是对象及其属性、操作方法。 3、认识“Turtle”对象,掌握其属性、操作方法。 4、掌握使用small basic命令(语句)画正三角形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使用对象的属性、操作的方法; 难点:理解对象及其属性、操作。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Small Basic 二、命令的分析 三、实例教学(教师演示) 四、学生动手实践 1、经过自主练习,同学们能够成功运行程序吗?最终画出什么图形呢? 2、不成功的话,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为什么呢?该如何解决呢? 五、深入学习

1、思考问题: A、小海龟能不能在窗口的任意位置画三角形? B、小海龟能不能“爬”快点? C、小海龟开始“爬”时,头能否不垂直向上,能否改变方向? 2、属性、操作的学习 3、实例教学 六、自主练习 任务: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习的Turtle属性和操作,自己动手试一试,画出各种图形。 七、学生演示 八、总结

第二课小海龟画彩色正五边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及其命名规则 2、掌握变量的赋值及变量的应用 3、认识”GraphicsWindow”对象及常用属性设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量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赋值语句,不要将赋值语句和数学中的等式混为一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1、小海龟画一个正三边形。 2、小海龟画正五边形 命令:命令: 2、疑问? ◆小海龟画正五边形的方法与画正三边形的方法相似:画一条边,旋转一定的角度,然后 再画一条边,旋转一定的角度……直到画完。然而,两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边数和旋转的角度。假如小海龟要画正N边形,需要修改旋转的角度,以及画的边长的大小,这时候一个一个地修改,会不会很麻烦呢?为了简化工作,对于边长的大小和旋转的角度,我们能否分别用代表未知数的“符号”来表示呢? ◆比如:Turtle.Move(100)中的“100”能否用未知数“Length”来表示呢? 二、变量 1、变量: ◆1、我们将程序中代表某个值的符号称为“变量”。 ◆2、变量是程序用来保存数据的。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标准版)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 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一】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学校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团结、创新、协作、奉献”精神,规范机房管理、完善校园网、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学校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探索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农村的学生,条件都不太好。但对微机很感兴趣,因而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特点和差距,切合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微机课上掌握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根据该年级学生在初一的表现,本学期开学后必须认真整顿,狠抓教学常规,继续运用尝试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2、教材分析: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呈板块结构,共四章内容,供全学年学习。第一板块为网站的建立,此板块是在以前学过的word、frontpower等内容基础上的综合利用,通过学习制作网页,第二板块为数据库,此板块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管理,通过格式化、图表、函数的使用,美化图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第三板块为动画制作,通过运动和变形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第四板块为信息技术应用,此板块是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因为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才能够顺利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今年的测试次数增多,计算机课时会受影响,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必须当堂消化、吸收,不济占学生课余时间,减轻学生负担。

终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课件.doc

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虽非考试学科,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学的基础学科,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二第1课。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过课外上网的经历,但对因特网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上网习惯和行为有待规范。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高效和便捷,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感受因特网在改善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生活方式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上网常见的方式;

2了解网址的结构和作用; 3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站; 4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改善学习和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掌握从互联网浏览信息的方法; 2通过情境体验、同伴交流,学会甄别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 2感受网络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提高自律意识和能力; 3增强对长辈、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E浏览器的使用;甄别信息。

难点:理解网址的作用;甄别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感恩家人的呵护,唤起学生对家中老人的关注,进而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现代社会,“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老人的关注,本环节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长辈,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产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需求。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因特网 启发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以学生熟知的概念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因特网的概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思考,用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设计思想】:在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用计算机写作》(写字板),同学们已经树立起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这一节再来学习另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PS。在学习WPS软件时,应该让学生对WPS有整体的认识,树立学生热爱国产软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WPS软件的启动、退出及窗口的组成。 (2)了解WPS中的菜单的简单使用。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启动、退出WPS的技能 (2)培养学生使用WPS进行文字排版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兴趣 (2)提高学生对国产软件的热爱之情,树立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1)WPS的启动、退出 (2)WPS窗口的组成 【教学难点】:WPS的菜单及快捷工具的使用 【教材及学生分析】:在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比如写字板,具有了文字处理的相关概念。而WPS作为一种国产文字处理软件,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所以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同时树立热爱国产软件的信心。 【教学媒体】:教学文档、WPS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老师以引导、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述WPS软件相关知识、启动、退出。

第二课用WPS写作 【教学设计思想】:在上一课,已经学习了WPS的启动和退出,对WPS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用WPS进行写作时,还有很多的细节知识还有待进一歩学习。所以在这一节中,就来学习WPS中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在学习这一节知识时,有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就略讲,重点在学生感到陌生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WPS软件中文字的录入、编辑 (2)掌握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地输入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文字排版的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WPS软件中文字的录入、编辑 (2)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教学难点】: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教材及学生分析】:在第一节中,已经学习了WPS的启动、退出等相关知识,但学生对WPS中的许多知识还不了解。这一节的内容比较繁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也许没有问题,但对于较差的学生,也许就很吃力。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内容作为重点讲授,甚至还可将此节内容分作两节课来讲解。 【教学媒体】:教学文档、WPS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老师以引导、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练相结合。讲述WPS中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 【教学过程设计】: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因特网、万维网介绍

因特网、万维网介绍 1.因特网 【名词解释】 因特网是In te rn et的中文译名,又称国际互联网。它把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通过网络线路和网络协议联结起来,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 【概念分析】 I n te rn et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前身是美国军方研制的ARPAnet,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I n t e r net提供的服务主要有网页浏览、信息检索、文件资源传输、信息交流等,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概念应用】 使用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Pad等设备上网时,首先要通过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如: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选择适当的方式接人互联网,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目前较常用的互联网接人方式有:拨号接人、专线接人、无线接人等。 (1)通过咨询相关技术人员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在学校和家里上 网分别采用的是哪种互联网接人方式? (2)这几种互联网接人方式各有什么特点,适用哪些环境?可建议学生借助网络搜索相关信息。 2.万维网 【名词解释】 万维网是WW W(Wo rl d Wi de We b)的中文译名,简称We b,是隶属于因特网的一种应用服务。 【概念分析】 在万维网上,信息资源以网页的形式存储在各个网站(W W W 服务器);用户通过浏览器向网站发送访问请求,网站将对应的网页发送给浏览器,再由浏览器对其进行解释,使用户能够看到以文本、

音频、视频、图像、动面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的网页信息。人们常说的“上网”,就是指浏览“万维网”。 【概念应用】 借助因特网,万维网带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超文本服务,人们动动手指就能得到来自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资源。万维网成功地制定了一套易于人们掌握的标准:超文本标记语言(H T M L)、超文本传送协议(H T T P)和统一资源定位器( URL)。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第1节网站的总体规划 一、带你一起去浏览 1. 网站相关概念 ⑴网页与网站 ⑵主页与子页 2. 网站的种类 政府网站、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个人网站、非盈利机构网站。 3. 网站中的信息资源 有: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 二、网站是怎么建成的 1. 确定主题

⑴主题定位不在太大,内容要精; ⑵内容最发是自己擅长或喜爱的; ⑶给网站选定一个易记、有特点的名字。 2. 栏目设计 3. 页面总体规划 4. 素材的准备 素材的类型有: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 5. 素材的筛选与加工 加工对象有: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第2节站点创建与管理 一、网站目录结构设计 1. 用文件夹来保存文档 2. 使用合理的文件(夹)名称 一、创建及管理站点 1. 建立站点 选用软件:FrontPage2003

2. 管理站点

3.打开与关闭站点 第1节页面分析与设计 一、确定主页的功能模块 网站名称(LOGO)、广告条(banner)、导航栏(site map)、新闻(news)、搜索(search)、友情链接(links)、邮件列表(maillist)、计数器(count)、版权(copyright)等等。 二、主页的版面设计 版面指的是通过浏览器看到的一个完整页面。

第4节巧用表格来布局 一、插入表格 方法1.可以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插入表格按钮来插入一个表格。方法2.通过插入菜单中的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和列数来完成。 方法3.通过表格菜单中的“布局表格和单元格”或手绘表格来完成二、调整表格及单元格属性 1.调整表格属性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Excel电子表格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Excel电子表格教案

信息技术学教案 七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2014—2015学年下学期 课题Exce电子表格的启动、编辑、保存工作 簿 课时1课时 主备(集体备课)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1.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方法。 2.让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3.掌握电子表格中工作表、单元格、工作簿的概念。 4.掌握常用的修改和修饰工作表的方法。 教学重点1.工作表、单元格、工作簿的概念。 2.修饰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3.工作表的打开、保存、关闭方法。 教学难点 工作表的建立和修饰。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 动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成绩统计表。要求学生讨论在Word中怎样绘制这个表格。 教师小结:如果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应用Word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学习新的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 二、新课: 1.启动Excel 教师介绍:Excel和Word一样,是MicrosoftOffice 家族的成员,启动方法与Word相同。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启动Excel。 2.认识Excel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观察Excel窗口与Word窗口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结合Excel窗口,教师介绍单元格、行号、列号、名称栏、编辑栏以及工作表标签等。 3.几个概念 教师展示含有多张工作表的工作簿。结合此工作簿介绍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重点强调每一个单元格的地址,让学生能说能任何一个单元格的地址。 教师提问: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三者是什么关系?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表中共有多少行多少列。 一张工作表最多可有256列,最多可有65536行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走近因特网

走近因特网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对现代生活、文化、科技的影响 (2)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掌握因特网的一些基 本常识 (3)培养学生应用网络、维护网上文明、遵守网络道德法 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上网,同时与实际相结合,诱导学生的自 己思考。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对 因特网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因特网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哪些实际的用处呢?请大家思考。(学生回答) (二)新课:刚刚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我们将具体地 来看一下因特网的作用。因特网出现之后,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样一个神话般的说法成为现实。这是因为网上可知天下事,这就是因特网的第一个应用――获取信息 1.获取信息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各个网站上都凝聚着大量信息,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有关于学习方面的资源,有文学、音乐,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有因特网的地方就可以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网上可以查阅到很多有用的资料,例如查找网址、电子邮件地址、搜寻各种详细资料等。通过因特网还可以得到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很多ftp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的软件。 2.交流信息(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可以通过因特网收发电子信件,相互传送文件,交流思想。在因特网上有成千上万个学术讨论组或新闻组,可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讨论组的成员可以参与专题讨论,发表意见等。 这里的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常用的服务功能之一。那么大家能不能思考一下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学生回答) 电子邮件使用起来具有操作简单、投递迅速、收费低廉等优点。它的主要特点有: (1)能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将信件从一台计算机上发送到世界各地的若干个电子信箱,收件人可以随时读取信件。 (2)能发送比常规信件的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 (3)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电子新闻杂志等。 因特网上有许多的文字、图片、声音,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信息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就是文件传输。文件和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来实现的。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网络与生活 第一课我看网络 第二课上网准备 第三课我的E世界 第四课因特网探源 第五课因特网的未来 第二单元网上交流 第六课电子邮件 第七课e鸽传书 第八课邮件好管家 第九课各抒己见 第十课直面你我 第三单元网上安家

第十一课我看网站 第十二课制定建站计划 第十三课为网站搜集素材 第十四课建立网站站点 第十五课用表格定位网页 第十六课充实主页 第十七课建立分页面 第十八课建立超链接 第十九课让网页有声有色 第二十课发布我的网站 第二十一课综合实践——制作班级网站第一单元网络与生活 一、本单元课程简介

本册教材围绕探究因特网与人类生活关系这一主线,介绍了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及各项应用。本单元是一个准备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因特网;以学生的视角看待网络的发展;初步掌握上网所必须的软硬件设备;收集各类资料了解因特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完成一篇小报告。 第1课我看网络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网络,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网络的分类和连接方式,理解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2课上网必备 了解让计算机连接上因特网的几种方式,了解各种上网方式分别需要哪些硬件和软件。 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访问,了解我国目前因特网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第3课我的E世界 通过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因特网应用的分析,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上多媒体等,了解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第4课因特网探源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程,认识因特网的发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掌握利用网络进行探索、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 第5课因特网的未来 通过对因特网未来发展方向及现状的探讨,加深对因特网的认识,为进入未来因特网世界做好准备。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T确定信息来源T多渠道获取信息T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⑵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八 年 级 信 息 技 术 教案执教:乔飞虹

第1课我看网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网络的基本概念。 2.网络的分类。 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计算机网络、画网络结构图,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网络和结构,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 情感目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了解,打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网络设备 教学难点:认识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网络设备 三、环境与素材 1.计算机房 2.准备好几段网线,一只交换机(或HUB)。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本课的引入阶段可以安排学生的讨论活动,结合课本中的图例,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网?,想一想这些?网?形成以后会有哪些好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出?网?的特点,就是资源的融会贯通、相互共享。然后再把思路从广泛的、现实生活中的?网?引申到计算机网络,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介绍网络设备时,不妨准备几段网线,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网线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网络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建议教师给学生留一个思考题:为什么网线内部还有好几种颜色的线,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交换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本课并不要求对交换机有很深的了解,只需要学生认识到?它是一种网络连接设备,是用来做数据交换用的?就可以了。建议教学中,把一台交换机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减少甚至消除对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最后在随堂练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计算机教室网络结构示意图画出来。 五、练习实施建议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总复习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总复习一 一、信息技术基础 1、什么是信息?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A、文字 B、图象 C、声音 D、数据 2、将电视中播放的新闻转录到计算机中存储,其存储的数据是() A、数字信息 B、模拟信息 C、仿真信息 D、广播信息 3、十进制数15表示成二进制数是() A、1111 B、1101 C、111 D、15 4、二进制数1001表示成十进制数是() A、7 B、8 C、9 D、1001 5、目前国际上最普遍采用的信息交换标准码是() A、BCD码 B、ASCII码 C、二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6、计算机内部,信息是以哪种形式存在的() A、八进制 B、二进制 C、十六进制 D、十进制 7、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集成电路8.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A、图形化、单机化 B、模拟化、微型化 C、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D、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 9、CAI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指() A、计算机辅助管理 B、计算机辅助设计 C、计算机辅助制造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0、计算机中的硬件由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A、键盘 B、显示器 C、运算器 D、磁盘 11、计算机的存储器可分为() A、软盘和硬盘 B、磁盘、磁带和光盘 C、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D、RAM和ROM

12、中央处理器由()组成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存储器 C、输出设备 D、输入设备 13、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 A、只读型大容量软盘 B、只读型光盘 C、只读型硬盘 D、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14、以下存储容量最小的是() A、1MB B、10GB C、100KB D、1000B 15、在全角状态下输入的字母,所占用的显示位置相当于() A、1个汉字 B、半个汉字 C、4个汉字 D、2个汉字 16、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两大类 A、程序和数据 B、工具软件和数据库软件 C、编辑软件和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7、word是()软件 A、程序设计 B、系统 C、行编辑 D、应用 18、下列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Winzip B、Windows98 C、Word2000 D、ACDSee 19.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 A、程序 B、微生物 C、电脑配件 D、电子宠物 20.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复制他人软件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其主要依据是() A、《刑事诉讼法》 B、《环境保护法》 C、《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D、《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1、关于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设计思想的科学家是() A、J.W.莫奇利 B、比尔.盖茨 C、J.P.克特 D、冯.诺依曼 二、操作系统基础 1、关于回收站的正确说法是() A、回收站里的文件可以被还原 B、回收站的文件会被系统清空 C、关机后,回收站中的文件将全部丢失 D、清空回收站后,被删除的文件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教学设计

初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第一册模块四 网络基础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到大多数学生。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要理论结合上机。 4.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2、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3、掌握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5.教学难点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6.教学课时 1 课时 7.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问问同学们是否都用过互联网,对互联网了解多少,是否知道互联网的通信原理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什么是网络,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 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 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b5E2RGbCAP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并要求学生进行记忆。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网络软件及协议 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基本模块,为网络内的其他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

数据通信系统:是连接网络基本模块的桥梁,它提供了各种连接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 网络软件:是网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网络协议的支持下,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师生活动:教师逐一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并联系第一节提出如下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 (1) (2) 局域网(LAN) 城域网 (MAN)
(3)广域网 (WAN) 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讲解这三类网络所覆盖的范围,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网络的核心设备是服务器。服务器和工作站之间一般靠网线和网卡通过集线设备连接。 二、因特网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 1、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因特网?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学生阅读课本 51 页第一段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因特网是由英文单词“Internet”翻译而来,本意是指“交互的网络” ,常称互联网。 2、因特网的服务 师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因特网可以干什么?它为我们提供了那些服务? 教师总结:大家平时用的很多的就是 QQ 聊天、在线游戏、搜索下载 MP3,这些功能我们称为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并且, 它所能提供的服务远不止这些。虽然,现在你们可能用不到,但是了解一下,没准你就会享受这些服务了。p1EanqFDPw (以下,通过教师口述,学生实际操作,进入一些服务功能界面,感受因特网的服务。 ) 1.信息浏览 是因特网信息服务的核心,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服务。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 册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网络与生活 第一课我看网络 第二课上网准备 第三课我的E世界 第四课因特网探源 第五课因特网的未来 第二单元网上交流 第六课电子邮件 第七课 e鸽传书 第八课邮件好管家 第九课各抒己见 第十课直面你我 第三单元网上安家 第十一课我看网站

第十二课制定建站计划 第十三课为网站搜集素材 第十四课建立网站站点 第十五课用表格定位网页 第十六课充实主页 第十七课建立分页面 第十八课建立超链接 第十九课让网页有声有色 第二十课发布我的网站 第二十一课综合实践——制作班级网站 第一单元网络与生活 一、本单元课程简介 本册教材围绕探究因特网与人类生活关系这一主线,介绍了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及各项应用。本单元是一个准备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因特网;以学生的视角看待网络的发展;初步掌握上网所必须的软硬件设备;收集各类资料了解因特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完成一篇小报告。 第1课我看网络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网络,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网络的分类和连接方式,理解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2课上网必备 了解让计算机连接上因特网的几种方式,了解各种上网方式分别需要哪些硬件和软件。 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访问,了解我国目前因特网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 第3课我的E世界 通过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因特网应用的分析,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上多媒体等,了解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第4课因特网探源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程,认识因特网的发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掌握利用网络进行探索、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 第5课因特网的未来 通过对因特网未来发展方向及现状的探讨,加深对因特网的认识,为进入未来因特网世界做好准备。 二、学习目标 通过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任务,反复出现常用的操作让学生去“做”,这是本教材的一个特点。让学生在“做”中不知不觉掌握这些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对自己的学习会有怎样的帮助。为此,下面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习能力”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两个方面,来列出本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标准答案

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可作为网页文件扩展名的是 () A .EXE B.DOC C.HTML D.GIF() 2.兰山区教育信息网由很多网页组成,这些网页主要通过()连接在一起A.网址B. E-mail地址C.超级链接D.表格 3 .下列文件中,最可能是网站首页文件的是 ()。A. default.txt B .in dex.doc C. i ndex.htm D .首页.htm 4 .要制作一个网站,一般可分为3个步骤:①上传发布;②网站规划;③网页制 作,正确的顺序是()。A .③②①"()B .②③①C.①③② D .①② ③ 5.利用FrontPage编辑网页时,单击()标签可浏览该网页A. 普 通B. HTML C.预览 D .编辑() 6. 在Flash MX中,对层的操作说法错误是() A .可以重命名层B.可以插入层C.可以隐藏层D .可以旋转层() 7.在Windows 中,用于浏览网页的程序图标是() 8 .在Fro nt Page 2000中,超文本语言称为()A .主页B.网页C.网 站D.HTML 语言 9. 在网页中,表单的作用主要是()A .收集信息 B .分析信息C.测 览信息D.处理信息 10.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 .网页中可插入视频文件B .在网页中可插入音频文件C.在网页中不能同时插入视频文件.音频文件 D .在网页中可插入图像文件 11. 在FrontPage 2000中,网页模板的作用是()A .建一个空白网页B.新建一个已预先按要求设计好的网页C.链接外部一个已存在的网页 D .插入外部一个已存在的网页 12 .在FrontPage 2000中,插入表格的目的一般是为了()A .是为了能在网页中插入图片B .是为了能在网页中插入声音C.是为了能在网页中插入视频D.是为了能

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课堂中充分体现高效思维、和谐对话的模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I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计划针对初中二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一周两节课的学习,学 生对所学知识遗忘率还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帮学生进行复习和补充。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本册内容共分为三的单元,分别为认识几何画板、图形变换与动画以及用几何画板辅助学习。本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原则安排教学顺序。 四、教学目标: 1 、会使用几何画板绘制基本的几何图形。 2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反射。 3 、动画按钮和平移按钮。| 4 、创建和使用自定义工具。 5 、归纳推理。 6 、验证定理和猜想。 7 、平面图和立体图的制作。 8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和硕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周历计划进度表 第一课认识几何画板 教学目标 学会启动和退出几何画板

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其基本结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是信息技术课。要教好信息技术课,必须深钻教材,驾驭教材,依据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的束缚,才能活用教材,设计出以学生为本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今年我校八年级信息技术课采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实验教材。这里分析的是这套教科书的八年级上册,分三个单元介绍了有关的内容。 第一单元以一些常用的媒体工具软件为例,介绍了手机与加工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和动画等素材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操作,应道学生正确使用媒体素材。每课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课获取与加工视频素材,能够截取视频的片段;能够把多个视频文件链接起来;学会转换视频文件的格式。 第二、三课获取图像素材,掌握用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法;能够用OCR软件识别图像中的文字;学会抓取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和影片中的画面;学会用数码相机拍照及把照片导入到计算机中。 第四课用ACDsee管理图像,认识ACDsee窗口;掌握浏览、放映图像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简单地编辑图像。 第五课获取与加工音频素材,能够播放声音;学会用麦克风录音;掌握处理声音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六课GIF Animator简介,了解动画和帧的初步知识;能够制作简单的GIF 动画。 第七课设置动画效果,学会设置渐变效果;能够合理运用视频滤镜。 第八课制作动画文字,熟悉COOL 3D的窗口、了解COOL 3D的基本用法;掌握给动画添加特效的操作方法。 第九课制作简单的动画,熟悉帧、关键帧和过渡帧;能够通过关键帧制作简单的动画。 第二单元以PowerPoint 2000为工具,介绍了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英语多媒体素材的能力。这一单元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 第十课认识PowerPoint,学会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掌握用PowerPoint 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方法;学会浏览与放映幻灯片。 第十一课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学会插入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掌握插入与编辑文本框的基本方法;能够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第十二课编辑幻灯片,学会编辑幻灯片;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能够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和超链接。 第十三课英语大纲视图,认识大纲视图;能够在大纲视图下建立整体结构;掌握建立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 第三单元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概括和总结。。 第十四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进一步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领域。 第十五课计算机系统简介,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注重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是这套教科书要尽力体现的一些特色,也是这套教科书的教学策略。课文中绝大部分内容,

2017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苏教版

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丰富了网页的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图形图像.jpg 利用JPEG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压缩的 一种图像格式,用于网络和光盘读物。.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像,文件很小,色彩限定 在256色以内,主要用于网络。 .bmp Windows位图,几乎未经压缩,占用磁盘 空间较大,普遍用于Windows中。 动画 .gif 通过同时存储若干张图像制作成连续的动 画,主要用于网页。 .swf 用Flash制作的动画。具有缩放不失真, 文件体积小等特点,它利用流媒体技术, 可以边下载边播放,广泛应用于网络上。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和原声基本一致, 用于需要忠实记录原声的地方。 .mp3 一种压缩存储声音的文件格式,是音频压 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目 前从网络下载的歌曲多为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MIDI文件存储的是一系列指令,不是波 形,因此需要的磁盘空间非常少,目前主 要用于音乐创作。 视频.avi 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和视 频文件格式,主要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