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时代,由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率先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理论和方法,开发适合于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科研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仪器设备管理,对于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基于行业或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处于一种信息相对封闭的方式,就高校而言更是如此。其存在的主要缺点有:不便于高层的信息汇总,阻碍了基于行业或大系统的信息统计与分析;系统的代码和数据结构冗余过大;

系统数据信息时效性差,中间环节多;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差;不利于不同系统间信息的交流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系统需求的变化,现有采取C/S 结构与ASP技术的系统己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为此,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开发新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该系统的开发,其目的是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校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中来。通过该系统,不但能完成高校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可以及时向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报表、数据信息,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可以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盘活高校国有资产,使其发挥最佳功能,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提升其使用价值,对促进我国的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以及推进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1.2管理信息系统(MIS)概述

1.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起源

30年代柏德强调了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50年代,西蒙提出了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概念。同一时代维纳发表了控制论与管理,把管理过程当成一个控制过程。50年代计算机已用于会计,1958年盖尔提出“管理将以较低的成

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作到较好的控制”,出现了数据处理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由瓦尔特·肯尼万的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辅助他们进行决策。”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登·戴维斯给了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完整的定义:M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或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一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或决策功能。

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中国时,《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上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朱镕基总理主篇的《管理现代化》中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一强调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

此时MIS的主要功能:( l)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种统计工作化,使信息成本降低。(2)及时全面地提供不同要求不同细度的信息,以期迅速地分析解释现象,及时产生正确的控制。(3)全面系统地保存大量的信息,并能迅速地查询与综合,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4)利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模型处理信息,以期预测未来,并进行科学的决策。

2.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使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个社会系统。

MIS的对象就是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是对决策者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的主要特征是来源分散,数量庞大。信息来源于生产第一线,来源于社会坏境,来源于市场,来源于行政管理等部门。信息具有时间性。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形式。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定做各专业论文,如需全文可联系Q Q 2537024709

任何地方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有信息,如果形成系统就形成MIS。计算机设备

使MIS更有效,尤其是现代社会,MIS已和计算机设备不可分离。MIS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等硬件成份,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包等软件成份。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内容。

MIS是一个人机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或集成系统。即是说MSI进行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它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在现代社会MSI己深入到各行各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MIS事实上已成为计算机MIS。目前,由于开发高质量MIS的能力大大落后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进展,加上社会对MIS发展和完善需求的增加以及对MIS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而导致MIS开发的失败,这些情况己严重妨碍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因此对MIS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MIS开发效率己变得十分重要。

1.3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3.1 技术可行性

(1).Web技术促使了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极大普及。Web技术中,最热门的技术,当属基于数据库的动态网页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己走向成熟,网络传输速度也已大幅提高,B/S模式的三层Web结构网络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也是如今社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同时这项技术己经非常成熟。各大TI厂商不断推出新的Web技术,如微软的AS.PNET,SUN公司的JSP技术,以及自由软件中的PHP 等。

(2).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将Web技术和数据库技

术相结合,以建立在Web上的数据库应用。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企业、组织、都转向了Web应用,以Web为中心建立信息系统开展业务。

(3).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少企事业都建立了单位内部网。同时他们的运营模式和内容也正朝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长远来看,建立内部网络是向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发展的总的趋势,虽然已拥有网络和信息化的硬件条件,但软件环境远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要,急需开发相应的网络软件环境。针对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设计要求,结合当前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设备管理系统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是可行的。

1.3.2 经济可行性

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当前比较新颖和成熟的技术开发,技术风险小,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可控制。建立在Web技术上的设备管理应用使得信息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用户培训费用都大大降低。加强数据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减少纸面作业,从而提高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管理的成本;该系统还可以和其它系统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的使用效率;提供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手段改善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流程。

1.3.3社会可行性

同时为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高校内部在不断的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在于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在于信息系统的实施可能涉及到某些制度和体制的变动。设备管理系统使得设备管理工作从手工到人机系统,涉及管理模式的变动不大。高校导入设备管理系统成本低,时间短,无需对现有硬件和软件环境作大的变动,用户能很快适应导入设备管理系统后新的工作方式。设备管理系统能极大加强高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理运行。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可知,该系统从技术、经济、社会效益都是具

有可行性。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在经过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并结合当今网络开发的基本结构和系统功能结构设计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框架结构。系统

采用B/S模式,提供了强大的的设备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对设备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以及用户查询设备信息的操作。通过实践证明,系统确定的架构模型能够符合网络及用户要求,通用组件的开发大大地降低了代码重复及维护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规范了开发过程。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户管理模块:

a. 管理员可以对普通用户进行添加(包过基本信息)、删除、查看、修改信息。

b. 普通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添加、修改详细个人信息。

(2)设备管理模块:

a.管理员可以对设备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b.普通用户可以查看各种设备信息。

(3)设备报表模块:

a.管理员可以对报表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备注等操作。

b.普通用户可以查看报表信息。

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提供方便高效的管理功能以及网上的信息查看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相关信息及修改相关信息,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信息。该系统使用JSP编程语言,Microsoft SQL2000数据库以及Apache Tomcat 6.0作为开发平台,运用软件工程思想方法,对系统进行快速有效开发, 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用户管理。实现对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2)数据库连接。使程序能访问数据库,并能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3)数据录入。通过程序能实现往数据库中增加记录。

(4)数据查询。通过各种查询组合实现对数据的精确选取。

(5)数据维护。包括对数据的修改及删除操作。

(6)打印报表。主要是打印设备信息以及统计报表。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及特色

一、研究目标:建立一个B/S层结构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员及

普通用户对设备信息的获取、统计等各环节的计算机管理。

二、主要特点:

1、实现设备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对设备信息进行完善管理。

2、界面友好,简单易用。

3、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易于维护。

第二章系统开发技术及运行环境介绍

2.1 JSP

2.1.1 JSP概述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jsp)。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2.1.2 JSP工作原理

JSP文件第一次被请求时,JSP引擎把该JSP文件转换成为一个servlet。而这个引擎本身也是一个servlet,在JSWDK(java服务器网络开发包)中,它就是JspServlet。JSP引擎先把该JSP文件转换成一个Java源文件,在转换时如果发现jsp文件有任何语法错误,转换过程将中断,并向服务端和客户端输出出错信息;如果转换成功,JSP引擎用javac把该Java源文件编译成相应的class文件。然后创建一个该servlet的实例,该servlet中的jspInit()方法被执行,jspInit()方法在servlet的生命周期中只被执行一次。然后jspService()方法被调用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对每一个请求,JSP引擎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该请求。如果有多个客户端同时请求该JSP文件,则JSP引擎会创建多个线程。每个客户端请求对应一个线程。以多线程方式执行可大大降低对系统的资源需求,提高系统的并发

量及响应时间.但应该注意多线程的编程限制,由于该servlet始终驻于内存,所以响应是非常快的。如果.jsp文件被修改了,服务器将根据设置决定是否对该文件重新编译,如果需要重新编译,则将编译结果取代内存中的servlet,并继续上述处理过程。虽然JSP效率很高,但在第一次调用时由于需要转换和编译而有一些轻微的延迟。此外,如果在任何时候如果由于系统资源不足的原因,JSP 引擎将以某种不确定的方式将servlet从内存中移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jspDestroy()方法首先被调用, 然后servlet实例便被标记加入"垃圾收集"处理。jspInit()及jspDestory()格式如下:可在jspInit()中进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如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或建立网络连接,从配置文件中取一些参数等,在jspDestory()中释放相应的资源。

2.2 B/S体系结构介绍

在B/S体系结构系统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B/S结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浏览器发出请求,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完成。实际上B/S体系结构是把二层C/S结构的事务处理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由Web服务器单独组成一层来负担其任务,这样客户机的压力减轻了,把负荷分配给了Web服务器。这种三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2.1三层体系结构图

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

(1)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

(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

(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

这种三层结构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的功能。

三层B/S结构将应用的三个部分明确的分开:表示部分、应用逻辑部分、数据访问部分。这三个部分在逻辑上独立的分开,分别加以实现,称之为: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而在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加入一个WEB服务器,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B/S结构:Browser/Server,只在客户端安装浏览器软件即可。客户端使用Internet Explore时,就可以让Internet Explore变成为能够处理数据的应用系统。

由于这种模式是提供一个跨平台的、简单一致的应用环境,实现了开发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分离,因此避免了为多重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同一应用系统的重复操作,便于用户群的扩展、变化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

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开发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所以在开发本系统时采用这种模式。

2.3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

2.3.1 数据库介绍

SQL Server 2000能提供超大型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服务。大型服务器可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连接到SQL Server 2000的情况,SQL Server 2000为这些环境提供了全面的保护,具有防止问题发生的安全措施,例如,可以防止多个用户试图同时更新相同的数据。SQL Server 2000还在多个用户之间有效地分配可用资源,比如内存、网络带宽和磁盘I/O等。

SQL Server 2000可以动态地将自身配置成能有效地使用客户端桌面或膝上型电脑中的可用资源,而不需要为每个客户端专设一个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供应商还可以将SQL Server 2000作为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组件嵌入到应用程序中。SQL Server在网络组件的顶部添加了服务器特有的中介组件,诸如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DBC)后能使不同客户机进行相互连接,它可处理基于Internet的应用程序,帮助用户把SQL Server数据库信息集成到Web页面。

SQL语句介绍: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查询语言)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数据库语言,可以用在一些大型数据库的建立。SQL语句通常用于完成一些数据库

的操作任务,比如在数据库中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或者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使用SQL的常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 Sybase、 DB2、My SQL 、 Microsoft SQL Server、 Access等。绝大多数SQL结构化查询语言都可以在数据库之间通用,虽然不同的数据库在SQL语言上有些差异。但是,标准的SQL命令如"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和"Drop"用于完成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操作,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SQL功能强大,但是概括起来,它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于检索或者修改数据;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如创建、修改、删除等命令;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用于赋予或取消用户的权限。

2.3.2 JavaBean组件技术

Java Bean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可重用的软件组件。实际上,Java Baen

就是一种Java类(Class),通过封装属性和方法成为具有某种功能或者处理某个业务的对象。

JavaBean与Java程序的类之间的区别是:任何一个符合某种属性和事件接口定义约定的Java类就可以是一个JvaaBaen。JvaaBaen是在可视化构造工具中可以被操作的Java类,并且这些Java类可以放置到应用程序中二编JavaBeans 的方法同编写其他Java类一样,通过利用组件开发工具,根据目前已有的组件、Applet程序或者Java类,编写实际的JavaBeans。一般,JvaaBean会被组织成为数据包(Package)以便进行管理。

中间应用层一般是通过JavaBean技术来扩充应用程序的功能。

2.3.3 ODBC数据访问接口

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套开发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接口规范,它支持应用程序以标准的ODBC 函数和SQL语句操作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在这一实现过程中,ODBC驱动程序起了关键作用,简单地说,ODBC驱动程序相当于一个转换开关,它负责将应用程序发送来的标准SQL语句传递给各种数据库驱动程序处理,再将处理结构送回使用程序。于是,应用程序开发者只须面对统一的ODBC数据源,而不必针对各种数据库进行不同的设置,这样的程序具备更好的适用性和可移植性,甚至可以访问多种不同的数据库,如图2所示

图2.2 ODBC工作原理

2.4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系统是在基于校园网的客户、服务器环境下开发的,主要软件平台及开发工具是: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sqlserver 2000

应用程序服务器软件:APahce Tomcat 6.0

集成开发工具:MyEclipse 7.0

前端页面开发工具:Dreamreaver 8.0

第三章系统设计

3.1系统需求分析

鉴于高校设备管理的现状以及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开展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为上级部门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帮助,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的工作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系统分析阶段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收集和分析系统需求、提供系统说明书等。系统需求分析就是通过系统调查,了解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提炼出系统需求。

业务流程是系统设计的关键,要开发一个系统,必须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

这就必须先了解实际的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中分析系统的需求。

设备信息是系统进行管理的主线,它描述了设备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分类号、型号、规格等;编码设计应完全符合国家信息标准。

系统工作流程主要是用户进行设备信息的入库以及维护处理;对设备信息的查询统计、打印报表,检核设备信息、上传设备信息,以及采集信息等。不同权限的用户进行不同的工作操作,具有不同的工作流程。

通常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对信息的操作,将系统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组成部分。所以,通过综合分析,本系统主要需求有:

1.设备基本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2.设备基本信息的存储与维护;

3.能方便、快捷地上报设备信息;

4.能进行查询统计并形成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5.具有一定的报表处理功能;

6.将共享的设备信息对外发布,实现浏览查询;

7.有辅助系统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2 系统设计

3.2.1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内容

高校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其目的是要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高校设备的管理中来。设备管理系统不但能完成高校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可以及时向各级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报表、数据信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该系统的实施,逐步把高校设备信息统一规化,使之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具体包括:

1.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对所采集的设备进行汇总、统计、查询等,并形成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实现高校设备信息宏观和微观的动态管理;

2.高校能方便、快捷地上报设备信息,以便上级主管部门可及时了解、汇总各高校设备信息的情况。

3.共享的设备信息可通过web对外发布,实现浏览查询。

4.系统应该具有一定伸缩性,能有效地集成其他系统;而且系统后台可采用不同操作系统和多种数据库系统。

5.系统数据安全,具有良好的权限管理机制。

6.应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高校对设备信息管理的要求。定做各专业论文,如需全文可联系Q Q 2537024709

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

《网络工程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 课题设计: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错误!未指定书签。 引言......................................................................... .. (3) 第一章、校园网需求分析 (4) 1.1项目背景 (4) 1.2需求分析 (4) 1.2.1网络信息点分布 (5) 1.2.2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5) 1.3目前的网络现状.............................................................. ......................................... .. (5) 第二章、拓扑图及IP地址分配 (6) 2.1网络拓扑结构图 (6) 2.2 IP地址分配及子网划分 (6) 2.3校园网络系统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7) 第三章、校园网综合设计 (7)

3.1校园网建设原则 (7) 3.2校园网建设目标 (8) 3.3校园网建设技术需求 (9) 络系 统…………………………………………………………………………… (9) ………………………………………………………………………… (9) ………………………………………………………………………… (9) ………………………………………………………………………… (9) 3.4网络主干设计及设备选型 (9) 主干网 (9) (10) 第四章、设备清单与报价 (13) 4.1网络系统清单及预算 (13)

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网是为教学及学校管理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目的在于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内计算机互联、资源共享,并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为了保护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如下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1、本管理制度所称的校园网络系统,是指由校园网络设备、配套的网络线缆设施、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学校办公及教师教学用计算机等所构成的,为校园网络应用而服务的硬件、软件的集成系统。 2、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应当保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3、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相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对相应的网络用户进行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 4、所有上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 5、进入校园网的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必须接受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的网络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 6、使用校园网的全体师生有义务向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网络安全管理细则 1、网络管理中心机房及计算机网络教室要装置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火、防盗等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上述设备是否正常,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校园网设备运行情况档案及网络设备账目,认真做好各项资料(软件)的记录、分类和妥善保存工作。 2、校园网由学校电教处统一管理及维护。连入校园网的各部门、处室、教室和个人使用者必须严格使用由电教处分配的IP地址,网络管理员对入网计算机和使用者进行及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终版

第一部分绪论1.1系统名称 (2) 1.2系统开发背景 (2) 1.3选题说明 (2) 1.4系统目标 (2) 1.5系统主要功能 (2) 1.6可行性分析 (2) 1.6.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 1.6.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3) 第二部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1信息管理 (3) 2.2财务管理 (3) 第三部分系统分析 3.1系统功能结构 (4) 3.1.1功能结构调查 (4)

3.2业务流程分析 (4) 3.2.1业务流程分析 (4) 3.2.2业务流程图 (5) 3.3数据流程分析 (5) 3.3.1顶层数据分析 (6) 3.3.2数据流程图 (6) 3.3.3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分析 (6) 3.3.4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6) 3.3.5第三层数据流程图 (7) 3.4系统流程图 (8) 3.5 U/C矩阵 (9) 第四部分系统设计 4.1数据字典 (9) 4.2代码设计 (11)

4.4输出设计 (12) 第五部分数据库结构设计 5.1系统数据库 (13) 第六部分结束语 小组成员及负责部分 (14) 一、绪论 (一)系统名称 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二)系统开发背景 校园卡在我们的校园内应用非常广泛、使用方便,它几乎可以代替学校目前使用的所有证件,如:学生证、借书证、物品借计卡,更重要的,它还是食堂就餐券可以应用于如:食堂、餐厅、电子阅览室等消费场所。使用校园卡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方便的现代化生活,学校管理大大简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校园卡可供学生用于校园内部处理杂务,购买食品、饮料。学生只需在校园卡信息管理中心处存入金额,即可启用其电子钱包功能,可反复充值。同时实现全校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体现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选题说明 学生校园卡管理系统需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校园卡完成校园内各类消费。学生校园卡管理系统它是消费管理的一种模式,一卡在手就可以在各个消费地点的刷卡机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精品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学生管理系统 班级:信管 181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8年1月4日至 2018年 1月12日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管理势在必行。我作为一个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希望能有所贡献。用我三年的所学编制了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教师们进行更有效的学生信息管理。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进行编制,整个系统数据存在表格文件中,由数据库文件进行管理。并且运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Access数据库,Visual Basic发工具等开发出来的基于WINDOWS系列的学生管理系统。该系统面向学校和学生,实现对学生成绩管理、班级管理、奖惩管理、学籍管理。系统支持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和各系工作人员、全校学生使用,支持按权限管理的查询和数十种统计报表的输出打印功能。减少了部门之间工作的中间环节,提高了跨部门管理的效率。 文章介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系统实现部分说明了几个主要模块的算法,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关键字】:学生管理系统,学生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分析,Visual Basic应用。

目录 摘要... ... ... ... ... ... ... ... ... ... ... ... ... ... ... ... ...II 1.系统概述... ... ... ... ... ... ... ... ... ... ... ... ... ... ... ... (4) 1.1系统及需求分析 (4) 1.1.1 系统需求 (4) 1.1.2 可行性分析 (4) 1.2系统设计的背景 (5) 1.3系统的功能简介 (6) 1.3.1用户管理模块(CTRL+A): (6) 1.3.2班级管理模块(CTRL+C): (6) 1.3.3学生档案管理模块(CTRL+D): (6) 1.3.4课程管理模块(CTRL+E): (6) 1.3.5成绩管理模块(CTRL+F): (7) 1.3.6奖惩管理模块(CTRL+G): (7) 1.3.7报表打印模块(CTRL+J): (7) 1.3.8帮助模块 (7) 1.4系统开发的目标 (7) 2. 系统分析... ... ... ... ... ... ... ... ... ... ... ... ... ... ... (7) 2.1业务流程分析 (7) 2.2数据流程分析: (8) 2.3数据存储分析:实体联系图 (9) 2.4功能分析:功能层次图 (11) 3.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12) 3.1软件模块结构设计 (12) 3.1.1系统方案确定 (12) 3.1.2软件结构设计 (12) 3.2数据库设计 (13) 4.系统的功能... ... ... ... ... ... ... ... ... ... ... ... ... ... (16) 4.1系统登陆界面: (16) 4.2用户管理模块: (18) 4.3学藉管理模块: (24) 5. 运行及调试... ... ... ... ... ... ... ... ... ... ... ... ... ... (27) 6.全文总结... ... ... ... ... ... ... ... ... ... ... ... ... ... ... (27) 致谢... ... ... ... ... ... ... ... ... ... ... ... ... ... ... ... (28)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28)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校园局域网规划 网络工程071 200780124106 常幸飞 摘要: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专用网络,它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目前,我国的校园网正飞速发展,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有自己的校园网并且实现了如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一卡通等多方面应用,利用校园网可以进行学校之间及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技术单位之间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达到了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校园网建设目标。 关键词:校园网;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 Abstract: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dicated network at school, its primary purpose is for 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with advanced practical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offer the glob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Nowadays, with the high pac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mpus network, a major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campus network and fulfilled multiaspect of application, such as academic affairs management, office automation, one-card etc.We can have multiaspect and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depart-ments of schools,teachers,students and teachers, schools and skill units and so on, by making use of the campus network. Reaching the goal that the prim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Campus Network;resource sharing;office automation 一.校园网的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高校校园网做为一个成功应用的实例,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发展平台,因此也成为教学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设备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渡过这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学校园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第二个阶段是学校网络设备处于比较杂乱的阶段,我国现有高校的大部分校园网都处在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个阶段也是我们校园网发展的更高目标。校园

RFID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RFID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一、系统简介 校园安全、幼儿园安全是国家和很多家长都极为重视的议题。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刻不容缓!林森公司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研发了RFID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优点如下: 1、家长获得信息及时 对于家长及时获得子女的到校(上学)、离校(放学)时间信息,了解子女上学途中安全情况;及时得到学校有关通知(家长会、要求家长提供的教育协助信息、放假通知等);及时了解学生当日或阶段在校学习情况(需要校方提供相应服务);如果发现有某位学生当天没有来上课,系统将报警,提示学校管理员注意,来采取下一步措施。 2、学校管理考勤方便 对于学校集中式考勤管理,方便从学校到班级了解学生到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缺课情况,避免学校与家长由此引起的责任纠纷, 同时也为学校解决学生校外意外事故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可以为家长提供辅助教育的信息服务,可以从开通的服务中得到分成;教育工作可以得到家长更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该系统作为学校师生的考勤系统,每月自动生成考勤报表,而无需另外安装考勤机;如果有学生某天 3、教育机构统一管理 对于教育管理机构实时了解全市所有学校的在校学生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便于评估学校学生考勤管理水平;获得了与所有家长实时相连的通讯系统。如果遇到SARS、台风等意外情况,可以将紧急情况第一时间通知到全市家长,快捷、准确、通知率高,保证学生的安全; 4、系统查询方便 查询便利该系统为网络版,可以安装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上,方便学校相关部门查询和打印有关信息,如校长办公室、学校保卫处、班主任办公室等等;

5、全套系统价格合理 价格低廉适合绝大部分学校的消费。标签放在校徽或者校园卡上,不易损坏,可长期使用,卡费可以押金行式,学生毕业或转学可退。系统功能价格合理,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系统组成 (一)使用无源系统 1、系统概述 无源系统的特点是接触式刷卡,成本相对低。师生的无源标签安放在学生的校徽或者学生佩戴在胸前的卡上面,每个无源标签都有不同的ID号,每个ID号对应的师生都能在读卡器上读到相应的信息。读卡器安在校门的两边,和系统软件端相连。师生上下学分别刷卡,读卡器读到某学生刷卡信息后,系统软件中心发送信息给相应学生家长,如“您的孩子***于上午8:00到达学校上课。”,“您的孩子***于下午5:00离开学校放学。”。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家长知道孩子今天到没到学校,没到可以和学校那边沟通;学校也能从系统软件端知道哪些孩子今天来了,几点来的,几点走的,没来的话可以和家长沟通。 2、系统软件功能简介 学生到达或者离开学校,系统会给家长的手机发送信息,告诉家长“您的孩子***于8:00到达学校。”或“您的孩子***于5:00放学离开学校。”如果家长在收到信息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家长可通过打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知道孩子是否快到家了。 >>>可对校园实行24小时不间断全程动态监管,有人无卡侵入校园时,系统会自动报警。 >>>可建立完备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动态性电子图文档案,即时甄别出入校园师生的真实身份,以避免身份不明人员混入校园。 >>>可实现对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动态点名,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即时获取校园人数及其分布情况,为随时启动紧急安全预案提供可靠依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信息化工作当中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为了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看到更新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为了管理者再也不必为聘用专门的操作人员来给众多教师编辑学生成绩资料而殚精竭虑,在此,设计了学生课程成绩查询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个使用者在操作上,从此变得那么从容简单,省时又省心。 1.2系统模块的实现 在系统中包括以下功能:系统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 理、成绩信息管理、帮助。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主窗体 1.3登录模块 为了系统的安全,在进入系统之前首先会出现一个登录模块,用户只有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进入系统。

用户登录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Textbox),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CommandButton)用来确定或者取消登录。 设置一个SSTab控件,供不同用户登录时选择用户权限,超级用户拥有一切权限(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普通用户拥有受限制的权限(查询及修改密码),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1.4系统管理模块 1.4.1添加用户窗体的创建 进入系统后,将会出现一个主窗体,选择系统管理模块下的添加用户,就可以进入添加用户窗体,可以通过该窗体增加新的用户。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三个文本框,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添加用户;三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提示。 1.4.2修改密码窗体的创建 在系统管理模块下,进入修改密码窗体,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密码。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用来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修改密码;两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内容。 1.5学籍管理模块 1.5.1添加学籍信息功能 选择主窗体中学籍管理模块下的添加学籍信息,就可进入添加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号等学生的信息进行添加。设计时我尽可能设想各种边界条件,如记录为空,输入为空,输入出错等,当输入的信息满足这些边界条件时,将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醒用户,以便用户能及时地做出修改。添加的信息将全部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窗体上放置多个文本框和下拉式文本框,用来输入学籍信息;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输入学籍信息;一个按钮用来退出窗体;多个标签用来提示文本框中需要输入的内容。 1.5.2修改学籍信息功能 点击学籍管理模块下的修改学籍信息,就进入修改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前面添加的学籍信息进行修改。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有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做个

学校校园网信息发布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网信息发布管理制度 为使校园网信息发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学校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更好的展示学校风貌,为学校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 1、学校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校园网信息发布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是我校网络信息组织、管理、协调机构。 2、学校办公室负责上网信息的政治审查,网络中心负责有关信息的技术保障。 3、各部门确定分管信息工作的领导和负责信息工作的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编辑、上报信息。 二、上网信息的内容 遵循积极、健康、向上的导向,准确、及时的反映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方面等各项工作的最新动态 1、行政管理信息:包括学校各部门介绍性的图文资料,管理规章制度,招生、分配信息,各项重大活动宣传资料,对外交流的资料,重大新闻、通知等。 2、教学信息:包括专业介绍、课程介绍、教学课件、教学活动等 3、科研信息:包括重点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获奖资料、科研项目等。 三、上网信息的发布栏目 1、校园新闻网: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动态信息,主要是以学校名义主办的各类活动,市级或市级以上主管单位主办的各类活动以及面向学校下发的各类通知、公示等信息。 2、各部门的网页:反映各部门的介绍性图文资料、教学科研活动,部门动态等。 四、上网信息的审核 1、反映学校重大事项信息稿件(包括:校内新闻、学校概况)由学校办公室负责提供,并由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以电子邮件或磁盘形式交学校网络中心制作发布。 2、由各部门提供的信息,由各部门信息员撰写及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报学校办公室审核批准,以电子邮件或磁盘形式交学校网络中心制作发布。

五、上网信息的更新 1、上网信息原则上以每周更新一次为标准,若临时有重大的信息,学校办公室应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编辑工作,校网络中心对信息的发布在1个小时内完成。 2、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应在2个工作日内上报给学校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对信息的审核编辑工作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交与网络中心制作发布。 3、学校办公室提供的校园新闻应在每周二交与网络中心。 4、学校网络中心对信息的网上发布应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 六、上网信息发布的责任 1、各部门应对自己提供给学校办公室的信息负责,如因信息本身内容的不当或是未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将要更新的信息提供给学校办公室,由各部门负责。 2、学校办公室应对自己提供给网络中心的信息负责,如因信息本身内容的不当或是未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将要更新的信息提供给网络中心,由学校办公室负责。 3、网络中心对信息的网上发布负责,如因误、漏学校办公室已给信息或是未能在要求时间内将信息发布,由网络中心负责。 张家口市张十九中学

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平安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方案介绍】 针对平安校园的安防建设需求,率先推出了完整的平安校园安防融合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全国许多省市试点推广使用,全国用户量已经达到20多万。该方案以安卓星校园安全管理平台融合安防管理平台为核心,一方面通过统一的、高度集中的管理平台,实现校园多个安防系统的全面融合与统一管理,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视频监控与各安防子系统的联动整合,提升校园的综合防范能力。 随着平安校园建设的步伐加快,校园安防系统无疑成为各个学校建设的重点项目。校园安防,主要是利用家校互动平台、视频监控、

防盗报警、进出校自动考勤、身份识别、巡更系统、紧急求助、呼叫系统、等各种硬件设施保障校园安全。不过,对于不同规模的学校,并不是所有的安防系统设施都需要重点建设的,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预算等因素进行调整,已确保建设出一个“高性价比”的安防体系。 ?实现主要功能 通过安卓星校园安全管理平台与安防融合管理解决方案,可实现学生自主防御,亲情通话、定位,求救,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电子围栏、进出校自动考勤、公共广播等安防子系统的集成与统一管理。 1) 1、安卓星校园安全管理平台之家校互动 建立当地的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整合全线资源到平台中来,实现大平台与手机APP平台无缝对接,融合各方资源提升平台增值服务。登陆入口,通过登陆到校园管理平台管理学生信息、在校情况,家庭作业、考勤、教师应用平台等实现电子学生证的定位,跟踪,亲情通话等功能

2、合作商地方管理平台 合作商管理平台登陆入口,合作商通过登陆到安卓星电子学生证区域管理应用平台实现远程身份ID号码管理,管理好自己所在区域的客户开通、停止服务的时限等。。。 3、APP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 APP登陆界面家长APP 老师APP APP应用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了解被监护人的相关信息及家、校互动的大平台中的所有功能,建立合作商当地的APP主站,

校园一卡通管理信息系统

华信学院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姓名:郭聪、赵玲普、张茹茜

一、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校园的管理也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得时代,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建设世纪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在国内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的今天,高校管理者要学会思考如何使学校现有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应用,使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提高学校声誉,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数字化校园将是今后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学校的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各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而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有效途径。 二、系统规划 1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建成了许多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和食堂售饭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大部分都是单独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存在着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为了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学校还迫切需要建设收费管理、门禁管理等其它系统。这些系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容易造成错误和遗漏,加重了学校管理的负担。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将使学校的原有业务和管理体系相对独立的现象得到有效整合,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达到业务流程重组的目的;将有效促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伴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遍推广,在校园信息管理中引入一卡通正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2系统目标任务: 学校方面:可以有效的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管理,集身份认证、校内消费、校务某些方面的管理为一体。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学生方面:每个学生一张卡,此卡集借书卡、消费卡、饭卡、门卡于一体,代表持卡人的身份,在卡上可自由充值和消费,在校园内做到一卡通用。安全性高, 方便学生携带! 3系统功能、结构图: 3.1功能 一卡通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向数字校园提供公共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分为两类:身份认证类服务和消费类服务。 身份认证类服务主要应用于校园网内的各种应用,这类服务包括宿舍门禁身份认证、图书馆通道身份认证等。通过设置读卡器和上位机,收集IC卡信息并提交认证请求。 消费类服务主要包括应用于校园卡专网内的各种服务,如食堂刷卡消费、超市刷卡消费、洗浴消费等。消费类服务通过刷卡交易来完成,通过POS机完成对IC卡内钱包的读写操作,同时,POS机将交易流水上传到与之相连的上位机。 (1)卡务中心 卡务管理功能包括卡状态管理和卡信息管理。 卡状态包括有效状态、挂失状态和注销状态。 卡信息包括学生的学籍信息、照片信息等。 (2)财务中心 账务平衡管理接收所有消费数据,再做账务平衡处理。此模块还具有查询和打印总账平衡表的功能 3.2结构图

软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系名: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111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钱小红 2014 年 7 月 4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111班 指导教师:钱小红工作单位:信息工程系 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后续实践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周的实践训练,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同学们经历一个软件从问题定义、分析、设计到开发的全过程和受到一次软件系统开发的综合训练,以便能熟练掌握软件开发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及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软件工程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学生信息管理选题开发项目,理解并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主要环节和步骤以及软件文档的制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一个完整系统开发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主要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软件工程的知识,利用所学的Java语言/Vb语言/C++语言+Mysql/SQL知识实现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实现后的软件进行测试。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用户登陆、修改密码等功能,详见下表。 表1.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表 课程设计的步骤及时间进度、场地安排 本课程设计将安排在第20周, 教育技术中心211。具体安排如下: 6月27日下午:下发任务;

6月28日:查找资料,理清整理软件工程实验课所完成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相关模型的建立(通过visio/rational rose/powerdesigner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数据模型及设计模型,具体包括数据流图、软件结构图、程序流程图、ER图、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6月29日-7月2日:完成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7月3 日~7月4日完成系统测试、报告的写作及答辩验收,并将以上工作整理成为课程设计报告,于7月4日下午前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要求: 1设计题目与要求 2 设计思想 3系统结构 4 数据结构的说明和模块的算法流程图 5 使用说明书(即用户手册)、运行结果、关键界面截图 6 测试计划说明书、测试用例规格说明、缺陷报告 7 自我评价与总结 8 附录:程序清单,注意加注释(包括关键字、方法、变量等),在每个模块前加 注释; 要求层次清楚、整洁规范、不得相互抄袭,凡正文内容有整段完全相同者一律以抄 袭论处。设计报告正文字数不少于0.2万字(不包括附录)。第1级(章)题序和题名用 黑体三号字;第2级(目)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第3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 体小四号字;正文内容用宋体五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多倍行距1.25。报告内容一律 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页码在页下居中标明。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页面 设置:上空2.5 cm,下空2.0 cm,左空2.5 cm,右空2.0cm(左装订)。插图图面要整齐、 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能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与图题,图序编号要连续,图 序与图题间空一格且要放在插图下方居中处。 课程设计考核及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考核将综合考虑学生考勤和参与度,系统设计方案正确性,系统设计和开发效果以及课程设计报告书的质量。总分按五级记分法记载最后成绩:优秀(100~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分) 指导教师签字:钱小红2014年6月27日 系主任签字:邱珊2014年6月27日

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2)

高校校园网设计方 案(2)

《网络工程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 课题设计: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 (3) 第一章、校园网需求分析 (4) 1.1项目背景 (4) 1.2需求分析 (4) 1.2.1网络信息点分布 (5) 1.2.2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5) 1.3当前的网络现状....................................................................................................... (5) 第二章、拓扑图及IP地址分配 (6) 2.1网络拓扑结构图 (6) 2.2 IP地址分配及子网划分 (6)

2.3校园网络系统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7) 第三章、校园网综合设计 (7) 3.1校园网建设原则.................................................................................................................... (7) 3.2校园网建设目标 (8) 3.3校园网建设技术需求 (9) 3.3.1网络系统 (9) 3.3.2主流网络传输技术 (9) 3.3.3网络互联技术 (9)

意识形态之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网是为教学及学校管理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目的在于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内计算机互联、资源共享,并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为了保护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如下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1、本管理制度所称的校园网络系统,是指由校园网络设备、配套的网络线缆设施、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学校办公及教师教学用计算机等所构成的,为校园网络应用而服务的硬件、软件的集成系统。 2、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应当保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3、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相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对相应的网络用户进行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 4、所有上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 5、进入校园网的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必须接受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的网络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 6、使用校园网的全体师生有义务向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网络安全管理细则 1、网络管理中心机房及计算机网络教室要装置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火、防盗等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上述设备是否正常,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校园网设备运

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现有校园卡弊端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高效率、方便、安全的校园卡系统。 1.2需求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学生人数逐渐呈上升趋势。学生人数众多使得现今校园的管理越来越难,学校对一款能够实现科学有效一体化管理的系统软件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在这个背景下,校园一卡通系统应运而生。在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设计上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将学生日常的饮食消费、图书馆阅读以及看病取药等日常学习生活集中到IC卡管理系统中去,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各种日常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严格按照同学们在校园里的日常生活习惯来开发,充分考虑学校的客观境况,提供现代的、科学的、符合学校管理模式于思想,力求把学校的管理水平带上一个新台阶。 1.3校园卡建设目标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先进、实用、稳定、安全和易扩种资源,借助校园网实现各校区、各类收费和各种身份识别的一卡通行,取代原有的各种证卡,支持交易支付、身份识别、信息查询、校内外转帐等功能,实现“系统分析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二.可行性分析 2.1可行性基础 以校园网为基础,建立“校园卡系统”的基础平台,该基础平台统一管理所有人员机构信息、卡片设备信息,为校园卡应用中的所有业务应用子系统提供共享数据访问服务。各业务应用子系统运行在该基础平台上,实现具体业务功能,如消费管理、网络中心管理等。以后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卡片功能的增加,只需随时增加子系统,不需再对平台进行扩充。 2.2消费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消费管理系统:学校现有的消费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只需将原系统升级,嵌入整体的校园管理平台中,实现校园管理一体化。学校的餐厅、超市、等处的pos消费终端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连接至同一管理终端进行集中管理。目前学生手中已有餐卡,只需将其升级为校园卡,方可完成消费管理子系统的工作。无需大量资金。 2.3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目前,我们学校采用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图书的日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课 程 设 计 题目:学生信息系统开发 专业:建筑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 班级:1118Z121班 学号:101813111 姓名:吉宝花

可行性分析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 要开发该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知识,最好能熟练掌握一门面向对象语言。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门程序设计语言,其中java就是一种很好的面向对象开发语言,java 中的多线程和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此功能。从理论上来说,技术上没问题。 (二).经济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的繁荣,知识经济已成趋势并在某些方面尤其突出,各大高校都随之扩招。学生也日趋增多,这个给学籍管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用人力来管理已经不可能了,一个好的有规模的学籍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了,所以在经济上是十分可行的。 (三).社会可行性 学生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非常实用的一款软件,对老师管理学生、学生选课、查询成绩都非常方便,简单可视化操作,易于管理。该项目为独立开发。在法律方面不会存在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问题,完全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学生管理系统是一款非常简洁实用的软件,通过分析认为值得去开发。 需求分析 (一)目的与任务: 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能有效的帮助学校和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成绩跟课程方面的查询。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查看学生的基本资料、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资料,能够方便的了解学生总体情况。该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查询、输出各种信息等。

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状况的思考

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状况的思考 摘要: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资源共享早已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主流趋势,网络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校园网的出现,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次重要革命,有效的加快了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推动了高校网络教育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目前校园网正在高校校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的角色。因此,校园网的出现是我国高等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而衍生出的必然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笔者就高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粗浅的探讨,并就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在高等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状况进行阐述,以此为高校建立一个快速、高校的数字化网路校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校园网建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1)12-0169-02 高校校园网是为全体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网路教学、网路办公、资源共享等数字化服务的新型网路技术,是我国高校实现网路化教学、信息化办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设施,是实现我国高校各项服务管理教学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些年来,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技术,可以说校园网的出现是我国高校传统教育的一次革命。以下笔者对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实施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粗浅的概述,并就校园网对高

等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1、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工作概述 1.1 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前提思想 internet最早由科研网络形成,主要由一些研究所和大学科研机构连接而成,建立了初始的局域形态。而进入20世界90年代以后,由于商业信息化、电子科技化的飞速发展,使internet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以tcp/ip协议为主体的国际互联网络覆盖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大型数据通信网络。时至今日,校园网的出现,正是以cernet与国内外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等相连,通过internet进行连接,为高校师生提供共享资源、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目前我国校园网建立主要可以分为高等院校校园网和校校通工程两个部分。特别是对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尤为体现出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在高校校园的建设中,由于高校在知识和人才等方面拥有的资源更加丰富,所有对信息度的渴求更加迫切。因此,对校园网的建设要求更高。在校园网的建设初期,应该首先确定校园网作为作为学生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应该具有很强的局域网络能力,具有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平台,电子阅览室,以及考试资料库,教师备课系统等等通过互联网络能够运行的学习、工作环境,能够提供师生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其次,结合高校师生的实际学习、工作需求,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充分的挖掘学校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发挥网络设备的功能,提供学校网络化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因此组建成熟的校园网络,提高师生教

校园网的功能说明

校园网的功能说明 一、校园网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校园网的建设主要为学校教学、教育科研提供优质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因此校园网是光纤城域网、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局域网络与internet 网络。校园网有必备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平台,教学中各专业使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校园网站等。 (一)骨干网络采用10Gbps的万兆光纤,以确保几十个班级在局域网内使用服务器资源时,网络流量畅通,同时保证骨干设备之间链路聚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与负载分担的能力。 (二)接入internet网络的方案为:城域网光纤专线(上下行各100Mbps)+3条拨号光纤(下行100Mbps光纤,上行10Mbps)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校园网对外网访问的需求。 (三)网络设备的选择,原则是:高速+安全+扩展+设备的兼容性+三级分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比如:采用华为S9706作为核心交换机,华为USG6630防火墙作内外网接口的安全设备等。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区,如:5楼、6楼、7楼共24间教室都是笔记本电脑教学,采用阿里云的无线AP接入校园网络,既确保环境的整洁,又确保网络在实训教学中不掉线正常运行。 (五)服务器的选择,采用的是联想RD430品牌服务器(至强E5系列4核8线程双CPU,96GB内存,40Gbps光网卡),确保多服务的正常运行。在教学中并行提供给24-30个班级约1500人左右访问。该专业服务器配置有2台。 (六)各专业使用先进的教学信息化软件系统,主要有: 1.奥派电子商务服务器系统 2.博导市场营销系统软件 3.博星卓越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 4.博星卓越网络营销系统 5.畅捷通T3-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 6.环众物流单证制作软件 7.网络实训室netcollege网络实验管理系统

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版权声明 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说明外,其著作权或其他相关权利均属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未经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拷贝、传播、修改、摘录、备份本文档全部或部分内容。 s 免责条款 本文档仅用于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其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编写本文档时已尽最大努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不对文档中的遗漏、不准确或错误导致的损失和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400-6789-518 邮箱:

目录 一、社会需求及研发背景 (4) 二、功能概述 (4) 1、出入校门记录 (4) 2、区域定位 (5) 3、访客登记 (5) 4、双卡同组装设计 (5) 三、系统组成 (5) 定位卡(标签) (6) 定位基站 (6) 四、技术指标和参数 (8) 1. 定位基站 (8) 2. 定位标签 (8) 五、软件功能 (8) 1、卡片检测 (9) 2、通信 (9) 3、管理 (9) 4、报警 (9) 5、显示 (9) 6、存储和查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备份询 (10) 7、自检 (10) 六、用户界面 (10) 七、软硬件环境 (10) 八、软件使用效果及社会意义 (11) 九、关于我们 (11)

一、社会需求及研发背景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校外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刑事案件极其频繁,如何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和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家长、学校老师如何有效时时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掌握,已经摆到了各个学生家长和校领导以及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面前。这类问题涉及到国家的未来、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建立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大事,因此应该尽一切可能将这类问题解决好。由于学校学生上下学经常没有家长和大人看护,一旦孩子逃课不去学校或到校后旷课出校玩耍以及上下学路上遇到危险老师及家长因不能实时了解具体情况,会给学生管理、孩子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由此可见:校园定位软件系统是整个教学行业安全工作的需求 二、功能概述 本系统设计了用于校园环境的定位管理方案,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自动的出入校门记录和区域定位,随时掌握学生在校活动范围和即定时间段内的活动轨迹。此外系统支持丰富的扩展管理功能,比如允许学生家长通过WEB或短信查询学生出入校信息、校内学习和作息情况,从而较好地服务于校园安全和学习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设计如下: 1、出入校门记录 携带标签的学生出入校门时,系统自动记录其进/出行为及 时间,其数据分析处理后可用于: 给家长发送短消息报告学生进/离校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