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1966)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4O-5O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在麦克利兰之前,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动机进行了研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用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研究动机,他们往往将人们的行为归于性和本能的动机,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很难得出有代表性的结果、可重复性差、无法得出动机的强度。行为主义者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动机,使得动机的强度可以测量,但是他们用动机实验研究动机,把动机定义得过于狭窄,主要集中于饥、渴、疼痛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上,没有区分人的动机与动物的动机。麦克利兰认为他们对动机的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注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社会性的动机,强调采用系统的、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他的研究主要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莫瑞(N.A.Murray)的需要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影响。莫瑞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并且编制了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进行测量。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要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Z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要。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是:他们寻求那种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高成就需要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

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高成就需要者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他们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的工作,这种工作碰运气的成分非常大,那种带有偶然性的成功机会无法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同样,他们也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的工作,因为这种轻而易举就取得的成功对于他们的自身能力不具有

挑战性。他们喜欢设定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奋斗目标。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

权力需要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做并不象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与自己已具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亲和需要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要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亲和需要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

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麦克利兰对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十分有说服力的推断。首先,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他们会从这种环境中获得高度的激励。麦克利兰发现,在小企业的经理人员和在企业中独立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者中,高成就需要者往往会取得成功。其次,在大型企业或其它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原因是高成就需要者往往只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感兴趣,并不关心如何影响别人去做好工作。再次,亲和需要与权力需要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麦克利兰发现,最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权力需要很高而亲和需要很低的人。如果一个大企业的经理的权力需要与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相结合,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成功。最后,可以对员工进行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成就需要。如果某项工作要求高成就需要者,那么,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选拔的方式找到一名高成就需要者,或者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自己原有的下属。

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很有应用价值。首先,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通过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对于如何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

有利于合理建立激励机制。再次,麦克利兰认为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因此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麦克利兰通过主题统觉测验来测量个体的动机。他对莫瑞的主题统觉测验进行了修改,增强了其客观化程度,并使之适合于团体施测。例如,使用投影仪给一组被试者呈现图画,让他们根据图画写出故事;有的时候,也使用句子来代替图画。麦克利兰和他的同事将实验的方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相结合,首先通过实验唤起所欲测量的动机,然后在主题统觉测验的故事里看实验唤起动机对故事内容的影响。麦克利兰对主题统觉测验的评分也不象莫瑞那样采用一套临床的计分系统,而是采用一种简单化的计分方法,即将故事的特征分成一些类别,看看各个类别的特征在被试的故事中是否出现。这一方法使得计分更为系统化和客观化了,但是却忽略了故事中的一些复杂特征。麦克利兰认为使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和使用问卷方法测量的是两种基本不同的人格特征。问卷方法测量的是被试者的认知而不是自发表现出来的动机。因此他认为主题统党测验的方法更适合测量内隐的、潜意识中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麦克利兰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一个重要的动机理论,而且还在于发展了研究和测量动机的方法。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求。 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有三个主要特点: 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他们不满足于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而总是想有所作为。他们总是精心选择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们很少自动地接受别人——包括上司——为其选定目标。除了请教能提供所需技术的专家外,他们不喜欢寻求别人的帮助或忠告。他们要是赢了,会要求应得的荣誉;要是输了,也勇于承担责任。例如:有两件事件让你选掷骰子(获胜机会是1/3)和研究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1/3),你会选择那一样?高成就需求者会选择研究问题,尽管获胜的概率相同,而掷骰子则容易得多。高成就需求者喜欢研究、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依靠机会或他人取得成果。 ②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然后再选定一个难度力所能及的目标——也就是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最艰巨的挑战。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 ③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这就是高成就需求者往往选择专业性职业,或从事销售,或者参于经营活动的原因之一。 麦克利兰指出,金钱刺激对高成就需求者的影响很复杂。一方面,高成就需求者往往对自己的贡献评价甚高,自抬身价。他们有自信心,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所以在选择特定工作时有信心。如果他们在组织工作出色而薪酬很低,他们是不会在这个组织呆很长时间的。另一方面,金钱刺激究竟能够对提高他们绩效起多大作用很难说清,他们一般总以自己的最高效率工作,所以金钱固然是成就和能力的鲜明标志,但是由于他们觉得这配不上他们的贡献,所以可能引起不满。 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显示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做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全身心的工作,并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即使真正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一般来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麦克利兰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求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就需求的特征和表现也就不尽相同,对此,麦克利兰未作充分表述。 2. 权力需求(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1、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含义 成就需要理论是麦克利兰(D.C.McClelland)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要归纳为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他对这三种需要,特别是成就需要做了深入的研究。 (1)权力需要。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麦克利兰还将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利去分为两种:一是个人权力。追求个人权利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要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并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利形式建立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二是职位性权力。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 (2)友谊需要。麦克利兰的友谊需要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得关系需要基本相同。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友谊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3)成就需要。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显示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全身心的工作,并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即使真正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一般来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 麦克利兰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要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评价 成就需要理论对于我们把握管理人员的高层次需要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就需要的特征和表现也就不尽相同,对此,麦克利兰未作充分表述。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McClelland),在1955年对马斯洛理论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对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实现”有无充足的根据也表示怀疑。 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很难从单个人的角度归纳出共同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所谓“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同。马斯洛的理论过分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内省和内在价值,忽视了来自社会的影响,失之偏颇。 麦克利兰通过试验研究,归纳出三大类社会性需要: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对权力的需要,尤其对成就需要和权力需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渴求成就》(1966)和《权力的两面性》(1970)两篇论文中。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三种性格特征: ①谨慎地设定挑战性的目标。他们对成功有强烈的需要,但同时也担心失败,倾向于设定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中等难度的目标,对风险采取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因为如果目标过低,伴随着成功的是较少的成就满足感;而目标过高,则风险很大,成功的机会过于渺茫,会使他们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②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高成就需要的人,重视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或报酬本身。他们喜欢独自解决问题,一有时间就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些,在工作中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作出决断,愿意承担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 ③希望尽快得到工作绩效的反馈。他们对工作的结果非常关注,希望立即得到信息反馈,因此他们不愿意从事成果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见分晓的工作。 麦克利兰指出,人的成就需要是可通过后天培养而得到加强的,成就需要可以创造出富有创业精神的人物,他们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全社会都应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建功立业,取得成就。 麦克利兰还分析了人们对权力的需要。成就需要和权力需要都会使人们有杰出的表现,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人们对权力需要的基本特点是希望影响他人,希望控制向下、向上的信息渠道,以便施加影响、掌握权力。他们对政治感兴趣,而不像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关心改进自己的工作。 高成就需要的人当中,很少产生率领众人前进的领导者,原因非常简单:成就需要强烈的人,习惯于独自解决问题,无需他人。一个高成就需要的人,未必能领导企业取得成就,因为经理的责任是激励众人取得成功,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工作成就。激发他人的成就感需要有完全不同的动机和技巧。如果说成就需要对应着创业精神,那么权力需要就对应着各种领导,因为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影响别人,对权力的需要显然是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之一。 权力具有两面性,即社会化权力和个人化权力,前者的出发点在于为他人着想,后者则以实现个人统治为核心。 权力的消极面或者说个人化的权力,其主要特征是“统治一服从”的关系,征服、侵犯他人,把被领导者看成工具而不是动力。自认为工具的人只能被动地遵守命令,这种统治只能给领导者带来肤浅的满足。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三)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三) 第三章激励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C 6.C 7.H 8.D 9.B 10.A 11.B或A 12.A 13.C 14.C 15.C 16.B 17.D 1.最早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A.梅奥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泰罗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D.波特 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技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一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一倒退"趋势的理论是()。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论 C.ERG理论 D.双因素理论 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A.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 8.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一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 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1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 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1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 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管理潜质测评理论基础之一: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

管理潜质测评理论基础之一: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 当我们测评潜力的时候,必须探寻人才的动机。它好像一个国家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储备一样,是一个巨大的“动力能量”源头,是人才最宝贵的潜力。 人才的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有的说:需要;有的说:兴趣,有的说:压力,有的说:动机,等等。 也许不同的词汇的内涵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专家们都试图用最严谨的体系解释行为背后的逻辑。 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是一个极具理论性又具操作性的体系,他很好地解释了在【管理工作】中人才的绩效会如何受到不同动机的影响。 先来再理解一下“工作动机”这个词 工作动机,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动机,会激发一系列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 工作动机强,可以为工作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动机不足则可能需要施以外力。 工作动机的测量对企业了解人才的内部动力系统、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等具有重大意义。 麦克利兰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进入管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相当多,麦克利兰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他在心理学领域耕耘达57年之久,其研究涉及到需要和动机、权力和领导、激励和成就等多个方面。他的许多观点,至今还在管理现实中振聋发聩。作为成就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利兰与马斯洛、斯金纳等人齐名,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于1987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17-1998

1、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的特色之一,摆脱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局限性 在麦克利兰之前,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动机进行过不同的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他们用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等方法来研究动机,将人们的行为动机归结于性和本能。这种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可重复性较差,并且难以得出有代表性的确切结论,也难以测量出动机的强度。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动机,回避了内心活动因素不可测量的难题,能够准确地发现行为和刺激物的关联,但由于动机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的,难免会把动机定义得过于狭窄。在这种研究中,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引发动机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一些基本生存需要上,比如饥饿、干渴、疲惫、疼痛等,对人类的动机和动物的动机不能进行有效区分。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和内心活动是不能测量的,也就被排除在研究的范围之外。比如说,事业心与动机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什么方式表现的?强度如何?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这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从研究的方便出发,行为主义往往以界定研究范围的方式回避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弊端,麦克利兰主张采用系统、客观、有效地方法研究动机,并且侧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和社会性动机,以此来摆脱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动机研究中所存在的局限性。 2、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的特色之二,发展了研究和测量动机的方法 麦克利兰主要通过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来测量个体的动机。主题统觉测验最初是由默瑞(H.A.Murray)和摩尔根(C.D.Morgan)于1935年设计的。这是一种使用图像投射的方法来测量个体的需求和动机的测验设计。它通过测试个人对图片的感知,个人赋予图片的意义,以及个人组织这些图片内容的独特方式,来反映出个人的心理差别。 但是,默瑞提出的主题统觉测验是不是可靠,在当时就引起了比较普遍的质疑。在外行看来,这似乎同传统的“测字术”差不了多少;在内行看来,这很难达到现代科学方法要求的可重复性和可证伪性。对此,麦克利兰从加强这种测试的客观性人手,修改了这种方法,使之更适合于团体的测试或大规模人群的测试。他把主题统觉测验和问卷调查结合起来,以求更准确地测定被测试者的人格,同时能够使这种测试定量化和标准化。正因为这种改变,麦克利兰被人们看作心理学测试中定量化的开创者。 在对测试答案进行分析的方法上,麦克利兰突破最大,他的计分办法已经采用了标准化手段,把故事的特征分成相应的类别,确定不同类别的特征及分值,然后看测试对象所讲的故事中是否出现出这些特征,并以统计方式得出结论。另外,麦克利兰还区别了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和问卷测量方法的不同,指出这两种方法适合不同的基本人格特征。问卷测量法适合测量被试者的认知,尤其是焦虑测验问卷适合于测量人们逃避失败的动机;而主题统觉测验更适合测量被试者内隐的、潜意识的动机。 3、麦克利兰的最大贡献:提出了开创性的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他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要。他对这三种需要,特别是成就需要做了深入的研究。 (1)成就需要。事实上最早系统地提出成就需要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默瑞。在默瑞的影响下,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个人人格中一种持久而且稳定的特性,集中表现为追求某种能表现事业成就的目标,这种特性就是成就动机。他进而将成就动机界定为“个人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欲望”。 麦克利兰总结出高成就需求者的三种主要性格特点: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008-01-04 09:58:48) 转载▼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McClell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也称三种需要理论(Three needs theory)、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友谊的需求。其中成就需要最为重要。 (1)权利需要 具有较高权利欲望的人,从施加影响和控制他人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热衷于追求领导者的地位。对于高权利需要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组织中的威信和影响力,而不是工作绩效。 (2友谊需要 友谊需要又叫合群需要,是指人们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真挚情感和友谊的追求,能够从社会交往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在工作中,高友谊需求的人希望在平静、和谐的组织而不是竞争激烈的组织中工作。 (3)成就需要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需求,经常思考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来说明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交往需要的区别 高成就需要者高权力需要者高合群需要者 希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更有成希望影响别人渴望友谊

绩 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喜欢竞争性和地位 取向的工作环境 喜欢合作而不是 竞争的环境 对应着创业精神对应着领导 2.对成就需要的分析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三种性格特征: (1)谨慎地设定挑战性的目标。他们对成功有强烈的需要,但同时也担心失败,倾向于设定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中等难度的目标,对风险采取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因为如果目标过低,伴随着成功的是较少的成就满足感;而目标过高,则风险很大,成功的机会过于渺茫,会使他们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高成就需要的人,重视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或报酬本身。他们喜欢独自解决问题,一有时间就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些,在工作中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做出决断,愿意承担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 (3)希望尽快得到工作绩效的反馈。他们对工作的结果非常关注,希望立即得到信息反馈,因此他们不愿意从事成果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见分晓的工作。 麦克利兰指出,人的成就需要是可通过后天培养而得到加强的,成就需要可以创造出富有创业精神的人物,他们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全社会都应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建功立业,取得成就。 。 4.成就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麦克利兰通过对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大量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组织中拥有越多的高成就需要者,组织就发展得越快;而且高成就需要者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获得。这对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1)提供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

麦克兰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前言: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到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再到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在激励理论的研究方面,专家学者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比如,成就需要理论,这是有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研究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个人与环境存有某种关系,从而产生需要与动机。一、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对成就、权力、社交这三个方面有着很强的追求,因此,就会产生对成就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在这些需要的驱动下,在工作情景中就会有行为动机,形成很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大量研究,麦克莱兰对这三类基本需求作了如下的描述: (1)权力需要。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麦克利兰还将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利去分为两种:一是个人权力。追求个人权利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要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并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利形式建立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二是职位性权力。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 (2)友谊需要。麦克利兰的友谊需要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得关系需要基本相同。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友谊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3)成就需要。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显示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全身心的工作,并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即使真正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一般来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麦克利兰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要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麦克莱兰成就需要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运用 1、在新员工培训过程中:通过情境设计分辩不同人群的有效激励需求点。在分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情境设计分辩不同员工激励需求点。通过打散原有部门结构的混编分组可以满足不同职级和岗位的新员工在入司伊始就可以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在三天的全过程培训中,获得不同层面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的同一调和。麦克利兰认为影响需求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不同人对影响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影响需求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在新员工培训中,我们注意到,每个组都会有这样一类同事,在分组介绍组建班子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的行为特征;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在班主任的巡回观察中,小组的团队主导就自然形成了,喜欢出头露面的人十有八九会被小组成员指定为组长。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求是个人在内心中对做好事情和发挥个人效率和作用的欲望。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

麦克利兰需要激励理论

麦克利兰成就激励理论 成就激励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目录 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 2. 权力需求(Need for Power) 3. 亲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 成就激励理论的推断 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 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求。 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有三个主要特点: 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他们不满足于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而总是想有所作为。他们总是精心选择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们很少自动地接受别人——包括上司——为其选定目标。除了请教能提供所需技术的专家外,他们不喜欢寻求别人的帮助或忠告。他们要是赢了,会要求应得的荣誉;要是输了,也勇于承担责任。例如:有两件事件让你选掷骰子(获胜机会是1/3)和研究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1/3),你会选择那一样?高成就需求者会选择研究问题,尽管获胜的概率相同,而掷骰子则容易得多。高成就需求者喜欢研究、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依靠机会或他人取得成果。 ②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然后再选定一个难度力所能及的目标——也就是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最艰巨的挑战。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1966)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4O-5O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在麦克利兰之前,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动机进行了研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用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研究动机,他们往往将人们的行为归于性和本能的动机,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很难得出有代表性的结果、可重复性差、无法得出动机的强度。行为主义者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动机,使得动机的强度可以测量,但是他们用动机实验研究动机,把动机定义得过于狭窄,主要集中于饥、渴、疼痛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上,没有区分人的动机与动物的动机。麦克利兰认为他们对动机的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注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社会性的动机,强调采用系统的、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他的研究主要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莫瑞(N.A.Murray)的需要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影响。莫瑞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并且编制了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进行测量。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要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Z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要。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是:他们寻求那种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高成就需要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

对于五种理论的理解

对于五种理论的理解 一、“ERG”理论 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需要、联系(relatedness)需要和发展(growth)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 生存需要与我们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相关;联系需要是指我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发展需要表示个人在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该理论表明了:人在同一时间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手袋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会变得更加强烈,即“受挫——回归”的思想。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例如,与同事处的很不融洽,导致在联系需要方面很缺乏,那么他很可能会更加追求发展需要层面。若作为领导者,就要对下属进行有效的激励,首先须了解他们各个层次的需要,那个层次的需要在起作用以及其作用大小,然后再针对性地给予满足。同时应注重下属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从而预防“受挫——回归”的发生。 二、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强调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 1、对权力的需要是指一种想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即想要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和动力。 2、对归属的需要。具有较高归属激励需要的人通常从友爱中获得快乐,并总是设法避免被某个团体拒之门外带来的痛苦。 3、对成就的需要是指想要超过或达到一系列标准,希望把事情做得比以往更好,愿意为成功而努力的驱动力。具有较高成就需要的人,对成功有种强烈的要求,同样也强烈担心失败。他们宁愿为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后得到的奖励而奋斗。 不同的人对不同激励需要的程度不同,即有不同与其相适应的工作。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具有中度风险的工作环境,对于居于管理阶层的人,成就需要比较强烈,但是高成就需要者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管理者;那些权力需求很高而归属需要很低的人往往是优秀的管理者。 三、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需要进行种种的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结果会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对于是否公平的判定是十分复杂的,首先每个人对公平的判断都会有一

成就需求理论——麦克利兰

成就需求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力、社交和成就。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组织有时因配备了具有高成就动机需要的人员使得组织成为高成就的组织,但有时是由于把人员安置在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岗位上才使组织产生了高成就的行为。麦克利兰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高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并且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激励员工成就需要的培训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和为在出现高成就需要的工作时培养合适的人才。 成就需求理论也称激励需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集中研究了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需要状况,特别对人的成就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更侧重于对高层次管理中被管理者的研究,如他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存、物质需要都得到相对满足的各级经理、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以及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由于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这一特点,它对于企业管理以外的科研管理、干部管理等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交往需要是人的最主要的三种需要。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该理论将成就需要定义为:根据适当的目标追求卓

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该理论认为,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他们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付冒险,绝不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付未来,而是对问题善于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作工作的个人责任,但对所从事的工作情况希望得到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的工作,即使真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一般来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成就需要强烈的人事业心强,喜欢那些能发挥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环境。在管理中,只要对他提供合适的环境,他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权力需要较强的人有责任感,愿意承担需要的竞争,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工作,喜欢追求和影响别人。 该理论还认为,具有归属和社交需要的人,通常从友爱、情谊、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得到欢乐和满足,并总是设法避免因被某个组织或社会团体拒之门外而带来的痛苦。他们喜欢保持一种融洽的社会关系,享受亲密无间和相互谅解的乐趣,随时准备安慰和帮助危难中的伙伴。社交需要是人们追求他人的接纳和友谊的欲望。社交需要欲望强烈的人渴望获得他人赞同,高度服从群体规范,忠实可靠。

麦克利兰的成就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2011-07-13 13:39:42| 分类:思想史|字号大中小订阅 来源:《管理学家》杂志社 栏目主编:刘文瑞教授本期主要撰稿人:王肖婧、卢欢 编者按: 大师思想,实践源泉。从创刊伊始,《管理学家》杂志每期深入介绍一位管理大师的思想和实践,迄今已六十余位。读懂大师,读懂管理。更多系列文章请持续参阅《管理学家》为您呈送的“思想史”栏目。 进入管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相当多,麦克利兰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他对人类动机和激励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需要并存的学说。在这一基础上,他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归纳出成就需要引发的动机因素,形成了测定“杰出”和“平庸”差别的量化标准。在领导问题上,他对权力需要的个人化和社会化两种表现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胜任素质研究上,他的贡献最大,形成了标准化的通用素质测评体系,影响遍及全世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了无可替代的效应。他的许多观点,至今还在管理现实中振聋发聩。作为成就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利兰与马斯洛、斯金纳等人并列,在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成就动机理论的奠基人 来源:《管理学家》杂志社作者:王丽芳(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在管理学领域,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17-1998)与马斯洛等心理学家齐名。他在心理学领域耕耘达57年之久,其研究涉及到需要和动机、权力和领导、激励和成就等多个方面。 麦克利兰于1917年5月20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弗农山庄(Mt. Vernon)。他的父亲是一位卫理公会教派的牧师,曾在伊利诺伊州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的女子学校麦克默瑞学院(McMurray College)担任校长。麦克利兰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在父亲的影响下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麦克利兰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且成绩优异。1933年,麦克利兰中学毕业。1935年,他进入韦斯利昂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学习心理学,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7月,麦克利兰与夏普莱丝(Mary Sharpless)结婚,次年获得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心理学硕士学位。此后,麦克利兰又用两年的时间在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继续深造,并且在24岁时就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年龄也许大学才刚刚毕业,而麦克利兰不仅连续跳级,而且在以严谨著称的耶鲁拿到博士学位也不过用了两年时间,足见他的聪慧和勤奋。 1941年开始,也就是博士毕业的那一年,麦克利兰进入大学任教,曾先后任教于康涅狄格女子大学、韦斯利昂大学和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在29岁时,麦克利兰就担任了韦斯利昂大学心理学系的系主任。 麦克利兰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激发人的潜力问题。与影响广泛的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不同,麦克利兰以大量测试和试验为依据,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人的生命长河中,人们的需要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和社会对需要的形成与变化产生着重大影响,尤其是组织与管理因素同需要息息相关。他总结出影响人类行为动机的三种需要: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希望更好地做事情或者更迅速地解决问题,或者掌握更复杂的技能;亲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希望和他人建立并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希望控制他人,影响他人的行为或对他人负责。此后,这一理论框架构成了他毕生不断深化的探究方向。

专业人士必看的经典理论: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

专业人士必看的经典理论: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 当我们测评潜力的时候,必须探寻人才的动机。它好像一个国家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储备一样,是一个巨大的“动力能量”源头,是人才最宝贵的潜力。 人才的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有的说:需要;有的说:兴趣,有的说:压力,有的说:动机,等等。 也许不同的词汇的内涵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专家们都试图用最严谨的体系解释行为背后的逻辑。 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是一个极具理论性又具操作性的体系,他很好地解释了在【管理工作】中人才的绩效会如何受到不同动机的影响。 先来再理解一下“工作动机”这个词 工作动机,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动机,会激发一系列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 工作动机强,可以为工作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动机不足则可能需要施以外力。 工作动机的测量对企业了解人才的内部动力系统、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等具有重大意义。

麦克利兰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进入管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相当多,麦克利兰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他在心理学领域耕耘达57年之久,其研究涉及到需要和动机、权力和领导、激励和成就等多个方面。他的许多观点,至今还在管理现实中振聋发聩。作为成就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利兰与马斯洛、斯金纳等人齐名,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于1987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17-1998 1、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的特色之一,摆脱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局限性 在麦克利兰之前,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动机进行过不同的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他们用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等方法来研究动机,将人们的行为动机归结于性和本能。这种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可重复性较差,并且难以得出有代表性的确切结论,也难以测量出动机的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