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_齐物论_的疑惑及其解析

读庄子_齐物论_的疑惑及其解析
读庄子_齐物论_的疑惑及其解析

读庄子5齐物论6的疑惑及其解析

陈 怡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南京 211189)

摘 要:文章谈了读庄子5齐物论6的一些疑惑及其解析,例如:如何理解5齐物论6的主旨和重点;如何理解/三籁0、/两行0、/天地一指,万物一马0和/以明0;如何理解5逍遥游6中的/小大之辩0和5齐物论6中/万物齐一0观之间的矛盾等。最后,谈了读5庄子6的一点建议:先读寓言,再读/内篇0;/内篇0中,最值得将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比照而读,以培养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齐物论;疑惑;解析

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9)0120028209

收稿日期:2008210212

作者简介:陈怡,男,湖南省武汉市人,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

读5庄6者,往往对5齐物论6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因其太深奥了,从而读后会产生很多疑惑。下面谈一些自己的疑惑及其解析。

一、对篇名/齐物论0的疑惑和解析

对篇名/齐物论0的解析是多样的:齐的是/物0还是/论0,抑或既/齐物0又/齐论0?据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在53齐物论4及其影响61一书中引杨柳桥先生的举证,早期的5庄子6研究者多认为,齐的是/物0,即将/齐物0连读。如左思5魏都赋6中刘逵注:/庄子有-齐物.之论。0刘勰5文心雕龙#论说6:/庄周-齐物.,以论为名。0但宋以后,有人主张/物论0连读,认为庄子齐的是/物论0,即对物的看法。如王应麟5困学记闻6说:/庄子-齐物论.,非欲齐物也,盖谓物论之难齐也。0后来有学者认为,庄子的5齐物论6齐的既是/物0也是/物论0。如山东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祥皓先生在5庄子导读6一书中的观点是:/-齐物.实为-齐论.之根基,-齐论.则是-齐物.的必然结论,二者无须分离。0o

谢祥皓先生还说:/庄周在5齐物论6中所表现的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其特点就在于,它既系统、全面,又坚决、彻底。细言之,可略分以下四个层

次:齐彼是;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可见,

-齐物.之论表现了庄周对现实之物质世界的强烈而彻底的怀疑,,,公开、鲜明地挑起了不可知论的旗帜。0?这段话是其对5齐物论6内涵的解析。对这种解析,我既赞同,又不赞同。赞同的是,庄子在5齐物论6中确实表现了他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也确实可分为四个层次:齐彼是,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并且还可将其分为齐/物论0和/齐物0两部分:齐彼是(即齐彼此)和齐是非是/齐论0;齐物我和齐生死则是/齐物0。顺便提及,由这段话可见,作者认为,齐生死是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的最高层次。我个人则认为,生命哲学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生死的超越又是庄子生命哲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但是,5齐物论6所表达的是否就仅仅只是不可知论?我认为,5齐物论6所表达的主题,仍如5逍遥游6一样,是一种超越的精神:超越彼此,超越是非,超越物我,超越生死。而且我还进一步认为,超越的思想是全部5庄子6一以贯之的思想,所以我将5庄子6哲学称为/超越哲学0。当然,和5逍遥游6有所不同,在5齐物论6中,庄子是从认识论的视角加以阐释的,具有更为浓厚的哲学意味,更为深刻,更为彻底,所以读起来更加困难,但却是解析庄子的关键。我

第46卷第1期2009年1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 ni versi ty (Philosophy and Soci a l Sciences )Vol.46,No.1

Jan.2009

认为,庄子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论,才能呈现出真正的/逍遥游0。在这样的认识论中,既有相对主义,也有辩证法;既有唯心,也有唯物;既有理性思维,也有形象思维,而不仅仅是虚无的、消极的不可知论。

二、对5齐物论6重点的疑惑和解析

通观5齐物论6全文,我认为,其要表达的最主要观点既不是/齐物0,也不是/齐论0,而是全文最后的一句话:/此之谓物化0。这既是/点睛之笔0,也是/神来之笔0。/物化0即万物的变化,包括自身的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变化。正是因为万物均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彼可为此,此可为彼;是可为非,非可为是;物可为我,我可为物;生可为死,死可为生;庄周可为蝴蝶,蝴蝶可为庄周。也就是说,正是因为/物化0,才无需执守固定的彼此、是非、物我和生死,才需要超越彼此观、是非观、物我观和生死观,这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齐物0或/齐论0。而且,我还进一步认为,/齐0根本就不是文章的重点,文章的重点是/一0、是/通0:是/道通为一0,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0,其可以简洁地表达为/万物为一0或/万物一体0。从而,分析5齐物论6时常用的/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0,不如改为/一彼此、一是非、一物我、一生死0也许更合适,因为/齐0和/一0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同0,后者强调的是/通0。

如同解析5逍遥游6时曾强调了/游0字在5庄子6中的重要性一样,我认为,/化0字在5庄子6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稍加检索,同样会发现, /化0在5庄子6中频繁出现,如在/内篇0中就有: 5逍遥游6中的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0;5齐物论6中的/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0、/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0、/此之谓物化0;5人间世6中的/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0、/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0;5德充符6中的/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0;5大宗师6中的/不如两忘而化其道0、/万化而未始有极也0、/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0、/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0、/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0、/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0、/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0;5天道6中的/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0、/白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0;5知北游6中的/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0;还有/杂篇05寓言6中的/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0;5天下6中的/应于化而解于物0等。我认为,注意到这一点,仔细体会其内涵,对理解/齐物论0以及整个5庄子6都是有益的。因为/化0就是/逍遥0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只有进入了/化境0,才是真正的/逍遥0。无怪王蒙先生在他的5我的人生哲学6一书中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一种化境。我赞同这种说法。

三、对5齐物论6篇名的进一步解析

既然/齐0并非文章的重点,由此,我又产生了一个疑惑:5齐物论6的名字符合文章的含义吗?它是庄子自己所取的名字吗?如果我们仔细查一查原文就会发现,5齐物论6通篇是找不到一个/齐0字的。既然如此,给这篇文字取名为5齐物论6,其适切性就十分值得怀疑了。由此,我认为, 5庄子6内篇的名字,当为后人所取,从而才会出现如此现象。如果由庄子自己取名,以其超凡的智慧,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我突发奇想,如果能让我选择的话,更合适的名字应该是5道通为一论6或5万物为一论6,如果为了内篇名字的一致性,都用三个字,也可用5物化论6或5物通论6,这些名字都比5齐物论6更合适。无怪乎古代有学者认为:世上之物,原本不齐,故不可齐,也不必齐。如果用/通0的观点来看,则不齐之物是可通也应通的。当然,这也只是本人的一种解析和猜测而已。事实上,5齐物论6的名字是无法更改,也是无需更改的,但无可置疑的是,人们的解析却是可以深化、可以更改的。

顺便指出,/万物为一0或/万物一体0的思想是十分值得珍惜的思想。它不仅为道家推崇,也为儒家推崇,并称之为/一体之仁0。宋代学者程颐说:/医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如手足不仁,气己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0(5二程遗书6卷二上)明代学者王阳明也

第1期陈怡:读庄子5齐物论6的疑惑及其解析29

物与我为一。0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张世英先生认为,/万物一体0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0思想的核心,是和谐论的本体论根据。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从古代原始的/天人合一0,经过学习西方的主客思维方式和主体性哲学(/天人相分0),再进一步上升为高级的/天人合一0,其核心仍然是/万物一体0。不仅中国哲学的发展是如此,个人精神的发展也是如此。1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故在此予以介绍和强调。此外,张先生还写了一篇5相同#相似#相通6的文章专门论述/通0的重要性,有兴趣者可参阅o。

四、对/三籁0的疑惑和解析

在5齐物论6的开篇,南郭子綦给其弟子颜成子游讲的/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0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接下来文中只详细描写了地籁,对人籁和天籁只简单提及,让人得到的是不甚了了之感,以致产生疑惑,难道这就是庄子所要表达的意象吗?为此读了不少人的注疏,还是感到茫然。经过思考,得到下述体会。

先谈对/籁0的解析。大多数注疏都作/籁者,箫也0的解析,如郭象。成玄英的疏则是:/人籁,箫也。长一尺二寸,十六管,象凤翅,舜作也。0我觉得,/籁0在此文中应指声音。由此,/地籁0即大地发出的声音,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大块噫气0。顺便指出,此处的/噫0不应读为y ,而应读为a ,指人体内腔发出的气体和声音。同样,/人籁0指人为方式发出的声音,如文中所说的/比竹是也0,即排箫发出的声音。/天籁0就应是天然的声音。

其次的疑惑是,这三种籁有无区分?陈鼓应先生的意见是/三籁并无不同,它们都是天地间自然的音响。0?郭象也认为/优劣无所错其间矣0。我则认为是有区分的:天籁最为深玄,最为难得;地籁较为常见,但它是天籁的一种体现;人籁容易理解,但有是否合于/道0之分。只有合于/道0的人籁,才能与天籁、地籁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最终要理解的是,/三籁0的这种区分在5齐物论6中是如何体现的?其根本的思想是什么?我认为,庄子所表达的是:人籁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和谐的,因此出现了彼此、是非之争,其原因在于人的/成心0,因此,人要超越彼此,超越是非,超越物我,超越生死,达到/丧我0即/无己0的/化境0,也就是/天籁0的境界。这种思想,其实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思想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体现。

五、关于/天地一指、

万物一马0的解析

5齐物论6中关于/天地一指、万物一马0的一段话历来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话语之一,历来的解释也各有不同。

原文如下:/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0

据陈鼓应先生在5庄子今注今译6一书?的理解:/-指.、-马.是当时辩者辩论的一个重要主题,尤以公孙龙的指物论和白马论最著名。庄子只不过用-指.、-马.的概念作喻说,原义乃在于提醒大家不必斤斤计较于彼此、人我的是非争论,更不必执著于一己的观点去判断他人。0接下来他说/历来各家的解说含混而分歧0,并介绍了数家的注解,如郭象注为:/夫自是而非彼,彼我之常情也。故以我指喻彼指,则彼指于我指独为非指矣。此以指喻指之非指也。若复以彼指还喻我指,则我指于彼指复为非指矣。此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将明无是无非,莫如反复相喻。0林希逸的解说是:/以我而非彼,不若就他人身上思量,他又非我,物我对立,则是非不可定也。0其他人,如赵以夫、释德清、王先谦、钱穆、陈启天的分析请参考该书。

我认为,上述各家的解说确实是含混而分歧,关键在未抓住要点。在我看来,这要点就是5齐物论6乃至整个5庄子6的要点:/道通为一0。我用这个要点,将其解析如下:/用具体的手指(指)说明具体的手指(指)不是指的概念(非指),不如用指的概念(非指)说明具体的手指(指)不是指的概念(非指);用具体的白马(马)说明具体的白马(马)

1张世英:5哲学导论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75、403页。

30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不是马的概念(非马),不如用马的概念(非马)说明具体的白马(马)不是马的概念(非马)。(即:用具体的事物说明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不如用概念说明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如果从抽象、普遍和相通的角度看,也就是如/以道观之0,)天地都是一指呵,万物都是一马呵,(即道通为一呵)。0为了真正理解上述解析,我再作进一步的说明。以/马0为例。在一般人看来,/马0就是具体的马:这是白马,那是黑马;这是大马,那是小马。并且是各不相同的:白马不是黑马,黑马不是白马;大马不是小马,小马不是大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同儒墨之是非,是其所非,非其所是。但当我们建立了/马0的概念后,天下所有的马,不管白马、黑马、大马、小马,就都是相通的马了。这就是从人认识事物的抽象层次看,概念高于实物。而且,抽象的层次越高,其所能包含的事物就越多,即相通性就越强。如果达到了/道0的抽象层次,/以道观之0,则天下的事物就莫不相通了。这就是庄子的/道通为一0。用形象的比喻,就是/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0。所以我认为,这一段话就是对/道通为一0所作的形象化说明。

六、对/以明0的疑惑和解析

读5庄子6者都知道,在5齐物论6中有一个难以理解却又极其关键的概念:/以明0。文中是这样引出这一概念的:/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0/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之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0历代学者对/以明0有不同的解析。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的楼宇烈先生曾在5/莫若以明0释)))读3齐物论4杂记一则61的文章里对历代的解析进行了归纳,将所有解析分为四类:一、把/以明0解释为一种/反覆相明0或/反覆相喻0的思想方法。西晋郭象5庄子注6首主此说,以后唐成玄英在5庄子疏6中继续发挥了这一意思。二、把/明0解释为5老子6所谓/知常曰明0(五十五章)或/照之以天0、/照之以本然之明0。这是说,/莫若以明0的意思是要人们抛弃一般世俗人运用智力去分别是非、彼此的那种认识活动,而要从物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彼此之分的所谓/常0去加以认识。这种认识活动(/明0)与一般世俗的认识活动(/智0)不同,是一种非/智力0的认识活动,所以叫做/照之以天0的/本然之明0。持这一见解的学者较多。三、把/明0解释为儒墨各自的一偏之见,自以为/明0的/明0。四、把/莫若以明0解释为/搞不清楚0。任继愈先生认为,庄子内篇思想以/取消认识作为认识0,/取消回答作为回答0。所以,他训/莫若以明0之/若0为/乃0,通/能0。他说:/莫若以明0,亦即/莫能以明0,亦即/搞不清楚0o。在介绍了上述解析后,楼宇烈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以0解为/已0,即/停止0,从而/以明0即/已明0,亦即/止明0、/去明0、/弃明0、/不用明0的意思。/莫若以明0就如同说/不如不用智慧(认识活动)0。我认为,上述解析似乎都过于复杂化了,有曲意为之之嫌。其实,从上段文字本身是可以直接找出它的含义来的,这就是:/以道明

第1期陈怡:读庄子5齐物论6的疑惑及其解析31

之0。因文中先已讲了是因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0,所以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则莫若以明0。由此可见,产生/儒墨之是非0的关键,就是因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0,所以,要想消除这种现象、这种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道0和/言0去明察,也就是/以(大)道明之0、/以(大)言明之0,因为/大道如天0,/大言炎炎0,所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0,故能明察。简言之就是/以明0。

七、关于/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

乎天钧,是之谓两行0的解析

在5齐物论6中,还有一些较费解的概念,/两行0就是其中之一。其出现在下面一段文字中: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说。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0对最后的一句话,有的将/两行0解析为/是非两行0,有的解析为/物我两行0,有的解析为/天人两行0,还有的不作解释,仍注为/两行0,不一而足。对/和之以是非0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如/利用是非调和事理01、/混同是非0o。我认为,上述解析尚未把握住上段文字的实质。在仔细体会该段文字后,我觉得,应解析为/所以圣人用-道.和解是非,任其自然,这就叫两者(可和不可,然和不然,是和非等)均能各得其所、各行其道。0其实质是要超越各执一端的偏见。特别要指出的是,此处的/行0不可解为/可0,因为在那时/行0还不具有/可0的含义,而只具有动词的含义,如此段文字中的/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0。上段文字中还有一句:/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0,解说得也是歧义纷出。此处的/一0不是/一致0,也不是/道通为一0的/一0,而是指/(有的人)费尽心机固执一端(喜或怒)而不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明实未亏)0。

八、关于/一与言为二,

二与一为三0的解析

在5齐物论6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0其中有一句/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0,我查过许多注疏,均语焉不详,未得到满意的解说。经过思考,我尝试作一番自己的解析。

先解说前一句/一与言为二0。这里的/一0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0的/万物一体0的/一0。/言0即/人所说的话0,二者相加就成为/二0。而接下来讲/二与一为三0,这其中的/一0该作何解释呢?大多数注释者未作任何解说,有个别作者将其解为/言说者0。我认为,这里的/一0应理解为/经过人言说后的万物0,即/对象化了的万物0。由于是/经过人言说后的万物0或/对象化了的万物0,其必然与真正的/万物0有所不同,也与泛指的/人所说的话0有所不同,于是就成为第三者,于是就有了/二与一为三0。这其中的奥义,主要是强调/言0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以及对/道通为一0所产生的/亏0。为了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奥义,可与禅宗一段著名的话语相互参悟。唐代青原惟信大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0(5五灯会元6第十七卷)同样是山水,未参禅时和参禅后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有了人在内的山水。

3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九、对寓言/尧问舜0的疑惑和解析

5齐物论6在进行了大段的哲理性论述后,为了放松读者的情绪,接下来便采用了他最擅长的文学手法)))寓言,进一步将他的哲理予以形象化、具体化的说明。其中的第一个寓言就是/尧问舜0。其原文为:/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0看完这段文字,读者会提出问题:庄子通过这个寓言到底要说明什么?舜到底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尧攻打这三个小国?

陈鼓应先生在他的5庄子今注今译6中是这样解答第一个问题的:/尧问舜0一段,写自我中心之排他性与开发心灵之涵容性的不同。对第二个问题未作解答,这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该问题不是问题。但我读了后,却觉得疑惑犹存。

仔细体会,我认为,这个寓言想表达的是:尧想去攻打这三个小国,但心中感到有点不释然,便去问舜。舜的回答是婉转地批评了尧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同意攻打的。舜认为尧未以万物为一体,而实质上是为名利所驱使。这三个国家虽小,可能也很穷、很落后,/犹存乎蓬艾之间0,但还是万物之属,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当年十日并出之时(喻/至德之世0),万物是得到了普照的,今天如果尧的德进乎日,还会去攻打他们吗?我相信,通过舜的这番开导后,尧作为一个明君、一位圣人,是不应该去攻打的。但到底有没有打呢?文中未作交代。

有趣的是,也许是因为这件事太出名,所以庄子在5人间世6中又作了阐述:/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戳;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0要指出的是,此处的/丛枝、胥、敖0即是5齐物论6中的/宗、脍、胥敖0,所以应该断为/丛、枝、胥敖0。另此处的/实0即/利0,所以庄子认为,尧要攻打这三个小国,就是出于/求名实(利)0,而且尖锐地指出:/名实者,圣人之不所胜也,何况若(你,一般人)乎!0读了这个寓言,我不由产生了一个现实的联险、太不民主,于是他有道义去打。这样做,是解放,是拯救。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布什看看这则寓言,对比一下舜的观点(其实是庄子的观点),是不是会感到汗颜?

十、对/化声之相待0的解析

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寓言/罔两问景0的前面有如下一段文字:/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0其中的/化声0如何解释,是准确理解本段文字的关键。查了几个注本,其解释多种多样,如陈鼓应解为/变化的声音0,张默生解为/自然之声0,旧注多解为/是非之辩0。我觉得,上述解释都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以/化0为形容词加以解释,似乎都不太合适,于是提出:是否可以将其拆开,以/化0为动词,以/声之相待0作为宾语。于是,/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0就可解释为/将相待之声化为不相待之声0,这恰恰就是文中主张的超越是非之辩的观点。再与下面的/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0相连,就组成了顺畅的语义,不再需要对之作多余的解释。

十一、对寓言/罔两问影0的解析

在5齐物论6的结尾处,有两则著名的寓言:一则是/庄周梦蝶0,一则是/罔两问影0。前者知名度更高,解析的人较多,分歧虽有,但不大;而对后者,其知名度虽不大,但解析起来却是较难的,也有分歧。

其原文为:/罔两问景(同-影.)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 -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0陈少明教授的解释是:/在-罔两问影.中,影子的影子(罔两)追逐影子,既够不着影子,又被影子牵着鼻子走,因而变得焦虑而不耐烦起来。这是对有-耦.者的讽刺。01唐代陆德明5经典释

第1期陈怡:读庄子5齐物论6的疑惑及其解析33

/丧01。同处还有唐代成玄英的疏:/夫待与不待,然与不然,天机自张,莫知其宰。岂措清于寻责,而思虑于心识者乎!0清代学者刘凤苞的5南华雪心编6说:/末幅撰出罔两问景一层,骤读之,不知何处落想。细玩之,分明是吾丧我三字顶上圆光,空中变相,眼光直射题巅,而真宰已了然言下矣。0在这几种解释中,我个人赞同陆德明和刘凤苞的解析。虽然陈少明教授对刘凤苞此段话的评价不高,认为/这种评论,作用不在析理,而是赏诗或品文。它用的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大量的隐喻烘托作者为庄文所陶醉的感受,本身也是一则美文。以欣赏的眼光读庄,自有审美上独立的价值。但从释理的角度看,这类文字的言述方式,基本上是把文本的连串隐喻转化为另一系列的隐喻。庄子的寓意依然未能得到逻辑上更有说服力的分析。0(见陈少明:53齐物论4注疏传统中的解释学问题6一文)但我认为,固然罔两有烦恼不安之情,但影却是处之泰然,虽看似有待却如无待,符合天理,恰同已入/丧我0化境的南郭子綦。我认为,庄子正是用这一寓言回应文章开头南郭子綦的/吾丧我0,也回应5逍遥游6中的/无待0和/无己0,然后再引出/庄周梦蝶0,点出/物化0的精到见解,隐含着/只有-丧我.、-无己.才能看到-物化.,达到-道通为一.高度0的结论。然后全文就在/庄周梦蝶0的美妙意境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想和回味空间,由此而成就了5齐物论6千古奇文的美名。

十二、对5齐物论6主要思想的解析综上,我认为,只有以/丧我0为前提,以/物化0观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才有/道通为一0和/万物为一0论;也只有这样将/物化0观和/为一0论二者结合起来体会,才能解析出一个完整的、较为准确的/齐物论0:超越彼此,超越是非,超越物我,超越生死,超越自我中心,超越人类中心。所以,5齐物论6所表达的是庄子的超越哲学,绝不仅仅是/不可知论0,也不仅仅是/相对主义0。(庞朴先生在5庄子的主要思想6的讲座中将庄子的主要思想概括成三个主义:自然主义、相对主义和游世主义。并且认为是绝对的相对主义。o我认为,如果要将庄子思想的另一特点用简洁的方式表述为/相对主义0的话,也需要在其前面加上/超越0、/明通0和/辩证0、/深刻0的描述,即称为/超越的、明通的、辩证的、深刻的相对主义0。这种解析是否符合庄子的原意,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也在此处提出,以供讨论。

十三、连读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

后产生的疑惑及其解析

虽然上面对读5齐物论6的疑惑进行了解析,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当将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一起比对后,还会产生一些疑惑。我所产生的第一个疑惑就是如何理解庄子在5逍遥游6中提出的/小大之辩0和在5齐物论6中提出的/万物齐一0观二者之间的矛盾。要说明的是,我仍借用/万物齐一0这一提法,因为还有很多学者使用这一提法。如谢祥皓先生在其5庄子导读6一书中写到的:/5齐物论6是表明庄子哲学思想的最主要的篇章之一。它立足于虚无之道,论证万物齐一和物论齐一。0?尽管5齐物论6中并无这一提法,我也并不赞同。

众所周知,在5逍遥游6中,庄子一开始就生动地描述了鲲鹏其大无比的形象:/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5齐谐6者,志怪者也。5谐6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0

接下来,作为对比,庄子又描述了蜩、学鸠和斥对鲲鹏飞得如此高远的置疑,并提出了/小大之辩0的观点:/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

3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0

学者一般认为,5逍遥游6代表了庄子的人生观。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庄子正是借鲲鹏的形象以及和蜩、学鸠和斥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在代表庄子认识论的5齐物论6中,庄子又明确地提出了/万物齐一0的观点:/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0

了解了庄子5齐物论6中的/万物齐一0观后,如果将其与5逍遥游6中的/小大之辩0作一比较,应不难发现,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而且这一矛盾似乎还是无法统一的。这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一个人的认识方法决定他的人生观。对庄子来说,如果按照他的/万物齐一0的认识论,那么就决定了他的人生观应该是/小大无需辩0。这自然就会让人产生疑问:如果认为/万物齐一0,何须作/小大之辩0?如果要作/小大之辩0,又怎能达到/万物齐一0的认识水准?如果情况真是如此无法统一,那是不是意味着庄子的思维方式出现了混乱,或者是我们的理解有问题?

本人曾被此问题困惑多年,久久不得其解,经过长期的思考,直到最近才有了一点初步的体会和解析,愿意写出来,以向方家就教,也与大家共享。我认为,/小大之辩0与/万物齐一0并非存在着不可统一的矛盾,更不是庄子的思维方式出现了混乱,而是因为我在理解上出现了问题。这问题就在于:二者并不在同一层面,而我们却总是习惯于进行单向式的思维。其实,只要将二者不放在同一层面上思考,而运用纵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的辩证方式,就不存在任何矛盾。这就是:中的功夫和境界的提法。通过/小大之辩0不断提高立足点,当达到相当的高度后,就会产生/万物齐一0的效果。我想,当年的庄子不正是由于有了明确的/小大之辩0志向,又通过艰苦的/心斋0、/坐忘0、/朝彻0、/见独0等方式的持续努力,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后,才达到了如同鲲鹏的/抟扶摇而上九万里0的高度。因为/高度决定视野0,站得高自然看得远,所以立于这样的高度,俯瞰人间的万物,就会得到近乎/万物齐一0的视觉效果,如5逍遥游6中所描述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0当然,这只是一种形象思维方式的描述,若用形而上的方式描述,就是如5秋水6中所说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0这不就是因为先有了/小大之辩0,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终于把握了/道0,从而立于/道0的高度,而后/以道观之0,才达到了/物无贵贱0即/万物齐一0的境界吗?而且,反过来,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境界,才能真正得以实现/逍遥游0。这就是说,不仅仅是认识方法可以决定人生观,反过来,人生志向也可以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因为实现人生志向的努力过程会逐步改变对世界的认识,产生认识方法的改变,甚至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从5逍遥游6中的/小大之辩0到5齐物论6中/万物齐一0观的变化就是如此,从/有己0跃变到了/无己0:/小大之辩0是/有己0,/万物齐一0是/无己0。我认为,运用了这样的纵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的辩证后,/小大之辩0和/万物齐一0之间就不应再存在矛盾了。

我将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比对阅读后所产生的第二个疑惑是:这两篇文章有无逻辑上的联系?如果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从上面分析/小

第1期陈怡:读庄子5齐物论6的疑惑及其解析35

既成立,又部分不成立,关系更为复杂。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我想首先要说明的是:在5逍遥游6中,就已经自洽地存在着功夫和目标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小大之辩0是手段、是功夫,/有无之辩0(即超越有待而无待、超越有己而无己、超越有功而无功、超越有名而无名、超越有用而无用、超越有为而无为)是目标、是境界;即通过/小大之辩0不断趋向/高远0,再通过/有无之辩0的/超越0达到/无为、无己0的/逍遥游0境界。同时,这两者又可以互为因果:有了/有无之辩0的/无为0/无己0的认识,反过来也有助于达到更为/高远0的境界。再看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两篇文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同样可以互为因果;另一方面,5齐物论6又可看作是5逍遥游6的延伸。5齐物论6开篇的/吾丧我0就是5逍遥游6中最后一节/无己0境界的继续发挥,而5齐物论6最后的寓言/罔两问影0又回应了5逍遥游6中的/有待无待0及开篇的/吾丧我0。所以我认为,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实在是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姐妹篇,是5庄子6/内篇0中的精品,最值得读5庄6者重视。下面介绍自己对初读5庄子6者的一点建议。

十四、对初读5庄子6者的一点建议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表述一下自己对初读5庄子6者,特别是年轻人的一点建议。5庄子6体系博大,内容庞杂,可堪称中国文学和哲学的基因库,要想一下子把握,实在是太不易了,特别对非科班的年轻人。即使对专门的研究者,也非易事。如5庄子6的真伪、5庄子6的思想体系、体系的核心等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体会是,对非专门研究者,读5庄子6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智慧。至于读的方法,我个人的体会是,对初接触5庄子6者,不妨先读一些其中的寓言,因其短小有趣,易于接受。对想进一步了解5庄子6者,则可先将阅读重点放在/内篇0上,而将/外篇0和/杂篇0作为参考和补充。因/内篇0是5庄子6的精华之所在,又被公认为庄子本人所作,思想明确,体系完备,文字优美。而在/内篇0中,我认为,最有价值者,则是5逍遥游6和5齐物论6。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而且因为5逍遥游6是庄子形象思维的典范,5齐物论6是庄子抽象思维(理性思维)的典范,同时又各自将两种思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均堪称千古难有之美文、奇文。当然,平心而论, 5齐物论6是比较难读的,甚至可以说,是5庄子6全部33篇中最难读的。但如果真正读了下来,则收获也是巨大的。诚如恩格斯在5自然辩证法6中所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0作为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飞得更高,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必须尽最大的力量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是这样,花一些时间,读一读人类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文学经典和哲学经典,难道不值得吗?

Some Problems and Analyses on Qi W u Lun of ZhuangZi

Chen Yi

(The Ins titute o f Higher Education,Southeas te rn U nive rs ity,Nanjing210096,C 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ims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ical essence presented in Qi W u Lun of ZhuangZi and discusses some approache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subtleness of the theme an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some key concepts in Q i W u Lun.The author goes further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some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concepts presented by Qi W u Lun and Xiao yao you respectively and reveals a fundamental harmony betw een them.Finally,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ical ideas in ZhuangZi:start with the fables first and then study the inertial articles,the most recommendable of w hich is to read Q i W u L u and Xiao yao you comparatively so as to develop one.s concrete and abstrac t logic reasoning 36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感800字 叶翠婷 李广其人,功有之,过亦有之,在汉代的几百年历史上,他以一种极其微妙的经历存在,与匈奴作战七十余场,爱士卒,轻权贵,骁勇善战精骑射,然,万般才华亦被弃。 人的一生太长,故事却太短,经历太传奇,描述却太平淡。司马子长用几页的字句汇聚他的一生,将英雄辗转指尖,我们仅来得及了解他起起落落的生平,在字里行间感受他鲜血溅沙场,却在朝堂上处处掣肘的无奈,同是保家卫国,部下青云直上,他却因种种缘由官途滞留不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奋斗,在一个君主制下,人的命运是上位者的爱才之心,在一个复杂的官僚机构下,人的命运是关系的错综复杂,李广得以以足够高的身份驰骋沙场,在生命的最后却依旧只能以一个这样的身份自刎谢罪,不过可叹一句:时耶?命耶?史上人物入朝堂,封侯拜相,摆不脱皇室的亲近或疏远,无论是汉室或是任何一个朝代,纵是千古一帝亦有个人喜好,站在人类顶尖的他们,满足的只是大局上的成功与仁爱,他们为人间百姓而忙碌或担忧,却不会至始至终总为某一个人而停留,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有合适的时候,总会有另一个合适的人物在这段故事中粉墨登场,然后让后世反复揣摩。我们慢慢咀嚼历史,品尝历史上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心酸或感怀,感慨帝王意,不可猜,玩味权臣和英雄们的意气风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微笑或苦涩地谢幕,让历史这本书翻过一页又一页,然后终于到了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李广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带着他的家族慢慢没落,而岁月后的我们慢慢重温他们的故事和光年,得到点点不知道算不算教训和道理的教训和道理,然后期待这些或许能举一反三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上演,其实,我们只是多了点故事可说而已。 历史上的功与过,我们仅见九牛一毛,我们从千年后的今天对他们大肆批评或代他们遗憾,不得不有些片面,今天夜晚的月亮或许曾照耀过他们某个孤寂或是得意的夜晚,但是谁又知道今晚的月亮还是不是千年前的那轮圆月。时间在日升日落中流逝,生命在人来人往中换了一代又一代,也许”江湖”流传的故事很美,但我们只是想让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来为我们的没有道理的生活增添道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罢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要告诉李广,只是望和他共饮一壶酒,一祝沙场骋驰,壮志难掩,二敬心系山河,暮年辗转,三四似见,月下独酌,愁绪难挽,五念含恨终了,一生望断,六感后世难忘,书中重演,七八唯愿,世间再见,无忌从前。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给救赎我的天使 作者:16级思本二班梁燕萍 我只想保护你,用我自己的方式。你可以不理解,但你不可以不幸福。 在别人眼里,我为你付出了太多,他们都说,我的头脑用在这件事上,太可惜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是你给了我新生。你让我学会了羡慕别人的年轻,让我理解了暗恋的苦涩,你让我明白了为一个人不顾一切的成就感。所以,我不是在帮你,而是在报答你。 生命就像永不停歇的指针,而人类却是钟表里最无用的齿轮。我,那么的无用,在遇见你之前,我认为,最美的东西不过是数学罢了。所以,我沉醉在数学的美色了,不问世事,我变得衰老而丑陋,而当我被数学拒之门外,遇见自己也束手无策的难题时,我想过放弃,我想要结束我这段荒唐而又无趣的人生。人们都说我是一个怪物,那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怪物也不会有人难过吧。我,不过是钟表里最无用的齿轮罢了。 而上天似乎还没有玩弄够我,他把你送到我身边。当你敲打我门时,你也敲醒了我沉睡多年的灵魂。那天的夕阳好美,那天你的笑容好甜。我暗暗告诉自己,有生之年,定要护你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促进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一、庄子的齐物论思想综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始终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庄子的齐物论。庄子主张物我平等、物我同一,站在道的高度,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庄子齐物论思想有如下内容: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庄子在这里指出彼与是、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是对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转化。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而且事物自身内部也包含着对立面,对立的彼此双方各有其是非,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不可分割。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和万物本来就是同为一体的,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不过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这样势必无法认清自然的本来面目,损害道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真实存在的只有道,所以庄子强调“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齐物论》),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导读: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庄子》读后感-李保增

记住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保持平淡而宁静的心情 一路前行! ——《庄子》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广州

记住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保持平淡而宁静的心情一路前行! ——《庄子》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2012-12-30 庄子(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隐居于“穷闾阨巷”,以织履餬口谋生。他不仅不与宋国的统治者合作,而且也不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共处,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不受。他与惠施为友,相互切磋学问,著书立说,撰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思想体系是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时代的基础上形成的。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生产的推广。据《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乞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相当发达,不仅有鼓风用的皮囊,而且已有合金技术,《墨子》一书中就记有车具铁纂、铁什,农具有铁服(铁耜)等。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农业得到深耕细作,出现了牛耕,促进了荒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水利灌溉的发展。铁制工具的使用,农牧业的发展,使手工业由宫庭手工业为主的经营方式转为豪民的私营大手工业和个体小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形成冶金、制陶、皮革、纺织、兵器制造等百工俱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范蠡、白圭一类的高过诸侯的工商大户,而且形成了齐国临淄、赵国邯郸、宋国定陶、秦国咸阳、卫国濮阳、楚国鄂、郢等商业城市。庄子《逍遥游》中把“陶铸”术语用于政治,《养生主》描写的刀刃之快,《人间世》、《马蹄》、《徐无鬼》诸篇中塑造的匠石的高超技术的“陶者曰:‘我善治植,圆者中册,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都说明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庄子在《外物》、《让王》、《徐无鬼》等篇所涉及的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十亩足以生活,挑褥必须修整,除草不能卤莽,社树下可以容数千头牛蔽荫,任公子钓鱼用三千牛肚作鱼饵都反映了当时农牧产品的发

史记读后感(共8篇)

史记读后感(共8篇) 本文是关于史记读后感(共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小学生有关史记读后感:读《史记》有感 穿过瀚汗的书城沙漠,我身心疲惫,因为一望无边,因为满是黄沙之地。直到一片史记绿州,一切都不是幻觉,一种生命力焕然而生。 ——题记 在夜幕降临,我最爱的就是《史记》。静静地,如同静静的流淌的河,流过我的心底。 也许是因为历史书本的空缺,也许是遗落了太多太多,许久许久的共鸣,我便爱上了《史记》。 没有太多的伏笔,没有太多的伤愁。它留给我的,只是书上没有写的,然是在读后,一种百感交集的情绪充斥着身心,一种莫名的回首,忘却自己。在你读它时,它便慢慢在浸渍着你,控制着你的思想,直到心底,它便深深地留下了烙印,怎么也挥之不去。 我喜欢吕后的狠毒,喜欢她对戚夫人的所做。那才是真正的的女人。正如《史记》所说,“那总比虚伪的为丈夫找小老婆,却又背后耍心计得要来的强。”我喜欢楚霸王在生命的最后,用尽自己的最后一点余力来拼搏。然后在乌江,回忆,惜别。“力拔山兮,气盖兮……虞兮虞兮奈何兮。”楚歌的凄凉回荡。我喜欢亡国之帝——溥仪,在皇太后颤抖的将玉玺交出时,他正在爬树、嬉笑。然后尽自己所能,普天下众生。直到他没有了故宫一角,颠沛流离。 或许我曾梦见历史,却没有亲生经历。可是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人物,因为《史记》。以前我总是在历史的小黑屋,没有阳光,没有雨露,可现在,我懂了。 请不要轻易说谁好谁坏,谁是谁非,请认真读每一位历史人物。就如《史记》所说。 这篇小学生有关史记读后感,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完《史记故事》这本书我非常的感动,不仅精彩有趣,还让我认识了许多人物。

《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则均有,无则均无。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而没有绝对不变的价值标准,也就不会有绝对不变的“利”与“害”。文章提到神妙而“无己”的至人,因为他们已彻底超越了人间的利害之辨。王倪曰:“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樊然乱,吾恶能知其辩!”写王倪对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

国学 庄子《齐物论》

国学庄子《齐物论》 当代名家论庄子 两千多年来,《庄子》深刻地影响着每个阶层的中国人,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当他们在政治宫掖、人生建树等方面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总能在庄子的作品中找到皈依和平衡。——李怀宇庄子其人其书其学,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景观,甚至可以说是个异数。有关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文辞居然这样优美,想象力如此丰富,意象这般瑰丽,先秦诸子中,找不到第二家。——刘梦溪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囗(左“安”右“鸟”音yan4)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我国古代以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今天能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庄子》,心中感到异常兴奋。在读完之后心中有几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为快。但终究是学习有限,故不能精确的明白,但也深的几分味道。 庄子,原名庄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意思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这段充分的说明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也体现了庄子“逍遥”的情怀。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则利用寓言故事,富有讽刺的意味,将庄子的文采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翻译过来“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就成了一篇朗朗上口的寓言故事,读来栩栩如生,简单明了。令人

史记读后感800字_心得体会

史记读后感800字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史记读后感800字,感谢您的阅读! 史记读后感800字(一) 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以前,我认为刺客不过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而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己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大诗人,他知识非常渊博,口才也很好,无论是对外交际,还是管理内政,他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楚怀王很赏识他。可是,屈原的才华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生事,楚怀王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渐渐地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长诗,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读了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仅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们一心只为王,他们如果没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这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内,都是因为社会腐败、堕落的现象,导致有些人只想着个人利益,才会让那些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惨的下场,也许在古代,皇权才是最重要的吧?? 史记读后感800字(二) 假期里,我读完了.通过它,我看到了卧薪尝胆的勾践,善于用兵的孙武,

老子自然观.庄子齐物论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辩证法属于方法论,方法论包含道论,老子道论中那些与辩证法非常相似的内容,素为人们所称道。“方法”也就是“人们所循沿的道路”。方法论或道论,就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般论述,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为达目的该如何选择道路的探究。 “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德”的本义即“心、行之所陟”,是关于行动者的心境、行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断。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道论就是关于道与德的论述,是围绕着理想范式而进行的对行为的评说。在其中,对道的选择指的是行动者对自身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对身外的线路的划定;是对“走路方式”或“在途规范”的取舍,而不是对环境路况或身外之世界规律的把握。它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行为方式—行为情态—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继而确立一个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动体仿效、遵循,并不是讨论世界或客观存在以何方式运行的实证问题。 一个人可以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专制“走”向共和。“行走”有非常抽象而广泛的比喻意义。老子道论的本质是:把平常的三维空间中的行走类推为“描述空间”或广义的“价值空间”中的“行走”。在平常三维空间中的到某地,在“描述空间”中就表现为成某名,在“价值空间”中则表现为达某德。所以,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走路”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存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老子道论的基本问题。 的训练。 含义:齐物之谓,含义就是到了来到了一个非人的境地,这个境地的生命践踏了神圣道德的含义,几乎不配为人,因此言“物”。神话小说西游记有齐天之说,就是这个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作者选择《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借助于对它的研究,

《庄子》传世名句赏析

庄子20名句带翻译 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庄子读书笔记5000字

庄子读书笔记5000字 【篇一:庄子_读书笔记】 感受经典感悟人生 ——《庄子》读书笔记 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洗涤与冲刷,先秦哲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逐渐 展露成经典,再逐渐延伸至远,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指引着我 们心灵走向成熟与完美。在众多经典之中,我最喜欢《庄子》的超 脱豁达,毫不夸张地说,庄子本人就是一个经典与传奇,闪烁着无 比巨大的魅力。 伟大的哲人大多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坚守者 自己的原则,跨过那道坎,内心就明亮清澈了。庄子也不例外,“家贫,故往贷与监河侯”(《庄子外物》),“衣大布而补之”(《庄子 山木》),穿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靠向人求贷以维持生计,但 对于他所不屑的人物,绝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庄子对于魏王、曹商 乃至惠子所悠游其中的世俗世界持强烈的抵制姿态,其傲在骨,本 有机会进入名利场,但他断然拒绝了,认为好比是像祭祀牲畜一样,“衣以文秀,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庄子列御寇》),希望像神龟一样“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辞去 宰相一职,成为一个在污浊的世间还能保持自己精神取向和生活信 念的人。喜爱庄子,喜欢他的恣意与快乐,喜欢他的潇洒与坦然, 喜欢他的率真与激情,更重要的是,他的处世态度教给我们很多。 在如今日益强调物质价值的时代,人们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内心的平衡,面对物我关系、人际关系,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焦虑与 困惑,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 至反过来又影响了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的平衡。儒家倡导建立大同 和谐的社会秩序,可实践起来非常艰难,而庄子提出了另一种认识 世界的参考系,他的洞察与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帮我们 找到了一扇审视生命及其意义的智慧的窗口。孔子希望以“中庸”求 得和谐,目光总是停留在人类自身,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 一致的共性。“和谐”的前提是制约,可它的负面是统治者对生命和 个性的漠视,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 对名利的激烈的斗争。政教合一的“人治”体制,使人们同腔同调, 甚至面孔也一样,塑造国民内敛的性格,很难得到自由与快乐。而 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

2021年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1 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可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已有33亿年之久是由黄帝统治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火是由北京猿人发现的。由西侯度村发明的西侯度文化。 紧跟着就是家天下时代的夏朝,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首领大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有奴隶制的社会。夏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471年,可以说如果没有夏朝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的文明历史。然后夏朝被商朝所灭,商人传说是帝尧之子的后代。 由汤建立的商朝经历了317代31王直至被周所灭,商出现了刑罚、监狱、农业、手工业,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物和早期货币,还发现了甲骨文,商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的位置。我知道后面就是周朝,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大变各时代和战国时期。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他历经了八百多年。而后东周六国涌现了很多人才,给中国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大文学家教育家孔子,老子等都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秦国、汉

朝、东汉、三国时期、晋朝等历朝历代都有在推动着中华民族前进。 我知道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万里长城、知道了刘邦建立了汉朝,还有杰出人才司马迁写的《史记》,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三国时期,也有许多杰出人才比如诸葛亮、司马懿、曹植、孔融等。还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宋朝诗人王安石、司马光、朱熹,书籍《宋词》。画家李松年。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朝英雄郑成功,蒲松年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慈禧太后与洋人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硕大的北京城留给了外国人、洋鬼子还有战争,都是我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的耻辱。从历史文明萌生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八国、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先以亚洲东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为舞台,演绎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我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一定好好学习,把五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2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我为了进一步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五千年历程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荒古时期,下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

我读庄子《齐物论》

我读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 古今研究庄子的学者对于《齐物论》该如何理解持有不同说法。大致说来,前人的分析可概括为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齐“物论”认为庄子旨在消除当时各家各派对于天下万物所作的不同评论。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论常常是各执一端、相互非难,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当作裁决一切的绝对真理。针对这种情况,庄子从其相对主义的角度给予了坚决的否定。“齐物”论则是庄子进一步基于道之本体意义而提出的自己对于天下万物的看法,概 括地说就是“使万物齐同于道”。 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

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 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但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那时候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庄子的重要论辩思想,宏观看来,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看起来虽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一,有其相似性;而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内在没有所谓的是非同异,这种相似性决定了庄子齐物论断的主旨。 庄子的齐物论断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论断。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通过论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突出事物的本真性。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突出天籁的不拘束,再次张显自然的可贵,只有返璞归真,才能达到无我境界,直至物我同界,真正融入自然之中。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用对比的方式引出第二个论断,进一步描述出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形态,并且明确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用朴素的辩证法论证了虚无和存在的关系,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引出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用这种方式教导人们不要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大段地描述了庄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现实社会中的是非之争并没有意义,因为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非对错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因为万物都会向它对立的那一面转化,是对立统一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万物的齐一性,既然是齐一的,那么是非对错就没有区别的必要,因为是非都是无穷尽的,不能用具体形态来断定事物的真假,而应该追本溯源,直至事物的本源。正是是与非没有其判定的标准,也就没有追求所谓的是非对错了,才智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正达到了一种境界。 通过逐渐深入,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分大道的根本评判标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是非无别,才是人之境界的升华。“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段有无之辩,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论证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象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天地共存,万物同长,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不同反响的效果。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区别是非曲直的必要。道德修养高的人已经达到了对事物的超然态度,利害已然在身外,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这样也让自己更加超脱,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论述中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周即蝶,蝶即周,物化登仙、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直达庄子本意,无所凭依,物我两忘。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整篇文章都强烈地透视出早期朴素辩证思想的观点,但其中也有不少诡辩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段文章时,要细心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齐物论

齐物论第二 【解析与提要】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性篇目,也是《庄子》中最重要和最难读的篇目。?齐物论?的重点是超越是非。而要超越是非,必须?丧我?。只有?丧我?(即?无己?、?忘己?),才能超越是非,才能认识到?道通为一?,才能达到?万物一体?即?天籁?的境界。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立论,由开头的一个寓言和引出的一大段卮言构成。第二部分是阐述,用五个寓言进一步阐述和深化立论的观点。每一部分都可再分为五小节。第一部分的第一节是寓言?子綦丧我?,从子綦进入?吾丧我?的境界开篇,然后引入?三籁?的概念予以说明,但描写时只讲了?地籁?:众窍是也,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在风作用下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所形成的和谐情境。对?人籁?和?天籁?则只轻轻一点:人籁,比竹而已;天籁是?使其自己?、?咸其自取?,给人留下了悬念。接下来实际上是对?人籁?进行了深入的解剖。第二节详细描述了复杂的?人籁?现象,即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是非之争所导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以至?终身役役、苶然疲役?的?大哀?。第三节集中分析是非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成心?使?道隐于小成,隐于荣华?,从而导致?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所以提出?莫若以明?(不如以道明之)和?不由而照之于天?(不从是非的角度而用自然去观照),这样才能把握?道枢?,?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第四节从对?指非指?和?白马非马?的评析入手,说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相通的,这就是?以明?的内涵——?道通为一?。并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分?破坏了?道通为一?从而产生了?朝三暮四?、?喜怒为用?,所以提倡?两行?(是与非各行其所)。同时也介绍了古人的?至知?:未始有物(即无,亦即物我齐一),后来才一步步退化:有物而未分、有分而未有是非,直到是非之彰、道之所亏、爱之所成。然后以昭文、师旷、惠施三人为例,说明?成?与?亏?的相对性,所以再次提倡?不用而寓诸庸?(将不用是非观念去观照的思想体现在日用中)和?以明?(以?道?看清世界的相通性、一体性)。第五节从分析?类与不类?、?有和无?、?有谓无谓?及人体各部分的整体性入手而推出秋毫与泰山、寿与殇的相对性,从而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万物一体?的核心观点,这正是?道通为一?命题的具体内涵:道使万物相通而成为一体,从而指出不必人为地推演、巧历。接下来从?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入手,论述人们?为是而有畛?:为了?是?而有了?畛?,即分界,以至?畛有八德?,进一步导致?众人辩之以相示?,实际效果却是?辩也者,有不辩也,有不见也?,而圣人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怀之?,?知止其所不知?,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从而达到了?天府?、?葆光?的境界,也就是?天籁?的境界。这就和文章的开篇形成了第一次回应。第二部分的第一节用?尧问于舜?的对话说明了尧的自我中心的成见和舜对?万物一体?充分理解的开放心灵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阐述了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的重要性。第二节用?齧缺问乎王倪?的对话,由王倪的?三问三不知?及对民、鰌、猨猴三者孰知正处,民、麋、蝍蛆、鸱鸦四者孰知正味,及人、鱼、鸟、麋鹿四者孰知正色的论述,说明?吾恶能知其辩??阐述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说明了?至人?对?死生?和?利害?的超脱:?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第三节用?瞿鹊子问乎长梧子?的对话借长梧子之口阐述:圣人?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臵其滑涽,以隶相尊。…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常人?说生恶死?,如同丽姬悔泣,如同梦人不知其梦,只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以及?辩无胜?的道理。从而破除了?悦生恶死?、?自以为觉?和?果是果非?的盲目成见,进而提倡?化相待为不相待?、?忘年忘义?(忘却生死,忘却是非)、振于无竟(畅通于无穷之境)的境界。第四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