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XY校园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

FM-XY校园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
FM-XY校园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992709.html,/

FM-XY校园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

一、FM-XY校园自动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简介:

FM-XQZ校园气象监测系统(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是专为大中院校气象观测开发设计。中小学气象站用于教学,让学生重视气候环境,大学用户科研。系统由气象传感器、智能采集仪、通讯系统、供电系统、外部显示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可同时监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雨量、风速、风向、气压、辐射、照度等诸多气象要素进行采集、存储、显示。可以通过外接气象信息显示屏发布相关信息,方便师生对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随时掌握,促进科学探究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

二、FM-XY校园自动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技术参数:

?空气温度范围:-30~70℃精度:±0.2℃分辨率:0.01℃

?空气湿度范围:0~100% 精度:±3% 分辨率:0.1%

?光照强度范围:0~200Klux 精度:±5% 分辨率:0.1Klux

?风速测量范围:0~30m/s 精度:±0.5% 分辨率:0.1m/s

?风向测量范围:16 方位(360°) 精度:±0.5% 分辨率:0.1%:

?雨量测量范围:0..01mm~4mm/min 精度:≤±3% 分辨率:0.2mm

FM-XY校园自动气象站可选配置:

?土壤温测量度范围:-40~120℃精度:±0.2℃分辨率:0.01℃

?土壤湿度测量范围:0~100% 精度:±3% 分辨率:0.1%

?大气压力测量范围:50~110Kpa 精度:±0.5kpa 分辨率:0.1Kpa

?二氧化碳测量范围:0~2000ppm 精度:±3% 分辨率:0.1%

?水面蒸发测量范围:00~100mm 精度:≤±3% 分辨率:0.01mm

?光合有效辐射范围:400~700nm 灵敏度:10~50 μv/μmol·m-2·s-1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992709.html,/

?总辐射光谱范围: 0.3~3.2μ灵敏度: 7~14mv/kw.m-2

三、FM-XY校园自动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功能特点:

1、自动气象站采用IP65防护等级设计,主机采用液晶屏可实时查看,核

心处理器采用S3C2416XH-40, ARM926EJ,主频为400MHZ,采用高密度沉金工艺来充分保证高速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支持多种尺寸TFT彩色液晶和LED 显示屏等的实时显示。

2、通讯方式灵活多样,采集器支持GPRS、GSM、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

同时可支持高性能100M网卡支持100/10M自适应,实现数据的远程控制和传输。

3、RAM: 1GB;ROM:16GB,带有一个标准的SD卡座,可扩展到64GB。

通SD卡或U盘即可导出历史数据到电脑上进行二次分析,无需连接软件。

4、高智能自动气象站,系统支持独立运行工作,无需连接电脑等辅助设备及可完成设定、数据导出等功能,软件升级方便,只需要把升级软件拷贝至U

盘或SD卡即可自动完成。

5、用户通过液晶屏幕即可自由设定采集时间间隔,省去了以往连接软件设定的麻烦。

6、高性能稳压电路,支持DC9~24V输入电源支持反接、抗脉冲群、抗雷、抗静电等保护。内部集成实时时钟(RTC时钟电源3V)电池断电后可以运行5年以上,保证时间的准确性,板载1个蜂鸣器,可用于警报或者提示发声等。

7、安装维护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可扩展性强,系统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方便功能扩展或屏蔽以及各种传感器的接入。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992709.html,/ FM-XY校园自动气象站(中小学校园气象站设备)配置清单:

类别设备说明配置情况

传感器类空气温度

用于测量用户所

需的各个气象因

子参数

用户可选配不同的气象传感器,

构成多素自动校园气象站。

空气湿度

风速

风向

降水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大气压力

采集仪气象环境采

集仪

可采集、显示、

记录、实时显示

气象数据。

可以扩展,可后期自由拓展。

百叶箱轻型百叶箱用于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大气

压力的气象测量

防护

用于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大气

压力的气象测量防护

数据传输系统无线GPRS、RS485、网线

可选SD卡、U盘直接读取

LED室外气象

信息显示屏

实时显示气象环境监测数据可选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992709.html,/ 供电系统220V供电、太阳能供电等方式

附件防护箱

用于防护气象数据采集仪、通讯设备、电源系统、

防雷系统

观测支架

2.5米支架,用于安装气象传感器、轻型百叶箱、防

护箱等气象设备。

校园气象站场地的选择

校园气象站场地的选择 一、观测场 地面气象观测大多数项目都要在专门建立的气象观测场所内进行,建设校园气象站,首先要进行观测场地的选择、规划和设计。 1.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应当选在能较好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主要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因为复杂的外在因素会影响气象要素的变化,造成观测不准确,观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该地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同时会影响视界的广阔。一般学校特别是城市内学校基本上没有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条件。我们可以把观测场地的地址选在教学楼的楼顶,这样就可以最大幅度地排除观测场地四周200米以内的障碍物的影响。教学楼的出入与疏散通道都比较宽敞,不妨碍多人出入,而且观测场内的仪器容易得到保护,可以避免外界人为的破坏。至于场地的面积,我们可以采取分块的方法,在不同的楼顶安装不同的仪器。教学楼一般都是连体工程,在不违背所安装的仪器之间规定的间距、高低仪器排列方向和次序的原则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就可以了。观测大地温度的仪器仍须安装在地面,这些仪器既占不了多大面积,又可以不避开障碍物。 2.在观测场动建之前,首先要对本站子午线进行界定。因为整个观测场内室外仪器的定位、排列、安装以及气象工作室位置的确定都与方位有关。界定子午线常采用罗盘测定法、太阳高度测定法和北极星测定法等。

接着,要测定本站经纬度。因为经纬度是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计算制作气象产品的重要依据。测定本站经纬度可以采用地图查算法、经纬仪测定法等。 海拔高度是影响天气要素数值的因素之一。在气象观测上,很多数据都要进行海平面数值换算,如气压等;一些现代化的仪器在安装时就要输入本站海拔高度,如自动气象仪等。所以要进行本站海拔高度的测定。本站经纬度(精确到分)和本站海拔高度(精确到0.1米)的数据要刻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标志上。 二、工作室 气象工作室(专业气象站称观测值班室)是气象站的心脏部位,是整个气象站组织工作的基础,是气象数据处理和气象产品制作的中心。 .1.工作室应建在观测场的北边,与观测场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靠得太近,大约相距30米左右为佳。如果观测场是规划在教学楼楼顶的,工作室的位置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楼层,不过,安排在下一个楼层也可以。 2.工作室的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左右,如果条件允许或考虑到学生多人参与活动,尽量安排大些的房子,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活动空间。工作室的墙壁四周及顶部都要求刷上白色涂料漆。 3.气象工作室内要安放室内观测仪器,在工作室的一角要隔一小间暗室,大小视安装仪器的数量而定,一般不得小于两个平方米,装推拉门,暗室内装气压表,置放气压计,配上一盏15--40W的红色

自动气象站介绍

自动气象站型号:JZZ1TRM-ZS2(风速风向,温湿度,气压,雨量,蒸发,地温) 一、简介 JZZ1TRM-ZS2型自动气象站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气象站,本自动站可观测的气象要素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风速、风向、气压、太阳总辐射、降雨量、地温(包括地表温度、浅层地温、深层地温)、土壤湿度、热通量、蒸发、二氧化碳、日照时数、太阳直接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共二十多项气象指标。具有性能稳定,监测精度高,无人值守等特点,可满足专业气象观测的业务要求。 二、适用领域 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或组网于气象、机场、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军事、农林、水文、大型工程和科研教学等领域。 三、气象站技术特点 1、JZZ1TRM-ZS2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为主控CPU,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整点数据3个月以上,工业控制标准设计,便携式防震结构,大屏幕汉字图形液晶显示屏,一屏显示多路气象要素数据及图形,便于现场直接观测,减少了通过电脑监测数据给您带来的不便,轻触薄膜按键。适合在恶劣工业环境使用。具有停电保护功能,当交流电停电后,由充电电池供电,可维持72小时以上。 2、可提供多种数据通讯方式,1)有线方式:标准RS232或RS485标准通讯接口,可以用PDA、笔记本电脑在现场读取数据;2)无线方式:配无线通讯器通过GSM网/GPRS 网可实现远距离布网监测或异地遥测数据,不受距离限制,每个气象监测网点配备一个无线通讯端口,由气象中心监测站的主控微机对网点内所有气象站的数据进行统一监控,以达到整个网点内气象数据整合及统计;3)移动存储方式:通过存储控制器+两块U盘(128MB/块),即可实现数据无限量存储。 3、TRM-ZS2自动气象站系统管理软件,在WINDOWS98以上环境即可运行,实时显示各路数据,每隔10秒更新一次,小时整点数据自动存储(存储时间1~60分钟可以设定),与打印机相连自动打印存储数据,数据存储格式为EXCEL标准格式,可供其它软件调用。 4、系统具有多种供电方式,节能设计,可交直流两用,也可选配太阳能电池供电,适合无电地区常年使用。 四、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测量要素技术指标 1.温度(土壤,叶片,水温等) 通道数: 1~30路 测量范围: -50~150℃ 测量精度: ±0.2℃ 分辨率: 0.1℃ 2.风速 通道数: 1路 测量范围: 0~70 m/s 测量精度: ±0.3 m/s 分辨率: 0.1 m/s

校园广播站记录表

校园广播站记录表 广播时 间 2017.2.20广播员蒋红杏、黄民指导老 师 冯苡宁背景音乐班得瑞轻音乐广播主 题 好读书,读好书 内容A: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那就是读书。读书给了我们知识,读书给了我们乐趣,读书更给了我们力量。 B:谈到读书,许多耳熟能详的名言也许会在你的耳畔回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进步的阶梯,人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戏剧学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A:的确,自古以来,伟人们不光用自己的言语,也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读书改变命运,读书使人高尚。《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骨》等故事流传至今,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80多岁仍坚持每天读书。这一切无不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B:同学们,你们都阅读过哪些书?读后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想过把你喜欢的书推荐给更多的伙伴一起分享?在这里,我想对全体同学发出几点倡议: A:一、爱读书。将读书变成一种伴随终身的良好习惯。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B:二、会读书。掌握正确的读书学习法,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

源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A:三、读好书。有选择地读书。希望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选择你所喜爱的书籍,选择经典名著。只有选择了好书,才能在阅读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B:四、读好自己手中的书。许多同学家中有很多书,那我们要做的是每天确保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古人曾说过:“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读书能使人充实。我们学校许多同学每天都带一本或者几本好书在身边,中午、课后,只要是可以读书的时间和点滴的机会,我们就可以马上走进书的世界和海洋,与好书为伴。大家都应该行动起来,利用好每一分种的读书时间。 A:五、分享大家喜爱的书。我们各班每个同学可都带上了好书,相互交换着看,分享大家喜爱的书。 B:六、珍爱每一本书。不论是自己的书还是图书角的书,不管是同学的书还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我们都应该爱惜,爱书的人才是会读书的人。我们要做到拿放书本轻轻,翻看书籍小心,归还书本要及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使图书角书籍更丰富,学生读书更勤奋,校园书香更浓郁。 A:同学们,“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亲近名著,热爱读书吧!与古人对话,你将会博采众长,通古晓今;与大师交流,你将荡涤心灵,变得更加智慧和坚强!让我们热情洋溢地捧起那些充满智慧知识的书,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与博览同行,为生活添彩。 B:和书籍交朋友吧,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让书香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从童话寓言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散文小说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A:同学们,读书吧!当我们的指间浸满淡淡的书墨香时,当琅琅

如何选购自动气象站,哪些自动气象站厂家值得购买

如何选购自动气象站,哪些自动气象站厂家值得购买? 标签: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选购,自动气象站品牌厂家,自动气象站商家,自动气象站排行,自动气象站介绍 【导语】从当前环境来看,自动气象站种类繁多,既丰富了市场,也让厂家有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对采购商造成一定的困扰。如何在鱼目混杂的环境中,以较优的价格,选中适合自身的产品,对每一个采购员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用火眼精金去鉴别。不过,专注为制造业服务的一呼百应,为采购员贴心准备自动气象站产品选购指南,解决您的采购困扰,让您绕过采购陷阱。此外,一呼百应还根据采购商的实际需求,为您推荐合适的自动气象站优质厂家。 一、在日常采购的过程中,如何选购自动气象站,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首先,业务员在购买自动气象站的时候,要明确相关产品信息,如型号、材料、规格等。通过比较,业务员能精确判断此项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2、其次,要重点检查产品的质量信息。如生产日期、是否有合格证、是否有行业要求的资质证明、是否获得出厂所需的各项审批证明等,拥有这些质检信息的产品,才值得购买,让人信赖。 3、再次,业务员在选购自动气象站产品的时候,要多比较产品的售价,在一呼百应上有不少相关的自动气象站商家,可以查看相关产品价格,多看多比,能避免入坑,少走弯路。 4、最后,业务员可以重点选择市场上有实力的自动气象站厂家,选购其产品,大品牌有实力,更有保障。 二、一呼百应平台为您重点推荐几家自动气象站厂家,供您参考与选购,具体商家如下:

因受限于百度文库文件上传大小、篇幅限制以及价格时效性原因,仅仅只上传前面的一部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的自动气象站相关信息,如自动气象站报价、自动气象站行业分析、自动气象站价格走势、自动气象站品牌商家等内容, 请登录自动气象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992709.html,/p/D7D4B6AFC6F8CFF3D5BE.html 附加说明:因商家存在不定期的信息更新原因,本文档信息仅供参考,与官网查询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属正常现象

第22课 气象分析——数字气象站

第22课气象分析——数字气象站 【教材分析】 数字气象站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气象智能应用系统。教材介绍了数字气象站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在传感器方面,主要是与气象数据相关的多类型传感器。校园气象站网站是一个平台,通过平台可以查询一定区域的气象数据等,学生利用气象数据,可以探究气象数据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一般生活中的气温、天气状况等气象信息有所了解,但对气象站是如何工作的,气象数据是如何取得的等问题则比较陌生,基于气象数据而开展的研究活动基本没有。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字气象站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流程。 (2)熟悉无锡校园气象站网站的各项功能。 2.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分析无锡校园气象站所提供的各项数据,了解气温的一般变化规律,并利用该网站开展探究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养成科学地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并体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4. 行为与创新 尝试基于气象数据,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无锡校园气象站网站的各项功能。 难点:让学生利用无锡校园气象站网站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演示法、信息搜集法、探究发现法、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实验记录表,学生计算机及气象站网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就带来两个谜语,大家想来猜猜吗? “我到处乱跑,谁也捉不到,我跑过树林,树木都弯腰,我跑过大海,大海的波浪高又高。”(风)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 (学生回答) 师:刚才这两种天气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情况吗? (学生回答)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今天详细的天气信息,我们可以怎样获得呢? (上网、手机、电视、广播、电话……) (学生回答) 师:现在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可真多啊,那么这些气象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呢? (气象站)(学生回答) 师:以前气象站观测员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晚上别人睡得很香的时候,他们还要去测量气象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收集气象数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气象站。 (出示课题) 二、新授 (一)介绍数字气象站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数字气象站(图片略),数字气象站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中心这三大块组成。这是风向传感器。这是风力传感器,用来测量风向和风力。这是雨量传感器,用来监测每天的降水量。这是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用来测量温度、湿度和大气压。 师:数字气象站的这些组成部分你都了解了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组成部

校园气象观测活动方案

校园气象观测活动方案 一、设计意图 气象观测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对气温、风向、风速、降水、湿度、云太阳高度的变化的认识和记录,通过对气象知识的理论学习,对信息的归纳整理以及深入研究,培养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求实态度,培养良好的科学求真精神。学生们通过观察测活动气象的多姿多彩,把科学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使学生了解到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环境创设 气象观测角建立在学校草坪上最醒目的地方,搭建了一个比较大的“百叶箱”,使所有学生都能见到这个气象观测角,引导学生对气象观测产生好奇心里,进面进一步吸收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这一活动。我们有百叶箱里装上各种仪器设备:雨量器、风速仪、气温计等,让学生通过测量记录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知道天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进了环境的创设之中,让他们有了自主探研的机会,并在探研中取得成功有喜悦。 三、材料提供 气温计、风速仪、风向标、雨量器、太阳高度、湿度计 四、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 1、开展观看视频活动 为了营造气象观测活动的浓厚氛围,先组织学生观看天气预报视频以及其他地方的校园气象站图片,了解天气的各种现象。

2、组装材料 安装百叶箱的支架,并将百叶箱固定在学校天华楼前面的草坪内,然后将气温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太阳高度测量仪、笔、记录表放入百叶箱。 3、气象观测小组成员的选拔与培训 以班级、学校为单位定期开展有主题的区域角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平时零散的区域角活动展开。老师发出气象观测小组的报名通知,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了气象观测小组的选拔,然后再教授学生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记录观测数据。 4、观测活动安排 气象观测小组按每五人分成一个小组,轮流开展观测活动,每天对实时气温和湿度、、风向和风速、太阳高度、云量、降水量进行三次观测,并记录到记录表中。 五、活动指导 在区域角活动中,教师应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的适度指导行为包括: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导;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与学习;努力激发和维系孩子的探研兴趣等。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要超前干涉,不要过早地发表意见,需要做的事是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倾听,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需要因人而异地给予学生哪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预设的材料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易是否合适?等等,教师只有在获得了准确的信息后,才可以选择自己的指导方式,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和鼓励,进行适度的点拨

气象观测站

自动气象站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仪器的感应部分与接收处理部分相隔几十米到几公里,其间用有线通信电路传输。由气象传感器,接口电路、微机系统、通讯接口等组成。传感器将气象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由接口电路输出。微机系统是它的心脏,负责处理接口电路及观测员通过键盘输入的信号,并将处理结果输出显示、打印、存盘,也可通过接口送到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这种自动站早期用于实时查询气象资料,现在逐渐取代气象站日常主要观测工作。 (2)无线遥测气象站:又称无人气象站。它包括测量系统、程序控制和编码发射系统、电源三部分组成。气象要素转换成电信号的方式常见有机械编码式和低频调制式两种,前者多使用机械位移的感应元件,使指针在码盘上位移而发出不同的电码;后者多使用电参量输出感应元件,使它产生一个低频变化的信号,然后将此信号载于射频上发射。无人气象站通常能连续工作一年左右,每天定时观测4─24次。可在1000公里之外的控制中心指令或接收它拍发的电报,也可利用卫星收集和转发它拍发的资料。该站通常安置在沙漠、高山、海洋(漂浮式或固定式)等人烟稀少的地区,用于填补地面气象观测网的空白处。 高空气象观测 测量近地面到30公里甚至更高的自由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方法和技术。测量项目主要有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还有特殊项目如大气成份、臭氧、辐射、大气电等。测量方法以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主。观测时间主要在北京时7时和19时两次,少数测站还在北京时1时和13时增加观测,有的测站只测高空风。此外其他不定时探测内容有2公里以下范围的大气状况的边界层探测、测量特殊项目的气象飞机探测和气象火箭探测等。 气象气球 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球皮,充以氢气、氮气等比空气轻的气体,能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观测平台。气球的大小和制作材料由它们的用途来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站系统论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姓名 学号20112334074 专业班级通信2班 指导老师宦海 成绩

自动气象观测站 【概述】TSRM-K型自动气象观测站采用一体化设计,专门为学校科研教学,小气候观测,流动气象观测哨、短期科学考察、季节性生态监测等开发生产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同时根据微气象学中空气动力学方法,自动计算并存储风寒指数、ET蒸腾蒸发量及温/湿度/光照/风指数。该气象站已成为目前为止国内测量气象要素最全面的小气候观测站。 【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科研教学,微气象学研究,军事运用的支援、临时气象观测点,如突发事件(如火灾、洪涝灾害)的响应及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控、大中小学的气象观测台站、农业农情灌溉气象环境指标监测、森林火险气象指标监测等,又可作为环境科研监测的补充观测仪器。

一.概述 【技术特点】 1、气象观测要素: (可根据要求选顶或组合各种气象传感器) (1)大气环境类: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降水量,水面蒸发,二氧化碳,叶面湿度,日照时数,光照度,太阳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近红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紫外线辐射、远红外辐射等; (2)土壤参数类: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导电率等; (3)生态环境类:多层风,多层温度,多层湿度,多层土壤水份,多层CO2等 2、自动气象数据监测记录仪: A.TSRM-ZS1型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功能全面,数据测量精度高,最多可采集几十项气象要素的数据,核心部件采用高性能16位微处理器为主控CPU,内置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8000条数据永不丢失。便携式防震结构,工业控制标准设计,适合在恶劣工业或野外极地环境中使用,大屏幕图形液晶显示屏,具有汉字及图形显示功能,一屏显示多路气象数据,便于现场直接观测,减少了通过电脑监测数据带来的不便。 B.系统具有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当交流电停电后,可自动由充电电池供电,节能环保设计,主机电池一次充电使用时间可保证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配备TDC-25型太阳能供电装置,可用于野外无电地区常年使用。 C.U盘数据存储功能:将移动存储器(U盘)与监测仪器的U盘控制器相连,就可完成监测数据的连续存储,存储时间任意设定,然后可将U盘数据直接导

自动气象站说明书

PH自动气象站说明书 V10.0 单位:武汉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洪山区关山口 电话: 传真: 邮箱:chinapuhui@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992709.html, 目录 第一章PH自动气象站系统 第二章PH自动气象站软件 第三章PH气象数据采集仪 第四章气象传感器 1.风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 3.湿度传感器 4.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5.气压传感器 6.总(散、反)辐射传感器 7.蒸发传感器 8.降雪量测量仪 9. 轻型百叶箱 第五章PH仪表485布线 第六章GPRS无线通信模块 第七章气象使用领域

1.交通运输环境监测 2.工业民用环境监控 3.应急预警监测系统 4.森林防火预警监测 5.校园科普地理园 第一章PH自动气象站系统 一.系统简介 自动气象站系统是一种集气象数 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 无人值守的气象采集系统。它在工农 业生产、旅游、城市环境监测和其它 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PH自动气象站用于测量气温、相 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照度、 雨量、风速、风向、气压、辐射等基 本气象要素,具有显示、自动记录、 实时时钟和数据通讯等功能。 PH自 动气象站由气象传感器,PH气象数据 采集仪,PH计算机气象软件三部分组 成。 PH气象数据采集仪采集并记录 各气象数据,采用汉字液晶数据显 示,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设定参数掉 电保护和气象历史数据掉电保护功能,可靠性高。PH气象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方式有有线和 GPRS无线通讯两种方式,采用GPRS无线通讯方式可选用PH1000 GPRS无线数据通讯终端。该自动气象站具有技术先进、测量精度高、数据容量大、遥测距离远、人机界面友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广泛用于气象、农业、海洋、环境、机场、港口、工农业及交通等领域。 二.自动气象站系统组网方式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新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 2012.03

1.气压计 气压计是自动、连续记录气压变化的仪器。它由感应部分(金属弹性膜盒组)、传递放大部分(两组杠杆)和自记部分(自记钟、笔、纸)组成(见图7-3)。由于准确度所限,其记录必须与水银气压表测得的本站气压值比较,进行差值订正,方可使用。 A. 安装 气压计应稳固地安放在水银气压表附近的台架上,仪器底座要求水平,距地高度以便于观测为宜。 B. 观测和记录 02、08、14、20时四次(一般站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时,在水银气压表观测完后,便读气压计,将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并作时间记号。 2.百叶箱 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内外部分应为白色。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A.结构 百叶箱通常由木质和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o,呈“人”字形,箱底为中间一块稍高的三块平板,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 木制百叶箱分为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mm、宽460mm、深290mm,用于安装干球和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内部高612mm、宽460mm、深460mm。用于安装温度计、湿度计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玻璃钢百叶箱内部高615mm、宽470mm、深465mm。用于安装各种温、湿度测量仪器。 3.干湿球温度表

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温度表(见图8-1)是根据水银(酒精)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分感应球部、毛细管、刻度磁板、外套管四个部分。 A.安装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cm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 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感应部分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感应部分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但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见图8-3)。 B.观测和记录 ⑴ 定时观测程序 干球、湿球温度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毛发湿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游标,调整最高、最低温度表,温度计和湿度计读数并作时间记号。 ⑵ 正常观测 各种温度表读数要准确到0.1℃。温度在0℃以下时,应加负号(“-”)。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内,并按所附检定证进行器差订正。如示度超过检定证范围,则以该检定证所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

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

1气象台站环境条件的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气象台站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因此,站址一般都不应选在山顶、山谷和洼地,也不应该靠近大片树林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中,以及工业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方。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都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对辐射、温度、湿度、降水,特别是风(据试验,空旷地带的风在越过20m高的树林后,风速可减小20%。)等要素有显著影响。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观测资料更明显地缺乏代表性。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这对温度、湿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城镇均较农村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低风速,又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照观测会造成影响,同时间接地也会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则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 上面仅指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有些地区很难找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区,站址选在较平坦的山顶就比在山谷、山坡上要好一些;再如,戈壁沙漠、草原、林区等地形、地貌单一的地区,就应选在能反映当地下垫面自然状况的地方,否则反而没有代表性。 在资料的使用上,要求一站资料至少连续在10年以上。因此,台站建成后应尽量不变动站址;否则,既耗费国家资财,也影响资料序列的连续。新建1个台站必须慎重选择站址,使选定的地点尽可能地符合规定要求;已经建成的站,应做好探测环境的保护和场地标准化的维护工作。 2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 如果站址合乎要求,观测场地标准与否则取决于距离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林、高杆作物等)的远近和面积大小。距障碍物过近是不合适的,如果观测场地距障碍物的距离是其高度3倍的话,将有1/10的天空看不见,这显然不合乎视野开阔的要求。据试验,在有障碍物(与观测场的距离是其高度的4 ̄6倍)的方向上,风向频率较其他方向减小2% ̄6%,风速平均偏小0.5 ̄1.0m/s。在有6级以上大风时甚至可能偏小4 ̄5m/s,气温平均偏高0.5℃左右。因此,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碍障物高度的3倍以上,并尽可能大一些。 观测场地还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的安置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丘陵、浅山地区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比较困难,安置仪器件数较少的站可以适当小一点。因此,对观测场有25m×25m和20m(南北向)×16m(东西向)这2种要求。观测场四周一般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此外还需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数据需刻在观测场旁固定标志上。 观测场地要求平整;否则仪器安置不易达到水平的要求,而且容易积水。由于一般地区绿色植物分布的面积最广,所以观测场内应种植浅草(不长草的地区例外),以更好代表这一地区下垫面的特征。保持草层均匀,草高不能超过20cm。观测场内修建小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草层,保持场内整洁,方便行走,小路不宜过宽,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场内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 ̄0.5m宽的小路(不得用沥青铺面),人员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根据场内仪器布设位置和线缆铺设需要,小路下修建电缆沟(管),电缆沟(管)应做到防水、防鼠,便于维护。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要求。 3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置的要求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置的原则应当是保持距离,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北高南低,东西成行;靠近小路。为了保持场地通风良好和防止仪器受阳光照射而形成影子遮蔽其他仪器,高的仪器要安在北面,低的仪器安在南面,东西成行,大体对称。为便于观测时能迅速从北面接近仪器,仪器均应安置在小路南面,观测次数多的仪器尽量靠近中间的小路,使观测员的观测活动尽量减少对观测记录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由于地面受太阳辐射的直接作用,其湿度自地面向上递减也很快,一般情况下,地面附近的相对湿度 (下转第311页) 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 李文选李静 (河南省原阳县气象局,河南原阳453500) 摘要从气象站台周边环境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场地要求以及观测场内气象仪器的布置3个方面探讨了气象站台地面观测场的选址及布局等问题,旨在指导气象站台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建设。 关键词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场;选择;气象仪器;布置 中图分类号TU24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309-01 收稿日期2008-06-22

气象站监测设备有哪些

气象站监测设备有哪些? 随着人们对气象观测的重视,气象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今在农业、林业、工业、旅游业、海洋渔业、气象、水利、交通、电力等众多行业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不同的领域使用,气象站搭配的传感器不同,如在农业中使用时,需搭配各类土壤传感器进行土壤墒情监测;在旅游业中,在常规的气象要素监测上增加负氧离子传感器监测负氧离子浓度,因此,我们按其功能又可称之为农业气象站、景点自动气象站等。此外,我们将用于校园气象教育的气象站,称之为校园自动气象站;用于水文水位监测的气象站,称之为自动水位监测站,还有气象雨量站、雨水情监测站、多要素气象站等等。 气象站设备复杂多样,而且不同领域气象监测设备略有不同,均根据监测的要点进行需求配置,达到最终监测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常见的的气象站设备。 一、气象监测设备 在气象站中常用到的监测设备主要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计、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气象百叶盒、太阳辐射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雨雪传感器。 这些气象监测设备主要监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大气压力、地面温度、太阳辐射、气体、负氧离子、蒸发、紫外线等一些要素,数据的业务处理完全符合中国气象局气象业务观测的要求,是中国气象局基本气象站和一般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的标准设备。 二、降雨量监测设备 降雨量监测一般采用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可以及时监测降雨变化可以为防洪防灾提供准确、真实、及时的数据参考。它具有时间准确、自动记录数据和便于数据采集

整编处理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降水现象观测自动化程度,减轻观测人员工作量,为气象监测和服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气象信息。 三、土壤监测设备 土壤监测设备包括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土壤电导率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土壤氮磷钾传感器,主要用于农作物土壤环境进行监测,为农业监测和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土壤环境监测资料。适于我国各气候区主要土壤类型,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及检定极为方便。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较性的连续观测资料,可减轻人工观测劳动量。

校园广播站工作计划

校园广播站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校园广播站工作计划一、招新成员方面 新学期伊始,为补充我部门新生力量,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广播宣传工作,我部门决定在09级学生中招收新成员招收方式:以海报形式宣传广播部 到各个班级进行宣传 选拔程序:个人提出申请报名 初选 复选 正式进行培训 纳新计划 广播部计划招收播音员7名男生3名,女生4名采编人员3名,校园广播站工作计划。

招新要求: 播音员:1:热爱播音事业,工作积极,责任心强; 2: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音色优美; 3: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采编员:主要负责日常节目的策划和撰写,并在校活动中担任文字工作。 1: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写作功底 2:独特的文字感知能力及创新思维 3:工作积极,有责任心 具体招收新成员的方法在新生来之际进行商讨! 二、工作流程 一)建立档案制度 建立个人档案和工作资料档案。我们要建立站内成员的个人档案,以便更好的管理好各个成员;建立资料档案以便更好管理好广播部整个流程 二)工作细则 1.每周周日召开例会对上周工作存

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及对下一周的工作进行安排. 2.播音员和采编员对上周工作进行汇报.一人对整个会议进行记录. 3.每天早上7:45分之前,播音员对当天早上的卫生检查结果进行播报 4.中午播音为1小时,工作计划《校园广播站工作计划》。采编人员与播音人员按安排值日表值日。 5.下午播音点歌要把点歌记录在案,以便到时进行查证。 6.部门内进行项小调查,有关擅长播音类型、个人喜好,及积累上学期的播音提出宝贵建议,希望开展活动等等.使得各个成员能够在性情舒畅的环境中工作,提高效率! 三)对内环节 播音方面 播音在广播部占最主要环节。负责全天的播音工作、各节目组可以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在学校允许、健康范围内,灵活设计具体内容。

气象观测场技术要求

气象观测场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环境条件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 (1)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影子应不会投射到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面上,附近没有反射阳光强 气象观测场 的物体。 (2) 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上风方。 (3)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4)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环境必须依法进行保护。 (5) 地面气象观测场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6) 无人值守气象站和机动气象观测站的环境条件可根据设站的目的自行掌握。 硬件设施要求

(1) 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16m (东西向)×20m(南北向),高山站、海岛站、无人站不受此限;需要安装辐射仪器的台站,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2) 要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精确到分)和海拔高度(精确到0.1米),其数据刻在观测场内固定标志上。 (3) 观测场四周一般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观测场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不长草的地区例外),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 气象观测场 观测记录造成影响。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4) 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m宽的小路(不得用沥青铺面),人员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 (5) 根据场内仪器布设位置和线缆铺设需要,在小路下修建电缆沟(管),电缆沟(管)应做到防水、防鼠,便于维护。 (6) 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场内仪器布置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要注意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具体要求: (1) 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校园气象校本课程纲要

《校园气象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校园气象 课程类型:自选课程 课时计划:一学期,共32课时,每周2课时。 开设对象:四年级部分学生 开设时间:每周一下午的第一、二节课、科学课、课外活动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气象,关注生活质量提升。在小学阶段开展气象实践活动是科学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展气象科普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拓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三)、课程目标 1、了解掌握气象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气象科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气象知识,并培养他们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预防灾害的能力。 3、通过探究主动获取气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学习的内容分为气象故事篇,气象常识篇,气象实践篇、气象灾害预防篇四个部分,每部分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予以体现。 1、气象故事篇 课程目的:了解气象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认识气象名人,激发学生探究气象知识奥妙的兴趣。 课程内容: 火烧赤壁、雅安天漏、草船借箭、巴山夜雨、竺可桢的故事、涂长望的故事。

2、气象常识篇 课程目的:了解常见的气象知识,体会气象科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为以后学会气象观测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认识春夏秋冬,动植物气象员,世界气象日的由来、二十四节气、温室效应、气象与科技、穿插介绍常见的气象知识?? 3、气象实践篇 课程目的:认识天气,气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一些观测气象的方法与技巧,学做一名合格的小气象员。 课程内容: 关注天气、认识气象符号、认识预警信号、了解气象指数、学会气象观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看云识天气。 4、气象灾害预防篇 课程目的:认识常见的气象灾害,初步掌握预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增强环保意识与责任。 课程内容: 认识雷电、高温干旱、认识大雾、认识大风、暴雨洪涝等一些气候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五)、课程的实施 1、学科教育与教学。《气象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并非对常识学科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批判的吸收和再创生的过程。 2、课外活动。将学生课外的活动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探究活动,开阔着他们的视野,收获着新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浓,更主动。 3、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言传身教最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庭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是我们课程开发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机会,跟家长探讨科学素养对孩子,希望家长支持孩子参加气象科技活动,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六)、课程的课时安排《气象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主要有这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科学课的补充;二是课外活动,三是每周安排了两节《气象科技》课作为“3+X”活动内容,对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教育。

2019年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传统的数字校园基于PC的应用不能满足师生查阅信息的实时性和移动性的需求。该文通过对智慧校园建设关键技术的分析,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交流。 当前智慧校园服务技术主要依托于光纤网络传输,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完成网站资源的整合。但随着高校师生用户的不断增多,智慧校园信息与教学管理系统日渐臃肿,庞大的信息运行与设备维护成本,使得校园信息管理受到一定的制约。而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化了原有的智慧校园信息管理步骤,方便用户对校园资讯信息的访问与查询。 1 智慧校园建设关键技术概述 1.1 信息采集与主题分析技术 智慧校园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主要为打造一体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智慧校园的一体化环境中,教师教学与科研,学生的学习与资料搜集,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站信息检索进行完成。而智慧校园的信息采集技术,主要通过对网页地址或者网页HTML标签的分析,来检索出用户需要的信息内容。但智慧校园网络中的信息资源量较大,使用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信息需求。同时汉语词汇中存在的大量专业词汇,并不能通过字符衔接的方式进行搜索获取。而基于网页库门类信息的整合技术,能够完成网站信息的配置与搜寻工作。这一信息整合技术被称为智能定向爬虫,智能定向爬虫能够根据用户的访问需求,对相应的访问信息进行智能爬取。智能爬取在完成本层次的信息抓取后,就会开始完成深层网页和URL地址的内容爬取。而在智慧校园的信息搜索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算法筛选程序,完成网页以及URL的搜索,以及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活动。 1.2 自动推送信息技术 智慧校园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通过Web网页服务器向用户传递数据信息。而Web网页服务器可以设置自动的推送权限,完成服务器信息的自动传达。在Android系统中可以选用AlarmManager,来进行定时信息的处理和推送活印F洳恍枰额外搭建推送服务器,也不用额外配置推送服务,消息推送的实时性也比较高。除此之外,短信通知、服务器/客户端(C/S)网络架构,也能完成智慧校园的信息推送服务。智慧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完成教学课件、学生成绩、邮件和书籍的信息推送。 2 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技术分析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 说明

第六版说明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由三编组成,即第一编——气象变量的测量;第二编——观测系统和第三编——观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管理。第一编首先发行,其时第二编和第三编仍在准备并在争取尽早发行。 全部三编中包含了本指南第五版中所论述的有关各章的论题①,编写了新的各章补充本《指南》原版本中未出现过的有关论题。第一编中除第16章和第17章分别论述臭氧测量和大气成分测量外,均为已包含在第五版中相应各章的修订版本。在第五版中的其它各章仍将保持原样直至它们由第六版的第二编和第三编相应各修订章次更替为止。还必须注意第六版的第一编和第二编将包含附加的5章重要内容②。 气象测量方法总在不断地发展,为此一旦出现重要的改变时,将通过发行散页的方式以确保对个别章节进行及时修订。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将始终关注本指南并将及时筹备起草相应的修订内容。希望委员会成员工作组和委员会指定起草报告人推荐修正案,也欢迎本指南所有使用者、其他WMO委员会、WMO成员国和其他对业务性气象测量感兴趣的组织提出各种建议。所有各种建议可以致函至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The Secretary-General 邮政信箱2300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CH-1211日内瓦2 P.O.Box 2300 瑞士CH-1211 Geneva. 2 传真:(+4122)7342326 Switzerland Fax:(+4122)7342326 ①<指南>第五版于1983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出版,我国原国家气象局气候监测应用管理司主持组织翻译,于1991年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25章。——译注 ②<指南>第六版于1996年由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出版,全书共32章,第一编和第二编中有2章(8,11)由第五版的相当于第二编调整至目前的第一编,第一编新增2章(16,17),第二编新增2章(8,9,若统一编章次相应为25、26),第3编新增3章(2,4,5,若统一编章次相应为29、31、32)。——译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