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物体容易沉, 轻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浮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些。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密度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重。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不同。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35、塑料块在食用油中会浮。

36、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重。

37、当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液体重时,物体在液体中就会沉。

38、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39、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盐,所以人比同体积的盐水轻。

40、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重量大小来自由沉浮的。往水舱里注满水,潜水艇变重就下沉;往水舱里排空水,潜水艇变轻就上浮。

《热》单元概念

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热可以通过热传递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3、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的性质,简称热胀冷缩。

4、因为羽绒衣不能产生热量,但是能保温,所以我们的身体会感到温暖。

5、双手相互摩擦能产生热量。

6、人站在阳光下会感到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7、米饭、土豆、番薯等食物能给人体提供热量。

8、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冷水袋里的水的温度会升升高。

9、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冷水袋会温度升高。

10、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体积会发生变大。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重量不变,体积变小。

1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 10℃的冷水重。

12、同样重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热水的体积大。

13、水银是一种液体,它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把水银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实验室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14、气球鼓起来的原因空气受热膨胀了。

15、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车胎胀破。

16、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体积变化更明显。

17、热气球升空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

18、大部分金属受冷时体积缩小,受热时体积膨胀。

19、钢条加热时,会受热膨胀。

20、铜条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铜条传递到另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我们称为热传递。

21、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否则到冬天时由于

电线受冷体积收缩,电线就容易被拉断。

22、我知道热缩冷胀的金属有:铜、铁、铝。

24、最合适用来制作锅铲柄的是木材或塑料。

25、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陶瓷、塑料和木材等。

26、夏天天气非常热,有时由于供电不足会导致商店停电。商店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以减少棒冰融化的速度。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棉被能起到阻碍热传递的作用,所以能够将冰柜的冰进行保温,能够有效地保持冰柜的低温而不易融化。

27、水在4度以下的时候是热缩冷涨,在4度以上的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28、如果两杯水的重量一样,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不一定相同,如果温度高会膨胀,温度低会体积小。

29、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一定不好,因为把热都给传递了。

30、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入装有一杯冷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热水会浮在水面上。

31、铜、钢铁和铝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铜,最差的是铝。

《时间的测量》单元概念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24 小时,其中夜晚 12 小时,白昼 12 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 12个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古代每小时的时长与现代每小时的时长相比较,古代的时长更长。

4、中国古代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日晷。

5、水钟主要分为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

6、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水滴得快。

8、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9、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10、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白天晚上一样的。

《地球的运动》单元概念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

2、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大约为 24 小时。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在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排除一些地心说的假说。

5、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7、在“地心说”示意图中,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8、“地心说”理论: 地球是球体。地球是不动的。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所

有的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9、“日心说”理论: 地球是球体。太阳是不动的。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地球在运动。地球 24 小时自转一周。

10、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的观点后,人们刚开始不接受这个观点。

1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单向性的特点。

12、“日心说”发表300年后,人们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13、傅科用一个长60米的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16、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7、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是不一样的。

18、北京、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20、在模拟实验中,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2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转动)。

22、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逆时针运动的。

23、利用时区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时差。

24、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东西12 个时区。

25、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0度经线。

26、北半球的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逆时针旋转。

27、人们在北极拍到了星星旋转的情况,而在南极也发现这样的现象。

29、一年四季中,北极星的位置是基本不变的。

30、北极星处于地轴的延长线上。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下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 3.地球的运动: 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

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古代的计时工具 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 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 钟面 2.机械摆钟摆绳 钟摆 摆锤 摆幅无关 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 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结合作业本P27) 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7.(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8.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

人教鄂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鄂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鄂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应该注重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索科学的奥秘。以下是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质变化 物质是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外观上发生变化,但其化学性质不会改变,如水的沸腾、凝固、融化等。而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发生反应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第二单元:力和运动 力是推动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重力是一种万有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因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力。在运动方面,我们学习了速度、力的合成和分解、斜面力和各种简单机械等。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变化 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光、水、土壤和适当的温度等条件。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动物的生长与环境和食物的供应有关。动物通过摄食食物、呼吸氧气、排泄废物等方式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第四单元:天地人和地球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人类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球的不同部分,如地壳、大气层、水圈等,并学习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第五单元: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我们还学习了减少垃圾、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等环保知识,以及各种环保行为的重要性。通过环境保护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希望我们能够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为建设美丽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学习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地球的天文现象和不同部分。我们了解到植物需要光、水、土壤和适当的温度等条件来生长,而动物则通过摄食食物、呼吸氧气、排泄废物等方式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我们也学习到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学习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希望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为建设美丽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2020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第1课:什么叫机械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像钳子、筷子、针、水果刀这样的机械,结构比较简单,它们属于简单机械。 3、像电钻这样的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比较复杂,它们属于复杂机械,也可以叫做机器。 4、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5、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6、如果没有这些机械的帮助,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举例说说? 答:如果没有锤子,就很难顺利的钉钉子;如果没有刀具,要切碎一些物品就很困难,甚至无法做到等。 7、古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降低难度或省力的? 答: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8、古代机械与当代机械作对比,当代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第2课:怎样移动重物 1、要移动重物,你能想出什么轻松的办法吗? 答:用一根棍子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这种叫做“杠杆”的装置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2、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种装置叫做杠杆。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3、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5、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说说你怎样看待这句话?有道理吗?能做到了吗? 答:这句话有道理,但是做不到。要撬动整个地球需要巨大的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增加动力臂可以省力。要力减小到人具有的力量大小。需要的动力臂长度非常长,可用光年为单位。因此这句话有道理,但是做不到。 第3课:斜坡的启示 1、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都是一件较困难的事,你有好的解决方法吗? 答:利用斜坡可用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 2、斜坡就是一个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4、斜面的长度不变时,高度越大,拉力越大;斜面的高度不变时,长度越大,拉力越小。 5、想一想,怎么才能爬上陡峭的山? 答:有时候,仅仅有斜坡是不够的。环绕的斜面坡度更小,爬山时更省力。6、螺丝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答: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7、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答: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盘山公路比斜坡公路更省力。 8、怎样掰开这段圆木呢? 答:斧子的剖面结构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 9、楔形、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0、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第4课:拧螺丝钉的学问 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及问答题(附答案)期末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及问答题(附答案)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 盖的空瓶。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 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 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 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 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 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 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不会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则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则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 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来改变轻重,实现沉浮。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称为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能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会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他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物体容易沉, 轻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浮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些。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密度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重。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不同。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本文档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单元一:万有引力和地球运动 - 万有引力 - 引力的概念和特点 - 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 引力的方向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特点 - 自转引起的现象 - 公转引起的现象

单元二: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传播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的概念和特点 -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光的反射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单元三:机械的简单机械与摩擦 - 机械 -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 简单机械 - 杠杆、轮轴、滑轮的概念和应用 - 摩擦 - 摩擦的概念和特点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压力、接触面积的关系

单元四:电路与导电材料 - 电路 - 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电源、导线、电灯)- 电路的开闭 - 导电材料 - 导电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 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 单元五:色彩和光与热的传播 - 色彩 - 主要颜色的概念和特点 - 色彩的混合与分解 - 光与热的传播 - 光的吸收与反射 - 热的传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 单元六:生命的特征与分类

- 生命的特征 - 生物的共性特征(呼吸、营养、排泄、运动、生长、繁殖、感知等) - 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的分类 -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 生物的分类级别(门、纲、目、科、属、种) 单元七:鸟类的适应生活 - 鸟类的特点 - 鸟类的外部特征和生活性 - 鸟类的繁殖和产卵方式 - 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 - 鸟类的栖息地选择和适应能力 - 鸟类的食物来源和获得方式 单元八:天气与气候 - 天气的变化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19、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整理) 第一单元:沉和浮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其重量、体积大小有关。如果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判断轻重时,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相同重量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 对于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但可以通过改变重量或大小来让它浮起来。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第二单元:空气与水

空气和水一样,也是一种物质。不同的是,空气是气态的,而水是液态的。空气和水都有重量,都能对物体产生压力。空气和水都能流动,但空气的流动不容易被感觉到,而水的流动则很容易被感觉到。 空气和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空气中的分子比水中的分子更稀疏,所以空气的压强比水的压强小。水中的分子比空气中的分子更紧密,所以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中的分子运动很快,所以空气可以被压缩;而水中的分子运动较慢,所以水不容易被压缩。 第三单元:水的变化 水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出现不同的形态。在0℃以下,水 会变成固态的冰;在0℃到100℃之间,水是液态的;在100℃以上,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是固定的,但加入溶质后,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会发生改变。水的沸点会升高,凝固点会降低。这是因

为溶质会占据水分子之间的空隙,使水分子更难聚集在一起,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沸腾,更低的温度才能凝固。 第四单元:空气的压力 空气的压力是由空气分子撞击物体表面产生的。空气的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高处的空气分子数量较少,撞击物体表面的次数也较少。气压计是用来测量空气压力的仪器,其中的水银柱会随着气压的变化而上下移动。 气压的变化会对天气产生影响。气压低时,天气通常会变得阴雨连绵;气压高时,天气通常会晴空万里。气压的变化还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头痛、乏力等症状。 第五单元:水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地循环流动的过程。太阳能驱动了水循环的过程,水从地表蒸发,形成水蒸气,随后升高到大气层,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变得足够大时,就会落下来形成降水,如雨、雪等。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 一、科学探究 1.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科学实验的步骤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评价。 •科学实验的要求包括准确、可重复、可观测和可验证。 2. 科学观察和记录 •科学观察是指使用感官器官对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科学记录是指将观察到的现象、结果等写下来。 3. 科学实验和生活实验的区别 •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科学原理或解决科学问题而进 行的实验。 •生活实验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进行的实验。

二、生活中的科学 1. 水的加热和沸腾 •了解水的加热过程和沸腾现象。 •描述水的加热和沸腾的过程。 2. 空气的存在和压力 •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压力。 •理解大气压和气压计的原理。 3. 光的传播和折射 •了解光的传播过程和折射现象。 •描述光的传播和折射的规律。 三、物质与能量 1. 物体的颜色和反射 •了解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的关系。

•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的特点。 2. 电的产生和传导 •了解电的产生和传导。 •描述电的产生和传导的原理。 3. 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了解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描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的方式。 四、生物世界 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描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和方法。 3. 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 •了解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 •描述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生长发育的规律。 五、地球与宇宙 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描述地球的构造和运动的特点。 2. 太阳系和星座 •了解太阳系和星座的组成和特点。 •描述太阳系和星座的地位和运行方式。 3. 行星和卫星 •了解行星和卫星的特征和分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与实验操作(含答案)可打印

11、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13、(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 15、赤铁矿是(棕红色)的。把(赤铁矿)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16、(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橡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18、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石英)。 19、(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是按照由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 20、(滑石)是(最软)的矿物。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2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22、(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做各种首饰。 23、(萤石)又称(氟石),是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 24、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正在日益减少。 25、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6、(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7、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 28、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第五单元 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6、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7、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 8、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脑)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9、保护大脑的方法有: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⑦运动时保护头部。 10、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1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12、大脑是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 13、(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14、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精华知识汇总

五年级科学下册 精华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第二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我们首先观察到的变化是种子膨胀。 2.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阳光,保持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水分、多粒大小的相同的种子。 第三课《绿豆苗的生长》 1.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放在干土和湿土中间的蚯蚓会向湿土方向爬,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第五课《当环境改变了》 1.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2.动物越冬时,丹顶鹤、燕子、大雁等会迁秽,青蛙、刺猬、熊等会冬眠。 第六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物之间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⒉.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第七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1.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温度、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⒉.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全 册 知 识 点 汇 总 (含实验问答题)

第一单元身边的桥梁 1、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2、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它们平直,大多具有梁结构。 3、在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各式各样的拱桥。 4、拱桥:拱圈底部两端的拱脚由拱座支撑。 5、悬索桥:桥塔、桥面、缆索、悬索 6、斜拉桥也是靠钢索吊起桥面的大跨度桥梁。香港昂船洲大桥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斜拉桥之一。 7、三角形形状最稳定。 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

1、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能提高放大倍数。 2、显微镜的构成: 3、显微镜的使用顺序: 取镜: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 取出显微镜。 安放:保持镜体直立,将其平稳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 厘米处。 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通过目镜观察, 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调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靠近装片。左眼朝目镜内注视,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图像大致清晰;再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更清晰。 观察:稍稍向左右或前后移动装片,观察装片。 收镜:实验后,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收回镜箱中。 4、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薄而透明,并制成玻璃标本。 5、镜头上“10X”即放大倍数为10倍,若物镜发大倍数是10倍,目镜放大倍数是10倍,即放大镜放大倍数是100倍。 6、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三单元火山和地震 1、地壳不断运动着,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地壳的运动非常缓慢。 2、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全 册 知 识 点 (含实验问答题)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必须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3.对于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究。 4.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使其中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包括水、阳光、空气、温度等都要相同。 5.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3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6.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可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 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3.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包着黑纸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4.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 4.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 5.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6.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计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朝,基肥限

新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全 册 知 识 点 汇 总 (含实验问答题)

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 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实验:①用水洗过的衣服,晾晒之后会变干;②雨后水泥面上的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③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会发现停一会字迹消失;④用水洗手后,会发现手很快干了。 实验能得出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1)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额头或手背上,会感觉凉爽。 (2)把温度计的液泡在水中蘸一下,然后放置在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说明了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3)夏天房间里洒水,会感觉凉快些;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森林里会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3、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4、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空气的流动速度,蒸发面积大小有关。 5、在常温状态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叫做蒸发 6、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7影响水蒸气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速度。 8在任何温度下都有蒸发的现象,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9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10自然界中的水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本课可能会考到的题: 1、问哪个是蒸发的现象,如地上的水干了,衣服晾干,麦子晒干 2、夏天从游泳池出来,觉得凉爽;进入森林,觉得凉爽;洒水的地面凉爽:都是因为蒸发吸热。 水在任何温度都能蒸发,江河湖海的水也会在和温度下蒸发。 第2课、小水珠从哪里来 1、探究与发现:水珠从哪里来 假设:小水珠的形成与杯盖的温度有关 实验材料:烧杯2只、玻璃片2块、酒精灯、试管夹、热水等。 实验方法: ①向两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 ②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 ③把加热过的玻璃片和常温下的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两只烧杯上。 ④观察两块玻璃片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两个实验中条件的不同:盖在烧杯上的玻璃片温度不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热过的玻璃片上没有水珠,常温下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汽遇冷变成水。 2、水蒸汽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片会变模糊,使我们看不清东西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的镜片在镜片上凝结成小水珠,从而使眼镜片变模糊。 4、小水珠的形成与水蒸气和温度有关。 5、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做凝结。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版知识点(含问答题和导图)背诵版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期末总复习资料 附 思 维 导 图 问 答 题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单元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独子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不需要阳光和土壤。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阳光和土壤。 3.采用对比实验法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只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在每个玻璃皿中放置3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提升实验准确性。 4.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二氧化碳+水f氧气+养料。 5.松树的叶片呈针状,不需要消耗太多水分,生长在阳光充足,降水较少的山地中。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生长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芭蕉叶片巨大, 蒸腾旺盛,生长在炎热多函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6.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血生。 7.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蜥蜴生活在炎热少雨的亚热带或热带、沙漠地区。企鹅身体圆大,生长在常年寒冷、植物稀少的南极。天鹅生活在水资源丰富、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沼泽。青蛙生长在有水且有大量植物和昆虫的稻田、池塘等。 8.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青蛙冬眠的原因是气候寒冷。每年春季,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 从南方迁往东北主要是为了繁殖。冬季,从东北迁往南方是为了温暖。

9.春天,青蛙从卵孵化成蝌蚪,夏天由蝌蚪长成青蛙,秋天挖洞,冬天冬眠。 10.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生物吃掉。 11.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差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12.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 1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网”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 系,叫作食物网。 14.蚯虫以绿豆苗为食。绿豆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生长所需的养料,又为周 围的生物提供了食物。 15.群落里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1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 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里生物和非生物额数量、种类 都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6.以“水稻一田鼠一蛇一老鹰”为例,假如蛇灭绝了,吃蛇的老鹰的数量会大量减少,田鼠因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数量大量增加。因田鼠数量增加导致水稻被吃,大量减少。因水稻减少导致吃水稻的田鼠数量减少。因此田鼠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