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各章节重点(第六章)

第六章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第一节竞争者识别与选择

一、影响竞争的5种力量(迈克尔.波特提出)

(一)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1.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2.行业增长缓慢

3.高额的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

4.缺少差异或转换成本低

5.退出障碍高: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能否进入某行业取决于进入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商标专有、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等,和现有企业的反击强度)。

(三)替代产品的威胁

替代产品:是指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

(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以下情况,购买者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实力:1.

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2.买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成本或销售数额相当大的部分,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于标准化或同质化产品,4.买方转换成本很低,5.买方的利润很低,6.买方对销售商后向一体化的现实威胁,7.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关紧要, 8.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

(五)★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实力:1.供方产业由少数几个大企业支配,其产业集中度比买方产业高,2.没有较好的替代品的供应,

3.买方并非供方的主要客户,

4.供方产品是买方行业的主要投入品,

5.供方

产品已经差异化或已建立较高的转移成本 6.供方的前向一体化构成现实威胁。

5种力量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得能力。但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最强的某个力量或几个力量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二、竞争者识别的观念

(一)行业竞争观念。

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

1.销售商数量及产品差异程度

5种行业结构的类型

无差别产品

有差别产品

2.进

3.退出与收缩障碍

4.成本结构

5.纵向一体化程度:

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采取的前向或后向一体化策略的总称。

6.全球化程度

(二)、市场竞争观念

识别竞争者的最佳方是绘制产品-市场竞争形势图,把行业和市场分析结合起来。

三、竞争者分析与选择

(一)识别竞争者的战略

战略群体:是指在某特定行业内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企业。

企业进入某一战略群体时注意:

1.进入各个战略群体的难易程度不同。

2.当企业决定进入某一战略群体时,首先要明确谁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然后决

定自己的竞争战略。

识别竞争者的关键是,从产业和市场两个方面将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不同的战略群体也存在竞争。因为

1.不同战略群体可能具有相同的目标顾客。

2.顾客可能无法区分不同战略群体产品的差别。

3.属于某个战略群体的企业可能改变战略,进入另一个战略群体。

(一)确定竞争者的目标

(二)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

企业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地位分为6种:

1.主宰型

2.强壮型

3.优势型

4.防守型

5.虚弱型

6.难心生存型

(四)估计竞争者的反应

1.从容型竞争者。

2.选择型竞争者。

3.强劲型竞争者

4.随机型竞争者。

(五)竞争者选择

1.竞争者的强弱

2.竞争者与本企业的相似程度

3.竞争者表现的好坏

第二节基本竞争战略

一、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主要依靠追求规模经济、专有技术和优惠的原材料等

因素,以低于竞争对手或行业平均水平的成本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获得较高利润和较大市场份额。

(一)优势和风险

优势:

1.低成本可能会在竞争对手毫无利润的水平上依然保持盈利和领先的竞争地位。

2.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在面对供应商和购买者时拥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还为潜

在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进入障碍,削弱了新进入者的竞争力。

3.低成本使企业可以采取降低价格的办法保持现有的顾客,提高顾客使用替代品

的转换成本,降低或缓解替代品的威胁。

风险:

1.如果竞争者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则会使企业成本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

2.一些低成本企业将注意力过多放在成本上,忽视了顾客的需求,

(二)适用条件★

1.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且实现差异化战略的

途径很少。

2.产品的市场需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即顾客对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

3.顾客的转换成本较低。

(三)实现途径

1.实现规模经济

2.做好供应商营销

3.塑造企业成本文化

4.生产技术创新: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办法。

二、差异化战略:企业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

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

(一)优势和风险

优势:

1.差异化形成了进入障碍,潜在进入者要与该企业竞争,需要克服这种产品的

独特性。

2.大大降低了顾客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并增加了企业对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3.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边际收益,降低了企业的总成本,增加了企业对供应商的

讨价还价能力。

4.赢得了顾客的偏爱和忠诚,在面对替代品胁时,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风险:

1.实现产品差异化有时会与争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相矛盾,它往往要求企业对

于这一战略的排他性有思想准备。

2.形成产品差异化的成本较高,导致有些购买者难以承受产品价格,企业也就难

以实现盈利。

3.竞争对手可能推出更有差异化的产品,使得企业的原有购买者转向竞争对手,

这就是降低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适用条件★

1.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出本企业产品的差异,对顾客而言这种差异是有价值

的。

2.某一市场的顾客需求本身出较大的差异,从而使这一市场的竞争强度相对较小。

3.采用类似差异化途径的竞争对手很少,即真正能够保证企业产品是差异化的。

4.技术变革很快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特色

5.企业具有足够的研发能力来支持其差异化。

(三)实现途径

1.产品差异化

2.服务差异化

3.人员差异化

4.渠道差异化

5.形象差异化

三、集中化战略:指把营销活动的重点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性质相似的特定目

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战略。

(一)优势和风险

优势:

1.企业可以集中使用自身资源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某一特定市场

2.企业可以避开行业中各种竞争力量,针对竞争对手最薄弱的环节采取行动。

3.集中化战略目标集中、明确,经济成果易于评价,战略管理过程易于控制,

可以带来管理上的便利。

风险:

1.当顾客偏好发生变化、技术出现创新或有新的替代品出现时,企业会受到很大

冲击。

2.以较宽市场为目标的竞争者采用同样的集中化战略,或竞争者从企业的目标市

场中找到了可以再分的细分市场,都实施集中化战略,就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3.产品销量少,产品要求高,生产费用增加,将导致集中化战略的企业成本优势

被削弱。

(二)适用条件★

1.企业进入的目标市场中有独特需求的顾客群。

2.在同一目标市场中,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或尚未采用集中化战略。

3.行业中各细分部门在规模、成长率、获得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某些

细分部门比其他部门更具有吸引力。

4.企业的资源不以许其追求广泛的细分市场。

5.行业内部存在许多不同的细分市——允许实施集中战略的企业选择诱人的细

分市场,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实现途径

战略有效实施的核心在于选择好的领域。

选择领域的两个关键环节:

1.根据选定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

2.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分析其他企业的力量分布和自身竞争优势。

在确定目标领域时,考虑二方面:

1.市场细分确定的目标领域能容纳企业的生产能力,并且有逐步发展的潜

力,以形成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推动力。

2.目标领域能避开竞争或能发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目标域的确定最理想的状态是完全避开竞争对手。

第三节市场竞争战略竞争者分类(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和市场补缺者)

一、市场领导者战略

(一)扩大市场总需求

1.开发新用户(途径:转变未使用者,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地理扩展)

2.开辟新用途

3.增加使用量

(二)保护现有市场份额

1.阵地防御

2.侧翼防御

3.以攻为守

4.反击防御

5.机动防御

6.收缩防御

(三)扩大市场份额

1.经营成本

2.营销组合

3.反垄断法

二、市场挑战者战略

(一)确定战略目标和挑战对象

1.攻击市场领导者

2.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者

3.攻击地方性小企业

(二)选择进攻战略

有五种战略可供选择:正面进攻、侧翼进攻、包围进攻、迂回进攻、游击进攻。

1.正面进攻。集中全力向对手的主要市场阵地发动进攻,即进攻对手的强项不是弱点。

2.侧翼进攻。集中优势力量攻击对手的弱点。(地理性、细分性)

3.包围进攻。是一种全方位、大规模的进攻战略,挑战者拥有优于对手的资源。(产品围攻,市场围攻。)

。最间接的进攻战略,完全避开对手的现有阵地而迂回进攻。其具体办法有三种:一是发展无关的产品、实行产品多元化;二是以现有产品进入新地区的市场,实行市场多元化;三是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取代现有产品。

5.游击进攻。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力量较弱的企业的一种战略。

三、市场跟随者战略

(一)紧密跟随。

(二)距离跟随。

(三)选择跟随。

四、市场补缺者战略(市场利基者:指精心服务于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小市场,不与主要企业竞争,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市场地位的企业)

市场补缺者:又称市场利基者,是指精心服务于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小市场,不与主要企业竞争,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市场地的企业。

(一)补缺市场(规模较小且大企业不感趣的细分市场,也称为利基市场)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购买力,能够盈利。

2.具备发展潜力。

3.强大的竞争者对这一市场不感兴趣。

4.企业具备向这一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和资源。

5.企业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能抵御竞争者入侵。

(二)市场补缺者的战略

1.最终用户专业化:企业专门致力于为某类最终用户服务,

2.垂直专业化:企业专门致力于分销渠道中的某些层面

3.顾客规模专业化:为某一种规模的客户服务

4.特定顾客专业化:只为一个或几个主要客户服务

5.地理区域专业化:专门为国内外某一区域或地点服务

6.产品或产品线专业化:即只生产一大类产品

7.产品特色专业化

8.客户订单专业化

9.质量和价格专业化

10.服务专业化

11.分销渠道专业化

(三)市场补缺者的任务★

1.创造补缺市场:根据动态的市场环境,努力开发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新产品,

从而创造出更多需要这种专业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者

2.扩大补缺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组合的尝试,努力增加新的产品项目,以

迎合更多具有特殊需要的市场购买者的偏好,提高市场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

3.保护补缺市场:密切关注竞争者去向,

简述企业要进入某一战略群体,必须注意的事项:简述在不同的战略群体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原因

简述良性竞争者和恶性竞争者的特点

市场营销学各章节重点(第六章)

1. 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2. 行业增长缓慢 3. 高额的固定成本或者库存成本 4. 缺少差异或者转换成本低 5. 退出障碍高: 1.高度专门化资产的清算价值低或者转换成本高, 2.退出 费用高,如劳动违约金,员工安置费等, 3.已建立某种战略协同关系, 4. 情感障碍, 5.政府和社会约束 进入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商标专有、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等,和现有企业的反击强度)。 替代产品:是指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 1. 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 2.买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成本或者销售数额相当大的部份, 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于标准化或者同质化产品, 4.买方转换成本很低, 5.买方的利润很低, 6.买方对销 售商后向一体化的现实威胁, 7.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关紧要, 8.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 1.供方产业由少数几 个大企业支配,其产业集中度比买方产业高, 2.没有较好的替代品的供应, 3.买方并非供方的主要客户, 4.供方产品是买方行业的主要投入品, 5.供方 产品已经差异化或者已建立较高的转移成本 6.供方的前向一体化构成现实 威胁。 5 种力量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得能力。但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 的,最强的某个力量或者几个力量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一)行业竞争观念。 1.销售商数量及产品差异程度 5 种行业结构的类型 一个销售商少数销售商许多销售商 无差别产品 彻底垄断有差别产品彻底寡头垄断 (无差 别寡头垄断) 不彻底寡头垄断(差 别寡头垄断) 彻底竞争 垄断竞争(扩大本 企业品牌差异

(郭国庆第7版)市场营销学通论复习重点总结

市场营销学通论 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第一节:市场营销的内涵 1.市场及市场构成要素 经济学:卖方、买方及双方交易规则的集合。 市场营销: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构成要素: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现实的市场. 2.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者 市场营销是指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要的资源并原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买主,也可以是卖主. 3.交换、交易与转让 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的行为.交换是人类获取所需产品的一种形式,是否真正发生取决于双方交换的结果。 交换应该看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行为. 与交易相关的营销活动构成了交易营销。 4.关系 关系是精明的市场营销者为促使企业交易的成功而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起长期互信互利关系。 5.市场营销网络

市场营销网络是指企业及其与之建立起牢固的互相信赖的商业关系的其他企业所构成的网络.在市场销售网络中,企业可以找到战略伙伴并与之联合,以获得一个更广泛有效的地理占有. 6.研究对象 市场研究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即研究作为卖主的企业如何在动态的市场上有效的管理其与买主的交换过程和交换关系及相关市场营销活动过程. 课后问题: 1.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联系和区别 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与其顾客、经销商、分销商、供应商乃至竞争者等相关组织或个人简历、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的目的。交易营销是指与交易有关的营销活动。关系营销是在交易营销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们之间一脉相承,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区别: 1)交易营销很难与顾客保持持久关系,在关系营销情况下,企业与顾客保 持广泛、密切的联系,价格不再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竞争者很难破坏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2)交易营销强调市场占有率,关系营销则强调顾客忠诚度,保持老顾客比吸 引新顾客更重要,从而营销费用较低,同时关系营销还为企业带来一种独特的资产,即市场营销网络; 3)交易营销的核心是交易,企业通过诱使对方发生交易活动从中获利,关 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中获利; 4)交易营销把视野集中于目标市场上,关注各种顾客群;关系营销所涉及的 范围则更广泛,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分销商、竞争对手、银行、政府; 5)交易营销是有限的顾客参与适度的顾客联系,关系营销却强调高度的顾

《市场营销学》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市场营销学》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市场购买行为 学习要点 1.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消费者市场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1)文化因素。 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等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 (2)社会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受到诸如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直接参照群体又称为成员群体,即某人所属的群体或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群体。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参照群体为消费者展示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②由于消费者有效仿其参照群体的愿望,因而消费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对某些产品的态度也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 ③参照群体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某种"一致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和品牌的选择。 (3)个人因素。 消费者购买决策也受其个人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受其年龄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观念的影响。 (4)心理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要受到动机、知觉、学习以及信念和态度等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 3.市场营销者需了解消费者如何真正作出购买决策,即了解谁作出购买决策,购买决策的类型以及购买过程的具体步骤: (1)参与购买的角色。 人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发起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2)购买行为类型。 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①习惯性购买行为;②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③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④复杂购买行为。 (3)购买决策过程。 在复杂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买后行为等五个阶段构成。购买者的需要往往由两种刺激引起,即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都是建立在自觉和理性基础之上的。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①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 ②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 ③品牌信念,即消费者对某种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看法。 ④效用函数,即描述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满足感随产品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函数关系。 ⑤评价模型,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4.组织市场是由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它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和政府市场。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第三版)分章重点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分章重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学 1.比较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市场认识的异同?p2 经济学家从揭示经济实质角度提出市场概念。他们认为市场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是商品内在矛盾的表现,是供求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通过交换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指出,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 管理学家则侧重从具体的交换活动及其运行规律去认识市场,在他们看来,市场供需双方在共同认可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活动。 2.什么是市场营销?p4 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3.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哪些?p15 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理论;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其必要条件是满足消费者(社会)的特定需要,充分条件是积极适应环境,实施整体营销理论;市场营销哲学(观念)的演进与变革理论;市场营销调研预测理论方法;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理论方法;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决策理论;市场营销组合理论;营销组织与控制论;等等。 4.市场营销学包括哪两个分支?填空p16 微观与宏观;宏观市场营销学从社会总体层面研究营销问题,而微观市场营销学则从个体(个人或组织)交换层面研究营销问题。 5.市场营销的主要研究方法?填空、简答p21 1)传统研究法①产品研究法②机构研究法③职能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管理研究法 4)系统研究法 6.★什么是市场营销的系统研究方法?p22 这是一种将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方法。在管理导向的营销研究中,常常采用这一方法。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许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1.什么是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树立、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2.什么是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 3.市场营销管理的新旧观念的最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 旧: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 新: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新观念分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4.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在哪些方面对市场营销观念做了修正? 对于市场营销观念的四个重点(顾客导向、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社会市场营销

00058市场营销学各章节重点

00058 市场营销学2021 年版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市场营销和营销哲学 第一节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 一、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 ( 一)市场营销的产生 ( 二)市场营销与相关学的关系 二、市场营销概念 三、市场营销的特征 ( 一)不仅仅是销售。 ( 二)是让渡价值的系统流程 ( 三)是组织的整体哲学 四、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 一)营销者预期顾客与相互营销 1.交易中积极主动寻求响应的一方称为营销者,另一方称为预期顾客。营销者即可以是买方,也可是是卖方。 2.如果出现双方都积极寻求响应的情况,那么双方都称为营销者,这种情况称为相互营销。 ( 二) 需要、欲望和需求 1.需要:人类的根本要求 2.欲望:当需要趋向某些特定目标时,就变成欲望。 3.需求:是指对有能力购置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即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 1〕欲望2〕购置能力 ( 三) 交换与交易 交换的发生有 5 个条件: 1) 至少有两方参与 2)每一方都胡对方所需的东西 3)每一方都能沟通信息和传送物品 4)每一方都可以自由承受或拒绝对方的产品 5)生一方都认为与另一方进展交换是适当的或满意如意的 ( 四) 市场、关系和网络 本学科中的网络是指由企业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 第二节市场营销哲学的成立 一、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概念 也称市场营销导向,是企业在进展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三者 利益相关者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 二、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类型 〔一〕传统市场营销哲学 1、生产导向〔重生产而轻营销〕 1〕是最为古老的一种市场营销哲学。 2〕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本钱以扩展市场。 3〕是在买卖市场条件下产生的。 2、产品导向〔过于关注产品本身,而无视了消费者的需求〕 1〕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创新特色的产品,

市场营销学复习第四章—第六章

第四章购置行为研究 概念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满足其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而发生的购置商品的决策或行动。 相关群体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团体。重点问题 一、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外在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包括: 1.动机。动机及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动机导致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消费者动机是很复杂的,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两局部:生理动机与心理动机。马斯洛指出人类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成不同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两个层次需要属生理的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后三个层次主要是心理的、精神方面的需要。 2.感受。指消费者在其了解的范围内,通过其眼、耳、鼻、舌、身承受外界色、形、味等刺激或环境所形成的心理上的反响,是个体对于社会与物质环境的最简单、最初的理解。感受有四个特征:〔1〕感受的选择性。〔2〕感受的有组织性。〔3〕感受受外在刺激的影响。〔4〕感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营销人员要掌握以上特点,充分利用企业的营销策略,使本企业的产品或效劳被更多的消费者感受到、理解正确。

3.态度。通常指个体对事物所特有的一种协调一致的、有组织的、习惯性的内在心理反响。态度不仅是在后天环境中产生的,也是针对某一对象产生的。营销者研究“态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消费者的态度形成、消费者态度的内容 4、学习。即指“在相似的情况下,由过去的行为所引发的行为改变〞,换言之,学习是指由于经历面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包括: 1、相关群体。相关群体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团体。相关群体可分为参及群体及非所属群体。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购置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向消费者展示新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供人们选择;第二,相关群体能够影响人们的态度,帮助消费者在社会群体中认识消费方面的“自我〞;第三,相关群体的“仿效〞作用,使某群体内的人们消费行为趋于一致化;第四,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或意见领导者〕〞,有时有难以估计的示范作用。 2、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那么将其成员分为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营销人员要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的爱好,通过适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适当的地点,提供适当的产品与效劳。同时,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 3、家庭状况。家庭对消费者购置行为的影响很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要看到家庭作为一个相关群体对购置行为的影

《市场营销学》考纲6第六章-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第六章市场竞争战略(zhànlüè)分析 第一节竞争者分析(fēnxī) 1.识记(shí jì):⑴竞争者的涵义(hán yì) 答:竞争者一般是指那些与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相似,并且(bìngqiě)所服务的目标顾客也相似的其他企业。 ⑵从产业和市场两个方面识别竞争者的方法 答:⑴产业竞争观念。从产业方面来看,提供同一类产品或可相互替代产品的企业,构成一种产业。 ⑵市场竞争观念。从市场方面来看,竞争者是那些满足相同市场需要或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企业。 ⑶战略群体内部和外部竞争的特点 答: 2.领会:⑴竞争者的反应类型 答:一般来说,竞争者的市场反应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⑴从容不迫型竞争者。竞争者对某一特定竞争者的行动没有迅速反应或反应不强烈。竞争者缺少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他们可能感到顾客是忠于他们的;对竞争者主动行动的反应迟钝;他们也可能没有作出反应所需的资金等。 ⑵选择型竞争者。竞争者可能只对某些类型的攻击作出反应,而对其他类型的攻击则无动于衷。竞争者可能经常对降价作出反应,为的是说明对手的降价行

为是枉费心机的,奈何它不得。但它对广告费用的增加可能不作任何反应,认为这些并不构成威胁。 ⑶凶猛型竞争者。这类公司对向其所拥有的领域所发动的任何进攻都会作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 ⑷随机型竞争者。有些竞争者并不表露可以预知的反应模式。这一类型的竞争者在任何特定情况下可能(kěnéng)会也可能不会作出反应。而且根据其经济、历史或其他方面的情况,无法预见竞争者会做什么事。 ⑵建立企业的竞争(jìngzhēng)情报系统的主要步骤 答:企业建立竞争(jìngzhēng)情报系统的主要步骤是:⑴建立(jiànlì)系统; ⑵收集(shōují)数据;⑶评价分析;⑷传播反应。 ⑶企业制定针对竞争者战略对策时需考虑的因素 答: 第二节市场主导者战略 1.识记:⑴市场主导者扩大市场需求量的主要途径 答:市场主导者扩大市场需求量的主要途径有:⑴发现新用户;⑵开辟新用途;⑶增加使用量。 ⑵市场主导者为保护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主要防御战略 答:可供市场主导者选择的防御战略有:阵地防御、侧翼防御、以攻为守、反击防御、运动防御、收缩防御。

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汇总

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汇总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第一节 1、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的集合。销售者构成行业, 购买者构成市场。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即: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2、所谓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如果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那么,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3、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和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在不同的需求状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有所不同。(一)负需求。管理。4 负需求是指绝大多数人对某种产品感到厌恶,甚至愿意出钱回避它的一种需求状况。在负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改变市场营销。(二)无需求。无需求是指目标市场对产品毫无兴趣或漠不关心的一种需求状况。通常情况下,市场对下列产品无需求:【1.人们一般认为无价值的废旧物资;2.人们一般认为有价值,但在特定环境下无价值的东西;3.新产品或消费者平常不熟悉的物品等。在无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刺激市场营销】(三)潜伏需求。潜伏需求是指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有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在潜伏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开发市场营销。(四)下降需求。下降需求是指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一种需求状况。任务:重振市场营销【措施:分析原因;开拓新目标市场;刺激需求】。(五)不规则需求。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一年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六)充分需求。充分需求是指:某

(完整word版)《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 一、知识点 1.关于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关系。 2.顾客感知价值的内涵:顾客在感知到产品或服务的利益之后,减去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得出的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主观评价. 二、问答题 1.“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含义: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 市场的三要素:消费者;产品或服务;交易条件。 2.什么是市场营销管理观念: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产观念:以企业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企业销售什么产品顾客就购买什么产品。 产品观念: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没有重视研究顾客的新需要,忽视在新品开发上做准备。 推销观念: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厂家竞争激烈,企业组织销售人员走出厂门推销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完全把顾客的需求做为出发点,按顾客的需要和要求去组织产品开发。 社会营销观念: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利益的观念,要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实现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多赢”。 3.简述顾客感知价值并结合某产品或某企业,阐述其是如何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的.1、在控

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产品功能2、让产品使用时更安全3、使产品的非核心价值更高4、尽可能多地向顾客传达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5、降低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6、为顾客提供关联或互补产品7、以准确的品牌定位满足顾客心理与情感需求8、实行感情营销,满足顾客情感需求9、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10、提供技术培训、产品介绍和试用等服务11、注重细节服务12、以特色服务增加产品的综合价值13、企业以自身的实力优势实行资源整合14、通过利润直接分享使产品增值15、发动员工开展技术革新16、利用现代网络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 一、知识点 1.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2.影响企业营销的直接与间接因素:微观与宏观 3.SWOT分析: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市场营销环境?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 包括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经济、人口、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微观环境(竞争者、公众、供应商→企业→中间商→顾客) 第三章分析消费者市场 一、知识点 1.消费者市场及其特点:是个人或家庭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1。广泛性

市场营销学(整理)

第一章论述: 1、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研究为 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第二章市场与市场营销观念 1、各种观念:(五种) ●生产观念:即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思想。 生产观念认为:生产是最重要的,只要生产出有用的产品,就一定有人要。顾客关心的主要是产品价格低廉和可以随处购得等,因而经营者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追求生产率和建立广阔的销售网络上。 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代,这种大量生产、降低价格的思想尚有其生命力.而如今大多数商品已经供过于求,厂商竞争激烈,这种经营导向无疑已严重过时。 ●产品观念:产品观念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 产品观念认为:产品是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总是欢迎质量最优、性能最好的产品。因此,产品导向企业致力于制造优质产品,并经常改进. 产品观念导致“营销近视症”,即过分重视产品质量,看不到市场需求及其变动,只知责怪顾客不识货,而不反省自己是否根据需求提供了顾客真正想要的货. ●推销观念:(或称销售观念),是许多厂商向市场进军的另一种普遍的观念,以销售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购买迟钝或抗拒购买的表现,如果听其自然,消费者不会购买本企业太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大力开展推销和促销活动,剌激消费者作出更的购买.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要达到企业目标,关键在于断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与前三种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卖方需要为中心,而营销观念则以买方需要为中心;推销是卖方满脑子要把产品换成现金的需要;而营销则是通过帮助消费者满足其需要而获得应有的报酬。 ●社会营销观念:是营销观念的发展和延伸,强调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仅满足消费者的个别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费者总体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企业利润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求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2、顾客认知价值(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间的差额。 3、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perceived performance )与他的期望值(expectation)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4、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复习题:p45:(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现实或潜在需求的综合性经营销售活动过程.(2)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要达到企业目标,关键在于断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与前三种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卖方需要为中心,而营销观念则以买方需要为中心;推销是卖方满脑子要把产品换成现金的需要;而营销则是通过帮助消费者满足其需要而获得应有的报酬。 (3)市场营销观念经历的阶段:1、60年代,《Y理论》:公司对待它的员工不能像对待机器零部件一样, 而应该通过启发管理活动,激发他们各人的创造力。 2、70年代,《战略计划》 公司在激烈变化的环境中的一种思考方法,即如何建立和管理公司的业务投资组合. 3、80年代,《卓越和质量》:作为成功的新准则而受到注目。 4、90年代,顾客导向和驱使 公司最终认识到在它的所有活动中,顾客导向和驱使是最重要的。 第三章:市场竞争与市场营销组合: 1、市场主导者:是指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营销者。 2、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追随者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有能力对市场主导者和其他竞争者采取攻击行动,希望夺得市场主导者地位的公司,一是,争取市场主导地位,向竞争者挑战即是市场挑战者,二是,安于次要地位,在“共处”的状态下求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即是市场追随者.

国际市场营销学各章知识难点

(五)重难点分析 章名本章重点本章难点 第一章 国际市场营销学导论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 念 2.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 动因 3.研究对象和内容 1.为国际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国去投资提供合理化 建议 2.分析东道国采取措施吸引外国企业前来投资的 原因 第二章 国际政治环境1.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与防 范 2.国际法律环境 3.国际商务争端的解决途径 1.为国际企业遭遇国际商务争端时选择什么途径 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章 国际文化环境1.文化环境的含义 2.研究文化环境的重要性 3.国际文化环境的构成 4.文化环境的固守性与文化 性的变异性 5.文化冲突的产生 6.商业习惯和文化 1.分析国际企业遭遇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 2.能提出国际企业避免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 3.能为国际企业提出主动适应文化环境的措施 第四章 国际经济环境1.本国经济环境 2.区域经济环境 3.全球经济环境 4.全球人口环境 5.国际金融环境 1.能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合理化建议 2.能为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提供合理化建议 3.能为国际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提供化解 国际市场营销风险的建议 第五章 国际科学技术环境1.国际科学技术环境及其环 境 2.电子商务与国际营销 3.网络营销的发展及其影响 1.能对国际企业提供利用网络营销开展国际营销 活动的建议 第六章 国际自然环境1.国际自然环境的构成及影 响 2.国际自然环境的恶化与保 护 3.国际营销与可持续发展 1.能为国际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活动提供对策建议

第七章 国际市场选择1.国际区域市场 2.北美市场 3.东亚市场 4.欧盟市场 5.非洲市场 1.能为国际企业选择区域市场中的某一个国家作 为目标市场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第八章 国际营销调研与信息系统1.国际营销调研的概念、作用 和内容 2.国际营销调研的程序和方 法 3.国际营销调研的问题 4.国际营销信息系统 1.为国际企业设计国际市场调研方案 2.为国际企业设计国际营销信息系统提供合理化 建议 第九章 国际市场营销规划与组织1.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基本概 念 2.国际市场营销规划 3.目标市场国选择 4.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模式 选择 5.全球竞争组织 1.为国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细分方案 2.为国际企业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模式选择提供 合理化建议 第十章 国际市场产品策略1.国际市场需求特点 2.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策略 3.国际市场产品适应性及新 产品开发策略 4.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 1.能为国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产品组合策略 建议 2.分析国际企业生产的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 阶段 3.对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提出营销方案 4.分析国际企业的产品品牌的优点 第十一章国际市场定价策略1.国际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影 响因素 2.国际市场定价方法与策略 3.国际企业转移定价策略 1.分析国际企业对产品采用的某种定价方法的原 因 2.为国际企业产品定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3.为国际企业采用转移定价方法提供合理化建议 第十二章国际分销渠道策略1.国际市场分销渠道的概念 及结构 2.国际市场分销渠道模式 3.影响国际中间商选择的因 素 1.为国际企业设计分销渠道提供合理化建议 2.为国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分销渠道管理的建议

市场营销学章节要点谢弦林萍主编北京大学

市场营销学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一、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1、生产观念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4、市场营销观念 5、社会营销观念 二、顾客满意的概念 三、顾客让渡价值的观念 四、顾客忠诚的概念 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二、宏观市场环境的构成 自然环境、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三、微观市场环境的构成 企业内部各部门、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公众、竞争者 四、SWOT分析法 第四章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市场的概念 二、阿萨尔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本模式 约翰沃森的“刺激——反应”模式 四、影响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的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里因素、 五、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第五章产业市场 一、产业市场的概念 二、影响产业市场购买行为的因素 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个人因素、产品因素及生产者的库存策略 三、产业市场用户购买的特点 四、产业市场的购买决策 第六章市场营销调研 一、市场营销调研内容与方法 二、市场营销调研程序 三、市场需求预测 第七章市场资源战略 一、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 二、企业投资组合规划 (一)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1、调整战略有:扩展战略、保持战略、收缩战略和放弃战略 2、金牛产品、明星产品、问题产品、瘦狗产品应分别采用何种调整战略?

(二)通用电气公司法 绿色地带:采用发展战略 黄色地带:采取保持战略 红色地带:采取收缩或放弃战略 三、业务发展战略 (一)密集型成长战略:市场渗透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开拓战略 (二)一体化成长战略: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三)多元化成长战略:同心多元化、水平多元化、综合多元化 四、市场需求管理的类型 1、负需求转换需求 2、无需求刺激营销 3、潜在需求开发营销 4、下降需求再营销 5、不规则需求同步营销 6、充分需求维持营销 7、过量需求缩减营销 8、有害需求反营销 第八章市场竞争战略 一、基本的竞争战略 1、基本的竞争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聚焦(集中化)战略 二、1、市场主导者战略:防御战略。 2、市场挑战者战略:进攻战略。 3、市场跟随者战略:模仿战略。 4、市场补缺者战略:专业化经营战略。 第九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变量 1、地理因素 2、人口因素 3、行为因素 4、心理因素 二、消费者市场细分变量 1、人口变量 2、经营变量 3、采购方法 4、形势因素 5、个性特征 三、选择目标市场的模式 1、单一市场集中化 2、产品专业化 3、市场专业化 4、选择性专业化 5、全面进入 四、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无差异性策略、差异性策略、集中性策略 五、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需考虑的因素 六、市场定位战略:差别化是市场定位的根本战略 1、产品差别化战略 2、服务差别化战略 3、人员差别化战略 4、形象差别化战略 七、市场定位的方法 1、避强定位 2、迎头定位 3、重新定位 第十章产品策略 一、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 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 二、产品组合及其相关概念 1、产品组合 2、产品线 3、产品项目 4、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度。 四、产品组合策略

市场营销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学 1、市场营销概念要点的内容。 (1)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是获得保持和增加顾客 (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的基本业务就是在交换过程中“创造、传播和传递更高的顾客价值”。 (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程度,对交换过程管理水平。 2、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的手段和方式。 3、服务营销内容。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内容包括服务标准、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延伸和扩展.物流企业营销就是服务营销,让顾客第二次满意。现代物流离开了服务理念就失去竞争的能力。物流企业的客户需要的不是标准化服务,他们需要的是个性化,便利化服务,因此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顾客的忠诚度 4、关系营销.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5、市场营销管理基本任务与本质、常见8种需求内容及管理。 基本任务:通过营销调研、计划、执行与控制管理目标市场的需求水平、时机和构成.对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信息沟通与促销做出系统决策。 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

1负需求:即多数人不喜欢,甚至愿意花一定代价来回避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负需求不是消费者无需求是心理障碍影响需求。管理:分析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产品的心理因素,重新设计产品、降低价格,运用新的促销手段(福喜事件肯得基半价)改变人的信念和态度,将负面需求转变为正面需求。 2无需求:目标市场对产品缺乏兴趣或漠不关心的需求状况.管理:刺激市场,通过强有力促销及其他营销措施,努力产品所能提供的利益与人的自然需要和兴趣联系起来创造需求. 3潜伏需求:指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管理:致力于市场营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 4下降需求: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情况。分析需求衰退的原因,开辟新的目标市场、改变产品特性,采用更有效的促销手段来刺激需求,扭转下降趋势. 5不规则需求:即市场对某些产品(服务)的需求在不同季节,甚至一天的不同时段出现的波动状况。旅游业、娱乐业、物流业较为突出,淘宝的光棍节网购,旅游的马代、宾馆的希尔顿、景点节假日、地铁上下班时段、汽车火车春运需求.管理任务:协调市场营销,即通过灵活定价,促销及刺激手段来改变需求的时间模式,使物品或服务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达到均衡需求,鼓励淡季消费,变不规则需求为均衡需求。 6充分需求:又称饱和需求,即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和预期相一致的需求状况。对企业而言这是最理想的一种需求状况。但在动态市场上由于受消费者偏好和兴趣的改变和同行业的竞争两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充分需求形势会发生变化,宝洁海飞丝遇到联合利华清扬. 管理:是在动态中密切注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竞争状况,经常测量准确把握顾客满意程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鼓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大力推销,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这种状态。 7过量需求:即某产品(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企业所能供给或愿意供给水平的需求状况。过量需求可能是暂时性缺货,也可能是价格太低,还可能是由于产品长期过分受欢迎所致。管理:实施“低营销”,通过提高价格,合理分销产品,

市场营销学通论-郭国庆enen

市场营销学通论 章节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企业战略计划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 第四章消费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 第五章组织市场及其购买行为 第六章目标市场营销 第七章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第八章市场需求测量与预测 第九章市场竞争战略 第十章产品策略 第十一章定价战略 第十二章分销战略 第十三章沟通与促销策略 第十四章营销计划与组织 第一章导论 本章重点: 1、? 相关学科对市场营销学科的贡献 2、?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3、? 市场营销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 4、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市场营销学的性质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市场营销学认为,企业的利润目标及其它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最终都取决于消费者(或用户)是否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劳务)。 它的立足点、着眼点是企业,是从卖主的角度研究市场经营问题的。所以,准确地说,Marketing应称做“市场营销学”。 二、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市场营销学的产生 德鲁克认为:市场营销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日本,而不是西方。直到20世纪初期,“市场营销”这个名词才首次作为大学课程的名称。 1、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生产迅速增长,城市经济发达,商品需求量急剧增加。→供不应求。 2、企业家最关心的是: 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多获利润。 ●1911年之后,泰勒(Taylor 1856-1915)制的推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一战后,部分军工企业转开民品。→致使竞争更加激烈,有些产品已开始滞销。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上开始重视推销术和广告的应用(如:市场分

市场营销学 重点知识(自己整理的)

市场营销重点 第一章市场和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的社会过程和 管理过程。 要点:1最终目标: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 2核心:交换 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以及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2、现代市场营销学包括宏观和微观,微观市场营销的主要活动有市场营销研究,产品开发,购买者行为, 市场计划,渠道开发,产品实体分销,定价,促销(广告,人员推销等)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1、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 五个阶段。 具体如下: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1) 生产观念:基本观点:定价合理的产品无须努力推销即可售出,企业工作以生产为中心。 经济基础:市场上产品供小于求。这里的需求不是指有货币购买力的需求,而是指 一种欲望或者说是一种潜在需求。 (2)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会欢迎质量最优、性能最好和特点最多的产品,并愿意支付更多的钱。 企业管理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 术人员,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1 2观念最终导致“营销近视症”。最终结果,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3)推销观念:认为只要努力推销,商品都可售出,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 此类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 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 者真正需求的基础上。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 (4)市场营销观念:核心为以顾客为中心,达到顾客满意。 四个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 ●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5) 社会营销观念: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 品和服务,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 五种观念的比较: 2、对于市场营销观念的四个重点(顾客导向,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社会营销观念都做了修 正:1,以消费者为中心,采取积极的措施 2.整体营销活动,即视企业为一个整体,全部资源统一运用更有效的满 足消费者的需要 3.求得顾客的真正满意,即是利润为顾客满意的一种报酬,视企业的满 意利润为顾客满意的副产品. 4,决策程序先考虑消费者与社会的利益,寻求有效地满足与增加消费者 利益的方法,然后再考虑利润目标,看看预期的投资报酬率是否值得 投资. 、顾客认知价值包括顾客购买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 具体P37 和

《市场营销学》——第六章

第六章市场竞争战略 第1节竞争因素分析 上图表示马歇尔·波特提出的五种竞争因素,告诉我们企业竞争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五种竞争威胁:(1)现有同业者的直接竞争威胁:(2)新加入者的威胁;(3)替代品的威胁;(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威胁;(5)顾客讨价还价的威胁。 上述五种竞争因素也可从垂直和水平两个角度分为垂直竞争和水平竞争因素。前者包括供应商和购买者,后者包括现有直接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品提供者。面临着这众多的竞争威胁,市场营销战略的实质,就是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源,使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相对能力极大化。 一、现有同业者 现有同业者,即现在已经存在、提供同类产品的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竞争对手。对于这种竞争因素,企业都比较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对应或抗衡。现在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的企业间的竞争情况已几乎成为报纸和电视中的日常内容。 例如:英国航空公司和维尔京航空公司演出了一场激烈的竞争闹剧,竞相压低价格并许诺更好的服务,然而同时也伴有不可告人的联合甚至一些诉诸法庭的行为发生。 宝洁公司(P&G)与尤尼拉夫公司在家用洗涤市场展开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广告及新许诺。 (一)同业者间竞争的原因 这种竞争是最古老的一种竞争概念。在一些行业里,可用“好战的”、“痛苦的”、“残酷的”、“无情的”等来形容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导致其竞争激烈展开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同业者为数众多或势均力敌

当厂商为数众多时,各厂商往往自行其是,有些厂商习以为常地认为它们能随意地采取行动而不被人察觉。甚至在厂商相对较少的场合下,如果它们在规模和可观的财源方面保持相对平衡,不稳定性就会产生,因为它们很容易互相较量,并拥有足够的财力以进行持续而又激烈的报复。 2、高固定成本或高存储成本 高固定成本对所有要充实生产能力的厂商来说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时往往会导致价格消减的迅速升级。例如,像纸张和铝之类的许多基本材料会遭受其损害。 高储存成本的情况是,产品一旦生产出来,要加以储存极其困难,或者要花费巨额资金,甚至存在很大的积压风险。 3、产品差异或转换成本的缺乏 在产品或服务被理解为某种商品或准商品的场合下,买主的选择主要是基本价格和服务,由此导致激烈的价格和服务竞争的压力。 4、大量扩大的生产能力 在规模经济支配下必须大量增加生产能力的场合,生产能力的增加经常会破坏行业的供求平衡,尤其是在把追加的生产能力串在一起的场合下要冒一定的风险。行业会面临再次发生生产能力过剩和价格削减的时期。 我国彩电、冰箱等家电行业就面临其苦脑。如我国电冰箱生产能力,96年就已达到2300万台,实际产量已达1000万台以上,而市场需求仅为800万台。 5、形形色色的竞争者 在战略、起源、个性以及与其母公司的关系上各不相同的竞争者会有各种不同的目标,对如何竞争有着不同的战略,并有可能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互相残杀。 6、高度战略性赌注 如果大量厂商在某个行为内为了取得成功而下了很高的赌注,那么该行业的抗衡会变得更加反复无常。例如,某家从事多种经营的厂商会十分强调其在某个特定的行业中所取得的成功,以便促进其公司全面战略的形成。 7、较高的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是指经济上、战略上和情绪上的使公司在诸企业中保持竞争状态的因素,即使它们获得的只是极低的甚至是负的收益。退出壁垒的构筑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专门资本:高度专门用于特定的企业或地点的资产,具有较低的清算价值或较高的转让费用或兑换成本。 (2)退出的固定成本:这类成本中包括劳工协议、安置费用、零部件的维修能力等。 (3)战略上的相互关系:营业单位和公司内其他单位之间在商誉、市场营销能力、进入金融市场的途径、分摊的设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4)情绪上的障碍:由于对特定企业的自居作用、对雇员的忠实心理、对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担心、自豪感及其他原因,使管理部门不愿意作出从经济上来说是正确的退出决定。 (5)政府和社会的限制:这类限制包含着政府因担心失业问题和局部性经济影响而拒绝接受退出或劝阻退出。 从缓解竞争和提高效益出发,最佳状态是构筑起较高的进入壁垒和降低退出门槛。 (二)主要竞争战略 面对同业者的直接竞争,企业有三种可选择的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的要点在于通过内部挖潜尽可能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并以低成本获取行业领导地位,吸引市场上众多对价格敏感的购买者。 (1)获取低成本优势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