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八章认识——亚洲

第一、二课时

课题:第八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和范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三、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

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东:170°W;最西:26°E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学以致用]: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 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 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活动]: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四、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五、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位置和范围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我们的环球之旅已经到达了我们祖国所在的大洲——亚洲。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亚洲人自豪。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眼睛来验证亚洲之最。

二、活动内容:

(一)算一算——世界第一大洲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4《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广(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长

3.面积最大(4400千米)

(二)找一找——亚洲的分区

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区域。

读图6.5《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分析:看图6.6景观图,描述图片中居民的生活。

图1西亚——游牧——穿着宽松的长袍

图2北亚——狗拉雪橇——皮衣

图3南亚——捕鱼

图4东南亚——长屋

四幅图说明由于面积辽阔,亚洲各地的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很明显,也就造就了居民生活的差异。

三、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的旅程即将结束,请你们谈谈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课时

【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练习】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

(1)A山脉;B山脉;C山脉;

(2)河流:D;E;

(3)高原:G高原;

H高原;

(4)平原:①平原;

②平原;

(5)半岛:③半岛。

第四课时

【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3、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练习】

读“亚洲气候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④气候;⑤气候;

⑥气候;⑦气候;

⑧气候。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气候;降水最多的是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气候。

(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小),降水(多、少)(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高、低),属于(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6)读图8,各月的气温平均大约在()左右

A.-10℃

B.0℃

C.10℃

D.20℃

(7)图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7①~⑨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

第九章认识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5.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能力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有一大热点(新马泰)。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板书:第一节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9.1“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9.2“东南亚政区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板书: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3.课件展示:图9.3“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板书: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6.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8.课件展示: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课件展示)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反馈练习]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C

6.D

7.D

8.C

板书设计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国家:11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1.分组讨论:为什么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午后2点左右降雨?

2.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亚情况的了解。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

2.东南亚有哪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9.7“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提出问题: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山脉和高原。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南北纵列,山河相间。请同学回顾复述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诗略)。

4.提出问题:继续读图9.7“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

(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

5.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

因为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东南亚情况相似,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特别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上(如我国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宜宾、上海等城市),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板书:二、多山的地形

6.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板书:三、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7.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8.课件展示: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和“吉隆坡唐人街”等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9.课件展示:图9.9----9.14“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课知识要点与检测,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归纳小结。

第二节知识要点与检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反馈练习]

1.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多平原、少山地

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2.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伊洛瓦底江

C.红河

D.萨尔温江

3.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黑人奴隶

B.华人、华侨

C.英国移民

D.殖民统治者

4.下列有关东南亚居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

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C.以白种人为主

D.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5.东南亚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是来自我国( )

A.广西、广东

B.河北、河南

C.四川、云南

D.福建、广东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D

第二节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4.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配。

教学难点

1.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自制有关投影片。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最近都从各种媒体获知,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5分,美英联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了代号为“斩首”行动的第一轮空袭,标志着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4月中旬,美军攻入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4月下旬,美军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提出问题:以上事件发生地“伊拉克”在哪个地区?

学生回答:中东地区。

提出问题:中东地区目前还有什么问题多少年一直悬而未决?

学生回答:巴以冲突。

老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全世界的热点地区——西亚。

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展示,随后请各小组派出代表以“我印象中的中东”为题进行1分钟左右的演讲。

老师评价:同学们演讲的都非常好,说明大家在课下都认真收集了资料,希望今后大家在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将我们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哪些词语经常出现在中东的新闻报导里?

学生回答:(波斯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犹太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巴解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水资源、石油资源)

老师补充:此外还有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哈马斯、阿以、库尔德人等。

老师承转:中东地区国家众多,由于种种原因,多少年来,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争。

学生播音:请一位同学模拟新闻播音员读教材有关中东的内容,向大家播报一下中东历史上的几次著名战争。

提出问题:除了以上几次战争,最近发生的还有什么战争?

学生回答: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

提出问题:中东为什么会战争不断?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

板书:中东——世界的热点地区

播放录像《今日世界系列之八——中东》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新华音像中心出版发行) 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①中东的地理概念是什么?②中东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③中东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老师归纳:同学们都提到了本区的千年争端起因有:“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这些争端由来已久,多少年悬而未决,因此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从中东的得名开始吧!

提出问题:同学们,谁知道“中东”的由来?

学生回答: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提出问题:①中东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呢?

②中东和西亚有什么区别?

电脑展示:图9.22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将中东地区放大。

学生活动:学生首先在课本图9.20找出以下国家(或地区)和城市,在课本上熟悉位置以后,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认,老师说,学生指认,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国家或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

城市: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贝鲁特、麦加、麦地那。

电脑展示:课本世界地图上找西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学生读图了解西亚范围,比较中东和西亚的范围。

学生比较后回答中东和西亚的区别。

老师小结: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汗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板书:特殊的地理位置。

电脑展示:中东的地形图。

提出问题:①本区联系哪三大洲?②本区的五海指的是哪五海?③本区沟通了哪两大洋?

学生回答:

学生甲:本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学生乙:五海分别指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

学生丙:本区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老师评价:同学们答得都非常好,但我们要注意,五海中哪个海不是真正的海?(里海)对了,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不是真正的海,由于人们有时也把湖叫做“海”,如中国的内陆湖——青海,所以这里也借用了“海”字。

板书: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提出问题:①从地中海到黑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峡)②从地中海到红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

学生回答:略

老师小结:本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还体现在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脑展示:图——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图

学生思考:①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②土耳其海峡又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学生活动:学生首先在课本51页图上填出以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为界的大洲名称,再找出它们各自沟通的海洋,然后老师抽查两位同学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读。

提出问题: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老师小结:“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为两大洲界线,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如从波斯湾运石油到英国伦敦走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7300千米,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

要通道。

提出问题:中东为什么长期战争不断呢?

学生活动:读教材相关内容,老师指导学生寻找答案(中东处在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老师讲述: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成为了世界的热点地区。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小结,中东是世界的热点地区,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同时还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反馈练习]

1.关于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距离

B.亚、欧洲的分界线

C.运河以东为沙特阿拉伯领土,以西为埃及领土

D.埃及首都开罗位于运河西侧岸边

2.关于土耳其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沟通了地中海和里海

B.靠近地中海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海峡由三部分组成,即马六甲海峡、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峡

3.中东周围的海区称为“五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

A.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C.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

D.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4.下列海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A.马六甲海峡

B.台湾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5.巴勒斯坦地区西部濒临的海域是( )

A.大西洋

B.红海

C.黑海

D.地中海

6.中东处在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很重要。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D

6.亚洲欧洲非洲大西印度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的原因除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等。今天我们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板书:世界热点地区

[讲授新课]

丰富的石油资源(板书)

电脑展示:课本28页图9.26“1999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

提出问题:①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多少?②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

学生回答:①中东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②因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比重较大。

老师评价小结:回答得非常好,从储量、产量和输出比重可以看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板书:地位重要

电脑展示:课本26页图9.27“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路线”

提出问题:①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②中东石油主要运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

学生A: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学生B:中东石油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板书:分布集中

过渡:中东石油是通过哪些航线到达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呢?

板书:输出路线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3个大组,读28页图9.27分别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并派各组代表回答。

学生回答:

A组代表:航线A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

B组代表:航线B经过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

C组代表:航线C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大西洋到达日本。

投影正确答案进行评价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同学们认真读图,并在图上找出了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

提出问题: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

学生齐答:航线A比航线B近。

设疑提问: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老师提示: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地狭水浅)

学生回答:苏伊士运河通过的轮船吨位低。

老师补充:A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至欧洲距离最短。比绕道非洲好望角可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运费最经济,但由于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它的深度和宽度虽然经过加深和拓宽,但现仍不能通过25万吨以上的油轮,B航线经非洲的好望角,至欧洲的距离较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所以载重在25万吨以上油轮驶往西欧仍需绕道非洲好望角。

学生讨论:为什么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提示:石油能源地位上升,燃料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发言:略

老师总结:中东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地区是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西欧进口的石油中50%、

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

第五章 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可以划分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2. 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柴达木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环抱之中,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盐矿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昆仑山脉是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山脉,公格尔是最高峰,北坡峻巍,南坡平缓。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大湖,是世界最高的咸水湖。雅鲁藏布江流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是全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4. 秦岭山脉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地区,主体位于陕西省境内,最高峰为太白山。秦岭北坡冬季阻挡西北风南下,使秦岭南部少受寒冷和冻害影响;夏季拦截东南风带来的雨水,加大了秦岭南北降水量的差异。淮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两条大河之间。 5. 秦岭—淮河的重要地理意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是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河流是否有结冰期的界线。 6.

7. 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东南丘陵,适宜发展多种多样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和果木。长江中下游平原呈串珠状,地势低平,水网稠密。 8. 住宅朝南,在盛夏太阳高度角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较少,起到遮阳避暑的作用,在隆冬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同时冬季太 阳高度角较小,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第六章认识跨省际区域 6.1 东北地区 1.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濒临渤海、黄海,与朝鲜、蒙古、俄罗斯相邻。位于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形成山水环绕(平原——山地——界河)的地表形态。气候特点为长冬、严寒。(纬度高,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较近) 2. 黑龙江支流以我国境内的松花江为最大。黑龙江的中段及其支流乌苏里江是中俄界河,鸭绿江是中朝界河,图们江不仅是中朝界河,入海口附近还是朝 俄界河。 3. 东北平原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的特点是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大兴安岭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东坡陡,西坡缓;小兴安岭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陡,西南坡缓。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平原地域辽阔,水土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春小麦、大豆、甜菜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全国最大的甜菜产区。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4.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对我国饮食地域差异的高度概括。 5. 东北地区濒临海洋,地势低平,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本区国界线长,利于和朝鲜、蒙古、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商贸活动,还 可以与日本、韩国等国家联系。 6. 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和生长期长的作物,生长期短,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饲料和防寒 问题,而优势是: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害虫过冬困难,缓解病虫害。 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的生物圈保护区网。 8. 9.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夏季温暖,降水集中,生长期虽短,但日照较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密度 小,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大部分水分条件好,但有冻土、沼泽、盐碱地,都不利于农业发展。夏季降水集中使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区容易形成内涝。 10. 由于人们的过量采伐、毁林开荒、重采轻育及森林灾害等原因使东北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木材蓄积量大幅度下降。。 11. 湿地、森林、海洋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被誉为“地球之肾”。三江平原的湿地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 12. 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①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②有稠密的公路、铁路,便利的内河航运和海运③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全国最 大的重工业基地。 14. 东北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老化和市场竞争力差。改进方法:转换体 制和机制、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黄土地形类型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区。 3. 黄土高原“风成说”证据:①厚度均匀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③矿物成分不同④有古土壤。 4.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地表植被稀疏,且降水集中,再加上人口增长太快,粮食和燃料不够,人们到处毁林开荒,使黄土高原成为全国水土流 失最严重的地区。其中以黄河中游的晋西、陕北最为突出。 5.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后果: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河床抬高,水库、湖泊变浅,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6. 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黄土高原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7. 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种草、种灌木、种树)、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坡耕地修梯田、沟壑区打坝淤地)、农业 措施(改变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 8.皇姑梁小流域治理区位于山西省岚县,以小流域为单位,三种方式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如山上植树种草,山坡改梯修渠。 9. 黄土高原蕴藏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乌金高原”。其中山西省煤炭储量和产量最大,有遍布全省的大型煤炭基 地(大同、阳泉、朔州、太原、晋城、长治、汾西、霍州),另外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神府、豫西和宁夏等也是重要的煤炭基地。火力发电基地主要有朔州、大同、神头、太原、娘子关、霍州、阳城、兰州、宝鸡、府谷等。 10.陕西、山西、内蒙古接壤地区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这里的煤发热量高、埋藏浅,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11. 陕甘宁接壤地区的长庆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之一,区内建成输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管道。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中学地理)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第八章认识亚洲 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亚洲的位置: 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②经纬度位置: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最北纬77.43°;最南 11.7°;最东西经169.40°;最西东经103.30°)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的分区: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区域。 亚洲的面积: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5%。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亚洲地形特点:亚洲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3/4。 5、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6、亚洲河流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是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流经干旱地区,注入咸海。 7、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8、亚洲季风区内易造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9、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0、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11、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①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孟买)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中国上海) ③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中国北京)12、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不同点是: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从年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13、通过学习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带来的影响等差异,明确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①冬季风发源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多为偏北风,性质寒冷干燥,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②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多为偏南风,性质温暖湿润,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夏季普遍降水多、气温高。 14、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而降水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蒙古乌兰巴托) 15、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半球位置)北极圈从欧洲北部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纬度位置)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海陆位置) 16、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17、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非洲有6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 ■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是由赤道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少。(非洲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面积较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1/3,因此干燥区面积广大) ■非洲一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较低在10℃—20℃。非洲七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高达30℃以上。(说明非洲气温高) 8.2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1年亚洲人口达3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7%。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中国、日本位于东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位于南亚)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其主要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基础好。 3、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亚是气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练习

2019-2019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使用地 图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 。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图中A、D两地哪处坡陡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 3.通常把山地、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统称为山区。 4.收集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地理图书、访问________、日常生活等。 5.请将下列地形类型与其特征进行配对组合。 A.山地①海拔较低,坡度比较和缓 B.高原②周围高,中间低 C.平原③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D.盆地④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E.丘陵⑤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A配________ B配________ C配________ D配________ E配________。 二、单选题 6.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图是他们考察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题。

(1)同学们测得A地12时的气温是19℃,则B地此时的气温约为() A. 19℃ B. 16℃ C. 13℃ D. 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地海拔小于C地 B. E地位于山脊 C. 若A,C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400千米 D. 站在D地不可能看到C地 7.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 山脊 B. 山顶 C. 山谷 D. 陡崖(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向东流 B. 从东南向西北流 C. 从北向南流 D. 从东北向西南流(3)山峰甲与河流乙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600米(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8.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晋教版)

秦岭—淮河: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同步检测含答案详解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2.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 B.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 B.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亚洲各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4.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5.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全部在北半球D.全部在南半球6.可以作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证据的是() A.面积最大 B.跨经度最广 C.地形最复杂

D.南北距离最长 7.关于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C.大多数河流由于受地形影响流程较短 D.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8.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高周低B.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山地、高原为主 B.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大洲 C.地势西高东低 D.亚洲是世界地势起伏最大的一个大洲 10.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B.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D.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11.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温和干燥B.温和湿润C.寒冷干燥D.寒冷湿润12.下列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 B.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C.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D.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1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寒带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4.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不均匀,一般没有早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章知识点归纳 1认识地球面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地球的形状:球体。 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越向两极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一点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来表示。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特殊的纬线: ●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2感受地球运动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4 气候教案 晋教版

4.4 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重点】 各种气候的分布、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天气有关概念和特点,引入气候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观察比较图片景观,理解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一、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完成下表: 2、活动,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A.昆明四季如春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明天大风降温

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E:秋高气爽 F.清明时节雨纷纷 G.暴风骤雨 H.北京冬冷夏热 I.勿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过渡】观察多媒体图片景观和相应的文字描述,总结这些地方的气候特点。 二、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阅读地图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表。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注: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不受纬度位置的限制。 2、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图找出热带的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分布范围最为广大 特点:全年高温,降雨分为干、湿两季 (3)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 (4)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小结:熟记四种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终年炎热干燥 3、师出示“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鼠标显示闪动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个温度带?

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

第五章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可以划分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3. 三江 源自 然保 护区 位于 长 江、 黄 河、 澜沧 江的 源头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柴达木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环抱之中,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盐矿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昆仑山脉是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山脉,公格尔是最高峰,北坡峻巍,南坡平缓。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大湖,是世界最高的咸水湖。雅鲁藏布江流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是全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4. 秦岭山脉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地区,主体位于陕西省境内,最高峰为太白 山。秦岭北坡冬季阻挡西北风南下,使秦岭南部少受寒冷和冻害影响;夏季

拦截东南风带来的雨水,加大了秦岭南北降水量的差异。淮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两条大河之间。 5. 秦岭—淮河的重要地理意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是北方和南方的分界 线;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 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河流是否有结冰期的界线。

6. 北方、南方地区概况 7. 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东南丘陵,适宜发展多种多样的 亚热带经济林木和果木。长江中下游平原呈串珠状,地势低平,水网稠密。 8. 住宅朝南,在盛夏太阳高度角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较少,起到 遮阳避暑的作用,在隆冬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同时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第六章认识跨省际区域 6.1 东北地区 1.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 地区。濒临渤海、黄海,与朝鲜、蒙古、俄罗斯相邻。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形成山水环绕(平原——山地——界河)的地表形态。气候特点为长冬、严寒。(纬度高,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较近) 2. 黑龙江支流以我国境内的松花江为最大。黑龙江的中段及其支流乌苏里江是 中俄界河,鸭绿江是中朝界河,图们江不仅是中朝界河,入海口附近还是朝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Ⅰ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 纳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1认识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示的平面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情况: ●一是无特殊标志的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三是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线和纬线来确定方向。 3、问题:如果没有地图,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辨别方向? ●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在晴朗的夜晚,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面向北极星,前方为北,后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 ●利用指南针判别方向。将指南针水平放置,当磁针静止,磁针上有“北”字的一端指的就是当地的北方。这种方法不能在磁力异常的地区使用,要避开钢铁、高压线等带电、带磁的物体。

●利用太阳判别方向。太阳是大自然中最可靠的“指南针”,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正午时的太阳永远位于正南方。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利用手表和太阳判别方向。将手表放平,使时针对着太阳光(阳光射来的方向和人影的方向相反),时针和表上12时之间的角平分线所指示的方向即是南北方向。 ●利用树木判别方向。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独立的大树,一般来说南面的树枝较为茂盛,树皮比较光滑,北面的树枝较稀少,树皮粗糙,有时还有青苔。树木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一面为南面,间隔小的一面为北面。 ●利用建筑物判别方向。考虑到采光、挡风等因素,建筑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北半球居民的住房大多坐北朝南,阳台设置在正南方。 4、地图上的比例尺。 ■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缩小的程度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公式:比例尺的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形式:比例尺有线段、数字和文字三种表示形式。 ■一幅地图选用多大的比例尺,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所绘地区的大小和内容的详略等情况来决定的。 ■利用比例尺,我们可以量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同步练习晋教版

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傣族人民文化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大米装在竹筒中焖烤而成的竹筒饭是傣家人喜欢吃的主食之一 B.傣家竹楼底部高出地面一般达2米左右,是为了防止热带地区的蚊虫和毒蛇 C.摔跤是傣家人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D.傣族的孔雀舞、长鼓舞闻名中外 答案:A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居住竹楼是为了通风散热。摔跤是蒙古族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长鼓舞是朝鲜族的舞蹈。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双版纳的相关知识. 2.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是() A.云南省 B.四川省 C.台湾省 D.广东省 答案:A 解析:分析: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是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哪里有大片的原始的热带雨林。属于云南省。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双版纳的相关知识. 3.下列关于西双版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景区到昆明的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 B.近年来其旅游业发展呈上升趋势 C.目前由于受市场规模小等因素影响,旅游业有下滑的趋势 D.加工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答案:C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到昆明的交通方式以公路为主。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支柱产业。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双版纳的相关知识. 4.可以看到“独木成林”自然景观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西双版纳 C.黄土高原 D.长江沿岸 答案:B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都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故选:B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晋教版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秦岭—淮河: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等温线;0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③是我国年降水量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宁夏、甘肃的回族。 ,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区域划分的原因: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三、农业发展及问题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棉花、谷子、大豆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节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北方地区矿产资源:铁。 一、位置范围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北至内蒙古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四至:东至渤海、黄海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高原。四、风俗习惯宁夏的东南部,甘肃、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范围:包括东北三省、江苏、安徽两省北部;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土高原:窑洞)松花湖、呼伦湖……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甘蔗;经济作物——棉花。运动项目:溜冰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南方地区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一、位置范围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北至秦岭、淮河。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四至:东至东海,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矿产资源:有色金属。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多个,人5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四、工业发展及问题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5000数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珠江水系、沿海港口。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以上;最低0℃,30℃~28最高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二、气候类型: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1聚落与环境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乡村人口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人口多,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活动。 城市往往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聚落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聚落位于河湖两岸,山区的聚落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其二是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温带的平原地区聚落密集,热带丛林、荒漠地区、高山地区聚落稀疏。 其三是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呈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呈条带状。 其四是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屋顶坡度与降水的关系、墙壁的厚度和窗户的大小与气温的关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等。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汾河沿岸聚落相对集中。我们的家乡在汾河谷地西侧的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的原因

是:山区海拨高,交通不便,河流少,自然条件差。 分析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名称 房屋特点 环境特点 西双版纳的 傣族竹楼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爽,还可避免 潮湿。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炎热多雨, 比较潮湿。 北欧的房屋 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易于雨水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雨雪天气较多。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冰块砌房,墙体很厚,拱形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防风保暖。 气候严寒,冰天 雪地,人烟稀少。 西亚的房屋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教学内容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

七年级地理练习第八章亚洲 8.1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 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南部从东到 西分布着三大、、。 3.亚洲的地形特点:。 4.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状向 四周分流。 5.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 6.世界最高峰是。 7.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8.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是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10.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11.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12.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13.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14.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15.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带来寒冷 干燥的天气;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16.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17.季风气候的缺点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 等灾害。 8.2 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8.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19.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的 人口均超过1亿。 20.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 第九章认识地区9.1东南亚 21.东南亚位于和两大部分。 22.东南亚地处洲与、洋的“十字路口”。海峡 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3.马六甲海峡地处和之间,是太平洋西岸与印度 洋、非洲东岸联系的重要通道。 24.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和,其中新 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25.东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2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27.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 雅加达。 2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29.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多火山、地震。被称为 “火山国”。 30.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国际 河流是湄公河,它的上游是我国。 31.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水 源,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32.说出以下国家的首都及其首都分布于哪条河沿岸: 越南——河内——红河;老挝——万象——湄公河; 柬埔寨——金边——湄公河;泰国——曼谷——湄南河。 33.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气候,一 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 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 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34.说出以下风景名胜所在的国家: 吴哥窟——大金塔——下龙湾—— 双子座——婆罗浮屠—— 说出以下物产的主要生产国: 稻米——泰国、缅甸、越南;棕油——;天然橡胶 ——;椰子——;锡矿带——;石油—— 35.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 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6.7%和25.3%。华 人,华侨的故乡大多都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两 省。 9.2西亚 36.西亚地处、、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 于、、、和里海之间,是联系亚、非、欧三 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7.五海中不是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38.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波斯湾的唯一 出口,航运十分繁忙。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 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39.西亚的地形以为主,中部有平原,土壤肥沃,灌 溉便利,农业发达。 40.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们发展了业和 农业。 41.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是。 42.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 多的地区,有“”的称号。 43.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 、、是重要的产油国。 44.西亚的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和。 45.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 洋——西欧和北美(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 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北美(小型 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日本。 46.西亚主要民族是民族,信仰教。 47.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奉为圣城。 48.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 的石油资源,紧缺的水资源,复杂的民族和宗教,以及领 土纠纷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洋与 洋之间。 5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为主,有高原、高 原、高原;地势从向倾斜。 5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年平均气温20C以上,气候炎热。 52.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广泛,全年高温,分干、湿 两季。 5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5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55.世界上流成最长的河流是。 56.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 57.被称为“赤道雪山”的是非洲最高峰。 5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 59.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60.是世界上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1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 1.2感受地球运动 1、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 2、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不一样的,低纬度地区得到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得到的热量少。这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和太阳直射位置在地球表面的变化造成的。 5、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6、五带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