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台湾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台湾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台湾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时间特徵特徵说明

1950-1960

年农产品加

工业到

劳力密

集制造业

○1初期的发展策略:进口替代

○21959年起民营企业超过公营事业

○3发展出口导向的产业:

a. 创造有利外资设厂的生产环境

b. 条件──廉价且素质高的劳动力

c. 结果──加入以美国为主之生产

○4工业类型:劳力密集制造业快速发展,

诸如成衣、纺织、电子代工等

1970年代

能源

危机冲击

下发展重

化工业

○1扩大加工出口区设立→因技术累积

而成为国际厂商的外包代工→国际分工的

一环

○2工业种类的转变:

a. 以钢铁或石化为主的重化工

(a)原因: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因为能源

危机,将重化工业外移,台湾开始

发展

(b)目的:以减轻工业原料进口成本高

涨的压力

b. 电子业:朝消费性电子的下游装

配业发展

1980年代前

期个人电脑

产业与

高科技

产业

○1主要产业:电脑监视器、终端机等

○2发展背景:日本的资本与技术奥援

第章

台湾的工业发展

台湾工业的区位移转

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1) 1970年代发展重化工业──高污染、高耗能。

(2) 乡村工业化──工业区分散设置,导致台湾西部的工业污染分布广

泛。

(3) 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台湾西部主要河川的严重污染。

一、单选题

( B) 1. 台湾地区天然资源有限,因此政府在民国40~70年间,曾陆续推动经济发展计画。请问:下述发展顺序何者正确?

(A)畜牧业→轻工业→重工业→电子业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

(C)石化业→轻工业→重工业→电子业

(D)农业→畜牧业→轻工业→重工业

( A) 2. 新竹科学园区的设立,使其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镇,其设立的区位因素为何?

(A)政策(B)劳工(C)资金(D)原料

( B) 3. 「向外建立生产和服务据点,运用全球的资金与技术。」上述为跨国企业典型的特徵,循此脉络可知下列何者为未来的发展

趋势?

(A)西化(B)全球化

(C)商业化(D)自由化

( D) 4. 工业区的开发具有「聚集经济」的效益,下列对於聚集经济的叙述何者正确?

(A)藉由扩大工业规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B)藉由聚集上游工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C)藉由增加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D)藉由聚集同性质工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 D) 5. 台塑企业在浊水溪出海口南侧的麦寮,兴建了六轻工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化工业区。请问:将工业区设立於此,下列哪

一项考量最重要?

(A)天气晴朗乾燥

(B)地势低平

(C)海陆交通便利

(D)大面积工业用地的取得容易

二、题组题

⊙ 解释今日高科技产业(如积体电路与液晶面板)的区位要素,应加上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并配合全球分工或区域分化的概念。请问: ( A ) (1)在高度全球分工的情形下,一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对该区域整体

的影响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A)改变区域经济结盟的国家组成 (B)改变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C)改变生产活动的空间聚集 (D)改变产业分工的状况 ( C ) (2)目前台湾在全球高科技产业分工的最主要优势为何?

(A)巿场 (B)政治 (C)技术 (D)资金 三、非选题

⊙ 民国60年以前,台湾工业区的开发多集中於台北、高雄两大都市附

近,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後,民国60年以後为加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除了兴建台中港外,更积极发展滨海工业区。请问:

(1) 目前全国最大的石化工业区 ──台塑集团投资的六轻,对於缓和哪

一县的人口外流最有助益

(2) 就滨海的工业开发而言,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取得是较容易的,通常

这类型的工业区设立是利用何种海岸地形

■:(1)云林县。

(2)海埔地。 ((1)各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与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有密切相关;产品生产区位会随着产品周期而调整,新产品会接近市场,标准化产品则由低度发展国家生产;另一方面,在高度全球分工之下,各地区掌握的生产技((2)现今高科技工业的生产连锁型态,如电子科技产业中,常为美国研发技术,日本将此技术商品化并加以量产,当单位产品的获利率也随之下降时,再将量产技术转移到台湾、南韩制造,最後再由马来西亚、印尼接手生产,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台湾藉由技术接受高度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