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核心工作。教学设计的水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2012年度本刊特约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持“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组织系列文章,分别论述中学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要领,并结合具体样例展现教学设计的过程。希望对语文教学的改善,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这三条路径,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所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1]。然而,由于文本体式的多样,阅读类型的不同,以及与语文学习的诸种领域的关联,基本路径未必能包纳阅读教学的所有状况,因此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教学加以观照。这些观照,或者是对基本路径的细致化,或者指示出别样的路径。一、文学鉴赏教学的路径

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看,“文学鉴赏教学”有三种:引(引起)学生欣赏,带(带领)学生欣赏,教(教练)学生欣赏。“引学生欣赏”,可能是文学鉴赏教学所独有的,而且也不限于课文教学;“带学生欣赏”,与“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不同;“教学生欣赏”,就是“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

(一)引(引起)学生欣赏

李广田曾这样定义“文学欣赏”:“喜欢读并且读了以后觉得喜欢”[2]。然而,要喜欢去读,前提是要愿意去读。教科书中的课文,推荐的课外读物,有些是优秀作品,是经典,但学生或许不喜欢、不愿读,或许浅尝辄止,味同嚼蜡,不觉其好,甚至心生厌恶。事实上,越是经典作品,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越远,学生或许越不会主动去阅读,也越不能自然就喜欢。中学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鲁迅的一些作品。于是就要语文教师想办法,让学生感觉到作品的好,从而愿意与好作品亲近。

“引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近经典”。

这种种办法,归根结底是迂回的办法。用学生愿意的、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进入作品,尽管这些方式似乎是“非文学”的。或者这样说,学生进入作品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不是这一作品通常的阅读方法。然而,在进入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一些文学阅读的经验,或多或少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有老师布置学生做“小课题研究”,研究该岛的气候、地貌、动物、植物、食物等。学生们很有兴趣,他们借助网络等资源来验证小说中的相关描述,结果很有意思,有不少同学感叹:作家真是厉害,小说中所写的,与这座岛的真实情况竟然一一吻合!换句话说,他们对小说家的文学创作,对文学作品的虚构,获得了真切的理解。

看一个《天山景物记》的课例:

教师布置了一个奇妙的教学氛围,师生按照课文描绘的游踪,去游览天山奇丽的景物;教师设计了一个奇妙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片段撰写对联,大家在一起进行一番“文人旅游”。于是,生动活泼的场景出现了,同学们吟联评对,热闹得很。

一课上完,同学们吟出了好多副对联。且不说场面之热烈,群情之激动,仅从对联的提炼看,就可以想象同学们是如何深深地进入课文,咀嚼课文语言和领略课文意境的。

(二)带(带领)学生欣赏

“带学生欣赏”的“带”,准确的含义,应该在“带领”和“代替”之间。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与作品的中间,学生们则透过教师的眼睛来看作品:原来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教师的眼睛,或许也看到了;原来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受教师的感染,或许也有感受了;在“也看到”、“也有感受”的同时,他们或许也多多少少能领悟一些阅读方法、文学鉴赏的方法。

“引学生欣赏”,适用于学生难以进入的作品。“带学生欣赏”,主要适用于这样一种情况,作品学生能读,但却难以看出它的好处来。

“带学生鉴赏”,也有种种办法。其中之一是范读。看一个课例:

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

我国传统的评点,其作用往往也是“带读者欣赏”。这从以下例子可以看出:

①《国风》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为贵也。(张载)

②在“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里”一句下,金圣叹批道:“……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如虎未归洞,钻入洞内,虎在洞外,赶出洞来,都是武松不肯做之事。”

③鲁迅《祝福》“我”与“四叔”见面时的一段:“……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汪曾祺评

道:“‘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从点评到讲解,只有一步之遥。“带学生欣赏”,极端的情况,是“代学生欣赏”。在作品明显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语文教师又确有真知灼见的情况下,讲解甚至“一讲到底”,有时也能起到好的效果。比如黄玉峰老师执教的《世间最美的坟墓》[3],就几乎一讲到底。

“带学生欣赏”,与其说是学生在阅读、在欣赏,不如说是教师在阅读、在欣赏。因此容易出现“带”不动学生,而演变为语文教师自顾自讲,“代替”了学生阅读的情况。[4]

(三)教(教练)学生欣赏

“教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的边上,像教练一样,指点学生应该看作品的这个地方,应该这样看,应该看出这些东西来。

“教学生欣赏”,即“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基本路径。在文学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形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建构文学鉴赏的“眼力”,达到对作品更高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

二、选文功能及相应的路径

选文的功能,指一篇课文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派什么用场。选文功能的研究,主要是对语文教材尤其是语文教科书的编撰策略进行研究,也涉及语文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基于对中外语文教材的研究,目前已鉴别出语文教材选文的五种功能,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选文的五种功能,为语文教科书的改善提供理论的依据,也指引着阅读教学的路径。[5]

(一)把课文当“定篇”教

当“定篇”教的课文,是文学、文化的经典,或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比如鲁迅的作品、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文。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主要任务,就是熟知经典,透彻地领会课文本身,从而积淀为文学、文化的素养。换言之,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深入地理解、感受这些经典名篇,理解和感受它们何以是经典,理解和感受它们超越时代的思想、情感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定篇”的教学,离不开读与背,但不能止于读与背。关键是要真切地领会,切身地理解它历经淘沙的魅力,乃至伟大。[6]一般说,经典作品明显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包括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水平,要使学生真切领会,往往要借助于外力。外力包括创设易于

理解和感受的情境(有时要借助于多种媒介),提供对理解和感受有促进作用的权威的解读资料,提供构成互文的相关作品,以及语文教师在切身感受和较充分参考研究资料基础上的讲解。“定篇”类型的教学,往往要经历“引学生欣赏”、“带学生欣赏”以及参读相关材料等过程,并辅之以“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等路径。所以会用较多的教学课时。看一个课例:

皋玉蒂老师上《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不是传统的教法,而是一次系统的“组织教学”。

第一阶段设计一个宏阔的阅读计划(第一周布置):课外阅读——罗曼·罗兰《名人三传》、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的回忆》、托尔斯泰《复活》、谢尔盖《往事随笔》。

第二阶段(第八周进行),品读课文:先从语音的层面上品赏课文——给课文配音乐,学生提供5首乐曲,大家研究哪一首最合适这篇课文的意境;其次是从情感的层面上品赏课文,就课文某些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再次是从哲理的层面上品赏课文——生与死、自然与人、简单与深刻、朴素与宏伟,拿破仑、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坟墓图片被投影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一比就突出了主题。

第三阶段是主体性写作:创新作文——我心中的文化伟人;比较性研究——东西方墓地文化的异同。

据说,上完这节课后,参与这一活动的同学都热泪盈眶。这样的教学,的确使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收益。

(二)把课文当“例文”教

如果把“定篇”类型的阅读教学称作“教课文”,那么“例文”类型课文的阅读教学,则是“用课文教”,即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与这篇课文相对应的阅读方法。

把课文当“例文”教,相当于“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路径。

但也不止于此。因为一篇课文,可以做各种例子。除当作学习阅读的“例文”这个基本路径外,常见的还有以下两种情形:

1.当作学习“客体知识”的例子

语文知识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指涉客体,比如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一类指涉主体与客体的交往活动,比如阅读知识(核心是阅读方法)、写作知识(核心是写作策略)、口语交际的知识等。

在语文课,学生主要是学习后一类知识,目的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一方面,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必须要对客体有较充分的了解。阅读知识,与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联系密切,有的还是形成阅读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在语

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习价值。

这样,有些课文,或者在课文教学的有些时候,就可能被当作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的说明样例。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学习字、词、句、篇、语、修、逻、常,可以作“抒情”例,可以作“叙述”例,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例等等。

在这种情形,课文其实已经不是完整生命的“作品”,而是一堆解说相关知识的“语料”;我们所经历的,其实已经不是完整语篇的理解、感受,而是对从完整语篇中抽离出来的某个方面、某个片段、某个语句,即某些“语料”的相对独立的理解或感受,尽管从理解、感受完整语篇的角度看,这是“肢解课文”。

把课文当“语料”,用课文来解说静态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这跟阅读教学不是一回事情,有时甚至与阅读教学无关。

但有时又是属于阅读教学的。“客体知识”的教学,有可能成为“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有机构成。

怎么来分辨?这里有四个要点:

(1)要区别是提到某个知识,还是在教这个知识。例如“比喻”,如果学生以前学到过,那就是提到这个知识的术语;但如果学生以前不知道“比喻”,或者语文教师这次说到这个术语的时候,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在教这个知识。

(2)如果语文教师觉得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确实要教某个知识,或某几个知识,那就要把它教透。但是,不能误认为把“课文当作‘语料’来教”,就是在进行阅读教学——一篇课文的教学,未必一定都要在教阅读;正像一堂语文课,未必要每分钟都在教语文。

(3)某个知识,或某几个知识,虽然与课文理解、感受没有直接关系,但语文教师觉得用这篇课文来教它比较合适。这种情况,建议不要将其穿插在阅读教学中,尤其不能胡乱地混在一起,而宜把它处理为这篇课文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

(4)只有当这个知识是理解、感受这篇课文的关键点的时候,或者它与理解、感受这篇课文的关键点有直接关联的时候,才是阅读教学,或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换言之,学生缺乏这个知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就可能很不到位;具有了这个知识,并把它用在当下的课文阅读中,理解和感受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阅读教学中通常所说的“随文教知识”的原则[7],指的就是这个情况。

看一个课例:

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

一、以“花语游戏——移情于物”导入

花本身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它的意义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以“花语游戏”导入就可以把抽象的“象征”具体化。从具体到抽象也有利于后面指导学生对“象征”的概念理解。

二、知识铺垫

(一)解读古今诗文中出现的“月亮”的象征意义……诗文中出现

的“月亮”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的意义,之所以能够代表“思念”、“爱情”、“团圆”等意义,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由于人们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就可以在它的身上赋予多种内涵,即“一种事物可以具有多种的象征意义”。

(二)解读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物象”的象征意义。作者在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日常事物,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这些事物本身是不具备“乡愁”这一内涵的,这也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让学生明白“一种情感也可以借助多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表达”。

三、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

(一)概述文本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少年时的一段回忆,以及成年后由这段回忆引起的深深的忏悔。

说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一句话的概述是想让学生真实地说出阅读的最初体验。

(二)运用“少年时,风筝是 ”的句式说一说“风筝”在“我”的回忆中的象征意义,可以从弟弟的角度,也可以从“我”的角度。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句式,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一种规范,也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一个铺垫。

(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将其组合成一节小诗: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少年时的呵斥责备的眼神

支离破碎的哭泣

在故乡的竹院尘封的小屋

(四)快速阅读“成年后的忏悔”部分,解读“风筝”在“我”的忏悔中的象征意义,试一试完成一节小诗。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成年后的自责深深的忏悔

心永远地沉重

在异地的空中肃杀的严冬

说明:之所以指导学生将各自的表达组合成一首小诗,是因为散文与诗有相通之处,散文选择的象征事物往往也可以成为诗歌中的意象。同时,上一环节中对于表达句式的规范,也有利于诗节的形成,对学生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也是有帮助的。

(五)根据自己对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完成自己创作的小诗,并且相互展示自己的创作。

四、“象征”文章阅读

(一)再次阅读前四个单元的课文,寻找运用“象征”手法的篇章或者语段。

(二)阅读鲁迅《药》,教师讲解“药”及小说中人名等的象征意义,开拓视野。推荐阅读郑振铎和高尔基的《海燕》。

2.当作学习写作的例子

有些与学生写作类型比较接近的课文,比较适宜教写作。换言之,阅读的着眼点是其“作法”——如何写作某种体式的文章,或文章的某种写法,如“细节描写”等。这与通常所说的“仿写”有相通之处。[8]下面这篇课文的“作法探究”,让学生具体地感知“童话故事”的写作技巧:

《一片槐叶》作法探究[9]

一、本篇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为什么?

二、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你认为本篇符合上述的要求吗?试加以说明。

三、本文除了叙述故事外,有没有说理的成分?试在四项中找出一个符合本篇写作手法的答案:

1.只叙述故事,并无说理。

2.先叙述故事,然后说理。

3.一面叙事,一面说理。

4.透过故事寄寓一些道理。

四、课文中有很多对话。这些对话有什么作用呢?试在下列各项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1.能令故事中的人物更生动传神。

2.具体地表现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3.便于把它改编成剧本或广播剧。

4.加强趣味性,使文章不会流于单调平淡。

五、语气词包括“呢”、“吗”、“吧”等,它们附在句子末尾,表示句子的语气。下列句中加有着重号的语气词表示什么语气?

1.“好孩子,听娘的话吧!”

2.“下去有什么好呢?”

3.“绿色的荷叶哟!”

(三)把课文当“样本”教

把课文当“样本”教,基本上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的路径;往往要结合“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路径,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还常有点“带学生欣赏”的味道。

关键的地方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专业地预料学生们阅

读“这一篇”课文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在教学中,则要及时地应对学生现场的问题和困难,包括语言、文学、文章等语文知识问题[10]。

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他们未必都会在课堂里提出来;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往往也未必能意识到。回应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对学生的提问一一作答,教师要对问题作分析和处理,然后归类解决。看两个课例:

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故乡》[11]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

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

板书:

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六、离乡途中的“我”

七、写景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齐)解决问题。

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生:1921年。

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

生:辛亥革命。

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

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

生:卖国贼。

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怎么知道的?

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

步根海老师执教的《合欢树》[12](节录)

师:《合欢树》读过没有?(生答:读过了。)读过了,那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我说过三类问题,请大家提出来讨论。先自己看看,拿出笔写写。如果已经想好了,或者举手,或者站起来都可以。(学生看书、思考、作笔记后开始提问。)

生:“我心里一阵抖”,为什么作者不愿去看小院子,后来又后悔前两年没有去看,后悔但始终没有去看?

生:也是第9页,为什么最后一段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师:也就是“孩子”在这篇文章里有什么寓意。

生:题目是《合欢树》,为什么前面大部分都没有讲到合欢树,最后一小部分才讲到合欢树,这合欢树到底代表着什么?

师: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上的,一个是它的内涵。

生:第8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这两处作者心情有何不同?

师:“摇车”,“不想回家”,“悲伤也成享受”,怎么理解。

生:第8页倒数第4段第3行,“‘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母亲提醒是不是他母亲对他的写作实在没有信心?

师:提醒的目的何在。

生:为什么“我”小时候作文获奖,母亲就急得要跟“我”说她小时候的事,“我”20岁时母亲又说作文获奖的事,而且记得那么清楚?

师:还有没有?(没有学生再举手。)没有了。……要讨论之前,我们进一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好不好?(一生读全文。)

师:我们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再想想,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究竟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生: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对于童年的回忆,回忆与母亲度过的时光,对母爱的赞颂。

师:是不是都读到这样,有没有读出其他东西来?合欢树就是抒发对母亲的感情,表达对母爱的崇敬。是不是?

生:我觉得他对母亲还有一丝丝的愧疚和遗憾。母亲前面为他付出了很多,但他获奖时她没有看到;母亲对他表示关怀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始终也不是很好。

师:一个是对母爱的歌颂,一个是表露对母亲的愧疚。还有没有?没有没关系,慢慢体会。

生:对生命延续的思考,母亲,“我”,又延续到那个孩子,他也在合欢树下成长。

师:好,这个我们慢慢体会。我们先从对母亲的怀念这个角度入手。 ……

师:接下来的内容是我们要思考这“合欢树”。两个思考,第一个是结构上的思考,合欢树为什么放在最后出场,第二个思考是作者通过合欢树究竟想表达什么,这是思想意义上的思考。

……

生:我明白了,树是母亲的寄托,希望孩子像合欢树一样奇迹地产生;树也是一种思念的凝聚,儿子对母亲的寄托。

师:你理解得很好,树还是母亲形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读到这里,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这个问题应该迎刃而解了吧。

生:悲伤里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师:是的,悲伤里凝聚着回忆、凝聚着思考、凝聚着对生命的认识,这个在登门采访的记者的七嘴八舌中是感受不到的。因此合欢树恐怕不只在表达对母亲的回忆、歌颂母爱的伟大,而是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写出对母爱的认识,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

(四)把课文当“用件”教

由这篇课文引发去做其他事情,或者用这篇课文做与它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这就是把课文当“用件”教。“用件”类型的课文,已经从学习对象,退化为学习材料。把课文当“用件”教,已经不是阅读教学中常规意义上的“学课文”。但也不能说与阅读教学无关。当这篇“用件”所引发的事情,是阅读相关的材料,或者用这份学习材料去阅读其他材料,就有可能发生阅读学习,从而有意识地使学生学到新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曹勇军老师执教的《个人与集体》[13],是一个适宜的课例:

(课时一)

课前预习,分析全文12个段落的段落层次;画出课文结构提纲,两人板演,讨论,“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全班齐读10-12段,“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文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师生讨论,明确三点:(略)。概括起来就是:集体需要杰出的个人,个人必须服从集体。

补充王小波《个人尊严》一文,要求课后阅读,概括文中的基本观点。

(课时二)

交流阅读王文的心得体会,师生讨论其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截然对立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热烈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年代不同、写作对象不同、写作目的不同、两篇文章的侧重面也不同。

然后提出第二个思考讨论题:“你认为当今社会、个人与集体应该是什么关系?”各小组认真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

留作业《个人与集体新说》,“再一次品尝思想收获的喜悦”。

这是一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在热烈的讨论活动中,学生们学习了互

文阅读,认识到议论文论题的针对性,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议论文的理解,必须将它们放到特定的背景当中,而不是对其“观点”正误进行抽象评判。

(五)把课文当“引子”教

把课文当“引子”教,特指“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有些是长篇作品的节选,或出自名家的作品集。这些课文,往往被处理为相对独立的单篇,在教学中除了加上一点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性介绍,与单篇作品几乎没有差别。这可能是有问题的。长篇节选的作品,其基本的教学指向,应该是立足这一节选,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作品或整本书。

把课文当“引子”教,相当于1956年文学课程中的“专题”教学:“讲授专题,一般应该先就专题作全面的评述,比如以作家为中心组成的专题,就全面地评述这个作家。以一部作品或一类作品为中心组成的专题,就全面地评述这部作品或这类作品,然后分析列入专题的作品,有时还要结合专题讲授文学理论知识。”[14]

长篇作品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从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可见一斑: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1.利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

2.借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

3.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

但在中学,这方面的可观课例不多。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外推荐读物”,与课内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隔绝的,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把课文当“引子”教,有助于打通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链接,因而应积极提倡。

三、“读写结合”的路径

“读写结合”,包括远距离的“结合”,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语文教学中所讲的“读写结合”,主要是“近距离”的,表现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读写结合”,根据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分出以下两条路径:

(一)写作介入阅读(以写促读)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图表、摘要、提要、概述、摘抄、缩写、改写、扩写、续写、读后感、评论等写作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比如《包身工》(夏衍),可以设计这些写作活动:

◎写出本文的摘要,或缩写,或概述。

◎根据课文的情境,就“芦柴棒”的命运,续写一段文字,预测一

下“芦柴棒”的结局。

◎就《包身工》的语言特色、人物性格、写作特点进行鉴别、判断,写出一篇文章。

(二)阅读延伸写作(以读促写)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写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课文是写作的材料来源。

比如上述《包身工》,如果教学目的是学会图表、摘要、提要、概述、摘抄、缩写、改写、扩写、续写、读后感、评论等写作样式,那么这篇课文仅仅是写作的材料来源,换成另一篇课文,比如《范进中举》,一般不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2.课文是写作命题的触发点.

有时相当于“话题作文”的材料。一般是在阅读教学之后,延伸到相应的写作活动。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拟题触发点,“海伦·凯勒说:‘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爱莲说》的拟题触发点,“你最喜爱哪一种花?为什么?请描写它的特色。”

3.课文是仿写的对象。

相当于前文所说的把课文当作学习写作的“例文”。

拓展阅读

1.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顾黄初,李杏葆,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2000.

4.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注释

[1]参见王荣生.阅读的观念与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J].太原:语文教学通讯(B).2012(2).

[2]李广田.谈文艺欣赏.载:李广田(中国现代作家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9.

[3]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92-197.

[4]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教师的“讲”和“问”,也是有准则的:语文教师的“讲”,要引发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教师的“问”,要促使学生思考、探究课文的意思或意味。

[5]有些老师依据“选文功能”处理教材,取得显著成绩。倪岗.语文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6]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喜爱”这些作品。

[7]这是语文知识“随文教学”的内在依据。

[8]参见下文“‘读写结合’的路径”。

[9]中国语文(教师版),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8.19—20.

[10]这是语文知识“随文教学”的第二个内在依据: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问题,语文教师就应该及时应对。

[11]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65-191.

[12]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06-209.

[13]曹勇军.照亮课文,点燃学生——《个人与集体》教后谈[J].北京:语文建设,2002(4).39-40.

[14]教育部.1956年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课外阅读基本课型教学模式

东台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本课型教学模式东台市第一小学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课型概述 (1) 第二部分各课型教学模式及操作说明 (2) 第一节读物推介课 (2) 第二节读中交流指导课 (2) 第三节成果汇报课 (4) 第三部分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5)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课教学设计 (5) 《乌丢丢的奇遇》读中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 (6) 《三国演义》读书成果汇报课教案设计 (9)

第一部分基本课型概述 一、依据不同分类标准的课型划分 依据文本体裁,可分为诗歌阅读课,基本课型有诗歌诵读课、赏析课、读写课、诗配画欣赏课、诗歌阅读链接课等;故事阅读课,基本课型有故事复述课、赏析课、表演课、续编课、画故事课等;小说阅读课,基本课型有小说赏析课、名著导读课、表演课、创编课等。 依据教学活动方式分类,可分为读物推荐课,基本课型有诗歌、故事、小说的推荐课;方法指导课,基本课型有读书笔记指导课、阅读方法专题指导课等;交流赏析课,基本课型有诗歌、故事、小说的赏析课;成果展示课,基本课型有诗歌诵读课、故事表演课、读书知识竞赛课、读书演讲课等。 依据文本蕴含的主题分类,可分为母爱类主题、爱国类主题、诚信类主题、友情类主题等。 二、基本课型的确定 1.课型划分的交叉与融合 李政涛教授指出,“课型划分的复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维度之间常常有交叉”,“二是每一课型都可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有时为了使课型分类更为简洁清晰,“可将其划分为基本式课型和变式课型”。 我们尝试着将课外阅读校本课程的指导课课型进行分类,由于划分的基点不同,分成了三大类,但是这三大类中其实是有交叉的,比如经典诗歌指导课课型中也可因教学形式的不同再划分出经典诗歌推荐课、交流赏析课、成果展示课;而经典小说指导课课型也可由于主题的不同选择划分出诚信主题的、勇敢主题的、成长主题、爱国主题的等等课型。另外每一大类下的小类还可划分得更为明晰,于是就有了上文中各类课型下的基本课型。因此课型的划分其实是既有交叉又是融合的。 2.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 我们认为可将依据教学活动方式分类的读物推介课、交流赏析课、成果展示课这三种课型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 (1)三课型的涵盖面广 以教学活动方式分类的三种课型,可以涵盖以文本体裁及主题内容划分的几种课型。 (2)三课型可体现一篇文章及整本书的阅读过程 一般地说,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或一部经典作品,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即读物推荐,引导学生认识经典,注重读书方法的点拨;交流赏析,师生、生生互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提升阅读的品位,让思维产生碰撞;成果展示,用各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分享阅读的喜悦之情。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近日,在新师大小语国培班,我有幸聆听了王荣生教授作的关于《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的专题讲座,颇受启发。自己觉得对日常的阅读教课堂学有很大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希望能帮到大家!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阅读教学,语文教师是学生与课文的媒介,研读课文,包括以下内容:⑴文本最要紧的是在什么地方?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⑵如果发现文本的关键点,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与课文作者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1.依据文本体式确定 阅读,就是对某种特定体式文章的阅读,对具体作品的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环节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不同的文本体式,教学的方法,教学点的确定,如何突破教学点也就不同 2.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按照王教授的观点,选择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学情精准而全面的分析。吃透学情,并不是指对学生的情况泛泛而论,而是

要结合每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阅读教学的内容,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的教学点在教学时应重点关注并通过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予以解决, 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先圈画出相关词句,然后采用自读感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弄明白作者先概述事物特征,后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描述赵州桥的特点。我觉得,一方面可以引导各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其它科学的建造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点拨各小组搜集相关的材料,开展模拟用多种材料建造赵州桥的趣味竞赛。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们不仅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建造赵州桥的一些科学方法,还切身体验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品质。 有了充分、精准地关注学情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并更好地挖掘阅读教学这座宝库。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像王荣生教授所讲的应该潜心研读课文,充分关注学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聚焦于一点,通过一篇课文,学习一种写法,一课一得,课课有得,师生才能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提要]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各项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以此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关键词] 阅读的重要性、任务型教学、阅读教学 阅读是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理解,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知识、扩大了词汇量,同时也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等。高考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核贯穿了整个试卷的始终,占了试卷分值的大头。阅读也在各类语言水平考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缺乏足够的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等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失去了英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上述传统阅读教学形式必须改革。在教学中,应“改变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教学活动应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明确各阶段学习的任务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和实践,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何谓任务呢?“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任务型学习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体验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促进英语学习。”任务型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一般来说,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用经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四个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梯度递进的明确任务。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按照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科学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一、感知教材——导入

(完整)小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最新)

追寻本真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散文之教学策略初探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它在小学教材中占有不少篇目,而且每篇课文在它所在的年级和单元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散文的种类繁多,概括地说,有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状物散文和说理散文四类。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和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实践,通过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体验,通过多多接触各种不同的散文作品,多多磨练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才能体会得深透。如何教好散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牵动心灵 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场白预示着成功的到来。当散文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教师引领学生去寻幽探秘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成功的导语,如同刚刚拉开的大幕,让学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散文文质兼美,教师应该利用好各种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牵动学生的心灵,快速地走进文本之中。比如教学《草原》一课,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先用幻灯播放一望无垠的草原风光及富有草原民族风情的画面,配以草原风情的民族乐曲,听录音朗读课文。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悠扬的乐曲,很快把学生带入了情境,让

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激发学生欣赏文本的热情。再如教学陈益写的《麦哨》一课,在作家的笔下,这是一方沃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孕育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可是我们县城的孩子们未必见过这样五彩缤纷的田野,更不用说产生如此丰富、喜爱的情感。没有生活体验,单单靠纯美的文字如何能使孩子披文入情?所以课始揭题时,我选用了一首简单、质朴的儿童诗歌《乡下孩子》,配上清新的乡村画面和舒缓的钢琴曲,师生配合朗读诗歌,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们与乡村的距离,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整体阅读,理清文路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以情动人。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内容怎样“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异,归旨却为一。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所以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应教给学生整体阅读法,让他们抓住文章线索,并顺着线索层层领会。 1、抓文眼,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准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例如在教学《麦哨》一课时,导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形容麦哨声音特点的两个词语,学生迅速地找出了“欢快”、“柔美”两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阅读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读者阅读,学校的阅读教学活动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各种阅读教学方法连缀成各具特色的阅读教学过程。 一提高对话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教师的提问在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架起了一条通道。提问的作用在于: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起学生从事有一定难度的智力劳动的兴趣;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帮助,将学生个人的思考或集体的讨论引向深入。一般说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记忆性问题,二是发展性问题。记忆性问题只要求学生回忆、再现具体事实或信息,只回答“谁”、“是什么”、“对”、“不对”。发展性问题往往需要经由理解、比较、联想、想象、重组等心智活动。对事实做出推理、判断和评价,或者是把已有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所提问题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 2、所提问题应当有具体的针对性: 3、所提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4、对学生的应答应给与及时的反馈; 5、不要使学生处于连续的“被追问”状态。 二整体感悟法

整体感悟法的理论基础有三。首先,文本是言语和意义的统一整体。作者的言语形成过程就是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表露过程;文本的言和意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学生初读课文不可能只阅读语言,而不接存储内容。其次,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学生有能力直接把握和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内蕴,尽管这种把握和理解可能是初步的、表层的。再次,汉语文的特点具备了使读者进行整体认读和理解的优势。因为,汉文具有浓郁的人文性,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文章构成以意序为基础,意序组合的过程就是文章内容展开的过程。 为了指导学生及早地形成自觉的整体感悟的能力和习惯,提高整体感悟的水平,教师应保障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时间,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整体感悟的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全局 应当让学生明确了解文本是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在哪里写的,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写的,写的怎么样等等这一系列有关文本全局性的问题。 2、促成原始感悟 原始感悟指的是学生在初步熟悉读物的内容后,随之而产生的一种原始感觉。 3、形成阅读期待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范文的文体和语体知识形成阅读期待。

低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低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这里的“低年级”主要指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阶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第一学期的阅读应以教师的指导为主。 一、激趣导课 可针对课文内容借助小故事、谜语、画面、多媒体情景等导入新课,激发儿童的读书兴趣。 二、自读课文,标注生字。 一年级轻声读为主,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逐步过渡到默读,注意这里所说的“生字”主要是指学生暂时不会读的字,而不是生字表中的生字,切不可让学生到书中去找生字表中的字。这些读不准的字标出来后,要求学生对照拼音或请教老师、同学,把字音读准确,以此培养低年级儿童自主识字的水平。 三、检查读书,纠正字音。 主要是采用指名朗读的方法,检查了解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体现低年级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基本规律,这个环节的朗读一般应指定中下游的学生,以便于发现错误读音即时纠正。要检查读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达到“读通”的要求,对读不准的字音或读不通的句子。 四、集中识字,强化读音。 可先读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直接认读生字,逐步减缓识字坡度。要根据字形特点,适当鼓励学生使用已有识字或生活经验创造性识

字。 五、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低年级阶段的阅读要淡化理解,强化读书,突出“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使学生享受语文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对重点的词、句可结合朗读指导实行适当理解,目的在于更好地读出感情。 六、总结课文,激发情趣。 低年级阶段的总结应淡化写法,强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促动学生与课文的共鸣。可通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学了课文你想说句什么?”“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了这个地方会怎么做?”等,促使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情境,进而享受读书情趣,同时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七、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少提不必要的问题,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享受课文,对语言很美的课文或片断要力求熟读成诵,最终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 八、巩固练习 这个阶段主要有三大任务: 1、检查朗读(或背诵) 这里主要是通过度角色朗读、接读、赛读、相互检查背诵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进一步享受读书的乐趣,并进一步强化语言积累。

探寻散文阅读教学之“美”

探寻散文阅读教学之“美” 长久以来,美育是比较抽象的教育内容。基于小学生接受了长达六年的语文教育,加之随着社会阅历与阅读量扩大的影响,在中学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认知规律与美学原则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语文课堂教学智力内容与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结合起来,让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流露出美育的教学风格。经过笔者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与同行经验得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美学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让美的规律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即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以多种美的形象和审美活动得以呈现,从而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一、配乐――引发美感 散文教学,通过听的形式最能感受文章的美好意境。教师可以与散文相匹配的歌曲带入散文教学的环境。一般在散文新课的教学中,一曲美妙切合文题的音乐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新课教学。例如,以人教版朱自清的《春》为例,鉴于这篇文章活泼欢快的步调,为此,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选用笛子曲《幽兰逢春》,这首曲子轻快活泼、舒缓的旋律很有悬念意味。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捉住学生心理特点,尝试着选用适合现代学生胃口的动画音乐《海潮之声》,由

于歌曲清亮温婉,与朱自清的《春》柔和的文风非常匹配,也取得不错的效果,得到同行老师的赞叹。课堂上一边朗读一边倾听着恰到好处的曲子能让学生激发美感。在一次地区公开课上,一位老师选用《蓝色多瑙河》这首世界著名的圆舞曲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为最后打分增添了分量。《蓝色多瑙河》歌词:“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优美的旋律立即把学生带入了春天的美好意境之中,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所需要的意境和情绪之中,获得对课文情境的具体感受。一首歌,可以激起学生对接受新知识的渴望,诱发学生的美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朗读――感受美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此,在散文的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泛读,学生朗读,独自默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随着电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还可以听配乐朗读,看电视听朗读等。如人教版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给读者上了一堂关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课。文章很适合朗读教学法,因为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能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在讲课文第一课时,笔者没有过多介绍什么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主要以小组竞赛形式(小组代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途径

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活用英语的真实教学情景。对于用学过的英语不能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英语文章读得多了,就能够把自己的语感培养起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还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扩展视野,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益处的。因此,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选取难易适度、长短适中、题材不同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拓展知识面。同时,必须把阅读当成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接受新师要设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能力。 要很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策略和方法;增强语言基本功,扩大阅读训练,拓宽对句子和篇章的理解,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立足课本,开展整体教学 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立足课本开展整体教学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说,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来源主要依靠课本,为此有效地提高课本材料的阅读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同志式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从各个角度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信任,使同学们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融入集体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更加积极,理解能力得到逐渐的提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仅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引起师生共鸣、学法和教法的共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三.加强课外知识培养,使学生善于读英语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的英语书”,向学生推荐题材丰富、题材广泛并适合教材内容的相关英语书籍;其次要引导学生“好读英语书”,使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看简短易懂的英语文章,多看中英文对照的报刊杂志,更多地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

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使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实施方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模式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日常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自主交互式”模式是在课改期间,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研究,提炼出来的比较适合小语课堂教学实际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一、模式的含义 “自主交互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模式的目标 1.着力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教师要围绕“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坚决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及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切实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构建语文知识,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及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模式的指导思想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即发展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此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交流互动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四、模式的基本特征

4王荣生专题:阅读与阅读知识

专题:阅读与阅读知识教学 语文知识 课堂交往中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状态必须是系统的、理性的!怎样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理解和感受:理解是文本说了什么,感受是自己想说什么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不是找一句句话,而是隐形的,看不见的 ——学习重点 关键知识: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关键知识: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关键知识:阅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关键知识:阅读教学环节的组织(怎样来的?组织的原则) 一、关键知识: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什么是“阅读”? 语文经验(阅读能力) 学生﹛——《童年的馒头》﹜理解感受 生活经验(百科知识) 低段的课文只要供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写字,而不是阅读理解! 阅读教学不是找到文字,而是结合文字进行整理,提出自己的感受 怎样读懂“那时候”?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关键词语理解,指那个特定的时代,人民公社时期 方法对了,理解就会正确 动词可以猜,形容词可以猜,但是名词不能猜,如鼠标,有特定功能,什么样都可以,不是与老鼠有关 综合心理学的研究,理解的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

字词的理解,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对字词的推论 阅读能力的解释:黑颜色,字词;蓝颜色,阅读方法,中高段要着重培养; 叶圣陶—— 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必须讲究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让学生心知其故;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行的习惯。国文教学成功与否就看着两点。 阅读,是学生在阅读,不是老师在讲 如何阅读?理解和感受 阅读能力:阅读方法、使方法形成习惯 主体与对象的关联 阅读方法 阅读对象阅读材料 教学生阅读方法,首先就要教学生阅读时应该注意哪里? 知道看什么,能看出应该看出来的,这就是阅读能力! 一首诗,形式就是内容!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没有标点 2.分两节,中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没有标点,营造诗歌朦胧的氛围;中间的分节,由现实到感觉 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也有不同的鱼!不同的鱼,关键点是不一样的! 用标准的网抓不同的鱼,结果是不一样的!用抓虾米的网怎么能抓鲨鱼?! 操作性阅读:看手机说明书学习;看菜谱做菜 二、关键知识: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第二组概念:阅读教学内容 备课备两头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已正式印发,并于今年秋天开始执行。本次“课程标准”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设计“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本次《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本文将厘清这一概念,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因此,基于任务群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以项目学习为基础的言语实践活动。每个任务就是一个学习项目,多个学习项目有效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任务群。可见,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是针对过去孤立的文本解读和单一的教学活动而提出的,它指向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的群集。学习任务群包含两大要素,即“任务”和“群”。“任务”就是在围绕核心素养的养成所设计的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包括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各类学习活动;“群”则指这些任务不是指向单元的活动而是一个个任务的群集。因此《课程标准》虽然提出的是18个学习任务群,我们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一项学习内容都应指向多向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当前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基础教育正在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型,它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而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任务群”正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二十多年来的基础教育课堂改革,语文教学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从学习的活动层面引领课堂教学的转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想的目的。虽然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成绩斐然,但是学习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得学习活动变得机械而肤浅,任务的不明确性,使得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提出,有利于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等转化为明确指向性的学习任务,学生作为完成任务的主体必须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任务,实现语言的建构。 三、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严格意义上说,学习任务群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把过去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项目的任务化、具体化。《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整合学习资源,创设学习任务群的外部条件长期以来,语文知识的学习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已成为共识。在所有学习资源中,除了教材外,其他的资源往往散布于不同的场合。尤其是当今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快餐阅读、碎片化的阅读已成为固有的习惯和模式,这种阅读不容易形成知识的建构,因而整合学习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我们可以以任务群为载体,围绕教材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资源的整合,形成若干任务项,充分利用纸媒资源、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为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进行古代诗词教学,可以建立唐诗专题(也可以更小更细的专题),利用各种资源条件,对同一时期的诗歌阅读资源进行整合。相同和不同题材的诗歌阅读、相同和不同体裁的诗歌阅读、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创作特点的阅读、诗歌的赏析类文字的阅读,并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写一写阅读心得等等。这样的阅读,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避免了过于零散的碎片化积累,学生阅读的任务指向性也较明确。 2.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习任务具体化将学生的学习放置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的总体要求 1. 趣味呈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巧设活动,排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3. 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4. 把握提问,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信息 5. 猜词测意,指导学生阅读策略技能 6. 灵活检测,培养学生理解思维能力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单元×部分的第×课时。其主要内容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Step1. Pre-reading 运用与本课讲授内容相关的Free talk、Chant等进行热身,为下文做好铺垫,并进一步复习重点句型,将在阅读材料中的新语言有意安排在学生会话、游戏等中,让学生在自然的会话、游戏中理解阅读材料里的新词或语言,设法缓解阅读困难,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欲望,尽快进入文本。

Step2. While-reading 1. Skimming 让学生带着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感知文本,可粗读,简单判断Yes、No或简单回答,给予学生自信;根据问题,快速找到答案所在的位置;给学生相关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2. Scanning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来调动学生、深化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完材料,完成课后题,听音跟读或听音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顺着主线,展开对文本的研读,边读边划出关键词或句子,培养学生“抓重点”、根据问题来捕捉有用信息等阅读技能。 3. Listen and repeat Have S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i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自由朗读,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出评价 4. Read and write Complete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learned.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梳理和总结,基于文本改编小短文,让学生完成补全短文、阅读判断等练习,并进行朗读。 Step3. Post-reading 设置扩展活动、鼓励创新发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 a.在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扩展运用阅读信息。如:任务型活动,①完成调查②整理语言,形成文字③提供语言帮助,填写表格④综合运用语言进行汇报。(操作前,教师要给model,让每个学生明确如何操作) b.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如:①说的扩展或写的扩展;②改

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有效途径新探

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有效途径新探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12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也成为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例如教学第十二册《书的故事》第二段,此段写青年工人到书店买书。学生通过自读,从青年“漫不经心”地翻书到后来“认真地看起来”这一态度变化中体会出其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中当时的情况,谈对青年有何新的认识。学生联系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鲁迅的书“书店不敢出版”,“没有地方敢代售”这一历史背景,体会出青年渴望进步的思想感情。至此,应当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3+4”阅读教学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属性特征: 1.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学生在自觉的构建整合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与行为都会表现得比较积极,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承认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强化他们的这一学习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调动学生学习驱动力与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艺术。 2.学习应该是建构性的。学习是通过同化、顺应与平衡使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在什么时候需要同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需要使学生的观念产生顺应效用;酒要研究通过哪些途径、方法、手段去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基础,以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有用的课程资源。 3.学习应该是累积性的。学生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教师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在追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承受能力,要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靠大量的课外作业,靠挤占其他学科的课外学习时间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就是要研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与技能。 4.学习应该是目标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是目标、目的、行为的始发者。根据这一点仅仅由教师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不符合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学习目标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课标与教材、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必要每天都与学生进行商议而后才确定,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思想方法是有根据的。但是当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目标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相一致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5.学习应该是诊断性的。学习的诊断就是学习者对于学习效果的自我监控机制,就是检查判断学习过程中自己的积极追求是否与自己的学习目标相适应,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扮演的角色就应该是经常用学习目标来提醒并引导学生的学习,以求不至于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分地脱离学习目标,使得课堂气氛看起来比较热烈,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6.学习应该是反思性的。反思是关于思维的思维过程,是自己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理性范畴进行再思索的过程,可以使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策略,教师教学艺术研究的着眼点就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并为学生创设、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如何养成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7.学习应该是探究性的。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创建独特而适宜的探究情景,探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供,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利用相关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现有的问题,思考拓展的问题,解决连带的问题,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直接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结论性的知识。 8.学习应该是情景性的。学校学习的弊端往往就是缺乏真正适宜学生学习的真实情景,这就为教师更提出了一个教学艺术的难题,教师如何在基本脱离社会实践的环境中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学习前人积累的间接性知识的过程中,尽量参与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所学知识能够回归生活,逐渐远离学习知识是为了参加考试的恶劣情景,改变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社会普遍问题。 9.学习应该是疑问性的。学习始于疑问,始于问题,学习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有在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被磨灭。基于这一观点,教师的教学就应该时常思考如

论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题: 答: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主要是由大众所追求的价 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了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和要求。 1、传承珍贵知识文化资源,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就是知识,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珍贵知识文化资源迅速有效地传授给新生一代,并把它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和智能。由于教学的其它任务只有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文化资源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只有完成好这一项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不只是要使学生掌握珍贵的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是学生 形成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基本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这些能力,不仅是顺利进行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现 代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张扬学生的个性,粗竟个体健康发展。现代教学论十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通过教学协调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兴趣、意志等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学生个性。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教师、教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借助这种相互影响,获得新知识、技能及人生观,发展个性,改善气质和性格,形成健康 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4、培养学生的品德,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基本观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审美情趣和品德正处在急速发展中,教学在使 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审美情趣和优良品德方面其着重要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以及培养学生品德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它引领着能力的形成,使能力变得正确和精练;能力的形成也会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和手段。知识、能力与个性的关系很

阅读教学基本流程43434

低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一、导入可以用幻灯、投影、录像、挂图、音乐、录音等音像手段或语言描绘、话题激趣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初读课文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二是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词并自主解决。初读课文后需要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的掌握情况,为正确朗读课文扫清障碍。检查识字的方法应多样化,如自主识字、同桌检查、小组内互查、指名读、交流识字方法等,以免孩子们因单调重复而失去兴趣。 三、熟读美读这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课本上圈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理解词句含义。大部分词语只要达到意会即可,不必都口头解释。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做精要点拨或讲解。这时的“读”可用轻声读、默读、引读、按句接读、按段接读,反复吟读疑难句等形式。 2.指导学生用情朗读。在讲读课文的同时,主要用示范

的方法指导朗读,注意文章的基调,各部分情感的变化,语气、语速、韵律、节奏、停顿、重音等。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一个词组一个词组地读,切忌一字一顿,千文一调。朗读时要求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把自己融入课文中,用心去感受课文,想像再现课文情节,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能力。这时的“读”可用男女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边表演边朗读等形式。 四、总结全文,回味品读。 1.对照板书,理清层次,总结全文,领悟中心。 2.品评欣赏。让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是用什么方法写的。可用比较法体会文章用词造句之精妙,也可倾听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想像情境,欣赏意境。 可以背诵精彩片断,也可背诵全篇。可以参照板书背诵、按关联词背诵、边看图边背诵、边表演边背诵、看图复述等。 五、课内外拓展。 拓展的内容和形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可以拓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拓展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文章等。 六、指导写字。

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核心工作。教学设计的水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2012年度本刊特约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持“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组织系列文章,分别论述中学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要领,并结合具体样例展现教学设计的过程。希望对语文教学的改善,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这三条路径,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所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1]。然而,由于文本体式的多样,阅读类型的不同,以及与语文学习的诸种领域的关联,基本路径未必能包纳阅读教学的所有状况,因此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教学加以观照。这些观照,或者是对基本路径的细致化,或者指示出别样的路径。 一、文学鉴赏教学的路径 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看,“文学鉴赏教学”有三种:引(引起)学生欣赏,带(带领)学生欣赏,教(教练)学生欣赏。“引学生欣赏”,可能是文学鉴赏教学所独有的,而且也不限于课文教学;“带学生欣赏”,与“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不同;“教学生欣赏”,就是“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 (一)引(引起)学生欣赏

李广田曾这样定义“文学欣赏”:“喜欢读并且读了以后觉得喜 欢”[2]。然而,要喜欢去读,前提是要愿意去读。教科书中的课文,推荐的课外读物,有些是优秀作品,是经典,但学生或许不喜欢、不愿读,或许浅尝辄止,味同嚼蜡,不觉其好,甚至心生厌恶。事实上,越是经典作品,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越远,学生或许越不会主动去阅读,也越不能自然就喜欢。中学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鲁迅的一些作品。于是就要语文教师想办法,让学生感觉到作品的好,从而愿意与好作品亲近。 “引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近经典”。 这种种办法,归根结底是迂回的办法。用学生愿意的、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进入作品,尽管这些方式似乎是“非文学”的。或者这样说,学生进入作品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不是这一作品通常的阅读方法。然而,在进入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一些文学阅读的经验,或多或少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有老师布置学生做“小课题研究”,研究该岛的气候、地貌、动物、植物、食物等。学生们很有兴趣,他们借助网络等资源来验证小说中的相关描述,结果很有意思,有不少同学感叹:作家真是厉害,小说中所写的,与这座岛的真实情况竟然一一吻合!换句话说,他们对小说家的文学创作,对文学作品的虚构,获得了真切的理解。 看一个《天山景物记》的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