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聚焦我国的政治制度感悟人民当家做主

指导教师:李秀梅

班级:高一(9)班

组长:陈弘扬

组员:秦怡张莹

陈应长冯小强

李演华郑万通

摘要: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的保障。我国都有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们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这就是我们研究的一些问题。

一.课题背景的提出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随着我们《政治生活》的深入学习,为了我们对国家制度有更深的了解,为了我们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以“聚焦我国的政治制度感悟人民当家做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过程

1.成立学习小组

2.制定研究计划

3.整理资料,形成报告

三.研究性学习结果

聚焦我国的政治制度感悟人民当家做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制

度的作用无可替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制度的根本保障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长期以来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的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更本政治制

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

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

立在这些制度上的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

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人民

代表,人民代表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

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呢?一是人民在

民主的基础上,经过选举选出自己的优秀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二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这些国家机关要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三是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这样使得所有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在人民的监督之下,进行工作。人民有权监督人民代表,特别是有权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人民代表,人民对所有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的权利。

在我国目前城乡人口比例下,依据选举法的规定,在全国、省级、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要等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一规定从形式上看是平等的。它保证了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保证了我们国家的基本性质,保证了我们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先进方向。因此,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又是平等的。

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中,有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的代表,他们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够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充分体现各个方面的意见和意志。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的参政党是中国的民主党派。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指那些成立于1949年之前、致力于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在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过程中明确支持中国共产党、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反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动派),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能够存在下去的政党。目前,民主党派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呢?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

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

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

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人民政协的政

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政治协商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共同遵守宪法和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

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

有很大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

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

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

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

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

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呢?这个制度的

根本宗旨在于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我

国的全体劳动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从此意义上讲,人民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民主,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大报告亦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形式不断丰富,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依法治国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宪政视角切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现行《宪法》中人权所蕴涵的本质意义就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所指称的公民权利的最好解读。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是对现代人权话语的改造,党和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政治制度也是法律制度。依法治国是联系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桥梁和纽带。青海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当家作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和完备的法治来保障,要依靠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中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青海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党的

领导下当家作主的最符合历史发展、最符合省情、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中共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

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

制度范畴。

既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它肯定有它的优越性。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第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第四,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它也从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居民委员会的任务重而且繁多;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没有经济实力,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无法实行居民的自治;干部结构不合理等一些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体验与总结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整个小组对中国现在的一些政治制

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且对我们《政治生活》的学习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记忆。在这次活动中,从组长到每一个组员都踏实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最终整理成了这篇学习报告。这次活动也加强了我们整个小组的凝聚力,我们整个小组成员都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31T15:50:24.8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作者:周继文 [导读] 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归根结底是方法和手段,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121400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有效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然而高中政治的教学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如哲学、经济学以及当前的时事政治,学生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习政治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学好政治,提高对学习政治的兴趣性,在课堂学习中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有效性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让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摒弃过去应试教育下的落后思想。应试教育下,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而并非要求学生“考高分”。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教学目标,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成果。其次,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应用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而非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有效合作 新课程视野下实现政治有效教学,还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提问、思考、辩论政治知识与问题,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政治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素质、品德、能力。当然,要想在政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学生发挥其自身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如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或问题讨论活动等,给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发挥;教师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合理地设置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避免存在教学歧视、不公平对待等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适当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发言,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努力解决问题,学好政治课,同时增强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重视新教材,吃透教材 在现在高中政治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和老师忽视了教材的重要性,只是注重一些习题训练,深陷于题海战术之重。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家。”课本教材是精髓,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回归教材,在此点向外扩充,因此吃透教材,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可以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材学习中首先要读懂教材。只有真正读懂教材才能理解政治知识的相关内容,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使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才能在考试和生活中运用自如。 其次要善于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善于总结,突出重点内容,重点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才能真正地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住重点。例如,在学习经济学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知识的总结,让学生们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只需要了解的内容,从而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及时指导。同时老师也要根据教材将知识进行整合,理清里面的逻辑关系教会学生合理地利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们真正地学好政治。 四、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探究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在近些年逐渐受到了其他教学方法的挑战,因为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口头传授知识,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精确、清晰、生动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需要突出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课堂讲授仅仅有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结合自身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习兴趣。这种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要灵活运用。 五、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目标。因为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很大地便利性和优点,可以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综合起来,能够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感受。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来表达教学内容,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归根结底是方法和手段,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技术。

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期报告

《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于2008年5月申报立项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本课题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对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们认为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可分为: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三种方式。经过一年的教学研究实践,课题组对前两种方式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思想政治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 经过我们课题组教师的学习讨论,我们统一了认识,一致认为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通过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学实践中,深感“合作探究式”是政治课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其模式的结构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 (1)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就教材内容形成自

己的想法和疑问,发现问题。教师不给提纲和思考题,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想象力。 (2)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自学、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对概念、原理和针对社会的现实问题,问题可能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甚至与教材内容较远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让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自己同学的疑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引导者,教师有目的地将讨论的问题引导到课文内容上来,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答疑解惑,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当学生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适当指点。学生在回答和解决问题往往不全面,缺少理论依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查阅教材,补充、修正、完善、建立新的知识点。 1.具体步骤。 (1)确定课题。 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定问题,问题既源于教材,又与实际紧密结合,同时确定的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如在学习《思想政治》高一(下)第五课第二节“债券和商业保险”这一框题时,由于本框识记性内容较多,若采用常规的封闭教学模式,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组韩中华老师勇于探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其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其辨析 王兆宇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1-8班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对几个比较典型的定义进行分析和综合,在不构成冲突和矛盾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联系起来,在内容上进行补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应当主要突出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内化作用、包含内容体系三方面,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应该赋予新的活的元素,即强调生命,强调主体人,培养自由、全面、生命自觉的人。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主体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与确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一—思想政治工作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几个阶段。 建国前,主要使用“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建国后,对这一术语的使用发生了新的变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最近的概念“思想政治工作”最早由刘少奇提出。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使用和阐述了这一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即思想性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性的思想工作。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提法出现在此时。1950年2月,第一次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坚决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现在学校中开展新民主主义学习的主要关键”。 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影响下,各个领域的工作都以政治挂帅,“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统一的术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想性工作内容增多,“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1980年5月27日至6月6日。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并于1984年在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学科全称“思想政治教育学”。至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标准术语。 至此,“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得以最终确立。这个过程体现出在理论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操作上的深入。要指出的是,从发生学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思想政治工作”演变而来,但后者含义更广。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系统,表明它与党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更侧重和突出的是学科体系和科学理论的建设方面。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侧重的是它的学科和理论意义。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高中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 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材料是依据,媒体是手段,学生是主体,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重点,方法是核心。在把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提 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材料是依据 广泛收集材料,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 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里需加提醒的是,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 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 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 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 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 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二、媒体是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 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行 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性直观教具,形象性直观教具,象征性直观教具,电 化教学手段等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 更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 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 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 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践,努力创造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 三、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这一思想已被大多数教 师所接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 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 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 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教 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 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等等。 四、知识是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

高中政治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政治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实施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进步的动力。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符合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1 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然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课题,要么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其实,政治学科及其延伸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课题库”。 现行教材内容可读性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解读,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加以必要的引导。如引导学生打破书本教材编写的限制,以一节或一课内容为背景材料,从宏观上梳理出教材的线索,领悟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从微观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挖掘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困惑;可以是原有认知与书本知识的冲突;可以是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产生的矛盾……例如,学生在学习《生产与消费》时,提出了许多问题:国家鼓励人们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怎么还提倡勤俭节约?为什么对一些高档消费通过征税来控制?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发展,国家为什么在一些行业通过一定措施来限制消费(提高购房贷款的利息)? 2 以探究式学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知识、经验、思考、悟性与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必须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行讨论探究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 2.1 充分准备。所确定的讨论问题,要有典型性和层次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最好把讨论题目事先告诉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围绕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相关资料(如教师提供资料来源、介绍收集方法等),同时把所获得的资料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加以内化、活化,不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高中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一、根据研究性学习学科分类为: (1)自然环境类:主要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发明创造类:主要从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中发现物品的缺点,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科技发明尝试,争取取得成果,然后应用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一是课题(问题)研究类。课题(问题)研究类以认识和解决某一专题性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文献研究等。 二是项目(活动)设计类。项目(活动)设计类以解决某一个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两种。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希望有更多的同学选择“实验研究”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课题类型,推进我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推出更多更好的科技创作、发明等成果;也希望有的同学选择一些社科方面的重点课题,推出一些社科方面的创新成果。 三、学科性研究课题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2、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3、生活中的广告设计研究 4、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5、广场文化探析 6、中国姓名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史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史诗级猜想 [题型] 单选多选判断简答 [重点] 1、每篇文章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可参考百度百科) 2、经典语录,名言。 3、古田会议决议(标志性事件),涉及标志的应该熟悉! 《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党的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立。 [提醒]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可能考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反对本本主义 ·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 矛盾论 抗日战争时期(下) · 改造我们的学习 · 整顿党的作风 · 反对党八股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 1. 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各自的政治态度。 2.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 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阐明认清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毛在哪篇文章中提出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清敌我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1926年3月《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反动派知识阶级即所

谓中国大资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敌人,乃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哪些人是归一类,哪些人是归另一类的?(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首要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此文的意图(目的):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到革命中去,同时也批判两种存在在党内的错误倾向。 中国革命的实质:“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时候把谁和地主阶级放一块? 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 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2.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 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写作意图: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 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二、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高中政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摘要: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主动地探索、发 现和体验,有的小组以《家乡农业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及对策》为课题,也有的小 组利用有同学家长开面粉厂的有利条件,确立了《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这 样的课题。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 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关键词: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 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 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不要将现成的 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 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一、自主参与协调合作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 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 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 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 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研究性课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主 参与社会调查,搜集有效信息资源,再通过学生自己建构专题性知识网络,综合 提取多学科的主干知识并给予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如高二经济学重 视社会生产一节中,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三农问题”体会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我 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 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 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 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 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二、培养创新精神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应 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 和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对传统的教学要有“离经叛道”的精神,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教师还必须有深厚 的理论基础,科学的训练方法,正确的评价制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否则如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 2、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 3、太平天国 4、服饰的历史与发展 5、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 6、难以抹灭的伤痕“九、一八” 7、第二次世界大战 8、从“流氓”到“皇上” 9、中西方文化进程与差异 10、望日情怀 11、游戏与战争 12、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 13、欧洲的火药筒——巴尔干 14、从京剧的历史发展看未来的发展趋势 15、文革的错误 16、历史的天空 17、中华艺术瑰宝——国画 18、浅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进程 19、金字塔密室之迷 20、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 21、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不会爆发——再论二战爆发的原因 22、建筑艺术浅谈 23、二战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对比研究 24、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25、浅谈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26、新中国对美关系研究 27、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比研究 29、义和团失败原因研究——浅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0、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分析 31、中国在近代史上长败的原因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分析 32、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33、凡——华体系对世界的积极作用研究 34、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35、如何正确评价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 3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37、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形成 38、共和国辉煌五十年的经济建设 39、历史不应忘记——南京大屠杀 40、论新文化运动 41、辜鸿铭——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 42、明治维新中的高杉晋作

43、十九世纪中后期中日政治文化差异 44、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45、文化大革命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46、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46、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47、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48、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49、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5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1、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5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53、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54、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特点 55、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5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5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58、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科学家的传略 5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60、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61、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 62、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63、我国古代史上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64、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65、关于洪承畴的评价问题 66、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67、上海的历史人物 68、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几个问题 69、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由来与表现 70、先秦思想概述 71、如何正确评价郑成功 72、上海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 73、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74、台湾问题的由来 74、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75、康乾圣世的几个重要人物 76、冷战时期的苏联帝国 77、研究中国自古及今的兴衰 78、研究日本战国乃至幕府灭亡 79、大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80、德国何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81、如何正确评价郑成功 82、民间节日 83、乡村或城市的历史沿革 84、如何正确评价本地的历史名人 85、克服封建陋习,净化社会风气 86、洋务运动的影响研究

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简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简介 发布时间:2009-7-21 阅读:1483 石油大学(否) 1、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化 2、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 3、企业文化(限北京) 4、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潮 5、社会主义经济与法制建设(限华东) 贵州师范大学(否) 1.思想政治教育 2.中外政治思想比较 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4.马克思主义法学

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山大学(没有看) 1、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3、现代伦理与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4、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思潮 燕山大学(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方向负责人:王准教授 2.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方向负责人:李保东教授 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方向负责人:吴勇教授 4.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负责人:阎顺利教授 5.法学理论与法制建设,方向负责人:刘立霞副教授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沈晓梅教授

7. 科学技术与社会,方向负责人:赵春然教授 8.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李福亮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分数高、否) 1、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4、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 长安大学(学校无计划)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播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政治文化及社会化研 4.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5.法制教育研究 6.政治哲学研究究 北京科技大学(否)

1.高校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研究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3.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道德理论和实践研究 4.社会教育与社会管理研究 5.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 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7.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8.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英语40,,4年) 1.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没有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研究 2.军校学员人生观价值观塑 3.军队医德学研究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合作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4732405.html,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合作的有效性 作者:吴小华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本文旨在新课改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合作学习,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些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合作学习;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14-01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的信息传递占有量大,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缺乏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为适应新课改,“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优化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真正发挥其创造性,对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互动合作的教学观 课堂是课改的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课堂要素,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换角色,从“独奏者”逐步过渡到“伴奏者”,从台前走向幕后,充当导演的角色,而不可唱独角戏。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学会学习,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教师自己。 2.组建合作小组,学会合理调控合作过程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分组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每组6人左右,进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在合作准备阶段,教师要适时点拔,正确实施合作流程,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运行。让学生互相讨论,决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因时而导。确定任务、形成目标、分解任务、协作互助、分享成果、总结提高。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必要的提示、指导、点拨。要调控时间,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给学生留有松紧、适度的时间。要发现问题,寻求典型,以便在反馈中"以点带面"甚至能“激起千层浪”。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复习过程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1、闲情散文探讨 2、现代政治家演说艺术赏析 3、交际口语收集的研究 4、对联欣赏与写作 5、酒与酒文化的研究 6、达城方言的研究 7、王维的诗与趣的研究 8、三国智慧的启示 9、毛泽东诗词的研究10、诗词雅韵11、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12、三十六计的实际运用13、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 14、诗人李白(或白居易、杜甫等)的生命历程15、余秋雨散文 16、流行歌曲词研究17、中国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18、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19、李清照诗词研究 20、苏东坡的生命历程21、秋景与秋词22、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23、高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24、比较文学研究25、古代文论研究 26、金庸小说赏析27、朦胧诗研究28、民歌研究29、孟子研究 30、李贺诗风形成原因初探、31、鲁迅短篇小说研究32、莎土比亚剧作欣赏 33、“豪放派”和“婉约派”34、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35、广告语言艺术浅探36、汉赋研究37、网络文学之我见 38、中华文化对金庸创作的影响39、区域文化流派研究40、风俗对联的研究41、民间文学与作家作品42、民间故事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43、曹雪芹身世与《红楼梦》44、《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 45、汉语外来词研究46、汉语新词语研究47、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 48、校园文化设计之我见49、剖析湘派奇志-大兵小品的艺术风格50、诗词雅韵51、琼瑶小说中诗文风格赏析52、大话《三国》53、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 54、文化类被遗弃的角落55、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56、有关低龄出书的思考57、我们生活中的广告58、广告在生活中的真正作用59、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60、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61、书店管理与图书馆规划62、“三十六计”的实际应用63、修辞在文章中的运用64、东西方文化对比65、孙子兵法在战争中应用66、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 67、文言文虚词研究68、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69、中西方诗歌比较阅读 70、茶与茶道71、茶与茶文化72、写作技巧与写作灵感 73、宗教、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生活74、侦探小说中的逻辑推理75、中国姓名文化76、姓氏文化77、服饰文化与人文78、流行歌曲词研究79、小说中的侠义精神80、起名的学问81、中国古今诗歌82、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83、广告艺术 84、广告语设计85、三毛的一生的研究86、武侠小说中的“情”与“义” 87、中国文学与外国翻译的关系88、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89、《红楼梦》中的诗词联语90、清丽婉约的女诗人李清照 91、唐诗宋词和民族音乐意境审美92、钱钟书与《围城》 93、从鲁迅小说看民族的劣根性94、摇滚乐与当代社会 95、用人之道——(三国演义)96、情海恨天——我心中的《红楼梦》 97、儒雅大使——金庸98、不公正的评价——由《三国演义》看曹操 99、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唐宋诗词中的爱情篇100、琼瑶作品的特点 101、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10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03、豪迈洒脱---苏轼诗词研究104、从诗词风格探究毛泽东和曹操的人格异同 105、潇洒飘逸---李白其人106、流行歌曲与诗歌文化 107、调查历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含义 (1)方法与方法论 ①方法的含义 “方法”这一概念,我国古代早已运用,有“测定规矩之法、方术或法术、办法、途径”等含义;在国外的希腊文中,方法是指“方向”或“道路”,就是沿着某一方向或道路行进的意思;英语中的方法一词是指手段、工具、方式。 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从事一系列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包括步骤、程序、格式等,通称为方法。方法是知识工具,是联系主体、客体和各种实体的关系因素、中介因素,是在活动中才存在的动态因素,活动停止,方法也就消失。 方法具有客观性和辩证性。 方法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对象的过程中,既需要采用一定方法,也可能发展、创造一定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方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运用。 方法的辩证性是由客体的特性决定的。一方面,方法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②方法论的含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简言之,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方法论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方法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方法的联系等问题。因而,方法论实际上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世界观的运用,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实际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是相互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不能就方法研究方法,也不能孤立地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研究如何运用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自觉地认识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自觉运用。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依据、功能和特点,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等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随意制定的,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它必须与一定的教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11-05-25T14:33:06.933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玉梅[导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摘要: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提高有效性。面对实践中"满堂问"的误区,笔者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入手,分提问前、提问时、提问后三个阶段,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有效教学满堂问提问设计提问时机提问评价怎样才能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的行为,使其更为有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教学而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问前:精心设计,选好方式 精心设计提问,意思是指在上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好问点。这些问点可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有效提问可以引导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这框,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我们有哪些政治权利,我们就可以把问点放在这里。也同样,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执政方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也是我们的问点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针对知识点的等级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提问方式,既该怎么问?如果是了解等级,就可以用"是什么"或"什么是";如果是理解等级,就可以用"为什么";如果是运用等级的,就可以用"请运用……知识,分析说明……。"或者"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我就会分别这样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别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结合材料说明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最重要的是设计提问的环节,即针对一个知识点,怎样通过提问的形式既为突破知识点做铺垫,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加深理解。如在讲到"国家的含义及其根本属性"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简单概括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工具)"谁来运用这一工具,为谁服务?"(统治阶级)"是不是所有的阶级都是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既然国家这一工具不是为所有阶级服务的,那她具有怎样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提问时:抓住时机,热情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提问的时机是要细心选择的,过早则学生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启而不发;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成了马后炮。教师课堂提问必须选择最佳时机,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中,一般的提问时机有这几种情况: 在新课导入时,适当设置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习目标明确。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讲到《民主监督》时,可以就课本的卖瓜农为例,设置如下问题:"针对此种情况,该瓜农应行使什么权利?""他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行使呢?"(前一问是复习监督权,后一问就是贯穿新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讲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的依法执政,有一个问题就是"党的主张是否等于国家意志"?要解决这一困难,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国家意志(或者国家政策)是在哪个机关作出决策的?"这是我们上一框学习的内容,全国人大具有决定权,决定全国一切重大事务。很明显党的主张不等于国家意志。"那么,党的主张能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呢?"学生自然就会的出结论,把党的主张拿到全国人大审议表决,如果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也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 三、提问后:耐心等候,及时评价 教师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而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教师提问后应该等候一段时间,学生将会给出更加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同时,教师还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的鼓励性词语,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的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自信会极大的增强,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也将会增强。 同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如果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将没有激情,得不到鼓励,逐渐失去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加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乃至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课堂又是多变的,课堂提问还要注意灵活性,在实践中不断地应变。参考文献 ①国家教委《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005年9月 ②张汉珍《政治课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教学论文 2005年5月 ③汪云霞《关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江苏省南京市第六中学作者单位:河北永年县实验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