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5)

1、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有人戏称“春节”就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信仰。因为每年春节是中国人的一次人口大迁徙,不管“一票再难求”、“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这是因为

A、在外拼搏一年,实在太累,想回家放松一下

B、城市里空气污染严重,想回家呼吸家乡的新鲜空气

C、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回家可以向其他人炫富,体验一下成就感

2、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间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这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3、王某在某手机专卖店买了一部新手机,用了不到一周就出了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于是王某将该手机专卖店告上法庭。王某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A、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B、非诉讼手段、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行政诉讼

4、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举行了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向宪法宣誓,有利于

①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

②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③全体社会成员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④从根本上遏制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7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九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加强合作共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表明,我国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下列诗句中体现伟大创新精神的是

A、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B、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C、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8部法律。这有利于

①全体公民严格执法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019年1月,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大会上,记强调:祖国必须要统一,也必然要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这说明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②中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④中国积极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发展要行稳致远,就要

①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②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掌握在国际竞争的决定权④积极“走出去”,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情境题】

11、【情境一】“中国式的过马路”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人说: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也有人说:如果没人管,就可以闯。还有人说:车辆少或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⑴你的正确做法是:(1分)

⑵你这样做的理由:(2分)

【情境二】在生活中,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某军事禁区偷拍照片、看到某企业偷排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⑴你的正确做法是:(1分)

⑵你这样做的理由:(2分)

12、【实践探究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五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建设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滋养一代又一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共筑生命家园,有你也有我。

某校九年级学生学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后,准备开展共建“美丽中国”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宣传设计】⑴、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1分)

【献计献策】⑵、建设“美丽中国”,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2分)

【责任担当】⑶、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与本次主题活动相悖的现象。请你就身边的这些现象向大家发出倡议。(2分)

13、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⑴、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怎么做?(3分)

材料二、千百年来,不同肤色、族群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野蛮走向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遇到过各种困难、挫折、甚至灾难,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⑵、中国首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三、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⑶、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1分)我们如何把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变为现实?(2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CCBAB CDBCA

11、【情景一】(1)、(1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了再通过。(2)、(2分)①、闯红灯是违法行为;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情景二】(1)、(1分)报警、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2)、(2分)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12、(1)、(1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等。

(2)、(2分)①、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③、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④、坚持依法治国;⑤、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分)①、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使用一次性产品,使用节能产品……;③、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13、(1)、(3分)①、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③、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2)、(3分)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思路;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④、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3)、(3分)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分)途径: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⑤、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⑥、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等等。(答对3点以上可以给2分)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老师推荐--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老师推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遵循的解题方法是坚持一个原则,做到四个审查、四个不选、五个排除。 (1)一个原则—— 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是解答选择题的基本原则。 (2)四个审查—— ①审查设问,看试题是正向还是逆向选择; ②审查题干,全面理解题意,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或限制词,明确题干的规定性; ③审查题肢,逐一分析、比较,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在联系,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④审查题干与题肢的关系,看二者是否相符。 (3)四个不选—— ①题肢观点与教材内容不符的不选; ②题肢观点片面化或绝对化的不选; ③题肢观点与事实不符的不选; ④题肢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不选。 (4)五个排除—— ①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②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③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与题干也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选项; ④排除与题干意思相近、变相重复的选项; ⑤排除因果关系颠倒的选项。 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在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准确、扎实、到位,另外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每个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基本限制在30秒钟之

内。 二、主观题 (一)一般思路 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二)主观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a、看:看设问。看设问的范围(法律、国情);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b、抓: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来抓。 c、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d、联: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e、列:列出答题纲要,即把题目设问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按先后列出要点。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三)主观题答案组织要注意“六个化” a、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b、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序号排列; c、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d、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e、答案编写完整化:联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新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f、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版.pdf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 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 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 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 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 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 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 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2019年浙江嘉兴道德与法治试题 1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两句名言共同告诉我们友谊能让人 A.远离孤独 B.增长见识 C.正直善良 D.善待他人 16.陈某为试探丈夫,藏匿儿子、谎称其失联,报警并在互联网上求助,后被人民法院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判处刑罚。这告诫我们 A.网络是诱发违法犯罪的根源 B.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尊重他人隐私是做人的底线 D.不道德的行为必然触犯法律 17.图4漫画主要警示我们 ①公民的一切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公民人身自由不能被非法剥夺 ③公民有权利惩处不履行义务的人 ④公民维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这一要求旨在 A.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杜绝学生就餐浪费现象 C.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 D.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19.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定性为严重不良行为,规定要依法矫治。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会 ①危害身心健康②滑向犯罪深渊 ③受到社会排斥④遭受同伴谴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经代表广泛讨论、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依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反映我国法律 A.是宪法的重要立法依据

B.对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C.由各级的人大代表制定 D.要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 21.2019年2月,《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是为了 A.公民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 B.公民开始享有劳动就业权利 C.政府更好地统-行使国家权力 D.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2.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18年经济形势和2019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 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付诸于实践 ③民主党派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④人民政协履行了国家机关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开展茶叶贸易,交流分享茶文化。这反映了 ①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茶文化的魅力得到展示 ③中国与世界携手共同发展④中国作为发达国家担当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 (12分)乡村振兴,共建共享。阅读学生小英寒假社会调查见闻,回答问题。 见闻一:两位青年大学生来到村农业科技创业园,租地、筹资、雇工创办了一家特色农业公司,得到乡财税、金融等部门的指导和配合,现在经营状况良好。 见闻二:村民召开会议,对征地补偿款的使用进行讨论,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最后表决通过了使用方案。看来,村民会议制度还是挺健全的。 见闻三:在乡政府资助下,村委会新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靠一批不同年龄层次的志愿服务者,为老人们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特别是中心为高龄及身体残疾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让这些老人倍感生活温暖。 (1)指出见闻一中公司的所有制性质及国家对此类所有制经济的政策。(2分) (2)结合见闻二,说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如何得到落实的。(4分) (3)联系见闻三,运用道德、法治知识,任选三个角度阐述关爱老人做法的理由。(6分) 28. (12分) (1)非公有制经济。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 (2)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落实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见闻二中健全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征地补偿款使用方案,就是通过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使村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落实。 (3)道德方面,可以从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角度,或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承担责任角度等阐述理由。法治方面,可以从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宪法“尊重和保障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2019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道德与法治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2019年也是 ( ) ①澳门回归20周年 ②五四运动100周年 ③改革开放40周年 ④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18年12月8门,伴随着巨大的火箭轰鸣,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探月飞天梦想,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___探测器,开启,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最终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 ) A .嫦娥四号 B .天舟一号 C .墨子号 D .天宫二号 3.应急车道,是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车辆使用的车道,也被称为“生命通道”。我们要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是因为 ( ) A .生命是脆弱的,要自立自强 B .要保障其他军道的行车速度 C .生命至上,要保障及时救援 D .生命是独特的,道路是不同的 4.《黄帝内经》中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的记载,这启示我 们 ( ) ①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 ②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 ③要积极主动调控情绪 ④同一情绪对人的影响相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图2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面对诱惑要提高自控能力 ②努力奋斗就能够取得成功 ③面对挫折,态度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 ④面对挫折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下面是一段关于友谊的故事。相识的那一年,他29岁,他39岁。一位情操高尚、平民情愫、家国情怀,一位学识广博、光明磊落、真挚善良。一起工作的日子里,他们谈的是人民的疾苦与病痛,说的是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分开的日子里,他们彼此惦念,友情并未随日月流逝而淡漠。他们的心,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从中可以领悟到 ( ) 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②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③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④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北京市政府整治城市顽疾,规范环境秩序,改善核心区背街小巷的环境面貌,让胡同成为有绿茵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氛围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以新的形象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这些做法体现政府 ( ) ①关注民生,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 ②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③作为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 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网上流传的一些名人名言并非真的出自名人之曰。最近,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上线,鲁迅是否说过相关词句,输入关键词一查便知,还能检索到其对应的文章出处。该查询系统的推出 ( ) ①有助于保护兽迅的名誉权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课程改革以后,这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去除学科偏见,落实改革目标,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必要的。然而该课程改革不久,现成的资源有限,尚在探索研究中,相关文献、著作稀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势在必行。 一、立足课堂,用好课本 教科书的编排符合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评价的取向,都围绕着教科书的内容。教师钻研课本,开发利用教科书,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落实教材编排目的。《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编排往往立足多门学科,排版设计新颖生动,活动组织多种多样,高屋建瓴,对教学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为例,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 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四个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教材内容涉及语文、美术、历史等学科知识,设立阅读角和活动园两种板块。阅读角紧扣主题进行知识讲解,图文并茂,还附有相关提问,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动园穿插其中,设计了在田字格中工整写汉字、制作以“寻汉字之源,赞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板报、查找记录一个古老的详细文字、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的字帖或自己的书法作品、以“趣味汉字”为主题开展竞赛活动、搜集汉字故事与同学交流分享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体会,互动交流,给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起了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此外,课堂中的随机生成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学生的灵光一闪,大胆发言,小组内争辩讨论、解决问题,正是教师培养其创造性、协作性等能力,引导其价值取向观的时刻。 二、学科联动,家校配合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学内容联动多门学科,注重活动体验,其课程资源开发范围也十分广泛。 学科联动以绘本资源为切入点,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对图文的敏感性,对绘本的接触和学习较多,在一二年级的教科书中,根据其年龄心理特征,采用了大量的插图和绘本,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顺应学生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从学生熟悉事物入手,便于学生接受理解。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教材中的四幅图旨在说明小声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此时即可引出绘本《好安静的书》作为补充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学习绘本,自主思考总结,从而内化自省,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此外,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绘本,在创作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开发与利用。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最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附详解)

最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与众不同:每读一本书,不是从头读至尾,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 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如果与自己的猜想不同,他就认真地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故事主要说明() A. 学习需要自觉的态度 B. 学习没有终点 C. 学习需要方法 D. 学习需要付出 2.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众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要是能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心愿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下列内容与文中道理相通的是() ①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义 ②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 ③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④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价值,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下列内容能够体现生命价值的是() ①人生没有返程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②人的一生,应当像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却给人间以美 ③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④我爱生活,为了它的美好,我参加了战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洗掉,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墙上涂写;一个房子,如果窗 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好,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别人打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有的规则我们不能违反,一旦违反,不能自律,会继续违反 ②和同学产生矛盾,应该马上解决,否则我们的矛盾会越来越深 ③教室地面有几片碎纸,我们应该马上捡起,否则会有更多的同学往地上扔垃圾 ④个别同学不愿意穿校服,我们应当及时纠正,否则会引起连锁反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对于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对人的情绪,可能会产生情感 B. 情绪相对不稳定,情感相对稳定 C.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D. 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相关 6.大雁飞行呈“V”字形时,每只大雁轮流担当头雁,前面的大雁拍打翅膀,使周围的空气形成一股向 上和向前的气流,这股气流,为后方大雁的飞行减少很大阻力,离群的大雁,没有这股气流的帮助、没有同伴的鼓舞,不可能独自到达目的地。由此可见()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集体规则切实保障个人利益时,个人愿意维护集体规则 ③我们维护个人利益,也是在坚持集体主义 ④和谐的和声不完全掩盖美丽的单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普法质量的高低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下面的内容分别与普 法、执法相对应的是() ①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他绝不能生效 ②法律职业者地位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③法律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④人人皆知法,不做违法事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互联网最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搭建了一个无形的交流平台,增加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渠道,人们可以 互动沟通任何有价值或无价值的信息,我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要有网络自律精神 ②体验网络有界,自由无限 ③要有担当,传播网络文化 ④信息浏览要适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千里家书只为 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京官张文瑞公老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让墙诗)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见之,亦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此典故告诉我们()

【2020】浙江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0年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 含答案 1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两句名言共同告诉我们友谊能让人 A.远离孤独 B.增长见识 C.正直善良 D.善待他人 16.陈某为试探丈夫,藏匿儿子、谎称其失联,报警并在互联网上求助,后被人民法院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判处刑罚。这告诫我们 A.网络是诱发违法犯罪的根源 B.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尊重他人隐私是做人的底线 D.不道德的行为必然触犯法律 17.图4漫画主要警示我们 ①公民的一切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公民人身自由不能被非法剥夺

③公民有权利惩处不履行义务的人 ④公民维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这一要求旨在 A.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杜绝学生就餐浪费现象 C.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 D.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19.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定性为严重不良行为,规定要依法矫治。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会 ①危害身心健康②滑向犯罪深渊 ③受到社会排斥④遭受同伴谴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经代表广泛讨论、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依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反映我国法律 A.是宪法的重要立法依据 B.对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C.由各级的人大代表制定 D.要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 21.2019年2月,《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是为了 A.公民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 B.公民开始享有劳动就业权利 C.政府更好地统-行使国家权力 D.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2.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18年经济形势和2019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 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付诸于实践 ③民主党派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④人民政协履行了国家机关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开展茶叶贸易,交流分享茶文化。这反

2019年贵州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时政试题(二)

2019年贵州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二) 世界之最中国骄傲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首创2018年10 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 珠澳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为世界首创。 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全长约6.7公里。隧道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每1节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大桥还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海豚”桥塔是高105米、重3 000吨的巨型钢塔,整体吊装在海内外无先例可循。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彰显中国奋斗精神港珠澳大桥历时9年建设,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汇众智,聚众力,数以万计建设者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港珠澳大桥是科技工程,也是人心工程。大桥每一个节点的进展、每一次攻关、每一次创新,都蕴含着可经受历史考验的中国工匠精神。 材料三:“天堑变通途”的民心工程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其建成通车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从根本上,降低了交通物流成本,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动了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这表明了什么?

(1)我国积极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2)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科技水平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3)我国正在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等。 2.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所彰显的中国奋斗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敢为人先、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3)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爱岗敬业、勇于担责的敬业精神等 3.港珠澳大桥让粤港澳三地交通更加便利,这体现了什么? (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改变生活。 (2)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4.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其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3)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的方针路线。 (4)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发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5.港珠澳大桥实现“天堑变通途”,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杭州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杭州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汉著名学者匡衡小吋候因家境贫寒无钱点灯,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墻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 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毎天晩上都借郤居的灯光读书,直到邻居的灯熄灭为止。“凿壁借光”的故事启示我们 A.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B.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学没有終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D.学习需要自觉和主动的态度 2. 有人说“人是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必要的 自我保护方法去珍爱生命。”下列自我保护方法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若你在十楼应立即往楼下跑 B.家里有刺的“怪味”。你杯疑是天然气泄露,于是打开灯仔细查看 C.父母不在家时,有身穿工作服的人员要求进门登记信息,你马上配合打开家门并提供 D.外地旅游时,你不小心走失,于是到附近的商场找工作人员帮忙 3.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 A. 刘军将宿舍内捡到的500元钱据为已有 B. 王晓用网上下载的文章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C. 小亮给小鹏起绰号 D. 小文与同学聊天时无意中泄露了小红的日记内容 4. 河南许昌科幻写作者陈伟起有先天脑瘫,因双手变形无法打字,他就用舌尖抵着下唇敲击键盘, 已经出版多篇作品。这启示我们 ①在面对逆境和挫折的时候要有勇气和信心 ②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坚持不懈的行动 ③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伴随着大量挫折而来的 ④如果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注定是失败的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5. 麦当劳在台湾地区投放的一则广告中,主角准考证国籍写着台湾。麦当劳1与19日回应,深感 遗憾,视频已下线。针对台湾问题,我们必须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一、比一比(分析半期试卷,归纳答题技巧) 书写卷面看分值组织语言…… 二、练一练(16年中考题) 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离不开工匠精神。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 材料:绵阳是中央和四川省批准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这些创新成果来自于对中央发展理念的全面领悟和执行;来自于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为此绵阳市建成了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了60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来自于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削减市级行政审批132项;来自于绵阳市大力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坚定不移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总结绵阳取得创新成果的原因是什么?(6分) 解题方法归纳: ( ) ( ) ( ) ( ) 三、挑战中考(18年中考题) 材料:2018年2月27日,绵阳市2018年第一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绵阳市草溪河综合整治方案》,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按国家2017年8月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落实河长责任制。加大对沿河两岸企业环境污染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沿河企业和居民的环保责任,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绵阳。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各方应如何共同努力留住绿水青山?(5分) 九年级思品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审——审问题: 1、分清设问的角度: ⑴、是什么?①直接式设问(是什么、含义、内涵等)②说明、体现、反映了什么?③如何体现…教材观点? ⑵、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意义、理由、必要性、重要性 ⑶、怎么办?①怎样(如何)解决…问题?②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③为…提出建议(议案、出谋划策、建言献策)?④材料如何体现…做法? 2、设问主体是什么? ⑴确定的主体: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个人(青少年) ⑵不确定的主体:要从多角度做答(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 (二)、读——读材料(筛选、提炼、勾画) 1、对材料信息筛选; 2、对材料信息分层、提炼; 3、对关键词语勾画。 (三)、回——回归教材、联系专题 将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回归教材或专题,能明确有用信息来源教材或专题的什么地方。 (四)、答——“三结合一全面”;“四要” 关键——做到“三结合一全面”:1、结合教材,以教材观点为基础;2、结合材料,做到主题突出;3、结合时政,联系实际;4、多角度思考,全面答题。 注意事项——做到“四要”:1、要见分答题;2、要条理清晰(分点答题);3、要用政治术语答题;4、要书写工整。 归纳:材料分析题的解析技巧——关键:以不变应万变 1、审——审问题 2、读——读材料(筛选、提炼、勾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xx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创造性融合,对小学生而言,这个名字比较枯燥,但是结合课程资源学习之后,我们发现这门课程不仅非常重要,而且课程之中还有诸多独具匠心的亮点,只要我们重视并深入发掘,就可以让教学发挥出最佳的优势。 一、教材是教学的根本 现在很多专职从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因为教学时间比较长,对整个课本的内容和框架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其实,教材不仅仅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科书,更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仅涵盖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还妥善处理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等多个层面的广度与深度。教材几乎每年都会略有调整,它把一些前沿的内容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融进学科之中,兼顾学科与学生两方面的需求。认真研读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正确传递课本的思想和理念,以课本为依托进行扩展,才便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把学生引入更加开阔的时空进行学习并不断进步。 例如“大家排排队”这节课中,课本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排队的说教,而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自觉排队”这一公共礼仪。课本里面有几个小问题:“排队过安检的话可能要错过火车了,我该怎么办?”“好朋友让我直接站在他前面,这样做可以吗?”“排队时想上厕所怎么办?”这些小问题设置得非常巧妙。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学生遵照课本内容来你问我答,而是巧妙地把道德?c法治、教育与生活链接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如果前面是一条亮起红灯的斑马线,你还会冲过去吗?”把小学生放置于真实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智慧,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他们将理性的头脑带入生活和实践。 二、有效开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他们对很多知识的理解不够到位,还有一些真实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案例,却因忽视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意义。教师在课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时间:36课时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设计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研组 【课程背景】 (一)本册教材编排的内容 六年级下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不是高程度,学生会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认知,为后续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学则是小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和充实。在前五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采取了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意识教育。进入六年级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多样文明多彩生活,让世界更美好,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三)本册内容与前后联系 六年级下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法治专册,法治专册系统的、完整的以宪法为主的内容呈现,主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专册的难度是有依据的,也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首先对于对于六年级法治专册,开展法治教育不是零起点,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不是高程度;其次通过法治专册的学习,学生会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认知,为后续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学则是小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和充实。在前五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采取了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意识教育。进入六年级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权力的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问题,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必要的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四)学习能力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时:33课时 设计者:六年级教研组 课程背景: 六年级上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法治专册,法治专册系统的、完整的以宪法为主的内容呈现,主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专册的难度是有依据的,也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首先对于对于六年级法治专册,开展法治教育不是零起点,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不是高程度;其次通过法治专册的学习,学生会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认知,为后续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学则是小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和充实。在前五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采取了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意识教育。进入六年级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权力的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问题,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必要的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 1.对学生进行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让法治观念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了解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认识人大代表的产生,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民主制度。 5.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

2019年河北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时政试题(一)

2019中考试题研究·道德与法治 热点微刊(10.9) 热点1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材料: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主席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国家主席强调,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乐章! 相关设问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3)我国坚持实现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落实共享、协调发展理念。 (4)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需要。

2.请你为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乐章提出合理化建议。 (1)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努力实现节本增效。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多种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大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扶持力度;等等。 3.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 (1)树立崇高远想,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责任感。 (2)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投身于家乡建设打下基础。 (3)支持并积极宣传党中央对农村的政策,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4)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勇当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等等。 热点2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 材料: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召开。国家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