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4月------2012年5月

调查地点:海河幼儿园.

调查对象:全园幼儿

调查人:张开燕

一、测查目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小班幼儿身体发展已适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幼儿学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理卫生特点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

为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就必须对他们的生活做相应了解,使他们在动手动脑自理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爱动脑思考,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调查方法

1、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还是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

四、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长过度溺爱,承包幼儿各项任务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度溺

爱、过度保护,对幼儿的干涉过多,这也不许去那也不许做,束缚了幼儿的思想,限制幼儿的活动,承包幼儿各项工作。因此导致许多幼儿生活不能自理,时时等待家长的帮忙。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幼儿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自我服务是孩子以后的事,这些事等到孩子长大了也就了自然会了,现在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不必急于让他自己动手,而且孩子越小越难教,等长大了,自然学得也快。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得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产生明显的差距。

(三)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

由于幼儿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父母怕麻烦,没让孩子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意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家长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有的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小,长大自然就会;有的认为孩子小,做事要累着孩子的;有的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的虽然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一观念,但却不能落实到实处,真正放手---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转变家长的观念至关重要。

1、充分认识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二岁到三岁的孩子手的动作发展已经具有操作能力,具有独立意识,时常产生“我来做”的想法,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大人一定要予于重视、支持和鼓励。而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家长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能放手教、耐心教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强;家长教养态度是放任型的,顺

其自然,想到时教一点,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一般;家长教养态度是保护型的,事事都包办、代替的,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差。因此引导家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当务之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幼儿独立性的重要,从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教育培养。

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时,家长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孩子的房间里,可以张贴娃娃穿衣服的图片,整理玩具的图片;在洗手间张贴卡通动物洗刷的图片;平时家里可以经常播放教育幼儿独立自主的歌曲、碟片“好孩子自己走”“我有一双小小手”……通过这些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做事的兴趣。平时还常提醒幼儿:“好孩子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家的宝宝是大孩子了,会做事情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形成做事的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包括家庭每位成员之间教育的一致性:不能这个要求严,那个要求松……爸爸要求孩子把碗里的饭菜吃完了才可以玩,妈妈则说只要把饭吃完了就行;这个要让孩子做,那个又要替孩子做……爸爸要让孩子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妈妈却担心孩子穿得慢要着凉不愿意让孩子穿,或偷偷地帮孩子穿……家庭成员的不一致性,将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影响孩子正常发展。

3、坚持细微入手养成良好习惯。

小时候养成习惯的重要,它能为一生奠定基础,所以千万不可忽视就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早上自己来刷牙、洗脸、穿衣服、饭前自己洗小手、吃完饭自己擦小嘴巴、出汗了自己擦汗、有鼻涕自己拿手帕擦……这些事虽然看上去是很小的、细微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到的,但实际是给孩子创造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由易到难,因势利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凡事只动口不动手,必要时也只做具体、细致的示范,而决不实际帮忙,让孩子动起小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从小就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大人的帮忙,并慢慢养成习惯。

二、融入一日,重在常规。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至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好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所以老师在引导小班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小班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一日生活活动的不断操作、探究、重复来帮助小班幼儿建立积累生活自理经验。

1、以游戏化贯穿一日活动。

我们在一日活动中非常注重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 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 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在幼儿入园时可以经常播放洗手、穿衣的儿歌、顺口溜、歌曲,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小技能;教学活动中安排关于自理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在正规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自理能力方面的知识技巧;在游戏活动中,则安排一系列生活工作游戏,让孩子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操作区,投放一些化妆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瓶娃娃和豆类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理发屋放置一些娃娃头、梳子、吹风机、手绢、小发卡等,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梳头、穿衣;在巧手角中,投放线轴、编织等,让幼儿亲自动手来动一动、试一试,做一做;生活区:投放许多用色彩鲜艳的碎布做的小乌龟,小花猫,小白兔等小动物,在小动物的眼睛处、腿处、嘴巴等处钉上扣子和扣眼,然后,创设一种情景,让幼儿有兴趣地练习系扣子……通过这些游戏区角,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更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孩子虽小,但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应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幼儿分配一些小任务。如:可以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值日生;早晨帮老师一起给桌子和椅子排排队。上课帮老师发发书,油画棒等。中午帮老师发发勺子,分分饭碗,午餐后一起收拾餐桌等。下午帮老师一起发点心,帮忙整理自己或同伴的衣服。幼儿对这些活动都很感兴趣。常常会听到孩子抢着说:“老师让我来帮他。”“老师让我来饭。”……达到了幼儿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孩子在家,劳动自理的机会更是时时处处都有,只要家长肯放手,所以家长的观念一定要转变,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自己要干的、自己能干的事情。家长在生活中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游戏、睡觉……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只要没有危险,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机会:比如早上穿衣怕时间来不及,可以早点叫醒孩子,为孩子提供充裕的时间;吃饭时,跟幼儿约定吃饭时间,到时间就全部撤走饭菜,饿了几次,自然就等不及大人喂,自己动手吃了……家长只要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的原则,多为幼儿提供练习机会就行了。

2、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自信。

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陈鹤

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在班上可以设置“能干的小手”专栏,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项评比:穿衣、扣钮扣、穿鞋袜、取放杯子、自己吃点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项内容用具体图画表示;取放杯子用一个杯子图表示,并逐条向幼儿讲述要求。达到某项要求的幼儿,可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红五角星,谁得到的红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幼儿的上进心较强,有表扬的评比,他们都会更努力去做。教师只要从正面鼓励引导,发现幼儿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还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做利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

3、让儿歌故事成为新型培养手段。

故事、儿歌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故事中形象真切的人物与动物深深感染着孩子。如“大公鸡和漏嘴巴”“妈妈,我长大了”“小妹妹当检查员”等,因此老师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念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在文学活动中汲取知识力量,知道自理能力的重要、可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在平时的游戏、日常生活中都可坐下来讲一讲,念一念。

家长在家时,更是可以运用亲子阅读、陪孩子一起看电视、为孩子购买碟片等手段进行文学的熏陶,通过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孩子, 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

三、言传身教中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差,模仿力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师和家长,在他们眼中,大人是对的,有权威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老师与家长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自己能做的事千万自己做,在老师和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就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好胜心,因为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自理能力提高了,就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使孩子更有恒心解决各种问题,遇到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大胆前进,使自己不断的成长。

总之,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并鼓励指导幼儿尝试自理自立。同时要培养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

2-6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报告Word版

2-6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的 能力。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 必须具备的能力,关系着幼儿的未来。 近年来,由于有些家长更加注重幼儿学习课堂知识,对幼儿生活进行包办 代替,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究竟怎样呢?他们在吃饭、穿衣、盥洗等方面的能力如何?这都需要研究说明。而当前 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大多数是影响因素方面的,针对2-6岁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现状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通过5个方面探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 展现状,再从家长入手,研究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与之前的研 究作比较。探寻幼儿是否是年龄越大,自理能力越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 各个方面存在着哪些差异;家长的态度文化程度和幼儿的性别是否会影响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哪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于是,我们开展了2-6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针对成都市4所幼儿园幼儿家长作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 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在4所幼儿园内,随机抽取年龄班,每个年龄班人数不等,其中一所幼儿园抽取了12个对象的家长,一所幼儿园抽取51个对象的家长, 一所幼儿园抽取了34个对象的家长,最后一个幼儿园抽取了38个对象的家长,这样,此次问卷调查共有135位家长构成调查的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的收集资料。问卷共由25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家长6 个方面的问题:穿衣、进餐、盥洗、睡眠、管理物品及影响因素。其中,穿衣 方面有3个问题,进餐方面有3个问题,盥洗方面有7个问题,睡眠方面1个 问题,管理物品方面有3个问题,影响因素方面有6个问题。被调查家长的抽 取和发放与回收,均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6名学生深 入幼儿园进行实施和完成,其中一部分问卷是直接发放给家长,当场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另一部分是向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寻求帮助,在他们帮助下发放问卷,隔天回收。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回收率为 99.55﹪。实际调查样本结果的构成情况见表1.1和表1.2。 表1.1 表1.2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形成情况分析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形成情况分析 摘要幼儿期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本文是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而进行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高港区滨江幼儿园门口,随机选取3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幼儿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习惯越来越好。 关键词:调查问卷,良好生活习惯,年龄的增长 一、问题提出 曾经有位科学家[1]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我们感到: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等;睡眠习惯:能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独立安静入睡,睡姿合理正确等;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有洗

脸、洗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服装整洁和环境整洁的习惯。本研究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泰州市高港区滨江幼儿园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琐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如此这般,父母的辛苦。幼儿受害,我们着急,现在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良好的生活处理能力(包括饮食、睡眠、穿脱能力等);急在如何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行列中来,让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互相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别主动地同步对幼儿实施教育从而产生综合化教育效应。 三、研究内容、对象、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研究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现状,从幼儿的饮食、睡眠、

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者:张欢欢 所在单位: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申报日期:2010.10 一、课题研究者基本信息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附页) 1、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课题研究的依据: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知道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

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2、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如:长辈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大小便解出的衣服,孩子们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这些现象不就是从小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切实改变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孩子被动学习,教师机械教导、重复劳动、低效劳动的局面,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追求幼儿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幼儿的主体语言发展价值。 2、本课题以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为切入口,做到尊重儿童,激活学习语言的潜能,以培养主动、活泼、和谐发展的健康儿童为目标,倡导主体语言教育理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方案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方 案 【内容导航】第1页: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方案第2页: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第3页: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方案第4页: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调查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说明幼儿园有义务引导幼儿提高自理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人生

的最初阶段,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抓住幼儿期这个黄金期,关注幼儿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对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独生子女和二胎现象的普遍,独生子女和二胎孩子身上的一系列问题也就突显出来,如:不会自己提裤子、不会自己穿鞋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接水喝、遇到问题只会哭闹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家长的过分关心和包办,从而掠夺了孩子形成自理能力而造成的。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家园互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培养幼儿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 2014年12月——2015年7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 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或面谈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情况。 2.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 经验总结法: 通过有同仁讨论、分析、总结,形成相应的策略,再实践、再总结。 4.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 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注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3岁的吕博刚上幼儿园时,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可是每当吃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低着头吃饭,而他却坐在那儿“看饭”,一直等着老师过去喂他,自己一口饭也不吃。刚开始时我以为他不舒服,可一连几天都这样。后来,我从与吕博妈妈的交谈中,了解到原来吕博一岁半的时候,就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不过吃得到处都是饭粒,还经常撒饭,奶奶嫌他把衣服弄脏了,从此就不让他自己吃饭了,一直喂他吃饭,结果造成了孩子到现在还不会独立吃饭。在我班,不会独立吃饭的幼儿还有;不会独立大小便的幼儿也有……生活自理能力差,成了当代独生子女的一大弊病。 为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就必须对他们的生活做相应了解,使他们在动手动脑自理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爱动脑思考,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调查方法 1.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

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还是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等。 四、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长过度溺爱,承包幼儿各项任务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度保护,对幼儿的干涉过多,这也不许去那也不许做,束缚了幼儿的思想,限制幼儿的活动,承包幼儿各项工作。因此导致许多幼儿生活不能自理,时时等待家长的帮忙。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幼儿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自我服务是孩子以后的事,这些事等到孩子长大了也就了自然会了,现在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不必急于让他自己动手,而且孩子越小越难教,等长大了,自然学得也快。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得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产生明显的差距。 (三)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篇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幼儿姓名:家长姓名: 3—6岁是幼儿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接受能力强,行为可塑性大,依据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水平为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一定的技能提供了可能,因而幼儿园与家庭应抓住此关键期,为幼儿的后继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本次调查涉及到我园幼儿生活区域的创设和开展,恳请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一、进餐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是否独立吃饭。A是 B否 2.您的孩子拿是否自己拿勺吃饭。 A是 B否 3.您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是否保持安静、不讲话,知道吃饭不磨蹭,避免饭凉。 A是 B否 4.您的孩子是否知道不撒饭、不剩饭。 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挑食。 A是 B否 6.您的孩子是否懂得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知道饭前便后自觉洗手。 A是 B否

7.您的是否会正确使用肥皂,会自己洗手。 A是 B 否 8.您的孩子是否会保持自身的清洁,知道饭后擦嘴,知道保持个人卫生。 A是 B否 9.您的孩子是否会在饭后使用杯子漱口,并且不打湿自己的衣服。 A是 B否 10.您的孩子是否喜欢吃零食。A是 B否 11.您的孩子是否能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A是 B否 二、如厕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大小便的需要,是否知道寻求老师的帮助。 A是 B否 2.您的孩子尿湿裤子是否能告诉老师及时更换。A是 B 否 3.您的孩子是否会自己脱裤子,自己大小便。 A是 B 否 4.您的孩子是否会自己大便后要擦屁股。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养成了便后洗手的习惯。A是 B否 三、穿衣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关于对幼儿园生活自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幼儿园生活自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理解幼儿自理能力 二、调查时间:2018年4月 三、调查地点:成都市快乐宝贝早教中心 四、调查对象:幼儿、老师、家长 五、调查方法:访谈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我在2018年4月对成都市快乐宝贝幼儿园的幼儿、老师及家长,采用访谈的方式,对该园幼儿的生活自理情况作了调查。 六、调查的基本情况: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分别从小、中、大及学前班各抽出十多位家长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还是由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 小朋友去幼儿园第一要做的就是自己会吃饭、喝水,如果小朋友还是一直习惯用奶瓶喝水,就必须马上训练会用杯子喝水。第二要学会和别人交流,特别是向成人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他想上厕所,他要会说;渴了、饿了也要懂得说;还有冷了热了都要会表达。如果小朋友不会说,老师可能会照顾不到,毕竟一个班的小朋友至少也得有

二十来个,这样小朋友就越发会感到失落,如果这些方面能表达得很好,受到的老师的关注也会多一些。另外,现在的小朋友都需要在幼儿园午睡,这就必须要学会穿脱鞋子和外衣,开始几天老师可能会帮忙,但肯定要过渡到自己会穿脱的。这个时间也是我们家长在家里也是要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习惯是人生之基,好的习惯可以逐渐形成好的人格,关系到一 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人生表现。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幼儿期是人 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体力、智力、良好的个性形成和为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对他们的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片面的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家长一味地望子成龙,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热衷于各种特长教育,忽视对孩子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孩子不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 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可回到家后,由于家长们思想上任其自然,教养态度不合理,使孩子已初步建立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能巩固,造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行

为。由此看来,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此,我开展了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与家长教养态度之关系得调查研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在家庭中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我们正确指导家庭教育,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供依据。 二、调查的方法 三、调查的对象 大二班全体幼儿(共42人) 四、调查的目的 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幼儿园设计了此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通过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基本现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有目的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自我服务的意识。 五、情况分析 有些家长工作忙,时间紧,不愿让孩子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孩子能完成的事,家长宁愿自己在匆忙中代劳。这种不明智的做法剥夺了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并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而自豪。这是孩子建立自信心,具有成功感、独立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有些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什么都想到了,做好了。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关心父母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53891524.html,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作者:冯绍芹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年第05期 摘要:本研究以铜仁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幼儿入中班前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和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进入中班以前和进入中班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调查,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在进入中班前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已有的基础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建议。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概述 生活自理能力就是指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能够料理自己的个人生活、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那么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方面:⑴进餐——幼儿能够独立进餐等;⑵着装——幼兒能够独自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床铺等;⑶盥洗——自己洗脸、洗手、洗脚等;⑷睡眠——有一个很好的睡眠习惯等;⑸如厕。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所谓问卷调查法,也可以称之为“书面调查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必须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和幼儿发展评价指标。 (二)访谈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回收率。本次研究采用了个别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受访谈的对象是被试家长和教师,在对受访谈者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更多的探究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在我的此次调查研究中,问卷的设计主要是了解幼儿的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日常生活常规等相关知识。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比较,女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远远超过了男生的,但是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总体上来说是不大乐观的。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开题报告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开题报告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张延红 一、选题背景: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来说是一项基本的技能,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的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培养以及锻炼幼儿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较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但由于现代家庭的对幼儿的包办干预严重,导致大部分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不足,例如在独自就餐、如厕、午睡及与同龄人交流等具体事务上的存在困难,这些困难导致很多幼儿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主要表现在对上幼儿园排斥、在幼儿园不愿上厕所等。 刚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出始阶段,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是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时期,故我选择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来探索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期达到提高我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 二、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意义重大。《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让幼儿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众多家长及幼教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三、实用价值:

第一,达到对广大幼儿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解决很多幼儿教师在实践中的难题。 第二,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丰富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的活动,增强幼儿的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使良好的生活习惯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受益终生。 四、研究内容: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很多人由于在幼儿时期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导致随性邋遢等习惯伴随一生。众所周知,习惯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幼儿时期正是人一生中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第一步。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着手研究: 第一部分:目前我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分析。主要对各年龄段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摸底调查,重点调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第二部分:目前我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根据观察与调查结果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 第三部分:提高我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研究。针对各个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对症下药。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或者面谈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情况。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所带班级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关于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

关于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 寒假到了,静下心来回想了一下本学期的点点滴滴,发现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进步很大,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想。其实我班幼儿刚入园时,什么都不会,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子、洗手等。为什么都不会呢?多数家长总愿花大力去培养幼儿的语言、学习、交往等能力,因为这些是幼儿将来面对社会的必备能力。但有一种能力,却往往被家长忽视,那就是自理能力。许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缺乏耐心,常年包办代替,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经过一个月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长过度溺爱,承包幼儿各项任务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度保护,对幼儿的干涉过多,这也不许去那也不许做,束缚了幼儿的思想,限制幼儿的活动,承包幼儿各项工作。因此导致许多幼儿生活不能自理,时时等待家长的帮忙。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幼儿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自我服务是孩子以后的事,这些事等到孩子长大了也就了自然会了,现在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不必急于让他自己动手,而且孩子越小越难教,等长大了,自然学得也快。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得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产生明显的差距。 (三)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 由于幼儿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父母怕麻烦,没让孩子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过度的保护只会妨碍幼儿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的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通过我的调查数据可看出,幼儿在幼儿园自理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在家庭中的发展水平: 1

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016-01-03 18:36:09) 分类: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本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如厕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中班幼儿:是指3—4周岁的幼儿,属于中班年龄的幼儿。 三、研究目标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3、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 四、研究内容 1、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2、观察了解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所处的水平。 3、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4、家园合作。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2、观察法:通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培养经验,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判断,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3、行动研究法:教师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教育理念在整个课题实施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缘由 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在晋朝,一些权贵子弟终日斗鸡玩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来,发生了战乱,奴仆们四散逃命,这些子弟有马不会骑,有米不会做饭,只得坐着等死。如今我们的大学生也是半斤八两啊!大学生不会挂蚊帐,不会洗衣服,上大学需要父母陪伴,挂蚊帐父母跟着去,衣服裤子带回家“孝敬”父母或者直奔干洗店等等。比比皆是啊!简直把大学生培养成了一条“虫”,而不是一条“龙”。这些结论的导出不就是从小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吗! 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

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二、研究目的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三、概念鉴定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 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中班幼儿:是指3—4周岁的幼儿,属于中班年龄的幼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4月------2012年5月 调查地点:海河幼儿园. 调查对象:全园幼儿 调查人:张开燕 一、测查目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小班幼儿身体发展已适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幼儿学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理卫生特点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 为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就必须对他们的生活做相应了解,使他们在动手动脑自理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爱动脑思考,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调查方法 1、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还是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 四、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长过度溺爱,承包幼儿各项任务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度溺

自理能力调查分析报告

对月亮班幼儿自理能力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习惯是人生之基,好的习惯可以逐渐形成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人生表现。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体力、智力、良好的个性形成和为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对他们的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片面的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家长一味地望子成龙,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热衷于各种特长教育,忽视对孩子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孩子不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可回到家后,由于家长们思想上任其自然,教养态度不合理,使孩子已初步建立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能巩固,造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行为。由此看来,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此,我开展了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与家长教养态度之关系得调查研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在家庭中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从

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我在2011年4月份对银川市智能双语幼儿园的幼儿家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院儿童的生活自理情况作了调查。 一、问题提出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还是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 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

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 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独立性。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 4 、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得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独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达到培养幼儿的自

幼儿园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银川市智能双语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邱圆圆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我在2011年4月份对银川市智能双语幼儿园的幼儿家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院儿童的生活自理情况作了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还是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 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独立性。 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得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独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达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目的。 2、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调查表1

小(1)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表幼儿姓名:性别: 尊敬的小(1)班家长你们好,为了了解我们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更好的促进本班幼儿在园地生活与学习,特作本次调查。本问卷只用于调查分析,请放心填写。 广州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小(1)班 2013.2 请在正确选项下划√号 1、您的孩子能否独立进餐:A能 B不能 2、您的孩子拿能否独立拿勺子吃饭: A能 B不能 3、您的孩子能否不撒饭、不剩饭:A能 B不能 4、您的孩子是否知道饭前洗手: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会保持自身的清洁,会自己洗手,知道保持个人卫生:A是 B否 6、您的孩子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大小便的需要:A是 B否 7、您的孩子尿湿裤子是否能告诉老师及时更换:A是 B否 8、您的孩子大便后是否会自己擦屁股:A是 B否 9、您的孩子是否能够分清衣裤的前后里外:A是 B否 10、您的孩子是否自己会穿脱裤:A是 B否 11、您的孩子是否会穿套头的衣服,知道在穿套头衣服时,会将双手上举:A是 B否 12、您的孩子是否会扣外套上的扣子:A是 B否 13、您的孩子是否会区分鞋子的左右,能够自己独立的穿脱鞋子: A是 B否

14、您的孩子睡觉时是否不需要人陪:A是 B否 15、您的孩子是否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衣服,安静入睡:A是 B否 16、您的孩子睡醒后是否能保持安静,不哭闹:A是 B否 17、您的孩子是否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A是 B否 18、您的孩子是否为独生子女:A是 B否 19、您的孩子主要由谁进行教育及抚养:A祖辈 B父母 20、您的家中是否存在祖辈溺爱孩子的现象:A是 B否 21、您的学历是: A高中及以下 B大专及以上 22、您的工作是否忙碌:A很忙 B一般 C不忙 23、当孩子想自己动手做但却总是做不好的时候您怎么做的: A耐心教孩子做直至孩子学会了 B觉得孩子还小,现在不需要教

关于学前教育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前教育在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理解幼儿自理能力 二.调查时间:2013年2月--2013年3月 三.调查地点: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中心幼儿园 四.调查对象:幼儿及家长 五.调查人:袁春梅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我在2013年2月-2013年3月对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中心幼儿园的幼儿及家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园幼儿的生活自理情况作了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班各抽出十五位家长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还是由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的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独立性。 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独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