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每章知识点整理

环境微生物学每章知识点整理
环境微生物学每章知识点整理

04525环境微生物学每章知识点整理

绪论

1、微生物得命名方法?

微生物得命名按国际生物命名法命名,即采用林奈(Linnaeus)得双名法。每一微生物得拉丁学名由属名与种名组成.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得形容词表示用小写。属名与种名均用斜体表示。如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co li。

(1)当泛指某一属微生物,而不特指该属中某一种(或未定种名)时,可在属名后加sp、或ssp、(分别代表species 缩写得单数与复数形式)例如:

Saccharomyces sp、表示酵母菌属中得一个种.

(2)菌株名称——在种名后面自行加上数字、地名或符号等,如:

Bacillus subtilis BF7658BF=北纺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ATCC824丙酮丁醇梭菌

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国模式菌种保藏中心

(3)当文章中前面已出现过某学名时,后面得可将其属名缩写成1~3个字母。如

Escherichia coli 可缩写成E、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可缩写成S、aureus

2、微生物得特点?

(1)个体极小

微生物得个体极小,有微米(μm)级得,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瞧见。大多数病毒小于0、2μm,就是纳米(nm)级得,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之外,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瞧见。

(2)分布广,种类繁多

因微生物极小,很轻,附着于尘土随风飞扬,漂洋过海,栖息在世界各处,分布极广。同一种微生物世界各地都有,在江、河、湖、海、土壤、空气、高山、温泉、水、人与动物体内外、酷热得沙漠、寒冷得雪地、南极、北极、冰川、污水、淤泥、固体废物里等处处都有。自然界物质丰富,品种多样,为微生物提供丰富食物。微生物得营养类型与代谢途径呈多样性,从无机营养到有机营养,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其呼吸类型呈多样性,在有氧环境、缺氧环境,甚至就是无氧环境均有能生活得种类.环境得多样性如极端高温、低温、高盐度与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得种类繁多与数量庞大.

(3)繁殖快

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得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就是生存竞争得保证。

(4)易变异

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得改变而发生变异,或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第一章病毒

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得噬菌体称作烈性噬菌体。

温与噬菌体:当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与宿主得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得噬菌体称作温与噬菌体。

1、以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得繁殖过程?

(1)吸附

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得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得化学成分,如细胞壁得脂多糖、蛋白质与磷壁质,或就是鞭毛,或就是纤毛。

(2)侵入

T系噬菌体得尾部借尾丝得帮助固着在敏感细胞得细胞壁上,尾部得酶水解细胞壁肽聚糖形成小孔,尾鞘消耗ATP获得能量而收缩将尾髓压入宿主细胞内,尾髓将头部得DNA注入宿主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此时,宿主细胞壁上得小孔被修复。

(3)复制与聚集

噬菌体借助宿主细胞得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得蛋白质,核酸与蛋白质聚集成新得噬菌体,此过程称为装配。

(4)宿主细胞裂解与成熟噬菌体粒子得释放

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得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并重新感染新得宿主细胞.

2、简述病毒得特点?

(1)个体微小-—0、2μm以下

(2)没有合成蛋白质得结构——核糖体,没有合成细胞质与繁殖所必备得酶系统,不具备独立得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生在活得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得化学组成与繁殖新个体。

(3)病毒在活得敏感宿主细胞内就是具有生命得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得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得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得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得宿主。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5)一个病毒粒子有且只有一种核酸,即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

3、简述病毒对称构型?

由于衣壳粒得排列组合不同,使病毒有三种对称性构型。

第一种就是立体对称型,主要为20面体。第二种就是螺旋对称型。第三种为复合对称型,如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她得头部呈立体对称型(20面体),尾部为螺旋对称型。

4、简述病毒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

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与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完整得具有感染力得病毒体叫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有两种:一种就是不具被膜(亦称囊膜)得裸露病毒粒子;另一种就是在核衣壳外面有被膜包围所构成得病毒粒子。

蛋白质得功能就是保护病毒免受环境因素得影响.决定病毒感染得特异性,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与力,病毒可牢固得附着在敏感细胞上。病毒蛋白质还有致病性、毒力与抗原性。

病毒核酸得功能就是:决定病毒遗传、变异与对敏感宿主细胞得感染力.

第二章原核生物

名词解释

原生质体:细菌培养物中加入溶菌酶或青霉素阻止其细胞壁得正常合成而获得得完全缺壁细胞称原生质体。革兰氏阳性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拟核:细菌因没有核膜与核仁,故称为原始核与或拟核。它由脱氧核糖核酸纤维组成,即由一条环状双链得DNA分子高度折叠缠绕形成得。其总长度为0、25~3mm.

糖被:糖被就是包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得一层厚度不定得透明胶状物质、

荚膜:荚膜就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得一种粘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粘性物质就叫荚膜。

粘液层:有些细菌不产荚膜,其细胞表面仍可分泌粘性得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菌细胞壁表面上,与外界没有明显边缘,这叫粘液层。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

逆性强得休眠体,称为芽孢.

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得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得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1、分析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得区别?

革兰氏阳性菌得细胞壁厚,其厚度为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与脂肪。

革兰氏阴性菌得细胞壁较薄,厚度为10nm。其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与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就是脂多糖,中间就是磷脂层,内层为脂蛋白。内壁层由肽聚糖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得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两者得不同还表现在各种成分得含量不同.尤其就是脂肪得含量非常明显,革兰氏阳性菌脂肪含量为1%~4%,革兰氏阴性菌脂肪含量为11%~22%.

2、简述细胞壁得生理功能?

(1)固定细胞外形与提高机械强度,从而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得损伤;(2)为细胞得生长、分裂与鞭毛运动所必需;(3)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与水解酶)进入细胞;(4)赋予细菌特定得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与噬菌体得敏感性.

3、简述细胞质膜结构(液态镶嵌模型)?

用电镜观察到得细胞膜,就是在内外两暗色层之间夹着一浅色中间层得一种双层膜结构。这就是因为,构成细胞膜得主要成分就是磷脂,而膜就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整齐地对称排列而成得.

(1)膜得主体就是脂质双分子层;(2)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3)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得疏水性内层中;(4)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得极性头相连;(5)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6)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做“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

4、简述细胞膜得生理功能?

(1)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得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得运送;(2)就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得结构

屏障;(3)就是合成细胞壁与糖被有关成分得重要场所;(4)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得酶系,故就是细胞得产能基地;(5)就是鞭毛基体得着生部位,并可提供鞭毛运动所需得能量.

5、荚膜得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1)荚膜得化学组成:荚膜得含水率在90%~98%.荚膜得成分一般就是多糖,少数就是蛋白质或多肽,也有多糖与多肽复合型得。

(2)荚膜得功能:①荚膜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得影响,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得吞噬;

②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与能源,有得荚膜还可作氮源;③废水生物处理中得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得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6、简述放线菌菌丝体得分类及其生理功能?

菌丝体分三类:(1)营养菌丝:它潜入固体培养基内摄取营养.菌丝宽度0、2~0、8μm,通常不超过1、4μm,长度为50~600μm之间。(2)气生菌丝:它由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它比营养菌丝粗,直径为1~1、4μm.(3)孢子丝:放线菌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在气生菌丝得上部分化出可形成分生孢子得孢子丝。

第三章真核生物

1、简述原生动物得营养类型?

(1)全动性营养:全动性营养得原生动物吞食其她生物与有机颗粒为食.绝大多数原生动物

为全动性营养。

(2)植物性营养:有色素得原生动物,在有阳光得条件下,吸收CO2与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自身营养。

(3)腐生性营养:某些无色鞭毛虫与寄生得原生动物,借助体表得原生质膜吸收环境与寄主中得可溶性有机物为营养。

2、简述真菌得有性繁殖过程?

真菌得有性繁殖以细胞核得结合为特征。有性繁殖过程一般通过临近得两个形态相同而性别不同得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得原生质突起相互接触、局部融合成一条通道,再通过下列三个阶段:

(1)质配:首先就是两个细胞得原生质进行配合。

(2)核配:两个细胞里得核进行配合。真菌从质配到核配之间得时间有长有短,这段时间称为双核期,即每个细胞里有两个没有结合得核.这就是真菌特有得现象。

(3)减数分裂:核配后,或迟或早将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为单倍。真菌得有性生殖一般就是通过性细胞得结合,产生一定形态得有性孢子(sexual spore)来实现得。第四章

名词解释

酶:酶就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合成得,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得,并传递电子、原子与化学基团得生物催化剂.

酶得活性中心:酶得活性中心就是指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得小部分氨基酸微区。酶促反应得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

微生物得生理

光能自养:体内含有光合色素,可以利用光作为能源,利用CO2作为碳源,以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并合成菌体细胞有机物。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其碳源来自CO2与简单有机物。

化能自养:能量来源于氧化无机物时,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得ATP,同时无机物又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有机碳化合物。

化能异养:碳源与能源均来自有机物,它们在分解有机物得过程中产生能量.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得有机化合物。

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得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得,用以培养微生物得基质,即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得基本营养成分。如可由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pH偏碱性,大多数微生物均可在其上生长。

选择培养基:指在培养基中添加或不添加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以选择性地促进某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不需要微生物得生长.

鉴别培养基:指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得特性,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得指示剂,根据代谢产物与指示剂得反应结果区别不同种类得微生物.

加富培养基:指培养基中加入额外营养物质,满足某种或某类微生物得需要,使其生长繁殖较其她微生物迅速以逐步淘汰其她微生物。

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得过程叫光合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产生含高自由能得中间体,中间体将高能键交给ADP,使ADP磷酸化而生成ATP。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底物在氧化过程中生成得NADH与FADH

2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得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她氧化型物质,在这一过程中偶连ATP得合成。外源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给得能源进行呼吸,叫外源呼吸,即通常称得呼吸. 内源呼吸:如果外界没有供给能源,而就是利用自身内部贮存得能源物质(如多糖、脂肪、聚β-羟基丁酸)进行呼吸,则叫内源性呼吸(即内源呼吸)。

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就是一类呼吸链末端得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得生物氧化。

发酵:发酵作用亦就是无氧条件下进行得呼吸作用,但它就是以有机质分解过程中得中间产物作为氢及电子受体,主要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1、简述酶得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酶得组成有两类:(1)单成分酶,只含蛋白质。(2)全酶,由蛋白质与不含氮得小分子组成,或由蛋白质与不含氮得小分子有机物加上金属离子组成。酶中得非蛋白质得活性基团,与蛋白质结合较紧得称为辅基,与蛋白质结合较松可以透析得称为辅酶.全酶中得各种成分缺一不可,否则全酶会丧失催化活性。

酶各组分得功能:酶蛋白起加速生物化学反应得作用;辅基与辅酶起传递电子、原子与化学基团得作用.金属离子除传递电子外,还起激活剂得作用.

2、简述酶得催化特性?

(1)不改变反应得平衡点.酶积极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加速反应速度,缩短反应到达平衡得时间,但不改变反应得平衡点.酶在参与反应得前后,其性质与数量都不变。

(2)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一定得产物。酶得专一性分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与立体异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为氨与二氧化碳,对其她物质不起作用.相对专一性就是指一种酶能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得物质进行某种类型得反应。如脂肪酶能催化含酯键得脂类物质得水解反应.

(3)酶得催化作用条件温与。酶只需在常温、常压与近中性得水溶液中就可催化反应得进行。而一般得催化剂则需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等异常条件下才起催化作用。

(4)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高温、强酸、强碱都能使酶丧失活性;Cu2+、Ag+等重金属离子能钝化酶,使之失活。

(5)酶得催化效率极高。酶比无机催化剂得催化效率高几千倍至百亿倍。如1mol得过氧化氢酶能在一秒得时间内催化105molH2O2分解,而铁离子在相同得条件下,只催化10-5molH2O2分解。过氧化氢酶得催化效率就是铁离子得1010倍。

3、简述培养基得配制原则?

(1)根据微生物得营养需求供给合适得碳源、氮源、无机盐或生长因子。如自养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CO2作为碳源,因此不必添加有机碳化合物。

(2)注意各营养物质得浓度及配比。营养物质得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微生物得生长,但某些微生物对营养元素有特别得需求量,如极端嗜盐菌对Na+要求一般高于1mol/L。

此外C/N得比值对微生物得生长影响较大.在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常通过控制碳氮比来达到控制菌体生长与产物产量得目得。

(3)控制理化条件(如酸碱度、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等)不同得微生物对理化条件得要求差别较大。

(4)利用价格低廉且容易得到得原料作为培养基得营养成分,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成本。如沼气发酵广泛使用人畜粪便、稻草、植物茎杆等作原料.制糖工业、豆制品工业得废液,农副产品(如酒糟、豆饼等)也可用作培养基原料.

(5)此外,配制培养基时应避免产生沉淀,配制完毕后应及时灭菌。

4、分析比较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得四种方式?

(1)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就是纯粹得物理过程,营养物质(水、无机盐、O2、CO2)由高浓度区域透过细胞膜上得含水小孔向低浓度区域扩散。扩散速度取决于细胞膜内外扩散物质得浓度梯度,扩散过程中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脂溶性物质被磷脂层溶解而进入细胞,因而脂溶性物质比水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质膜。此过程不消耗能量.

(2)促进扩散

促进扩散也就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得物质运输方式。扩散物质也不发生化学变化,但需要借助细胞膜上得专一性载体蛋白,它与相应得营养物质在胞外可逆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构象变化而改变与底物得亲与力并在胞内释放底物,因此被运输得物质有特异性。通过促进扩散吸收得营养物质

有氨基酸、单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等.

(3)主动运输

就是营养物质逆浓度梯度移动且消耗能量得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一样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对底物具有特异性.营养物质与载体在细胞膜外测形成载体—底物复合物,通过耗能变构将底物传送到细胞膜内侧,底物得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即使细胞外营养物质浓度很低时,微生物仍然可以通过主动运输使细胞内得营养物质浓度达到饱与状态。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得营养物质有氨基酸、糖、无机离子(Na+、K+、H+)、硫酸盐、磷酸盐、有机酸等。

(4)基团转位

主要存在于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得一种主动运输方式.其特点就是底物进入细胞时,化学结构已经改变,一般呈磷酸化得形式,而且转运过程需要一套复杂得运输系统。其她特点与主动运输类似。微生物营养运输系统得多样性,使一个细胞能同时运输多种营养物质,为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提供了可能。

5、分析比较三种生物氧化类型得异同点?

综上所述,由于微生物体内所含酶得体系与种类不同,其呼吸作用中得最终受氢体及电子受体不同,因而分成上述几种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作用对有机物分解彻底,常可彻底氧化为H2O及CO2,其释放能量亦高;而发酵作用对基质分解不彻底,产物中仍有各种简单有机物,或仅有一部分氧化形成H2O及CO2 ,其释出能量亦较低。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作用对基质得利用率较高,其所分解有机物中得碳素约20%~40%同化为菌体组分;发酵作用对基质得利用率很低,约2%~5%同化为菌体。所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之剩余污泥较厌氧消化法为多。

此外,进行发酵作用得厌氧微生物,需要大量得基质才能满足其生命活动所需得能量,因而其对基质得转化率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作用为高.

第五章微生物得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名词解释

微生物得世代时间:微生物两次细胞分裂之间得时间称为世代时间(generation time),也即微生物增加一代所需要得时间。

分批培养:将少量微生物一次接种于一定容积得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最后一次收获,称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如果在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以一定得速度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同时以同样得速度排出营养物(包括菌体与代谢产物),就可以延长对数生长期,这种培养方法称为连续培养。

恒化培养:将某种必需得营养物质控制在较低得浓度,作为限制性因子,以一定得速度补充新鲜培养液、排放老培养液,使微生物得生长速度保持恒定。

恒浊培养:采用浊度计自动测量培养液中细胞得浊度,通过调节新鲜培养液得补充速度保持浊度得恒定.恒浊培养中无限制性因子,因此培养物能以最高得速度生长。

1、试画出细菌得生长曲线并分析各个时期细菌生长特点?

(1)延滞期

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①生长速率常数为零;

②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

③细胞内RNA尤其就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

④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与ATP合成加速,

易产生各种诱导酶;

⑤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I溶液浓度、温度与抗生素等

理化因素反应敏感。

(2)对数生长期

①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得时

间——代时(generation time ,G,又称世代时间或增代时间)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得倍增时间(doublingtime)最短;

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balancedgrowth),菌体各部分得成分十分均匀;

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3)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

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0,即处于新繁殖得细胞数与衰亡得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得动态平衡之中。

(4)衰亡期

在衰亡期中,个体死亡得速度超过新生得速度,整个群体呈现负生长状态(R为负值).

2、简述微生物之间得关系?

(1)竞争关系

竞争关系就是指不同得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溶解氧、空间等其她共同要求得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种内微生物与种间微生物都存在竞争。

(2)互生关系(原始合作关系)

就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得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及其她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当两者分开时各自可以单独生存。

(3)共生关系

就是指两种不能单独生活得微生物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得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组成共生体,这两者之间得关系叫共生关系.地衣就是藻类与真菌形成得共生体,藻类利用光能将CO2与H2O合成有机物供自身及真菌营养,真菌从基质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二者营养。

(4)拮抗关系

拮抗就是指一种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其她条件,从而抑制其她微生物得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其她微生物得现象。拮抗分为非特异性拮抗与特异性拮抗两种. (5)捕食关系

捕食一般指一种较大型得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得相互关系.例

如原生动物吞食细菌、藻类、真菌等。

(6)寄生关系

一种生物需要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从中摄取营养才能得以生长繁殖,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关系。前者为寄生物,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

微生物之间得寄生关系表现为:噬菌体与细菌、放线菌、真菌之间得关系等。有得寄生物不能离开寄主而生存,叫专性寄主;有得寄生物离开寄主后能营腐生生活,叫兼性寄生。

3、简述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静止期得微生物得原因?

对数生长期得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尽管微生物对有机物得去除能力很高,但相应要求进水有机物浓度高,则出水有机物得绝对值也相应提高,不易达到排放标准.

又因为对数期得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细胞表面得粘液层与荚膜尚未形成,运动很活跃,不易自行凝聚成菌胶团,沉淀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差。

而处于静止期得微生物代谢活力虽然比对数生长期得差,但仍有相当得代谢活力,去除有机物得效果仍然较好。

其最大特点就是体内积累了大量贮存物,如异染粒、聚β-羟基丁酸、粘液层与荚膜等,强化了微生物得吸附能力,自我絮凝、聚合能力强,在二沉池中泥水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第六章微生物得遗传与变异

名词解释

质粒:质粒就是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并稳定遗传得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

1、简述菌种衰退得防治措施?

(1)控制传代次数

频繁得接种与传代也易引起菌种退化,因为变异多半就是通过繁殖而产生得,故必须严格控制菌种得传代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得移种与传代,并将必要得传代降低到最低限度。(2)创造良好得培养条件

在实践中,有人发现如创造一个适合原种得生长条件,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菌种衰退。例如,在赤霉素生产菌Gebberellafujikuroi得培养集中,加入糖蜜等丰富营养物时,有防止菌种衰退得效果。

(3)利用不易衰退得细胞传代

在放线菌与霉菌中,由于它们得菌丝细胞常含几个核甚至就是异核体,因此用菌丝接种就易出现不纯与衰退,而孢子一般就是单核得,用于接种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4)采用有效得菌种保藏方法

2、菌种得复壮措施?

(1)纯种分离:通过纯种分离,可把退化菌种得细胞群体中一部分仍保留原有典型优良性状得单细胞分离出来,经过扩大培养,就可恢复原菌株得典型优良性状。

(2)通过宿主体复壮:对于寄生性微生物得退化菌株,可接种至相应得宿主体内,通过这种特殊得“选择性培养基”来复壮菌株.

(3)联合复壮:对退化菌株还可用高剂量得紫外辐射与低剂量得DTG联合处理进行复壮。

3、简述菌种得保藏方法?

(1)定期移植法

将微生物菌种不断地在新鲜培养基上(中)转接传代或专性寄生微生物不断地在新得寄主组织中转接传代。

(2)干燥法

将菌种接种到适当得载体上,如河沙、土壤、硅胶、滤纸及麸皮等,以保藏菌种。以砂土保藏法用得较普遍,通常把接种菌种得砂土放在干燥器内,于常温或低温下保藏.产芽孢得细菌、形成孢子得放线菌与霉菌都可用此法保藏.

(3)隔绝空气法

例如用液体石蜡封住培养物来保藏菌种。

(4)低温保藏法

低温保藏法就是将已培养生长良好得菌种至于低温环境下保存。一般用4℃冰箱即可,也可置于液氮(—196℃)或其她低温环境。置冰箱保藏得菌种宜3个月左右转接一次。

(5)综合法

利用低温、干燥与隔绝空气等几个保藏菌种得重要方法综合作用,使微生物得代谢处于相对静止得状态,可使菌种保藏较长时间。

第二篇

名词解释

好氧活性污泥:好氧活性污泥就是由多种多样得好氧微生物与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得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与无机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得絮状体或称绒粒。

1、论述菌胶团、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在水处理中得作用?

(1)菌胶团得作用

菌胶团就是活性污泥得结构与功能中心,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就是活性污泥得基本组分.作用表现在:

①有很强得生物絮凝、吸附能力与氧化分解有机物得能力。一旦菌胶团受到各种因素得影响与破坏,则对有机物去除率明显下降,甚至无去除能力。

②菌胶团对有机物得吸附与分解,为原生动物与微型后生动物提供良好得生存环境.

③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④具有指示作用,通过菌胶团得颜色,透明度,数量、颗粒大小及结构得松紧程度可衡量好氧活性污泥得性能。

(2)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得作用

原生动物与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与水体污染及自净中起到3个积极作用:

①指示作用

一就是可根据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得演替,根据它们得活动规律判断水质与污(废)水处理程度,还可判断活性污泥培养得成熟程度。二就是根据原生动物种类判断活性污泥与处理水质得好与坏。三就是可根据原生动物遇恶劣环境改变个体形态及其变化过程判断进水水质变化与运行中出现得问题。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得微生物作用

②净化作用

原生动物得营养类型多样,腐生性营养得鞭毛虫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污水中得溶解性有机物.大多数原生动物就是动物性营养,它们吞食有机颗粒与游离细菌及其她微小得生物,对净化水质起积极作用。③促进絮凝作用与沉淀作用

污水生物处理中主要靠细菌起净化作用与絮凝作用。然而有得细菌需要一定量得原生动物存在,由原生动物分泌一定得粘液物质协同与促进细菌发生絮凝作用.

固着型纤毛虫本身有沉降性能,加上与细菌形成絮体,更有利于二沉池得泥水分离作用。

2、简述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甲烷发酵理论?

第一阶段:就是水解与发酵性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等水解为单糖后,再酵解为丙酮酸;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脱氮基成为有机酸与氨;脂质水解为各种低级脂肪酸与醇。第二阶段:就是产氢与产乙酸细菌群把第一阶段得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与氢气。此外,此阶段还有将第一阶段发酵得三碳以上得有机酸、长链脂肪酸、芳香族酸及醇等分解为乙酸与氢气得细菌与硫酸盐还原菌。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得微生物就是两组生理性质不同得专性厌氧产甲烷菌群。一组就是将氢气与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或一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烷;另一组就是将乙酸脱羧生成甲烷与二氧化碳,或利用甲酸、甲醇及甲基胺裂解为甲烷。

第四阶段:为同型产乙酸阶段,就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H2与CO2转化为乙酸得过程。

具体见课本P316

3、简述微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1)脱氮原理

脱氮就是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与硝化细菌得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与NO3--N。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与NO3--N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得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得潜在危险性.

①硝化

a、短程硝化:NH3 + 1、5O2 →HNO2 + H2O

b、全程硝化:NH3+1、5O2 →HNO2 +H2O

②反硝化

a、反硝化脱氮: 2HNO3+ CH3CH2OH →N2 + 2CO2 + 2[H]+3H2O

b、厌氧氨氧化脱氮:NH3 +HNO2→N2 +2H2O

c、厌氧氨氧化脱氮:2NH3 + HNO3→1、5N2 + 3H2O+ [H]

d、厌氧氨反硫化脱氮:2NH3+ H2SO4 →N2 +S +4H2O

(2)除磷原理

某些微生物在好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PO43-)合成自身核酸与ATP,而且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磷合成贮能得多聚磷酸盐颗粒(即异染颗粒)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这些细菌称为聚磷菌.聚磷菌在厌氧时又能释放磷酸盐(PO43-)于体外,故可创造厌氧、缺氧与好氧环境,让聚磷菌先在含磷污水中厌氧放磷,然后在好氧条件下充分地过量吸磷,然后通过排泥从污水中除去部分磷,可以达到减少污水中磷含量得目得。

4、简述好氧堆肥机理?

好氧堆肥就是在通空气得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大分子有机固体废物为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有机物被矿化成无机物;并放出大量得热量,使温度升高至50~65℃,如果不通风,温度会升高到80~90℃。这期间发酵微生物不断地分解有机物,吸收、利用中间代谢产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生长繁殖;以其更大数量得微生物群体分解有机物,最终有机固体废物完全腐熟成稳定得腐殖质.

好氧堆肥分解过程见下图:见课本P349

所发生得反应如下:

有机物质+好氧菌+氧气+水→二氧化碳+水(蒸汽)+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

5、以活性污泥为例探讨如何驯化微生物?(仅供参考)

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与外加营养物量,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转为受纳工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理论上讲,细菌对有机物分解必须有酶参与,而且每种酶都要有足够数量。驯化时,每变化一次配比时,需要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未减少,处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变动配比,直至驯化结束.

活性污泥得驯化步骤:

(1)通过分析确认来水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准备进水。

(2)开始进入少量生产废水,进入量不超过驯化前处理能力得20%。同时补充新鲜水、粪便水及NH4Cl。

(3)达到较好处理后,可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过10~20%,同时减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生产废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监测出水CODcr浓度等指标,并观察混合液污泥性状.在污泥驯化期还要适时排放代谢产物,即泥水分离后上清液.

(4)继续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直至满负荷。满负荷运行阶段,由于池中已培养与保持了高浓度、高活性得足够数量得活性污泥,池中曝气后混合液得MLSS达到5000mg/1,此过程同步监测溶解氧,控制曝气机得运行,并进行污泥得生物相镜检。

在培养与驯化过程中应保证良好得微生物生存条件,如温度、溶解氧、PH值、营养比等.池内水温应在15~35℃范围内,DO=0、5~3mg/L,pH=6、5~7、5为宜。如氯与磷等不足时,应投加生活污水或人工营养物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专题总结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 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 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B A B C 图1-1

微生物学第一章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选择题(每题1分,共60题,60分) 1.芽孢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B )正确 A. 芽孢 B. 裂殖 C. 出芽 D. 藻殖段 2.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 因此它是一种( C )正确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3.自养细菌中固定CO2的场所是( B )正确 A. 类囊体 B. 羧酶体 C. 异染粒 D. 淀粉粒 4.原核生物( C )。错误正确答案:D A. 有细胞核 B. 有有丝分裂 * C. 有线粒体 D. 有细胞壁 5.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 B )。正确 A. 立克次氏体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螺旋体 6.中介体是由细菌哪种结构衍生的( B )正确 A.细胞壁 B.细胞膜 ? C.细胞浆 D.核质 7.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B )正确 A.荚膜

C.芽孢 D.鞭毛 8.微生物在固体斜面上生长的群体称( B )正确 A.菌落 B.菌苔 : C.菌膜 D.凝絮 9.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C )正确 A. 结晶紫染色 B. 碘液固定 C. 酒精脱色 D. 复染 10.下列微生物中,( A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正确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11.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营专性寄生的是:( C )正确 A. 苏云金杆菌 B. 蛭弧菌 C. 衣原体 D. 类菌体 12.在下列原核生物分类中,属古细菌类的细菌是:( D )正确 A. 大肠杆菌 B. 枝原体 % C. 放线菌 D. 产甲烷细菌 13.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 A )正确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14.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 B )正确 A.无色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 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 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 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 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3、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H2O 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5、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7、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三)盐的性质:(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 蓝色变浅绿色 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 少 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 减少 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 减少 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 a OH + CaCO3↓有白色沉淀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本章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性质与分类 1、常见几何体:圆柱、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棱锥、圆锥、球体。 2、性质:底面的个数与形状、侧面的个数与形状、是否含有曲面。 3、分类依据:底面数(柱体、椎体、球体);是否含有曲面;是否含有顶点等。总结时注意类比与对比。 4、棱体(棱锥)的命名以及N棱柱棱数、面数、顶点数求法(尝试总结N棱锥的棱数、面数、顶点数)。简单逆向思维应用,根据棱数、面数、顶点数判断是何种几何体(注意数学思想之分类讨论)。 第二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组成与形成 1、组成:点、线、面。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能说出常见几何体中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几条线,分别是什么形状。顶点处有几条棱,几个面。 2、形成:面的旋转。常见几何体可以看作哪些平面图形旋转得到。 第三大板块体与面之间的转化关系(体会数学思想之转化化归思想)。 1、展开与折叠: 一般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展开时注重动手操作到空间想象的转变,折叠时注意结合几何体的性质来判断。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对展开图的观察总结,掌握对面、邻面以及有共同顶点的几个面在展开图中的关系,并能利用逆向思维还原。 截面:截面的形成(面截体),截面的本质(面截面所得线围成的平面)。 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所能得到的截面类型并能通过空间想象做出截面,逆向思维通过截面判断是由什么几何体截得。 2、三视图:主视图(长与高)、左视图(宽与高)、俯视图(长与宽) 会画单独几何体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简单应用之求组合体面积。 根据数字俯视图画出主视图与俯视图(答案唯一),体会三视图之间的联系。 逆向思维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理解答案不唯一),从而得到简单应用之根据三视图推测组合体中小方块数目。 本章贯穿的几大思维: 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转化的思维 学习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5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习题 一、选择题 1. Lactobacillus是靠__________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作用 2.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_________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磷酸化 3. 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__________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 B.HMP C.ED 4.Pseudomonas是靠__________产能。 A.光合磷酸化 B.发酵 C.呼吸 5. 在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链霉菌 B.蓝细菌 C.紫硫细菌 6.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体物α-酮戊二酸来自_________。 A.EMP途径 B.ED途径 C.TCA循环 7.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________。 A.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B.O2 C.中间产物 8.参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A.ATP B.GTP C.UTP 9.细菌PHB生物合成的起始化合物是: A.乙酰CoA B.乙酰ACP C.UTP 10.下列光合微生物中,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NADPH2的微生物是: A.念珠藻 B.鱼腥藻.A、B两菌 二、是非题 1. 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厌氧生活的细菌中。 2. 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都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 3. 一分子葡萄糖经正型乳酸发酵可产2个ATP,经异型乳酸发酵可产1个ATP。 4. 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30个ATP,大部分来自糖酵解。 5. 丙酮丁醇发酵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该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 6. UDP—G,UDP—M是合成肽聚糖的重要前体物,它们是在细胞质内合成的。 7. ED途径主要存在于某些G-的厌氧菌中。 8. 在G-根瘤菌细胞中存在的PHB是脂肪代谢过程中形成的β-羟基丁酸聚合生成的。 9. 维生素、色素、生长剌激素、毒素以及聚β-羟基丁酸都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10.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11. 枯草杆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为甘油磷壁酸。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分子 直径:10-10米=1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 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第二节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 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 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 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现象的实 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由于热传递 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 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10.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 多少热量”。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和Q=vq。 第三节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4.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公式:Q=cmΔt,式中的Q是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Δt是温度的变化量,取正值,单位是℃。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推荐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微生物学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原理;理解环境微生物在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重要概念和研究任务 第一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 1.人类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 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3.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4.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习题要点: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1.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 2.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3.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 4.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特性。第三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环境微生物学的范畴;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3.环境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以及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难点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以及基本特征。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征; 2.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讲义

本课程是环境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另一门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课程强调每个学生要动手,通过实验,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绪论 主要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 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 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 (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当地的环境变化; (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 (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污染。 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 (a)定量化程度不够; (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 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 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 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 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 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 糖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 分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 黑 由黄变黑 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 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微生物学 第五章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1.下列光合作用微生物中进行的是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是( C )正确 A.甲藻 B.绿硫细菌 C.蓝细菌 D.嗜盐细菌 2.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B )正确 A.有机物 B.还原态无机化合物 C.氧化态无机化合物 D.日光 3.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 A )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正确 A. EMP途径 B. HEP途径 C. ED途径 D. WD途径 4.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 C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正确 A. EMP途径 B. HEP途径 C. ED途径 D.WD途径 5.硝化细菌是( A )错误正确答案:B A.化能自养菌,氧化氨生成亚硝酸获得能量 B.化能自养菌,氧化亚硝酸生成硝酸获得能量 C.化能异养菌,以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D.化能异养菌,以亚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6.根瘤菌属于( A )正确 A.共生固氮菌 B.自生固氮菌 C.内生菌根 D.外生菌根 7.两歧双歧杆菌进行的是( C )正确 A.乙醇发酵 B.同型乳酸发酵 C.异型乳酸发酵

— D. 2,3丁二醇发酵 8.对于青霉菌,每摩尔葡萄糖通EMP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共产生( B )摩尔ATP。正确 A.34 B.36 C.38 D.39 9.下列哪项不属于固氮生物( D )正确 A.根瘤菌 B.圆褐固氮菌 C.某些蓝藻 D.豆科植物 10.在生物固氮过程中,最终电子受体是( A )正确 A.N2和乙炔 B.NH3 C.乙烯 D.NADP+ 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C)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11.下列各项中与根瘤菌固氮过程无关的是( C )正确 A.还原力[H] B.ATP C.NO3- D.固氮酶 12.细菌群体生长的动态变化包括四个时期,其中细胞内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特别是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是( C )正确 A.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衰亡期 13.下列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异常旺盛无关的原因是( D )错误正确答案:B A.表面积与体积比大 B.表面积大 C.对物质的转化利用快 D.数量多 14.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正确

新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优选)

新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平行四边形 ....., .....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邻边之和等于周长的一半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对角线互相平分,共有4对全等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 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被对角线分成了4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所以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对边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鹏翔教图3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或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运算 类型 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 于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的 交集.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A B={x|x∈A, 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 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并B’), 即A B ={x|x∈A, 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 S的一个子集,由S中 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 子集A的补集(或余 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 , |{A x S x x? ∈且 韦恩图示A B 图1 A B 图2 S A

环境微生物学习题

环境微生物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计15分) 1、菌落:菌落是指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微生物的单细胞经过生长繁殖,形成肉眼能看到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微生物群体。 2、PHB:是细菌细胞中含有的叫聚羟基丁酸盐的贮藏物质。 3、共生:两个微生物在一起时形成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两者高度的协调和彼此得利。 4、细胞壁:细胞壁是包在细菌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质膜的较为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 5、蓝细菌:是一种用叶绿素a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和丝状体的原核生物。 6、菌核:菌丝体纵横交织而成的卵形、圆形、角状等外坚硬,内松软的菌丝体,如茯苓、苗木茎腐病的菌核等。菌核的作用在于休眠或适应不良环境,并在适宜条件下萌芽产生繁殖器官和孢子或直接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7、革兰氏染色:是1884年由丹麦的Gram发明的,细菌鉴别的重要染色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区分为G+和G-两大类。 8、芽孢:某些细菌当环境恶劣时,细胞质浓缩凝集,逐步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9、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的200多种昆虫和动、植物线虫有毒杀作用,对人畜安全、对害虫的天敌和植物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 10、放线菌: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而又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多核单细胞的丝状原核生物。 二、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 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杆状最常见,球状次 之,螺旋菌最少。( × ) 2.某些藻类如团藻属存在群体形态。( O ) 3.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 ) 4.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是膜上结合的泡囊,其功能为积累食物颗粒。( × ) 5.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 ) 6.大多数原生动物一般可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 ) 7.所的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O ) 8.所有种类原生动物的繁殖都以无性生殖方式进行。( × ) 9.细胞的荚膜可通过荚膜染色法观察。( × ) 10.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三、选择题(每题1分,计25分) 1.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__c___。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 (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 2. 病毒缺乏__b___。 (a)增值能力(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核酸 (d)蛋白质 3. 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d___。

微生物大学第一章

1 放线菌属于(d ) 答案 A. 真菌界 B. 病毒界 C. 原生生物界 D. 原核生物界 2 细菌在哪一类食品上最容易生长(b ) 答案 A. 苹果 B. 鲜鱼和鲜肉 C. 谷物 D. 脱水蔬菜 3 所的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4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 ) 答案 A. 孢子 B. 基内菌丝 C. 孢子丝 D. 气生菌丝 5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 答案 A. 几丁质 B. 脂多糖 C. 磷壁酸 D. 肽聚糖 6 放线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 答案 A. 6.5~8.0 B. <4.0 C. 7.5~8.5 D. 4.0~6.0 7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不含有( ) 答案 A. 磷壁酸 B. 脂多糖 C. 肽聚糖 D. 脂蛋白 8 蓝细菌中的藻青素属于氮源类储藏物。 9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10细菌的鞭毛是通过“挥鞭”方式而推动细菌运动的。 11蓝细菌的异形胞均有繁殖作用。 12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 d) 答案 A. L型细菌 B. 原生质体 C. 原生质球 D. 支原体 13放线菌是一类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它们产生的孢子都是不长鞭毛的。 14 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 )

答案 A. 脂多糖 B. 磷壁酸 C. 几丁质 D. 肽聚糖 15G+杆菌去除细胞壁后,菌体呈何种形状?若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呈何种颜色? 答案 A. 杆状,紫色 B. 球状,紫色 C. 球状,红色 D. 杆状,红色 16科赫对微生物学的重要贡献是( ) 答案 A. 首次观察细菌的人 B. 首次证明微生物引起疾病的人 C. 首次给细菌命名的人 D. 首次发现青霉素的人 17苏云金芽孢杆菌可制成有效的生物杀虫剂,其杀虫物质是一种称为γ-内毒素的毒蛋白。18溶菌酶水解肽聚糖的作用位点是() 答案 A. 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葡糖胺之间的β-1, 3糖苷键 B. 四肽短链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酰胺键 C. 不同多糖链之间的肽桥 D. 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 4糖苷键 19原核细胞特有的碳源储藏颗粒是( ) 答案 A. 藻青素 B. PHB C. 异染粒 D. DAP 20下列着生鞭毛最多的菌为( ) 答案 A. 假菌丝 B. 杆菌 C. 球菌 D. 螺旋菌 21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 ) 答案 A. 红色 B. 紫色 C. 无色 D. 黄色 22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 ) 答案 A. 链丝段 B. 异形胞 C. 静息孢子 D. 类囊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doc

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一、酸 1.认识酸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盐酸硫酸硝酸碳酸 (2)以上物质电离时产生的全部是,所以它们都是。 (3)酸的pH值 7,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色,加入酚酞试液,变色。 2.将生锈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______ _____色固体消失,__________色溶液 变成了________色溶液;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_____,这是 盐酸与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的个性 (1)浓盐酸、浓硝酸均具有性,打开瓶盖,瓶口有。浓硫酸具有 性,可作干燥剂;具有性,能使物质发生碳化、变黑。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 出大量热,所以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沿着器壁 慢慢地注入里,并不断,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倒入 里。 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处理方法是: 。 (2)在表格中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3)检验盐酸时,可取其少量试液,加入几滴溶液,能观察到有色沉淀生成,化 学方程式; 检验硫酸时,所用试剂为,在其反应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化学方程式 为。 4.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2)用盐酸清除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3)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中和胃酸 二、碱 1、写出下列碱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氧化铁氢氧化铜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电离时生成的全部是它们都属于类。 3、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显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色。溶液的pH 7(<、>、=)。 4、氢氧化钠有较强的腐蚀性,俗称、、,它在空气中极易吸收,还能跟起反应,故应保存。 5、在色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6、在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7、氢氧化钙俗称、,水溶液是石灰水,有腐蚀性。把一瓶石灰水放到空气中,瓶壁和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形成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8、要把装石灰水的瓶子洗干净,先加入少量,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再用水洗干净。 9、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都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每种物质只能使用一次): (1)如果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硫气体,选用。 (2)如果工业上用90%的酒精溶液制取无水酒精,选用。 (3)适宜作保存饼干等食品的干燥剂。 10、用化学式填写: 在熟石灰、稀盐酸、干冰、烧碱中,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用于制肥皂的是,用于除铁锈的是。 三、盐 1、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是和组成的化合物。 2、碳酸钠的性质:(化学式:)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