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论东方电影与西方电影的文化差异文 / 葳蕤以爱

一般而言,就电影这种文化来说,它具有全球性和统一性,但从现在的电影文化派别来看,由于地理的差异和文化性质的侧重不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分别被赋予了各自不同民族区域的不同特色。

一、电影中的突出体现不同历史

在《霸王别姬》中,对于京剧的描写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也是通过电影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京剧的美丽。在影片的开头,影片细致地描写了京剧班子里角儿是怎样炼成的。影片通过对小豆子和小石头这样两个角色的描写,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下付出的艰辛以及这样两个小人物内心对世界的价值观。在电影中,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将人物命运硬生生地掰成两段。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一个事件曾经被作为很多电影的题材,而在这部片子里,导演从京剧角儿这样的一个视角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对人性的摧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质。他体现了革命与传统的交锋,从而导致了这样的一个悲剧,惨烈,疯狂。

而在西方电影文化中,不同民族的电影都包含各自的历史事件。《辛特勒名单》、《美丽人生》分别是美国人以及意大利人拍摄的关于德意志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残杀的历史事件。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黑白意境,将这样的死亡赋予了不同的感**彩。但是,这又不仅仅是描写历史事件的电影,历史作为一个背景,正式上演的还是具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温情和人性的亮点。历史作为一个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充分闪耀在电影文化中,电影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将历史还原,使观众对历史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和体会。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传承的时间悠久,因此,题材显得丰富,西方作为一个后起的新兴文化带,又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历史的全然不同和经历的全然不同导致了东西方电影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二、传统文化以及科技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许多导演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都表示,电影的拍摄一定要建立在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弃。于是这也成全了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色彩。在《孔子》中,中国坚持千年的儒家思想得到很好的体现,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发扬的很好契机。《孔子》中,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了抢救掉落冰河里的书籍,最终冻死在冰凉的河水里。此时年老的孔子无能为力地泪流满面。它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所宣扬的对知识的绝对恭敬,它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孔子坐临困境,不愿接受他国的一粮一食,直到饿晕过去,这在陶渊明等不为斗米折腰的道德理念提供了基础。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而西方对于科学的探索具有超乎东方人的热情。这也体现在他们的电影文化中。《阿凡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于电子科技的新一个阶段的掌握。在这部片子中,体现的是西方人对于未知宇宙的探知和好奇。在电影中,不需要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它需要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这无疑是向人们传达着西方对于未来的预知。在《2012》中,影片竭力去描绘世界末日的景象,高科技的应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尽管是世界末日,但是影片的最后诺亚方舟的出现又体现了西方人民对未来新生活的一种向往。东方倡导传统道德观的传承,强调真、善、美。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而西方倡导科技文化,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

这也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三、道德习俗与法制观念的侧重程度不同

西方国家属于标准的法制国家,法律对于中国来说相对严谨,公民也具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意识。而在东方道德习俗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电影《刮痧》中,这种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中国古老的刮痧治疗法西方国家对此一无所知,看到儿子背上刮出的痧导致父亲背上虐待的罪名,从而导致了一个家庭完整的岌岌可危。在影片中,西方国家的法律健全完整,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措施完善,但是一些做法在中国道德上并不是相一致的。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允许将其一个人留在家里,如果违反,家长将被儿童保护协会起诉,如果严重的话将被剥夺抚养孩子的权利。这对于儿童的保护非常严谨,但是严谨地又似乎不合人情。电影《刮痧》**裸地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寂寞,反映了文化与文化相顾无言的寂寞。在一定程度上,法律的不可违反性与中国道德的宽容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明显的矛盾。中国人偏向与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我们不能够因为具有形象和感知认识的特点,或因为它缺乏逻辑的表达,而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粗浅。“得象而忘言”,中国人的直觉思维因为受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而西方“物我二分”的哲学思想使得主客体对立二分,造就了他们细剖精细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重理性、重逻辑推理、重实证。但是仅仅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认识世界,认识事物。对于道德与法制的不同的侧重点,以及文化的差异使得生活本身就存在不同点,这也直接导致电影文化的差异。

四、个人英雄主义以及集体主义差异

其实也说不清楚英雄一词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但是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尺度,或者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或者是为了宏伟目标而自我牺牲的人,

也或者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但是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所以中国的英雄观中似乎不太愿意突出某一个人,而更愿意突出集体的力量。

在《十月围城》中,没有谁是突出的英雄,也没有谁不是英雄,那些倒下的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而牺牲的人们,都是影片想要深深赞扬和缅怀的。这样的牺牲可能是为了最亲最爱的人报仇,可能是为了至高至纯的革命理念,可能是为了更多更多,总而言之是高尚不可侵犯的。《十月围城》中的英雄是当今东方社会所提倡的,依靠集体的求同思想。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突出是重头戏。人们都想要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很多电影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虎胆龙威》便是这样一部典型的电影,主人公只身与匪徒们展开了周旋,最后凭借一几之力将歹徒击溃,救出自己的妻子。个人主义其实算的上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坚信个人的存在发展和自由舒展是最重要的核心。美国人似乎在这一点上觉察的很深,可以看到,所有的美国英雄主义的电影中都要牵涉亲情,爱情,友情,失败,沮丧,点化,奋起,最终战胜险恶。

对于中国的传统观点来说,英雄主义是常常在的,中国不大倡导个人主义,这是与儒家文化的低调相吻合的。个人脱离社会国家存在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个人主义中也有一点的是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的,那就是它在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上有着无穷的动力。西方在正常生活中也是突出个人主义,这对于完善自己,突出自己的作为具有重要的作用。追根究底,文化的差异源自于历史的差异和人文思想的差异,东西方在形成的几千年间形成了有各自不同特色的历

史文化,它同时反映在电影文化中,带给我们视觉的冲击和思考的余地。电影的统一性决定他的欣赏群体能够无国界地领悟其魅力,至于领悟的层次深浅取决于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状况,所以说,电影文化的差异只是数以文化差异的范畴,而现今电影趋于全球化,演员与导演都趋于全球化合作化,也将各地的电影艺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一场文化的饕餮大宴。

有关颜色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中 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睑色真的变绿或发有吗,

英语中说 Paul was in a blue mood;Paul(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

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blue(蓝)都不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green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护忌”而且。blue这个词与 mood之类的调连用体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如:Paul was in a blue mood。(保尔情绪低落)

本章将以汉语和英语如何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讨论某些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

red(红色):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 red-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 (普通的日子印的是黑色,但 black,letter day却不是“平常的日子”,而表示“倒霉的一天”。)又如 to paint the town red表示“狂欢”、“痛饮”、“胡闹”,多指夜生活中的狂欢作乐,饮酒胡闹,不是“把全城染红”。此外,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的意思是:“(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如: He was the first European head of state to visit their country,and they rolled out

the red carpet for him((他是第一个访问该国的欧洲首脑,他们用隆重的礼仪来欢迎他。)

以汉语中“红双喜”为例——这是传统的喜庆象征,原指举行婚礼时在门窗或墙上贴的“喜”字。,“开门红”中的“红”代表好运气。不过“开门红”这个用语不能按字面意义译成英语,、应释义为to begin well,to make a good start,表示“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有时相当于汉语中的“旗开得胜”的转义: win victory in the first battle—— win speedy success(

红色也用来表达某些感情。英语中的 become red-faced或Her face turned 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为难”、“困窘”。不过,英语中有些包含“红色”字样的说法就不那么容易为中国人所理解。如 to see red, waving a red flag到底是什么意思,就不好懂。二者都与“生气”、“发怒”有关。前者的意思是:“使人生气”或“发怒”、“冒火”。后者中的 red flag指“使人生气的东西”,waving a red flag 指“做惹别人生气的事”,如;The mere mention of his hatec cousin’s name was like waving a red flag in front of him;(只要一提他那个讨厌的表兄弟的名字,他就生气。) 怎样把汉语中的“你红光满面”译成英语呢,显然不是You face is very

red(你脸红了),否则表示对方“不好意思”或“处于窘境”。如果译成A ruddy complexion,虽带有“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但不表示汉语含有的困“精力充沛”(energy and vigor)而“红光满面”之义。可以说:You look so healthy and full of pep或 You look the very picture of health and energy(两者都表示“你红光满面”之义。根本不必把“红”字译出来。有的词典上把“红光满面”译作(one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 或in ruddy health 都是从“身体健康而面色红润”这个角度来考虑的。

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用red(红)表示这种意义的词语,如:red guard (红卫兵)。英语中的Red (大写R)一词本身常用作“共产主义者”或“共产党员”的同义词,但有贬义。不过,有些带“红”字的汉语词语译成

英语的red并表达原有的含义。例如,把“又红又专”译作red and expert 表达不出汉语词语的原义,不如译为both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同样,把“一颗红心”译为a red heart, 不好懂,除非再解释一

下,如loyal to the Party, having socialist virtues (忠于党,具有社会主

义的道德品质)。

White(白色):对多数中国人和西方人来说,白色所引起的联想有一些是相近的:purity(洁白), innocence(清白无辜)。但英语中的white lie 这个短语是什

么意思呢,谎言还能“清白”、“无罪”、“天真”或“单纯”吗,回答是:a white lie 指“不怀恶意的谎言”。例如,姐姐会对妹妹和妹妹的男朋友说:“你们俩去看电影吧。今天晚上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谢谢”。她知道他们两个人想单独去;邀请她不过出于礼貌,所以她以有事要做为借口。这就是white lie, 说这个谎毫无恶意,也没有骗人的意思。

多数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里的“白”字感到费解。最好根本不把“红”、“白”这两种颜色译出,只说weddings and funerals (喜事和丧事;婚

礼和葬礼),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服装。把白色与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反感;而把funerals(丧事)说成是happy occasions(喜事),会使西方人感得吃惊,尽管这种说法反映了中国人对待死亡的达观态度。

应当指出,在汉译英时,应注意有“白”字的汉语词语。在某些场合汉语的的“白”字指的是颜色,但在英语对应词中并无white一词:“白菜(Chinese cabbage),“白熊”(polar bear),“白蚁”(termite)。在另一些场合,“白”字与颜色毫无关系,表示“待劳、(in vain),如:“白费事”(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白送”(give away, free of charge, for nothing)。此外,“白”字还可以表示“单纯的,不掺杂的”(plain, unadulterated),如:“白开水”(boiled water),“白肉”(plain boiled

pork)。在某些场合甚至很难概括出某种函义。如:“坦白”(to confess, to make a clean breast of something),“白痴”(idiot),“白话”(vernacular)等等。应当记住的是:“白”字并不总是white。

Black(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表明black(黑)与“不好的”、

“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等。

有趣的是,在商业英语的in the black有好的意思,即“经营一项企业盈利”。如:Since he was made manager, the company has been running in he black.(自从他当了经理以后,公司一直盈利。)be in the black(赢利)的反义词是be in red(亏损,负债),这两个术语都来自记帐时所用墨水的颜色。In the red 显然已被汉语借用,即“赤字”。

Blue(蓝色):在英语中蓝色通常表示不快。除上述in a blue mood 或having the blues 表示“情绪低沉”、“忧郁”、“沮丧”、“烦闷”外,在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中,blue 也表示类似的意思——过了愉快、幸福的周末,星期一又要上班或上学了,所以情绪不佳。如:

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feel like going back

towork.(又是倒霉的星期一,该上班了,他可真不愿意。)

蓝色还常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于贵族或王族。He'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在美国英语中blue book(蓝皮书)是刊载知名人士,尤其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名字的书。

Green(绿色):除了前面提到的green with envy ,英语中还有green-eyed monster和green-eyed,都表示“嫉妒”。可是,常用来表示“嫉妒”的汉语却是“眼红”(或“害了红眼病”),英语直译为red,eyed,恰好与英语green,eyed相反。有趣的是,过去汉语有“戴绿帽子”(to wear a green hat)或“戴绿头

巾”(wear a green head ban)的说法,如说“某人戴了绿帽子”,即指其人之妻与他人私通。

英语中还常用绿色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如:You are expecting too much of

him。He’s still green,you know.(你对他要求太高。他还没经验

嘛)greenhorn 则表示“没有经验的人”或“新到个地方不了解当地习惯的人”,这一词语经常用于移民并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

yellow(黄色):汉语中有“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说法,译成英语怎么说呢,不能译为 yellow movies;yellow books,yellow music,这种词语没人懂,因为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把“黄色”译成英语可用pornographic(色情的),trashy(无聊的,低级的),obscene(秽的,猥亵的),filthy(淫猥的)或vulgar(庸俗的;下流的),所以“黄色电影”可译为pornographic pictures, obscene movies,“黄色书刊”可译为filthy books,“黄色音乐”可译为vulgar music。

但 yellow(黄色)这个词却用于英语yellow journalism这一短语中,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以招揽或影响读者的黄色新闻编辑作风,如突出社会丑闻,把普通新闻写得耸人听闻,有时甚至歪曲事实以引起轰动等。

许多美国商店和家里都有一本厚厚的 Yellow Pages(黄页电话查号簿),这是按不同的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分类的电话簿。如按所有的食品商店、电子器材商店、娱乐场所,航空公司及医院等分类,列出电话号码。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全书用黄纸印刷,所以称Yellow Pages,与汉语中的“黄色书”(filthy books)意思完全不同。

其他颜色也可以引起某种联想,这里就不谈了。

应当指出,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多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这一问题,看来一切语言都有表示黑色和白色的词,大多数语言有表示红色的词,但也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其次,最普遍的可能是黄色和绿色,然后是蓝色和褐色。有些语言表示颜色名称似乎是相同的,但显示在色谱上相邻颜色的划分却有所不同。汉语和英语中的主要颜色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但也有区别。例如: 青[qing]:可以指绿色(green),如“青椒”(green peppe);可以指蓝色,如“青天”(blue Sky);也可以指黑色,如“青布”(black cloth)。

黄[huang]上一般是指黄色,但也可以指褐色,如“黄酱”(soy bean paste);可以指金色,如“黄金”(gold)。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语言中对同一物体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英国人喝的 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而叫“红茶”。美国人谈到皮肉受伤时说be brised black and blue, 而中国人则说“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直译为:be beaten blue and Purple,当然应译为地道的英语be beaten black and blue)。

有关动物比喻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比喻,然而,理解另一种语言的比喻往往并不容易。学习英语的学生可能碰上这样的句子:

“You chicken~” he cried look ing at Tom with contempt(

(“你这个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道。)(不是“你这只鸡”。)

The stork visited the Howard Johnstons yesterday((霍华德?约翰斯顿家昨天添了一个孩子。)(不是“有鹳鸟做客”。)学生遇到这样的句子,如果不知道chicken指“懦夫”或“胆小鬼”,不知道 a visit by the stork指“孩子诞生”,就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讲英语的人学汉语时也会对下面的句子感到费解:“你真熊~”“那个家伙简直象条泥瞅~”

讲英语的人和中国人对于熊的联想很不一样。他们认为熊是很凶猛、危险的动物,也可能认为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林里的熊调皮淘气,滑稽可爱;但决不会象中国人那样,认为熊愚笨、无能、无用。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你真熊”可能相当于“你真笨”、“你真没用”、“你真软弱”、“你真窝囊”等义。’ 大部分英语国家里都没有泥锹,人们不过把泥鳅看作是一种鱼,不会认为它很清,并理解“滑”的转义:“圆滑”、“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等。不过,在英语中的确有一种说法跟汉语中的“滑得象泥锻”这种比喻在意义上和感情上完全一样: slippery as aneel(滑得象鳝鱼)。

从上列论述可以看出,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或物体联系起来。这些品质或特性又往往能使人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尽管这种联想很少或根本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在本章中,我们只讨论一些与禽兽有关的比喻,以及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这些比喻所引起人们的相同或不同的联想。

先举几个联想相似的例子。

He’s as sly as a fox( He’s foxy. You’ve got to watch

him((他滑得象个狐狸。他很狡猾。对他你可要当心点儿。)

You ass!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你这头驴~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那种事儿来,~)

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 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他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鹦鹉学舌()

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象蜜蜂一样。)

中国人对上述动物的联想同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一样。实际上,在汉语中也有“蠢驴”、“鹦鹉学舌”、“家狐狸一样狡猾”等说法。

在这两种文化中,联想相似的其他动物还有:鹿是胆小温顺的,小羊是讨人喜

欢的,猪是肮脏贪吃的,猴子是顽皮淘气的,豺是贪婪卑鄙的,粮是凶残好杀的。

现在谈一下联想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况可分为两类: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提到

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第二,有些动物在两种文化中人们会联想到某种特征,但所联想的特征却不同。

第一类举bull(公牛),beaver (河狸,海狸),crane(仙鹤)和tortoise(乌龟)为例。

对中国人来说,公牛和河狸不会引起什么联想,不论是否常见,有用无用,无非是动物而已。中国人也许猜得出 a 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里的公牛)是什么意思,但想象不出说英语的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头喷着鼻息、怒气冲冲的公牛闯进摆满精致瓷器的店里。因此中国人对这个说法的生动性体会不深。这种说法的意思是:在一个需要举止灵巧得体、细致周密的场合闯进一个行为粗鲁、手脚笨拙、会惹麻烦的人。

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在中国很少见。河狸经常积极活动,有啮树筑巢的习性,在筑巢这一方面,河狸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 heaver((卖力

的河狸)之称。在喻义方面eager beaver则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这个比喻有时略带贬义,则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

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因此父母常常给孩子起名为“鹤年”、“鹤龄”,说明他们希望孩子长大成人,长命百岁。鹤常与象征坚定长寿的松联在一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上年岁的人在过生日的时候,喜欢人们赠送画有松鹤图案的礼物。但对西方人来说,鹤不会引起这种联想。如果有的话,大概同《伊索寓言》中的鹤有点关系吧。

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象征意义。一方面龟象征长寿。古代的府第、庙宇、宫殿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作为祈求长寿的象征。另一方面。龟也用来比作有外遇

者的丈夫。骂人“王八”或“王八蛋”是极大的侮辱。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种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中国人听说英语词 turtle,neck sweater(龟脖式毛衣,即翻领毛衣)时,往往克不了作个鬼脸。;

第一类举owl(猫头鹰),bat(编蝠),doz(狗),tiger(虎),petrel(海燕)为例。

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象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表明讲英语的

人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禽兽间的争端要猫头鹰来裁判,紧急关头找猫头鹰求教。有时人们认为猫头鹰不实际,有点蠢,但基本上是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人对猫头鹰的看法不同,有些人很迷信,怕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

有个美国妇女刚到中国来,不了解中国人对猫头鹰的留法,常戴着她喜爱的猫头鹰别针。她发现人们常停下来看着或指着她的别针,有好几次还问她为什么戴这种别针,她觉得很奇怪;后来有人告诉她中国人对猫头鹰的看法,她才知道戴猫头鹰别针不太合适。

西方人对bat(编幅〕无好感,通常联想到坏特征。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瞎得跟编幅一样,眼力不行,有眼无珠),crazies a bat (疯得象编幅),he’s a bit batty (他有点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有时还有更坏的比喻。提到蝙蝠,人们就会想到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这也许因为吸血蝙蝠的缘故。所以,西方人对蝙蝠的感情很象中国人对猫头鹰的感情,又怕它,又讨厌它。

对中国人来说,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这些联想很可能来自蝙蝠的名称——“蝠”与“福”同音。有些图画或图案把蝙蝠和鹿画在一起,颇受欢迎,因为“福鹿”读起来同“福禄”一样,象征吉祥、幸福、有钱、有势。英语中有

Man's best friend(人之良友)的说法。有多少中国人知道指的是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指狗,许多人会感到奇怪,想不到狗会有这样的荣誉。在中国,狗往往使人们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东西”、“狗娘养的”、“狗改不了吃屎”等。当然,西方人所喜欢的狗的某些品质,中国人也喜欢,如狗忠实、可靠、勇敢、聪明等。但在中国,狗首先是看家的动物,不是供玩赏的动物;人们养狗是

因为它有用,并非因为它是个好伴儿。就是说,狗是有用的动物,但并不可爱。

不过,应该指出,讲英语的人也并非总说狗的好话: You dog~(你这狗东西~) That dog~(那个狗东西~) Son of a bitch~(狗娘养的~)这些都是常说的骂人话。不过这些骂人话并不影响狗的地位。在英国和美国狗仍然是:“人之良友”。

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从regal as a lion(狮子

般庄严), majestic as a lion(象狮子一样雄伟)等用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 lion,hearted(狮心理查)。难怪英国人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了。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狮子一般没有那么多的联想。狮子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

的动物,不见得庄严雄伟,倒是老虎往往会引起类似的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虎的联想有好坏两个方面。从好的方面说,虎英勇大

胆,健壮有力,坚决果断。如。“虎将”、“干起活来象小老虎”、“虎老雄心在”、“虎虎有生气”等词语和男人的名字“大虎”、“二虎”、“小虎”等。从坏的方面说,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如:“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

于虎’等。

最后讲一讲传说或神话中的禽兽。在中国封建是朝时代人们把龙(dragon)和凤(phoenix)

作为皇权的传统象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毫无贬义。时至今日,这两

种传说中的动物仍偶尔在传统的中国图案中出现。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

汉语中常说家长“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给男孩子起名字也常用“龙”字,如“龙翔”、“一龙”等。

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最有名的也许是公元700年左右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公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有趣的是,中国画上的龙没有翅膀,西洋画上的龙却是有翅膀的怪物。

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凤)与复活、再生有关、根据希腊传说,民能活许多年——有一种说法是500年。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凤筑一巢,唱支挽歌,拍着翅膀扇起火来,把巢烧掉,凤烧成灰烬,灰烬中又飞出一只新凤。因此,当一个城镇、一个场所或某团体的主要建筑物失火或因其他原因而毁坏时,好心人会祝愿它“象传说中的凤凰那样,以崭新的面貌从废墟中升起”。

在中国神话中,凤凰被看作是鸟中之王。雄性称“凤”,雌性称“凰”。虽然中国没有象古希腊那样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凤凰却是吉祥的动物。因此,中国女性的名字中常有“凤”字,如:“凤莲”、“金凤”。凤凰还比喻某物罕见、珍贵,例如:“凤毛麟角”。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成语(或习语)、谚语和格言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语言,尤其是成语,不仅难于理解,更难于运用得当。然而能否正确使用成语、谚语、格言,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如果完全不使用成语、谚语和格言,就会显得语言文字枯燥无味,缺乏文采,用得过多或使用不当,就会使语言文字显得矫揉造作,不大自然。据说,使用外国语的人(如中国人用英语,美国人用汉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成语、谚语用得过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坐在窗前看书。她听见有人喊Look out~(当心~)她以为人家说“往外留”呢,就把头伸到窗外去看。上面掉下一块板子,差点儿砸着她。她又生气,又害怕,在上一看,见一个人在修屋顶。那个人说:Didn’t you hear me call

‘look out,’(你没有听见我喊‘look out’吗,)她回答说: Yes, and that’s what I did.(听见了,所以我才向外看呢。)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说明了学习成语的困难。从字面上看,成语的意义简直体现不出来。成语中的每个词可能都认识,但组成成语之后,词义就变了。就英语成语而言,同样几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意思不一样。除上面举的look

out(在外看;把头伸到窗看;当心;留神)外,象make up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表示“弥补”、“赔偿”、“拼凑”、“配制”、“编排”、“编制”、“虚构”、“捏造”、“组成”、“调解”、“化妆”等几十种意思。set off可以表示“出发”、“动身”、“使爆炸”、“引起”、“使开始(做某事)”、“衬托”等十几种意思。同样,

turn out也可以表示多种意思,如:Turn out the light((关灯)Turn out the guard.(派出警卫)The whole town turned out for the event((为此全城人都出动了。) This ma,chine can turn out

3oo copies a minute,(这台机器每分钟能复制300份。)It turned out to be a mistake((结果证明是个错误,误会。)

在各种英语成语中最难学的可能是40来个最常用动词和10来个介词或副词(如:up,down,in,out,on,off)组成的成语了。这种成语也可以叫做动词短语。这些词搭配起来可以表示好几百种不同的意义,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弄不清它们的意思。

因此,学生首先不要因为这些成语是由简单、容易学的词组成的而轻视它们。学生应在文章里注意找出这些具有各种不同意义的短语,若无把握,就查词典。在头几次使用这些成语时,必然会碰到不少困难,但应继续学习,不要退缩。坚持学习一段时间,就一定可以弄懂,可以准确地掌握它们。

除动词短语外,还有一些成语,学生也感到难于理解,但也许并不难记。学生在熟知这些成语的用法前,一定会犯不少错误。有些错误会使人发笑。但不必着急,对这种种事要有耐性。可以说,学好外语,就得这样。

Before he gets the hang of how to use them he’ll make a lot or mistakes. Some mistakes will cause

people to hold their sides with laughter, but that shouldn’t put him in a stew. He should learn to

put up with such things. You might say that’s part of the game.

在这一段英语说明文中有下列成语:

get the hang of 熟悉;得知

hold one’s sides with laughter 捧腹大笑

put someone in a stew 使某人烦恼(或为难,着急)

put up with something 忍受(某事)

part of the game 事情就是这样

再谈谈汉语成语。汉语成语同其他语言的成语一样,也不能按其中一个一个的字的意思而望文生义。外国人学汉语时,在成语方面,同样困难,说错了同样闹笑话,出洋相。

一所美国大学开办汉语口语训练班,由一男一女两位教师来教。他们的本族语都不是汉语。在初学阶段,教师用实物来教某些用语,他们用各种实物演示来教“这是什么,——这是书桌(椅子等)”之类的句子后,就着手教“这是东西吗”—

—是,这是东西“这样的句子。随后他们又教否定式的回答。这位男教师指指自己说“这是东西吗,”女教师摇摇头说:“不,你不是东西。”男教师又指指女教师问:“你是东西吗,”女教师又摇摇头说:“不,我不是

东西。”

当时有个中国人在教室里听课,他几乎忍不住笑起来。事过后,当事人告诉两位教师汉语中说人“不是东西”是什么意思时,他们的脸马上红了,很难为情。

成语的翻译问题素来十分复杂,如果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距甚远,更是如此。在编写《汉英词典》(CED)时,编泽人员对此深有体会。许多人认为此部词典是迄今为止同类中最好的。主编之一王佐良教授在《一部词典的编后感》一文中写道:

“翻译者的任务首先是理解原文之意。不懂原文当然就找不到对等词语。林语堂把‘吃软不吃硬’译为bully the weak but yield to one who fights back,不仅英译文晦涩,而且说明他根本不懂这个短语的真正含义。……正确理解原文之后,就看译者的外语水平了,看他的英语底子是否雄厚,是否了解当今英语国家的发展变化。例如,把‘布衣蔬食’直接译为wear cotton clothes and eat vegetable food,在今天就会引起误解。布衣蔬食在中国标志着生活检朴。但在英、美也是如此吗,现在,蔬食远非穷人所专用,已是西方医生给饮食过量的百万富翁们开的药方了。”

这部词典最后把“布衣蔬食”译为coarse clothes and simple fare。这种译法“不仅保持了原义,而且fare一词略带古色,正好反映出原文的风格。

王佐良教授说,词典经过三次大的修改,“每次修改都是漫长、艰苦的过程,每次都使译文有所改进”。文章中,他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修改的过程,每次都使译文有所改进。下面引用三例:

害人虫:an evil person/an evil creature 修改虽小,但意义却大;它保持了汉语原文的风格,英语译文也更地道。

自投罗网:throw oneself into the trap/walk right into the trap 第一种译法比较符合原文;第二种译法比较符合英语习惯。

奇花异木:rare flowers and trees/exotic flowers and rare trees 第二种译法在语体上有所改进,也更加符合原文的语气。

谚言和格言就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措辞简练,便于记忆。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学生喜欢学习谚语。初学外语的人能用上一两句谚语会感到很得意。

谚语往往多少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比如,有些民族住在沿海一带,靠海为生,他们的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捉蟹。象阿拉伯人这样的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羊、马、骆驼和豺狼。尊敬老人的社会就会有颂扬老人足智多谋的谚语。妇女地位不高的社会就有许多轻视、贬低妇女的谚语。

人们的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是相似的。因此,尽管中国人和讲英语的人文化背景不同,但在英语和汉语中相同或相似的谚语却很多。请看下列谚语: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

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则不达。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Birds of a feather fle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 无风不起浪。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Give a person a dose of his own medicine.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

(一) 打招呼和告别

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他刚要骑上创神,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 Hello或Hi 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 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幸好,打招呼的话并不都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引起对方反感。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

一致的地方。英语中有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 Good noon。而 Good

中美电影文化的差异

中美电影文化的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的途径。中西电影文化中的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 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华人著名导演李安先生早期的家庭伦理三部曲都是讲述东方人在西方背景下生活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 ○1《推手》:主要讲述了移居美国的老人和美国儿媳之间的的矛盾,其间还介绍了中国的太极的奇妙。人物关系非常简单,但人物心理刻画很细腻,其中老人的表演尤其出彩,让观众完全投入。 ○2《喜宴》:讲述的是同性恋故事。在美国工作的台湾小伙高是同性恋,为了应付父母的不断逼婚而找了个想要绿卡的女孩假结婚。可新婚之夜的意外竟然让女孩意外怀孕,高和恋人之间因此争吵被高父听见,引起高父中风等一系列的故事。最后高父高母对高的同性恋身份的接受让我很感慨,其实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大家相互依靠走过风雨人生。同时《喜宴》又让大家了解了中国的闹洞房的风俗,手法还特别夸张,人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退去,特别有视觉效果。 ○3《饮食男女》:前面几分钟让人来了解丰富的中国烹饪手法。主体也是讲家庭伦理关系。结局让人出乎意料。 二、拍摄上的差异 中国人的影片讲究的多半是动作的华丽、大气,语言上比较苍白,从而体现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并且把很大一部分力气用在选景上,去忽略了人物本身的魅力,如《夜宴》。 而外国人的科幻片,也许人物本身没有特别的演技要求,但他们的语言方面都相当幽默,而且往往从大处着手,把特技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人物的个人魅力往往通过外在的更直接的视觉系效果来体现,通过视听的方式加深观

电影中体现的中西文化模式差异

电影中体现的中西文化模式差异 电影作为一门文化艺术,其意义在于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文化观。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概括与总结,是对生活中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的加工和演绎。1993年的《喜宴》可以说是华裔导演李安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荣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李安用一场《喜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外文化差异的冲突和融合。 ▲▲一、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和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这一地区三面接陆地一面靠海。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外界打交道,所以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独立的状态。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就是对人谦恭、办事小心、遇事忍让、表达含蓄等。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希腊与古罗马地处半岛之上,那里海上交通发达,海上贸易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使西方人形成了外向好动、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富有冒险精神的性格特征。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克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诠释了西方人的这种海洋型文化。 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中西文化特征的差异在《喜宴》中最突出的表现。影片男主人公高伟同是个在美国纽约做房地产生意的台湾人,事业有成、收入可观,他的同性恋身份并没有对他的事业和生活造成太大影响。然而,如果高伟同以同性恋身份生活在中国,即使他有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人一等的学历,他也只会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异类,受到排斥,很难获得平静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国人主张的集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中国的集体主义在家庭范畴上的体现就是孝道。几千年来,儒家的孝文化就指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家庭范围内,孝道体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孝敬老人,顺从老人的意志,满足老人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一直秉承的孝道传统。《喜宴》一片中,高伟同的父亲病重之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没结婚生子。高伟同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使他无法让老父亲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因此他接受了同性恋伴侣赛门的提议,和从上海到美国求学的女孩顾威威假结婚。他的初衷就是安抚病重的老父,缓解家庭的矛盾,实践中国的孝道传统。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出发点和核心。西方人将个人的地位视为至高无上,他们倡导的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发展,不受社会、政治团体和宗教的约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高于群体的价值,是群体价值的源泉。 在个人主义这一西方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更加独立和自由,非常重视个人的感受,较少受到纪律的约束与束缚。因此,西方的个人主义及家庭价值观都使同性恋具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更宽阔的生活空间,在美国同性恋者不会像高伟同那样受到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这也是赛门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同性恋生活的原因。 ▲▲三、重情重礼的文化习俗和短期和简约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是指一个民族在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而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必然被刻上文化传统的烙印。 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过程完全不同。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的农业经济导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家族,普遍存在着落叶归根的习俗,国外的侨民都想方设法回家乡寻根。同样,中国人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会很激动,因此很多同乡会应运而生,正所谓他乡遇故知。 西方国家的人在这方面就很淡漠,他们没有经历十分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必遵循严密的

东西方影视文化差异

东西方影视文化差异 说到影视文化,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有人偏爱东方电影,有人却欣赏西方电影。喜爱东方电影的人会说,东方电影细腻,深沉,能带给人感性上的思考;喜爱西方电影的人会说,西方电影磅礴,大气,能带给人视觉及心灵上的震撼。然而这些都只是人们对于不同电影的第一印象,并不能以此来概括所有的东西方电影。 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影视文化由衷的喜爱和兴趣,从东西方差异这个角度来稍稍细致一些地去探讨影视文化吧。 一、具体的差异 (一)内容 西方电影大多具有一大特征:功利性强,所以西方电影中商业片占了很大比例。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西方电影的故事大都是流行性很强的故事,甚至有很多影视作品直接改编 于流行小说和漫画。而这在很多东方 导演眼中看来是很低下的,因为在我 们眼里,电影是艺术,而导演们就是 艺术家,而承载了东方传统文化的艺 术家们,更愿意去完成一部比较沉重、 深沉的作品,以这种与流行文化格格 不入的方式来维护我们自己的文化特 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东方的影视 作品更加细腻,却也造就了东方影视 的创新上的局限性。当然,这也不是说西方全是商业片,而东方没有商业片,不能以偏概全。 在时间的角度上,西方人更爱拍讲述未来的作品或是面向未来的作品,从而给人生活的希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的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东方电影则更多地着眼于历史,通过影视作品表达对于过去的发生的事件思考和反省。 而对于一个事件而言,西方电影描述一个事件,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加希望通过这个事件表现出对于事件中人物的人性的思考,这也体现了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东方电影则是表达对于这个事件本身的思考,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所体会。 (二)思想 描写日常生活的电影,例如描写爱情、友情、青春等,这些电影现在其实东西方没有太大差异,不过有趣的是最近几年 中国出现了很多以描写高考为题 材的电影,可能这些电影西方人永 远看不懂吧,就算勉强看懂他们也 理解不了我们东方人心中那永远 抹不去的痛。不过在对于政治、思 想、自由、战争等东方人看来很敏 感的话题上,东西方影视文化差异 却是大大的不同。这里太过复杂, 水太深,我们就不深究,浅谈即可, 毕竟你我心里对于这些都有数。大 致地说,其实很简单,就像我前面 说的,这些话题在东方人看来很敏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电影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部分,涉及到我们对生活、情感、历史、文化以及道德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和反应。中西方电影文化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下面将对其进行简要比较。 首先,中西方电影文化在制作风格上存在巨大差异。西方电影的制作更加强调自由创作和开放性,强调个性表达和探索新领域。西方电影在制作上善于运用各种特效技术和影像科技,善于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创造出各种奇幻、科幻、灾难等类型的电影。而中国电影则更加强调传统美学和文化感受,更注重情感和人物塑造。中国电影在制作上注重真实感和人情味,喜欢运用静态画面来表现内心情感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内容上,中西方电影文化也有所不同。西方电影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索,喜欢通过电影抨击现代社会的弊端和丑恶面,促使人们思考和反思。西方电影普遍具有成熟的剧情、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往往更具有文学性。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人物性格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刻画,更注重审美与文化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探讨人性的哲学思考,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交织的复杂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西方电影文化中的电影鉴赏、电影评论和电影市场也各有特点。西方电影文化的电影鉴赏和评论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和深度分析,西方观众更注重电影的质量和故事性,而中国电影的鉴赏和评论则更注重情感体验和历史文化的理解,中国观众更注重电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此外,西方电影市场更为成熟,商业化程度更高,电影的票房收入可以达到数亿美元,而中国电影市场则相对落后,电影票房表现不佳,但在电影制作的技术和题材方面也有巨大进步。 总之,中西方电影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不同,从制作风格,电影内容到电影鉴赏和电影市场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两种文化之间也有了更多交流和融合的机会,相信这种跨文化的互动会带来更多创意和想象的碰撞,拓展电影的创作和表达方式,推动电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一、创作理念的差异 中西方电影的创作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影响。西方电影强调个人的创作和独立性,注重对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和探索,以及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而中国电影则更加注重对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反映,更多地关注人与社会、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西方电影的创作理念强调个体的表达和探索,代表作品如《教父》、《肖申克的救赎》等多以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心灵成长为主题,突出个体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而中国电影更倾向于通过叙事来呈现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冲突,如《霸王别姬》、《活着》等作品更突出社会历史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二、叙事表现形式的差异 中西方电影在叙事表现形式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电影更加注重叙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倾向于以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展开叙事,通过冲突、高潮和结局来构建故事情节。而中国电影受传统文学和戏剧的影响,更多地采用象征主义、寓言和抒情意味来表现故事情节。 西方电影的叙事结构更加注重逻辑性与连贯性,代表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结构,通过冲突、高潮和结局来展现故事情节。而中国电影则更加注重象征主义、抒情和意蕴,如《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作品以其较为立体的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而著称。 三、审美取向的差异 中西方电影在审美取向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电影更加注重对美学和技术的追求,追求画面的精致和艺术价值,以及光影、音乐等元素的运用。而中国电影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追求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西方电影的审美追求更加注重技术和艺术的表现,代表作品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更注重特效和影像的表现,以及音乐和光影等元素的运用。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反映,如《活着》、《卧虎藏龙》等作品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文关怀。 四、题材和风格的差异 中西方电影在题材和风格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电影更加注重商业化和大众化,追求新奇和刺激的题材和精彩的视听效果,以及热衷于探索科幻、奇幻等题材。而中国电影更注重历史和现实题材,以及对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的追求。

在文化领域里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在文化领域里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教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引导众生从痛苦走向快乐。佛教的创立者并不是命运或灾难的创造者,而是引导众生寻求祝福、避免灾难。命运与灾难源于因果循环,与个人的前世今生有关。每个人的想法无论是否付诸行动,都将在脑中留下印记。一个人的言行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象无论好坏,都将累积并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处可逃,无佛可救。

分析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区别

分析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区别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了中国市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之相比,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认可。然而,外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下面我们来探析一下这些区别。 一、文化的差异 首先,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电影在叙事、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群体和家庭的观念。这些文化差异影响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方面。因此,观众需要具有跨文化的观影能力,才能够理解并欣赏不同文化的电影。 二、制作水平的不同 其次,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还有制作水平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先进的电影技术和设备,可以制作出更为精美的电影画面。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链更为完善,在拍摄、剪辑、技术特效等方面也更加成熟。而在中国,虽然电影产业已经不断发展,但是技术水平和产业链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外国电影在制作水平上往往较为出色。 三、审美取向的不同 除了文化差异和制作水平差异外,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还有审美取向的差异。相比于外国电影的理性风格,中国电影更强调情感共鸣和情感传达。例如,在中国电影中,经常出现一些浪漫爱情、人性善恶、至亲挚友、道德伦理等主题,这些元素可以贴近中国观众的情感和文化背景。而在外国电影中,由于制作背后的文化不一样,因此电影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也会大不相同。 四、电影市场的营销方式

最后,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还有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差异。外国电影通常采 用进口版权方式,通过引进机构或影视公司代表海外电影走进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则多数采用独立上映、闭环营销等方式,主要靠口碑和市场反应带动票房。与此同时,外国电影的震撼力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给国内电影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综上所述,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它们展现出不同的文化 特色和艺术风格。我们需要透彻地理解这些区别,充分挖掘各自的优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在此我们来进行一些比较。 首先,西方电影注重情节的发展和展示,剧情紧凑,时间跨度较短。而中国电影则注 重情感的表现,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入刻画,时间跨度较长,情节主题丰富多样。这样的 不同反映在观众对电影的期望和感受上,西方观众往往更注重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而中 国观众则更注重角色的成长和情感的表达。 其次,拍摄风格也有所不同。西方电影拍摄大多数采用手持摄像机,在动感和视觉效 果上更加突出,并常常采用清晰明亮的色彩,以及强烈的对比度表现幸福或悲痛的情感。 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静态美和美学效果,经常采用寓意丰富的桥段和古典美学的表现手法,以传达故事主题。中国电影也更注重对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的调整,以追求柔软和柔美 的视觉效果。两种风格互不相同,却各有千秋。 再次,西方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审美标准和文化价值观也存在不同。在西方电影中,商 业化和市场化的倾向很强,往往注重迎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中国电影则注重文化传承和弘扬,渴望通过影片向观众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传达 文化精华。这样的不同反映在电影主题上,西方电影主题更多地关注通俗故事和娱乐场所,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触及生活底蕴深处的悲喜故事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电影题材。 最后,影响两种传统文化的因素也不相同。西方电影的发展主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 因此它的风格和主题更加富有现代气息和商业气息。中国电影则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中国传 统文化底蕴之中,因此它更注重传递历史和文化的价值。而西方电影则更注重现象和表面 的东西,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内涵和文化的厚度。 综上所述,中西方电影文化在审美标准、拍摄风格、电影主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 同与契合。中西方两种实践方式虽互不相同,却互为参照,相互借鉴,对于电影文化的发 展和世界电影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的比较,主要从电影题材、创作风格、市场角度进行分析。中西方电 影文化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差异。 中西方电影文化在电影题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西方电影多以个人为主,注重表达个 体主张,讲述个人的经历、感情和追求。而中西方在题材上的不同主要源于历史和文化差异,西方电影更关注个人主义和自由,题材更加多样化,包括爱情、喜剧、惊悚、科幻等。而中国电影对社会现实、家庭情感等题材较为关注,注重塑造英雄人物和社会价值观的宣传。 中西方电影文化在创作风格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西方电影多以故事为主线,讲述剧情,注重电影情节的布局、节奏的掌握和剧情的发展,强调审美和观影体验。而中国电影更注 重情节发展的合理性,讲述较长的故事,深入挖掘角色内心,注重人物的情感与行为的描写,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社会价值的传递。 中西方电影文化在市场方面也存在差异。西方电影市场发展较早,电影产业链完善, 资源丰富,有独立、发达的电影市场体系。而中国电影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票 房收入居世界前列。中国电影市场较为依赖票房收入,商业化程度较高,大多数商业电影 追求商业利益,注重票房和口碑。西方电影市场更为多元化,既有商业大片,也有独立电影,有助于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 中西方电影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西方电影多样化的题材和创作风格,使其在世界范 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相对而言,中国电影在题材创作和制作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未来有望在电影文化传播方面有更大的影响力。中西方电影文 化的比较不仅能够加深对两者之间的了解,也有助于各国电影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doc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doc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电影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电影表现形式、 创作手法都有所差异,也衍生出各自独特的电影文化。本文将从中西方电影文化的角度, 分析其中的一些差异。 一、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价值观上也有所表现,反映在电影上则是表现 形式和创作方式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人权、自由和人性的多元性。而中华 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强调社会责任、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精神、道德伦理等等。 西方电影注重展现人性,强调人情、人性、爱情等等。电影以人的生活为基础,叙述 角色的命运、家庭、婚恋、社会关系等等。例如,《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美 丽人生》都表现了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关怀,是具有深刻人道主义关怀的佳作。 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中华电影更多的注重群体,强调贡献和家国情怀,代表作 品有《建国大业》、《康熙王朝》等等。 二、生活环境和影片取材方式 影片的取材和拍摄方式也反映了文化差异,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用《麦田里的守望者》 和《霸王别姬》做对比。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最受欢迎的文艺小说,以一个少年从自闭中走向自我寻找 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一个普通孩子自立自强、奋斗成长的过程。取材自常人所处的小镇,心绪内敛、浪漫的情感让作品充满了地方特色。 而《霸王别姬》则是反华势力针对中华文化进行的精密攻击,尤其是文化的内涵和人 性伦理方面。它描绘的是戏剧中的悲剧,同时也是主人公爱情、人生的悲剧。画面非常刻意,让西方观众感到内敛、神秘、令人难以理解。 三、文化背景和电影艺术的演绎方式 中西方文化背景也导致了电影艺术的演绎方式不同。西方电影注重流觉性美学,强调 色彩、节奏和画面美学的表现,而中华电影则注重写实性美学,强调品质、技术和视听表 现的强化。西方电影把卡拉琳娜·卡沃利、蜜娜·斯嘉丽等美女的半裸体和露胸镜头作为 充满激情和吸引力的商品来满足西方人的好奇心和性欲,但是中国电影中形象穿着得体、 看不见人体的配角却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明星,并且取得了广泛的反响。这其实反映了中 西方女性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其中西方的女性比较强调个性和个体成就,而中华女性则倾

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电影文化有何异同?

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电影文化有何异同? 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电影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点和不同点。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异同比较: 一、制作类型 中国电影制作以大制作为主,注重视觉效果和商业利益。在电影类型上以题材电影和文艺片居多,如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战争题材、儒家文化等。欧洲电影制作则更注重影片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注重故事和角色的塑造。在电影类型上以奇幻、喜剧、悬疑、文艺片等居多。这两种制作方式反映了各自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二、公众接受 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大量制作的电影让观众看似有更多的选择,但也造成了电影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利益导向严重。欧洲电影近几年渐渐走向了“喜欢就去看”的观众交流模式,观众对于电影的欣赏更加注重品味和文化内涵,他们渐渐意识到电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更是一种引导和表达文化的艺术。 三、政策影响 中国电影市场属于政企合一的市场,在国家引导政策下迅速崛起并发

展,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意义。欧洲各国虽然也有政府的资助,但相较于中国要小得多。欧洲电影市场的主体是由私人发行公司 支撑,因此电影制作受限比较少,灵活性更高。 四、世界市场 目前中国电影制作在世界市场中的影响力可谓越来越大。由于其市场 份额的不断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欧洲电影 作为鲜明的文化符号在全球各地都有一群热爱者,但与中国电影不同,欧洲电影的销售主要以口碑为主,注重长期积累观众和市场声誉。 五、文化风格 中国和欧洲的电影风格差异较大,除了题材差异外,还有音乐、镜头 运用等方面;在价值观方面,中国电影具有独特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人 文情怀,而欧洲电影对于人性、情感的思考更为深刻,传递更多的是 精神层面的启示。 总的来说,中国和欧洲的电影文化在制作、观众定位、政策、国际影 响等方面都有着区别,但这种区别恰恰体现了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 无论哪一种文化风格,电影都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电影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故事和情感,体现着不同文化的 思想和审美观。中西方的电影文化因为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也有相互 借鉴与碰撞的部分。本文将就中西方电影文化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之处。 一、价值观念 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在电影中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电影文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 民主,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而中国传统电影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 调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这种价值观的不同也影响了电影的主题和情节,西方电影的 主角通常是独立的英雄,以个人奋斗为主题;而中国电影则更多地展现了集体的力量和个 体在集体中的奋斗。 二、审美取向 在审美取向上,中西方电影文化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西方电影更加注重视觉冲击和情 感表达,追求高度的表现技巧和视听效果,强调悬念和紧张感,突出个人情感和个性特征。而中国电影更注重情感的内在表达和深度的意境,侧重于情感的柔和和细腻,追求一种含 蓄的审美感。中国电影也更加注重叙事的节奏和情节的纠缠,展现了一种缓慢的审美趣 味。 三、文化传承 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国电影注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电影之中,使观众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而西方电影则更加喜欢突破传统 和挑战权威,强调创新和变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倾向于个体的创造性表达。由于西 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西方电影产业更容易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形成了 丰富多样的电影文化产业。 四、影响力和发展 中西方电影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西方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 传播和影响力是无可置疑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这得益于西方电影 产业的发达和市场化,以及其对世界各地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而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响 力方面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和国际化努力,使得中国电影在全 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电影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 会的关注和认可。 在电影技术和创作上,西方电影有着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业体系,从剧本创作到后 期制作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而中国电影在技术和创作上也逐步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外电影文化的异同分析

中外电影文化的异同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中外电影文化逐渐趋向交流互鉴 的方式。虽然中外电影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仍存在显著的异同,本文将从故事主题、叙事结构、文化背景及制作风格四个方 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故事主题 中外电影文化的故事主题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电影多以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社会现实、家庭关系为主题,而国外电影则充满 多样性,包括科幻、恐怖、动作、浪漫等题材。 中式电影一般比较重视文化教育功能,注重体现人情世故和人 性关怀,如《甜蜜蜜》、《活着》等影片都是国内优秀电影的代表。相比之下,国外电影则更强调娱乐性和情节性,如《侏罗纪 公园》、《冰雪奇缘》等影片通常更加惊险、动作十足,强调人 物角色的活力和勇气。 二、叙事结构 中外电影在叙事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电影的叙事结 构多以线性逐步展开为主,强调改变主人公命运的宿命论,比如《霸王别姬》、《大话西游》等影片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形式。 而国外电影的叙事结构通常更为复杂,鲜明地表现出多重叙事、非线性叙述、双重时空等特点。如《盗梦空间》、《蝙蝠侠:黑

暗骑士》等影片都很好的展示了这些异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引导观众去具体感受失去和发现、谎言和真相、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与冲突。 三、文化背景 中国和国外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电影也无法避免这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往往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现实等方面的限制,如言论自由和政治敏感性问题。这导致了一些优秀电影被刻意遮蔽、限制、封杀,包括《春光乍泄》、《红色恋人》等作品。 相比之下,国外电影的文化背景更为多元,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在屏幕上的限制,可以获得更加广泛的文化应用空间,例如在超级英雄、科幻和恐怖题材中等等。 四、制作风格 中外电影在制作风格上也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电影一般注重对细节和文化生活的注重,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而国外电影则更强调视觉效果和壮观场面,利用大场面、特效等手段来怒吸观众的眼球。 此外,中国电影对于每个角色的成长,往往会用时间耐心地描绘,强调情感之间的状态变化,导致了作品的生动表现出人物心理状态。国外电影则不仅强调人物心理状态的表达,而且还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演变。

中外电影文化差异探究

中外电影文化差异探究 电影无疑是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随着世界各 地文化的不断融合和交流,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也逐渐凸显。本文 旨在探究中外电影文化差异所在。 一、情节设置 情节是电影的核心,而电影的情节设置往往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例如,在中国电影中,文化背景往往会成为情节中的重要因素。《活着》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而《霸 王别姬》则通过戏曲文化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宏大背景。相比之下,西方电影则更加注重个体。《泰坦尼克号》讲述了年轻人之 间的爱情故事,而《肖申克的救赎》则是一个由囚犯组成的群体,探究每个人在囚禁状态下的内心变化。 二、人物性格 电影中的人物性格也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中国电影中,人 物性格往往更加内敛,表情语言也更加含蓄。例如,张艺谋的电 影中经常呈现出“满脸沉默”的画面,《千里走单骑》中的主人公 文雄正是这样的代表。而在西方电影中,人物往往更加情绪化, 表情语言也更加直白。例如,在《美国往事》中,主角马克·哈里 斯扮演的角色充满了情感的爆发和激情的外露。 三、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是电影创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文化的审美 标准差异很大,这也导致了在电影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呈现。例如,在中国电影中,往往注重“意境”的塑造。《梅兰芳》中的梅 兰芳,用整个人的形象和所表达出的情感,寄托了作为中国传统 艺术的精髓。相比之下,在西方电影中,影片展示的往往更多是 肢体美和和谐感。例如,电影《变形金刚》中,机器人的变形和 震撼场面被赞誉为一种新颖的审美体验。 四、文化背景 电影中的文化背景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文化中 的传统美学观点,多元的艺术元素以及社会价值观在中国电影的 创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例如,《举起手来》中传达出的民族精神,通过一位老兵的人物形象所体现;《大唐玄奘》中玄奘与弘 一大师的以立场、以心灵、以智慧抗衡的传奇故事,大大提升了 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而西方电影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更容易引入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和特效场景。例如《钢铁侠》系列,讲述了一个普通科学家寻找平衡的故事,但影片中超高的 科技含量以及惊奇的特效却吸引了全球不少观众。 五、文化传承的影响 文化传承影响也使得中外电影呈现出的差异有所不同。中国的 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家庭情感和生命的贵重,这也导致了影片中重 视感情和道德的刻画,如《智取威虎山》,《芳华》,《无问西东》

中西电影文化的差异

中西电影文化的差异 14物流4班54号朱锐基 众所周知,电影是反映不同时代的特定文化产物,它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主流文学和审美艺术。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发展和电影行业的蒸蒸日上,当今很多影片中不仅加入了中西方文化的因素,而且在电影的内容表达蕴涵和角色画面的表现手法上呈现多种多样的趋势,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被淋漓尽致地投射到电影的各个环节中。而究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源,主要是与传统民俗、宗教、自然等相关联。 一、中西电影中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

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2.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和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整体主义有关,即整体大于部分。集体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相对,特别是这些观点经常在系统中相互结合。那些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认真遵守社会或团体的规则,保护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集体主义在中国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记号。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尤其是由中国第四代导演所导的电影,大部分是以革命为题材,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等。 二、中西电影中的人权 人权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言论权、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中西方电影中表现出的有关隐私权、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的权利,从而透视、分析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 1.中西电影中的隐私权

中西方影视文化比较

中西方影视文化比较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方电影艺术的差异,说到底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中西方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感受最深的便是英雄这一形象。不论是科幻片还是历史剧,剧情之中总是少不了一位甚至是几位英雄作为剧情发展的主线。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追求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如超人、蜘蛛侠、钢铁侠等等。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拯救世人于苦难中的救世主,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我想每一个美国人都会梦想自己能成为主宰命运的英雄。 而中国人的英雄是怎样的形象呢?他们追求团结、和谐,拥有集体主义观念,如张艺谋《英雄》中“无名”等几位刺客,由于国恨家仇与秦王展开较量,但后来被“天下”打动,放弃了刺秦,最后也被秦王所杀。其结局是悲壮而凄惨的。 现在再来看两部中西方颇为引人注目的影片——《集结号》与《拯救大兵瑞恩》。其实这两部影片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表现手法、场景设置等等都有种类似的感觉。但无论两部影片是多么的相似,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的英雄形象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集结号》中数百号人为了主力部队能安全撤离不惜战至最后一人,而《拯救大兵瑞恩》中六条生命去拯救一条生命! 中国人尊崇一种大家和谐与圆融的境界,我们倡导中庸之道,这并非是说我们软弱缺乏气概,而是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和谐才能发展的更强、更大。我们追求个性自由,但我们更向往彼此的团结互助。我们处在集体之中,必须考虑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和谐我们可以放弃自我的利益,甚至是个人的生命,因为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整体的融洽。“和”这个字,看似简单,却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寻的目标。 而西方人是强调个人的权利,重视个人的利益,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再去考虑他人,他们注重的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在美国人看来民族与国家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强调国家应保障个体的独立、生命与安全。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 二、“家国天下”与“男女平等” 《亮剑》中有这样一段场景,李云龙的妻子被日本兵绑在城楼上。而此时李云龙的攻城部队已经达到城下了。日本人要求李云龙停止进攻,否则,就会杀害他的妻子。此时李云龙犹豫了,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可是如果放弃进攻,他的弟兄欲死奋战的鲜血就会白流,部队也会有被灭亡的危险。这时,他的妻子大声喊道:“李云龙,是男人,你就朝我开炮!朝我开炮!”此情此景,固然悲壮,观众无疑被这种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女子感到钦佩,而且也支持李云龙最后牺牲妻子选择攻城的决定。 中国影视作品中,男主角大多可以为了国家、兄弟、事业而放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此情此景必然会被导演反复渲染,主人公们犹豫不决,难以取舍。观众们也会随之感慨万千黯然神伤。李寻欢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林诗音亲手让给大哥,却将三人都搞的心痛欲绝。萧十一郎最后还是希望沈碧君回到那个万众瞩目的连城壁身边,自己只不过是个声名狼藉的江洋大盗。黄蓉聪明伶俐,古林精怪,最后还是做了木讷老实的郭靖的贤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好不自在,而电影中那种在城市中苦苦打拼的男人,为了金钱或是升职离开自己的妻子去追求有钱大小姐的也是大有人在。仿佛,导演正是制造悲剧的个中高手,他们通过男人在放弃女人而选择国家后者兄弟或者事业时心里的矛盾,犹豫,痛苦来制造一个一个的感情高潮,这些高潮就像一颗颗催泪弹,使整个作品有更深的可读性。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摘要:文化是反应不同文明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文化的认识了解,碰撞摩擦,能够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电影是把不同的文化概括成影视语言呈现在屏幕上,所以说透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外文化的许多异同。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比较 一、中西方电影语言的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呈现在电影屏幕上,表现出一种文化差异。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多为统一性和整体性,甚至表现为一种意境和升华,而西方的表达方式,是一种逻辑性更强的,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 同样对于爱情的表达,在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中,父母的爱情是含蓄的,片中通过舒缓的镜头,温暖的色彩,烘托出父母这一代人的幸福与美好感情。温暖的色调呈现在荧幕上,给观众一种温暖恬静的感觉。同样是这种含蓄内敛的表达,在日本著名电影大师岩井俊二的《情书》中,也将这种感情阐述的淋漓尽致。一个女孩花了一年时间寻找暗恋的男孩,得到的只是擦肩而过的偶遇,这种淡淡哀愁,耐人寻味。但是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不理解这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思念。相对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男主对于女主的爱情追求,是热情强烈的,他直截了当的对女主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大胆而夸张。如果将男主这段表白放入到东方电影中,反而缺少了一种含蓄的东方美。 在中西方镜头语言的运用中,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西方的电影文化中,特别重视严谨性和科学性。以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为例,导演运用景深镜头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在画面前景,是父母与经纪人商量小凯恩事情的场景,而在画面深处,小凯恩无忧无虑的玩耍,对自己将要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这种景深镜头会情不自禁的将观众视线拉入其中,客观的镜头表达出观众内心感受。中国的电影镜头语言中,对于镜头的运用多是朴素柔和的。例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中,有一幕周慕云与苏丽珍在咖啡馆的场景,导演以留声机这件老物件烘托气氛,镜头缓缓在男女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上切换,并穿插以手部特写,表现两人故作淡定的一种情绪,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娓娓道来,拥有一种端庄典雅的形象,符合中国古典美的气质。 二、中西方电影价值观的不同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注重个人意识,以及独立的人格,幸福是依靠个人的奋斗来实现的。而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中国传统的文化给我们传达一个观念即“四海之内皆兄弟”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尤其是面对困难时,通力合作往往比单枪匹马更有效果。这个在中西方的电影文化中,也深有体现。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论东方电影与西方电影的文化差异文 / 葳蕤以爱 一般而言,就电影这种文化来说,它具有全球性和统一性,但从现在的电影文化派别来看,由于地理的差异和文化性质的侧重不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分别被赋予了各自不同民族区域的不同特色。 一、电影中的突出体现不同历史 在《霸王别姬》中,对于京剧的描写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也是通过电影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京剧的美丽。在影片的开头,影片细致地描写了京剧班子里角儿是怎样炼成的。影片通过对小豆子和小石头这样两个角色的描写,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下付出的艰辛以及这样两个小人物内心对世界的价值观。在电影中,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将人物命运硬生生地掰成两段。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一个事件曾经被作为很多电影的题材,而在这部片子里,导演从京剧角儿这样的一个视角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对人性的摧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质。他体现了革命与传统的交锋,从而导致了这样的一个悲剧,惨烈,疯狂。 而在西方电影文化中,不同民族的电影都包含各自的历史事件。《辛特勒名单》、《美丽人生》分别是美国人以及意大利人拍摄的关于德意志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残杀的历史事件。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黑白意境,将这样的死亡赋予了不同的感**彩。但是,这又不仅仅是描写历史事件的电影,历史作为一个背景,正式上演的还是具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温情和人性的亮点。历史作为一个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充分闪耀在电影文化中,电影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将历史还原,使观众对历史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和体会。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传承的时间悠久,因此,题材显得丰富,西方作为一个后起的新兴文化带,又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历史的全然不同和经历的全然不同导致了东西方电影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