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实践论文张静超 (1)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实践论文张静超 (1)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实践论文张静超 (1)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实践论文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智障人士治疗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10级社会工作班

100302053

张静超

2011年11月18日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智障人士治疗摘要:认知行为行为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和行为治疗,从不同的理论路径进入到社会工作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的结果。其中行为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建立在100年历史行为科学理论之上的。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个重要力量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残疾人是具有特殊需要的社会群体,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残疾人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由此,残疾人社会工作也得到相应的展开。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智障人士认知重建

一、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相关理论与原则

根据······

(一)定义: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发生与转归的作用,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

(二)认知行为治疗包括下列3个类型

1.认知重建方法:包括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Meichenbaum的自我指导训练和Beck的认知治疗。

2.应付技能方法:包括Cautela的内隐示范法和Goldzied的应付技能训练。

3.问题解决方法:包括D.lzurilla 的行为问题治疗、Mahoney的

“个人科学”方法。

(三)认知行为治疗中应注意几项原则:

1.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是案主不断发展的图式及其问题的认知

行为定义;

2.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和谐的治疗联盟;

3.认知行为治疗强调合作和积极参与;

4.认知行为治疗是有目标的并且集中于解决问题;

5.认知行为治疗重点强调现在;

6.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教育作用的,目的是教案主为他自己的治疗师,并强调复发的预防;

7.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时程限制的;

8.认知行为治疗的访谈是有结构的;

9.认知行为治疗要教会案主如何对他们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和信

念进行确认、评估和反应;

10.认知行为治疗应用各种技术来改变案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及内容

(一)定义: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工作。它是指社会工作者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残疾人补偿身心缺陷,适应社会环境,是他们平等的参加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成果的专业性活

动。由此可以看出,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由于它对象和工作过程的特殊性,更需要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真正理解和关心残疾人,全心全意为它们服务。

(二)内容:与其他人群的社会工作相比,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范围广,领域多。主要包括:

1.评估。不论有无其他专业的协助,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都能对残疾人的家庭情况和特殊需要做出评定,并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服务计划(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人合并在一起),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康复。要协助由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的康复资源,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经济有效,及时方便的综合性服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心理,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辅导和协助,以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加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使他们在身心发展和社会功能上都能达到最大程度。

3.教育。要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残疾人幼儿干预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在各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并要对残疾人学校离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作出安排,是残疾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4.就业。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鼓励残疾人努力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调整就业心态,维护残疾人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享受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

5.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要了解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困难,向他们提供包括精神支持在内的社会服务。要帮助协调残疾人与其家庭成员,邻里间的关系,协调要取得家人,同事,和邻里间的支持和帮助。

6.协调。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的范围广,领域多,因此社会工作者搞好各方面的协调是很重要的。这一工作包括;服务部门的协调,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协调,政府部门和残疾人组织团体之间的协调以及残疾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等等。总之,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比其他工作更需要协调。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采集的对象

(一)视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半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一般分为盲和低视力两大类。

(二)听力和语言残疾,我国残疾标准中把听力残疾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而语言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从而难以与一般人进行正常交流的语言交往活动”按听力损失的程度,听力残疾包括聋和重听两种类型。

(三)肢体残疾,指人的四肢残缺和肢体麻痹,畸形,导致导致人体的运动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包括;1,上下肢因外伤病变而被解除或先天性残缺;2,上下肢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3,脊柱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

导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4,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造成的躯干或四肢功能障碍。

(四)精神病残疾,指精神病人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治愈,从而影响其交往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或障碍。包括;1,脑器质性,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2,中毒性精神障碍,包括药物,酒精依赖;3,精神分裂症;4,情感性,偏执型,情感分裂性,周期性精神病等造成的残疾。

(五)智力残疾,指的是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根据IQ值的大小,我国将智力残疾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智力残疾,IQ值在20或25以下;二级智力残疾,IQ 值在20——35或25——40之间;三级智力残疾,IQ值在35——50或25——50之间;四级智力残疾,IQ值在50——70或55——75之间。

四、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智障青年

(一)案例简述

在上海某街道,有名中度智障的小伙子叫张明(化名)在出生时由于母亲难产造成了他智力落后。由于智力问题,他一直没有结婚,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已去世,家里还有一个远在日本工作的姐姐。以前张明的生活主要由母亲来照顾,但前几年母亲由于年纪大了,患中风一直卧床养病,因此只好雇佣了一个保姆照顾母子俩的日常生活,经济上主要靠姐姐寄钱支持。由于张明自身的问题,从小家里人就很少让他和外界交流,但随着姐姐东渡,父亲去世母亲重病卧床,

家里很少和他聊天,他也开始越来越封闭自己,不敢和街坊邻居打交道。以前,张明在福利工厂工作,但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已下岗在家。他每天无所事事,要么闷在家里,要么在街道里乱转,见人就躲,实在躲不过去了,就低着头不敢正视他人。每逢姐姐打电话回来,他也只是听,很少开口说话。

张明这种异常的行为引起了社工的注意,因为他经常在弄堂里见到衣衫不整、发须脏乱的张明,他和张明打招呼,但张明都低着头,不敢和他说过话,甚至掉头就走。于是社工到居委会了解了张明一家的情况,并决定要帮助张明。

(二)智力落后者的身心特点及辅导智力落后者的原则、技巧、技术残疾人社会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社会工作人员除了要掌握一般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掌握相关的辅导技能。

1.智力落后者的身心特点

由于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会影响到儿童智力发育,因此就造成某些儿童智力落后。由于智力落后的程度不同,其身心特点也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如下:(1)生理发育迟缓,但和正常人一样会出现青春期。(2)在感知方面,感知过程不积极,难以区分相似的事物。轻度智力落后者其视觉敏锐度下降,缺乏对物体形状、大小与颜色的精确辨认能力。重度智力落后者,不能辨别多种颜色。智利落后者的听觉、嗅觉、味觉、肤感觉都有不同的障碍。由于触觉、痛觉迟钝,容易发生自伤。(3)在记忆力方面,轻度智力落后者的记忆速度较慢,

记忆的内容不准确,再现困难,容易遗忘,需要多次重复才会记住一些简单的抽象内容。而重度智力落后者,其记忆力水平极低。(4)在思维与语言方面,轻度思维落后者的思维贫乏、刻极,抽象概括能力与判断推理能力较差;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差,表达的内容较为简单。重度智力落后者思维能力简单,对数量、时间、空间等抽象概念领会迟钝,语言较贫乏,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意图。(5)注意力方面,轻度智力落后者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其注意广度狭窄,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很困难;重度智力落后者缺乏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反映。(6)在情绪方面,轻度智力落后者的原始情绪表现强烈,对一般事物的情绪反应迟钝。他们缺乏理智情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爱国主义情感等,而且对挫折的耐受力极低,容易自卑。重度智力落后者的情绪反应很原始,遇到刺激仅能叫喊或发怒,但无恐惧表现。(7)在个人心理特点及行为方面,他们的个性心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抑制型和兴奋型。抑制型者精神不振,忧心忡忡,动作迟钝,反应缓慢;兴奋型者行为易冲动,缺乏控制力,情绪变化无常,会突然大吵大闹,乱发脾气。(8)在社会性方面,智力落后者的社会性随着智力残疾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轻度智力落后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尚可,而重度智力落后者几年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更为严重者甚至还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2.对智力落后者的辅导原则:(1)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2)善于发现智障者的优点和长处;(3)与之相处时要用合乎他们治理程度

的交往方式;(4)将其视为一般人看待;(5)多鼓励,多赞赏;(6)辅导内容要具体;(7)鼓励其要独立,减少依赖;(8)要有耐心。

3.智力落后者的辅导技巧:(1)聆听技巧。主要包括:○1保持目光关注;○2配合肢体语言的使用;○3有需要时可以澄清所接收地信息。(2)谈话技巧。主要包括:○1内容与智障者相关;○2表达的意思是正面准确的,不能要求他们猜测;○3以开放式问题反问智障者是否明白,或观察其反应及神情;○4避免谈话内容及表达方式不一致;○5用字及语句宜简单直接清楚,如有必要可适当重复;○6说话速度不宜太快;○7配以动作、图片或实物来协助智障者理解。(3)引导智障者表达的技巧。主要包括:○1如果不明白他们的意思时,可以进一步询问及澄清;○2利用手势及神情去鼓励他们的表达,如点头、微笑等;○3集中话题的内容,加以发挥,切勿离题;○4重复想表达的重点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也可尝试请他们重申要点,以确保他们理解交谈的内容;○5给予足够的鼓励及肯定,增强他们与其他人沟通信心;○6当他们主动与别人沟通时,给予赞赏。

4.对智力落后者的辅导技术。对智力落后者的辅导和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行为治疗。但由于行为疗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后来有人将认知行为疗法融入其中,形成了认知行为行为疗法,即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在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技术,如小步子渐进法、系统脱敏法、满腹疗法、放松训练、教练技术等。

(三)对张明辅导的分析

1.本案例中,社工通过对张明的观察,发现虽然张明一直害怕与人交往,但是在他心里还是很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这是社工在张明身上发现的切入口。

2.社工非常清楚智障者的观念简单而执着,形成和改变某种观念都比较缓慢,需要不断重复强化,有时还需要辅以实践练习。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需要更多耐心,但却是在辅导智障者时必不可少的阶段。

3.社工通过“阳光之家”发现了张明的特长,并利用区里举办残疾人运动会这一机会,锻炼张明与人交往的技能。在训练中,社工采用日常活动计划和小步子渐进法,利用张明的兴趣,使其掌握了运动技能,并促进了张明与大家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在活动中对残疾人进行辅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值得在社会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4.在本案例中,曾出现这一状况——张明不知怎么要回自己的球拍。对于这种技能的缺乏,社工采用了示范模仿技术(即教练技术)直接交给他如何去应对。

参考文献:

[1]吴铎、马伊里.《社会工作案例精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4]文军.《学校社会工作论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21、青少年网络人及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2、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24、大学生上网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5、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26、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7、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28、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9、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30、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31、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3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33、论人的社会化 34、社工在我国的地位及其原因 35、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3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37、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38、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39、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40、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41、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42、如何实现中国团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社工论文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asl's hierarhy 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

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 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 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 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n,1902)是美国着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社工实习报告范文

社工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1、建立“专业自我”,包括专业社工应有的价值观、素质、工作态度和行为; 2、学习专业社会工作不同介入方法应有的步骤与方法; 3、建立对服务机构及社工、服务对象、督导老师、其他同学伙伴及自己的服务与学习责任感;深入到服务对象当中,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和改善存在的问题; 4、在具体的工作中中锻炼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建立实务能力与技巧; 二、实习时间 XX年xx月25日至XX年xx月24日 三、实习单位背景材料的介绍 xx年7月20日,河南省首家“社工进社区”试点工程在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丰乐社区启动。绿城社工服务站挂牌成立。这是河南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同时,也是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中原工学院六校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基地,省会高校义工活动实践基地。该机构是一家党委引导、政府指导支持、专业社工主导运作、义工协助参与、社会多方共建,以“助人自助、救难解困”为宗旨的新社会公益组织。旨在通过专业社工方法为广大有

需求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个人成长,构建和谐社会。xx年,列为中央组织部、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基地。XX年9月加入郑州市青联自组织界别,成为全国首批加入青联自组织的会员团体。XX年,注册为河南省志愿者联合会团体会员。 目前,社工服务站拥有专职人员3人,兼职骨干人员18人,注册义工5600余人。设有综合办、项目部、外联部、培训部、文体部5个职能部门。另成立了省内首家社工党支部、团支部。已经初步形成了“党—团—站”联动、“职业社工领衔、社工实习生助阵、义工协助参与”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运作格局以及“义工社工化”的特色道路,在国内率先实施“党组织+团组织+自组织”联动、“青联委员+专业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提出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五化”方向:专业化、职业化、网络化、社会化、本土化。武汉大学向德平教授、郑州大学张明锁教授、纪德尚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陆相欣教授、张宝锋博士,河南财经学院王金山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社工博士李晓凤副教授任机构专业顾问;我们的口号是:“有困难找社工,有时间做义工!” 乘车路线:市内乘坐41、91、88、b1、b11路公交车 到农业路丰乐路站即到。 四、实习主要内容 1、作为项目组的成员,主要负责承担具体项目的整体

专业社工在社区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介入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专业社工在社区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介 入研究 学院: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 X 月 XX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留守儿童的增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提高社区内工作人员的素质,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工作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确实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在我国开展的却并不顺利,不能真正的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在社区内以开展早期教育的方式来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同时帮助人们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 目前社会工作还不为广大人们群众所熟知,而限于条件不足。本文通过把社会工作与孩子教育结合起来的方式来增加社会工作在社会上的作用,这样一方面有利推广社会工作在社区内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社会工作者的尴尬地位。同时还能很好地开展孩子教育,帮助社区内的家庭解决孩子无专业人士看管的情况,为社会分担负担。 关键词 早教;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quickening pace of life, children left behind an increase in social issues are emerging.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aff within the community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Social work in a foreign country has 100 years of history and, indeed, can help people to solve many problems. But China did not go well, not really solve some thorny issues, so I hope to carry out early education in the community to exp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work, to help people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ld growth. Social work is not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masses of people well-known, but limited to conditions. I hope to combine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s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one hand bene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to influence the other hand, help to improve the awkward position of social workers. While good children's education, help families deal with children without supervision of professionals within the community for the community to share the burden.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social workers; communities; social work

社会工作论文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字】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学校社会工作 一.导言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2.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3.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社会工作理论重点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导论:理论与模式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 ①理论是指对于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假设、想象或预测。 模式是指社工在介入案主时所使用的方法。 ②理论是指你对于特定情境的看法以及根据特定情境所推测出可能发生的事情 模式是指鉴于特定情境的想法和推测所做出的介入。 ③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或描述特定的现象 模式可以明确在面对这些特定现象时该做些什么。 ④视角:视角不一定是预测或描述现象, 更多的是描述如何看待或者理解特定情境的框架或方法。 模型:指用逻辑关系或者图形描绘的理论或模式,用来解释某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 ①理论帮主社工理解、解释或弄明白情境和行为, 同时洞察过去已经发生了什么或者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②理论指导实务,即理论为社工提供了解释案主行为和他们情境的基础, 并且可以知晓当某种模式和方法被应用时可能发生什么。

③社工具有专业和伦理的责任,有义务根据可信任的理论模式和符合社工的价值观来观察、评估、互动和介入案主及其环境。 3.社工与案主的关系 1 / 15 (1)移情与反移情 ①移情是指“案主把对过去某个重要他人的情感、印象和经验投射到社工身上。投射的目的是自我防御,通常是为了避免之前情感和经验所带来的影响”。 ②反移情是指“社工能够辨识案主不同类型的潜意识,并且能体会他们的意思。社工不仅被诱导去体验这一情感,并且能扮演特定角色”。依恋理论 ①依恋理论可以帮助社工理解和弄明白案主的行为,以及案主在社会工作环境中人际与环境能否和谐发展。 ②强调了过去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如何在情感和社交方面发展以及未来与他人形成关系的重要性。 Bowlby提出了孩子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四种依恋类型: 1 安全依恋型 2 焦虑矛盾型 3 逃避型 4 紊乱型 社会系统理论与生态视角

最新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论文选题说明 该选题表是某重点大学多名在校教师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总结,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论文。 另外,在论文写作、格式规范以及论文答辩等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请仔细看这些题目,看几个后你就会有所收获。这些题目写作以及答辩都比较容易!! 二、论文参考题目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论文指导企鹅舞衣衣漆久吧漆久叁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论文辅导交流扣扣群搜,苟且文学社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21、青少年网络人及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2、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2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25、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26、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7、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28、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9、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30、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31、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3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33、论人的社会化 34、社工在我国的地位及其原因 35、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3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37、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38、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39、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40、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41、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论文辅导扣扣,舞依依柒酒八柒酒叁 42、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团体社会工作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44、谈谈在团体工作后期团体工作员的介入方法与技巧 45、试析团体社会工作的意义 46、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分析团体领导的技巧 47、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社会、家庭、心理、生理诸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社会工作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公正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作者:郝燕 [摘要]工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当人们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果实的同时,农民却并没有水涨船高式地分享中国GDP的果实。他们还在被贫穷和歧视包围着,谢朝曾套聂耳一首著名词说过:他们种的粮,他们盖的房,分享盛宴场,罕有他们档。是啊,排排坐,吃果果,却少有农民的档位。这对农民工是极其不公平的。农民工问题解决的好与坏,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而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公正保障 引言:农民工阶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给出的规定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非农村中人数最多的,牵扯社会关系最为广泛的,在改革中地位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以劳动为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劳动阶层。 一、为什么要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今天人们大都认同是改革将中华民族的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GDP做大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大国(尽管从人均角度看名次十分落后)。显然,这是很不公平的。农民工为中国的GDP贡献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份额(2004年),为经济发

展付出的巨大代价,与他们获得的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太不相称了。我们必须正视农民工阶层,必须深刻认识他们对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农民工,一个庞大的打工阶层,据有关方面统计现阶段农民工总数已逾1.2亿直奔1.5亿,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现今中国农村,80%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这意味着有七到八亿人与农民工有直接经济关系,加之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亲情联系,在当代中国有十亿以上的人口关系着农民工! 似乎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农民工阶层的出现与发展壮大,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在我看来,农民工阶层的形成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以下九大革命性意义。 第一,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第二,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正是这支大军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第三,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 第四,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 第五,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第六,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生育观念起到了根本性冲击。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

社会工作论文参考选题范文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中西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社会工作的源流 社会工作的制度背景 政府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工程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港台社会工作发展史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与背景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理论的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异同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的程序 个案工作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个案工作员的素养要求 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及其在社会个案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社会个案工作关系分析 试析社会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 社会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小组工作的实施场合 论小组工作技巧 社区资源与社区发展 社区经济与社区发展 社区工作的理念 自愿者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与社区发展 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社会工作的策略 社区工作在中国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社区组织 社会福利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 “福利国家”评论 我国政府工作中的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根源 当前中国人的福利观念及分析 中国的社会政策模式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政策决策模式 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内容范围 论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存在形式

试分析中国现行社会政策中对家庭地位的界定中国青少年政策的表现 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观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和措施 国家社会保险理论溯源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养老金领取资格调整的政策建议 养老金保值增值之我见 农村老年妇女的供养问题 养老机构中配置社工专业人员的必要性 城市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老年婚姻障碍研究 老人社区照顾模式研究 老人服务机构中的精神辅导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论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理咨询思想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心理疾患的现状和成因 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成因与对策 女童失学原因与社会救助 三、社会工作教育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的应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求关系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习研究 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模式 四、其他 当代都市家庭的发展趋势 都市社区功能研究 都市贫富分化研究 当代中国都市职业阶层研究 中国现代化研究 “单位制”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 北京聚居区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各地城市社区建设概况及问题研究 有关“社区”概念的讨论 本世纪我国社区研究的脉络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社会工作实习报告总结

致我的观众: 7月9-8月21,我的40多天的社工实习结束了。收获多多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并不是什么都能真正得说清楚,有些东西,还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实,当初我说到暑假去阳光社工站实习的时候,的确让不少人觉得有点惊奇,大一,一个专业学习没深入多少的学生,居然像大三学生一样做着实习。这种惊奇也在所难免,其实,与其说这40天的实习是实习,还不如说是一种对社工这种职业的真实体验,不管是从观察角度,还是做的角度,老师多次说过,人在情境中,我就在这种情境中去感受,这也算是实习,不过是体验式的实习。 实习的大致经历的一些事情,我已经在文章开头列出来了,单凭这些文字,大家几乎看不懂我做到了些什么,也许到了些什么?总结地来说,我得到了以下一些成长和感悟: no.1 也许有些事情你可以独自地用最快时间完成,但是用一个合适数量的同事一同组成的小组一起来完成,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和有更大成就感; 这个感受是源自我对社工站五位同工多次工作的一些情景中有感而发的,或许他们的合作没有那么完美和谐,但是却引发我这种对团队合作的向往,因为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那是他自己和自己的事情在互动,但是当一个人和多个人一起合作的时候,则

是人和人,人和事情,人和自己三种互动,交叉就会产生一定量的智慧火花,哪怕带不来真正有益的创造,但是在互动过程中,一些偶尔开玩笑的合作伙伴能让工作变得不那么单调和乏味;因为团队的合作,是有着友谊,共同努力,患难与共的感觉会让你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no.2 什么是专业社工,最根本在于用心,不具备社工的心,不管你有多好的手段,你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工; 香港社工思源在7月14日来访社工站,我也有幸在阳光社工与思源互动中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以上就是我自己认识之后的体会;一个真正社工,关键在于拥有社工心,我觉得用心做和不用心做很不同的;同工胖哥告诉我,如果你事先对这次小组活动充分尊重,不管你做得是否有预期那么好,但是参与者是能感受到你那份对自己工作的尊重,因此他们也会尊重你并认可你,但假如我们本身都蔑视了这次活动,那么我们的结局也会是被人蔑视;这多少有那个道理,人如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no.3 社工不是老好人,社工是智慧的人; 这是我听到同工嘉超的感想之后我的简略认识,其实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是智慧社工;是的,这也算是我们区别于非社工和社区老大妈的角色,我们不是老好人,我们对待复杂社会情况和很多意外的事情和人的举动时候,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是社工,就是要以一种老实,温柔礼貌,苦口婆心,单纯的作风去应对,否则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选题要求及参考选题 一、选题要求 1、题目自拟或在参考选题中选定,大小适中。 2、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本科学生,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3、选题应结合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4、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 5、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二、社会工作专业选题的写作方向与范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社会问题分析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贫困问题; 吸毒与违法犯罪问题; 流浪乞讨问题; 儿童家庭照顾问题; 婚姻及家庭关系问题; 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问题; 就业与劳工维权问题; 残障人生存与康复问题; 老年人保障与社会参与问题; 教育问题; 医疗问题; 住房问题等。 2、社会工作实务选题范围包括: 个案辅导方法的实证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的实证研究; 社区组织研究; 社区服务与照顾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社区动员策略研究; 案主权益的倡导方法研究; 三大实务方法的整合模式研究; 针对特定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等。 3、社会工作行政的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事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策略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品质管理研究; 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研究; 宏观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架构研究等。 4、社会政策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政策议程的设定程序研究; 社会政策价值理念研究; 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研究;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研究; 针对某个政策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选题举例 1、残疾人辅导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空巢家庭老人社会支持小组 3、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4、对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会工作跟进方式探讨

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浅谈实习之见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从莘莘学子到社会人,我们需要经历什么?怎样才算得上一个合格蜕变?自上一寒假的实习,笔者明显感觉到校外工作与个人理想的差别之大。在论文中尝试阐述笔者亲身见闻,并由此引发对于大学生预备就业的思考。 关键词 实习,转变,预备就业 ABSTRACT From the students to the society, what we need to experience? What was the last pass? Practiced since the last winter vacation, I clearly feel the off-campus work and personal ideal difference big. In this paper I tried to elaborat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us trigger thinking about college student probationary employment. KEY WORDS Internship, change, preparation of job 一、实习时间 2013年1月21日至 2013年2月21日 二、实习单位 广州启智社会工作中心(天河南街家庭服务中心)

三、实习单位简介 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所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综合性、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和管理的民办非盈利机构,前身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启智服务总队成立于1996年,发展至今拥有大批志愿者骨干和大批志愿者会有,开展社会服务四十多项,服务范围涉及青少年、老人、残障人士、智障儿童、重症儿童和流浪露宿者等弱势群体。每年为社会提供志愿者服务时间超18万小时。 启智社会工作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育蕾二街18号,其服务理念是“尊重,专业,专注”,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教育、社会福利与救助、矛盾调解、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志愿者团队建设、残障康复、婚姻家庭等领域。 四、实习目的 此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启智社会工作中心的实习,掌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技能,熟悉专业社会工作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等,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五、实习岗位 青少年发展部 六、实习内容 (一)实习培训 正式进去实习期前,启智中心的主任对新来的实习生进行的前期培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启智社会工作中心的来源、服务宗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周边社区的环境以及对实习生的入职要求。此外中心还给予每位实习生分配了相应的专业社工作为其直属上级,并向我们解释了我们需要学习训练的内容和任务。 (二)小组工作 在上级社工的指导下,我策划开展了两个兴趣小组性质的小组工作。分别是针对3-5岁儿童的折纸小组以及针对8-12岁青少年的合唱小组。期间完成了对此两个小组的小组计划书的撰写、小组活动的监督实施、活动结束后的效果评价等工作,而青少年合唱团小组更合作出演当地的歌舞晚会并取得良好反馈。 (三)外展活动 在实习期间,我曾加入启智中心在天河南街的外展活动。在此之前,我对“外展”一词一无所知,而经过亲身经历后,才发现外展是一个社工机构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进行外展的社工人员是最直接接触居民的媒介,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能够让居民进一步认识社工、认识启智中心; 另一方面,中心的社工也能多方面得获得当地居民的信息,为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铺垫。 (四)家访活动 家访活动是获得当地居民信息最简单直接的手段,我在中心实习的时间里,曾进行了多个晚上的家访活动,从中出来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心与社区的关系外,也能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在家访活动中,我也曾遇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范文资料

*****社会工作专业2015届毕业论文 大学生迷茫现象调查 院系名称:*** 班级:*** 学号:201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 1

*****社会工作专业2015届毕业论文 摘要 如今,迷茫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存在迷茫的现象,而且每年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所以,大学生迷茫已经不仅仅在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浩浩荡荡的90后“大军”已经占据整个校园,迷茫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90后大学生成了“被忽视的一代”。 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这个群体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学生迷茫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也面临着一些时代带来的问题,比如就业压力大,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等。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挑战,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断的冲击着学生的眼球,使当代的大学生不再安心的读书,因此在校园里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迷茫的状况。还有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成本也水涨船高。但是教育带来的好处却没见增长,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诸如“上学无用论”的话题,这也让很多大学生对教育是否有用产生怀疑。因此,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关乎国家的未来。 虽然有学者正在研究对策,但是因为涉及众多原因。本文将借鉴前人研究,再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迷茫”问题尽一份力。 关键词:大学生;迷茫;影响因素;对策 1

*****社会工作专业2015届毕业论文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fused phenomenon Abstract Today, confused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 familiar term, bot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students, have lost phenomenon, and in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very year. Confused, therefore, has not only is the issu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group, but a social problem. Mighty long after the 90 "force" has occupied the whole campus, confused problem is still not solved, after the 90 college students become "neglected generation". Students are main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this group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od or ba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refore confused should get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group is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imes, such a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big,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t only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original way of teaching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constantly changing society through the student's attention, mak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no longer at ease of reading, so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students are confused in the campus. Als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st of education is rising. Haven't seen growth, but the benefits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there are many topics such as "useless theory" in school, it also makes a lot of college students of education is useful. Therefore, can solve this problem, can say about the country's future. Although some scholars are studying countermeasures, but because of the many reasons involved. This article will draw lessons from previous studies, and add their original ideas, hope to be able to do our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fused".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confusion;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目录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