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及讲解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及讲解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及讲解

网络安全设备测试

一、部署测试总体拓扑图

二、安全设备简介

1、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软件防火墙工作于系统接口与NDIS之间,用于检查过滤由NDIS发送过来的数据,在无需改动硬件的前提下便能实现一定强度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软件防火墙自身属于运行于系统上的程序,不可避免的需要占用一部分CPU资源维持工作,而且由于数据判断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些数据流量大的网络里,软件防火墙会使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和数据吞吐速度下降,甚至有些软件防火墙会存在漏洞,导致有害数据可以绕过它的防御体系,给数据安全带来损失,因此,许多企业并不会考虑用软件防火墙方案作为公司网络的防御措施,而

是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是一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专用设备,通常架设于两个网络的驳接处,直接从网络设备上检查过滤有害的数据报文,位于防火墙设备后端的网络或者服务器接收到的是经过防火墙处理的相对安全的数据,不必另外分出CPU资源去进行基于软件架构的NDIS数据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硬件防火墙一般是通过网线连接于外部网络接口与内部服务器或企业网络之间的设备,这里又另外派分出两种结构,一种是普通硬件级别防火墙,它拥有标准计算机的硬件平台和一些功能经过简化处理的UNIX系列操作系统和防火墙软件,这种防火墙措施相当于专门拿出一台计算机安装了软件防火墙,除了不需要处理其他事务以外,它毕竟还是一般的操作系统,因此有可能会存在漏洞和不稳定因素,安全性并不能做到最好;另一种是所谓的“芯片”级硬件防火墙,它采用专门设计的硬件平台,在上面搭建的软件也是专门开发的,并非流行的操作系统,因而可以达到较好的安全性能保障。

硬件防火墙中可能还有除软件防火墙的包过滤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CF(内容过滤)、地址转换、路由、IDS(入侵侦测)IPS(入侵防护)以及VPN等等的功能。

硬件防火墙的三种部署方式:路由模式、透明模式、混合模式

1、路由模式

当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时,需要将防火墙与内部网络、外部网络以及DMZ 三个区域相连的接口分别配置成不同网段的IP 地址,重新规划原有的网络拓扑,此时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2、透明模式

采用透明模式时,只需在网络中像放置网桥(bridge)一样插入该防火墙设备即可,无需修改任何已有的配置。与路由模式相同,IP 报文同样经过相关的过滤检查(但是IP 报文中的源或目的地址不会改变),内部网络用户依旧受到防火墙的保护。

3、混合模式

如果防火墙既存在工作在路由模式的接口(接口具有IP 地址),又存在工作在透明模式的接口(接口无IP 地址),则防火墙工作在混合模式下。混合模式主要用于透明模式作双机备份的情况,此时启动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功能的接口需要配置IP 地址,其它接口不配置IP地址

2、行为管理设备

简单的来说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就是基于用户、时间、应用、带宽等元素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全面而灵活的策略设置,把网络风险管理从“被动式响应管理”提升为“主动式预警管理”,从“防范管理”提升为“控制管理”,把网络的“通信安全”提升为“应用安全”。为了实现真正安全的网络环境,企业需要“内外兼修”,除了阻挡外部攻击外,还应该转换视角,大力加强对内的管理,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管理。

行为管控设备的三种部署方式:路由模式、网桥模式、旁路模式

1、路由模式-就是把设备当成路由器使用,和防火墙的路由模式差不多。

2、网桥模式- “透明模式”在网络中像放置网桥(bridge)一样插入该防火墙设备即可,无需

修改任何已有的配置。(在部署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的这个模式)

3、旁路模式-这个需要做端口镜像,一般不推荐。

三、网络安全设备连接

1、初始默认的2种连接方式

(1)通过使用console线连接电脑和设备,通过超级终端或者securecrt等软件进行连接,连接后使用命令进行操作。

(2)常规的我们使用电脑连接管理口,访问其web网页对设备进行配置管理。

2、访问配置

1、天融信防火墙默认访问方式:

(1)默认管理接口为网线接MGMT口,使用网线将设备和电脑连接

(2)静态路由:192.168.1.0/24(不要和防火墙的254一样)

(3)访问https://192.168.1.254

(4)用户名:superman 默认密码:talent

2、深信服行为管理默认访问方式:

(1)默认管理接口为网线接eth0口,使用网线将设备和电脑连接

(2)配置静态路由:10.251.251.0/24(不要和设备的251一样)

(3)访问https://10.251.251.251

(4)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Ps:深信服ac设备有个私有地址128.127.125.252 255.255.255.248

四、部署实施细节

采用路由模式进行部署(每一次配置都需要对配置进行保存):

接口连线:

1.网线接入防火墙eth10口,ip xxxx(网线接入ip)

2.防火墙eth11口(xxxx)口连接行为管控eth2口

3.行为管控eth0口连接路由器wan口

1、防火墙配置

1、接口配置

?此配置是对防火墙的入口和出口进行配置

(1)接口配置,管理界面右上角接口配置-点击已经连接的端口(链接为绿色圆点)-点击配置

(2)按照自己的基本网络信息进行配置(记住对应的描述名称,后续地址转换时会使用到)-然后点击添加保存

(3)配置成功截图

2、路由配置

?此配置是配置防火墙的路由功能,使网路能畅通

根据网络情况和需求选择路由协议进行配置:

(1)网络管理-路由-静态路由-添加-根据网络情况和需求进行配置(静态路由+无子网的情况下,路由表单会自动生成,如果增加子网,按照子网的网络情况配置路由)

3、地址转换功能配置(snat)

所谓网络地址转换,是将IP数据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 -个IP地址的过程。网

络卫士防火墙提供以下几种地址转换方式:

?源地址转换(SNAT)。可以实现具有私有地址的用户对公网的访问。

?目的地址转换(DNAT)。可以实现公网上的用户对位于内网的具有私有地址

的服务器的访问。

?双向地址转换(双向NAT)。可以实现一一个内网IP地址到另-一个内网IP地址

的访问。

?不做转换(NoNAT)。一般用于定义源NAT和双向NAT规则的特例,此时

NoNAT规则需要置于匹配范围较大的NAT规则前面。

在此我们选择源地址转换(snat)

(1)点击防火墙-地址转换-添加(配置主要涉及源和目的配置)

(2)源配置

(3)目的配置

4、访问控制配置

?此配置是防火墙的核心功能,什么网段能访问什么地址

防火墙-访问控制-添加由于是测试,配置源和目的都为any

5、域名解析配置

点击网络管理-域名解析,填入dns解析服务器地址,点击确定即可

6、网络测试

使用另一台pc中端对防火墙配置进行测试,使用网线将另一个eth端口与pc相连,访问外网进行测试,能够访问说明配置成功,不能访问就需要对以上接口、路由、地址转换移机区

域配置进行检查(pc需配置转换后的静态网络地址)。

2、行为管控设备配置

1、部署模式(网桥模式)

(1)登录系统后点击系统管理-网络配置-部署模式

(2)点击下一步,网口配置,选择网桥列表,默认勾选了“开启网桥链路同步”

(2)网桥配置,由于没有可用的网桥IP分配给AC,此处无需配置网桥IP

络,便于使用。

网关。

(5)配置完成,点击提交设备重启后,部署配置完成,重启之后查看部署已经成功。

2、新建静态路由

在之前的部署模式配置中,配置了默认网关,会自动生成默认网关的缺省路由。此时无需额外再配置到内网的回包路由。

3、路由器配置

1、使用笔记本连接到路由器无线网(机身背后有名称),登录到https://www.360docs.net/doc/c66811397.html,.

1、选择上网设置并点击修改

2、选择静态ip上网,并填写刚才配置的参数,点击确定

3、回到首页,选择wifi设置,对名称和密码进行修改并点击确定

4、网络测试

使用终端连接刚才配置好的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尝试访问网站,成功访问即配置成功。路由器和行为管控设备也能显示相关用户。

信息安全设计的活动方案.docx

设计方案 一、立项背景 随着高校内各种网络工程的深入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被攻击、破坏的事件经常发生,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信息安全问题有:黑客侵袭、内部漏洞、病毒干扰、人为错误等。因此,在校园网络建设中,网络信息安全成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1.1、校园网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1.2、现有安全技术和需求 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自身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访问限制。 2.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数据备份。 3.每台校园网电脑安装有防毒杀毒软件。 1.构建涵盖校园网所有入网设备的病毒立体防御体系。 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抵御病毒的攻击和彻底清除病毒,通过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实现统一的安装、统一的管理和病毒库的更新。

2. 建立全天候监控的网络信息入侵检测体系 在校园网关键部位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时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访问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报警。 3. 建立高效可靠的内网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内网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网管人员处理好繁杂的客户端问题。 4. 建立虚拟专用网(VPN)和专用通道 使用VPN网关设备和相关技术手段,对机密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建立虚拟专用网。 经调查,现有校园网络拓扑图如下: 二、设计方案拓扑图

三、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方面,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9项原则: 3.2.物理层设计 3.2.1物理位置选择 3.3网络层设计 3.3.1防火墙技术 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防火墙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护技术.在逻辑上,它既是一个分离器也是一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v1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1防火墙 1.1防火墙配置规范 1.要求管理员分级,包括超级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日志管理员等, 并定义相应的职责,维护相应的文档和记录。 2.防火墙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 3.对防火墙管理的限制,包括,关闭telnet、http、ping、snmp等, 以及使用SSH而不是telnet远程管理防火墙。 4.账号管理是否安全,设置了哪些口令和帐户策略,员工辞职,如 何进行口令变更? 1.2变化控制 1.防火墙配置文件是否备份?如何进行配置同步? 2.改变防火墙缺省配置。 3.是否有适当的防火墙维护控制程序? 4.加固防火墙操作系统,并使用防火墙软件的最新稳定版本或补丁, 确保补丁的来源可靠。 5.是否对防火墙进行脆弱性评估/测试?(随机和定期测试)

1.3规则检查 1.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是否和防火墙策略一致?应该确保访问控 制规则集依从防火墙策略,如严格禁止某些服务、严格开放某些服务、缺省时禁止所有服务等,以满足用户安全需求,实现安全目标。 2.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是否有次序性?是否将常用的访问控制规则 放在前面以增加防火墙的性能?评估防火墙规则次序的有效性。 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的一般次序为: ?反电子欺骗的过滤(如,阻断私有地址、从外口出现的内部地 址) ?用户允许规则(如,允许HTTP到公网Web服务器) ?管理允许规则 ?拒绝并报警(如,向管理员报警可疑通信) ?拒绝并记录(如,记录用于分析的其它通信) 防火墙是在第一次匹配的基础上运行,因此,按照上述的次序配置防火墙,对于确保排除可疑通信是很重要的。 3.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中是否有保护防火墙自身安全的规则 4.防火墙是否配置成能抵抗DoS/DDoS攻击? 5.防火墙是否阻断下述欺骗、私有(RFC1918)和非法的地址 ?标准的不可路由地址(255.255.255.255、127.0.0.0) ?私有(RFC1918)地址(10.0.0.0 –10.255.255.255、 172.16.0.0 –172.31..255.255、192.168.0.0 –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第8章 专用技术条款

目录 8.1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 8.2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主要设备配置 (9) 8.3 质量保证和试验 (10) 8.4 设计联络、验收及服务 (12) 8.5 包装运输和储存 (13)

第8章专用技术条款 8.1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8.1.1 术语和定义 8.1.1.1 电力监控系统 用于监视和控制电力生产及供应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及智能设备,以及作为基础支撑的通信及数据网络等。 8.1.1.2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 由安全核查、安全监视及告警、安全审计、安全分析等功能构成,能够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风险和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的监视和在线的管理。 8.1.1.3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部署于电力监控系统局域网网络中,用以对监测对象的网络安全信息采集,为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上传事件并提供服务代理功能。根据性能差异分为Ⅰ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和Ⅱ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两种。Ⅰ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采用高性能处理器,可接入500个监测对象,主要用于主站侧。Ⅱ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采用中等性能处理器,可接入100个监测对象,主要用于厂站侧。 8.1.2 网络安全监视与管理体系 按照“监测对象自身感知、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分布采集、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统一管控”的原则,构建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监视与管理体系,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如下图所示 图8.1-1 网络安全监视与管理体系结构图 监测对象采用自身感知技术,产生所需网络安全事件并提供给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同时接受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对其的命令控制。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就地部署,实现对本地电力监控系统的设备上采集、处理,同时把处理的结果通过通信手段送到调度机构部署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部署于调度主站,负责收集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上报事件信息,进行高级分析处理,同时调用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提供的服务实现远程的控制与管理。 8.1.3 技术要求 8.1.3.1 一般要求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1)宜采用非X86低功耗工业级硬件架构设计; 2)在故障、重启的过程中不引起数据重发、误发、漏发; 3)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4)有安全警示标识; 5)Ⅱ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应具备装置故障告警信号输出接点,装置运行灯灭时应导通装置故障接点; 6)Ⅱ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应采用无风扇、无旋转部件硬件设计。 8.1.3.2 环境条件 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环境温度和湿度见表8.1-1,大气压力:70kPa~106kPa。 表8.1-1 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及湿度分级 2)对周围环境要求条件 装置的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不允许有超过所处应用场所正常运行范围内可能遇到的电磁场存在。有防御雨、

网络安全设备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部分汇总

1网络安全设备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 1.1防火墙 用于控制专网、业务内网和业务外网,控制专网、业务内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每个节点各2台;业务外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1台,共计9台。要求如下: 1.2入侵检测系统(IDS) 根据系统组建需要,控制专网、业务内网、业务外网均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共需6套。 (1)控制专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及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每个节点各1套,共2套; (2)业务内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及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每个

节点各2套,共4套; 1.2.1 产品规格及性能指标要求 (1)支持10/100/1000BASE-SX/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千兆接口不小于2个(提供的配置中至少包含两个GE多模850nm波长光模块); (2)能监控的最大TCP并发连接数不小于120万; (3)能监控的最大HTTP并发连接数不小于80万; (4)连续工作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8万小时; (5)吞吐量不小于2Gbps。 (6)控制台服务器性能不低于“5服务器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中的要求。 1.2.2 部署和管理功能要求 (1)传感器应采用预定制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 (2)入侵检测系统管理软件采用多层体系结构; (3)组件支持高可用性配置结构,支持事件收集器一级的双机热备; (4)各组件支持集中式部署和大型分布式部署; (5)大规模分布式部署支持策略的派发,即上级可将策略强制派发到下级,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检测签名的一致性; (6)可以在控制台上显示并管理所有组件,并且所有组件之间的通讯均采用加密的方式; (7)支持以拓扑图形式显示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8)支持多个控制台同时管理,控制台对各组件的管理能力有明确的权限区别; (9)支持组件的自动发现; (10)支持NAT方式下的组件部署; (11)支持IPv6下一代通信网络协议的部署和检测。 1.2.3 检测能力要求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一、概述1 二、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2 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2 四、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次3 4.1物理环境的安全性(物理层安全)3 4.2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层安全)4 4.3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层安全)4 4.4应用的安全性(应用层安全)5 4.5管理的安全性(管理层安全)5 五、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准则5 5.1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5 5.2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6 5.3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6 5.4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6 5.5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6 5.6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7 5.7等级性原则7 5.8动态发展原则7 5.9易操作性原则7 六、总结7 一、概述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是,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二、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ITU-T X.800标准将我们常说的“网络安全(networksecurity)”进行逻辑上的分别定义,即安全攻击(security attack)是指损害机构所拥有信息的安全的任何行为;安全机制(security mechanism)是指设计用于检测、预防安全攻击或者恢复系统的机制;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以抵御安全攻击、提高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的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安全服务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 为了能够有效了解用户的安全需求,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有必要建立一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是其可顺利实施的保障。图1给出了基于DISSP扩展的一个三维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框架结构。第一维是安全服务,给出了八种安全属性(ITU-T

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构架 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负责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重大事件,落实方针政策和制定总体策略等。职责主要包括: 1.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信息安全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2.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3.确定公司信息安全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指导、监督信息安全工作。 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 1.信息安全工作组于海峰负责、 2.应急处理工作组张会负责。 3.组长均由公司负责人郑建国担任。 三、信息安全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决议,协调和规范公司信息安全工作; 2.根据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落实; 3.组织对重大的信息安全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策略进行审查,拟订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并监督执行; 4.负责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参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规划,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 5.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信息安全总体状况,提出分析报告和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 6.负责接受各单位的紧急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组织进行事件调查,分析原因、涉及范围,并评估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提出信息安全事件防范措施; 7.及时向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信息安全事件。 8.跟踪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组织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四、应急处理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1.审定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策略及应急预案;

2.决定相应应急预案的启动,负责现场指挥,并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恢复系统; 3.每年组织对信息安全应急策略和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演练。 五、公司指定分管信息的领导负责本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并配备信息安全相关人员对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网上办税系统信息安全基本技术规范(税总函〔2014〕13号)

网上办税系统信息安全基本技术规范 网上办税系统 信息安全基本技术规范

目录 1文档概述 (1) 1.1适用范围 (1) 1.2文档相关说明 (1) 1.3引用文件 (1) 1.4术语和定义 (2) 1.5符号和缩略语 (2) 2网上办税系统概述 (3) 2.1系统定义 (3) 2.2系统描述 (3) 2.2.1服务器端 (3) 2.2.2客户端 (3) 2.2.3专用辅助安全设备 (3) 2.2.4网络通信 (4) 2.3用户及数据描述 (4) 2.3.1用户 (4) 2.3.2数据 (4) 2.4系统边界 (4) 3信息安全基本技术规范 (5) 3.1服务器端安全 (5) 3.1.1 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5) 3.1.2网络区域划分 (7) 3.1.3 网络安全 (9) 3.1.4 服务器安全 (11) 3.2客户端安全 (13) 3.2.1 客户端运行环境安全 (14) 3.2.2 客户端软件 (14) 3.2.3 密码保护 (14) 3.2.4 登录控制 (15) 3.2.5 信息保护 (15) 3.3专用辅助安全设备安全 (15) 3.3.1 USB Key (15) 3.3.2 文件证书 (16) 3.3.3 手机短信动态密码 (16) 3.4网络通信安全 (16)

前言 编制目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大力依托公共网络向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服务,各地网上办税系统的数量和覆盖的业务范围快速增加,已经成为税务部门处理业务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随着各地网上办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纳税人在互联网上已从过去单一的业务查询、申报工作提升到网上缴税等资金类操作,显著增加了网上办税系统的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各地在网上办税中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为保证网上办税系统能够安全平稳,有效增强现有网上办税系统安全防范能力,促进网上办税规范、健康发展,提出税务网上办税系统信息安全基本技术规范。 基本原则:网上办税系统信息安全基本技术规范基于安全现状,符合安全需求,为网上办税系统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网络安全操作规程

网络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加强公司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系统数据,研发数据,源代码,信息安全的管理,确保计算机及公司网络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各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规程。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办公设备(以下简称IT设备)和数据,信息安全的管理。 3.职责 3.1公司内IT设备维护,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由IT部门统一安排执行管理。 3.2使用者对分配给其使用的IT设备安全和完整性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IT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负责。部门负责人对部门网络及信息安全负责。 3.3各个部门配合本规定的实施。 4.操作规程 4.1 计算机与网络管理程序 4.1.1 IT设备的领用、采购,回收,维修,更换流程 (1)各部门新增招聘计划时,必须提前15天到行政部备案,如果库存的IT设备无法满足申请部门的需求或者库存无货时,就转采购申请。需采购的IT设备必须经IT人员确认配置后方可交由采购部采购。采购回来的设备由物资部交由仓库管理员签收后入库。 (2)新入职人员必须接受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规程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以申请IT设备。 (3)库存IT设备的申领申请人填写IT需求申请表,经IT人员确认核实相关配置。在库存有货的情况下由申请人经各级领导逐级审批,凭审批后的申请表到仓库领取。库存无货转采购流程。 (4)回收后的IT设备数据处理为保障公司信息数据安全,对于需要归还的IT设备,使用部门归还前自行备份IT设备数据,归还前清空数据。需归还的设备由归还人员填写归还申请表经IT人员检测配置无误后,由归还人员将IT设备搬到仓库指定地点。由仓库管理员清点入库签收。 (5)IT设备的维修IT设备的报修由申请人直接向IT人员提出,不产生费用且过保的维修事项由IT人员直接维修,对于保修期内的设备由采购人员联系供应商维修。经评估对于可能产生费用且过保的设备维修,由申请人填写IT设备需求申请表,经逐级审批后,方可由IT人员联系供应商进行维修。 (6)IT设备的更换必须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IT需求申请表),经IT人员对原有IT 设备配置检查记录后,由申请人凭(经各级领导逐级审批后的)申请表到仓库管理员处领取更换。原有IT设备回收按照第4.1.1(4)执行。 (7)离职员工离职前必须到IT人员处登记,由IT人员对其IT设备配置完整性进行检查,注销个人账户信息等,经确认IT设备完好无损,账户信息完全注销后方可办理其他离职手续。如有it设备损坏的情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登记,由财务人员进行扣款处理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离职员工的IT设备回收按照第4.1.1(4)执行。 (8)计算机设备调换必须到it人员处登记信息。IT设备调换前双方自行备份并清空数据。IT人员做好IT资产变更信息。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方案设计

校园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一、安全需求 1.1.1网络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海量增加,校园网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目前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安全防御能力较低,受到病毒、黑客的影响较大,对移动存储介质的上网监测手段不足,缺少综合、高效的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控手段,削弱了网络应用的可靠性。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校园网的安全防护和监控能力,为校园信息化建设奠定更加良好的网络安全基础。 经调查,现有校园网络拓扑图如下: 1.1.2应用和信息点

1.2.现有安全技术 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自身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访问限制。 2.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数据备份。 3.每台校园网电脑安装有防毒杀毒软件。 1.3.安全需求 1.构建涵盖校园网所有入网设备的病毒立体防御体系。 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抵御病毒的攻击和彻底清除病毒,通过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实现统一的安装、统一的管理和病毒库的更新。 2. 建立全天候监控的网络信息入侵检测体系 在校园网关键部位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时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访问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报警。 3. 建立高效可靠的内网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内网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网管人员处理好繁杂的客户端问题。 4. 建立虚拟专用网(VPN)和专用通道 使用VPN网关设备和相关技术手段,对机密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建立虚拟专用网。 二.安全设计 1.1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人:1.网络与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工作职责为:对机构内的信息安全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联系方式:电话及邮箱。(联系电话应为本人常用、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可抽测。) 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人:分管信息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姓名;工作职责为:对企业内信息安全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联系方式:电话及邮箱。(联系电话应为本人常用、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可抽测。)(上述两项请全部填写)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1.企业需设置或指定网络与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如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信息安全工作组、信息安全部等),负责本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包括主管部门、相关配合部门;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要对公司实际制度建立和管理情况进行简述):(1)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2)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控制、隐患排查整改工作;(3)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上报制度,以及组织开展应急演练;(4)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培训以及考核制度;(5)违法有害信息监测处置制度和技术手段建设;(6)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对于申请IDC/ISP(开展网站接入业务的)企业,在许可证申请完成后,开展业务前,企业的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需与我局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并且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使用及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工信厅网安(2016)135号)要求,制定本企业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相应资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相应资质请按照下表内容在系统上填写相关文字信息: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表 责任人 姓名身份 证号 联系 方式 (手 机) 归属 部门 工作 内容 全职/ 兼职 资质 情况 第一责 任人 (公司 法人/ 总经 理) 信息安 全负责 人 网络安 全负责 人 7×24小时 传真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2011年1月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1防火墙 1.1防火墙配置规范 1.要求管理员分级,包括超级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日志管理员等, 并定义相应的职责,维护相应的文档和记录。 2.防火墙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 3.对防火墙管理的限制,包括,关闭、、、等,以及使用而不是远程 管理防火墙。 4.账号管理是否安全,设置了哪些口令和帐户策略,员工辞职,如 何进行口令变更? 1.2变化控制 1.防火墙配置文件是否备份?如何进行配置同步? 2.改变防火墙缺省配置。 3.是否有适当的防火墙维护控制程序? 4.加固防火墙操作系统,并使用防火墙软件的最新稳定版本或补丁, 确保补丁的来源可靠。 5.是否对防火墙进行脆弱性评估/测试?(随机和定期测试)

1.3规则检查 1.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是否和防火墙策略一致?应该确保访问控 制规则集依从防火墙策略,如严格禁止某些服务、严格开放某些服务、缺省时禁止所有服务等,以满足用户安全需求,实现安全目标。 2.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是否有次序性?是否将常用的访问控制规则 放在前面以增加防火墙的性能?评估防火墙规则次序的有效性。 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的一般次序为: ?反电子欺骗的过滤(如,阻断私有地址、从外口出现的内部地 址) ?用户允许规则(如,允许到公网服务器) ?管理允许规则 ?拒绝并报警(如,向管理员报警可疑通信) ?拒绝并记录(如,记录用于分析的其它通信) 防火墙是在第一次匹配的基础上运行,因此,按照上述的次序配置防火墙,对于确保排除可疑通信是很重要的。 3.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中是否有保护防火墙自身安全的规则 4.防火墙是否配置成能抵抗攻击? 5.防火墙是否阻断下述欺骗、私有(1918)和非法的地址 ?标准的不可路由地址(255.255.255.255、127.0.0.0) ?私有(1918)地址(10.0.0.0 –10.255.255.255、172.16.0.0 – 172.31..255.255、192.168.0.0 – 192.168.255.255)

网络安全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建设方案,由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管软件(含上网行为管理)和网络版杀毒软件等系统组成。目前,公司网络划分为11个网段,其中财务所处的VLAN在防火墙上进行隔离,其他网段可以相互访问.交换机均为神州数码科技的产品,局域网通过VPN与莱钢集团连接(10台服务器,500客户端)。 技术要求: 一、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本系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选用天融信公司的NGFW4000和TOPSENTRY2000系统。主要功能:1、地址转换。2、支持众多的网络通讯协议。3、加密支持。4、支持众多的身份验证。5、安全服务器保护。6、路由功能。7、多层次分布式带宽管理。8、支持其他产品的联动。9、支持ipsecVPN和SSLVPN等基础的功能。 二、添加两款NETCORE7324NSW2+4交换机。 主要功能是自动学习mac地址,对网内pc机的mac和ip进行绑定,防止arp病毒和arp变种病毒的攻击。 三、网管软件(含上网行为管理)。 拟选两种方案:一、选用游龙的内网管理软件。二、选用网强和ipsms产品相结合。 主要实现的功能:1、实现全网的交换机监视。2、局域网链路的监视。3、全网拓扑图结构的监视。4、对服务器系统的监视。5、对实时流量的监控。6、详细网络运行情况报表的自动发布。7、桌面的管理(含补丁、资产、报警、进程、远程维护、外设、桌面设置、接入安全、互联网访问日志和外设访问日志)。8、上网行为管理(针对pc上网的权限、流量等及其相关功能的管理)。 四、网络版杀毒软件。 选用方案为两种:赛门铁克和卡巴斯基。 实现的功能:1、自带软件防火墙。2、自动清除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以及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3、集中安装、配置和管理。4、VPN连接符合公司安全策略。5、修复病毒和间谍软件所作的更改。 6、允许管理员定制阻止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策略。 7、允许管理员对网络进行审核。

某电力公司网络安全技术规范书

5.1 附件1 华能电力网络安全 项目技术规书

华能电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 1.背景介绍 (3) 1.1.项目总述 (3) 1.2.网络环境总述 (3) 1.3.信息安全方案的组成 (4) 1.3.1.信息安全产品的选型原则 (4) 1.3.2.网络安全现状 (5) 1.3.3.典型的黑客攻击 (5) 1.3.4.网络与信息安全平台的任务 (7) 1.3.5.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组成 (7) 1.3.6.超高安全要求下的网络保护 (9) 2.安全架构分析与设计 (11) 2.1.网络整体结构 (11) 2.2.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 (12) 2.3.华能电力网络安全系统管理中心网络 (13) 2.4.各地方公司和电厂网络设计 (13) 2.5.和I NTERNET相连的外部网络设计 (14) 3.产品选型 (15) 3.1.防火墙的选型 (15) 3.1.1.方正数码公司简介 (15) 3.1.2.产品概述 (16) 3.1.3.系统特点 (16) 3.1.4.方正方御防火墙功能说明 (20) 3.2.入侵检测产品选型 (27) 3.2.1.启明星辰公司介绍 (28) 3.2.2.入侵检测系统介绍 (28) 3.2.3.天阗(tian)黑客入侵检测系统功能特点 (29) 3.3.防病毒产品的选型 (31) 3.3.1.病毒介绍 (31) 3.3.2.为何使用CA公司的Kill2000网络防病毒 (35) 3.3.3.KILL的技术和优势 (36) 3.3.4.KILL与其他同类产品的比较的相对优势 (38) 3.3.5.KILL所获得的权威机构认证 (39) 3.3.6.KILL病毒防护系统部署方案 (39)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方面,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9项原则: 1.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 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是指对信息均衡、全面的进行保护。“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它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种种漏洞构成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户网络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资源共享性使单纯的技术保护防不胜防。攻击者使用的“最易渗透原则”,必然在系统中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对系统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进行分析,评估和检测(包括模拟攻击)是设计信息安全系统的必要前提条件。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设计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最常用的攻击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最低点"的安全性能。 2.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 要求在网络发生被攻击、破坏事件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快速恢复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减少损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安全防护机制是根据具体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非法攻击的进行。安全检测机制是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对系统进行的各种攻击。安全恢复机制是在安全防护机制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和尽量、及时地恢复信息,减少供给的破坏程度。 3.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 对任何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实用安全性与用户需求评价与平衡体系。安全体系设计要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做到安全性与

常见网络安全设备

Web应用防火墙(WAF) 为什么需要WAF? 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的出现是由于传统防火墙无法对应用层的攻击进行有效抵抗,并且IPS也无法从根本上防护应用层的攻击。因此出现了保护Web应用安全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简称“WAF”)。 什么是WAF? WAF是一种基础的安全保护模块,通过特征提取和分块检索技术进行特征匹配,主要针对HTTP访问的Web程序保护。 WAF部署在Web应用程序前面,在用户请求到达Web 服务器前对用户请求进行扫描和过滤,分析并校验每个用户请求的网络包,确保每个用户请求有效且安全,对无效或有攻击行为的请求进行阻断或隔离。 通过检查HTTP流量,可以防止源自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XSS),文件包含和安全配置错误)的攻击。 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 WAF区别于常规防火墙,因为WAF能够过滤特定Web应用程序的内容,而常规防火墙则充当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门。 WAF不是全能的 WAF不是一个最终的安全解决方案,而是它们要与其他网络周边安全解决方案(如网络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一起使用,以提供全面的防御策略。 入侵检测系统(IDS) 什么是IDS? IDS是英文“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入侵检测系统”。专业上讲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跟防火墙的比较 假如防火墙是一幢大楼的门锁,那么IDS就是这幢大楼里的监视系统。一旦小偷爬窗进入大楼,或内部人员有越界行为,只有实时监视系统才能发现情况并发出警告。 不同于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 部署位置选择 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 因此,IDS在交换式网络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 尽可能靠近攻击源; 这些位置通常是: 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 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 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 防火墙和IDS可以分开操作,IDS是个临控系统,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或是符合需求的,比如发现规则或监控不完善,可以更改设置及规则,或是重新设置! 主要组成部分 事件产生器,从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事件分析器,分析数据; 响应单元,发出警报或采取主动反应措施; 事件数据库,存放各种数据。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 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 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框架结构、体系层次、设计原则三个方面讨论了网络安全防范体系问题。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是,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二、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ITU-T X.800标准将我们常说的“网络安全(networksecurity)”进行逻辑上的分别定义,即安全攻击 (security attack)是指损害机构所拥有信息的安全的任何行为;安全机制(security mechanism)是指设计用于检测、预防安全攻击或者恢复系统的机制;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以抵御安全攻击、提高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的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 为了能够有效了解用户的安全需求,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有必要建立一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是其可顺利实施的保障。图1给出了基于DISSP扩展的一个三维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框架结构。第一维是安全服务,给出了八种安全属性(ITU-T REC-X.800-199103-I)。第二维是系统单元,给出了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第三维是结构层次,给出并扩展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 框架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单元都对应于某一个协议层次,需要采取若干种安全服务才能保证该系统单元的安全。网络平台需要有网络节点之间的认证、访问控制,应用平台需要有针对用户的认证、访问控制,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保密性,需要有抗抵赖和审计的功能,需要保证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针对一个信息网络系统,如果在各个系统单元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满足其安全需求,则我们认为该信息网络是安全的。 四、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次 作为全方位的、整体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反映了不同的安全问题,根据网络的应用现状情况和网络的结构,我们将安全防范体系的层次(见图2)划分为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 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是指: 预警(Warning )、保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反应(Reaction )、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 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 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 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 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 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 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

系统安全设计原则

系统安全设计和备份原则 系统安全和系统备份是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安全设计 项目对信息安全性主要关注三大方面: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安全管理。 1、物理安全是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之免糟破坏或丢失。 2、逻辑安全则是指系统息资源的安全, 它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性、完整性、可用性。 3、安全管理包括各种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机制。 针对项目对安全性的需要,我们将其分为5个方面逐一解决: ——应用安全 1、管理制度建设 旨在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提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要确保系统稳健运行,减少恶意攻击、各类故障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和相关制度。比如,建立健全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设备操作使用规程,信息系统维护制度,网络通讯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等。 2、角色和授权 要根据分工,落实系统使用与运行维护工作责任制。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减少因为误操作给系统安全带来的冲击。要妥善保存系统运行、维护资料,做好相关记录,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备不时之需。 3、数据保护和隐私控制 数据安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数据使用的安全和数据存储的安全。 数据保护旨在防止数据被偶然的或故意的非法泄露、变更、破坏,或是被非法识别和

控制,以确保数据完整、、可用。数据安全包括数据的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两个方面。 为了保证数据使用过程的安全,建议在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时采用国家相关标准的加密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使用不同的加密算法和不同强度的加密密钥,根据特殊需要可以考虑使用加密机。 数据的存储安全系指数据存放状态下的安全,包括是否会被非法调用等,可借助数据异地容灾备份、密文存储、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局部隔离等策略提高安全防水平。 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可以使用多种方案并用,软硬结合的策略。同城的数据同步复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同城的数据同步复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同场数据复制不但可以保证数据的备份的速度,同时可以支持数据的快速恢复。 生产环境的数据存储系统可以使用磁盘冗余阵列技术。 当前的硬盘多为磁盘机械设备,因生产环境对系统运行的持续时间有很高要求,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硬盘一旦达到使用寿命就会出现机械故障,从而使等硬盘无法继续工作。生产环境的数据存储设备如果没有使用磁盘冗余阵列技术,一旦硬盘出现机械故障将会造成将会生产环境数据的丢失,使得整个系统无法继续运行。 4、审计 本项目的技术支撑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审计功能,采用审计各种手段来记录用户对系统的各种操作,例如成功登录,不成功登录,启动事务,启动报表,登录次数时间等等,这些信息全部记录在系统日志中,没有任何信息会记录在客户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查看和分析这些信息。应用支撑平台还提供了其他手段来跟踪指定用户的操作以及对系统进行的变更,只有相应的授权用户和管理员可以查看这些日志进行分析。 根据用户的要求,应用平台可以记录各种谁、何时、作了什么的信息。

网络布线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桌面终端网络和安全管理 技术标准

目录 1 概述 (2) 2 桌面终端网定义 (2) 3 桌面终端网络技术和管理标准制定原则 (2) 3.1 桌面网络技术要求 (2) 3.1.1 互联网线路 (2) 3.1.2 网络设备 (3) 3.1.3 设备配置要求 (3) 3.1.4 无线网络 (3) 3.1.5 VPN系统 (3) 3.1.6 互联网访问 (3) 3.2 网络布线系统材料选择 (3) 3.2.1 网线 (3) 3.2.2 水晶头 (4) 3.2.3 信息点插座 (4) 3.3 安装标准 (4) 3.3.1 网线制作规范 (4) 3.3.2 信息点安装标准 (5) 3.3.3 布线规范 (6) 3.3.4 光纤电缆标准* (6) 3.3.5 线槽的规格 (6) 3.3.6 数据配线架 (8) 3.3.7 设备安装 (8) 3.4 网络布线的验收 (9) 4 桌面终端网络巡检、维护要求 (9) 4.1.1 网络设备及配套基础设施巡检 (9) 4.1.1.1 网络设备巡检/维护要求 (10) 4.1.1.2 广域网、局域网线路巡检/维护要求 (10) 4.1.1.3 终端PC巡检要求 (10) 4.1.1.4 供电/UPS巡检要求 (10) 4.1.1.5 定期评审应急计划 (11) 4.1.2 网路事件的响应和处理 (11)

桌面终端网络和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1 概述 桌面终端网络为公司整体网络架构最末级网络,是公司整体网络的“最后10米”。特别是公司服务机构桌面终端网络的通讯质量和可靠性决定了嘉和控股网络的整体效果。也决定了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可靠运行。为支持我公司业务发展,提高网络最后一段的稳定性,规范桌面终端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信息化特制定本规范,用于指导分支机构对桌面终端网络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和维护。 2 桌面终端网络定义 嘉和控股桌面终端网络是指公司各级网点的终端电脑接入网络及配套环境,通常包括:桌面终端、网络接入交换机、网络布线、UPS等 3 桌面终端网络和管理技术标准制定原则 本标准以可靠性、经济性、可管理、可持续为原则制定。 1、可靠性:基于分公司现网络架构,网络环境要综合考虑选择网络材料及设备,尤其网线、水晶 头按国际标准选材;设备类以知名设备为主。设备架构要充分考虑可靠性,冗余性。 2、经济性:在保证设备、线缆质量的前提下,择优选择;实施过程中注意科学性,减少二次施工。 3、可管理:设备类选择要以可远程管理为基本原则,在设备调试或故障期可远程调试; 4、可持续:实施方案中要体现超前设计原则,至少维持5年的发展需求; 4 桌面终端网络技术要求 4.1 互联网线路 1、带宽要求:3个(含)营业桌面终端以下为1Mbs;3个(不含)营业桌面终端以上为2Mbs。 2、延迟要求:至集团公司VPN网关延迟应<60ms。 3、线路丢包:忙时线路丢包率应<1% 4、连接要求:必须接入防火墙外口或VPN网关WAN口,不得接入到内网交换机上。 4.2 网络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