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从最初的电报开始经过150多年的现代电信的发展是来自各界的成千上万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当中只有少数独立负责发明的人成了名,而大多数达到顶点的发明是许多个人的成果。这里汇集了部分对于无线电通信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如今每一天大约有15万人成为新的无线用户,全球范围内的无线用户数量目前已经超过2亿。这些人包括大学教授、仓库管理员、护士、商店负责人、办公室经理和卡车司机。他们使用无线技术的方式和他们自身的工作一样都在不断地更新。

从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

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

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

这样,制定一个有利于无线网自身发展的标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到1997年6月,IEEE终于通过了802.11标准。

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络应用是透明的(如图一所示)。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对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

在MAC层以下,802.11规定了三种发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Spectrum)技术;红外(Infared)技术;窄带(NarrowBand)技术。而扩频又分为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DS)扩频技术(简称直扩),和跳频(FrequencyHopping,FH)扩频技术。直序扩频技术,通常又会结合码分多址CDMA技术。根据预测,今后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单只美国无线局域网销售额就将从1997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亿美元。

这一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电话等,其中3G、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数字电视都是21世纪最热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信源编码是一种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而对信源符号进行的变换;为了减少或消除信源剩余度而进行的信源符号变换。

为了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所施行的变换。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来寻找某种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使后者的各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

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作用之二是将信源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最原始的信源编码就是莫尔斯电码,另外还有ASCII码和电报码都是信源编码。但现代通信应用中常见的信源编码方式有: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L-Z编码,这三种都是无损编码,另外还有一些有损的编码方式。信源编码的目标就是使信源减少冗余,更加有效、经济地传输,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就是压缩。

另外,在数字电视领域,信源编码包括通用的MPEG—2编码和H.264(MPEG—Part10 AVC)编码等

相应地,信道编码是为了对抗信道中的噪音和衰减,通过增加冗余,如校验码等,来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及纠错能力。

为了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所施行的变换。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来寻找某种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使后者的各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

既然信源编码的基本目的是提高码字序列中码元的平均信息量,那么,一切旨在减少剩余度而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所施行的变换或处理,都可以在这种意义下归入信源编码的范畴,例如过滤、预测、域变换和数据压缩等。当然,这些都是广义的信源编码。

一般来说,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平均信息量的基本途径有两个:①使序列中的各个符号尽可能地互相独立;

②使序列中各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尽可能地相等。前者称为解除相关性,后者称为概率均匀化。

信源编码的一般问题可以表述如下:

信源编码

若某信源的输出为长度等于M的符号序列集合式中符号A为信源符号表,它包含着K个不同的符号,A={ɑk|k=1,…,K},这个信源至多可以输出K M个不同的符号序列。记‖U‖=KM。所谓对这个信源的输出

信源编码

进行编码,就是用一个新的符号表B的符号序列集合V来表示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集合U。若V的各个序列的长度等于N,即式中新的符号表B共含L个符号,B={b l|l=1,…,L}。它总共可以编出L N个不同的码字。类似地,记‖V‖=LN。为了使信源的每个输出符号序列都能分配到一个独特的码字与之对应,至少应满足关

系‖V‖=L N≥‖U‖=KM

或者N/M≥log K/log L

假若编码符号表B的符号数L与信源符号表A的符号数K相等,则编码后的码字序列的长度N必须大于或等于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长度M;反之,若有N=M,则必须有L≥K。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保证无差错地还原出原来的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称为码字的唯一可译性)。可是,在这些条件下,码字序列的每个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不但不能高于,反而会低于信源输出序列的每个符号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这与编码的基本目标是直接相矛盾的。下面的几个编码定理,提供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它们既能改善信息载荷效率,又能保证码字唯一可译。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定长编码定理

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只要满足条件N/M≥(H(U)+ε)/log L

那么,当M足够大时,上述编码几乎没有失真;反之,若这个条件不满足,就不可能实现无失真的编码。式中H(U)是信源输出序列的符号熵。

信源编码

通常,信源的符号熵H(U)

【H(U)+ε】/log L≤N/M≤log K/log L

特别,若有K=L,那么,只要H(U)

通过编码所能获得的效率改善就越显著。实质上,定长编码方法提高信息载荷能力的关键是利用了渐近等分性,通过选择足够大的M,把本来各个符号概率不等[因而H(U)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变长编码定理

变长编码是指V的各个码字的长度不相等。只要V中各个码字的长度Ni(i=1,…,‖V‖)满足克拉夫特不等式这‖V‖个码字就能唯一地正确划分和译码。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变长编码定理指出:若离散无记忆信源的输出符号序列为,式中A={ɑk|k=1,…,K},符号熵为H(U),对U进行唯一可译的变长编码,编码字母表B的符号数为L,即B={b l|l=1,…,L},那么必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编出的码字

Vi=(v i1,…,v iNi),(i=1,…,‖V‖),具有平均长度嚻:M H(U)/log L≤嚻

若L=K,则当H(U)

具体实现唯一可译变长编码的方法很多,但比较经典的方法还是仙农编码法、费诺编码法和霍夫曼编码法。其他方法都是这些经典方法的变形和发展。所有这些经典编码方法,都是通过以短码来表示常出现的符号这个原则来实现概率的均匀化,从而得到高的信息载荷效率;同时,通过遵守克拉夫特不等式关系来实现码字的唯一可译。

霍夫曼编码方法的具体过程是:首先把信源的各个输出符号序列按概率递降的顺序排列起来,求其中概率最小的两个序列的概率之和,并把这个概率之和看作是一个符号序列的概率,再与其他序列依概率递降顺序排列(参与求概率之和的这两个序列不再出现在新的排列之中),然后,对参与概率求和的两个符号序列分别赋予二进制数字0和1。继续这样的操作,直到剩下一个以1为概率的符号序列。最后,按照与编码过程相反的顺序读出各个符号序列所对应的二进制数字组,就可分别得到各该符号序列的码字。

例如,某个离散无记忆信源的输出符号序列及其对应的概率分布为

信源编码

对这些输出符号序列进行霍夫曼编码的具体步骤和结果如表。

信源编码

由表中可以看出,在码字序列中码元0和1的概率分别为10/21和11/21,二者近乎相等,实现了概率的均匀化。同时,由于码字序列长度满足克拉夫特不等式2×2-2+3×2-3+2×2-4=1

因而码字是唯一可译的,不会在长的码字序列中出现划错码字的情况。

以上几个编码定理,在有记忆信源或连续信源的情形也有相应的类似结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并不追求无差错的信源编码和译码,而是事先规定一个译码差错率的容许值,只要实际的译码差错率不超过这个容许值即认为满意(见信息率-失真理论和多用户信源编码)。

《微波技术》习题解(一、传输线理论)

机械工业 《微 波 技 术》(第2版) 董金明 林萍实 邓 晖 编著 习 题 解 一、 传输线理论 1-1 一无耗同轴电缆长10m ,外导体间的电容为600pF 。若电缆的一端短路, 另一端接有一 脉冲发生器及示波器,测得一个脉冲信号来回一次需0.1μs ,求该电缆的特性阻抗Z 0 。 [解] 脉冲信号的传播速度为t l v 2=s /m 10210 1.010 286 ?=??= -该电缆的特性阻抗为 0 0C L Z = 00C C L =l C εμ= Cv l = 8 121021060010 ???=-Ω33.83= 补充题1 写出无耗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瞬时表达式。 [解] (本题应注明z 轴的选法) 如图,z 轴的原点选在负载端,指向波源。根据时谐场传输线方程的通解 ()()()()()())1()(1..210...21.??? ? ???+=-= +=+=--z I z I e A e A Z z I z U z U e A e A z U r i z j z j r i z j z j ββββ 。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式中02. 22.1;;,Z U A U A r i == :(1),,21 2. 2. 的瞬时值为得式设??j r j i e U U e U U -+ == ??? ? ?+--++=+-+++=-+-+)()cos()cos([1),() ()cos()cos(),(21021A z t U z t U Z t z i V z t U z t U t z u ?βω?βω?βω?βω 1-2 均匀无耗传输线,用聚乙烯(εr =2.25)作电介质。(1) 对Z 0=300 Ω的平行双导线,导线的半径 r =0.6mm ,求线间距D 。(2) 对Z 0 =75Ω的同轴线,导体半径 a =0.6mm ,求外导体半径 b 。[解] (1) 对于平行双导线(讲义p15式(2-6b )) 0C L Z = r D r D ln ln πεπμ=r D ln 1εμπ =r D r ln 120ε=300= Ω Z L 补充题1图示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 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 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 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 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应用 微波是当今时代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 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波空间传输各种信 息甚至是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生 中继,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本文主要对数字微波通 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因为其具有其独特 的优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表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频段借助于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出现了近几十年的时间。在出现初期阶段,微波通信系统通常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相同都是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电视节目是通过微波来进行传输的。20世纪70 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几十兆比特每秒容量的数字微波通 信系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通信技术自模拟阶段向数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20 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数字系列在传输系统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可以说已经 被普遍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与光纤、卫星一起被看作现代通 信技术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不仅在传统传输领域内得到了关注,更在固定 宽带接入领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可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态势 良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实现正交幅度调制级数的提升以及严格限带 要有效提升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率一般需要应用到多电平正交幅度 调制技术,当前阶段,通常要应用到256与512正交幅度调制,未来还会应用到1024和2048正交幅度调制。此外,对于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 严格,必须要确保其余弦滚降系数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2 网格编码调制及维特比检测技术 采取复杂的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但是这会导致系统的 频带利用率随之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处理该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需要使用维特比算法来进行解码。但是,在数字信号高速传输的当今时代,使用这种解码算法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精讲讲义之微波和卫星传输系统

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精讲讲义之微波和卫星传输系统 1L411030微波和卫星传输系统 需掌握的内容:SDH数字微波系统构成 熟悉的内容:微波信号的衰落及克服法 了解的内容:卫星通信及VSAT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工作特点 1L411031掌握SDH数字微波系统构成 一、SDH数字微波调制 SDH微波的调制就是将SDH数字码流通过移频、移幅或移相的方式调制在微波的载波频率上,然后经过放大等处理发送出去,实现远距离的传输。 目前大容量的SDH微波均采用64QAM或128QAM的调制技术,少数设备采用256QAM调制技术。 二、SDH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个SDH微波通信系统可由端站、分路站、枢纽站及若干中继站组成。一个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配置一般由一个备用波道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用波道组成,简称N+l。 1.终端站处于微波传输链路两端或分支传输链路终点。向若干方向辐射的枢纽站,就其每一个方向来说也是一个终端站。这种站可上、下全部支路信号即低次群路,配备S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和SDH复用设备。可作为监控系统的集中监视站或主站。 2.分路站也叫双终端站,处在微波传输链路中间。作用: 1)可以将其传输的部分或全部主用波道在该站通过复用设备(ADM)上、下业务考试大◇一级建造师 2)可以将其传输的部分或全部主用波道在该站通过数字配线架(DDF)直通。 3)可以作为监控系统的主站,也可用作受控站。 3.枢纽站是指位于微波传输链路上,包含有三个或三个通信方向的站。作用: 1) 需完成数个方向的通信任务。即在系统N+1配置的情况下,此类站要完成一个或多个主用波道STM-1信号或部分支路的主用波道STM-1的转接或上、下业务。 2) 一般可作为监控系统的主站。 4.中继站是指处在微波传输链路中间,没有上、下话路功能的站。 分类:可分为再生中继站,中频转接站,射频有源转接站和无源转接站。 由于SDH数字微波传输容量大,一般只采用再生中继站。 再生中继站对收到的已调信号解调、判决、再生,转发至下一方向的调制器。这种站上不需配置倒换设备,只装有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具有站间公务联络和无人值守功能。 【

微波与卫星通信部分考试题

1、常见的典型地面微波通信系统包括(长途微波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 2、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者反射无线电波。 3、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又进一步分为(PHD微波通信)和(SDH微波通信)两种体制。 4、微波通信的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微波)、(多路)和(接力)。 5、卡塞格林天线是由(初级喇叭辐射器)、(双曲面副反射器)和(抛物面主反射面)三部 分组成。 6、卫星天线根据波束的宽度可以分为(全球波束天线)、(点波束天线)和(区域波束天线)。 7、GMSK是在MSK之前加上一个(高斯滤波器)。 8、信道分配方式分为(预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方式),预分配分为固定预分配和按时 预分配方式,按需分配方式是一中分配方式可变的制度,这个可变实在按申请进行信道分配变化的,通话完毕后,系统信道又收归为公有。 9、频分多址技术的应用特点,FDMA的分类(每载波多路MCPC-FDMA、每载波单路 SCPC-FDMA和卫星交换SS-FDMA)。 10、无线通信中主要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空间波)、(地表面波)和(天波)三种。 11、我们把hc/F1=0.577时的余隙成为自由空间余隙,并用h0表示,h0=0.557F1 (可做名 词解释) 12、视距微波通信常常根据路径余隙hc的大小将线路分为三类:当h c≧h0称为开路线路, 当0

微波通信原理的详细介绍

微波通信原理的详细介绍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 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有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

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 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采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近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

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价值探讨

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价值探讨 摘要:微波通信技术以其低廉的工程造价和较高的通信质量在通信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非常复杂,微波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核心网、局域网和城域网。为了有效地保证微波系统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定期 维护。 关键词:微波通信;主要技术;应用 前言 为了给通信用户提供较好的通信质量,就需要注意相关的运营商能够防止信 号的突然中断,而微波通信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基于微波通信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展开相应的 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微波通信的内容概括 微波通信的英文简称为“MicrowaveCommunication”,为波长的长度在1mm 至1m之间的电磁波所应用的通信技术,微波一般可以达到的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不同于其他的通信如电缆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微波通信主要将微波作为主要的信号传输介质,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固体性质的介质。如果 两个需要通信的主体中间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将微波通信技术 作为其通信的主要技术。微波通信技术具有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如该技术能够涵 盖较大的容量,传递信号的质量好,可供信号传递的距离较远,是通信中经常应 用的一类通信技术。 2数字微波通信介绍 微波主要指代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的电磁波,相应的波长范围在 1m~1mm之内。微波通信主要指代采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开展通行活动的一种通 信类型;数字微波通信则是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的运用之下进行数字信息传输的 通信类型。数字微波通信中继通信线路由线路两端的终端站、若干个中继站以及 分路站构成。其中,终端站中可包括微波收发信设备、调制解调设备以及时分复 用设备等。微波通信中常用天线的基本形式有喇叭天线、抛物面天线等。微波中 继站一般分为中频转接式中继站、微波转接式中继站、再生转接式中继站。在技 术上,数字微波通信将PDH融合SDH集中在同个硬件平台内,再采用软件做好 空中接口容量的管控调整,该方式可以有助于更为简化升级扩容处理,有效地控 制该工作的管控成本,改变了传统管理技术方式下升级难度大与成本高的窘境。 数字微波通信在网络上进行融合,由此可以达到同厂商光网络与微波网络的融合,而后采用同一网管系统做好端到端的无差异与无障碍的通畅管理工作,有助于减 少网络运营方面的成本消耗。在传输情况方面,在适应调制技术的不断变化上, 微波通信系统可以达到对链路的智能化自动监控,同时可以依据有关条件情况且 不会产生损伤地做好调制方式与传输容量的变化。正因为如此,可以有助于整个 微波传输系统被转变为实时与非实时性的两种传输通道,在时延上有更为严格标 准的语言与同步数据都会通过实时传输通道来发挥传输的功效,同时如果时延要 求不严格的业务数据则被要求相对高的非实时通道做传输,由此可以有效地保证 可靠连接效果。数字微波通信兼具了数字通信与微波通信的双重特点。 (1)抗干扰性强。数字微波通信通过运用数字信号所具有的可再生原理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7T17:13:38.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牛同江[导读]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无线传输中心711台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应用微波是当今时代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波空间传输各种信息甚至是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生中继,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本文主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因为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表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频段借助于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出现了近几十年的时间。在出现初期阶段,微波通信系统通常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相同都是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电视节目是通过微波来进行传输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几十兆比特每秒容量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通信技术自模拟阶段向数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数字系列在传输系统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可以说已经被普遍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与光纤、卫星一起被看作现代通信技术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不仅在传统传输领域内得到了关注,更在固定宽带接入领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可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实现正交幅度调制级数的提升以及严格限带 要有效提升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率一般需要应用到多电平正交幅度调制技术,当前阶段,通常要应用到256与512正交幅度调制,未来还会应用到1024和2048正交幅度调制。此外,对于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严格,必须要确保其余弦滚降系数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专栏 本课程为计算机通信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计算机学院毕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通信知识背景,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通信和网络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 第1章通信系统概述 更多.. 通信按传统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信息可以是语音、文字、符号、音乐、图像等等 第1节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2节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3节通信的发展趋势 第4节本书概述 第2章传输介质 更多..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 第1节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第2节双绞线 第3节同轴电缆 第4节无线信道 第5节无线信道的微波频段 第6节光纤 第3章信号的传输技术 更多..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传输是指通过物理介质传播含有信息的信号的过程 第1节传输技术概述 第2节模拟信号的调制传输 第3节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4节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第5节光信号的传输 第4章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 更多..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两大类,与模拟信号相比,由于数字信号在传输、交换、处理等过程中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目前的通信系统普遍是以数字信号为主的数字通信系统

概述 第1节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第2节多路复用技术 第3节数字复接技术 第4节同步技术 第5节同步数字系列(SDH) 第5章信号的交换 更多..“交换”即是在通信网大量的用户终端之间,根据用户通信的需要,在相应终端设备之间互相传递话音、图像、数据等信息 第1节交换技术概述 第2节数字程控交换 第3节ATM交换 第4节以太网交换 第5节光交换 第6章话音通信 更多.. 公用交换电话网即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它是以电路交换为信息交换方式, 以电话业务为主要业务的电信网。PSTN同时也提供传真等部分简单的数据业务 第1节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 第2节信令与信令网 第3节智能网 第7章数据通信基础 更多.. 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之间通过通信节点、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数字信息的交换 第1节数据通信的演变 第2节数据通信概述 第3节数据通信系统主要任务 第4节数据传输方式 第5节数据通信关键技术 第6节数据通信系统技术指标 第7节数据通信网 第8节OSI参考模型与协议 第8章局域网 更多.. 局域网是一种地理范围有限的网络,是一种使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第1节局域网概述 第2节局域网技术 第3节以太网 第4节家庭网

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

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 摘要: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通常为300 MHz—300GHz),波长很短,通常为1m—1mm的电磁波。在微波频段,由于频率很高,电波的绕射能力弱,所以信号的传输主要是利用微波在视线距离内的直线传播,又称视距传播。微波通信是现代通信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微波接力通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通信、卫星通信等一系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微波通信;数字微波通信;相关技术 引言 微波是通信的一种传输方式,微波与短波相比,虽然具有传播较稳定,受外界干扰小等优点,但在电波的传播过程中,却难免受到地形、地物和气候状况的影响而引起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产生传播衰落和传播失真。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一种多路数字通信体制,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就是通过微波来实现对于数字信息的传送,与此同时,借助于电波空间,能够对于各种各样的相互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再生中继,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发展非常快速的通信方式。 一微波的发展 微波的发展是与无线通信的发展分不开的。无线电波可以按照频率或波长来分类和命名。由于各波段的传播特性各异, 因此可以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微波通信是20世纪50年代的产物。由于其通信的容量大、建设速度快、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取得迅速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微波通信, 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主要手段,并可同时传输高质量的彩色电视,而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微波通信技术问世已半个多世纪,它是在微波频段通过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第一章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微波和微波通信的概念 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 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微波通信的分类 微波通信的应用 微波站的分类 数字微波的中继方式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重点: 什么是微波和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分类 微波站的作用 中继方式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1.1 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 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 微波通信的概念 微波通信的频段 微波的视距传播特性 微波通信的分类 一、微波与微波通信 什么是微波?频率在300MHz到300GHz(波长为1m到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什么是微波通信?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携带信息并通过电波空间进行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与其他通信系统一样,都由模拟微波通信发展为数字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起源和发展。微波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雷

达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由于具有通信容量大而投资费用省、建设速度快、安装方便和相对成本低、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模拟微波通信,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主要手段,其传输容量高达2700路,而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同步数字序列(SDH)在传输系统中的推广使用,数字微波通信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目前,单波道传输速率可达300Mbit/s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微波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使用了交叉极化传输、无损伤切换、分集接收、高速多状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因此,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称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 我国第一条微波中继通信线路是6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目前已试制成功2,4,6,8,11GHz等多个频段的各种容量的微波通信设备,并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迅速发展。 二、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 微波既是一个很高的频率,同时也是一个很宽的频段,在微波通信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一般在1GHz~40GHz,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频段: L波段 1.0——2.0GHz C波段 4.0——8.0GHz S波段 2.0——4.0GHz x波段8.0——12.4GHz Ku波段12.4——18GHz K波段18——26.5GHz 三、微波的传播特性 微波除了具有电磁波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主要有: 1.视距传播特性 微波的特点和光有些相似。因为微波的波长较短,和周围物体的尺寸相比要小得多。即具有直线传播和在物体上产生显著反射的特性,因此,微波波束在自由空间中是以直线传播的,也称作视距传播。 2.极化特性 无线电波由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电场和磁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形成统一的时变电磁场体系。时变电磁场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存在和运动,因此称为电磁波或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具有一定的极化特性。极化的定义:迎着电磁波的传播方向,观察瞬间电场矢量端点所描绘的轨迹曲线。三种不同的极化形式:

微波技术》习题解(一、传输线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微波技术》 (第2版)董金明林萍实邓晖编着 习题解 一、 传输线理论 1-1 一无耗同轴电缆长 10m ,内外导体间的电容为 一脉冲发生器及示波器,测得一个脉冲信号来回一次需 [ 解]脉冲信号的传播速度为该电缆的特性阻抗为 补充题1写出无耗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瞬时表达式。 [解](本题应注明z 轴的选法) 如图,z 轴的原点选在负载端,指向波源。根据时谐场传输线方程的通解 U z A 1e j z A 2e j z U i z U r z 1 . . . . (1) Q Z o 亡 Z L I z 丄(Ae j z A 2e j z ) I i z I r z I z 。 -------------------------- 1-2均匀无耗传输线,用聚乙烯(产作电介质。(1)妤Zo=3OO 的平行双导线,导线的半径 r 补充题1图示 =,求线间距D 。⑵ 对Z 0=75的同轴线,内导体半径 a =,求外导体半径 b 。[解](1)对于平 行双导线(讲义p15式(2-6 b)) D 42.52,即 D 42.52 0.6 25.5 mm r ⑵对于同轴线(讲义p15式(2-6c)) -6.52,即 b 6.52 0.6 3.91 mm a 1-3 如题图1-3所示,已知Z 0=100 Q,Z L =Z 0 ,又知负载处的电压瞬时值为 U 0 (t)=10sin w t (V), 试求:S 1、S 2、S 3处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 [ 解]因为Z L =Z 0 ,负载匹配,传输线上只有入射行波,无反射波,即: 以负载为坐标原点,选z 轴如图示,由 u 0(t) u i (0,t) 10sin t (V) S 3 S 2 S 1 得 u(z,t) u i (z,t) 10sin( t z) (V) 600pF 。若电缆的一端短路,另一端接有 s,求该电缆的特性阻抗 Z o 。 300 『n_d Z o 120 D ln — r Z 0 60 D 60 b 75

微波通信技术

WEIBO TONGXIN JISHU 微波通信技术(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微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米~0.1毫米(频率为0.3~3000吉赫)的无线电波进行的通信。包括微波视距接力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一点多址通信、毫米波通信及波导通信等。 微波通信特点是:频率范围宽,通信容量大,传播相对较稳定,通信质量高,采用高增益天线时可实现强方向性通信,抗干扰能力强,可实施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形式的通信联络。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也是空间通信的主要方式。微波通信在军事战略通信和战术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微波按照波长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丝米波,其中部分波段用一些常用代号来表示(见表)。 L以下频段适用于移动通信。S至Ku波段适用于以地球表面为基地的通信,其中,C波段的应用最为普遍。60GHz的电

波在大气中衰减较大,适用于近距离的保密通信。94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很小,适合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微波通信系统由发信机、收信机、多路复用设备、用户设备和天馈线等组成(见图1)。其中发信机由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收信机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解调器组成;天馈线设备由馈线、双工器及天线组成。 图1微波通信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用户设备把各种要传输的信息变换成基带信号或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原信息。多路复用设备可使多个用户的信号共用一个传输信道。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频率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兆赫)上,也可直接调制到射频上。解调器的功能与调制器相反。上、下变频器实现中频信号与微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变换。高功率放大器把发射信号提高到足够的电平,以满足在信道中传输的需要。百瓦以下的设备中,功率放大器采用固态微波功放;当射频输出电平在百瓦以上直至数十千瓦时,通常采用行波管或速调管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主要采用微波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天馈线设备是传输和辐射(或接收)射频电磁波的装置。微波通信天线一般为强方向性、高效率、高增益的反射面天线,常用的有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伦天线等。馈线主要采用波导或同轴电缆。传播媒介为视距空间、人造中继转发设施(如人造卫星)或大气层中特定的气象体(如湍流团)。除了与主信号流程有关的各部分外,在系统中还有其它一些部件和辅助电路,如:勤务、监(遥)控、自检、人-机对话和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军用微波系统还具有独立加密、专用抗干扰模块等。 发展及应用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拟到数字的过程。模拟微波通信主要是在早期用于传输多路载波电话、载波电报及电视等,其调制方式一般为调频。数字微波通信主要用于传输多路数字电话、高速数据、可视电话及数字电

浅析数字微波通信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1)

浅析数字微波通信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在广播电视的信息发送过程中,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以及质量,通常通过微波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广电行业不断取得突破并取得进展。微波传输系统在国际和国内都经历了快速变化,并且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本身具有技术优势。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描述了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关键词:广播电视;微波通信;应用;发展前景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观众在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同时感受到更好的视听效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在数字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此过程中,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信号传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广播电视领域,必须重视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数字微波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具有工作频段宽、频率高和波长短的特点。数字微波在发送和接收信号时需要设置抛物面天线。如果周围的其他物体的尺寸远大于波长,则由微波产生的电磁波具有光波的特性,并且所得到的天线具有强的方向性。 数字微波通信容量大,设备频带宽。在实际使用中,它可以分为多个载波频率点来操作。数字微波采用中继通信方式,具有强大的中继技术。数字微波通信中继站的建立可以将点连接到点,从而可以以中继方式发送发送端的信息,并且可以接收准备好的信号的目的,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可靠的通讯传输。 二、广播电视微波通信技术的优点 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采用再生中继技术。该技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它可以在传输广播电视的微波信号的同时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并能有效地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图像的图像质量。 微波通信技术将声音和图像等信号转换成微波形式进行传输。与其他方法相比,微波的破解非常困难,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不法分子恶意破坏传输信号并确保可以顺利地播出广播电视节目。因此,在广播电视中使用微波通信技术可以使传输信号更加稳定和安全,从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三、数字微波传输信号在广播电视中的具体作用 目前,广播电视主要使用数字微波通信进行信号传输。除了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节目源外,它还可以备份卫星和电缆,通过封闭保护确保广播电视信号

简明微波

授课教师:谢拥军教授李磊讲师 联系方式:leili@https://www.360docs.net/doc/c77942630.html, 作业批改:大约每两周收一次作业, 请课代表按单双号按时收齐。 教材:《简明微波》梁昌洪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微波工程(第三版)》POZAR 著 张肇仪周乐柱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微波技术基础》廖承恩西电出版社 课程简介:

本讲内容 什么是“微波”? 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波动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从波到路 微波特点

第1讲微波概念 Microwave Concept 对电磁场与微波专业,《微波技术》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程。 IT技术:计算机技术、路技术、波技术。 学习本门课程要注意三结合: 数学与概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方法与思想相结合。

第1章微波概念 Microwave Concept 究竟什么是微波?这是我们关心的首要问题。 微波是电磁波,是一段特殊频率的电磁波! 从现象看,如果把电磁波按频率波长(或波长)划分,则大致可以把300MHz—3000GHz,(对应空气中波长λ是1m-0.1mm)这一频段的电磁波称之为微波。纵观“左邻右舍”它处于超短波和红外光波之间。 红外光超短波

Note:只用一个波长λ不能确定是何种波。 f vλ = 注意到声波也有几cm的波长,这样就可构成声波与微波的相互作用,声表面波滤波器(SAW filter). 对于任何波,波长和频率与波速相关: 20Hz-20KHz 海豚音>2KHz 超音速,光速是相对论的极限速度 8.15 瑞士同源纠缠光子光子拆散18公里远两个接收站特殊探测器光子颜色量子信息传递速度>C 微波:micro wave 矛盾的两个方面

WLAN天线原理讲义

WLAN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天线主要是在无线传输过程中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首先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经过电缆反馈输送给天线,然后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而当电磁波到达接收点之后,最后又由天线接受下来,但是接收的只能接收到小部分功率,并且通过电缆反应到无线电机手机.在整个环节中,天线是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的品种繁多,主要分类有:1.按用途分,可以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2.按工作频段分,可以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3.按方向分类,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4按外形分类,可以 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这么多的分类以供不同的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做出选择. *电磁波的辐射 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如图1.1 a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 b 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 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 L 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 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 a .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 b.

视频测试讲义

视频测试讲义 作者:陈和 写作时间:2004年01月17日 目录电视测量原理 视频传输通道 (一)电视发射机 (二)电视播控系统 视频信号的失真 (一)线性失真 (二)非线性失真 (三)线性失真与非线性失真的差别 主要运行技术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一) K系数 (二)色亮增益差ΔK (三)色度/亮度时延差Δτ (四)幅频特性 (五)亮度非线性 (六)微分增益失真 (七)微分相位失真 (八)色度/亮度交调失真 (九)信噪比

(十) 非线性指标测试时注意 视 频 测 试 讲 义 视频指标物理意义及测试方法 高级工程师 陈和 返回目录 视频传输通道 广义上是指这样一种通道或设备,不论它的中间环节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如何,它的输出和输入都是视频信号(彩色全电视信号) (图1) 在Q9或BNC 接头上的视频信号标准:1Vpp 、消隐电平0V ,同步电平与图象电平比例3:7。 做为一个传输系统,在传输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干扰并产生失真。上级(部门)的要求:把干扰和失真限制在允许的容限之内,经常对通道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对设备进行维护调整,保证完好的工作状态。(对发射机、微波传输、播控中心、卫星地面站、有线电视测报指标、进行等级评定) (一) 电视发射机 (图2) (二)电视中心播控系统 电视测量原理 内容 根据国标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部标 VHF 电视发射机通道测试方法,部标电视中心播控系统维护规程中规定的视频传输通道主要运行技术指标、探讨分析其物理含义、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与图象质量的关系以及在指标测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分析解决和提高其技术指标所采取的措施。目的 (由于采用了自动测试仪器,指标的测试非常简便)在理解技术指标物理含义的基础上去进行测试,通过技术指标测试,达到部颁标准规定的等级要求、提高播出质量。(进行指标测试时指标测不出、测不好时应能分析原因、找到问题,并解决测好指标这一目的)。 参考书张家谋《电视传输与测量》 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 邢君九、张润臣《电视发射机检修与测电出版社1990 年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原理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与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太,还在快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短波就是唯一不受网络枢钮与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但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与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 (二)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超短波覆盖不到,主要依靠短波; (三)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运行成本低。 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与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与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里简要介绍短波通信的一般概念,优化短波通信的经验,以及一些热门的新技术。 1、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 1、1、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 无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电磁波。根据电磁

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与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与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 地波(地表面波)传播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地波的传播途径如图1、1 所示。其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就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利用地波传播。直射波传播 直射波又称为空间波,就是由发射点从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直射波传播距离一般限于视距范围。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与微波通信就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 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

电力系统讲义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基础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 图(略) 1、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耗电能的所有电气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一次系统:生产电能的发电机、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变压器和电力线路以及消耗电能的各种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等)。 一次设备(略) 二次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通信设备和调度自动化等辅助系统。 二次设备:(略) 2、电力网:是电力系统中除去发电机和用户,剩余的变压器和电力线路所组成的输送、分配电能的网络。 电力网:按电压等级分类: 低压网:电压等级在1kV以下; 中压网:1~10kV; 高压网:高于10kV、35kV、(66kV)、110kV、220kV; 超高压网:330kV、500kV、±500kV、750kV; 特高压网:1000kV、±800kV直流等特高压及以上。 3、动力系统:是电力系统再加上电厂的原动机等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主要有: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等;水电厂的水和水轮机等;原子能电厂的反应堆等;风力发电场的风机等。 电力系统的相关基本概念: 送电线路(输电线路):是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及电力负荷中心之间互相联络的长距离线路。 配电线路:是负责电能分配任务的线路。 区域电力网:一般将电压在110kV以上,供电范围较广,输送功率较大的电力网称为区域电力网。 地方电力网:电压在110kV及以下,供电距离较短,输送功率较小的电力网称为地方电力网。 配电网:电压在10kV及其以下的电力网称为配电网。 开式电力网:凡用户只能从单方向得到电能的电力网。 闭式电力网:凡用户可以从两个或两个方向得到电能的电力网。 4、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1)电能不能大量存储。由于目前还没有大量存储电能的好方法,因而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即电力生产的同时性。任何时刻发电机所送出的功率等于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与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功率损耗之和。 (2)电力生产的快速性。电能输送过程迅速,其传输速度与光速相同,每秒达到30万公里,即使相距几万公里,发、输、用基本上都是同时完成的。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非常短促。从一种运行状态到另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极为迅速,以毫秒甚至微秒计。 (3)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社会一切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生活均离不开电能,供电的突然中断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以致严重的后果。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同时性、集中性、适用性、先行性 二、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