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1)

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1)
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1)

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

在较大差别(1)

关于《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1)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来农产品市场是国际大市场,资源分配和农产品供求疆界将逐渐淡化。传统国内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和以国家为界的市场均衡格局和发展战略将受到冲击。在同样质量和利润的情况下,哪个国家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农产品,哪个国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为此,本文从成本的角度,比较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国际主要竞争者的差距以及成本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迎接入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一、

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一)农作物生产成本水平1.总成本水平分析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以上(见表1)。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主要大豆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1.2-1.3倍。我国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生产成本高达2.81元/公斤,是加拿大的3倍多。我国每公斤棉花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只高5%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棉花的质量差别和收获方式(美国棉花是一次性收获,单产比我国低很多),成本差距要更大一些。在所研究的主要农作物中,只有稻谷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我国籼稻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亚洲主要生产国家(如泰国),但与美国和阿根廷的粳稻生产成本相比,中国粳稻每公斤生产成本较低(1.14元/公斤),比美国(2.04元/公斤)低4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照国家呢?下面从构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具体项目(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等费用以及税收和成本外支出)做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出成本差距的具体原因。 2.各项成本费用水平分析(1)化肥农药费用:每公斤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化肥农药费用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每公斤小麦、玉米、油菜籽和棉花生产成本中,我国的化肥农药费用都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表1)。我国农作物单产较高,走的是高投入、高

成本和高产出的道路。降低物质投入固然是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途径,但这样必然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最终不一定能达到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要减少生产成本中的物质费用,最有效的途径是降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机械费用:同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尽管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但每单位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却不低。虽然美国的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比我们高的多,但由于美国小麦生产规模大、机械利用率高,单位产品机械费用同我们的基本相似,均在0.20-0.21元/公斤(见表1)。我国其它农作物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水平同国外相比总体上讲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农户的生产规模能得以扩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机械费用也不会有多大变化。(3)土地费用:从理论上讲,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的支出应当是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由于资料限制,表1中我国的土地费用仅包括集体机动田对个人的土地承包费用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转包费用,这同其它国家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数据是不可比的。这意味着如果能测算出我国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我国农作物生产成本要比表1中列出的要高。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随着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的发育,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土地的机会成本将会不断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最近的农村调查,农村每亩土地(耕地)转包费从200元到400元不等,因此,从这一点讲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土地费用要高于

其它国家,只是在我国目前的农作物产品成本核算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表11997-98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生产成本水平的国际比较作物国家每公斤产品产出投入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税收成本外其它小麦中国0.290.210.030.460.050.080.181.31美国0.220.200.260.070.080.000.291.12加拿大0.200.170.020.060.000.120.56法国0.040.050.040.060.000.120.35阿根廷-0.91玉米中国0.220.090.010.430.030.060.100.94美国0.180.260.210.080.020.000.140.88法国0.040.070.030.070.000.160.45阿根廷-0.79大豆中国0.220.200.040.930.100.200.322.03美国0.250.480.550.140.050.000.301.76阿根廷-1.51油菜籽中国0.520.170.031.520.140.200.222.81加拿大0.380.260.030.080.060.000.110.92长绒棉中国4.091.980.422.960.280.993.3914.11美国2.964.711.611.880.400.001.7513.45籼稻中国0.160.090.010.430.050.100.161.01泰国0.170.140.000.220.000.060.59粳稻中国0.230.180.050.410.050.080.151.14美国0.350.530.390.180.100.000.492.04资料来源及说明:中国成本

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其它国家均来自相应国家的农业部和农业研究单位。中国生产成本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费仅为承包费;美国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包括保险费;加拿大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春小麦成本数据;法国为1997年成本数据,无税收;加拿大油菜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Argentine 和Transgen两个油菜品种的平均数;阿根廷为1995年成本数据。中国籼稻和粳稻为1998年成本数据,泰国为1998年雨季籼稻成本数据。人民币与外汇换算均按官方汇率计算,下同。(4)活劳动费用: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数量富裕的国家,劳动力使用的机会成本要比其它发达国家低。然而与人们观念不同的是,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费用却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棉花和稻谷外,我国每公斤产品活劳动费用都是其它发达国家的6倍以上。其中,我国每公斤油菜籽生产成本中活劳动费用为1.52元/公斤,是加拿大(仅为0.06元/公斤)的19倍!可以说我国许多农作物生产成本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活劳动费用太高而导致的。这意味着,如果农业生产规模不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提高,劳动力投入难以减少,那么,单位产品的劳动力费用将会不断上升,这是另一个难以逆转的增长趋势。同时,由于劳动工资总是随经济的发展而上升,这种局面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一般来说,我国活劳动投入的优势,只有在机械难以替代人工的农产品生产中才能发挥出来,如棉花、畜产品、

蔬菜和水果的生产等。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将得到进一步证实。(5)税收和成本外支出:成本外支出是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特有的概念,而且从1994年开始征收农林特产税。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每公斤农产品生产成本中的税收与其它国家相当,但如果加上成本外支出,就远大于其它国家。我国的农作物产品生产不但实际负担较重,而且各农作物产品间差异较大,其中棉花的成本外支出最高为每亩67元,其次为稻谷的成本支出每亩为29元,这两种作物的成本外支出约占总成本的8%左右。对我国农产品的农业税(包括农林特产税)和成本外支出分析,有如下几个基本结论:第一、农作物税负不高,对生产成本影响不大。农业税是按照税法来征收的。根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18%,但农业各税仅占国家总税收的4.3%.另外从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中的农业税的比例均在5%以下。第二、成本外支出大是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成本外支出包括村提留费、乡统筹费、两工支出和其它成本外支出,这是我国特有而其它国家没有的成本支出。所以降低成本外支出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三、降低农林特产税率,将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我国从1994年起开始征收农业特产税,税率从8—31%不等。在这些农林特产中有些产品(如园艺产品)是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因此这些产品农林特产税率的偏高,将降低它们的出口竞争能力。

第四,取消成本外支出,将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比较我国农产品的进口到岸价和扣除成本外支出后的国内市场批发价格,不难发现,在扣除成本外支出后,国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的批发价,虽然高于进口到岸价,但已非常接近,除大豆外,其它产品的价格只有8-11%的差距。共3页: 1 [2] [3] 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保护天然林资源必须抓好几项工作

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参考公式

附件2: 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参考公式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S)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某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表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在竞争力比较中被广泛的采用。用公式表示为: MSij = Xij/Xwj 式中:MSij——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Xij——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 Xwj——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二、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 贸易专业化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该国该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表明该国是某类产品的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用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同种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专业化指数的基本公式:出口(X)-进口(M)/出口(X)+进口(M)。其中,进口和出口分别表示某一年度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当TSC=1时,表示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完

全出口专业化,即净出口;TSC=-1时,表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完全进口专业化,即净进口。 当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其公式变为:(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 三、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用来表现一国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程度。计算公式为: RCAij=(Xij/Xit)/(Xwj/Xwt) 式中:RCAij——i国j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出口额 Xit——表示i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 Xwj——表示世界上第j种产品的出口总额 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 如果RCAij>1,则表示i国j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比较优势越明显;RCAij<1,则表示i国j产品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小,比较劣势越明显。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pdf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韩一军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副主任 前言 这一讲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是1980年由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率先提出来的,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加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多。 一般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从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等多方面表现出来,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总体来看,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价格竞争力,二是质量竞争力,三是信誉竞争力,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和不足都将对国际竞争力产生突出的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状况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情况。综合国内、国外专业学者们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般主要包括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法、国内资源成本法,以及价格直接比较等多种方法。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和价格直接比较法。 (一)竞争力指数 首先看竞争力指数。简单的说,竞争力指数就是用产品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差除以进出口总值。如果竞争力指数大于零,就表明这个产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特别等于1时表明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相反小于零就表明这个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等于-1时表明其具有绝对的竞争劣势。 从下面这个表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1995年到1998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在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 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极大变化。农业发展一定要适应于当前的市场需求, 切实调整与改进生产结构, 有效优化生产力的整体布局。可以说, 进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对于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冲击无法低估,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了在国内与国际等两个市场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保持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其中最为根本与关键的则是要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一是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视角来观察。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快速发展之趋势, 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创造出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其中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的增长, 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则从顺差变成了逆差。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相当快, 但是贸易额在对外贸易的总额当中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这就反映出中国产业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持续地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结构来观察。亚洲依然还是中国农产品的首要出口市场, 市场的份额略有降低, 但是对于欧洲与北美洲等地的出口市场份额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肉类以及水产品等出口市场大多集中于亚洲国家或者地区, 而欧洲、北美洲则为第二、三大出口市场。三是从农产品出口格局的视角来观察。就国外农产品的出口格局来考虑, 以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依然保持着相当快的增长趋势。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正在持续提升, 而且在价格上具备了比较优势。其中谷物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而进口则出现了大幅下降, 因而呈现出净出口的格局。就品种而言,小麦的进口额明显下降, 而玉米的出口额则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食用油籽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 贸易逆差正在持续扩大;食用植物油的出口额有所增长,进口额出现了下降,贸易逆差不断缩小;食糖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以往具备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在出口价格的竞争力上有所下降; 以往出

第2节 力的存在(第1课时)

第2节力的存在(第1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2.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人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4.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而苹果不吸引地球 B.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小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5.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D.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6.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 B.小朋友在荡秋千 C.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D.正飞向球门的足球 7.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的是() 8.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重物B.地球 C.绳子D.绳子和重物 9.(衢州中考)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 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 ...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0.当A推B时,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11.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12.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是使球的运动方向和快慢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本章作者从1995年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对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章是最近完成的若干研究项目所获得的一些分析结论和讨论意见。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数值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文。,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见图14-1)。数据是作者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而来的。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

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中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见表14-1)。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以及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和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也很低,不仅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而且远远低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从表14-2可以看出,按1995年美元不变价进行折算,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虽然从1995年的267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63美元(增幅为73%),但与发达国家2003年人均5710美元相比,仍然相差5247美元,仅为其平均水平的8、11%。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到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和指标体系

产业竞争力内涵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产业竞争力比较的范围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 [编辑]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任何理论研究都有其理论基础和渊源,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 [编辑] 比较优势原理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指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即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领域的生产,以交换低生产率领域的商品。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 [编辑] 竞争优势原理 波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因为“在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规模经济理论有它的重要性,但该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关心的竞争优势问题”。进而他指出,必须采用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认为,尽管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存在区别的一组概念,但两者都是产

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

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 —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黄季焜马恒运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未来农产品市场是国际大市场,资源分配和农产品供求疆界将逐渐淡化。传统国内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和以国家为界的市场均衡格局和发展战略将受到冲击。在同样质量和利润的情况下,哪个国家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农产品,哪个国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为此,本文从成本的角度,比较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国际主要竞争者的差距以及成本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迎接入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挑战提供理论依据。 一、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一)农作物生产成本水平 1.总成本水平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以上(见表1)。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主要大豆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1.2-1.3倍。我国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生产成本高达2.81元/公斤,是加拿大的3倍多。我国每公斤棉花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只高5%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棉花的质量差别和收获方式(美国棉花是一次性收获,单产比我国低很多),成本差距要更大一些。在所研究的主要农作

物中,只有稻谷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我国籼稻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亚洲主要生产国家(如泰国),但与美国和阿根廷的粳稻生产成本相比,中国粳稻每公斤生产成本较低(1.14元/公斤),比美国(2.04元/公斤)低44%。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照国家呢?下面从构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具体项目(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等费用以及税收和成本外支出)做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出成本差距的具体原因。 2.各项成本费用水平分析 (1)化肥农药费用:每公斤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化肥农药费用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每公斤小麦、玉米、油菜籽和棉花生产成本中,我国的化肥农药费用都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表1)。我国农作物单产较高,走的是高投入、高成本和高产出的道路。降低物质投入固然是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途径,但这样必然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最终不一定能达到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要减少生产成本中的物质费用,最有效的途径是降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2)机械费用:同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尽管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但每单位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却不低。虽然美国的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比我们高的多,但由于美国小麦生产规模大、机械利用率高,单位产品机械费用同我们的基本相似,均在0.20-0.21元/公斤(见表1)。我国其它农作物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水平同国外相比总体上讲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农户的生产规模能得以扩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机械费用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3)土地费用:从理论上讲,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的支出应当是土

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简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 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 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下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关于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因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根据推测,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对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不会有大的突破,同时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 国内需求市场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假如本地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间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它的客户要求就不在话下。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久久缓不过神来。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德国高速公路没有限速,当地汽车工业就非常卖力地满足驾驶人对高速的狂热追求,而超过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速在其他国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极大变化。农业发展一定要适应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切实调整与改进生产结构,有效优化生产力的整体布局。可以说,进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对于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冲击无法低估,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了在国内与国际等两个市场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继续保持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其中最为根本与关键的则是要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一是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视角来观察。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快速发展之趋势,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创造出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其中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的增长,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则从顺差变成了逆差。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相当快,但是贸易额在对外贸易的总额当中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这就反映出中国产业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持续地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结构来观察。亚洲依然还是中国农产品的首要出口市场,市场的份额略有降低,但是对于欧洲与北美洲等地的出口市场份额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肉类以及水产品等出口市场大多集中于亚洲国家或者地区,而欧洲、北美洲则为第二、三大出口市场。三是从农产品出口格局的视角来观察。就国外农产品的出口格局来考虑,以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依然保持着相当快的增长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正在持续提升,而且在价格上具备了比较优势。其中谷物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而进口则出现了大幅下降,因而呈现出净出口的格局。就品种而言,小麦的进口额明显下降,而玉米的出口额则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食用油籽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贸易逆差正在持续扩大;食用植物油的出口额有所增长,进口额出现了下降,贸易逆差不断缩小;食糖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以往

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一)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 衡量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建立:1.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标。2.国际贸易中的产业结构指标。3.产业素质指标。在具体指标设计时,需要考虑资产(assets)与过程(processes)两方面相结合的原则。资产指一国目前所拥有的竞争资产的存量,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就是指产业结构现状;过程指一国拥有的创造增加价值的能力,即各种转换能力,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就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资产反映了一国保持目前竞争力的能力,过程则反映了一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能力。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设计理论依据与设计原则, 显性指标1.产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 2.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平均资产利润率) 隐性指标直接原因指标 与生产率有关的 各项指标 1.劳动生产率 2.成本 3.价格 4.企业规模 与市场营销有关 的各项指标 1.品牌商标 2.广告费用 3.分销渠道 与企业组织管理 有关的各项指标 1.售后服务网店 2.全球质量保证体系 间接原因指标 生产要素类指标 1.申请专利技术项目及其估价 2.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 比重 3.做出过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及其 在专业人才中的比重 需求因素类指标 1.需求规模指标和需求增长速 度指标 2.产品系列化指标 相关产业因素 相关产业和供应商的工业产出 绝对额及其占一国或一地区 工业总产出比重 企业战略、结构 和竞争状态因素 指标 1.行业平均工资水平 2.企业或行业债务率 3.企业的资本结构 4.行业的市场结构 编辑 (二)某一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即它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即它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分析性指标又可以分为直接因素指标和间接因素指标。他们之间的具体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世界经济形式更迭,各地市场竞争加剧。对于每个国家而言,怎样提高自身产品的品质、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其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同的考验。我国幅员辽阔,属于农业大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偏低,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却居于首位。根据数据显示,在2017年我国农产品的国际交易总额就达到了2000亿。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关税也一降再降,由最初的23.2%,现今已经降到了13%,这远远低于进入WTO时规定的15%。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市场中的农产品最高关税为65%,是我国农业税的5倍之多。在整个世界农产品关税的排名中,我国对于农产品进出口制定的关税都偏低。 所以,改善我国农业产品的品质,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强有力的话语权,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产品的冲击,同时也可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是一个社会的基础。在经济贸易中,农产品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从而实现再分配。利用国际间的采购,可以满足一个国家不同的粮食需求,可以保证国家的发展。 此次研究主要是以我国农业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多个指数分析其竞争力,从而进行评价。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弱;(2)相对而言,我国农产品在土地密集型等产品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3)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差、价格高,竞争劣势逐渐凸显。 此次研究分别从企业、政府两方面切入,分别在政策、经营方式等内容上提出了改善策略。总的来说,科技是第一要素,不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企业角度都应该加提升我国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其次,完善农产品出口管理制度,加大规模化生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产品品牌效应等都是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BJ

刘国权、吴作斌,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J〕,行政论坛,2002年第4期:63-65 摘要:针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发展,一方面分析了国际竞争力是由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等构成的,另一方面分别分析其构成理论时联系我国竞争力问题明确提出,迎接WTO挑战的重要问题之一是要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即提升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而对此首要的是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进行体制创新,尤其是全方位的制度创新,这既包括经济体制也包括政治体制。 关键词: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 摘录的内容: 一、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思想追溯 有关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可以说源远流长,早在十八世纪时的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概念就是一种有关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在他之后,大卫·李嘉图发展为比较成本论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国家竞争力的范围和内涵不是简单地可以用生产指标来表现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著名的学者纷纷提出了许多理论,如熊比持的创新理论,索洛的经济发展成长要素理论以及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等。国际竞争力有如吸引力一样是我们无法规避的。因为社会就业的变化,公司的成长与壮大,人民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持续的提高等方面的问题,都必须以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为前提。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竞争力是其在竞争市场里扩大销售、增加收入和边际利润的能力。 二、企业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力是一种在可持续基础上比其竞争者更加有效地提供商品或服务以价格或非价格要素满足顾客需要的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开发和利用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能力,以最低成本生产最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有效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自调整的能力。 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上,目前理论学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能否持续取得,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特定竞争优势的来源;二是不同优势的来源数量;三是不同优势的长期改进和提高。达沃尼进一步分析了超竞争条件下的四个企业竞技场:成本和质量;调整和技术竞争;坚强阵地的构筑和摧毁竞争;深口袋的聚集和中性化竞争。 要增强国家竞争力,政府应当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关注特殊要素( 如教育、科研、文化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 的创造;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引导资源流动的作用;三是严格实施产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迫使企业改善质量、升级技术;四是除间接合作研究外,禁止直接的企业间勾结;五是鼓励持续投资于人力技能、创新和物质资本的目标;六是放松管制,限制垄断,鼓励竞争,实施反垄断法;七是拒绝管理贸易政策和手段,开放市场,鼓励内外竞争,促进企业创新。 评论: 在竞争力理论研究初期,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概念从绝对成本入手,既而大卫·李嘉图发展为比较成本论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比较成本,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9-19 8:31:31 点击:7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 1. 国内环境。2014 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 《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提出了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的任务和要求。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 国外环境。近年来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逐渐转好,经济正在复苏,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国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发展,为了振兴本国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各国采取各种方式对外开放。由于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反应,这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军国际市场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3. 自身结构的优化调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开始进行调整,并初见成效,部分新兴服务行业已经从逆差转为顺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进一步调整服务贸易内部行业结构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努力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服务行业的优势部门一直都是属于传统服务部门的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而旅游业因为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中具有最大优势的部门,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自然成为了我国服务行业的优势部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等的新兴服务贸易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新兴服务行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很少,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明显能显示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开放程度低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加入WTO 时就对服务贸易的开放行业做出了承诺,承诺包括专业服务、保险、广告、商业零售、计算机服务等14 个国内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但是直到近年来我国依然对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即使其中有些部门允许对外开放其程度依旧很低,这使我们很难学到先进国家的经营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服务发展的进程和脚步。 (三)缺乏人才激励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服务贸易所涉及的地区相对广泛,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才在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心里不平衡等多方面的情绪因素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守旧的部分单位依然奉行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这严重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服务部门方面,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没有发展,这必然会导致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和升级,在面向国际市场时就会严重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型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汽车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类似于房地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制造工艺水平,但入世以来随着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汽车产业及国际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本论文在前人的探索研究基础上,主要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建立论述分析框架,并对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总结。文章目的在于阐述我国目前该产业现状,参考国际上对汽车产业的评价体系研究,对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分析举措与建议。文章主要是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产品、企业以及行业三个角度进行实际的分析,进而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水平做出判断,并就提高中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Automobil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at this stage the economy and major economic growth point, similar t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led to launch a systemic stimulus.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a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leve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but since the WTO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uto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lso faces enormous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ma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buil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set for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make their own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and proposal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ts, companie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ngle of the actual analysis, and thus the level of Chinese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status quo to make judg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ese auto industry and raised the level of trade own suggestions. 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浙江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 浙江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浙江省素有? 七山一水二分田? 之称,是一个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作 为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地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和浙江省对外 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较快。且浙江省地处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而土地资源却相对较少,政府重视高效农业和外向农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各地开展农作物品种 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种植进口品种生产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已发展 为浙江省的农业优势产业,出口企业和广大种植户通过种植进口品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浙江 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进口方面,据海关监测,进口农产品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 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走高,检测费用的 增加和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目前,农产品企业困难重重,许多出口企业已出现亏损,形势非常严峻。本文主要基于浙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实际,针对贸易的现状、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影响的相关因素、发展的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运用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文献回顾和数据等实证分析,研究浙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予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其仍存在的问题 和缺陷,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并加以改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古典经济学中,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 资金、要素禀赋等各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创立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 优势理论,还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沿袭了这一看法。对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的 系统的研究从 2 0 世纪8 0 年代已经开始,哈佛大学的Por t e r 教授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 绝对优势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 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 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分工是市场交换的基础,也是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分工和市场交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财富的增进。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分 工和交换。斯密主张,各国都应该选择自身具有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相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_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 !!!" !" 经济纵横 2013年8月(总第356期)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INO.8,2013(Cumulatively,NO.356)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并且持续扩大。我国农业还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仍然面对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文章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比较优势理论、绿色贸易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思路与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 的稳定与发展。从2005年起,我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风险日益加大。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贸易格局逐步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讲述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相关发展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国农产品国际化的步伐。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理论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 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 (二)绿色贸易理论 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广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分国内绿色贸易和国际绿色贸易。 狭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就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初级产品占了较大比重,而这些产品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国际要求的水平,许多国家处于保护其国内市场的考虑便以此为借口处处设置障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对的机遇性环境因素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呈良性互动局面。首先,近年来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双增长”,2001年到2011年出 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4.9%,进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3.0%。其次,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使我国农业保持了比较健康的发展态势,粮食连年增产,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也均居世界首位。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利用好世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性环境因素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复杂。首先,区域贸易一体化在带来贸易创造的同时,也带来贸易转移;其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势力不强,跨国涉农产业巨头正在加紧登陆我国;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首先,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合作化程度低等特点,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在发展生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难以对接;其次,我国入世承诺的关税水平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有限;第三,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缺乏品牌 品牌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品牌也意味着良好的信誉,信誉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品牌可以带来的效应是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必争利益。 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缺少知名品牌,这使得我国的一些优质的产品无法在交易中获得最优的价格。 (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 由于我国农产品结构不优、市场结构较单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受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落后、农业经营成本的高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低下。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商务部最新调查显示,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四)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出现逆差。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大幅超过出口增长,2004年仍保持逆差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张雨晨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129) 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