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 提供优质的出版物

•商务印书馆秉持着”传播文化,普及知识”的宗旨,出版了大量优质的图书和期刊。

•这些出版物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教育等,满足了人们对各种知识的需求。

2. 传承优秀文化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出版了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古籍、历史研究等。

•这些文化经典的出版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广大读者搭建了一个重温经典的平台。

3. 推动学术研究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出版,提供了学者们发表著作、研究成果的平台。

•多年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众多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和学术期刊,为推动学术交流和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 塑造社会价值观

•商务印书馆注重出版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作品,通过书籍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这些作品涵盖了道德伦理、慈善公益、社会责任等方面,引导读者关注社会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力。

5. 促进文化交流

•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国内外合作出版,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引进优秀的外国图书、出版翻译作品等,拓宽了国内读者的文化视野,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互鉴与交流。

6. 弘扬民族精神

•商务印书馆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出版了众多有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作品。

•这些作品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人们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出版机构,在社会发展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出版优质的图书和期刊、传承优秀文化、推动

学术研究、塑造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和弘扬民族精神,商务印

书馆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成长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7. 促进教育发展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与教育相关的著作和教辅材料,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教材和辅导书籍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育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8. 支持社会公益活动

•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与各类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捐赠图书、组织公益讲座等方式,商务印书馆传递正能量,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9. 推动阅读文化

•商务印书馆在推动阅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活动、推广优秀作品等方式,鼓励人们热爱阅读。

•商务印书馆积极倡导阅读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阅读意识和素养,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推动阅读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10. 创新出版模式

•商务印书馆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出版模式和技术,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通过数字出版、电子书籍等方式,商务印书馆将出版物推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更便捷的阅读体验。

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资深的创作者,通过提供优质出版物、传承优秀文化、推动学术研究、塑造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教育发展、支持社会公益活动、推动阅读文化和创新出版模式等方面的努力,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商务印书馆将继续秉持传播知识、提供优质图书的理念,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引言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出版机构,自1902年成立以来,一 直致力于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探讨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社会影响力和贡献。 二、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2.1 创立背景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背景是对近现代中国知识水平低下的担忧和对科学文化教育进步的追求。中国积弱的国情和背后的文化缺失,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接触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商务印书馆应运而生,以提供优质的图书和文献为宗旨,填补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空白。 2.2 成功经历和发展壮大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商务印书馆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之一。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图书,包括文史哲经典、社科人文、教育教材、专业著作等,不仅风行于中国大陆,还远销海外。商务印书馆以其精良的图书品质和深受读者喜爱的名声,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商务印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1 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 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机构,肩负着向社会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的重要使命。它通过出版众多优秀的图书和教材,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商务印书馆的图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儿童图书到专业著作,从古代经典到现代科技,涉及面广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3.2 弘扬中华文化 商务印书馆不仅致力于传播知识,还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它的图书中不乏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经典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著作,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3.3 助力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商务印书馆一直以来都支持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它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商务印书馆的学术图书品质有保证,成为了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出版机构之一。这些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促进了学科发展,还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托。 四、商务印书馆的贡献与影响 4.1 促进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涵盖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无论是教育教材的出版,还是社科人文经典的传播,商务印书馆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4.2 促进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内容多样,涵盖了丰富的社会学科和多元的观点。这些图书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提供了支持。通过传播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和观点,商务印书馆促进了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 4.3 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交融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还通过版权输出等方式远销海外。这样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商务印书馆的图书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文化的形象,让更多的国际读者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与了解。

中国现代教科书之父张元济

中国现代教科书之父张元济 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张元济参与、主持和督导商务印书馆近60年,带领着商务诸君以“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在毫无成例可援的情况下,凭着集体智慧,1903年推出“最新教科书”成为中国第一套现代教科书、1912年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变革中的国家确立全新文化标准、1922年推出“新学制教科书”诠释了民国教育改革巅峰……从创办西学堂到编译教科书1899年3月,经李鸿章介绍,张元济入南洋公学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他主持编译了英国莫尔旦的《格致读本》、法国包尔培与英国保罗伯德台合著的《中等格致读本》、英国还琐米尔士的《万国通商史》、勃克鲁的《英国文明史》等。在1902年10月译书院第一次全本出齐的严复译《原富》扉页上,刊有南洋公学译书院图书广告,可知当时南洋公学译书院已出版的教科书有《格致读本》四本、《中等格致课本》八本、《小学图画范本》四本、《化学》十一本、《蒙学课本》三本等。当时南洋公学译书院的许多学术译著虽然没有以教科书命名,但作为公学学生的必读教科书在校内使用,也在校外发行。如严复译《原富》,经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立即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1902年夏,南洋公学留日学生雷奋、杨荫杭、杨廷栋从日本留学回来,被派入译书院任职,后来,

杨荫杭编译《名学教科书》、杨廷栋著《法律学教科书》及编辑《法制理科教科书政治学》、雷奋编著《国家学讲义》和《地方自治讲义》等都影响较大。开启商务印书馆现代教科书编撰出版1903年,张元济因厌恶南洋公学中的官场习气,辞去译书院院长职务,接受了夏瑞芳的350元月薪(张元济在南洋公学译书院的月薪是100元)高薪聘请,开始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进入商务之后,张元济与夏瑞芳相约“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以学制变更为契机,大举编撰出版现代教科书。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中写道:“自是厥后,商务印书馆始一改面目,由以印刷业为主者,进而为出版事业。其成为我国历史最长之大出版家,实始于张君之加入。”为了编撰出版现代教科书,张元济慧眼识英才,将部分为商务印书馆编写过教科书的爱国学社教员蒋维乔、庄俞等请到麾下,又邀请高凤谦、杜亚泉、邝富灼等知名学者进入商务印书馆,亲手为商务印书馆建立起一支国内一流的教科书编辑队伍。庄俞在《商务印书馆九十年》中写道:“计自光绪二十七年至民国十年止,我馆为了创编教科书,经张菊生先生领导之下,编译人自数人增加至百数十人,在馆外帮忙的还不计其数,筚路蓝缕,煞费苦心,得成一种辅助教育的新事业。”为了编好该书,张元济、蒋维乔等本着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常常围坐一桌共同讨论。据蒋维乔在《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1897~1905)》描述:“当

商务印书馆简介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CP) 一、书馆简介 1、成立: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已走过了近113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2、意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 3、部分馆长简介 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897年2月11日,由原美华书馆雇员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高凤池等人集资兴办,最初资本仅3750元,是一家相当简陋的小印刷厂,只承印一些与商务有关的传单、帐册和票据之类。据说,商务印书馆之名即由此而来。那时受戊戌思潮的激荡,社会文化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对传播新知和英语读本的需求量较大。商务老板夏瑞芳是一个有雄心和魄力的人物,并不满足于只印一些传单、票据之类东西,开始尝试译印书籍。1898年,即百日维新那一年,出版了谢洪贵牧师译注的《华英初阶》和《华英进阶》,这两书是商务最早的出版物,出版后畅销一时。1900年他收购了日本人在上海经营的修文书局,扩充设备,同时聘请俞志贤、吕子贤(后任大东书局经理)、沈知方(后任世界书局经理)等一批富有推销能力的人才,增强了商务在发行方面的力量。为商务书局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元济:张元济是个有名望的翰林,因参加戊戌维新而被革职,从京师南下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1901年该校总理(校长)病故后兼任代总理。1901年张元济投资商务,成为股东。 1902年初,正式辞去南洋公学代总理和译书院院长职务,加盟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的加盟,是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商务以印刷为中心;在此之后,商务以扶助教育和建设文化为己任,决心以出版来推动新式教育和文化启蒙,为国家“造一实业模范”。 王涛:(简介一直没有找到,只有图片一张~)

商务印书馆与上海 张元济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与上海 杨扬(华东师大中文系) 上海对于20世纪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是诞生了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在内的一批现代大型出版企业。假如没有商务印书馆,假如没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学生杂志》,假如没有夏瑞芳、张元济、高梦旦等一批又一批商务文化人呕心沥血的经营,假如没有商务版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辞源》、林译小说以及众多新式教科书的出版,真不知道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历史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规模最大的出版企业,它不仅提供了现代中国第一流的文学、文化出版物,而且也培育了大量文学、文化人才,至于与之交往的文化人更是数不胜数,从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到王国维、吕思勉、赵元任、陈寅恪、傅斯年、罗家伦、钱穆、冯友兰、朱光潜等,大凡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中国文化人,都与商务印书馆有过往来。可以说,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史,离不开商务印书馆。没有了商务印书馆,很多事情便无从谈起。 解密商务印书馆的成功之谜,一定会让人联想到上海这座城市。人们会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为什么是上海而不是中国的其它城市哺育了商务印书馆?对这一问题最简洁的回答就是:上海曾有过中国其它城市所无法拥有的社会发展条件。在所有对外开放的中国近代城市中,上海起步最早并且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843年上海开埠,由此揭开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篇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城市。像这样拥有众多人口的超大型商贸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中国传统社会不是说不想拥有这种超大型商贸城市,而是缺乏产生和支持这种超大型城市的能力。说到底,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基础是一种区域内较为封闭的社会交流活动,生产条件和生产规模限制了它无限扩张自己的可能性。而上海的城市发展从一开始就是跨区域的国际资本的流通活动,它可以调动全球资源和资本市场来支持城市的发展。激情膨胀的上海,与现代国际资本的活动休戚相关。历史上的上海不仅是国际资本最活跃的空间,也是受国际资本震荡影响最大的城市。世界经济繁荣时,上海的经济也极为活跃,而世界经济不景气时,上海的市场立马会还以颜色。这种依赖国际资本市场而建构起来的城市,其产业分工也是适应了现代国际资本的需要,表现出很多新产业的诞生是与世界同步的。以出版为例,中国传统社会中尽管也有印刷出版,但基本上都是作坊式的小型手工业。以现代水平来生产和管理印刷、出版,使之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产业,在中国是从上海开始的。在1897

商务印书馆发展史

商务印书馆发展史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史始于1956年,当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自此以后,商务印书馆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先后有几次重大变化。 1960年,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合并,并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1964年,商务印书馆与国家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并,并重新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66年,商务印书馆再次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并开始出版专业性的社会科学文献。 1978年,商务印书馆发展迅速,并开始出版大量社会经济文献、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吸引了多方关注。 1982年,商务印书馆被授予评定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一部分。 1989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推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丛书,并与国内外读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199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积极发展中国科技文献出版,这使得商务印书馆在文献出版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商务印书馆在全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行业中成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机构之一。

2012年,商务印书馆开始以网络为基础,将传统的出版模式向电子媒体出版模式转变,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出版业务,成为一家多元化出版集团。 2015年,商务印书馆进一步扩大了出版业务范围,开始发行中外电子出版物,拓展新兴出版领域,如出版漫画,实体书籍等。 2019年,商务印书馆继续加强出版领域的市场定位,积极推进电子出版业务,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如社会科学文献、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 从1960年到2019年,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史已经超过60年,从一家小型出版社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机构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界的龙头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出版社出版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 引言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探讨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对教育、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贡献。 2.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背景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最初是为了解决中国近代教育所需而设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务印书馆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涵盖了教科书、学术著作、辞典词典等各类图书出版。 3. 商务印书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3.1 提供优质教材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提供优质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学生的需求。其出版的教科书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级学校,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商务印书馆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教材,更是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推动教育改革 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政府和学术界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通过出版有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著作,商务印书馆为教师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 商务印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1 保护传统文化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出版经典文学作品、古籍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商务印书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2 弘扬优秀文化 商务印书馆不仅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还积极弘扬优秀的现代文化。通过出版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商务印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选择,推动了现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5. 商务印书馆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5.1 学术著作出版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重要的学术著作出版机构之一。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质量和声誉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5.2 学术交流与合作 商务印书馆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国际期刊等方式,商务印书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推动了中国学术界与国际接轨。 6. 结论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优质教材、推动教育改革、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以及支持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商务印书馆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期待商务印书馆在未来能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2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 D.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是西汉前期发明的,火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发生在() A.公元10世纪40年代 B.公元11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以元年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每十年为一个年代,每一百年为一个世纪,“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1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之一 B.图2是隋朝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图3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 D.图4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叙述来判断正误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赵州桥、隋朝大运河、明长城、紫禁城的掌握情况。依据题文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发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图2是隋朝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B 符合题意;A项中李春不是唐朝的而是隋朝的,C项中明长城是防御蒙古贵族南扰而修建的,D项中宫殿建筑群是明朝时开始营建的,故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B。 4.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明成祖朱棣时又增设了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5.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此书的译

对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认识

对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认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出版机构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商务印书馆由两位杰出的中国商人创办,他们分别是严复和梁启超。商务印书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起步和发展。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立初期,主要是以出版教科书为主。商务印书馆成立之初,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的时期,西方知识的引进和传播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商务印书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出版了大量的教科书,帮助中国人民接受现代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这个阶段的商务印书馆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近代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前半叶,商务印书馆进一步扩大了出版范围,开始涉足社会科学、文学、历史等领域。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推动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繁荣。这个阶段的商务印书馆以其丰富的出版经验和专业的编辑团队,成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学界的重要力量。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后半叶至今,商务印书馆进一步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商务印书馆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图书,推广中国优秀图书出版到海外,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商务印书馆还与国内外多家著名出版机构合作,共同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和畅销

图书。这个阶段的商务印书馆在国际出版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凝结着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轨迹,也展现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兴衰。商务印书馆始终秉承“致力于传播知识、促进文化进步”的宗旨,坚持高品质出版,为读者提供优秀的图书资源。商务印书馆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家出版机构的发展史,更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缩影。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和发展,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的商务印书馆仍然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图书产品。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商务印书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商务印书馆出版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商务印书馆出版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摘要: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座丰碑,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开拓者和领航者,为中国出版行业 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它依然焕发着强大的活力,继续为中国出版业以及世界出版业做着巨大的贡献。 本文对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解读,并对其发展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出版业现状分析 文化和知识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和传承需要各种传播媒介,而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媒介从古到今有着多种丰富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书籍。而进入近现代以来,与书籍紧密相连的机构就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就是出版社。出版社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每当我们谈到民国时期的文化,绝对少不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近代文化思想史的地位无需多言,妇孺皆知,而另一个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商务印书馆。有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商务印书馆只不过是一个出版社而已,何来这么伟大?其实商务印书馆在民国时期为中国文化传播和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从现在和未来来看,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永远都是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一.历史沿革 我们要想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不得不首先来看看他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末期的中国正处于腐败的大清帝国的统治之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侵略者用子弹和大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帝国的大门。各个国家的侵略者争先涌入中国,蚕食中国的土地,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侵略者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苦难,但同时他们也为中国带来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当然其中也包括西方发明的印刷技术以及出版社文化。这无疑是中国出版社发展的必然基础。 上海因为其港口的便利,是中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中国当时最开放的城市。各种先进的西方文化和技术都是先传如上海之中再传入中国的其它地区。出版社也不例外,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创办于1897年的上海,由此可见,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它创办的意义也不仅于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的创办对于中国出版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据历史档案记载,在极盛时期,商务印书馆有员工5000多人,在海内外设有分馆36个,拥有各类办事机构1000多个,其所出版的各种书刊占全国60%以上,创造了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多个第一,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这样的成绩和规模就算放到现在的时代来看也是非常巨大的成功。 商务印书馆不仅在当时出版了各种书籍,还编印小学等教科书,还翻译发行国外先进文化书籍及名著等,还自己创办了很多学术文化期刊。很多其出版的书籍及书刊等都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首次,创造了中国出版业历史上的诸多第一。而且很多书籍和期刊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及意义,可以说现在听来都是如雷贯耳的。如严复译《原富》最开始由南洋公学印发,后也由商务印书馆发行;1907年,还出版《列国政要》三十二册,这套书是清廷派员考察各国政治辑译的资料;1934年出版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和吴半农译《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等,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而它在中国出版史创造的诸多第一,中国永远都不会忘记。

商务印书馆 中华学术外译

商务印书馆中华学术外译 一、介绍 商务印书馆(Commercial Press)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之一,创办于 1897年。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业性大型出版社之一,商务印书馆一直致力于外文图 书的翻译与出版,特别是相关于中国学术的研究和著作。 二、中华学术的重要性 中华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外国学者和读者来说,了解和研究中华学术对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商务印书馆致力于将中华学术外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中华学术的独特性 中华学术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源远流长和深厚底蕴。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中华学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2.2 中华学术对国际学术的贡献 中华学术对国际学术的贡献不言而喻。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等领域都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对象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三、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 商务印书馆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参与中华学术的外译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1 早期的翻译工作 商务印书馆在创办初期就开始了中华学术的翻译工作。早期翻译的作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著作以及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经典文献。这些作品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播中华学术作出了积极贡献。

3.2 中华学术外译的突破与创新 商务印书馆在中华学术外译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通过与国内外学者的合作,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多种多样的翻译版本和样式,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3.3 商务印书馆的合作与交流 商务印书馆与国内外的学术机构和出版社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不仅丰富了商务印书馆的学术资源,也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华学术的途径。 四、商务印书馆中华学术外译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的中华学术外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4.1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商务印书馆通过将中华学术外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外国读者通过阅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学术著作,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 4.2 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 商务印书馆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外译,使得这些重要的学术成果能够走出国门,扩大其国际影响力。这有助于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 4.3 丰富国际学术研究的视野 商务印书馆中华学术外译的著作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和视野。这些翻译著作使得外国学者能够深入研究中华学术,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 4.4 推动中华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商务印书馆通过将中华学术外译与国际学术接轨,推动了中华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在国际学术交流的环境中,中国学者通过与外国学者的互动与讨论,能够不断修正和完善中华学术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五、商务印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商务印书馆在中华学术外译的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面临许多展望和机遇。

清末民初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策略

清末民初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策略 作者:于江波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 【摘要】清末民初,大大小小的印刷所、书局林立,但大多没多久就成为了过眼云烟。唯独像商务、中华这样少数几家发展壮大起来,这说明它们的经营策略及管理方式等有其独到之处。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经营策略文化建设 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能够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屹立不倒,发展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在乱世中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不过商务之所以成功首先还要归功于当时的环境。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旧的封建制度摇摇欲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入。面对形势的变化,当局无力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这就为民营机构创造了机会。例如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施行新学制,却没有能力建立中小学校,出版相应的教科书。商务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立编译所,由印刷厂变成了出版机构。此后教科书一直是商务的经济命脉。当然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商务成功的主要原因。现对商务的经营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不和政治相抵触 与时事政治保持一致,不论时事政治是前进还是倒退,这就叫“趋时”。①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它要盈利要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它不得不“趋时”,至少保证不与政治相冲突,不触犯当局。商务历来坚持这一原则,具体表现有: 1、只办杂志不办报纸 商务印书馆不仅出版书籍还创办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等都是商务的招牌杂志。然而作为二十世纪两大文化阵地之一的商务却从来没有正式地出过一种报纸。《外交部》或许是商务出过的唯一一份旬刊。但名义上是与商务分开的,由上海外交报馆编辑,普通学书室发行。这其中除了张元济这些曾经的士大夫瞧不起办报以外,最主要的是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对言论控制相当严格。相关的法律有“大清印刷物专律”“大清报律”“中华民国报纸条例”等等。办报人动辄得咎,稍有过激言论便遭到严刑峻法的处置。据统计,从1898年到1911年,全国有53家报刊遭查封、暂停等处分,受害报人有20人。②办报成为高危行业之一。所以对这种政治性很强的活动商务一般不愿意涉足其间,而是采用明哲保身的态度,退而求其次,创办一些政治性不强的杂志。同样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社会文化思潮的作用,成为同北大相媲美的文化阵地。

从香港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出版谈起

从香港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出版谈起 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出版世界里变化最大的、影响最深的是,整个华文出版的跨地域整合以及与世界接轨。其次则是新科技对整个传统出版业推动。可以说香港商务印书馆一直是中文图书出版业应用新科技推动图书和出版业变 革的先行者。 由于外界环境和内部的变化,香港商务印书馆在整个开拓过程中有起伏,有调整,甚至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有收缩,但基本上还是坚持下来,继续推进。香港商务印书馆现在开发了电子出版,开发的数据库还是基础的,这表明作为一个传统的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还是一直认同和坚持有关新开发的必要性。这种开发不是追赶潮流,而是业务长期发展的战略考虑。 香港商务印书馆过去十几年在新科技应用方面的拓展,最有成效者,应该是编辑出版的生产模式的科技化,经营管理新科技的应用以及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传统出版结合的三方面。最困难者,是一些全新的出版形态和经营模式的开拓:包括网上书店,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的电子出版、数据库的开发和网络出版等项目。 从香港商务印书馆推进的过程可以体会到,在出版生产模式和企业运作的新科技的应用上,开发的过程比较顺利和

有成效。其原因,无论是编辑出版生产模式,还是以科学装备提升内部管理的Lotus Note、出版社网站,还是配合教科书和纸张出版的电子出版,这些项目都是在原有专业和业务范围内的新技术应用和改造。 全新形态的出版和经营不容易成功的理由,因素比较复杂,也关乎整个大环境以及内部结构的影响,以及网络书店、不同阶段的电子出版。关于后起的网络出版,从世界范围来看,除极个别外,大部分全新形态的出版和经营,至今未完全成气候。从实质赢利去衡量,成功者寥寥无几。 至于这些新出版和经营形态,至今尚未能取代传统模式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者多矣,行内人也耳熟能详。当然,可以考虑这些全新的经营形态以及电子出版的市场未成熟、社会未习惯、顾客消费倾向不明朗、新技术的不完善、社会和各方面商业配套未磨合好等等客观的因素,在全世界都是一样。但是除此之外,来自传统出版者的局限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传统出版人开发全新形态的经营和电子出版的理念,有几个很明显的局限。 第一,产品开发与经营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通常新的出版形态的开发主导者是编辑出版的人员,开发核心的工作主要着眼于产品的创作和如何产出,一开始就忽略结合产品的创作、产生与经营的整体规划。这些项目,大都在产品即

商务印书馆论文:商务印书馆 环境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 思考

商务印书馆论文:1902-1932商务印书馆企业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近代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个 方面就是自发自觉地践行了现代企业科学所推崇的企业文化理论,成就斐然。本文从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出版业历程中最为辉煌的1902年—1932年入手,对商务印书馆在全盛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作出自己的思考。以下是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现状,研究时间的界定和论 文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前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其次对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的现代企业文化理论观点做了介绍并对其主要层面: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的含义和功能进行了论述,最后试图寻找到历史悠久的商务印书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与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的契合点。第到章本文主要从社会思想文化、市场竞争状况和人才战略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20世纪初三十年商务印书馆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环境。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整章以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为指导,以商务印书馆在研究时 段内的发展事实为基础,着重从商务印书馆核心出版理念,企业物质 文化建设,企业历史的纪念与传承,企业制度... 【英文摘要】Commercial Press is the greatest private publisher in the modern China. In 30 years ups and downs of the modern China, Commercial Press had many achievements, one of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研究(1919-1925)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研究(1919- 1925)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研究(1919-1925) 引言 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在20世 纪初的早期电影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旨在研究商务印书馆在1919年至1925年期间的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分析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和作出的贡献。 一、商务印书馆电影创作的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商务印书馆作为图书出版机构,积极参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致力于电影的推广和普及。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创作的背景为电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机遇。 二、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 商务印书馆在早期电影实践中主要从事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他们成立电影科,并聘请了专业人员来负责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和摄影等工作。商务印书馆旗下的电影制片厂不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个题材和类型。这些电影包括纪录片、故事片、戏曲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商务印书馆在电影制作方面的实践为后来的电影产业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商务印书馆剧本创作特点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的剧本创作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情民俗的呈现:商务印书馆电影在剧本创作中注重

展现中国的国情和民俗。他们通过刻画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生活,以及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等方式,表达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关注和尊重。 2. 历史题材的关注:商务印书馆电影创作中,对历史题 材的关注较为突出。他们通过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了中国历史的丰富和多样性。商务印书馆通过电影艺术的手法,向观众传递了历史文化的教育和感悟。 3. 现实题材的探索:商务印书馆电影在剧本创作中也积 极探索社会现实题材。他们在电影中呈现了社会问题、家庭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使得电影更加接地气,贴近观众的生活。通过现实题材电影的制作,商务印书馆也展示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结论 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的特点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以及剧本创作的探索,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商务印书馆电影的成功经验和创作特点在后来的电影产业中得到了借鉴和发展,对中国电影的进一步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我们仍要重视并学习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特点,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早期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注重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关注和尊重,通过普通百姓的生活、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等方式传递这种关怀。同时,商务印书馆

论出版机构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论出版机构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作者:荆素蓉王琦 来源:《编辑之友》2010年第10期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使翻译活动成为必要,而要使其成为可能还取决于实现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否具备。所谓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可使译作得以流通消费的翻译传播机构,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纸杂志编辑部、书店等。这些机构设施通过出版、刊载、销售等形式使翻译作品成为大众的欣赏对象。这样,翻泽活动的价值在经历了翻译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社会化过程之后才能得以体现: 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初西风东渐的结果便是加快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此进程中,现代出版业应运而生,成为传播新思想、新学说的必要条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大型出版机构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但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后,这些传统积累厚重的老牌出版机构却因相对保守的作风很难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先锋。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年轻”的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其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出版新文艺书籍、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为己任,开创了中国现代出版行业的新风尚。 根据《民国时期总书目》提供的资料统计,1926年至1932年,全国出版英汉或汉英对照类读物的各类书局、书社、印刷公司等出版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平两地,其中80%以上都在上海。这一时期出版英汉对照类译作较多的上海出版机构主要有北新书局、春江书局、开明书店、群益书社、黎明书局、商务印书馆和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等,其中尤以北新书局为突出代表。 二、出版丛书:引介译作的捷径 北新书局成立于1925年3月15日,以H1版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著《苦闷的象征》为标志。是由李小峰一人出资创办的民间书局成立之初,北新就以“使智识阶级与本局更加密切”为己任,而其在随后十几年的发展中也的确践行了这一出版理念。在北新书局提供的出版场地上,有近乎一半的新文学家们到场,著作人数多达130余位,其中包括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刘半农、废名、徐志摩、冯至、沈从义、冰心等·大批新文学巨匠和创作者。在这些著作者中,许多都是同时兼顾新文学创作和外国文学译介的 1925年至1937年是北新书局展的鼎盛时期,据统计,在这12年时间里,北新书局出版的文学:类书籍达545种,其中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达144种(文艺理论类22种,小说类96种,散文类9种,诗歌类5种,戏剧类12种),占到1/4强,这些新文学书籍多半以丛书的形式出现。每套丛书的规模整体而言都不是很大,这和当时新文学本身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不无关系,但就数量而言却是相当客观的,以时为北新书局主力泽将之一的梁遇春的翻译活动为例,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风云儿女》B.《渔光曲》C.《定军山》D.《马路天使》 【答案】C 【解析】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C项正确;《风云儿女》、《渔光曲》、《马路天使》不符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排除ABD项。故选C项。 2.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 C.新华书店D.京师同文馆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这一文化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A项正确;中华书局是1912年在上海创办的出版机构,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排除C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排除D项。故选A项。 3.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抗日救亡运动B.科技救国C.文化救国D.实业救国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音乐家聂耳创作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战歌,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A项正确;科技救国、文化救国、实业救国不是题干歌曲反映的时代主题,排除BC项;实业救国,故选A项。 4.电影是法国人发明的。如今电影是高利润的文艺产业。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法国巴黎放映。我们中国人拍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定军山》B.《难夫难妻》C.《歌女红牡丹》D.《满江红》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C项正确;《定军山》是第一部无声电影,排除A项;《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无声故事片,排除B项;《满江红》是现代电影,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5.它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下列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是() A.《阿Q正传》B.《难夫难妻》C.《定军山》D.《狂人日记》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D项正确;《阿Q 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排除A项;《难大难妻》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剧作。”它以社会讽刺剧的形式,揭露并批判了封建婚姻的买卖性、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排除B项;《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 6.150年前,一份上海出版的中文报纸在其创刊号中写到:“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秉承这样的宗旨,该报被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八上历史期末2019-2020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10:00—11:3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全国 D.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 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 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共得出这一认识是在 A.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B.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后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3.观察《北伐战争形势图》,从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有 ①北伐的主要对象②北伐军的进军路线③黄埔军校学生是北伐的主力 ④北伐军主要的作战区域⑤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4.某班进行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出示了如下信息,时间:1929年12月,地点:福建省上杭县,意义:确 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全国大会 B.八七会议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古田会议 5.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 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资本主义道路 B.井冈山道路 C.俄国革命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6.根据下边红军《长征路线图》,按照序号在,空格处应依次填写的是 A.①瑞金②吴起镇③会宁 B.①井冈山②会宁③吴起镇 C.①瑞金②泸定桥③腊子口 D.①瑞金②会宁③吴起镇 7.日本一位学者早在1823年的《宇内混同秘策》中就提出“先取满洲,而后分别夺占北京、南京”的侵略 规划。20世纪30年代,为“先取满洲”,日军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 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C.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9.“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 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这首歌颂扬的是 A.国民革命军 B.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10.1937年9月,日军占领“煤都”山西大同。这里生产的煤炭60%以上供日本军工需要,劳工多来自太原 集中营,他们每天在井下劳动12个小时以上,每产出1000吨煤,就会有4名矿工死亡。劳工死后被抛尸荒山野岭,造成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材料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策略是 A.速战速决 B.民族同化 C.经济掠夺 D.军事统治 11.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 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2.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