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及提纲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及提纲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及提纲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知识要点

1、原始大气的成分:等,原始大气中无。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

(1

(2)过程:

(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的从是完全可能的。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为生命起源

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1、化石证据: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化石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规律: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1)概念: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叫同源器官。

(2)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说明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它们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反之,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

4、始祖鸟化石既像鸟类又爬行类说明始祖鸟是古代与古代的过渡类型,古代是由古代进化而来的。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从,从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和原始的→原始的(和植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和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1、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提出的以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出版了《》。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是进化的基础,是原因,是手段,是结果。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典型实例。

2、人工选择——花卉、家蚕和金鱼等品种之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起源于,人类与的亲缘关系最近。能否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2、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

南方古猿——最早的原始人类,能使用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直立人——会打制石器,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智人——学会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3、智人按体质特征不同分为:、、和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海洋B.原始森林C.原始陆地D.原始海洋

2.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相比,没有的气体是()A.氨气B.甲烷C.氧气D.水蒸气

3.从生命起源的过程看,组成生命体最重要的物质是()。A.水B.蛋白质C.蛋白质、核酸D.氨基酸

4.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不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

A.有机小分子物质

B. 有机大分子物质

C.单细胞生物

D.原始生命

5.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D.从原始生命发展成单细胞生命

6.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A.分子生物学B.比较解剖学C.细胞学D.化石

7.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8.鱼、蝾螈、龟、鸡、猪、牛、兔这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

A.它们的胚胎相似

B.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

D.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是用鳃呼吸

9.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越有可能是()。

A.越来越高等

B.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简单

C.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D.陆生生物的化石增多

10.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D.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11.对埋藏在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分析,证明生物的进化顺序是()。

①从简单到复杂②从矮小到高大③从低等到高等④从水生到陆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A.原始的苔藓植物B.原始的藻类植物C.原始的蕨类植物D.原始的裸子植物

13.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A.古代的鱼类B.古代的两栖类C.原始的节肢动物 D.古代爬行类

14.下列植物类群中,受精作用已经完全脱离水的限制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5.我国的金鱼品种很多,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适应环境的结果

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16.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而生活在草木稀疏的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A.适者生存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蝗虫会飞的结果

17.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的最简单化石生物() A.简单多细胞的 B.复杂的多细胞的C.最高等的动植物D.单细胞的

18.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再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突变是不定向的

19.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三者的关系依次是()。A.原因、结果、手段B.手段、原因、结果 C.手段、结果、原因 D.原因、手段、结果

20.米勒的实验证明了(。A.原始地球上可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上可形成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21.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物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22.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运动方式不同

B.细胞结构不同

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刺激的反应不同

23. 某地区原为森林时,灰尺蛾约占总数的99%,黑尺蛾仅占1%;建成工业区后,统计结果则是黑尺蛾占99%,灰尺蛾占1%。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黑烟使灰尺蛾变黑B.灰尺蛾迁出,黑尺蛾迁入

C.不定向变异的结果 D.外界环境对两种尺蛾的选择

24.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原始的藻类植物

B.原始的苔藓植物

C.原始的蕨类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25.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无脊椎动物是()。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26.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青霉素的质量下降B.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27.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经过许多年后,这片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群落演替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利于物种的延续B.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2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类人猿 B.长尾猴 C.黑猩猩 D.森林古猿

29.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比猿高等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30.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A.能人 B.北京猿人 C.智人 D.南方古猿

32.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3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A.直立行走 B.骨盆变短增粗 C.下肢增长

D.脊柱由弓状变为“S ”形

34.下列关于种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现代人类可以分为四个种族B .四个种族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属于四个物种 C .各个种族在体质特征和基因组成上区别明显 D .种族和民族有着相同的含义

35、当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态像树枝,使敌害不易发现,从而可以获得逃生的机会。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遗传→变异→进化 B.变异→遗传→适者生存 C.遗传→自然选择→适应 D.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36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 、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 、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 、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 、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二、非选择题

1.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 处的气体模拟的是 ,该混 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 。在B 处的两个

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能量 。

(2)经过一周后,对C 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 生成,

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

(3)D 装置是冷凝管,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过程。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 早期 过程中,

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6.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⑴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之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_______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__________.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状逐代_________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⑵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下来,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4、右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_______。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_____的个体容易

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_________,短颈的变异是

__________。

(3)图③说明_______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_______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沟

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作用。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逐

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改变而

引起的。颈长的变异个体能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

化_____________的。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____和逐代积累形成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_______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 因素 如: 、 、 、、 因素和 生物的影响它包括种内关系(种内 种内 ,种间关系: 包括、 、 、 捕食等 有利于物种生存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阳光:a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光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它的有无,目前地球各处基本都能得到光,所以决定植物分布的紧关键因素是水。另一方面:不同的植物对阳光的要求不同。如:喜阳植物适于生活在强光下,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高;阴生植物适于生活在弱光下,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低。b.光能影响动物的繁殖及活动时间。

B .温度:a.温度对生物分布有重要作用;b.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C.水分: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一方面: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明显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另一方面:一年中降水量和雨季的分布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之种间关系

A .互利共生: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彼此依赖相互有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 .竞争:两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空间而引起竞争,如水稻和稗草

C .寄生:一种生物生存依赖于另一种生物,如蛔虫和人

D.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

A B C D

3.作用特点: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利用及关键因素的主导作用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1.普遍性

A:植物对环境的适应:a: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b:生理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B:动物对环境的适应:a: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适应

保护色:动物体色背景色彩

C:特例警戒色:动物体色背景色彩

拟态:生物形状.色泽背景

2.相对性

A:含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非绝对适应,更非永久适应

B:原因:遗传物质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对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一.单选题

1.1960年,科学家对地球上海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为11022米)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动物,而没有绿色植物,这是因为那里()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有机物C.温度太低 D.没有阳光

2.在下列植物中,只有在较阴暗处才能生长的好的是()A人参B松树C.小麦D.柳树

3.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节开花,处理的措施是() A.增加光照B.降低光照强度C.增加光照强度D.增加黑暗时间

4.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A.充分利用光能 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 D.适应潮湿的环境

5.同是热带地区,但却可能形成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等不同群落,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6.上诲市郊栽培的小麦都是在初冬播种的冬小麦,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所有植株都不能抽穗结实,这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所致() A.水分B.温度C.光照 D.土壤中的氮肥过少

7.下列现象属于生物主要对温度表现出适应性的实例是()A.陆生鸟类和哺乳类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很长B.沙漠鼠具有冬眠.穴居和昼伏夜出等行为C.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外无角质层,叶绿体大且多D.扎根海底的巨型藻类通常只能出现在大陆沿岸附近

8.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下游两侧的雪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的分布情况一般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对此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A.光照B.温度C.水D.土壤

9.我国西部地区动植物种类少,而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个事实说明()A.水是影响生物分布的决定因素B.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C.纬度高低是限制生物分布的决定因素D.气温是限制生物分布的决定因素

10.极地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短小;菊科植物在秋天开花;上海市在初科栽丰衣足食科小麦,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不能抽穗结实;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为枳;树柳生活在干旱环境中,有发达的根系和细小的鳞片叶。产生上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别是()A.阳光.温度.温度.水分.水分 B.温度.温度.阳光.温度.水分

C.温度.阳光.温度.温度.水分 D.温度.阳光.水分.阳光.水分

11.分析下列各小题,选择有关非生物因素的编号,填入括号内(1)在海面200m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生态原因是()(2)苹果不宜在热带栽种()(3)蛾类昆虫的负趋光性()(4)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鳞片壮叶,与此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12.在某水体中,如果除了鲈鱼以外没有其它鱼类,那么鲈鱼的成鱼就会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蝌蚪能从肠道中排出有毒物质,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中,该物质多了就会使本种的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上述两种现象分别属于()A.捕食.种内斗争 B.捕食.竞争 C.种内斗争.竞争 D.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13.农作物种植密度过密会导致作物减产,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这是因为()A.种植过密会导致害虫大量繁殖B.种植过密容易造成大面积倒伏C.种植过密会阻碍空气流通D.同种作物个体之间的生活环境相同,故存在着种内斗争

14.白蚁以木头为食,但它自身不能消化木纤维,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为果糖,果糖既供白蚁利用,又是鞭毛虫的食物,白蚁和它肠内鞭毛虫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15.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时,不同的两个群体的竞争更为激烈()A.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大得多 B.两个群体亲缘关系密切 C.两个群体所需的生态环境相似D.两个群体的生殖方式相同

16.培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有时会被个别青霉污染,在青霉的周围往往不生长细菌,这种现象应属于()A.种内斗争 B.互利共生 C.竞争 D.适应

17.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如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 D.寄生

18.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异养型生物,宿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竞争是种间斗争的一种普遍形式 D.捕食是指发生在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19.限制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但并不限制生物在陆地上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①矿质养料②光③温度④氧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生活在纬度较低.气候较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也相对较高纬和寒冷地区的企鹅要小,这有利于散热。这一事实可作什么具体实例()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大多数水生脊椎动物的体色是腹部的颜色浅.背部的颜色深,决定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及其生态学意义是()A.温度和警戒色B.阳光.保护色和吸收阳光的热量 C.温度.拟态和吸收阳光的热量D.阳光.拟态和有利于捕食22.鸟类看见体色酷似斑蝶(有恶臭味)的蛱蝶(无臭味)就躲开了。鸟类的这种现象是()

A.拟态 B.警戒色 C.保护色 D.条件反射

一、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成分:、、、、等,它们为生物提供了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2)生物成分:、、。

①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作用: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固定太阳能)

地位: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②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③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3.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生产者分解者)。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3、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

可以通过在生物体内,使其浓度随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

基础练习:

1. 生态系统是指( )。 A.一种生物的总和B.生物及其生存环境C.所有生物的总和D.生物生存的环境

2.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3.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A. 4.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A草→昆虫→青蛙→蛇

B.昆虫→蟾蜍→蛇

C. 草→兔→狼→细菌

D. 阳光→草→兔→狼

5.下列生物中,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 A.青草 B.昆虫 C.青蛙 D.人

6.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就会()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急剧下降

7、生物富集作用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化学药剂DDT通过由浮游生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时,在各生物体内富集浓度最高的是( )。A.浮游生物 B.小鱼 C.大鱼

D.鹰

8.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A.植物 B.昆虫

C.兔

D.狼

9.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光、空气、水、无机盐属于

________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 __,最高级的消费者是_ ___。

(3)图中有____条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开头和结尾的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

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作为最高级消费者的生物

是。(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

最多的生物是。(3)生物甲与乙的关系是。

(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5)该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能量流动: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

②起点: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③渠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依次传递。

④传递特点:、⑤传递效率:。⑥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3、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从无机环境开始,经、和回到无机环境所完成的一个循环过程。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

关注:碳循环(图)

(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CO2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O2、煤、石油和

碳酸盐(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6)碳进入大气的

途径: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3.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1、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总是维持在的状态。

(2)调节方式:机制

(3)调节能力:自身的决定调节能力的大小,且有一定。

基础练习: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照在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 照在该系统所有植物上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营养级的特点是( )A.逐级递增 B.逐级递减 C.循环 D.不变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

4.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生产者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

5.下列食物链需要能量最多的是()A. 草兔膺B. 草兔狗人

C. 小麦蝗虫鸡 D.小麦蝗虫

6.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B.自动调节能力C.稳定的能源和生产者龟 D.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7.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沙漠生态系统8.“一山不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B.虎性情孤独,不群居C.身强力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从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少

9.日本水俣湾的鱼体内甲基汞含量比周围的海水中甲基汞含量大 3 000倍左右。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A.饮水 B.食物链 C.鳃呼吸 D.皮肤主动吸收

1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生态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外界环境的过程

1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连接生物与无机环境的重要生理作用和重要环节分别是( )

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生产者⑤消费者⑥分解者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12.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分别是( )

A.0.8﹪和0.8﹪

B.4﹪和0.8﹪

C.4﹪和4﹪

D.20﹪和4﹪

13.下图为温带落叶林中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包括条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 ,可属于第三

营养级又是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2)狼和红狐的关系是 .(3)

此图若添加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4.右图是生态系统4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图中的C是分解者,B是二氧化碳。请据

图回答:

(1)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A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此系统中连接生物界

与无机环境的是______________.(3)图中A→B的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B→A的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4)图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5)A→D的过程中,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随着_______而流动的。。

(6)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循环的。

25.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

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

少的图示()

26.右图是某种生态系统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_____,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

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

(3)图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生物部分缺少了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草,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5)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量增多,短时期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数量

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__________。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

3.下列做法中,能量利用率最高的是哪种?试分析原因?

A.农作物秸秆→燃烧→草木灰→肥料

B.农作物秸秆→发酵→肥料

C.农作物秸秆→燃料做饭

草木灰→肥料沼气→燃料

D.农作物秸秆→饲料→牲畜粪便→发酵

?沼渣→肥料

1.乳酸发酵——乳酸菌(细菌、单细胞)

(1)乳酸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最大的特点是没有_____________。

(2)乳酸发酵原理:乳酸菌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条件下,将牛奶中乳糖分解为乳酸。

(3)生活中的常见乳酸发酵例子:做酸泡菜、酸黄瓜、奶酪等。

2.酒精发酵

(1)酒精发酵中心环节离不开的微生物是_______,它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2)酵母菌发酵原理:酵母菌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下,能将糖转化成________。

(3)白酒的制作过程:制曲→________→_________→蒸馏

白酒制作需两类菌:霉菌——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糖化)

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发酵)

(4)生活中的发酵举例:做馒头、做面包都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___________使馒头疏松多孔,暄软。

第二节食品贮存

1.食品贮存原理(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贮存原理:必须尽可能__________或_________。控制环境温度,调节微生物自身的含水量。

(3)控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浓度可以有效降低果品、蔬菜的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

2.食品贮存的方法(将具体方法和对应的原理连线)

方法原理

①冷藏、冷冻(冰箱贮存)杀菌

②干制、干燥处理用糖或盐除去水分,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③真空包装、气调包装、保鲜膜的应用杀死微生物繁殖微生物

④巴斯德消毒法(袋装牛奶)隔绝空气,抑制需要氧的腐败的

⑤糖渍(果脯)、腌制(咸鱼)通过控制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⑥罐藏法(罐头)依据高温消毒,防止与微生物接触的原理

⑦水果、蔬菜保鲜降低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呼吸作用

⑧高温消毒、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第一节基因工程

1.原理:基因工程是在_______水平上进行的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_______分离出来,在

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_______,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被称为________生物。

2.应用:①定向改良作物(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番茄)和家畜品种(转基因牛)

②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抗虫棉)③生产某些药物(胰岛素、生长素、干扰素)

3.转基因生物的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在给人来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蕴含着一定的危险。

第二节 克隆技术

1、原理:没有经过__________的结合,属于________生殖,它们与原来生物体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

2、应用:植物的营养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多利”羊的诞生

3.克隆技术应用:①快速地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 ②转基因动物的大量繁殖③拯救濒危物种

4.“多利”羊诞生

5.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克隆属于基因的单性复制,这会导致遗传上的________。

巩固练习提升

一、选择题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温度过高B .食品的含水量过大C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D .食品的包装

2. 酸奶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制作酸奶的菌种是( )。A . 醋酸菌 B . 酵母菌C . 乳酸菌 D . 霉菌

3. 大量的细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A . 细菌很少 B . 细菌繁殖很慢 C . 没有细菌 D . 细菌都冻死了

4.腌肉在很长时间内也不会腐烂,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 空气中没有漂浮的细菌C. 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 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5.超市销售的袋装“上好佳”署片采用的贮存方法是( )。A. 真空包装B. 气调包装C. 添加防腐剂D. 干燥处理

6.冷库中贮存新鲜的水果或蔬菜时,一般采用降低其( )生命活动,以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生长作用

7.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 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地家畜B. 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 用于保存物种 D. 改变动物的基因

8. 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营养方式B. 生殖方式 C. 是否需要氧 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 )A .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 B .通过太空育种生产个大晚熟的番茄C .将人干扰素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的DNA 中生产人干扰素D .将豆科植物的蛋白基因转移到马铃薯细胞中培育出“肉土豆”

10. 下列新个体的获得与“多莉”羊出生原理不同的是( )。A.插柳B.单细胞培养的胡萝卜 C.种子萌发后的菜豆 D.压条获得的石榴树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

是 ,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注射这个基因使用

工具。

(2)注射过 的受精卵注入到 ,发育成转基因超级

鼠,而未受注射的受精卵发育成 鼠。(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

是由 控制的。

12.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

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1)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成

为 。(2)图中A 过程是形成了______,从生殖角度来说这

是______生殖。(3)产下的丙牛含有与甲、乙均不相同的特征是可以产生__________,

是因为其被导入了__________,这个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

A 羊(黑脸母羊)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

B 羊(白脸母羊)乳腺细胞细的胞核 新组合的卵细胞 C(黑面)羊的子宫内发育 多利的诞生(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B 羊一样)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基本知识点

第六单元 七、一、1、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 的及。 3、生态系统有和两部分组成。 4、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等,它们为生物提供、和。 5、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分为划分为、、。 6、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7、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8、分解者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中含有的分解成简单的,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八、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相互联系起来的。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的作用,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这种现象叫做。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几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个体数量越,食物网越。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 的突然发生改变,就会牵动整个,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5.和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 的和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九、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其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和。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 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 有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和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 5、、、等都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的。 6、和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十、1、根据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和。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包括、、等多种类型后者包

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 、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王娟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保,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共三单元七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二年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完整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听写版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有等。 3.化学进化学说:物质→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 )→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实现原始的 和)。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和等,这是模拟 成分。火花放电模拟,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冷凝装置模拟。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提出的问题: 做出假设:。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目的:。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个阶段:物质合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阶段:物质合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证据(最直接)证据(同源器官)、证据(细胞色素C)。 7.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没有组织,大都生活在中;苔藓植物有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没有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蕨类植物有的分化,有简单的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发达,有发达的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植物和植物)。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原始→原始→原始类和类 14.生物进化原因:选择和选择。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前提)、(动力或手段)、(基础)、(结果)。 15.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出版《物种起源》。赫胥黎利用等方法,提出“”理论。人类起源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人与类人猿是。 是人猿分界标准。人类进化历程:、、(最关键阶段)、。能使用天然工具,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16.现代人类分四个种族:人,人,人,人。都属同一个物种——种。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逐渐形成的1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分为因素和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完整word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 A .原始海洋、陆地 B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2.组成原始生命的最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水 B .蛋白质和核酸 C .水和无机盐 D .糖 类和核酸( )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 .其他动物入侵 B .地形、气候的变化 C .为扩大领地 D .为躲避敌害 4.引起生物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 .遗传和变异 B .过度繁殖 C .环境变化 D .种类繁多 5.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 .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已知生物甲的化石比生物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一般情况应该是( ) A .生物甲比乙数量多 B .甲比乙结构复杂 C .甲一定从乙进化而来 D .乙一定从甲进化来 7.人类学家把 作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准。 A .下肢增长 B .直立行走 C .骨盆变短增宽 D .脊柱从弓形变为S 形 8.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 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 .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 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古猿 D .大猩猩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 11.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素 C .阳光、温度、水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2.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 A .草本植物 B .野鼠 C .牛、羊 D .狼 13.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 ( ) 14.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新版济南版

全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适于原始生命起源的原始地球条件不包括() A.宇宙射线 B.原始大气 C.高山岩石 D.原始海洋 2. 壮苗先壮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 B.伸长区 C.成熟区 D.分生区 3. 下列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4. 在植物进化的历程中,生殖可以完全脱离水环境,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5. 下图中,你认为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6. 下列图示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误的是()。 A.老马识途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8. 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我调节能力强 9. 看下列图示,你能判断哪个是肌肉组织()

10.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抗体与抗原关系的是 11. 鸟卵中的细胞核位于以下哪一种结构内() A.卵白 B.卵黄 C.气室 D.胚盘 12. 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疯狗 B.蚊子 C.老鼠 D.蛔虫 13. 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1 .肺.小肠 DB.肾 CA.大脑 ) 14. 你认为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D.优生.少生A.晚婚 B.晚育 C),与一个正常的父亲生下的孩子中,一个患白化病的母亲(白化病的基因为aa15. )。出现男孩、女孩的几率可能是( 2 1∶∶1 D.2∶1 C.3∶A.11 B.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16. )。别为( D.抗体和抗体 C.抗原和抗原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17. 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B.种子的成熟.保存养料 A .提高发芽率C.适应环境 D )一朵白菜花不能结果的 原因是缺少了( 18. .花被.花药 D.雌蕊 C A.雄蕊 B )。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19. .成熟区 D B.分生区 C.伸长区A.根冠 )。 20. 根是绿色植物非常重要的器官,下面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根尖结构的各部分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A K,所以应全部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N、PB C.根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根就从土壤中吸水 D.伸长区的细胞分裂能力强)。 21. 下列属动物复杂行为的是( B.蜜蜂采蜜.蜘蛛结网 A D.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 )在制作酒、面包和酸奶时使用的技术主要是( 22. .发酵技术 BA.转基因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 DC.克隆技术 ) 23. 用肉眼观察幼根的根毛,根毛呈( B.白色,绒毛状.绿色,细长A D.肉眼看不到,需要放大镜C.绿色,绒毛状)。24.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胃的功能的是(.将食物磨碎 BA.将食物与胃液混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化学进化观点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要点图示有机小分子物质无机物有机大分子物质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 3、化学进化解读(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

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植物进化的历程原始两栖类原始被子植物原始裸子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蕨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2)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脊椎动物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打印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1.化学进化观点 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原始大气层包含的气体:①水蒸气②氢气③氨④甲烷⑤硫化氢⑥二氧化碳。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2. a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b .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c.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4.独立体系不断完善,一旦它们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 5.米勒首创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https://www.360docs.net/doc/c910811925.htm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沸水相当于原始海洋,火花放电相当于闪电,密闭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冷却水模拟降雨过程, 从取样活塞处取出的溶液中含有有机物即多种氨基酸。 (1)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2)他做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3)他搜集到的证据是实验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生成了原先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4)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出有机小分子。 6.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7.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很重要物质——核酸。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英国学者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该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被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长颈鹿的祖先有颈长和颈短之分。这是变异现象。 3.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得到食物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有利的变异。 4.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枝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这是不利变异。 5.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6.由于生物的过度繁殖,使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7.生存斗争包括: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8.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9.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10.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对野生动植物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举例:我国的花卉、金鱼等品种很多 重点:自然选择的决定因素是自然环境,而人工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人。 11.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12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原因是过度繁殖;手段是生存斗争;基础是遗传和变异;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外在

济南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结合班级学生情况,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首先能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问题,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的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并能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得数据,处理、描述现象。本教材更好的体现生物的过程探究式学习。不仅加大了实验的比重,而且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其特点是加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通过学习让学生形成爱护各种生物、保护生物栖息环境的意识,提高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第一单元 1.知识与技能: (1)根据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有机小分子类别。(2)观察化石的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3)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4)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5)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6)概述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7)概述人类起源与古猿,人类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过程与方法: (1)本教材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其特点是加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和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异同点,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探究活动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系,以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本单元体现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增加了“综合与概括”“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等训练项目,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还增设了很多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2)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起源于非生物。(3)认同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4)学习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5)认同人类进化的辨证唯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人类进化仍在继续的观点。 第二单元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试题

2013 —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生物题样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答案标号填写在下面相应的 答案栏 内) 1. “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 A.达尔文 B.米勒 C.巴斯德 D.列文?虎克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A.原始大气 B.现代大气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长期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B. 通过细胞色素 C 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C. 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D. 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4.右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 出物种A 和物种B 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 A 、B 的关系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①物种A 比物种B 结构复杂②物种A 比物种B 结构简单 ③ 在I 层可能找到物种 A ⑤物种B 的出现早于物种 A.①③⑥ B.②③⑥ 5.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A.葫芦薛 B .海带 2. 3. C.原始海洋 D.现代海洋 的化石 ④ 在II 层内可能找到物种 A ⑥ 物种 B 的出现晚于物种 C.②④⑤ D.①④⑤ C.满江红 B 的化石 A 6.荷泽国际牡丹花会 2014年4月16日开幕。目前,我市是全世界面积最 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 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色系,十大花型, 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市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 A.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C.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 1237个品种,你认为品种繁多 B.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合理的是 B.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 D.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8.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

最新八年级生物下册(济南版)期末考试

八年级生物下册(济南版)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B.原始大气、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D.原始大气、原始海洋2.组成原始生命的最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水B.蛋白质和核酸C.水和无机盐 D.糖类和核酸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其他动物入侵B.地形、气候的变化 C.为扩大领地D.为躲避敌害 4.引起生物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遗传和变异B.过度繁殖C.环境变化 D.种类繁多 5.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已知生物甲的化石比生物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一般情况应该是A.生物甲比乙数量多B.甲比乙结构复杂C.甲一定从乙进化而来D.乙一定从甲进化来7.人类学家把作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准。 A.下肢增长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D.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8.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A.无机物质合成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长臂猿C.古猿 D.大猩猩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11.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A.非生物因素B.生物因素 C.阳光、温度、水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精品文档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15.12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的唯一最佳答案填写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制作面包需要面粉和酵母菌等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 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C.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D.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 2、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工程菌”――转基因技术 B.制酸奶――乳酸发酵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 3、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该项生物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4、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各种方法保存食品,下表中食品的保存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食品种类水果、蔬菜鲜肉香菇袋装薯片 保存方法冷藏冷冻干燥脱水真空包装 5 A.培育的试管婴儿 B.多利羊的培育 C.兰花的组织培养 D.果树的扦插、嫁接 6、下面各选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系统是() 7、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 ( ) A. 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 B.科学家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出了抗冻番茄 C.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 D.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培育出了能生产生长激素的 大肠杆菌 8、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液泡 9、我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将细菌中的抗虫基因成功的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这个事实说明,控制生物性状表达的基本单位是() A.基因 B.DNA C.染色体 D.细胞 10、生态系统是指() A.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C.所有动物总和 D.生物的生存环境

八年级下册生物八下济南版期中卷2

八下济南版期中卷2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理论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有()A.水蒸气B.氧气C.甲烷 【考点】原始地球条件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 【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也没有生命。 2.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的地球上原始大气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D.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取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繁殖等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专题】进化思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A正确; B、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没有证明原始地球可以孕育原始生命,B错误。 C、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正确; D、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D正确; 故选:B。 【点评】生命的起源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3.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列有关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B.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C.化石与地层的先后顺序没有直接关系 D.不同地层中埋藏的化石差异很大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专题】进化思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据此解答。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 1、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紫外线、闪电、高温;(3)场所---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1)向装置中充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3)冷凝模拟降雨;(4)装置下面的液体模拟原始海洋。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4、化石是研究生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1)越早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2)越早地层中,不能挖掘高等生物的化石,但在越晚地层中,可. . 优质资料. .

以挖掘出低等的生物化石。 5、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 6、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产生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另一部分没有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再进化成为形态各异的.一部分进化成植物,一部分进化成动物。 6、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为种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 . 优质资料. .

8、自然选择的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进化是定向的 (2)变异本身就是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3)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 9、有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灭绝,是由于它们缺少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有些生物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一直保留到今天,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 1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早期的人类发展到现代的人,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1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生产者;必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 . 优质资料. .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序号 授课 时间 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 ⒈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⒉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⒊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米勒实验 教学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预习检测 ⒈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过程 演变而来的。 ⒉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不过没有________。 3.原始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1965处我国科学家利用_________成功合成_________。1981,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_________。它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_阶段。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这些物质是从那里来的?。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 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地球至少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才使原始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提示:原料能量场所) 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认为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哪个阶段?。5.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那里?。 6.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三)、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学习提示:阅读课本5页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小组合作完成 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2.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过程?烧瓶中的暗褐色液体含有成分。 3.该实验中,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作出的假设是;得出的实验结论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 3.教师抽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2.找出疑难问题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1、化石证据(1)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和土壤等;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光照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2018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31《生物多样性》练习题1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4、在我国拥有的以下各类植物中,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的是(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5、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 B、热带雨林 C、大草原 D、农田 6、下列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 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7、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没有价值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C、生物多样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的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多样性。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的多样性。 4、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控制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B 6、D 7、C 8、D 二、填空题 1、物种遗传生态系统 2、物种 3、遗传 4、基因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在答 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 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水蒸气、氢气、氨气等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 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下列哪个阶段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3..同一种青蛙,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呈枯黄色, 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 用进废退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生存竞争的结果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人有责!如果你从湘江边上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你会采取下列哪种最恰 当的方式来对待它? A .卖钱 B .食用 C.送到动物园让专业人士饲养 D ?将其杀死后制成标本保存 5.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 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项技术称为 A .克隆技术 B .嫁接技术 C .组织培养D.转基因技术 6?自然选择学说是由哪个科学家提出的

A .巴斯德 B .达尔文 C .孟德尔 D .牛顿7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分解无机物 B.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 生产有机物 D. 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8. 水果放久了会产生酒味,是因为 ( ) 9. 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 A.白萝卜 B ?病毒 C ?乳酸菌 D ?香菇 10.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 .迁地保护B.就地保护C.克隆D.法制管理 11.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f 鼠f 蛇f 鹰 B C .阳光f 草f 鼠f 蛇f 鹰 D 1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13.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 .物种的多样性 B .遗传的多样性 C 环境的多样性 D .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14.“我为花草呵护, 花草向我微笑”,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花草” 在生 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消费者 B. 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15. 牛奶的保鲜可以选用以下哪种方法 A .巴氏消毒法 B .晒干法 C .烟熏法 D .腌制法 16.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植入烟草细胞中的 DNA 分子上,使烟 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个事实说明, DNA 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A.核酸 B .糖类 C .脂肪 D .蛋白质 1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A .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B. 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C. 细菌发酵的结果 D. 霉菌作用的结果 鼠f 草f 蛇f 鹰f 细 菌 A .一只大象 B .一群飞鸟 C .一片森林 D .一朵彩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