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铸件缺陷种类繁多,产生缺陷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它不仅与铸型工艺有关,而且还与铸造合金的性制、合金的熔炼、造型材料的性能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因此,分析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时,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缺陷的特征、位置、采用的工艺和所用型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消除缺陷。

一、浇不到

1、特征

铸件局部有残缺、常出现在薄壁部位、离浇道最远部位或铸件上部。残缺的边角圆滑光亮不粘砂。

2、产生原因

(1)浇注温度低、浇注速度太慢或断续浇注;

(2)横浇道、内浇道截面积小;

(3)铁水成分中碳、硅含量过低;

(4)型砂中水分、煤粉含量过多,发气量大,或含泥量太高,透气性不良;]

(5)上砂型高度不够,铁水压力不足。

3、防止方法

(1)提高浇注温度、加快浇注速度,防止断续浇注;

(2)加大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截面积;

(3)调整炉后配料,适当提高碳、硅含量;

(4)铸型中加强排气,减少型砂中的煤粉,有机物加入量;

(5)增加上砂箱高度。

二、未浇满

1、特征

铸件上部残缺,直浇道中铁水的水平面与铸件的铁水水平面相平,边部略呈圆形。

2、产生原因

(1)浇包中铁水量不够;

(2)浇道狭小,浇注速度又过快,当铁水从浇口杯外溢时,操作者误认为铸型已经充满,停浇过早。

3、防止方法

(1)正确估计浇包中的铁水量;

(2)对浇道狭小的铸型,适当放慢浇注速度,保证铸型充满。

三、损伤

1、特征

铸件损伤断缺。

2、产生原因

(1)铸件落砂过于剧烈,或在搬运过程中铸件受到冲撞而损坏;

(2)滚筒清理时,铸件装料不当,铸件的薄弱部分在翻滚时被碰断;

(3)冒口、冒口颈截面尺寸过大;冒口颈没有做出敲断面(凹槽)。或敲除浇冒口的方法不正确,使铸件本体损伤缺肉。

3、防止方法

(1)铸件在落砂清理和搬运时,注意避免各种形式的过度冲撞、振击,避免不合理的丢放;

(2)滚筒清理时严格按工艺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

(3)修改冒口和冒口颈尺寸,做出冒口颈敲断面,正确掌握打浇冒口的方向。

四、粘砂和表面粗糙

1、特征

粘砂是一种铸件表面缺陷,表现为铸件表面粘附着难以清除的砂粒;如铸件经清除砂粒后出现凹凸不平的不光滑表面,称表面粗糙。

2、产生原因

(1)砂粒太粗、砂型紧实度不够;

(2)型砂中水分太高,使型砂不易紧实;

(3)浇注速度太快、压力过大、温度过高;

(4)型砂中煤粉太少;

(5)模板烘温过高,导致表面型砂干枯;或模板烘温过低,型砂粘附在模板上。

3、防止方法

(1)在透气性足够的情况下,使用较细原砂,并适当提高型砂紧实度;

(2)保证型砂中稳定的有效煤粉含量;

(3)严格控制砂水分;

(4)改进浇注系统,改进浇注操作、降低浇注温度;

(5)控制模板烘烤温度,一般与型砂温度相等或略高。

五、砂眼

1、特征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充塞有型砂的孔眼。

2、产生原因

(1)型砂表面强度不够;

(2)模样上无圆角或拔模斜度小导致钩砂、铸型损坏后没修理或没修理好就合箱;(3)砂型在浇注前放置时间过长,风干后表面强度降低;

(4)铸型在合箱时或搬运过程中损坏;

(5)合箱时型内浮砂未清除干净,合箱后浇口杯没盖好,碎砂掉进铸型。

3、防止方法

(1)提高型砂中粘士含量、及时补加新砂,提高型砂表面强度;

(2)模样光洁度要高,并合理做出拔模斜度和铸造圆角。损坏的铸型要修好后再合箱;(3)缩短浇注前砂型的放置时间;

(4)合箱或搬运铸型时要小心,避免损坏或掉入砂型腔砂粒;

(5)合箱前清除型内浮砂,并盖好浇口。

六、披缝和胀砂

1、特征

披缝常出现在铸件分型面处,是垂直于铸件表面,且厚薄不均匀的薄片状金属突起物。

胀砂是铸件内、外表面局部胀大,形成不规则的瘤状金属突起物。

2、产生原因

(1)紧实度不够或不匀;

(2)面砂强度不够、或型砂水分过高;

(3)液态金属压头过大、浇注速度太快。

3、防止方法

(1)提高铸型紧实度、避免局部过松;

(2)调整混砂工艺、控制水分,提高型砂强度;

(3)降低液态金属的压头、降低浇注速度。

七、抬箱

1、特征

铸件在分型面处有大面积的披缝,使铸型外形尺寸发生变化。抬箱过大,造成跑火——铁水自分型面外溢,严重时造成浇不足缺陷。

2、产生原因

(1)砂箱未紧固、压铁质量不够或去除压铁过早;

(2)浇注过快,冲击力过大;

(3)模板翅曲。

3、防止方法

(1)增加压铁重量,特铁水凝固后再去除压铁;

(2)降低浇包位置,降低浇注速度;

(3)修正模板。

八、掉砂

1、特征

铸件表面上出现的块状金属突起物,其外形与掉落的砂块很相似。在铸件其它部位,则往往出现砂眼或残缺。

2、产生原因

(1)模样上有深而小的凹槽,同于结构特征或拔模斜度小,起模时将砂型带坏或震裂;

(2)紧实度不匀,铸型局部强度不足;

(3)合箱、搬运铸型时,不小心使铸型局部砂块掉落。

3、防止方法

(1)模样拔模斜度要合适、表面光洁;

(2)铸型紧实度高且均匀;

(3)合箱、搬运过程中,操作小心。

九、错型(错箱)

1、特征

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的接缝处错开,发生相对位移,使铸件外形与图纸不相符合。

2、产生原因

(1)模样制作不良,上下模没有对准或模样变形;

(2)砂箱或模板定位不准确,或定位销松动;

(3)挤压造型机上零件磨损,例如正压板下衬板、反压板轴承的磨损等;

(4)浇注时用的套箱变形,搬运、围箱时不注意,使上下铸型发生位移。

3、防止方法

(1)加强模板的检查和修理;定

(2)经常检查砂箱、模板的定位销及销孔、并合理地安装;

(3)检查挤压造型机的有关零件,及时调整,磨损大的要更换;

(4)定期对套箱整形。脱箱后的铸型在搬运时要小心。在面浇注的砂型,应该做一排砂型围一排。

十、灰口和麻点

1、特征

铸件断口呈灰黑色或出现黑色小点,中心部位较多,边部较少,金相观察可见到片状石墨。

2、产生原因

(1)铁水化学成分不合要求,碳、硅含量过高;

(2)炉前孕育的铋加入浇包内过早或过迟,或是铋量不足。

3、防止方法

(1)正确选择化学成分,合理配料,使铁水中碳、硅量在规定范围内;

(2)增加铋的加入量并严格炉前孕育工艺。

十一、裂纹(热裂、冷裂)

1、特征

铸件外部或内部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热裂时带有暗色或黑色的氧化表面断口外形曲折。冷裂是较干净的脆性裂纹,断口较平,具有金属光泽或轻微的氧化色泽。

2、产生原因

(1)铁水中碳、硅含苞欲放量过低,含硫量过高;

(2)浇注温度过高;

(3)冒口颈过大、过短,造成局部过热严重,或重口太小,补缩不好;

(4)铸件在清理、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过大。

3、防止方法

(1)控制铁水化学成分在规定的范围内;

(2)降低浇注温度;

(3)合理设计冒口系统;

(4)铸件在清理、运输过程中避免过度冲击。

十二、气孔

1、特征

气孔的孔壁光滑明亮,形状有圆形、梨形和针状,孔的尺寸有大有小,产生在铸件表面或内部。铸件内部的气孔在敲碎后或机械加工时才能被发现。

2、产生原因

(1)小炉料潮湿、锈蚀严重或带有油污,使铁水含气量太多、氧化严重;

(2)出铁孔、出铁槽、炉衬、浇包衬未洪干;

(3)浇注温度较低,使气体来不及上浮和逸出;

(4)炉料中含铝量较高,易造成氢气孔;

(5)砂型透气性不好、型砂水分高、含煤粉或有机物较多,使浇注时产生大量气体且不易排出。

3、防止方法

(1)炉料要妥善管理,表面要清洁;

(2)炉缸、前炉、出铁口、出铁槽、浇包必须烘干;

(3)提高浇注温度;

(4)不使用铝量过高的废钢;

(5)适当降低型砂的水分、控制煤粉加入量,扎通气孔等。

十三、缩松、疏松

1、特征

分散、细小的缩孔,带有树枝关结晶的称缩松,比缩松更细小的称疏松。常出现在热世部位。

2、产生原因

(1)铁水中碳、硅含量过低,收缩大;

(2)浇注速度太快、浇注温度过高,使得液态收缩大;

(3)浇注系统、冒口设计不当,无法实现顺序凝固;

(4)冒口太小,补缩不充分。

3、防止方法

(1)控制铁水的化学成分在规定范围内;

(2)降低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

(3)改进浇冒口系统,利用顺序凝固;

(4)加大冒口体积,保证充分补缩。

十四、反白口

1、特征

铸件断口内部出现白口组织,边缘部分出现灰口。

2、产生原因

(1)碳、硅含量较高的铁水,含氢量过高;(2)炉料中带入的铬等白口形成元素过多;(3)元素偏析严重;

3、防止方法

(1)控制化学成分、碳、硅含量不宜过高;(2)炉衬、包衬要烘干;型砂水分不宜过高;(3)加强炉料管理,减少带入白口化元素。

铸铝转子铸造缺陷及原因

1.转子断条 产生断条的原因: 1)转子铁芯压装过紧,铸铝转子铁芯涨开,有过大的拉力加在铝条上,将铝条拉断。2)铸铝后脱模过早,铝水未凝固好,铝条由铁芯涨力而断裂。 3)铸铝前,转子铁芯槽内有杂物。 4)铝条中有气孔,或清渣不好,铝水中有杂物。 5)单冲时转子冲片各别槽孔漏冲。 6)浇注时中间停顿。因为铝水极易氧化,先后浇入的铝水因氧化而结合不到一起,出现“冷隔”。 转子断条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是: 如果转子断条,则转子电阻很大,所以起动转矩很小; 转子电阻增大,转子耗损增大,效率降低,升温高,转差率大。 2.转子细条 产生细条的原因: 1)离心机转速过高,离心力太大,使槽底部导条没有铸满(抛空)。 2)转子槽孔过小,铝水流动困难(遇此情况应适当提高铁芯预热温度)。 3)转子错片,槽斜线不成一直线,阻碍铝水流动。 4)铁芯预热温度低,铝水浇入后流动性变差。 转子细条使转子电阻增大,效率降低,温升高,转差率大。 3.转子气孔 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 1)铝水清化处理不好,铝水中含气严重,浇注速度太快或排气槽过小时,模型中气体来不及排出(压力铸铝尤为严重)。 2)铁芯预热温度过低,油渍没有烧尽即进行铸铝,油渍挥发在工件中形成气孔。 3)在低压铸铝时,如果升液管漏气严重,则通入坩埚的压缩空气会进入升液管,与铝水一起跑入转子里而形成气孔。 转子气孔使转子电阻增大,效率降低,温升高,转差率大。 4.浇不满

产生浇不满的主要原因: 1)铝水温度过低,铝水流动性差。 2)铁芯、模具预热温度过低,铝水浇入后迅速降温,流动性变差。 3)离心机转速太低,离心力过小,铝水充填不上去。 4)浇入铝水量不够。 5)铸铝模内浇口截面积过小,铝水过早凝固堵住铝水通道。 浇不满使转子电阻增大,效率降低,温升高,转差率大。 5.缩孔 产生缩孔的主要原因: 1)铝水、模具、铁芯温度搭配不适当,达不到顺序凝固和合理补缩的目的。如果上模预热温度过低,铁芯预热温度上下端不均匀,使浇门处铝水先凝固,上端环铝水凝固时得不到铝水补充,造成上端环缩孔。因为缩孔总是产生在铝水最后凝固的地方。 2)模具结构不合理,如内浇口截面积过小或分流器过高,使铝水在内浇口处通道增长,内浇口处铝水先凝固,造成补缩不良,会使上端环出现缩孔。又如模具密封不好或安装不当造成漏铝,则使得浇门处铝水量过少。无法起到补缩作用也容易造成缩孔。 缩孔使转子电阻增大,效率降低,温升高,转差率大。 6.裂纹 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1)工业纯铝中杂质含量不合理。工业纯铝中常有的杂质是铁和硅,大量实验分析证实,硅铁含量比对裂纹的影响很大,即硅铁比在1.5~10之间时容易出现裂纹。 2)铝水温度过高(超过800℃)时铝的晶粒变粗,伸长率降低,受不住在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力而形成裂纹。 3)转子端环尺寸设计不合理(厚度和宽度之比小于0.4)。 4)风叶、平衡柱和端环连接处圆角过小,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纹。

铝合金挤压型材几种常见缺陷解析

挤压铝型材表面颗粒状毛刺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在铝型材的挤压生产中,型材表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小颗粒吸附在型材表面上,这种的缺陷,仅有轻微手感,不仔细观察或手摸较难发现。但它严重影响氧化、电泳涂漆及喷涂型材的表面美观,降低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更是高档装饰型材的致命缺陷。因此,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在挤压生产实践中不断地观察分析,总结其成因,及时采取措施,是减少或杜绝这种缺陷的出现的有效手段。 一、颗粒吸附成因分析 1、挤压型材表面出现的颗粒状毛刺分为四种: 1)空气尘埃吸附,燃煤铝棒加热炉产生的灰尘、铝屑、油污及水份凝结成颗粒附着在热的型材表面。 2)铝棒中的杂质,如:精炼不充分遗留的金属夹杂物和非金属夹杂物。 3)时效炉内的灰尘附着。 4)铝棒中的缺陷及成分中的β相AlFeSi在高温下析出,使金属塑性降低,抗拉强度降低,产生颗粒状毛刺。 “吸附颗粒”的形成 2、原因 1)铝棒质量的影响 由于高温铸造,铸造速度快,冷却强度大,造成合金中的β相AlFeSi不能及时转变为球状α相AlFeSi,由于β相AlFeSi在合金中呈现针状组织,硬度高、塑性差,抗拉强度很低,在高温挤压时不仅会诱发挤压裂纹,而且会产生颗粒状毛刺,这种毛刺不易清理,手感强烈,颗粒附近常伴随有蝌蚪状拖尾,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呈现灰褐色,成分中富含铁元素。 铝棒中的杂质影响,铝棒在熔铸过程中,精炼不充分,泥土、精炼剂、覆盖剂以及粉末涂料和氧化膜夹杂等混入棒中,这些物质在挤压过程中,使金属的塑性和抗拉强度显著降低,极易产生颗粒状毛刺。 棒的组织缺陷常见的有疏松、晶粒粗大、偏析、光亮晶粒等,所有这些铸棒缺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铸棒基体焊合不好,造成了基体流动的不连续性,在挤压过程中,夹渣极易从基体中分离出来,通过模具的工作带时,粘附在入口端,形成粘铝,并不断被流动的金属拉出,极易产生颗粒状毛刺。 2)模具的影响 在挤压生产中,模具是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模具产生弹性变形。模具工作带由开始平行于挤压方向,受到压力后,工作带变形成为喇叭状,只有工作带的刃口部分接触型材形成的粘铝,类似于车刀的刀屑瘤。在粘铝的形成过程中,不断有颗粒被型材带出,粘附在型材表面上,造成了"吸附颗粒"。随着粘铝的不断增大,模具产生瞬间回弹,就会形成咬痕缺陷。若粘铝堆积较多,不能被型材拉出,模具瞬间回弹时粘铝不脱落,就会形成型材的表面粗糙、亮条、型材撕裂、堵模等问题。模具的粘铝现象见图1。我们现在使用的挤压模具基本是平面模,在铸棒不剥皮的情况下,铸棒表面及内在的杂质堆积在模具内金属流动的死区,随着挤压铸棒的推进及挤压根数的增多,死区的杂质也在不断的变化,有一部分被正常流动的金属带出,堆积在工作带变形后的空间内。 有的被型材拉脱,形成了颗粒状毛刺。因此,模具是造成颗粒状毛刺的关键因素。

常见铸件缺陷分析

常见铸件缺陷分析缺陷种类,缺陷名称生产原因 多肉类飞翅(飞边) 1.砂型表面不光洁,分型面不增整 2.合理操作xx准确 3.砂箱未固紧 4.未放压铁,或过早除去压铁 5.芯头与芯座间有空隙 6.压射前机器调整、操作不正确 7.模具镶块、活块已磨损或损坏,锁紧元件失效8.模具强度不够,发生变形 9.铸件投影面积过大,锁模力不够 10.型壳内层有裂隙,涂料层太薄 毛刺 1.合型操作不准确 2.砂箱未固紧 3.芯头与芯座间有空隙 4.分型面加工精度不够 5.参考飞翅内容 抬箱 1.砂箱未固紧

2.压铁质量不够,或过早除去压铁 胀砂 1.砂型紧实度低: 壳型强度低 2.砂型表面硬度低 3.金属液压头过高 冲砂 1.砂型紧实度不够,型壳强度不够 2.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3.金属流速过快,充型不稳定 4.压射压力过高,压射速度过快 5.金属液头过高 掉砂 1.合型操作不正确 2.型砂紧实度不够 3.型壳强度不够,发生破裂 铸件缺陷分析 缺陷种类缺陷名称产生原因 多肉类外渗物(外渗豆)内渗物(内渗豆) 1.铸型、型号、型芯发气最大,透气性低,排气不畅2.合金液有偏析倾向

3.凝固温度范围宽或凝固速度过慢 xx类气孔、针孔 1.铸件结构设计不正确,热节过多、过大 2.铸型、型壳、型芯、涂料等发气量大,透气性低,排气不畅 3.凝固温度范围宽,凝固速度数低 4.合金液含气量高,氧化夹杂物多 5.凝固时外压低 6.冷铁表面未清理干净,未挂涂料或涂料烘透 7.铜合金脱氧不彻底 8.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 缩孔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壁厚悬殊,过渡外圆角太小: 热节过多、过大 2.浇注系统、冷铁、冒口安放不合理,不利于定向凝固 3.冒口补缩效率低 4.浇注温度过高 5.压射建压时间长,增压不起作用撮终补压压力不足,或压室的充满度不合理 6.比压太小,余料饼术薄,补压不起作用 7.内浇道厚度过小,溢流槽容量不够 8.熔模的模组分布不合理,造成局部散热困难

压铸工艺详解

压铸简介 1. 简介 压铸是一种利用高压强制将金属熔液压入形状复杂的金属模内的一种精密铸造法。在1964年,日本压铸协会对于压铸定义为“在高温将熔化合金压入精密铸模,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高精度而铸面优良的铸造方式”。美国称压铸为Die Casting,英国则称压铸为Pressure Die Casting,而最为国内一般业者所熟悉的是日本的说法,称为压铸。经由压铸法所制造出来的铸件,则称为压铸件(Die castings)。 这些材料的抗拉强度,比普通铸造合金高近一倍,对于铝合金汽车轮毂、车架等希望用更高强度耐冲击材料生产的部件,有更积极的意义。 2. 压铸特点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 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 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 压铸 压铸机、压铸合金与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

压铸是一种精密的铸造方法,经由压铸而铸成的压铸件之尺寸公差甚小,表面精度甚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压铸件不需再车削加工即可装配应用,有螺纹的零件亦可直接铸出。从一般的照相机件、打字机件、电子计算器件及装饰品等小零件,以及汽车、机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复杂零件大多是利用压铸法制造的。 压铸法也有下列缺点: · (1)压铸合金受限制 目前的压铸合金只有锌、锡、铅、铜、镁、铝等六种,其中以铜合金的熔点最高、铝合金压铸应用广泛。最近亦有铸铁压铸的报告,但为了经济上的因素,仍须研究有关之材质,模具材料及作业方法等。 · (2)设备费用昂贵 压铸生产所需之设备诸如压铸机、熔化炉、保温炉及压铸模等费用都相当的昂贵。 (3)铸件之气密性差 由于熔液经高速充填至压铸模内时,会产生乱流之现象,局部形成气孔或收缩孔,影响铸件之耐气密性。目前有一种含浸处理的方法,可以用来改善耐气密性。 3. 压铸机 压铸机由于压铸合金的不同,在基本上可分成二大类,即冷室机及热室机。冷室机适合铜、镁、铝等高温合金的压铸,而热室机则应用于锌、锡、铅等低温合金的压铸。锌合金不但可利用热室机也可用冷室机压铸。高温合金不用热室法压铸的原因在于,热室机的柱塞(plunger)浸渍在机械的熔锅(Machine pot)中,柱塞的铁元素会污染合金的成份,因此高温合金都使用冷室机压铸。 4. 压铸合金 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目前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

铸件常见缺陷修补及检验

铸件常见缺陷的鉴别、起因、修补及检验----------------------------------------------福联造型,呋喃树脂、酚醛树脂、覆膜砂专家 1.缺陷的分类 铸件常见缺陷分为孔眼、裂纹、表面缺陷、形状及尺寸和重量不合格、成份及组织和性能不合格五大类。(注:主要介绍铸钢件容易造成裂纹的缺陷) 1.1孔眼类缺陷 孔眼类缺陷包括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 1.1.1气孔:别名气眼,气泡、由气体原因造成的孔洞。 铸件气孔的特征是:一般是园形或不规则的孔眼,孔眼内表面光滑,颜色为白色或带一层旧暗色。(如照片) 气孔 照片1 产生的原因是:来源于气体,炉料潮湿或绣蚀、表面不干净、炉气中水蒸气等气体、炉体及浇包等修后未烘干、型腔内的气体、浇注系统不当,浇铸时卷入气体、铸型或泥芯透气性差等。 1.1.2缩孔 缩孔别名缩眼,由收缩造成的孔洞。 缩孔的特征是: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产生的原因是:金属在液体及凝固期间产生收缩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浇铸系统不适当,冷铁的大小、数量、位置不符实际、铁水化学成份不符合要求,如含磷过高等。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等。 1.1.3缩松 缩松别名疏松、针孔蜂窝、由收缩耐造成的小而多的孔洞。 缩松的特征是:微小而不连贯的孔,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明显的网状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如照片2) 缩松 照片2 产生的原因同以上缩孔。 1.1.4渣眼

渣眼别名夹渣、包渣、脏眼、铁水温度不高、浇注挡渣不当造成。 渣眼的特征是:孔眼形状不规则,不光滑、里面全部或局部充塞着渣。(如照片3) 渣眼 照片3 产生的原因是:铁水纯净度差、除渣不净、浇注时挡渣不好,浇注系统挡渣作用差、浇注时浇口未充满或断流。 1.1.5砂眼 砂眼是夹着砂子的砂眼。 砂眼的特征是:孔眼不规则,孔眼内充塞着型砂或芯砂。 产生的原因是:合箱时型砂损坏脱落,型腔内的散砂或砂块未清除干净、型砂紧实度差、浇注时冲坏型芯、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型芯表面涂料不好等。 1.1.6铁豆 铁豆是夹着铁珠的孔眼、别名铁珠、豆眼、铁豆砂眼等。

▲铸钢件缺陷原因分析

铸钢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铸钢阀门由于其成本的经济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因而得到广泛的运用。由于阀门铸件的基本结构属于中空结构,形状比较复杂,铸造工艺受到铸件尺寸、壁厚、气候、原材料和施工操作的种种制约,因此,铸钢件常常会出现砂眼、气孔、裂纹、缩松、缩孔和夹杂物等各种铸造缺陷, 生产控制有一定难度,尤以砂型铸造的合金钢铸件为多。因为钢中合金元素越多钢液的流动性越差,铸造缺陷就更容易产生。 一、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 铸钢的熔点较高,钢液易氧化、钢水的流动性差、收缩性大,其体收缩率为10~14%,线收缩为1.8~2.5%。为防止铸钢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裂纹及粘砂等缺陷,必须采取较为复杂的工艺措施: 1、由于钢液的流动性差,为防止铸钢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因为浇注温度高,钢水的过热度大、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浇温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热裂、气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浇注温度约为钢的熔点温度+150℃;大型、厚壁铸件的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左右。 2、由于铸钢的收缩量较大,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大都采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措施,以实现顺序凝固。

3、为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应使其壁厚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4、铸钢的熔点高,相应的其浇注温度也高。高温下钢水与铸型材料相互作用,极易产生粘砂缺陷。因此,应采用耐火度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铸型,并在铸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锆砂粉制得的涂料。为减少气体来源、提高钢水流动性及铸型强度,大多铸钢件用干型或快干型来铸造,如采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石英砂型。 二、铸钢件常见的铸造缺陷 铸钢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铸造缺陷,常见的缺陷形式有:砂眼、粘砂、气孔、缩孔、缩松、夹砂、结疤、裂纹等。 A )砂眼缺陷 砂眼是由于金属液从砂型型腔表面冲下来的砂粒(块),或者在造型、合箱操作中落入型腔中的砂粒(块)来不及浮入浇冒系统,留在铸件内部或表面而造成的。砂眼缺陷处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芯)砂的小孔,是一种常见的铸造缺陷。 B)粘砂缺陷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难于清理。粘砂多发生在型、芯表面受热作用强烈的部位,分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两种。机械粘砂是由金属液渗入铸型表面的微孔中形成的,当渗入深度小于砂粒半径时,铸件不形成粘砂,只是表面粗糙,当渗入深度

炼钢生产流程详细讲解

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轧钢等流程。 (1)炼铁:就是把烧结矿和块矿中的铁还原出来的过程。焦炭、烧结矿、块矿连同少量的石灰石、一起送入高炉中冶炼成液态生铁(铁水),然后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2)炼钢:是把原料(铁水和废钢等)里过多的碳及硫、磷等杂质去掉并加入适量的合金成分。 (3)连铸:将钢水经中间罐连续注入用水冷却的结晶器里,凝成坯壳后,从结晶器以稳定的速度拉出,再经喷水冷却,待全部凝固后,切成指定长度的连铸坯。 (4)轧钢:连铸出来的钢锭和连铸坯以热轧方式在不同的轧钢机轧制成各类钢材,形成产品。 炼钢工艺总流程图

炼焦生产流程:炼业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 连铸生产流程:连续铸造作业乃是将钢液转变成钢胚之过程。上游处理完成之钢液,以盛钢桶运送到转台,经由钢液分配器分成数股,分别注入特定形状之铸模,开始冷却凝固成形,生成外为凝固壳、为钢液之铸胚,接着铸胚被引拔到弧状铸道中,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到完全凝固。经矫直后再依订单长度切割成块,方块形即为大钢胚,板状形即为扁钢胚。此半成品视需要经钢胚表面处理后,再送轧钢厂轧延.

铸造件问题原因及措施

铸件缺陷 铸件表面的砂孔和渣孔通常合称为“砂眼”。 翻砂过程中,气体或杂质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小孔,是铸件的一种缺陷。 例:铸件外轮廓精加工后,不得有气孔等铸造缺陷。砂(渣)眼在铸件表面上出现分布不均匀的小空洞,通常呈现不规整,深浅不一且内部较不光洁,无冷口现象。它主要是由于铁水不干净,浇注时夹渣混入,滤渣片下放时铲砂。铸型中残余小砂粒随铁水冲入型腔。合模时,铸型之间或铸型与砂芯之间挤压造成砂粒脱落。铸型砂性能不良(如:水分低,强度低等)方案设计时入水太快易造成冲砂。 铸造砂眼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1:型腔内沙粒没清净。2:浇注前从浇道或冒口等开放处侵入了沙粒。3:砂型强度不够,受外力作用引起脱落。4:浇注不连续或浇注速度太慢导致型腔内沙粒不能顺利漂浮到冒口上,而滞留在温度较低的地方。5:温度太高、浇注速度太快冲刷浇道卷入沙粒。 砂型铸造中为什么会出现多肉或缺肉 1、当型腔中某一部位的型砂由于各种原因而脱落时,便会留下一个凹坑,当金属液充满型 腔时,凹坑就变成了一块凸出的多肉。砂眼与多肉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缺陷。当铸型掉砂时,掉砂的地方便形成多肉,掉下的砂则形成砂眼或缺肉。 2、多肉的另一种可能是涨箱;砂眼与掉下的砂没有明确关系 铸造黑皮 在钢铁铸件外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皮,俗称黑皮。可以采用喷砂的方法去除,当然也可以用机加工手段去除,不方便的地方可以用酸洗的方法去除。有这层氧化皮后,由于这层氧化皮可能脱落,外观变得不好看,不易采取油漆电镀等防腐措施,如果浸在液体中使液体出现杂质。应该讲没有多少正面作用。 1、提高浇铸温度,采用保温冐口,铁水防氧化保护。适当增加加工余量 2、有可能是加工时刀具磨损过度导致刀具和零件产生摩擦产生的。请检查更换刀具。 3、适当增加加工余量

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铸件缺陷种类繁多,产生缺陷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它不仅与铸型工艺有关,而且还与铸造合金的性制、合金的熔炼、造型材料的性能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因此,分析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时,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缺陷的特征、位置、采用的工艺和所用型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消除缺陷。 一、浇不到 1、特征 铸件局部有残缺、常出现在薄壁部位、离浇道最远部位或铸件上部。残缺的边角圆滑光亮不粘砂。 2、产生原因 (1)浇注温度低、浇注速度太慢或断续浇注; (2)横浇道、内浇道截面积小; (3)铁水成分中碳、硅含量过低; (4)型砂中水分、煤粉含量过多,发气量大,或含泥量太高,透气性不良;] (5)上砂型高度不够,铁水压力不足。 3、防止方法 (1)提高浇注温度、加快浇注速度,防止断续浇注; (2)加大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截面积; (3)调整炉后配料,适当提高碳、硅含量; (4)铸型中加强排气,减少型砂中的煤粉,有机物加入量; (5)增加上砂箱高度。 二、未浇满 1、特征 铸件上部残缺,直浇道中铁水的水平面与铸件的铁水水平面相平,边部略呈圆形。 2、产生原因 (1)浇包中铁水量不够; (2)浇道狭小,浇注速度又过快,当铁水从浇口杯外溢时,操作者误认为铸型已经充满,停浇过早。

3、防止方法 (1)正确估计浇包中的铁水量; (2)对浇道狭小的铸型,适当放慢浇注速度,保证铸型充满。 三、损伤 1、特征 铸件损伤断缺。 2、产生原因 (1)铸件落砂过于剧烈,或在搬运过程中铸件受到冲撞而损坏; (2)滚筒清理时,铸件装料不当,铸件的薄弱部分在翻滚时被碰断; (3)冒口、冒口颈截面尺寸过大;冒口颈没有做出敲断面(凹槽)。或敲除浇冒口的方法不正确,使铸件本体损伤缺肉。 3、防止方法 (1)铸件在落砂清理和搬运时,注意避免各种形式的过度冲撞、振击,避免不合理的丢放; (2)滚筒清理时严格按工艺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 (3)修改冒口和冒口颈尺寸,做出冒口颈敲断面,正确掌握打浇冒口的方向。 四、粘砂和表面粗糙 1、特征 粘砂是一种铸件表面缺陷,表现为铸件表面粘附着难以清除的砂粒;如铸件经清除砂粒后出现凹凸不平的不光滑表面,称表面粗糙。 2、产生原因 (1)砂粒太粗、砂型紧实度不够; (2)型砂中水分太高,使型砂不易紧实; (3)浇注速度太快、压力过大、温度过高; (4)型砂中煤粉太少; (5)模板烘温过高,导致表面型砂干枯;或模板烘温过低,型砂粘附在模板上。 3、防止方法 (1)在透气性足够的情况下,使用较细原砂,并适当提高型砂紧实度;

铸件常见缺陷的判定及形成原因

铸件常见缺陷的判定及形成原因 一、毛刺: 缺陷判定 (1)铸件大部分或局部有圆形小疙瘩。 (2)浇口附近有圆形小疙瘩。(面层用的锆浆质量) 原因分析: 1.1浆的粘度太低(粘浆越厚、越稠利于控制,不过过厚、过稠又不利于干燥) 1.2滴浆时间太长,浆变的稀薄。 1.3配将搅拌不充分。(锆浆+硅溶胶,面层要求40+2s) 1.4锆浆老化:浆用的时间太长,出现胶凝(一般25天更换一次)超出有效期,强度变小。 1.5锆砂粒太粗,淋沙高度太高。 1.6化学粘砂:金属液与面层浆发生反应(Cro的含量多少)锆粉耐火度不够;浇注温度和培烧温度太高;局部过热。 1.7搅拌设备生锈(L型搅拌器)锆粉含铁磁性高。 1.8浇口附近有热点(一般浇口高15mm) 1.9涂料对蜡膜的浸润性差。 即:控制毛刺的关键在于控制面层质量(锆浆质量)。 二、跑火: 缺陷判定 型壳在浇注时金属液穿透铸件形成不规则的金属凸起,铸件内腔,凹槽内有多余金属称外炮火。 原因分析: (1)型壳在空洞或狭缝处的强度太低。 1.1结构不合理(盲孔、细孔,高度/直径>时应无事)(5、5层型壳) 1.2涂挂不良,欲湿、浮砂未清干净。 1.3干燥不良(物理硬化) 1.4浆粘度太低。 (2)型壳整体强度太低(层数不够) 2.1层数不够,一般大于4、5层或7、5层最大到10、5层。 2.2粘度太低。 (3)脱蜡裂(腊膨胀裂) (4)机械损伤。 (5)耐火材料热稳定性不好,高温强度低。 总论:跑火是因为所用型壳强度不够,或浇注时对型壳冲击力过大,或型壳急冷急热性差,或操作和运输过程中性壳撞击出现裂纹,在浇注时型壳开裂,钢液顺裂口外流造成。 内腔跑火则是由于内腔和凹槽等处局部未涂上涂料;涂料带气;未撒上砂使型壳存在孔隙,浇注时金属液进入空隙或穿透有缺陷的型壳形成。 三、剥落: 缺陷判定:铸件表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形状不规则的疤片状凸起物。 原因分析:

锻造-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分,1~6小题每题1.5分,7题1分) 1、再结晶:当金属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0.4倍),以某些碎晶、杂质等为核心,逐渐形成新的等轴晶粒,从而消除冷变形强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 2、冷变形:变形后,金属只有硬化组织而无再结晶组织,称为冷变形。 3、冲孔连皮:对于具有通孔的锻件,由于不可能靠上、下模的突起部分把金属完全挤压掉,故终锻后在孔内留下一薄层金属,称为冲孔连皮。 4、锻造流线:铸锭中的夹杂物,在变形过程中随着晶粒一起被拉长,通过再结晶,依然呈条状分布,形成锻造流线。 5、模锻: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与锻件形状一致的模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 6、拉深:变形区在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下,使板料(或浅的空心坯)成形为空心件(深的空心件)而厚度基本不变的加工方法称为拉深。 7、翻边:翻遍是用扩孔的方法是带孔件在孔口周围冲制出竖直边缘的冲压成形工序。 二、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共20分,每小题2分,判断1分,把错误改出来1分) 1、模锻只适合生产中小型锻件的大批、大量生产。(√)p85 2、区分冷、热变形的标志是变形过程是否加热。(╳)P77 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为热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变形为冷变形。

3、就锻造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碳素钢比合金钢差,低合金钢比高合金钢好。(╳)78 碳素钢比合金钢好 4、终锻温度低能使锻件粗大的组织细化,因此终锻温度应越低越好。(╳)p79 终锻温度过低,难以锻造。 5、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的区别是前者的圆角较小及斜度较大。(╳) 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的区别是前者的圆角和斜度较小p86 6、设计模锻件时,凡平行于锤击方向的表面都应设计斜度. (√)p92 7、一般冲裁所得到的零件,断面光滑,尺寸精度高,不需要进行修整。(╳)p98 用一般冲裁方法所冲出的零件,断面粗糙,带有锥度,尺寸精度不高。冲裁后常须进行修整。 8、在设计弯曲模具时,应使模具弯曲角比工件要求弯曲角大一个回弹角度。(╳)p98 模具弯曲角比工件要求弯曲角小一个回弹角度 9、冲孔工序中用的凹模刃口尺寸取决于孔的尺寸,凸模刃口尺寸则为凸模尺寸加间隙值。(╳)p97 冲孔工序中用的凸模刃口尺寸取决于孔的尺寸,凹模刃口尺寸则为凸模尺寸加间隙值。 10、拉深过程中,坯料周向尺寸和径向尺寸,应力状态主要为压应力(╳)p100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报告文案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 铸造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铸件缺陷名称、特征和产生的原因,见表。 常见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 .学习帮手.

缺陷名称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 气孔 在铸件部或表 面有大小不等 的光滑孔洞①炉料不干或含氧化物、杂质多;②浇注工具或炉前添加剂未烘干;③型砂含水过多或起模和修型时刷水过多;④型芯烘干不充分或型芯通气孔被堵塞;⑤春砂过紧,型砂透气性差;⑥浇注温度过低或浇注速度太快等 缩孔与缩松缩孔多分布在 铸件厚断面 处,形状不规 则,孔粗糙①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壁厚相差过大,厚壁处未放冒口或冷铁;②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位置不对; ③浇注温度太高;④合金化学成分不合格,收缩率过大,冒口太小或太少 砂眼在铸件部或表 面有型砂充塞 的孔眼①型砂强度太低或砂型和型芯的紧实度不够,故型砂被金属液冲入型腔;②合箱时砂型局部损坏;③浇注系统不合理,浇口方向不对,金属液冲坏了砂 .学习帮手.

型;④合箱时型腔或浇口散砂未清理干净 粘砂铸件表面粗 糙,粘有一层 砂粒①原砂耐火度低或颗粒度太大;②型砂含泥量过高,耐火度下降;③浇注温度太高;④湿型铸造时型砂中煤粉含量太少;⑤干型铸造时铸型未刷涂斜或涂料太薄 夹砂铸件表面产生 的金属片状突 起物,在金属 片状突起物与 铸件之间夹有 一层型砂①型砂热湿拉强度低,型腔表面受热烘烤而膨胀开裂;②砂型局部紧实度过高,水分过多,水分烘干后型腔表面开裂;③浇注位置选择不当,型腔表面长时间受高温铁水烘烤而膨胀开裂;④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太慢 错型铸件沿分型面 有相对位置错①模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未对准;②合箱时,上下砂箱错位;③上下砂箱未夹紧或上箱未加足够压 .学习帮手.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铸造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铸件缺陷名称、特征和产生的原因,见表。

常见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缺陷名称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 气孔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 大小不等的光滑孔洞①炉料不干或含氧化物、杂质多;②浇注工具或炉前添加剂未烘干;③型砂含水过多或起模和修型时刷水过多;④型芯烘干不充分或型芯通气孔被堵塞;⑤春砂过紧,型砂透气性差;⑥浇注温度过低或浇注速度太快等 缩孔与缩松缩孔多分布在铸件厚 断面处,形状不规则, 孔内粗糙①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壁厚相差过大,厚壁处未放冒口或冷铁;②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位置不对;③浇注温度太高;④合金化学成分不合格,收缩率过大,冒口太小或太少

砂眼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 型砂充塞的孔眼①型砂强度太低或砂型和型芯的紧实度不够,故型砂被金属液冲入型腔;②合箱时砂型局部损坏;③浇注系统不合理,内浇口方向不对,金属液冲坏了砂型; ④合箱时型腔或浇口内散砂未清理干净 粘砂铸件表面粗糙,粘有一 层砂粒①原砂耐火度低或颗粒度太大;②型砂含泥量过高,耐火度下降;③浇注温度太高;④湿型铸造时型砂中煤粉含量太少;⑤干型铸造时铸型未刷涂斜或涂料太薄 夹砂铸件表面产生的金属 片状突起物,在金属片 状突起物与铸件之间①型砂热湿拉强度低,型腔表面受热烘烤而膨胀开裂;②砂型局部紧实度过高,水分过多,水分烘干后型腔表面开裂;③浇注位置选择不当,型腔表面长时间受高温铁水烘烤而膨胀开裂;④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太慢

夹有一层型砂错型 铸件沿分型面有相对位置错移①模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未对准;②合箱时,上下砂箱错位;③上下砂箱未夹紧或上箱未加足够压铁,浇注时产生错箱 冷隔铸件上有未完全融合 的缝隙或洼坑,其交接 处是圆滑的①浇注温度太低,合金流动性差;②浇注速度太慢或浇注中有断流;③浇注系统位置开设不当或内浇道横截面积太小;④铸件壁太薄;⑤直浇道(含浇口杯)高度不够;⑥浇注时金属量不够,型腔未充满

铸造模拟软件讲解

PROCAST ProCAST由法国ESI公司开发的综合的铸造过程软件解决方案,有20多年的历史,提供了很多模块和工程工具来满足铸造工业最富挑战的需求。基于强大的有限元分析,它能够预测严重畸变和残余应力,并能用于半固态成形,吹芯工艺,离心铸造,消失模铸造、连续铸造等特殊工艺。 procast 百科名片 ProCast软件界面 ProCAST由法国ESI公司开发的综合的铸造过程软件解决方案,有20多年的历史,提供了很多模块和工程工具来满足铸造工业最富挑战的需求。基于强大的有限元分析,它能够预测严重畸变和残余应力,并能用于半固态成形,吹芯工艺,离心铸造,消失模铸造、连续铸造等特殊工艺。 目录 适用范围材料数据库 模拟分析能力 分析模块 ProCAST特点 模拟过程 展开 适用范围 材料数据库 模拟分析能力 分析模块 ProCAST特点 模拟过程 展开 ProCast应用(10张) 编辑本段适用范围 ProCAST适用于砂型铸造、消失模铸造、高压铸造、低压铸造、重力铸造、

软件操作界面 倾斜浇铸、熔模铸造、壳型铸造、挤压铸造、触变铸造、触变成形、流变铸造。由于采用了标准化、通用的用户界面,任何一种铸造过程都可以用同一软件包ProCAST进行分析和优化。它可以用来研究设计结果,例如浇注系统、通气孔和溢流孔的位置,冒口的位置和大小等。实践证明,ProCAST可以准确地模拟型腔的浇注过程,精确地描述凝固过程。可以精确地计算冷却或加热通道的位置以及加热冒口的使用。 编辑本段材料数据库 ProCAST可以用来模拟任何合金,从钢和铁到铝基、钴基、铜基、镁基、镍基、钛基和锌基合金,以及非传统合金和聚合体。ESI旗下的热物理仿真研究开发队伍汇集了全球顶尖的五十多位冶金、铸造、物理、数学、计算力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专家,专业从事ProCAST和相关热物理模拟产品的开发。得益于长期的联合研究和工业验证,使得通过工业验证的材料数据库不断地扩充和更新,同时,用户本身也可以自行更新和扩展材料数据。除了基本的材料数据库外,ProCAST还拥有基本合金系统的热力学数据库。这个独特的数据库使得用户可以直接输入化学成分,从而自动产生诸如液相线温度、固相线温度、潜热、比热和固相率的变化等热力学参数。 编辑本段模拟分析能力 ProCAST可以分析缩孔、裂纹、裹气、冲砂、冷隔、浇不足、应力、变形、模具寿命、工艺开发及可重复性。ProCAST几乎可以模拟分析任何铸造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铸造工程师提供新的途径来研究铸造过程,使他们有机会看到型腔内所发生的一切,从而产生新的设计方案。其结果也可以在网络浏览器中显示,这样对比较复杂的铸造过程能够通过网际网络进行讨论和研究。 编辑本段分析模块 ProCAST是针对铸造过程进行流动一传热一应力耦合作出分析的系统。它主要由8个模块组成:有限元网格划分MeshCAST基本模块、传热分析及前后处理(Base License)、流动分析(Fluid flow)、应力分析(Stress)、热辐射分析(Radiation)、显微组织分析(Micromodel)、电磁感应分析(Electromagnetics)、反向求解(Inverse),这些模块既可以一起使用,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对于普通用户,ProCAST应有基本模块、流动分析模块、应力分析模块和网格划分模块。 1)传热分析模块 本模块进行传热计算,并包括ProCAST的所有前后处理功能。传热包括

常见铸件缺陷分析

常见铸件缺陷分析 缺陷种类,缺陷名称生产原因 多肉类飞翅(飞边) 1.砂型表面不光洁,分型面不增整 2.合理操作朱准确 3.砂箱未固紧 4.未放压铁,或过早除去压铁 5.芯头与芯座间有空隙 6.压射前机器调整、操作不正确 7.模具镶块、活块已磨损或损坏,锁紧元件失效 8.模具强度不够,发生变形 9.铸件投影面积过大,锁模力不够 10.型壳内层有裂隙,涂料层太薄 毛刺 1.合型操作不准确 2.砂箱未固紧 3.芯头与芯座间有空隙 4.分型面加工精度不够 5.参考飞翅内容 抬箱 1.砂箱未固紧 2.压铁质量不够,或过早除去压铁 胀砂 1.砂型紧实度低:壳型强度低 2.砂型表面硬度低 3.金属液压头过高 冲砂 1.砂型紧实度不够,型壳强度不够 2.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3.金属流速过快,充型不稳定 4.压射压力过高,压射速度过快 5.金属液头过高 掉砂 1.合型操作不正确 2.型砂紧实度不够 3.型壳强度不够,发生破裂 铸件缺陷分析 缺陷种类缺陷名称产生原因 多肉类外渗物(外渗豆)内渗物(内渗豆) 1.铸型、型号、型芯发气最大,透气性低,排气不畅

2.合金液有偏析倾向 3.凝固温度范围宽或凝固速度过慢 孔洞类气孔、针孔 1.铸件结构设计不正确,热节过多、过大 2.铸型、型壳、型芯、涂料等发气量大,透气性低,排气不畅 3.凝固温度范围宽,凝固速度数低 4.合金液含气量高,氧化夹杂物多 5.凝固时外压低 6.冷铁表面未清理干净,未挂涂料或涂料烘透 7.铜合金脱氧不彻底 8.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 缩孔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壁厚悬殊,过渡外圆角太小:热节过多、过大2.浇注系统、冷铁、冒口安放不合理,不利于定向凝固 3.冒口补缩效率低 4.浇注温度过高 5.压射建压时间长,增压不起作用撮终补压压力不足,或压室的充满度不合理 6.比压太小,余料饼术薄,补压不起作用 7.内浇道厚度过小,溢流槽容量不够 8.熔模的模组分布不合理,造成局部散热困难 缩松疏松 1.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宽,或凝固速度低 2.合金液体含气量高,透气性差 3.参见缩孔类 裂纹、冷隔类冷裂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易变形产品道部位未加工艺加强肋,未给出预变形量:壁厚悬殊等 2.铸型、型壳、砂芯、模具等退让性差 3.铸件冷却过程中,冷却不均匀 4.铸型、型壳、模具温度过低 5.钢液中含氧量过高 6.铸件落砂过早 7.水爆温度过高 热裂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壁厚悬殊,造成过渡区应力集中 2.铸型、型壳、型芯,模具退让性差 3.压铸件留模时间过长 4.浇注温度过高:晶粒粗大 5.合金液中气体、夹杂含量过高

铝合金铸造常见缺陷与对策

铝铸件常见缺陷及整改办法 铝铸件常见缺陷及整改办法 1、欠铸(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 形成原因: (1)铝液流动性不强,液中含气量高,氧化皮较多。 (2)浇铸系统不良原因。内浇口截面太小。 (3)排气条件不良原因。排气不畅,涂料过多,模温过高导致型腔内气压高使气体不易排出。 防止办法: (1)提高铝液流动性,尤其是精炼和扒渣。适当提高浇温和模温。提高浇铸速度。改进铸件结构,调整厚度余量,设辅助筋通道等。 (2)增大内浇口截面积。 (3)改善排气条件,增设液流槽和排气线,深凹型腔处开设排气塞。使涂料薄而均匀,并待干燥后再合模。 2、裂纹: 特征:毛坯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裂缝,呈不规则线状,有穿透和不穿透二种,在外力作用下呈发展趋势。冷、热裂的区别:冷裂缝处金属未被氧化,热裂缝处被氧化。 形成原因: (1)铸件结构欠合理,收缩受阻铸造圆角太小。 (2)顶出装置发生偏斜,受力不匀。 (3)模温过低或过高,严重拉伤而开裂。 (4)合金中有害元素超标,伸长率下降。 防止方法: (1)改进铸件结构,减小壁厚差,增大圆角和圆弧R,设置工艺筋使截面变化平缓。(2)修正模具。 (3)调整模温到工作温度,去除倒斜度和不平整现象,避免拉裂。 (4)控制好铝涂成份,成其是有害元素成份。 3、冷隔: 特征:液流对接或搭接处有痕迹,其交接边缘圆滑,在外力作用下有继续发展趋势。 形成原因: (1)液流流动性差。 (2)液流分股填充融合不良或流程太长。 (3)填充温充太低或排气不良。 (4)充型压力不足。 防止方法:

(1)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检查调整合金成份。 (2)使充填充分,合理布置溢流槽。 (3)提高浇铸速度,改善排气。 (4)增大充型压力。 4、凹陷: 特征:在平滑表面上出现的凹陷部分。 形成原因: (1)铸件结构不合理,在局部厚实部位产生热节。 (2)合金收缩率大。 (3)浇口截面积太小。 (4)模温太高。 防止方法: (1)改进铸件结构,壁厚尽量均匀,多用过渡性连接,厚实部位可用镶件消除热节。(2)减小合金收缩率。 (3)适当增大内浇口截面面积。 (4)降低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采用温控和冷却装置,改善模具热平衡条件,改善模具排气条件,使用发气量少的涂料。 5、气泡 特征:铸件表皮下,聚集气体鼓胀所形成的泡。 形成原因: (1)模具温度太高。 (2)充型速度太快,金属液流卷入气体。 (3)涂料发气量大,用量多,浇铸前未挥发完毕,气体被包在铸件表层。 (4)排气不畅。 (5)开模过早。 (6)铝液温度高。 防止方法: (1)冷却模具至工作温度。 (2)降低充型速度,避免涡流包气。 (3)选用发气量小的涂料,用量薄而均匀,彻底挥发后合模。 (4)清理和增设排气槽。 (5)修正开模时间。 (6)修正熔炼工艺。 6、气孔(气、渣孔) 特征:卷入铸件内部的气体所形成的形状规则,表面较光滑的孔洞。 形成原因: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处理1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处理 一、飞边: 飞边就是铸件在分型面上(或活动部位处)突出过多的金属薄片。产生的原因有: 1.压射前机器的调整、操作不合适。 2.模具及滑块损坏,闭锁原件损坏 3.模具镶块及滑块磨损 4.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 5.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 6.投影面积计算不正确,超过锁模力 二、气泡 铸件表面下,聚齐气体因热胀将表面鼓起的泡,称为气泡。产生的原因: 1.模具温度过高 2.金属液卷入气体过多 3.涂料过多,浇入前未燃净,使挥发气体被包在铸件表面。 4.排气不畅 5.开模过早 三、孔穴 孔穴包括气孔和缩孔 气孔,气孔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液卷入气体形成内表面光亮和光滑、形状较为规则的孔洞,另一种是合金熔炼不正确或精炼不够,气体溶解于合金中。压铸时,激冷甚剧,凝固很快,溶于金属中的气体来不及析出,使金属内的气体留在铸件内形成孔洞。产生的原因有: 1.浇口位置选择和导流不当,导致金属液进入型腔产生正面撞击及漩涡。 2.流道形状设计不良, 3.压室充满度不够 4.内浇口速度太高,形成端流。 5.排气不畅 6.模具型腔位置太深 7.机械加工于量太大 8.涂料过多,在填充前未燃尽 9.炉料不干净,精炼不良 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金属补充不足形成的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产生的原因有: 1.合金规范不合适,浇入温度过高 2.金属液过热时间太长 3.比压太低 4.余料柄太薄,最终补压不到作用 5.内浇口截面积过小(主要是厚度不够) 6.溢流槽位置不对或容量不够 7.铸件结构不合理,有热节部位,并且该处无法用溢流槽解决 8.铸件的壁厚变化太大 四、夹杂

夹杂又称为夹物、砂眼、夹渣。在铸件表面或内部形成不规则的孔穴部分或全部充塞着杂物,产生的原因有: 1.炉料不干净 2.合金精炼不够,熔渣未除净 3.舀取金属液时带入熔渣及金属氧化物 4.模具未清里干净 5.涂料中石墨太多 五、冷豆 冷豆也称铁豆,其表现是嵌在铸件表面,未和铸件完全融合的金属颗粒,产生的原因有: 1.浇注系统设置不当 2.填充速度过快 3.金属过早进入型腔 六、麻面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填充时,金属液分散成密集液滴,高速撞击型壁,结果形成具有强烈流向的细小、密集的麻点区域。 七、印痕 顶出原件引起:表现是在铸件表面上出现凹痕或凸痕,产生原因: 1.顶出原件调整不正确 2.推杆端部模损 3.推杆面积太小 4.开模过早 镶件或活动部分引起:表现在铸件平整的表面上出现阶梯痕迹,产生的原因有: 1.镶件部分松动 2.活动部分松动或磨损 3.镶件的侧壁表面由动定模互相穿插的镶件所形成 八、裂纹 铸件的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的缝隙,呈不规则线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发展的趋势,这种缺陷称为裂纹 原因: 铸件结构和形状引起的: 1.铸件的壁厚处与壁薄相接处转变剧烈 2.铸件上的转折处圆角不够 3.铸件上能安装推杆的位置不够,造成推杆分布不均衡 4.铸件设计上考虑不周收缩时产生应力而撕裂 模具的成型零件表面质量不好,装固不稳引起的: 1.成型表面沿出模方向有凹陷(或凹坑),铸件脱出撕裂 2.凸的成型表面其根部加工痕迹未能消除,铸件被撕裂 3.成型零件装固有偏斜,阻碍铸件脱出 顶出造成的: 1.模具的顶出原件安置不合理(位置或个数) 2.顶出机构偏斜,顶出力不均衡 3.模具的顶出机构与压铸机上的顶出器的连接不合理,或有歪斜,或动作不协调 4.顶动顶出时的机器顶杆长短不一致,液压顶出的顶棒长短不一致 合金的成分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