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课题一: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l、第10页例2、例3和练习三的第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运算.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

接着教师出示例l,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

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行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然后共同订正。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

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

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左边的式题,可指名说出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而画一条根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应该注意的事项.

然后,做右边的式题。

教师: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有乘法运算:左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前,右边的是乘法运算在

后。)

教师: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虽然乘法在后面,也要先算乘法。

教师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一条红线,表示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要先把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0—”照抄下来,再把6×3的积18写在“—”的后面。第二步再把“50—18”的差“32”写在第三行。

让学生齐读教科书第9页例1下面的法则,并指名复述。

3.做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练习题,提醒学生在做题前先想一想运算顺序,再一步一步地进行运算,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共同订正。

课间活动。

4.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

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加、减和除法运算;它们都有除法运算。)

教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教师:左边的算式要先算什么?(先算除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红粉笔在除法下面画一横线,强调虽然除法在后面,也要先算除法,接着教师可鼓励学生在书上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后,集体订正,帮助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纠正错误。

让学生齐读教科书第10页例3上面的法则,并指名复述。

5.做例3下面“做一做”的习题,提醒学生在做题前先想一想运算顺序,再一步一步地进行运算。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集体订正。

6.小结。

教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说先什么和书写格式应注意的问题。

2.做练习三的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检查、改正,然后共同讨论。

3.做练习三第3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书写格式,发现问题及时辅导,最后集体订正。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市级公开课《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市级公开课《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2、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体验书写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记忆内容发张、变化间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口算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4 = 9×5= 36÷9= 40÷8= 45÷9 = 24+8= 56÷7= 49÷7= 42÷6 = 24÷8= 45+20= 45÷5= 30 – 5 = 42+6= 56÷7= 9×2=

4×9 = 8×7= 24—8= 6×9= (2).计算下面各题 45+20+7 15+8 – 6 52 – 20 – 9 27 – 8+4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是按什么顺序来计算的? 二、学新: 1.教学例6 (1)出示例题 2×3×4 36÷4×3 先出示例题,再知道学生读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分别读2乘3再乘4,36除以4再乘3) (2)引导思考计算过程 谈话:第一道题是连乘,第二道算式是乘除混合。这两道算式该怎么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 交流:第一道题怎么算? 这道题是怎么算的?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先算2×3=6,再算6×4=24 交流:第二题怎么算?大家一起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集体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概括算法

300道分数混合运算1有答案

分数混合运算1 一.计算题(共50小题)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32×12×[(﹣)×3]÷50+÷ ×2014﹣×2015 ﹣(+)﹣×+× · 2.计算. 8﹣×÷4 ÷+×4 ×(÷+)60×(﹣+) 3.直接写出得数. +=×17×4=÷=10﹣=2÷1%﹦ 12×(+)=×99+= 8÷=×2÷2×=) 100÷1%= 4.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5=﹣(﹣)=+﹣+= ÷÷×=×÷×=~ +++++= 48×+3÷7= 5.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6÷﹣÷6 (+﹣)÷ ×﹣÷13 ﹣××[÷(﹣)] 6.计算下面各题打星号的要简算. ? ×﹣÷23 ×[÷(﹣)] ※(+)×29×23

※×+÷5+. 7.正确合理地计算下面各题 ÷×(﹣)7﹣(2+1)× 15﹣﹣2×+7×9 ××250 - 3×+7÷9×5+÷. 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并写出主要过程) 1125﹣997109×101(+++)×25 ×﹣×(+﹣)÷[﹣(+)]×.9.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 (+)÷ +×+ 21÷(+)÷ ×﹣÷ ×[÷(﹣)]. 1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8÷×8 ②﹣﹣ ③24×(+﹣) ④×[﹣(﹣)]. ) 1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

③2﹣× ④(+)÷﹣. 1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8+ [﹣(﹣)]÷ ×+× — (++)×72 +++. 13.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36+64×85+15 (2)×9×25 (3)61×40%+38×+ (4)2475÷45+2475÷55 (5)(15﹣14×)× (6)+﹣+. 14.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 ×+÷ ×99+ (+)÷ ÷[×(+)]. 15.计算下面各题.

混合运算试题(一)

混合运算试题(一)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9= 35-14= 6×4= 42÷6= 15+32= 100-92= 8×7= 63÷7= 25÷5= 48÷6= 56÷8= 125+25= 6×9-24= 32÷8+12= 25-3÷3= 12+3×8= 4×4÷2= 9×(15-8)= (9+9)÷2= 5×6+9= 5-8÷4= 4+24÷8= 49÷7+63= 54÷6-9= 27+81÷9= 6×8-24= 2、脱式计算 24+12÷6= 35-63÷7= 5×8-39= (23+49)÷8= 48-18÷3= (52-45)×6= 23+5×8= 2×6+37= 90-3×9= 8×7-34= 7×5+18= 32÷4+25= 72÷(24-16)= (34+47)÷9= 56-2×6= 能力知识: 一、填空题 1、在○里填上>、<或=。 6×5+6○35 (3+5)×1○8 20-4÷4○4 5×(10-8)○10 38○6×7-3 63○7×8+9 2、看下面各题,按要求写出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 (1)6×7=42 42-1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9=24 24÷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枝,送给妹妹12枝,还剩多少枝?这道题先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2+42÷6这道题里,要先算(),再算()。 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再算( )。 6、7个6是( ),再加上25的和是( )。 7、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 )。 8、在52+8×7这道题中,既有( )法,又有( ),要先算( )法,再算( )法。 9、二年级有女生13人,男生17人,共有学生( )。如果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 )组。列一个综合算式是( )。 二、判断题。(9分)

四则混合运算(1)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1)教案 内容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一第1~3题。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重点难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 ====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 ===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出示例1.学生认真观察例1教学情境图,从中获得信息。 1.根据这个情景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要求还剩下多少个,需要先求什么呢? 3.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应怎样列式? 4.想一想: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即时练习。 125+75×4—90360÷40+17×8 == == (二)教学例2(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1.独立尝试。 先独立把例2的计算过程写完整,再小组内交流。 2.讨论计算方法。 a.例2与例1有什么不同之处。 b.算式里有小括号,应怎样计算。 三、自我检测 1、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150—30×2(300+240)÷36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第二学段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主要包括“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同级运算、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回忆,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学习,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以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加强板书示范,采用画下划线、标箭头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通过解决“跷跷板乐园”等情境中的问题,呈现矛盾冲突,在自主探索、对比交流中,使学生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规定的合理性,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后,对7+(4×3)这一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重点解读,以“为什么要加括号?”等问题,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道理,顺势引出同样能够正确反映运算顺序且简单的算式“7+4×3”,最后通过“7+(4×3)”“7+4×3”两个算式的对比,使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规则用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及追求简洁的数学表达的目的,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3.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先思考运算顺序再计算的解题习惯,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形成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的技能。 4.设计“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根据表格,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等练习,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反馈交流中,逐步学会合理使用小括号,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动态地化解练习难点,如在联系十一第9题的练习中,教师可将各个题目的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用磁性板条贴于黑板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让学生经历综合算式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规范地读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和列综合算式是知识经验,借助色条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烤面包”“买面包”“挖水沟”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知识经验,把已知信息在色条图上表示出来,直观地发现和提出中间问题,并借助色条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的支撑。 2.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借助色条图理解问题(两步计算)的策略,在反思、总结中,让学生明白“要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中间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同时更要注重指导与鼓励,让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学会认真倾听,理解他人想法,逐步实现算法的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混合运算(1)

一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第1课时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1

2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综合:3×4+6 12+6=18(元) =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2课时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学一年级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题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3000题 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1) 题量30道,姓名: 时 间: 分数: 日 期: 2+6-3= 4+5-6= 7+9-3= 5+6-5= 10+7-2= 3+4-7= 6+6-9= 12+7-6= 4+8-4= 19-2-4= 7+3+2= 4+6-1= 2+7-2= 5+1-6= 8+5-3= 10-9+9= 13+4-9= 5+3-5= 4+8-8= 9+5+4= 5+9-2= 3+8-6= 10+8-5= 2+3-3= 6+3-9= 10+2-4= 8+7-9= 15-5+4= 7+9-8= 4+4-7= 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2) 题量30道,姓名: 时 间: 分数: 日 期: 5+9-7= 8+3-5= 7+7-8= 6+2-7= 2+9-6= 5+6-3= 9+3-5= 2+9-3= 17+1-9= 10+5-7= 6+6-4= 9+2-5= 10+7-2= 7+4-5= 4+9-4= 4+5-8= 10+9-8= 4+11-6= 6+6-5= 7+5-4= 4+10-3= 15+4-2= 9+5-5= 5+6-8= 5+6-3=

6+7-3= 17-9+2= 5+5-7= 4+9-6= 10+9-10= 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3) 题量30道,姓名: 时 间: 分数: 日 期: 8+7-5= 7+6-2= 9+4-2= 10+8-7= 5+9-1= 8+3-8= 4+8-5= 2+7-6= 3+7-5= 4+11-10= 9+7-6= 6+2-6= 4+4-4= 5+3-8= 5+5-9= 5+8-7= 10+7-10= 4+6-5= 13+2-9= 9+9-3= 6+5-2= 10+6-9= 4+6-6= 6+9-5= 7+9-3= 12+7-8= 4+11-9= 4+9-3= 5+6-7= 4+7-5= 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4) 题量30道,姓名: 时 间: 分数: 日 期: 16-4+4= 7+6-2= 8+4-6= 4+11-6= 10+8-4= 8-2+5= 6+9-6= 6+9-6= 8+6-2= 9+5-2= 7+3+4= 7+3-5= 4+8-4= 2+9+3= 14+6-5= 9-2+7= 14+6-2= 3+5-8 19-8+1= 12+3-7= 8-6+4= 7+3-9= 6+2-6= 9+2+5= 10+4-8= 7+13-2= 8+9-5= 2+3-5= 11+6-2= 9+4+7=

小六奥数第1讲:分小四则混合运算(教师版)

第一讲分小四则混合运算 一、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三、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

混合运算(1) (第一单元计划)

一、混合运算(第一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单纯以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的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运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三步混合运算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的工具。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会计算两步的连加、连减、连乘、连除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分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求: 1、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 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 算中起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 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课时安排: 1、小熊购物………………………………1课时 2、买文具………………………………1课时 3、过河……………………………………1课时 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小熊购物。(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 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星期天小熊胖胖和好朋友壮壮一起去逛食品超市买好吃的,你们想一起看看吗?说说你们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景图)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图中几种食物的价钱: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个3元,糖果每袋5元,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 ·我知道了胖胖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 ·我看见图中的壮壮拿着20元钱。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多!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胖胖应付多少元? 师:胖胖应伏多少元?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以小朋友喜欢的小故事开头,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要解决“胖胖应付多少元?”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从图中我们已经知道1个面包是3元,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计算出胖胖买4个面包用的钱数3×4=12(元),然后再加上买1个蛋糕用的6元,这样胖胖一共要付的钱数就是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一) 【目的要求】 1、使学生复习和巩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会进行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会进行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会进行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什么叫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是什么? 3、计算: ( 1 ) 5451 61 32 2-+; ( 2 ) x x a 1 1 3-; ( 3 ) 4832 31 531 1312--+; ( 4 ) x y y x xy xy y y x ++--6253 新课讲解: 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及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学习了。当二次根式有意义时,它所取的值都是实数。我们说过在实数范围内,过去学过的运算律仍然使用。所以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可以把每一个二次根式看作一个“单项式”,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学过的运算律来做。 例1 计算: ( 1 ) 6)35278 (?-; ( 2 ) )3225)(65(-+ 解:( 1 ) 6)35278 (?-=635627 8 ?-? =6356278 ?-?

= 21534- ( 2 ) 182125225310225 )3225)(65(-+--=-+ = 26310225310225-+-- =219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98页 练习1、2 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和巩固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并利用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学习了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由于混合运算同时牵涉到加法、减法、乘法及分母有理化,所以要特别细心。一般说来,混合运算的结果也要求尽量化简。那就是说,结果中的每一“项”,或者是单项式,或者是最简二次根式,并且所有同类二次根式都要合并。 课外作业: 教科书第 203 页 习题 A 组 1、2 题; 同步精练练习 ( 一 )。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试题

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试卷(一) 一、计算下面各题 630÷(21-12)×16(420-42×7)÷6 530+54×4÷8 186-900÷(100-95)(630÷9-23)×250 168-48×16÷8 二、解决问题 1、果园里的苹果树和桃树共有840棵,其中苹果树有15行,每行24棵。如果桃树有8行,平均每行多少棵? 2、王师傅用3小时加工了105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王师傅再工作5小时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3、一把椅子售价55元,一张桌子的售价比椅子的2倍还多30元。买一套这样的桌椅需要多少元? 4、一把椅子售价55元,一张沙发的售价比椅子的7倍还多5元。一把椅子的售价比一张沙发便宜多少元? 5、一条裤子108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67元,买3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6、给一个房间的地面贴地砖。如果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160块正好贴满。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

(1)1120-(280-96÷8)(2)(42+38)÷(473-468)(3)100×[(48-15)÷5](4)[(125-25×5)+35 ]×60(5)200÷10+120×11(6)516-(320+320÷5) (7)2500-791÷7×8(8)[150-3÷(30-28)]×10 1.为“希望小学”捐图书,三年级捐152本,四年级捐的是三年级的2倍少12本,五年级捐的是三、四年级总和的2倍少12本,五年级捐书多少本? 2.公园里有菊花100盆,比月季花少35盆,郁金香是菊花和月季花总数的3倍还多15盆。公园里有郁金香多少盆? 3.水果店运来香蕉180千克,梨120千克,苹果比梨多50千克,西瓜的质量与香蕉和苹果的总质量的和同样多。运来西瓜多少千克?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1)教案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或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 38+5 28÷4 4×5 45-2 36÷9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2.开火车连算。 教师用卡片先出示前两个数,再出示第三个数。 4+5= 9-3= 15-7= 8+4= 3×8= 24÷6= 36÷9= 4×8= 54÷9= 6×2= 3.算一算。 58-14+6= 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二、互动新授 1.加减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1)2+9-7 (2)53-24+38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减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减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2.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 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15÷3×5 =5×5 =25 我们先算15÷3,得出5,再把这个商5与原来的算式中的“×5”写在下一行。接着我们计算5×5,其结果为25,将其写在第三行。25也是整个算式的结果。 在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算(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混合运算(1)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道计算题 12+4-6 6×3÷2 12-4+6 6÷3×2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揭题: 师:这是我们以前接触过的4道计算题,在这几道计算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加减是同一级的,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乘除也是同一级的,当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具店里有哪些商品。(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强调合成) 师: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师: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出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的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计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 师:先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格的算式5×3,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数),并用它与20想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作“综合算式”。 (2)学习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想一想,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先算除3本笔记本的价钱,然后加上一个书包的价钱)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3、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 6、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表达。为什么

如0÷5=5,因为一个数只有和0相乘,结果才是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0;5÷0=,找不到商,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的积都是0,不可能是5这样的非0数。 知识点三:乘除法的关系 1、因数x因数=积(求两个数的积用乘法) 48 ÷ 12 = 4 4 x 12 = 48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因数)x(因数)=(积) 48 ÷ 4 = 12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被除数÷除数=商(求两个数的商用除法) 48 ÷ 12 = 4 48 ÷ 4 = 12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 12 x 4 = 48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读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对混合运算的出示直截了当,例1是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例2是加减乘除均有的混合运算,例3是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这样安排直入主题,且逐层递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 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 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 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5+2= 7+6-3= 10-(5+2= 7+(6-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 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 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小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 X 2=14(元) (3)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 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 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 X 2=14(元)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4)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讨论:7 X 7-5和7 X(7-5 )有什么不同?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一、目的要求: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过程: 1、 自主探究:下列计算有无错误?若有错,应怎样改正? (1)74-22 ÷70=70÷70=1; (2)2×32 =(2×3)2 =62 =36; (3)6÷(2×3) (4)3 22-(-2)×(41-21 ) =6÷2×3 = 94-(21 -1) =3×3 =94+21 =9; =18 17 2、 试一试:在算式382(4)(75)-÷-?-+中有几种运算?请你算一算。 3、 你认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4、 例题1、计算(1)2 95(3)(2)4+?---÷ (2)[]3 (5)2(6)3005-?---÷ 练习:课本P51 练一练

例题2、计算(1)11()33()33-?÷?- (2)3 541(4)()()()772 -?-÷-- 5、 课堂练习:计算 (1)38(4)23--÷? (2)33(3)9-÷-÷ (3)22733(3)?÷+- (4)4435(2)2(2)-+--÷- (5)(28)(64)(1)5-÷-++-? (6)2(2)07(8)(2)÷-+÷--?- (7)13131()24524864??-+-?÷???? (8)22323 12(3)(2)(9)3÷-?---÷ (9)2 2 2 122(1)33 -÷?-

(10)32432(2)(1)(2)(2)-+-?---÷- (11)32 (1)(5)(3)2(5)??-?-÷-+?-?? 6、 小结:你认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些什么? 7、作业 :整理教学案;完成数学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加减混合运算一)

加减混合运算一) 《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有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 6); (- 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 “ +、一”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 +、一”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 (—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 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 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 二、新课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 2×3×4 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 (1)指导读算式。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

36÷4×3 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讨论。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看看又有谁来了。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8×3÷6= 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现了什么? 2、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5题,女同学做右边的5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愉快的参加了快乐岛的数学游园会,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你们太棒了。谁来讲讲今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想想做做第2题。 课后反思:

混合运算(1)

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一生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88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条103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3)买两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裤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8)一件上衣比两条裤子便宜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 =215+88 =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215 +103 + 88 215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算法。 教师对学生适当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合教材创设“买礼物”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又对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品德教育。 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见,能否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一课时.混合运算(1)doc

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 2×3=6(元) 6+7=13(元) 学生2: 2×3+7=13(元) 生3:7+2×3=13(元)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二、新授 (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2×3+7 ②7+2×3

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减问题。 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 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20—4×4=4(元)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