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资料

青少年心理学资料
青少年心理学资料

(或青春期)一般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段时期。初中阶段(十一二到十四五岁)被称为少年期,高中阶段(十四五到十七八岁)被称为青年时期。处于这两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时期,故又被称为青春发育期。

童时代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心里上重建人生,实现自我更新,也意味着摆脱过去与外界的联系方式,缔造新的生活世界。

.以生理特征,特别是第二性征作为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判别指标②.以心理、社会化状况为判别结束期的依据③.以生理、心里和社会化结合起来的综合指标确定青少年期的存在形式、存在内容和持续时间

①青少年智力走向成熟②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③青少年社会化程度加深

④青少年情感体验丰富○58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的人)⑴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⑵心理内容丰富但心理完整性水平低⑶自我意识高涨,但是自我控制欠缺⑷社会化加速的同时,个性化突出

1.脑和神经系统发育逐步完善

2.心血管系统功能趋于稳定

3.肺功能增强

4.体能不断提高

5.内分泌系统机能趋于完善

a.独立与依赖并存

b. 封闭与开放并存

c.勇敢与怯懦并存

d.高傲与自卑并存

e.眷恋童年又否定童年.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极加工过程中也表现的差异。

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作为引导。场独立性: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或内部感知线索作为引导。(差异和特点)

准确的概括性⑵记忆力发展的特点:①总体水平的提高②记忆材料的影响③短时记忆广度的增加④主导记忆的出现:有意记忆占记忆的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手段、抽象记忆成为优势记忆方式⑶想象力发展的特点①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②想象趋于现实化③想象内容更加复杂,抽象概括性更高⑷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①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A运用假设进行思维 B.推理能力不断提高,但发展水平不平衡②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③思维品质的矛盾性:A思维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B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④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⑸注意力发展的特点:①种类的过渡性②内容的深化性③品质的改善性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真正原因):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能动适应。理论的核心: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适

个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它属于量的变化,即“同化于己”。

个体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立新的图式来适应新的情况,它属于质的变化,即“外化于物”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⑴创造性教学的开设:在专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形成知识、发展基本智能的同时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它融学生的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与一体,并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学科教学内容为培养素材,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⑵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主要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的设置某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但是缺少创造性教学所具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⑶创造性学习的倡导: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⑷日常生活的培养: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环境。将日常生活的疑惑或不确定感转化为实际的问题,并加以创造性的解决,使青少年的创造力得到发展。⑸表象储备的丰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不断的丰富其已有的表象储备,改善质量,充实数量。学校的各科教学对扩大学生表象储备、发展创造力都有积极作用。⑹认知好奇心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和家长在于青少年的心灵进行接触探索时,必须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捕捉他们的智慧火花。另一方面要珍惜和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由不切实际到切合实际,由事物外部的好奇发展到事物内部的好奇,不断提高好奇心水平。

饰④情绪体验丰富多彩

措,生理上的早熟和晚熟导致外界的各种评价造成了不安和烦恼。这些如果排解不当将会困扰青少年的情绪。⑵学习因素。升学竞争的压力以及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的过高期望使他们面临消极评价。⑶社会关系因素。①亲子关系。一方面青少年渴望不再受父母的控制,希望得到更多的自主与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在情感上对父母依然是依赖的。②同伴关系。当收到同伴的嘲笑、抵制、指责和冷落时会产生最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与情感体验。③师生关系。由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掌握不准确,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青少年。有些教师只把精力放在少数尖子生身上,使其他学生受冷落甚至斥责和贬低,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

⑷认知因素。当他们对自己倾向于低估和自我责备,对事物倾向于产生无能为力的预感时,极易导致抑郁、焦虑等负面情感。还有一些青少年由于自卑、猜忌和冷漠,使他们对问题的评价出现偏差,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

之下曝光,最好在一对一的情景下进行。②压住自己不快的情绪,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其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③在指出错误的同时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满足需要的正确行为方式。⑵建立温暖、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和校园文化。教师做到一视同仁,了解他们各自的长处,通过举办活动为其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利用班会引导学生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⑶指导父母掌握调试方法。①给予孩子关爱与支持。如与他们共度闲暇的时光。对他们积极向上的行为加以奖赏等。②主动与孩子交流。③减少家庭中的紧张气氛。如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包括一定程度的隐私权。④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找心理医生等。⑷向青少年介绍多种应对刺激的情绪自我调适的方法。①理性情绪疗法法。写出困扰情绪的事实——写出对事物的信念——写出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了解典型的消极信念并与之辩论——建立新的信念②行为放松疗法。③环境调适法。变换地点、运动、听音乐

0—1岁)信任对不信任。这个阶段婴儿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婴儿在饮食、安全和爱等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懂得周围的各安全的地方,人是可以信赖的,从而形成基本信任感。⑵第二阶段(1—3岁)自主性对羞怯和疑惑。儿童进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冲突的矛盾中。这个阶段,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惑,他们就会形成坚强的意志。⑶第三阶段(3—6岁)主动性对内疚。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

行为和幻想。有了性别的意识。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感就会形成自信的美德。⑷第四阶段(6—11岁)勤奋对自卑。此时的儿童在学习上常常受过成功与失败的压力。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⑸第五阶段(11—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他们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并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促进自己的发展,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格特征。如果青少年这时期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统一性,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⑹第六阶段(20—24岁)亲密感对孤独感。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走向社会。他们需要在朋友、同事和夫妻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如果建立了稳定的个人同一性,意识到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在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就会产生亲密感。⑺第七阶段(24—65岁)生殖对停滞。这时个体已承担社会的任务,要求创造价值,贡献社会并照顾和指导自己的孩子。当一个人的生殖感高于停滞感时就会具有关心的美德。⑻第七阶段(65岁—死亡)自我完善对绝望感。这是人对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接近完成和进行反省的时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完善胜于绝望感,那他就会形成智慧的美德。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⑤成就的需要。

⑴重视青少年人格的整体调节⑵掌握人格教育的技术。①支持技术②认知矫正技术③行为矫正技术⑶帮助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自尊感⑷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对待挫折⑸引导青少年进行人格的自我教育。①运用适当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②帮助青少年了解现实的自我③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暗示-说服-模仿

的印象,也包括看到或听到有关对方其他方面的间接材料时所获得的印象

1)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1. 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

们常常要找到一个可以重新寄托感情的对象其次,在行为上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最后,在思想上对他们于都以前一直信任的父母的许多观点都要重新审视,而审视的结果往往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2. 与父母间的矛盾,从父母角度,从青少年角度,还来自两代人之间的代沟(2)青少年与教师的关系1. 师生关系的变化,首先,他们要求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独立和尊重,即使是教师出于良好的愿望如果在教育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仍用对待小学生的方式进行管理也会使他们产生反感甚至不满情绪。其次,他们对教师的学识尤其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期望。2. 师生关系的典型模式,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多向交往(3)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同龄团体通过正是团体和非正式团体,青少年友谊表现在选择性,稳定性,亲密性)

(1)增进师生间的理解与互动1.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2.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青少年。 3.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是

促进师生良好互动的有效手段(2)创设民主与和谐的班级氛围1. 确立班级发展目标2 .改善班级中的沟通渠道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3)培养青少年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1.树立交往的自信 2.把对方看成重要人物 3.学会倾听和自我表露(4)指导青少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1. 正确的看待父母2. 学会励志的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3. 与父母沟通

不尊重别人的处境和利益,缺乏感情2. 自我中心主义,只关心自己的处境和利益而忽视他人 3.对人不真诚,以获得利益为前提与人交往 4.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过分惧怕权威而又不关心下属。5.过分依赖他人而又尝试自尊 6.反抗性与嫉妒心理,有猜疑,偏激和敌对情绪7.过分自卑,过于敏感8 好高骛远,苛求他人

化现象。

自己边缘化。

社会化②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③理想目标的社会化④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三、家庭因素。

四、同伴群体(①同伴群体的社会化作用是无意识进行的②同伴群体中青少年能充分享有自由权利③同伴群体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④同伴群体容易满足青少年的种种需要)

1.明确的目的性

2. 较强的计划性

3. 一定的灵活性

4.不同的可控性

5.成分的相近性

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设置2. 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重要场所3. 青少年社会控制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满足青少年的某些心理需要2. 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3. 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4. 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突发性2.模仿性3.易变性4.盲从性

2. 交往需要

3. 情感宣泄

4. 娱乐休闲

5. 好奇心理

6. 自我表现直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具有正常的调控能力。

健全的人格⑥适应社会生活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理健康教育二、青少年自身维护心理健康途径①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②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学习负担要适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有张有弛)○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青少年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A满分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A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 厌恶疗法利用了(A )原理。 A. 条件反射 B. 间断强化 C. 强化依随 D. 用进废退满分:2.5 分 2. 科尔伯格采用(C )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了研究。 A. 认知法 B. 情感冲突法 C. 两难故事法 D. 对偶故事法满分:2.5 分 3. 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具有( C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满分:2.5 分 4. (A )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 型行为与态度。 A. 性别角色 B. 性别特征 C. 性别差异 D. 性别期望满分:2.5 分 5.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属于(B )的观点。 A. 行为学派 B. 认知学派 C. 精神分析学派 D. 人本主义满分:2.5 分 6. (A )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 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A. 理智感 B. 美感 C. 社会性情感 D. 道德感满分:2.5 分 7. (C)以因素分析为手段,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对个性进行研究,因此,他的特质论又称“特质 因素分析论”。 A. 荣格 B. 马斯洛 C. 卡特尔 D. 艾里克森满分:2.5 分 8. 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 是道德( C )。 A. 认知法 B. 情感冲突法 C. 两难故事法 D. 对偶故事法满分:2.5 分 9. 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C )两大阶段。 A. 思考决定 B. 贯彻决定 C. 执行决定 D. 完成决定满分:2.5 分 10. (C )领域多以学制为依据,参考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标准,对青少年期进行划分。 A. 医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 B. 生理学 C. 教育学 D. 社会政治思想工作满 分:2.5 分 11. 在时间上,女孩比男孩早成熟(B )年。 A. 1-2 B. 2-3 C. 3-4 D. 4-5 满分:2.5 分 12. 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B )。 A. 传授给孩子大量的性知识 B. 使孩子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第二性征 答: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2.焦虑 答: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 答: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 答: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或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 答: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正确。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将“就是性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性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纵向研究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件时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然而进行这种研究是比较有难度的。一方面,由于时间较长,被试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中途退出或丢失的现象。另一方面,主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耗时耗力。另外,在取样的代表性问题上这种方法也需要注意,并且需要注意在不断的重复测查中保持测验人员、测量工具和程序的一致。方法本身由于没有不同历史经历下的比较,较之横向研究,其结果的适用范围也就相应地减少了。 2.简述青少年注意发展的特点。 答:青少年的注意水平已经由童年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其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等心理品质,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注意的过程日趋稳定;(2)注意的广度日益增大;(3)注意的分配趋于协调;(4)注意的转移日渐灵活。 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①暴怒性与温和性②可变性与固执性③丰富性与孤独性 (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4.简答青少年对权威认知的特点。 答:权威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社会权力不同和对有更大社会权力的人服从的要求所导致的一种社会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达蒙用横向法及纵向法,来研究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情况,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六个水平或阶段。对成人权威的认识从绝对化向相对化和具体化过渡,这是青少年权威认知的特点。 5.简述社会支持的来源有哪些种类。 答: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有:(1)家庭支持系统: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长辈等。(2)同伴支持系统: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503[转贴2006-01-01 15:39:27] 字号:大中小一、填空题 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 2.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智力成分亚理论 。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卡特尔 。 4.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5.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 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0.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 个别差异 性。 11.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__执行决定____两大阶段。 1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1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 14.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 段。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16.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 17.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__个人童话_。 18.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1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20.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 青少年期 。

奥鹏青少年心理学答案

奥鹏青少年心理学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第二性征 答:第二性征是指非,而可以用来分辨一个物种的性别的特征。马特·里德利在其着作《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中认为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跟对手竞争所演变出来的。与第二性征相对的是,即是以来分别性别。 2.焦虑 答: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 3.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等)、(如兴趣、能力、、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和(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客观的、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4.性别角色 答:性别角色(Genderrole)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其形成在动物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来,动物界已可见到性

别角色分化的雏型。例如:大多数飞禽由雌鸟孵卵,雄鸟觅食或在巢旁守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雌雄两性的变化而演变。 5.他律 答:狭义来说,他律指非自愿地执行涵盖、(包括惩治和预防)和其他。广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正确。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矛盾动荡性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将“就是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件时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然而进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06052

06052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安徽) 课程代码:06052 教材:青少年心理学出版社:东北师大 主编:张向葵出版时间:2005 定价:¥26.00 前言: 青少年心理学是自己今年1月份考试用的,成绩合格。 本资料是自己根据教材、浙江考卷整理而成,考青少年心理学的同学应该知道,该课程没有考纲,很多地方都得自己整理,而且没有头绪。本备考资料适合安徽、浙江考生使用(自己根据安徽、浙江的考纲整理的),其他省可做备考参考,使用时请先确定上面的课程代码等信息是否符合本省考试计划,如果不符合,建议不要使用,以免浪费时间。 随着以后考试的发展,我将会将自己考试合格科目的相关备考资料陆续上传到文库中,欢迎到时讨论交流。 欢迎心理学的同学加QQ:1029605000,讨论交流。 高亮 2012.01.26 本次上传的资料: 青少年心理学06052 名词解释 青少年心理学06052 简答题(含论述题) 06052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大部分题目含参考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试题是浙江的,安徽没有,可做练习用)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复习提纲(没有教材的同学可以下载这篇文档使用)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06052 (考前冲刺用) 预祝参加青少年心理学考试的同学能顺利通过。 (如需要打印,请将本页删除后直接打印)

青少年期的划分:青少年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11—12岁到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是指的是中学生。 少年期是从11岁到13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二、青少年心理学的界说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年龄特征的学科。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研究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揭示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二)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具体内容。1.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划分及标准。2.该时期心理发展的具体特征。第一,青少年生理变化带来的性心理活动的特点。第二,青少年认识活动方面的特点。第三,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成熟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心理因素制约下,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有: (一)生物因素:具体有遗传、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 1.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也称核酸),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2.先天素质(遗传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果和机能等,是基因与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体理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扩展。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现实中围绕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外在事物和现象,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多水平的环境系统。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学校教育、家庭、同龄人团体等。 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主观心理状态 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青少年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 (四)活动因素:青少年并不是直接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而是通过活动积极、主动地反映现实,并影响、适应、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五)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青少年心理发展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活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青少年心理自身的内部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即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五、青少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的整体加速与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1.青春期的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闭锁性与要求交往的矛盾4.言行不一的矛盾5.自傲与自卑的矛盾 一、主要心理学派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观 (一)青少年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霍尔的心理复演说、霍林沃斯的心理断乳理论、彪勒的肯定期和否定期理论、斯普兰格的心理第二次诞生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勒温的“场论”、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奥苏贝尔的人格再构成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1.霍尔的心理复演说 霍尔认为,个体的发育和发展是种系发生的各主要阶段的再现。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填空题 1.形式运算 2.吉尔福特 3.卡特尔 4.效度 5.个别差异 6.执行决定 7.朱智贤 8.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成分亚理论 10.效度 11.青少年期 12.需要 13.观察学习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 是指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 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全于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 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 格塞尔认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8.生长突增: 在青少年期开始前,身高增加率突然改变,好像一夜之间长了很多,骤然间失去了儿童期体型的和谐外型,这现象称为“生长突增”。 9.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三、判断改错 1.错不需要改为需要 2.对 3.对 4.对 3.错情感和情绪交换位置 5.错改为:少年和青年初期

(全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青少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青少年心理发展机理性趋势有复演式路径、趋平衡路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路径。 2.影响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理辅导中资料收集过程中的三个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性心理是指有关性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性情感和性适应等。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判别青少年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可借用中医术语__________四个字进行概括。() A.敲、听、看、摸 B.望、闻、听、触 C.望、闻、问、切 D.望、听、问、切 2.以下哪一句话描述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是错误的?() A.身体迅速长高是青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B.青少年期,个体的肌肉发育特别快 C.青少年脉搏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快 D.青少年脑机能的成熟表现在第二信号系统逐步占据优势地位 3.威特金认为__________之前是个体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明显发展期。() A.5岁 B.9岁 C.12岁 D.17岁 4.以下哪一句话反映的是青少年情绪表现的特点?() A.易感性与兴奋性 B.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 C.面部表情不断发展 D.体验丰富多彩 5.以下描述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同样的环境经验对具有不同遗传构成的个体有相同的影响 1

《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点

---------------------------------------------------------------最新资料推荐------------------------------------------------------ 《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点 《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点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学:在积累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称心理卫生学. 2、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心理卫生的任务是: 1, 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 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 自我意识良好.2,人格健全.3,智力正常.4,情绪乐观.5,意志坚定.6,人际关系和谐.7, 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5、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 1, 轻度的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2, 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3, 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 1936 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 年 4 月重新成立. 6、心理卫生的意义: 1, 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2, 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 3,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7、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 1, 而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 2, 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 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4, 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8、青少年心理卫 1 / 2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自考05618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自考05618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 05618 自学考试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2、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心理卫生的任务是: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但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5、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自我意识良好。②人格健全。③智力正常。④情绪乐观。⑤意志坚定。⑥人际关系和谐。⑦社会适应良好。⑧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6、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 ①轻度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②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

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③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 7、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重新成立。 8、心理卫生的意义:①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②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9、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 ①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②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积极性。④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10、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有: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 第二章青少年身心发展 1、青春期主要有哪些生理变化:主要为身体外形,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出阶段。 2、青少年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①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②产生性意识。③产生成人感。④独立性与封闭性的发展。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①连续性和阶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正确) 2.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错误,韦克斯勒) 3.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错误,社会的需要) 4.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错误,矛盾的闭锁性) 5.系统脱敏法是诱导个体缓慢地暴露出导致心理紧张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正确)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矛盾性原则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早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早熟对于不同性别的男孩和女孩的影响是不同的。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3.简述青少年动机的特点。 答:青少年动机的特点:表现出4种类型: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 2.学习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 3.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 4.学习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必考知识点

1.教师效能感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影响因素包括 外部因素:社会风气、人际关系 内部因素:教育观、自信心 2.皮亚杰 同化: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尽管这种转换可能会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顺应:是指儿童在习得新的知识之后,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平衡: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识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一般出现在新旧信息势均力敌、一方无法完全吃掉另一方的时候。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 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成熟成熟主要指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儿童日益增加的理解他们周遭世界的能力上有重要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决定性条件)。但儿童是否能承担某些任务,还要看他们在心理上是否也成熟到足以负担。比如,一个5岁的儿童可能不能形成计算2+2=4的演绎推理能力。 (2)经验在环境获得的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因为新的认知结构就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皮亚杰把经验分为具体经验(物理经验)和抽象经验(即逻辑数学经验)。儿童直接面对实在的物品,从而获得具体经验。皮亚杰认为,具体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具体经验是重要的,但不能决定心理的发展。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题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2.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4.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5.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6.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大阶段。 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10.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1.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青少年期。 12.情绪的产生以需要_为基础。 13.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1.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_。 2.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 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_。 4.从20世纪70年代,塞尔曼及其同事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5.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条件发射、系统脱敏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 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指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5.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上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

(全新整理)1月青少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2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环境因素、主观心理状态、活动因素。 2.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____________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 3.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器官机能的变化与 ____________。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____________、前运算阶段、具体运 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青少年情操的发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理智感与美感。 6.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____________和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7.气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8.品德的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9.人际互相作用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感染、____________、说服与模仿。 10.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____________、性别和年龄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是由少年期和青年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指的是中学生。 ()A.10-11岁至16-17岁 B.11-12岁至17-18岁 C.12-13岁至18-19岁 D.13-14岁至19-20岁 2.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的顺序依次为() A.肛门期、口唇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 B.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性器期与生殖期 1

青少年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分。) 1. ( B)是青少年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 身体变胖 B. 身体迅速长高 C. 出现第二性征 D. 长出胡须 满分:分 2. 在青少年的注意成分中,( B)占优势。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分 3. 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C )。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分 4. 男女生殖器官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这种与生俱有的两性生殖器官的特征,称为(B )。 A. 第一体征 B. 第一性征 C. 个体特征 D. 第二性征 满分:分 5. ( A)提出青少年期是“疾风怒涛”的说法。 A. 霍尔 B. 格塞尔 C. 达尔文 D. 班杜拉 满分:分 6.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种类有直接的观察学习、(B )、创造性观察学习 A. 联想性观察学习 B. 抽象性观察学习 C. 想象性观察学习 D. 记忆性观察学习 满分:分 7. ( B)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A. 班杜拉 B. 埃里克森 C. 桑代克 D. 奥苏伯尔

满分:分 8. ( B)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A. 瓦龙 B. 米德 C. 皮亚杰 D. 华生 满分:分 9. 着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由心理学家(B )做的。 A. 霍尔 B. 格塞尔 C. 达尔文 D. 班杜拉 满分:分 10. 英国心理学家( C)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了科学智力测验的先河。 A. 比纳 B. 西蒙 C. 高尔顿 D. 韦克斯勒 满分:分 11. 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表现为(A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 满分:分 12. 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 D)的方法。 A. 横向研究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纵向研究 满分:分 13. 直到(C )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 A. 12 B. 13 C. 14 D. 15 满分:分 14. (D )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A. 斯腾伯格 B. 塞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卡特尔 满分:分 15. 英国的心理学家(B )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练习题

第十二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青少年心理社会问 题:是指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面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2.反社会行为: 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民事和刑事上修订反制反社会行为的条文。 3.抑郁: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隐晦、痛苦或者失望的情绪状态。大部分人都会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经历过短暂的抑郁,而这是青春期最普遍的心理困扰。 4.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郁的“素质—— 压力模型”模型认为,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相反,不具有“先天素质”的个体,即对于抑郁没有—— 种先天倾向性的个体,能够承受大量的用力,反而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然而对抑郁有一种强烈的先天倾向性的个体,在面临大多我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的“压力情景”时,也可能会产生抑郁。 5.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旨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不同的外部问题会反映出潜在的反社会综合症,各种内部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共同的潜在因素所造成的。这种潜在因素通常被称为“(B )”。 A.外部问题综合症B.内部问题综合症C.消极侵扰D.问题行为综合症 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家庭因素?( B )。 A.父母和同胞的吸烟行为和态度B.兄弟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2.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4.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5.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6.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__执行决定______两大阶段。 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10.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1.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青少年期。12.情绪的产生以__需要__为基础。 13.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 是指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 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全于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 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 格塞尔认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8.生长突增: 在青少年期开始前,身高增加率突然改变,好像一夜之间长了很多,骤然间失去了儿童期体型的和谐外型,这现象称为“生长突增”。 9.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三、判断改错 1.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错不需要改为需要) 2.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对) 3.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都是适用的。(对) 4.直到14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对) 3.情感是情绪的基础,情绪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错情感和情绪交换位置) 5.青少年期包括少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错改为:少年和青年初期) 6.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错,改为:不容易) 7.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错,改为:由韦克斯勒提出) 8.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错,改为:社会需要)9.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错,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青少年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学 第一章、青少年各阶段特点解读 一、U4(3岁0-12个月):家庭教育转型辅助教育 3岁之前属于家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保姆)亲自带在身边进行吃、住、行等,周围都是家长和亲人,进入3岁后孩子将进入托班、参加各类早教机构(但是现在也有家长在孩子1岁左右就开始参加早教结构的身体、语言、行为等课程);这样环境、人员、场地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时期为独立的家庭教育转换为共同教育的事情。 1、有独立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 2、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3、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 4、动作发展速度较快; 5、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6、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7、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8、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兴趣。 二、U5(4岁0-12个月):幼儿园适应期辅助教育 4岁将进入幼儿园小班,开始真正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学习、练习等;相对托班的功能,小班开始幼儿园的语言、运动、行为等练习阶段;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运动、语言、行为等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在课外需要更多的行为、语言、运动等辅助教育和练习。 三、U7(5岁0个月-6岁12个月):小学适应期辅助教育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中大班的孩子,建立较好的班级、集体、秩序等练习、行为、运动的概念,为学生进入小学真正学习阶段准备;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

更多其他辅助教育来帮助孩子进行小学学习、练习、竞争; 1、心理准备:成长很自傲; 2、体能准备:坐够三刻钟; 3、能力准备:集中注意力; 4、习惯准备:按时进行生活学习; 5、物质准备:玩具别太多;孩子由幼儿转变为儿童,由游戏转变为学习为主;课程时间的变化、规则的变化,学习的变化。 四、U10(7岁0个月-9月12个月):小学适应期辅助教育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小学1、2、3年级的学生;小学阶段是离开了幼儿园游戏化学习、生活的阶段,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阶段。 五、U13(10岁0个月-12岁12个月):预备青春期辅助教育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小学456年级的孩子,这些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身体是进入青春期的前期;通过前面几年的小学生活,孩子对学习、集体生活等有了清楚的认识,对考试、竞赛、比较等有了清楚的认知,最主要的是孩子在身体上的变化上,激素的增加,孩子喜欢身体接触,喜欢追打,喜欢挑战、喜欢对抗 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 2、独立性增强; 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 4、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5、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服从和平等的权利; 6、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

青少年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7.5 分。) 1. (B)是青少年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 身体变胖 B. 身体迅速长高 C. 出现第二性征 D. 长出胡须 满分:2.5 分 2. 在青少年的注意成分中,(B)占优势。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3. 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C )。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2.5 分 4. 男女生殖器官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这种与生俱有的两性生殖器官的特征,称为(B )。 A. 第一体征 B. 第一性征 C. 个体特征 D. 第二性征 满分:2.5 分 5. (A)提出青少年期是“疾风怒涛”的说法。 A. 霍尔 B. 格塞尔 C. 达尔文 D. 班杜拉 满分:2.5 分 6.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种类有直接的观察学习、(B )、创造性观察学习 A. 联想性观察学习 B. 抽象性观察学习 C. 想象性观察学习 D. 记忆性观察学习 满分:2.5 分 7. (B)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A. 班杜拉 B. 埃里克森 C. 桑代克 D. 奥苏伯尔

满分:2.5 分 8. (B)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A. 瓦龙 B. 米德 C. 皮亚杰 D. 华生 满分:2.5 分 9. 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由心理学家(B )做的。 A. 霍尔 B. 格塞尔 C. 达尔文 D. 班杜拉 满分:2.5 分 10. 英国心理学家(C)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了科学智力测验的先河。 A. 比纳 B. 西蒙 C. 高尔顿 D. 韦克斯勒 满分:2.5 分 11. 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表现为(A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 满分:2.5 分 12. 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D)的方法。 A. 横向研究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纵向研究 满分:2.5 分 13. 直到(C )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 A. 12 B. 13 C. 14 D. 15 满分:2.5 分 14. (D )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A. 斯腾伯格 B. 塞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卡特尔 满分:2.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