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课

初中历史复习课
初中历史复习课

如何讲好历史复习课

历史复习课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较快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成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进行,就要求历史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和复习策略,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话题.

在以往的复习课中,教师的教法单一,常常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参与性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复习效果也不理想。其实不少教师新授课上得不错,受到学生喜爱,但复习课却让人感觉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复习课也是课,殊不知复习课正是收关之功,马虎不得,则将功亏一篑。我觉得复习课大有学问,技巧多多,更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一堂好的复习课一定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复习课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让初中生爱上复习课?

一、加强学法指导,消除学生复习的畏难心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法国数学家迪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如果只教知识,不教方法,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搞上去。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光靠“拼”是不行的。当今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仅是知识技能训练,老师还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要授以学生读书、听课、记忆、审题及答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十分难学,而是有法可循的,日积月累还会生出对历史的兴趣。

(一)传授读书之法。“读”是复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对照《考标》要求通读教材,将课本“由厚读薄”,以及“由薄读厚”,并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理解上还存在的障碍,同时学会作读书记号和写批注。如在每个子目、知识点上标记清楚,分层次划框框,圈点点,做笔记,使学生对考点范围和要求都心中有数。教以学生考前“快速阅读”法,在课堂上做“闪视”练习、计时读、跳读等,学生往往积极响应。

(二)听复习课的方法。常会见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确实很努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死记硬背,但不会整理知识,找不到精髓,不会思

维方法,最终成绩上不去。这就要教学生学会听:如何整理重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如何掌握历史知识要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要将自己归纳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积极思维,将学习引向深入。

(三)记忆的策略和方法。历史复习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学生知识巩固的程度。学生对历史知识反映最大的就是难记易忘,因此历史教师要研究记忆的规律、方法。告诉学生:1、有效记忆的条件①目的明确②注意集中:适当的环境、适度的紧迫感、善于控制自己、有坚强的意志等等③观察仔细④积极思维⑤信心策略⑥复习及时;2、记忆的策略:次数、顺序及时间间隔与其它学科的合理的搭配等;3、记忆历史年代、内容、意义的各种方法:如特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口诀诗歌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巧合记忆法等不胜枚举;4、读记的目标:重点记忆,准确无误;理解记忆,左右逢源;联想记忆,举一反三。除此,还要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和竞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快速持久的记忆。

复习课学法指导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并做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第二,注意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依据,使每个学生在学法指导中都能有所收益,有时还需个别指导;第三,须积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发现学习规律,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及时自我反馈,调整好自己的学习,使复习更富有成效。鼓励学生集思广益,交流学习体会,有的来自学生创造的学习经验,更能为同龄的学生所接受,对巩固知识有时更能奏效。

总之,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愿我们的复习课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的场所。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轻松地学习起来。如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就自然没有了。

二、分层教学,激励全体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不同教育措施,使每一个学生都勤奋上进,那么,最好的措施莫过于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

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我认为中考历史复习运用层次教学法,更能有效调动各阶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图文材料丰富的内容。

图文材料丰富的内容要给予关注。注意材料与知识点的联系和理解。还可引用一些新材料,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理解知识点。如:结合圆明园遗址图、法国作家雨果的评论,联系圆明园兽首拍卖的热点新闻去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开放性思维的训练。不光是考标要求识别的图,包括能反映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说明某个历史现象的图和史料都可以在复习时给予发挥,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中考历史复习应紧扣考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关注热点,加强德育点,抓住关键,理出规律,精讲巧练,讲练结合,通过优化内容,提高实效性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历史微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微课教案 翁奕权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新中国成立相关事件 课前预习了解 课内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概况),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 2、能力目标: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旧对比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西藏和平解放。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方法,自学本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电视等,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开国大典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搜索下载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有关图片还有部分录音,分析当时的盛况,让学生加深了解。利用百度搜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关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课件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及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情感体验法 对比研究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中学历史课本剧活动方案

中学历史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方案 欢二中 解红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本学期开始准备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案导学,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鉴于这种情况,开展“历史课本剧”的活动,以演促读,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等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活动要求 1、历史短剧尽量再现历史,重要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符,不得篡改。 2、对照课本上的画像,自制道具、服装、头饰等。 3、作品应贴近历史,表达历史情感,健康向上,展现当代中学生青春活力,长度为10分钟以内。 4、各班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主题内容。 三、活动细则 1、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2、活动对象:七年级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演一部课本剧。 3、活动地点:各班班级 四、评奖细则 1、比赛设立最佳编剧班级1个,每班级最佳男演员1人、最佳女演员1人。 2、根据综合成绩评出历史课本剧演出最具表演奖1个,最具魅力奖1个,最具人气奖1个,最具组织奖1个。 3、由评委现场打分评比,现场公布成绩,评比过程中各班级节目和演员均以编号出现,以求公开公正。 4、评分细则 1)主题鲜明,选材合理,意义深刻,内容新颖且积极向上。 (1分)

2)演员:语言流畅,口齿清晰,不背台词,台词熟练,普 通话标准、神情与剧情相符、化妆道具布景与剧情相符(剧 情需要除外)。(4分) 3)表演形象逼真,动作到位,神态自然大方。(3分) 4)演出过程中剧情衔接良好,整体效果佳,能感染现场观众及评委。(2分)

初二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第11课民族团结 花城中学王影韫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 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确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将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运用阅读、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图片,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并热爱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的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本节课侧重对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三、教法

针对本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讲授法、列举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用花城中学校运会入场仪式中民族服饰,介绍部分少数民族。 2、讲授新课 第一步:探究民族政策 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展示民族分布图)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④(展示问题)我国成立了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学生列举加深认识。 第二步:共谋民族发展 ①(展示图片)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 快速发展,准备少数民族发展的图片,体会我国各民族共同发 展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②(展示问题)为了加快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 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学生齐答。接下来给学生列举西部大开 发的标志性工程,并展示图片(展示图片西气东输等)。使学 生知识略向课外拓展,认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视。 ③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选派大量优秀人才到少数民 族地区工作,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展示孔繁森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页材料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第三步:齐护民族发展 ①由昆明打砸事件和马航上新疆乘客事件引起谈论 ②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选用11课《民族团结》。在编写这一课的教学案时,我也按照编写教学案的步骤进行资料整理和题目选取。在“旧知检测”上,因民族团结的内容,我们在初一时候已经接触,所以在编写上主要是对以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规划,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一起来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七年级历史微课 宣威 李克华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9课 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2.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课程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由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设计思路: 1.本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及教学过程。 2.通过阅读、课外搜集资料、自制录像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课堂短剧、辩论会,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历史的感觉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初中历史课讲法

初中历史课讲法

————————————————————————————————作者: ————————————————————————————————日期:

初中历史课讲法 提起上初中历史课,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笔者的观念逐渐改变了,要上好初中历史课,可真不容易,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门功课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借助诗歌,借助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故事能引人入胜,所以穿插故事就显得很有必要。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会降罪的。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于是,我灵机一动,唱起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提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 还有象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发展大生产运动可以唱《南泥湾》等等。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可以以平行班为单位确定一些选手,每个班还可以选出20多名啦啦队员,这样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与活动。由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参与,教师只起策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2009-06-25 08:27:59 / 个人分类:历史课本剧 查看( 148 ) / 评论( 2 ) / 评分( 5 / 0 ) 学科分类 ?学科:不选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人物表 主要角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由四位男生担纲) 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学各一饰) 画外音(一女生朗诵) 参加聚会的青年朋友(全体同学饰) 开场白:(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新文化运动”。为此,老师特地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位最尊贵的客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幕启: (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 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 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提出来的。 鲁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来,各位请坐下谈。 陈、胡、鲁:这个话题甚好! (全体落座) 鲁迅:独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见识广博,论谈精辟。还是您先谈吧。 您可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对、对,树人兄说得是。 陈独秀:好,那我就不谦让了。现在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各位听说了没有? 李大钊:听说了,真是荒诞之至! 胡适:我也有所耳闻,这种说法实在是对国家大事无知的表现! 鲁迅:(举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带气愤的)我看,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想破坏我们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谬论! 陈独秀:我看,咱们有必要在民众当中澄清一下这个问题。今天,在我们面前坐了这么多热心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朋友,我想请他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新文化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样?(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鲁:好!

对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对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对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不断与新技术相融合,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思路。微课以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方式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课制作,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实践可知,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增强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历史微课的有效应用策略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教学成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基于微课的历史教学仍然处于实践阶段,其应用尚未成熟,因而需要有关人员对微课应用策略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为历史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借鉴,同时促进历史微课应用逐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进步。 一、微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微课有效应用于其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将微课视频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微课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和记忆,有助于学困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并深入掌握历史重难点知识。再次,通过微课视频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最后,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通过新的形式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因此,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历史微课的制作与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制作微课,相关人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确定微课课题,使微课内容与历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为历史教学奠定良好条件。例如,在《冷战中的对峙》教学中,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多且复杂,所以教师在教学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我们都是在教学的第一线,对于历史课堂教学,一线的老师比较有发言权。历史是一门时间多、事件多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为了教而教,只会照本宣科,不注重教法的改进,致使历史学科成为学生不乐意的一门课。要想上好初中历史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的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进入到学习活动中,不能把学生的神经绷得太紧。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4,要理清课堂思路。上历史课的老师必须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纵观教材全局,不要备一节课上一节课,应该把整个教材内容揉合起来,再把它化为几个时间段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才容易记准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学起来比较轻松。这种穿串法易使学生接受,对历史的学习感兴趣,也便于给学生复习。 5,上课时应抛开教案,对所讲的知识应成竹在胸,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一名上历史课的教师,如果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看一下教案讲一句,甚至照本宣科,到头来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讲什么,怎么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 6,上课时力求表达艺术。我们老师上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就要看老师的表达能力是否强。 如果我们老师上课时表达的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幽默,加上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带口头禅,讲出美感来,就能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否则,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上课就意味着不成功。 7,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点。在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节课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听得乏味,死气沉沉,时间长了,学生厌倦,其积极性、创造性就没了,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上活历史课,就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只要我们在课堂坚持做到了以上几点,我相信我们的历史课堂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统一高原 旁白: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杀,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此时他年方13岁。 禄东赞:(慌张状)尊敬的赞普,大事不好啦! 松赞干布:(冷静)禄东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睿智的你如此惊慌失措? 禄东赞:先王诸臣和母后诸族已举兵公然叛乱割据一方,另外两个强大的部落羊同、苏毗也跟着起兵谋反了。 松赞干布:你无需惊慌,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作祟而已。阴谋毒杀先王的佞臣贼子已经伏法。只需给我三年时间,本赞普定会指挥大师,平定叛乱。 旁白:三年后,松赞干布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叛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雄峙高原。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羊同、苏毗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唉!唉!唉! 禄东赞:尊敬的赞普,你已统一高原,富有四海,又为何叹气呢? 松赞干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虽贵为高原共主,但我朝与东方的大唐相比又有所不及了。大唐人杰地灵,政治、经济、文化皆在我朝之上啊。我想向大唐求婚,如果事成,汉藏两族友好交往,则吐蕃受益匪浅。 禄东赞:这有何难,赞普只需派臣前往大唐长安城求婚。臣定会求得美丽的大唐公主嫁于赞普。 松赞干布:(高兴得站了起来,原地转了三圈)好,好,好,你即日出发,事成之后,我定有赏赐。 第二幕巧解难题娶文成 旁白: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未果。贞观14年,吐蕃使臣禄东赞再次来到长安求婚。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

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髙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授课教师:严力学校:椑南中心校 教材:____七年级历史_____第__二__章(单元) 第__5__节(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初中历史课堂观察报告

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毛鹏飞《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之课堂观察报告 陈蓓(坪山实验学校初一英语组) 一、背景描述 在对毛鹏飞老师已有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学校于2013年组织了我校老师观摩了毛鹏飞的一堂新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基于之前对毛老师的上课风格了解和对有关教学环节的观察思考,借这堂课再一次调整观察方法与过程并作细致分析,跟进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对改善教学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最终目标是引领教师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的某个维度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关注并加以研究,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改进自身的课堂,并为他人课堂的完善、改进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来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既然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中外历史交往与冲突,那么必然要在课堂上先丰富学生对中外交流的认知,这种认知包括三方面: (1)对中外交流的整体性把握。交流不仅有好的,还有坏的,不仅有和平的交往,还有文明的冲突,这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一、历史课本剧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1.熟悉教材创作课本剧 创作历史课本剧是基于教材资料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时候对历史教材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学生通过熟知著名历史人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后收集资料,分析编写出满意的历史课本剧,在创作课本剧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历史知识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历史知识。 2.辅助教学 历史教学当中还存在大量易于混淆的内容,例如著名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等,在开展历史课本剧表演活动时,可将容易混乱的历史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概括历史情节,使学生可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经过,便于加深记忆,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3.有助于学生相互协作 学生共同创作历史课本剧时,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课本剧的编写和呈现,在此期间学生一起学习、进步,参与讨论发表自我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经过不断的改动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学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二、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创作历史课本剧 首先,教师按照教学方案,让学生自行收集与教材资料相关的史料。教材是展开历史课本剧的前提,也是课本剧的重要指导内容,完整全面的历史课本剧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得以丰富。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方面收集到历史资料,同时学会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找到历史资料后,结合教材资料开始着手编写剧本,剧本的内容要与教材内容相切合,理顺剧本整体架构、故事发展走向,编写的剧本当中要包含开头、经过、高潮、结尾这几个重要部分,整个剧本内容应有冲突性、矛盾性,以便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编写历史课本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故事要与历史相符合,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创作课本剧。 2.历史课本剧的排练与预演

初中历史优质课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 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及邓世昌的事迹。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 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启发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史 料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 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 的影响有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2、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教师简介)。“钓鱼岛争端”说明近期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回顾近代历史,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侵华战争就有三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本对华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总体上掌握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介绍日本的崛起——通过两幅漫画对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多媒体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介绍:1894年,夹在中日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初中历史微课教案

初中历史微课教案 【篇一:八年级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篇二:初中历史微课策略探究】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历史微课策略探究 作者:刘改霞 近年来,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等阵阵“微”风刮来,占尽我们眼球的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微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教育、学习方式也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改变,当前一种 新的教学形式正在风靡,它就是——微课。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一线教师快速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 捷径之一,再加上目前许多教学比赛活动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因此 了解什么是微课,怎么上好微课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相关资料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也就是“无学生的课”,就是教师模拟讲课情景,在没有学生 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课堂教学的内容描述出来。微课是常规 课的浓缩版。它是将个人备课、上课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在一 起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短、精、小 “短”主要指讲微课的时间短,一般微课规定时间为15分钟左右, 15分钟完成平常40-45分钟的教学任务。教师怎样短时间内完成任 务并能体现自身较高教学能力与水平,那就要在“精”字上懂脑筋, 在“小”字上下功夫。 “精”包括两个指向:一是活动要精致,精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理 解概念,归纳特征,把握结构,感悟规律;二是教师要精讲,精讲 有四个要求:内容要精当,语言要精炼,问题要精巧,讲述要精彩。“小”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提出的问题梯度要小,给学生思维预 留足够的空间,梯度小,课堂就不会“冷场”;第二是指提出的问题 切口要小,给学生讨论预设足够的话题,切口小,讨论就不会“卡壳”。 三、微课与说课的区别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个历史老师首先我是非历史专业毕业,其次教历史学科也才一年多时间。就个人的感觉说几点有关历史课堂的内容。 在中学阶段历史不太受学生重视的学科,每周只有2节,时间安排上比较少。而三个主科占去学生大部分时间,所以历史科很容易被学生认为不重要,作为历史科老师该怎样去面对和处理这种情况呢? 我认为兴趣很重要,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产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学很重要。 首先,我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化以一些小故事或者是同学比较感兴趣又与课文有所关联的电视剧电影,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接着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相结合,学生对今天所要学的内容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其次,历史学科注重以考试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如果在识记、巩固复习、督促不到位,那么学生也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所以课堂开始的重点知识回顾比较的重要。 针对这种情况,我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导,重视落实检查;同时,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向课堂要质量。历史知识积累,仅限于每周的两节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试卷要拿高分,必须要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要教会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做到多看、多读。 其次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试题较为灵活这一特点,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设想: 1、课前准备要充分。针对历史课时较少,学习内容很多的状况,我每上一课前都认认真真地准备,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重点突破,注意每个重要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并注意它们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备学情,分析学生此阶段掌握知识的特点,分清哪些问题要重点分析给学生,哪些可以略讲。这样在上课时就有针对性,不会无谓地浪费时间。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作业的设置和批改很重要。针对学生作业量很大的状况,在历史课的作业设置上,我追求少而精,只有两种作业:同步练习和单元测试,作业量每周只有两个课时。但每一次的作业都要仔仔细细地批改,在批改时大致掌握学生错的

历史晚会初中生表演《赤壁之战》课本剧

历史晚会初中生表演《赤壁之战》课本剧 旁白:东汉末年,曹军南下,妄想夺取东吴的地盘。 士兵:报! 周瑜:啥事? 士兵:曹军南下向江南驶来。 周瑜:(吓了一跳) 旁白:当天晚上…… 周瑜:请找孔明! 孔明:我就是,这么晚找我,有何要事? 周瑜:俺是周瑜,有急事啦!快来啦! 孔明:是周瑜小娃,我这就来。 旁白:孔明开了法拉利,十分钟就到了周瑜那…… 孔明:hello,什么事? 周瑜:曹操南下做坏事,军师热心肠,帮帮我啦! 旁白:周瑜如此这般把事情的经过和孔明说了一遍。 孔明:俺精明能干,主意倒是有一个,只怕你不采纳。 周瑜:我也有一个办法,不如各自把战术写在掌心,看是否志同道合。 旁白:他俩都写着火字,不用说,自然是用火攻。 周瑜:(眉头一皱)可不能当着曹操的面把汽油撒在船上,再用火机点燃吧? 旁白:黄盖把头凑过来。 黄盖:法子有了…… 旁白:于是,他们又是写假信,又是苦肉计,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不知受了多少苦,才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到了那一天……

士兵:报!江南有二十来条船,上面的大旗上分明还写着“逃兵黄盖”。 曹操:(高兴的不得了)黄哥没失信,果真来投降了。 旁白:船队离曹军越来越近了,忽然,二十条船成了二十条火龙,向曹军冲来,曹军的船连在了一起,无法脱身,一下子全燃了。 士兵甲:我衣服燃了! 士兵乙:我还很年轻…… 士兵丙:我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八岁儿子,哎呀! 旁白:火势越来越大,一下子又> 曹操:我等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无奈,三十六计,走为上,开溜! 旁白:曹操没走几步,迎面碰见周瑜,周瑜…… 周瑜:弟兄们!杀呀!砍倒这帮子狗贼!士兵们!杀呀! 旁白:曹操大败,只有从华容道开溜,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初中历史课应该怎么上

初中历史课应该怎么上 今年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五个年头,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段。在别人眼里,我是年轻的“老教师了”,多多少少会给我扣上顶帽子,“老教师”应该怎样怎样——到底有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参加完这次比赛,名次也算可以,但自己没有特别的高兴,反倒觉得有点恐慌: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不止一次反思——初中历史课应该怎么上? 这次讲的两个比赛课,涉及外交、战争、文化,不大谦虚地说一句,都是我所擅长的内容。刚拿到题目,我就开始用评书的语言去组织内容了。两节课基本上都是采取这样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也还算可以。尽管学生都不是熟人,但对我这黄毛丫头还是挺给面子的。从试讲到正式上课,讲了很多遍,一遍遍的修改,收获很大;更大的收获,是在比赛过程中,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从中对比、学习,感觉到差距,更是反思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个历史启蒙教学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历史课程,讲授的是我们祖先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前辈以及他们走过的路,我们要有最起码的尊重,这一点,要通过我们的语言、语气、动作、表情来告诉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所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一个老师都应下大功夫的。但我觉得,这种活跃的课堂,必须是有生气的。这次比赛,我在很多同行身上学到很多,比如陆虎老师,他的诙谐与幽默,是吸引学生的法宝。 其次,是关于初中历史课堂的深度问题,这是我通过比赛后一直很迷茫的问题。也许,自己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吧。以前在济南时,历史是要参加中考的,目的很明确,讲起课来有一把无形的尺子,比较容易把握。但在东莞,中考不考,但上高一以后,期末考试的题型已很全面,并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于是,这个尺子就很难把握了。如果就围着课本内容打转转,意思不大。历史课本的内容很简单,就算没有老师,学生都能看懂;讲多了,讲深了,要求高了,又没太符合要求,历史不中考,何必给学生添加太多负担;不挖深又不行,上了高一以后,学生很难适应。现在高一学生不会答历史问答题的学生比比皆是。 所以,细细琢磨下来,要在不给学生添加负担的情况下,适当的拓宽和挖深,但这个度是什么?这将是我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从比赛中发现差距,反思自己,是我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非常感谢给我机会的夏老师和评委老师们,非常感谢所有给我指导的前辈们。也许,知道走下讲台,我还是会满脑子的问号,但我相信,我在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