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承重计算公式

钢结构承重计算公式

钢结构承重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条件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涉及多个参数和变量,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 根据弯矩力学原理,利用弯曲理论计算承重能力。公式为:M = σWl2/8I,其中M表示弯矩,σ表示材料的弯曲应力,W表示所承受荷载,l表示跨度,I表示梁的惯性矩。

2. 根据桁架结构原理,利用截面特性计算承重能力。公式为:S = σA,其中S表示所需的截面面积,σ表示材料的应力,A表示截面的面积。

3. 根据拉伸强度理论,利用材料的拉伸强度计算承重能力。公式为:F = σA,其中F表示所承受的荷载,σ表示材料的拉伸应力,A表示材料的截面面积。

这些计算公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计算,以确保钢结构承重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钢结构设计计算公式及计算用表

钢结构设计计算公式及计算用表 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1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采用。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5采用。

钢结构的一些计算方法及公式

1-1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1)现浇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得低于C30;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及非抗震设计时,不低于C20,设防烈度8 度时不宜大于C70,9度时不宜大于C60。 (2)框架柱截面尺寸,可根据柱支承的楼层面积计算由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设计值`N V(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5),按下列公式估算柱截面积`A O`,然后再确定柱边长。 1)仪有风荷载作用或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N=(10.5~1. 1)N V (5-15) A C^≥`(N)/(F C)~ (5-16) 2)有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 N=Z`N V^ (5-17) _ Z为增大系数,框架结构外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框剪结构外柱取1.1~1.2,内桩取1.0.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柱所需截面面积为‘A C^≥`(N)/(M NF C)~ (5-18) 其中^F 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N为柱轴压比限值 当不能满足公式(5-16)、(5-18)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3)柱截耐尺寸: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剪跨比宜大于2;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框架柱剪跨比可按下式计算:A=M/(V`H O`) (5-19)

式中A——框架柱的剪跨比。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取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 有效高度之比值; M-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可取上、下端的较大值; V-柱端截面与组台弯矩计算值对应的组合剪力计算值; H O^——计算方向上截面有效高度。 (4)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以避免产生剪切破坏。在设计中,楼梯间、设备层等部位难以避免短柱时,除应验算柱的受剪承载力以外,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剪能力 (5)框架柱截面尺寸应满足抗剪(即剪压比)要求。矩形截面柱应符合下列要求;无地震组合时 N C^≤`0.25B CF CBH O (5-20) N C^≤(1)/(R RE)~(0.2)`B CF CBH O` (5-21) N C^≤(1)/(R RE)(0. 15)`B CF CBH O (5-22) 式中`v C`——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H O`——柱截面宽度和截面有效高度; R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085; B C` ——当≤C50时,`B C`取1 . 0;C80时,`B C^取0 . 8; _ _ _ C50~C80之间时,取其内插值。 如果不满足公式(5-20)至(5-22)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结构承载力计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以下为补充内容】不采纳我的回答是不是不相信我算的?下边我把计算过程列出,你爱看就看看吧。 (第一项,单个40槽钢计算,计算不满足,长细比不满足,局部稳定不满足。单个槽钢不适合作为轴心受压构件,) 一、强度决定的构件承载力 构件截面的最大厚度为18.00mm, 根据GB50017-2003表3.4.1-1, f = 205.00N/mm2 根据GB/T 700-1988及GB/T 1591-1994, fy =225.00N/mm2 根据公式5.1.1-1, N1 = 1.00× f × An = 1.00 × 205.00 × 67.54 × 102 103 = 1384.49kN 二、整体稳定 按5.1.2-2进行计算 λx = l0xix = 7.70 × 10215.30 = 50.33 λy = l0yiy = 7.70 × 1022.81 = 274.02 截面为单轴对称的构件,绕对称轴的长细比λy 应按5.1.2-3, 5.1.2-4取计及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λyz 代替之, 取λyz = 12 ( λy2+λz2 ) + ( λy2+λz2 )2 - 4(1 - e02 / i02)λy2λz20.5 其中,λz2 = i02A / (It/25.7 + Iω/lχ2 ) (5.1.2-4) i02 = e02 + ix2 + iy2 式中, e0 = 5.84 cm--------截面形心至剪心的距离 i0--------截面对剪心的极回转半径; λy --------构件对对称轴的长细比; 把以上各值代入上式, 得λyz = 276.50 取长细比较大值λyz , 根据GB50017-2003表5.1.2-1, 属于b类截面, 查附录C, 得稳定系数?为0.106 ******两个主轴方向的最大长细比为276.50,不大于设定的长细比150.00,不满足要求****** 根据规范公式5.1.2-1, N2 = 1.00f?A = 1.00 × 205.00 × 0.106 × 75.04 × 102 × 10-3 = 163.69kN 三、局部稳定 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 bt = 89.50 18.00 = 4.97 < (10+0.1 λ)235fy = (10 + 0.1×100.00)×235225.00 = 20.44 式中, λ-------两主轴方向长细比的较大值; 当λ < 30 时,取λ = 30; 当λ > 100 时,取λ = 100. 根据规范5.4.1-1, 翼缘稳定满足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钢结构的承载计算用表

钢结构承载计算用表 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

钢结构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钢结构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由于构架柱主要承受承台上层Φ32@150×150钢筋网片及施工荷载,因此验算构架柱时可简化为轴心受压构件。 1、荷载计算:(每平方米) 1、钢筋自重(恒载):14m×6.32/m=88.48Kg 2、施工荷载(活载):250 Kg ∑q=1.2×88.48+250=356 Kg/m 2 核心筒承台底宽为23.6m×23.6m,斜坡最宽处距底边3.579m ,因此计算荷载的承台面积为S=(23.6+3.579/2)2=645.16m 2,由于核心筒部位的36根桩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所以每根桩上的构架柱所受的轴向压力N 为: N=S×∑q÷36=356 Kg/m 2×645.16m 2 ÷36=6380Kg=62.5KN 2、构架柱截面验算: A (1)、井架式构架柱的力学特征 主肢:L63×6, A 0=7.29 cm 2 Z 0=1.78cm Ix=Iy=27.1 cm 4 缀条:Φ25钢筋 A 01=4.91 cm 2 Ix=Iy=1.92 cm 4 井架式构架柱最小总惯矩Ix=Iy=4[Ix+ A 0(b/2- Z 0)2] =4[27.1+ 7.29(50/2- 1.78)2] =15830 cm 4 (2)、井架式构架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004//A I l Y y =λ=36.05

换算长细比λ0y =0102/40A A y +λ=91.4229.744005.362⨯⨯⨯+ =37.66<[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908 =A =φσN 62.5×103/0.908×2916=23.6N/mm 2<[σ]=215N/mm 2 所以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3)、井架式构架柱的主肢稳定性验算: 主肢计算长度 l 0=1.732m 一个主肢的横截面积A 0=7.29 cm 2 一个主肢的轴力N 0=N/4=15.6KN 主肢的最小回转半径i min =1.24cm min 0/i l =λ=140<[λ]=15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φ=0.345 =A =φσN 15.6×103/0.345×729=62.13N/mm 2<[σ]=215N/mm 2 00iy=1.41 cm l 0=5.7m

h型钢立柱的承重计算

h型钢立柱的承重计算 H型钢立柱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钢结构部件,广泛应用于各 种建筑工程中。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不仅具有外形美观、造型新颖、结构合理、轻巧等优点,而且强度高、稳定性好,因此受到了广泛的 应用。下面将从承重计算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H型钢立柱的承重计 算过程。 第一步:了解H型钢立柱的结构性质 H型钢立柱的截面形状为H形,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在计算时需 要知道其截面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在计算时应以H型钢立柱的非弯 曲轴为计算基准。 第二步:计算H型钢立柱的面积 计算H型钢立柱的截面面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计算 公式如下: A=b*h-b1*h1-b2*h2 其中,A为H型钢立柱的截面面积,b为H型钢立柱的宽度,h为 H型钢立柱的高度,b1、h1、b2和h2为四个小矩形的相应的宽度和高度。 第三步:计算H型钢立柱的惯性矩 H型钢立柱的惯性矩也是计算H型钢立柱的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计算公式如下: I=b*(h^3-h1^3-b2^3*h2^3)/12 其中, I为H型钢立柱的惯性矩,b为H型钢立柱的宽度,h为 H型钢立柱的高度,b1、h1、b2和h2为四个小矩形的相应的宽度和高度。 第四步:计算H型钢立柱的抗弯刚度 H型钢立柱的抗弯刚度也是计算其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计算 公式如下: EI=E*I

其中,EI为H型钢立柱的抗弯刚度,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I为H型钢立柱的惯性矩。 第五步:根据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计算H型钢立柱的受压弯矩根据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计算式子如下: M=F*L 其中,M为H型钢立柱的受压弯矩,F为力的大小,L为力作用点到钢柱中心线的距离。 第六步:根据受压弯矩和抗弯刚度计算H型钢立柱的弯曲变形量计算公式如下: δ=M*L/(E*I) 其中,δ为H型钢立柱的弯曲变形量,M为H型钢立柱的受压弯矩,L为力作用点到钢柱中心线的距离,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I为H 型钢立柱的惯性矩。 第七步:根据弯曲变形量和长度计算H型钢立柱的弹性挠曲 计算公式如下: W=δ*L^3/3 其中,W为H型钢立柱的弹性挠曲,δ为H型钢立柱的弯曲变形量,L为H型钢立柱的长度。 综上所述,H型钢立柱的承重计算需要进行多个步骤的计算,其中涉及到钢材的截面面积、惯性矩、抗弯刚度等参数,需要严格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在了解这些参数的前提下,才能计算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H型钢立柱的承重能力。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用表 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

钢结构的承载力计算

钢结构的承载力计算 钢结构的承载力计算是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确保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承载 力计算的一般原理,包括静力计算方法和弹性计算方法,并探讨一些 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一、静力计算方法 静力计算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钢结构承载力计算方法,它基于材料力 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在进行静力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 键因素: 1. 弹性应力分析:钢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因此需要 进行弹性应力分析,通过计算应力来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 2. 截面尺寸计算:截面尺寸是影响钢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不同的载荷类型和结构要求,可以通过截面尺寸计算来确定合适 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3. 弯曲和剪切计算:钢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发生弯曲和剪切变形, 因此需要进行弯曲和剪切计算,以评估结构对这些力的承载能力。 4. 极限状态设计:静力计算方法通常基于极限状态设计原理,即在 结构设计中考虑到材料和构件的极限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结构在极 端工况下仍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二、弹性计算方法

弹性计算方法是一种更精确的钢结构承载力计算方法,它考虑了材 料的非线性行为和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弹性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 几个步骤: 1. 材料力学分析:对钢材的材料性能进行力学分析,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 2. 构件受力状态分析:对结构构件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力的作用。 3. 应力应变计算:根据受力状态和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应力应变 计算来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 4. 进一步验证:对计算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确保结构在各种受力 状态下均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三、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除了计算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钢结构的承载能力。以 下是其中一些关键因素: 1. 材料质量:钢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应选择 质量良好的钢材供应商,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 2. 设计规范:遵循适用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是确保结构承载能力的重 要一环,设计人员应熟悉并合理应用相关规范。 3. 载荷计算:准确计算各种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对于评估结构的承载 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荷载等。

钢结构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公式 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国标/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国标/T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国标/T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

钢筋混凝土板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板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板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板的自重、荷载、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等因素。一般采用梁板耦合模型,先算出板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再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弯曲构件承载能力公式来计算板的极限承载力。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板的自重。自重以单位长度为基础,乘以板的长度和宽度得到板的总自重。 自重 = 厚度 * 单位重量 * 面积 2. 计算荷载。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板的荷载并计算出荷载大小。 荷载 = 单位面积荷载 * 面积 3. 计算板的弯矩、剪力和轴力。采用梁板耦合模型,将板理解为一根悬臂梁,用结构力学理论计算出板的弯矩、剪力和轴力。 弯矩 = 荷载 * 荷载距离 剪力 = 荷载 轴力 = 0 4. 计算混凝土的极限承载能力。混凝土的极限承载能力包括轴心抗压强度和承载力公式两种计算方式。根据板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凝土的极限承载能力。 压杆承载力 = 0.8 * 均值抗压强度 * 标准截面积 板的承载力 = 0.64 * 均值抗压强度* (β1 - β2 * β3) * b * d^2 其中,β1,β2, β3为经验系数,d为板的有效深度,b为板的宽度。 5. 计算钢筋的极限承载能力。钢筋的极限承载能力为钢筋的屈服强度。

钢筋的极限承载能力 = 钢筋的屈服强度 * 钢筋面积 6. 计算板的极限承载力。根据合成应力原理,将混凝土和钢筋的承载能力合成为板的极限承载力。 板的极限承载力 = min(混凝土极限承载能力,钢筋极限承载能力) 7. 计算影响系数。影响系数是指将板极限承载力转化为板安全承载力的系数,其大小由板的长宽比和边缘约束条件等因素决定。影响系数= α * β 其中,α为板的长宽比系数,β为边缘约束系数。 8. 计算板的安全承载力。板的安全承载力是指板在规定荷载下能够安全工作的承载能力。 板的安全承载力 = 影响系数 * 极限承载力 通过以上计算,就可以得到钢筋混凝土板的安全承载力。

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计算用表)

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计算用表) 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

-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 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 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1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 采用。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5采用。 1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1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结构计算用表 为了确保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并防止在特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 Q420钢,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若使用其 他牌号的钢材,则需要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于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于焊接结构,还需要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 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 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 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同样需要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 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 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

钢结构承载计算公式

钢构造计算用表 为保证承重构造的承载实力和防止在必须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依据构造的重要性、荷载特征、构造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适宜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构造的钢材宜采纳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构造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构造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纳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冷静钢或半冷静钢。 承重构造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构造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构造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构造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须要验算疲惫的焊接构造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构造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构造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须要验算疲惫的非焊接构造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构造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构造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纳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依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纳。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纳。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纳。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