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

试论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及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的启示大学理念是指那些反映大学本质和规律,并能对大学的发展起指向和引导作用的理性认识,也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大学理念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目标确立、专业设置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旨在回答“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职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同时又在解决“大学需要坚持什么”、“大学应该把握什么”等问题,包括大学教育改革观、大学教育发展观、大学教育价值观、大学教育质量观、大学教育效益观等,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最早的中世纪的大学以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为标志。此后又相继出现了英国的牛津、剑桥,意大利的萨里诺大学,德国的科隆、海德堡大学等,大学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大学采用不同的大学理念,从而形成大学不同的风貌与风格。纵观西方大学理念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从西方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理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一、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初期是第一阶段,大学理念最主要的主张是,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机构,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它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和规模的绅士。这

一阶段的大学理念体现在英国神学家、教育家、红衣主教纽曼经典性论著《大学的理想》中,纽曼认为大学是“教学”场所,是培育“人才”

的机构,知识传授是其唯一的功能。但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值得传授的,他强调传授那些能使人性超越的自由知识或绅士知识主张大学教育应为知识而知识,反对为知识以外的功利性的教学,认为应把“大学称为教育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在纽曼看来,大学必须进行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即进行普遍知识的传授,而不在发展知识或从事科学研究。

二、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是第二阶段,大学理念所强调的是,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还应是一个研究中心,担负着知识创新的任务。德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改革家洪堡,在19世纪初组建柏林大学时,提出学术自由和研究至上,将大学看作是“研究中心”,强调大学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还应从事科学研究,将大学的功能扩充为教学与科研双重功能。洪堡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学术,发展科学,大学应“惟科学是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于创造性的学问。洪堡的大学理念重在“发展”知识而不在“传授”知识,这种大学理念与纽曼的迥然不同。

三、20世纪后是第三阶段,大学理念提出,大学同时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服务的机构。以赫钦“永恒的自由教育”大学理念、弗莱克斯纳“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的大学理念等观点为代表,突出了大学同时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的理念,相应地大学理念变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

(一)、赫钦斯的大学理念“永恒的自由教育”,他认为大学中各个学术的相对独立要求实行自由教育加强大学的凝聚力,这由自由教育

培养的人与人互相交流的功用决定;另一方面,自由教育可以很好地保证大学教育的质量;这是由自由教育能使美国大学的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从而使个性教育走上正轨的特性决定的。他还指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因此,教育在任何地方应当都是相同的,这关键就是要正确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的目的:那就是将它理解为智力的培养,永恒的学习,即自由教育。

(二)、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弗莱克斯纳肯定“研究”对大学的重要性,肯定“发展知识”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但他也没有忽视大学的“教学”功能。在弗莱克斯纳看来,真正的大学应具有以下四种基本职能:保存知识、发展知识、确立价值观念和高层次训练。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应对学生进行高层次的理性的训练,大学应是自主的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做出调整和变化。同时他与洪堡一样,主张学术自由。但他的学术自由不同于洪堡的价值中立的自由,而是在一定价值观下的理性探索的自由。

四、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二战之后。随着“作为‘后工业社会’的‘轴心机构’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中叶发展到了顶峰,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开始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大学的功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多样化,大学的模式多样化,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综上可以看出,大学的理念是在继承、相互影响和学习中形成的因而

具有相对一致性。但从大学的长远发展来看,不同的是其主要特征。大学理念在特定时期内不是唯一的,大学理念的形成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占主导性的大学理念,但不存在所谓绝对正确的理念。不同时期大学的理念都共同强调的是,大学是一个自由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场所。它不仅被赋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职能,而且还担负着创造知识、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神圣使命。同时大学理念还具有历史性、多元性、时代性、独特性等特征。

一、历史性:

大学理念具有历史延续性,自身发展具有其内在规律、并在整个大学发展的历史中,始终遵循这种规律。大学理念的内涵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二、多元性:

大学理念具有多元性,现代大学已形成一个多元巨型的体系,学理念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具有多元性是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三、时代性:

大学理念具有时代性,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的职能和人才培养的模式都是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大学之间办学理念的时代性之不同根本区别在于大学是领导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还是在社会的发展提出如果该所大学不更新传统理念,就面临生存危险时,才被动进行变革。

四、独特性: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都是优秀,任何一所大学也不能包揽所有的学科和专业,并培养出社会所需要所有类型的人才,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因此,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创建自己的特色。

西方的高等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水平较高。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大学理念。相比之下,我国还不足百年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的评价机制问题:大学的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教学和科研应该识相统一的,这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评价更看重是科研的成果,而对于教学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学术自由问题: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学术自由。然而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的等的影响,学术自由一直受到一定的阻碍,这样是不利于学术的发展、思想的碰撞。

三、大学自治问题:大学自治主要包括学术权利和聘任权利,简单来说就是要大学自己管理自己的事。但由于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财政拨款和科研项目的资助等方式来控制大学的发展规模、方向等,大学的完全自治是取决于经费的独立,事实上这种完全的自治不可能存在的。因此需要在政府的控制与大学的自治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促进大学良好的发展。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政府是办学的主体,是教

育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严格的控制了大学的发展。而在大学内部的管理,亦是按照行政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不利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办学形式一致的问题:现代大学理念应具有多目标、多功能、多目的、多灵魂的特点。但是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大多是千篇一律,毫无自己的特色。

针对上述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西方的教育理念,立足本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和各地自身的特色。同时进行相关的改革,树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大学理念,才能更好的促进高等教育的巨大发展。

《大学理念与文化》的理解

《大学理念与文化》的理解 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教育水平的象征,同时也是与世界学术界进行对话的条件,也是引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先锋。通过一个学期对大学理念与文化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美国,欧洲,许多名校的大学理念和文化。也了解到了国内许多名校的文化。当然也分析了许多现代大学存在的问题,例如大学中仍然存在严重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短短的一个学期,学到的知识确实很多,内容丰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些名校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确实和国内很多大学存在差距。而且,我认为,正是办学理念的不同,才造成了教育的差距。下面我将从这里主要从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高品位的人文环境、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大学理念的了解。 我国大学凭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大学同样也多少滋生出有悖大学本性的,尤其在快速扩张发展下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此起彼伏的冲突中,大学的作为与时代和社会之精神灯塔的角色和地位有渐渐偏离之势。对大学的反思及对其本质属性的审视,使我们认识到,解决大学的问题,还是该从它是理想主义的精神所在寻找出路。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理想化的所在,在大学里,师生享有可以充分追求真理、激发思想、探知识、发展能力的自由和空间。如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①离弃了大学的这一基本属性,大学已经不是大学。大学精神无疑是大学的一种独有的价值取向,是对大学行为提供普遍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不是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就其特点而论,有如青年学者任剑涛所言,大学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和传播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的特点。大学精神最重要之处,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而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就是一种与庸俗实用主义相区别的,坚持自己人类社会的道德良心、人类社会的文化希望、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如哲学家赵鑫珊所说:大学不仅应该是人类智慧的大脑,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还应该是人类照亮黑暗、驱除愚昧的良知和火把,是反映时代的脉搏和人间喷薄而出的浩然正气,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胆识、勇气、志向和智慧。这种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有一种"人不敢言,我则言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英雄气概。蔡元培先生初任北大校长时的革故鼎新,一是否定了大学的官僚体制的附庸属性和读书一做官一发财的培养目标,确定了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二是批判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明确了大学不是专门学院以及"学"与"术"的区别;三是奠定了学术自由、囊括大家、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他所做的一切,就在于坚持和弘扬一种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反映大学的共性,是所有大学都不能放弃的价值信念。 由此可见,大学对国家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也不可替代,这使大学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抹去哥廷根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的历史,那么德国的科学、艺术、哲学还留下多少?如果现在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现代中国?因此,大学绝对不能把自己的知识使命和国家的政治前途对立起来,更不能放弃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发展必须负起的责任。牛津大学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在于它在脱离政治三百年后,返回它的古老传统并重新与政治和谐共处。

赞美大学校园的文章_美丽的大学校园文章(2)

赞美大学校园的文章_美丽的大学校园文章(2)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赞美大学校园的文章三:美丽的校园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学校座落在合黎山下,这里四季景色宜人。 春天,校园里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枝芽,小草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使劲从泥土里往外钻,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茁壮成长。夏天,柳树那翠绿的叶子逐渐变成深绿,枝条垂弯了腰,密密的,浓浓的,像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为同学们遮阴挡凉;秋天,叶子慢慢变成金黄色,一阵风吹拂,树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枝头,一片片,一层层,轻飘飘的,软绵绵的,落在地上的时候,像是铺了一块美丽的地毯,一块燃烧的地毯,踩着落叶,漫步路,舒服极了。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把校园装饰成银色的童话世界。哦,春天的浅绿,夏天的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银白,构成了校园的四季环境,恐怕只有马良的画笔才能绘出这么多颜色,校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校园不仅美丽,而且还是我们的乐园。 平时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下课的时我们立刻会沉浸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练习呼拉圈,有的滚铁环,有的练习100米接力赛,有的训练蓝足球障碍赛,有的练习抢瓶子,有的训练冲过“火力网”,无论参加哪种活动的同学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校园里的加油声此起彼落,到处充满了

欢声笑语。 校园真是我们的乐园! 赞美大学校园的文章四:我的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止于善。 我即将踏入武大的校门,是否也应该会有一点点感触?我们曾经都有一个梦,一个大学梦。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十年磨一剑,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在那收获的日子里我们深刻地理解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意义,栉风沐雨,我们都走过,终于抵达了美丽的大学校园。但是大学是一个终点吗?不是。恰恰相反,它是一个起点,一个全新的起点。以前的痛苦和悲伤都可以忘却,在这个起点上,或许茫然,或许豁然开朗,或喜或悲。然而时间从未停过。正如朱自清所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它去得匆匆了......是啊,时间匆匆,我知道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我应该时刻怀揣梦想,以曾经拥有过的追逐梦想的劲头再次去追梦,追那个属于自己的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生命之花因为梦想而生彩,让青春因为梦想而生辉。 我明白大学四年,如果没有一段辉煌的励志史,奋斗史,成长史,那岂不是人生中的一大悲叹?励志与成长是大学里一种唯美的追寻,可以为了考研而去探索知识的源远流长;也可以步入企业工作而去热衷各种实践奋斗;或者单纯为了爱好,而去对自己纯纯的兴趣而追求成长的快乐。励志与成长不会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它取决于将以怎样

优秀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摘要:大学精神是推动大学发展壮大前行的力量,是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文章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揭示当代大学应拥有科学与人文精神、独立与自由精神、包容与批判精神、创新时代精神、“和合”精神。这些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之所在。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发展;价值灵魂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塑造“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学产生敬意,就在于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大学精神。本文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重塑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隐性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它的形成反映了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大学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动力,是全体师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存在,是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人们在谈论大学精神的时候,主要是指大学这样一类社会机构,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共同品质,如独立的精神、求真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自由的精神,还有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精神,等等;而

大学理念的载体所指主要是“人”,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办学者。人们在谈论大学理念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留下了理念遗产的先辈们,例如,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大师与大楼”,等等。大学所肩负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而实现的。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校园里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令人感动、激扬、升腾的力量。“具有强烈精神的大学,培养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2]。大学精神滋养着人格、理想,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无论任何时代,每一个大学都应该有其精神,尤其在当今高等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大学人更应该明晰当代大学精神。有学者把“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作为“大学精神”,认为“大学精神的造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3]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既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大学发展所积淀的精髓与灵魂。……从普遍的意义来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4] 总之,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人文、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更应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脱;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展示着伟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纯化人们的境界、人格和气质。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和规范的作用。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具有驱动力、内聚力、感染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二、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

我的大学校园作文范文

我的大学校园作文范文 大学,多少高三学子向往的地方。大学生活,每一个高中生都 梦寐以求的的想去体验一番。以下是给大家的我的大学校园作文范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在这个阴雨蒙蒙的秋季,我又上学了。不过这回是离开那个曾 经承载过我的快乐和忧伤的高中,搭上去西安的列车--然后上大学。 我的学校在南郊,远离市区,这多少让我有点失落。记得报名那天,天空很适时地下着毛毛雨,跟大家的心情真是绝配。我突然间想到了退学,然后回家补习......因为很难过,学校太偏僻了,感觉很伤感。不过只是想想,开开玩笑罢了,走到这一步就无法回头了。 第一次离开家,也是第一次住宿舍。这种想家的痛苦相信很多 同学都能理解,也应该经历过吧。我记得来学校的第二天晚上我哭得像个小孩子,只是因为想家...... 第三天我们就开始军训,14天的军训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 军训,最难忘的是连长的歌唱得很好听,还有就是晚上十几个 营的娃娃坐在一起拉歌。大家就像是一家人!这首先教会了我和同学 和睦相处。因为太认真,不会学别人偷懒,所以我的脚在训练时候磨破了,腿也拉伤了。其实我不在意这点小痛,虽然我是女生...... 我明白,长大的过程是痛苦的。就像蚕化茧,茧化蝶一样痛苦。这又教会了我坚强和诚实。 记得军训前一天晚上首长安排的任务:每人写一份军训决心书!我就说其实我挺害怕的,因为有听哥哥姐姐们说过军训很苦。不过我

不会当逃兵的,我会好好配合连长,认真学习每个动作。我决心挑战自己!结果我真的做到了,虽然最后因为个子低被刷掉了,但我还是被评上了优秀个人。我很骄傲!不仅是因为这个奖,更是因为我学会了勇敢面对,而不是以前那样只是逃避。 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再加上勤奋努力就离成功不远了。我曾经被郭敬明的文字深深吸引着,甚至了很多他的经典语录,整天揣在兜里背诵。最可笑的是我曾经还刻意模仿小四,直到我的文字里有了深深的忧伤!而且很多时候我会无故就感觉到伤感,和很多朋友走着走着突然就沉默了,装沉思者......现在回忆起来感觉真的挺可笑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应该那样轻易就被一个人影响。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很重要,尤其是在高三! 现在我心如止水,不知道是不是麻木了?或许只是因为刚刚军训完,太累了吧!朋友说的话让我心里暖暖的--你的选择,我的支持; 既选之,则乐之! 今天军训汇报完毕,明天开始正式开课。我要好好学习专业课,然后进军学生会,混个官当当。再就是参加社交,学习我的最爱——街舞!用我的认真和热忱完成我的大学生活,书写一张多彩的扉页! 希望学弟学妹们加油,尤其是高三的朋友们,不要喊累。要知道你在休息的同时有人在看书!早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大学,多少高三学子向往的地方。大学生活,每一个高中生都梦寐以求的的想去体验一番。至少当时的我是这样。但是,说句实话,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对高职绿色教育理念进行 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绿色教育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教育观,是“面向人人”的人本教育观,是“君子不器”的素质教育观。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教育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导航标,使高职学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素质培养 正文: 绿色大学是开展绿色教育,传播绿色思想与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的教育机构,其基本职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绿色教育的展开,正因为如此,绿色教育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那么什么是绿色教育呢?“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 [6],“绿色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媒体教育等方式来宣传绿色文化的活动”[7],“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即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以上这些概念可见,绿色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人们对绿色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各异,但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其教育形式如何,这种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同时也是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的教育。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开展高等教育的大学来说,应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另外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但对于应该制定怎样的课程体系、教授哪些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高校也有不同的实践方法。 绿色教育,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象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象“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大地,为改善中国的环境、继续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在中国的多所大学高校、中小学都有了建设绿色校园的尝试。 绿色教育具有艺术性、综合性、前展性;绿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绿色教育富有时代感、责任感,科学、高效;绿色教育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已综合育人为己任;绿色教育激励、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绿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服务于社会的人身目标,积极、乐观,责任明确,主动健康发展。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绿色教育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民族性;绿色教育的关键是突出时代特色,适应社会转型,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

中国高校理念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的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里程,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产生、繁荣与创新,以及建国后中国大学理念的发展情况,剖析了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的大学理念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大学大学理念演变 随着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更多的反思,希望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理念的创新,以适应大学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视哲学理念的文化古国,关于大学的理念,我们的先哲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理念思想。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大学理念 尽管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受西方影响才产生的,但是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孕育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我国古代虽无现代大学之形,却在很早就有了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中国古代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那时称之为“太学”。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太学、国子监和书院。 中国古代大学从汉代以后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古代官学,其教育机构主要是:太学、翰林院和国子监;二是古代书院。前者始于汗朝,发展于隋唐朝,完善于宋朝,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在古代官学的发展中,董仲舒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通过兴办教育,兴办太学,学习儒学,提倡教化,人们才能懂得礼仪,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董仲舒将太学定位在为当朝者培养统治人才这样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太学后来逐步演变为翰林院和国子监。无论是叫太学还是翰林院、国子监,它们都是朝廷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为当朝者培养统治人才。 古代书院,是我国传统大学的另一重要形态。它最早见于唐代,书院刚开始时只是一种藏书楼或学者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古代书院其实质就像今天的民办大学。中国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求功名、循循善诱、学术自由的风气。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将儒家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总结与发展了书院的教育理念。他在《白鹿洞书院教条》中明确提出:“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人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朱熹在书院教条中指出“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分别阐述了书院自由讲学和自学读书的特点,以及阐述了书院办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和接物之要,体现了知、行合一,学、问相济,思辨结合思想,以及教育的非功利思想。这些传统书院的办学理念,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大学自我介绍范文25篇完整版

《大学自我介绍范文》 大学自我介绍范文(1):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郑博洋,郑成功的郑,博士的博,海洋的洋,汉族。我的个子不矮,但和班上的高个儿比起来,就逊色多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今年也是18岁。我的缺点。主要是作事不麻利,自觉性不高,对自我的事不上心。上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在我家对面。我却常常是七点半起床,要做半个多小时的准备才能出门,还经常迟到。因此同学们叫我迟到大王。此刻,最起码六点多就要起床,才能有足够的时候吃饭、坐车等。这对我是个挑战。但是,我必须要借这个机会,改掉我不麻利的坏习惯。另外,自觉性不高,上课不免做些小动作、讲话。前几天大家都参加了军训,站着要一动也不动。我感到透过这次军训,我的自觉性有所提高。我也期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掉这个毛病。对自我的事不上心。我在当数学课代表时,有好几次本子忘发,作业没收齐,挨过老师不少责备。我也期望改掉它。我有决心改掉我的缺点和坏习惯。我的优点: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也找不出我的优点。我和父母讨论之后得出:较有上进心,较乐观。至于我更多的优点,就靠大家的发掘了!我的兴趣爱好。我比较喜欢游泳,踢足球,也对军事感兴趣。如果谁和我志同道合,就能够找我交个朋友。对未来初中生活的期望。我期望能在这4年里快乐地度 过,能和同学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能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我期望大家能够了解我,喜欢我,也期望同学们能团结友爱地度过这4年。 大学自我介绍范文(2): 我叫xxx,是xx省xx市xx县xxx学x年级x班的学生,我有着一副平常的外表和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我个头虽然还不太高,但却有着一股执着向上的追求;我虽然年纪还不太大,但却有着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在自我的努力下,我像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鲜艳的红领巾伴随着我一齐学习、生活。我在学校里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会主动帮忙其他的同学,在家里除了自我的事情自我办,还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帮爸爸妈妈扫地、拖地、洗碗、擦桌子在大家眼里我是个听话、自立的孩子。 我性格开朗、热情活泼、多才多艺,是一个热爱群众、关心他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品质优秀的好学生。自2004入学以来,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严格遵守《xxx守则》、《xxx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以不凡的表现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很快被推选为班干部,我工作努力,大胆管理,作为班中一员,主动为为同学服务,老师交给的任务也都能乐意的理解,班里的各项工作我都有始有终地完成,把班级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导帮忙下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由于出色的表现和真诚的付出,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信赖,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朋友。2004年10月在进入学校读书的几个月后,我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我学习肯努力,每门功课成绩都在班级的前列,并在第一学期获得了所有课程全优的好成绩,还获得了全班的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大学精神与大学修订稿

大学精神与大学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现象突出,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精神的缺失。为此,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并结合大学精神对我国大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精神中国大学学术自由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031-03 当前,党和政府给予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2010年,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然而,我国的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不惜重金、远涉他乡圆自己的求学梦。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已成为摆在国人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加上学术造假、诚信不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大学的教育问题出在哪不少教育界人士有一个共识:当前中国大学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方面,而在精神层面。正如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所说,与70年前的西南联大相比,如今中国大学建设发展的条件、资金显然都大大超过当年的西南联大,但今天中国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难以超越当年的西南联大。 那么,如今的中国大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西南联大差距在哪笔者认为,现今中国大学缺失基本的大学精神。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理想或理念;有人认为大学精神等同于大学功能;还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行为特征和精神气质,如大学精神面貌、特色、凝聚力等;我认为,大学精神应涵盖以下两点:(1)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觉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一套价值理念,这些理念一直以来对大学的办学行为和大学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2)大学精神类似于大学不成文的行业核心规范,对大学活动起着规范和制约作用。大学精神是大学本质的体现,它保障了大学育人、求真、服务社会等主要价值和使命的实现,引导着大学从工具意识向本体意识的回归,使大学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不因外界的利诱偏离方向。 概括地说,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保障大学保持其本色的主要思想和原则。大学精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指导和精神制约两个方面。 二大学精神的内容 大学精神包括哪些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多数人认同"学术自由和自主管理"这一点。大学是以探索和研究学问为主,同时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学术性组织。作为学术性组织,探寻和发现真理是大学的主旨,也是大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学者们必须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不受限制地反复试验才有可能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大学只有实行自主管理,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创设一个自由的学术环境,保证学者们依着真理的目标前进。欧洲中世纪大学在创立之初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和行会性组织,中世纪大学在运行上主要依靠群体成员的自发意愿而不是依靠某种行政指令。这种运行方式充分体现了大学作为"法律体系内一个建立在精神生活自治之上的组织"的特点,其自治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在于为作为学者团体的大学提供一种制度保障,强调的是一种团体性权利。这个思想和理念被以后新成立的大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学术自由、自主管理"精神,或称作大学的独立自由精神。 独立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基础,是大学生存的生命线。大学自身应保持和珍惜这个精神,社会各界都要认可和尊重这个精神。为此,大学要很大程度地远离社会的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自由;政府应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大学的独立和自由。 独立自由是大学的基本精神,但大学精神并不局限于独立自由,围绕着大学的功能、使命和发展的实际,我认为大学精神包括以下内容: 1.独立精神 梁启超先生曾指出大学在于"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正如上文所述,独立精神是大学保持学术本色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大学履行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必要条件。大学的独立精神要求大学按照自己的原则和价值标准进行活动,始终保持不为政府和其他组织左右的独立意识,不为强权和金钱改变其行为的独立思想,并为其独立性不懈抗争的精神。以创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闻名的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的抵制,有助于避免愚蠢的近乎灾难的莽撞"。"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随世俗的风尚、喜好乱转;不应像报纸和政客那样见风使舵、赶时髦"(弗莱克斯纳,大学,1930)。所以,大学与外界社会环境的关系要做到:一方面大学要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大学要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不应受到政治、社会风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偏离自己的轨迹。 大学的独立精神意义在于大学应是一切知识和事实、科学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为学者与外界之间建立了一层无形的防火墙,使大学与社会保持距离,尽可能地排除外来势力的侵入。这一距离的存在使思维更加客观、学术作风更加踏实、品质更纯真,成为维持大学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

西方大学理念

问题:西方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大学理念,这些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试对它们做以论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反思我国当下大学存在的问题。 答:纵观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从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前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大学理念的萌芽,到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到西方近代洪堡对近代大学理念的开拓与完善、纽曼对古典大学理念的坚守、范·海斯的“威斯康星理念”、再到20世纪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诠释、赫钦斯对传统及经典大学理念的捍卫、克拉克·克尔对大学理念的当代调和。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有一个不断探索与坚持的过程,而在这其中,可以总结出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构成要素和核心观点: 1.大学自治 克拉克主编的《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使用institutional autonomy,其意为“高等院校自治”,内涵包括机构管理、资金控制、教职员聘任、招生、课程和评价六个方面,这代表了学术界的共识。 大学并非天生享有自治的特权,而是办好大学的内在规律使然。《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指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 21 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大学要健康发展、成长壮大,自治不可或缺。“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与人们常说的“普通教育”、“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和“人文教育”等属于同一范畴,是与专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相对应的,以启迪人性之健全和谐发展的教育。从中西方都有着通识教育传统,中国的古代的“四书”、“五经”教育,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四艺”、“七艺”的传授;乃至到近现代,这种传统受到科学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但人们并不能忽视通识教育的意义。人们之所以要重视通识教育,是因为通识教育是最能通晓人性之教育,从根本上促进人格健全和谐发展,是培养人们所期望人才之根本。 3.学术自由 西方的学术自由传统自西方大学产生之初就被确立。洪堡系统地对其加以阐述。他认为,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国家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因为学术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和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的利益所在。因此,国家应为大学的自由与宁静创造条件,而不是让大学直接服从于国家的种种眼前的需要。 “学术自由”既满足了社会人对知识与人类理想追求的需要,也满足了个体的人对人性完满的需要。“学术自由”既实现了人类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和要求,也实现了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和目的。有学术自由之风气,方有学者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知识、真理之环境。因而,“学术自由”内涵的建构是大学理念构

描写大学校园的文章欣赏

描写大学校园的文章欣赏 我们大学的校园是一个很美妙的地方!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描写大学校园的文章,供大家欣赏! 第一次翻开那黄金色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眼睛里有泪花在涌动,我知道,这泪水不是咸的,而是苦尽甘来的甜。 然后,我抬头,微笑,望着天,憧憬着我的大学生活,憧憬着我的梦想。 犹记得离开家,来学校那天,我一个人拿着行李,坐上了长途汽车,和那片熟悉的故土挥手告别。看着车窗外的景色,白色的阳光,灰色的天空,仿佛正与我此时的心情相呼应。远离那熟悉的小镇,独自一人将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心里是不舍的,毕竟阔别了那萦绕了我十九年记忆的地方,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以及那些熟悉的朋友。 当我收拾起回忆,踏进那曾经只在我梦中出现过的大学校园时,心情是激动的,这里将是我青春的主旋律。或许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大学殿堂那么大,那么豪华,但走进这里,让我不经意的想起了两个词:干净、清新。是的,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清新。那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是那么的娇艳欲滴;大片大片的草坪,绿是唯一的颜色,是那么的有生气,让人情不自禁的闭上眼,深呼吸。 我是一个对待生活乐观积极的人,不久便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也

标志我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一个没有激情的人,就如一只折了羽翼的小鸟,永远都不能高飞。我不愿做那只折了羽翼的小鸟,因为我不愿让我的激情和梦想都被地心引力所禁锢,飞不高,也看不远。 大学和高中有很多的不同。高中多数的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从早到晚排着满满的课,可以这样形容我的高中生活:一头扎进书丛中,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在大学,课不多,教室并不固定,因此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也导致了除室友外,和班上的其他同学相处的时间很少,了解也不多。 有一种感情叫室友情。因为在教室上课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寝室生活占据了我大学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人们都说中学的友谊很真,很纯,喜欢你就和你一起玩,一起笑,难过的时候,可以在好友面前毫无掩饰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份透明的友谊无疑是让人难忘的,因为很它很纯粹。可在大学这种透明的友谊是否还是存在呢?也许因为上大学的我们都成熟了,经历的更多,更懂得去珍惜身边的友谊,人与人之间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怎样去沟通,怎样去相处,不再任性。我们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分享各自的小秘密,整天朝夕相处,难过的时候她们会安慰你,孤独的时候有她们在身边陪伴你,失落的时候她们会安慰你,谁又敢质疑这样的友谊不真呢? 这是一个花开的季节,正如我们的青春年华,有着人生最绚烂的时光。年轻的我们,有一种感情一直都镌刻在我们心中,那就是爱情。中学时,这种感情是老师和同学都避而不谈的,我门内只能带着青涩,

大学里的自我介绍

大学里的自我介绍 做人要低调,介绍还是简单好 “班会上做自我介绍,大家都四平八稳地说几句话,所谓做人要低调。”回忆起四年前的班级见面会,浙江财经学院刚毕业的刘灵渊觉得,自我介绍并无多大意义。 浙工大大三的谢同学也表示了类似观点:“班会上用才艺自我介绍的人总会很反感,好像刻意准备的,自我介绍还是简单点好。” 网友kapy83和帆草七七则认为:“班会上的自我介绍没用,没人会记住你,所以随便就行。”他们说的“随便”也就是介绍一下名字,毕业学校,再加一句“希望以后友好相处”就成了。 网友“我是晓晓”则一针见血地说,有的人刻意准备华丽的自我介绍,目的是希望给老师留个好印象,然后顺风顺水地当上学生干部。 高调非炫耀,个人自我介绍更要展示才华 不过,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则坚持认为,自我介绍就是要展示自己的才华,高调也并非炫耀。 浙大城市学院大三学生黄丹红说,第一次班级见面会后,她就牢牢记住了李博渊同学。在自我介绍时,李博渊跳了一段机器舞,舞姿优美,言语搞笑,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正因为这段机器舞,让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李博渊。 浙工大大三学生王珏哲也选择了“高调”的自我介绍。他在社团招新见面会上,简单自我介绍后,顿了顿嗓子,清唱了一首原创歌曲。亮点在于,他把王力宏《我心中的日月》改成《我心中的纳兰》,五音不全依旧自娱自乐,他的自信一下子深入人心。

“平淡的介绍让人一下就忘掉,还是要有个性一点。当然高调不是炫耀,否则就会引人反感。”阚和宇是浙工大之江学院大二学生。在去年开学班级见面会上,他通过出色的自我介绍竞选上了班长。 当时,他一上台就把大名写在了黑板上,他解释说,“声音一闪而过,而复杂的话也会弄错。我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就会一直留着,无论谁介绍,大家都看向黑板,一遍遍地看着我名字。”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对社会来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使得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异常突出。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简单分析,提出了对当今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些思考。以期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2-0056-02【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uman right socie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especially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but also mak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the economy was extremely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de for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alent some thoughts. With a view to mak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rained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but also be able to adapt more easily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 Human Education 一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对于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必备品,我们看到知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感到知识爆炸的混乱,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来给从业人员充电,同时也需要各种专业创新性人才,迅速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然而剧烈的竞争又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一词从提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了,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但是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却还未达成共识,或者只是存在一些只言片语,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所采用的定义是牛先锋博士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并由此展开论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知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以知识产业作为社会主导产业的一种技术社会形态。知识经济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它的核心要素,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则是很重要的两项因素。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由知识经济的定义,我们不难分析出知识经济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其特征为:第一,知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第二,创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第三,知识产业是社会主导产业。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②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关键要素——知识,在我们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有新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

大学的理念和高校的社会责任

大学的理念和高校的社会责任 提要:"大学的理念"不同于"高教的理念",也不同于"办大学的理念"。大致来说,可以把"大学的理念"分为三种类型:英国式的、德国式的和美国式的,三者的核心内容分别是教研并重、校园生活和社会服务。本文拟概括这三种类型的大学理念,讨论它们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相关性,并论证这样一个观点:不仅美国"赠地学院传统",而且德国洪堡的大学理念和英国纽曼的大学理念,也可以看作与大学的社会责任密切相关。 关键词:大学,理念,教研并重,校园生活,社会服务 "大学的理念"一词在国人近年来对高校改革的讨论中,屡有所闻。本文先界定"大学理念",然后概括高教史上影响巨大的三种大学理念,并讨论它们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相关性。 一.什么是"大学的理念"? 中文的"大学"一词是对于拉丁文的universitas的翻译,其最初的含义是"学生公会"或"教师公会"。大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最初很大程度上是民间的甚至是自发的:众多学生聚集在城市,聘请教授为他们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都组织成民间社团,也就是所谓universitas。13世纪初的巴黎是这种意义上的universitas的集中地。1231年,教皇发布敕书《学问之母》,承认大学有权制定它自己的规章、规则、课程设置和标准学位,被认为是巴黎大学的"大宪章",而巴黎大学也因此而被看作是最早的作为一种正式建制的大学之一。 中文的"大学理念"一词,是从德语的"die Idee der Universitaet"和英语的"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翻译过来的。这两个词中文也可以译为"大学的观念";之所以通常都译成"大学的理念",可能是因为想以此来强调形成这个说法的文化背景。现代大学制度是在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施莱尔玛赫尔这样的哲学家,以及洪堡、纽曼这样的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之下建立起来的。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有形的文化作品和社会建制是无形的理念的外在表现;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内在的理念,就成了一具僵尸。大学的理念,也就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生命。当然,理念之体现于外总是不完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念与特定时期的文化和制度的关系又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此外,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一个生长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经济体系、福利国家制度和经济全球化等等)之中的生命体,因此我们又要重视大学的内在理念和大学的外在功能之间的矛盾。大学的理念与大学的建制的关系、大学的理念与大学的功能的关系、大学的理念或理想与大学的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对于办好大学都具有关键性意义,而哲学的思考可以对澄清和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但我们要防止把"大学的理念"理解为"高教的理念"。高等教育是现代国家三级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学校-中的一个层次,而大学-university-则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University本来就含有"综合性"的意思,甚至可以说"综合性university"的说法是同义反复,而"非综合性university"的说法是自相矛盾。当然,我们不必拘泥于西方人对university的理解;我们可以说,大学-university-在国外是指综合性大学,在中国则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高等学校,因而"大学的理念"在中国就是指"高教的理念"。这当然可以,但我们因此就不仅要明确西方人讲的"大学的理念"与中国人讲的"大学的理念"涉及的并不是同样的对象,而且要考虑,在中国谈论西方人所谈论的那种"大学的理念",也就是综合性大学的理念,是否仍然有必要。笔者以为,在中国谈论综合性大学的理念是很有必要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综合性大学是很有必要的,而这样的大学是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高等学校的。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指其它形式的高等学校-特色高校、专科学校、社区学院等等-比综合性大学低人一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以不同的形式满足社会需要、实现办学效益,因此高低优劣主要是在各自范畴之内区分出来的。比方说,社区学院虽然在办学层次和规模上不如综合性大学,但一所优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