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基本练习

加速度基本练习
加速度基本练习

一、加速度基本概念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 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 _ _ __ _ 与 __ _ _ _ 的比值。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发生这一速度改变的时间间隔,则加速度的定义式可表示为 .

4、加速度是________(填“标量”或“矢量”),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二、加速度的基本理解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

D.加速度的方向不能由速度方向确定,要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

2、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当 时,物体加速运动;当 时,物体减速运动。

3、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四、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加速度a (或t

v ??)的区别 (1) 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 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若Δv >0表示速度增加;若Δv <0表示速度减小;若Δv =0表示速度不变.

(3) 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是性质量.

(4)加速度a 与速度v 没有必然关系,与Δv 也无直接联系,v 大,a 不一定大;Δv ,a 也不一定大.

4、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5、篮球以6m/s 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 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秒。

)

(1)求篮球在这秒内的速度变化Δv。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v2-v1)/t=(4-6)/s2=-10m/s2。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正确的是多少

6、一个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后以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10m/s2,方向向右B.10m/s2,方向向左

%

C.50m/s2,方向向右D.50m/s2,方向向左

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8、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C.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五、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初速度大2m/s

10、某一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为2 m/s2,则在任意1 s时间内( )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2

C.第n 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 s的末速度大2 m/s D.第n 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 s的初速度大2 m/

速度计算题专项训练(无答案)

速度计算题专项 学习目标 1.会根据v = s/t 及其公式变形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2.学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 学习重点 学会速度计算题的几种题型 熟练运用速度公式进行变形 知识回顾 1. 平均速度的求解 2. 平均速度探究实验 3. 本章科学方法归纳 课程精讲 题型(一)基本公式及变形公式的求解 t s v = (已知路程s 和时间t ,求速度v ) v s t = (已知路程s 和速度v ,求时间t ) vt s = (已知速度v 和时间t ,求路程s ) “解”是求解计算过程,要求写出所根据的公式,然后再将已知量代入,要带单位运算,并且将单位统一,最后得出的结果应有数值和单位。 s 、t 、v 是对同一段路程和时间而言,若题中有两个以上的不同数值的相同物理量,则要加注角标以加以区分。各组物理量的角标要相对应。 计算结果后要写出答案,并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合理。 例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 /s 。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 min 。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已知:v=1.2m/s t=15min=15 × 60s=900s .求:s 解:s=vt=1.2m/s×900s=1080m 答:上学要走的路程1080m 同步练习 1.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 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 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 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2.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 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 远的安全区? 小结: 题型(二)火车过山洞问题 例题2. 一列长 36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

(完整word版)加速度练习题及答案.doc

加速度练习及答案 主要知识点: 1.加速度 (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比值,用 a 表示加速度。 ( 2)公式: a=。 ( 3)物理意义:表示速度的物理量。 (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单位还有cm/s2。 ( 5)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方向相反。 2.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量Δv=。 3. v-t 图象 方向相同, () a v m/s b v αt 0 t/s ( 1) v-t 图象中曲线的反映了。 v tan v tan 即为直线的,即为加速度的大小, ( 2)a ,所以 a t t 典型例题: 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4.对以 a=2 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意 1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 ns 末的速度比第1s 末的速度大2( n-1) m/s C.2s 末速度是 1s 末速度的 2 倍 D. n s 是的速度是 (n/2)s 时速度的 2 倍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 内速度由20m/s 减为 5m/s.求 10s 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度.

《速度与加速度》教案

§速度与加速度 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和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匀速物体的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辨析,真正理解描述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速度、加速度。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过程,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用比值法、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3)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利用极限法由平均速度推导瞬时速度;怎样由瞬时速度的变化导出加速度的概念。

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速度的定义。 2、教师举例:物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段的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物体运动的实例。(如蜗牛的爬行运动、飞机的起飞、物体沿斜面下滑,火车出站和进站的运动等。) 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平均速度 教师设问:(1)在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上,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跑的快慢一样吗(2)你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预测: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认识可能有下面几种: 1、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2、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可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3、…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比较方法都是正确的。 教师进一步提问: 如果运动的时间不相等,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回答: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统一标准。 目的:引导学生用比值法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人们在长期对运动的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能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逐步建立了平均速度的概念。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程度。 探究性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斜面、小车、纸带等仪器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以4人为一小组做实验,教师先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而后由学生动手做)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小车沿斜面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让小车后固定一小纸带,小车运动时会拖着小纸带一起运动,小纸带穿过一个打点记时器,通过打点记时器把小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 1.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 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 (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 2..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经过10s ,甲、乙相距多远 (2)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初 二 ( ) 班 ( ) 号 姓 名 命 题 人 : 物 理备课组 ○

3.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4.下面是关于舰载机着舰的报道:歼-15舰载机飞临“辽宁舰”上空,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歼-15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稳稳停在甲板上。试解答下列问题: (1)歼-15舰载机降落时飞行员为什么会感到“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 (2)“在短短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减少为零”中“300km/h”是指舰载机着舰时的(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合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5.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200m/s)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带答案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 带答案) 1、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质量 D.加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4.由t v a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5.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B 、一定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C.一定与位移方向一致; D 、一定与位移变化方向一致。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7.右图为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B 质点快 B 、在0-t 1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 、当t=t 1时,A 、B 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8.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 )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速度大2m/s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速度大2m/s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速度大2m/s 9.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10.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11.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等于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102s m 比102s m 小 D .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 1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设计基本加速度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的由头,完全是因为前天晚上的一个疑问:01版抗规中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既然规范里有数据,为什么又不参与计算?列出以上数据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些东西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又是怎么样个关系呢?找遍网络与现有书籍,无此解释,只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思。谁知越牵越多,牵出好多东西。先从这个疑问总结吧。 一、关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关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意义所在,我翻遍手头的所有资料发现最好还是从89与2001及2010几版抗规的对比中寻找解释,列表如下: 可以看出,89版抗规中并没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这项定义,此定义完全是01版的新生事物。意义到底何在?意义就在于对地震影响的表征。89版采用的是设防烈度对地震影响进行表征。而在01及10版的抗规中,对地震影响的表征,已经舍去了设防烈度,进而采取“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 此做法优点何在?第一,设防烈度的划分标准偏于现象,改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后,可以用具体参数来表征地震影响-----更科学、更“规范”,我想这是那些规编们最看重的一点优势;第二,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后,可以清楚的表征7度半()与8度半()的概念,拓宽了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更“延伸”;第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还是根据设防烈度进行分类的,原则上用基本地震加速度去表征与用现象去区分地震影响并不矛盾-----更“统一”。

写到这里,想起了本科毕业时去城乡设计院面试的情景。虽然一晃六年过去了,那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面试我的那老总,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面,他问的我那几个都会的问题由于时间久远都记不得了,只是那个没答的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咱这儿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多少?”坏菜,那会儿的我刚出校门,这名词依稀在考试中见过两次而已,当即败下阵来。要是换成今天?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相应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即为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二、关于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的由来: 不管是底部剪力法,还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根本计算方法,始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变体:F=αG 以上公式的α即为地震影响系数,其实就是加速度除以了一个小 g(重力加速度);G为质点的重量。 对于初学者来说,上面的公式虽然简单,但一上来还是不容易看透本本质。其实,如果把F=αG中的α乘以一个g,同时G除以一个g,这不就是经典的牛顿第二定律吗,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抗震恒永久,牛二永流传。(牛二: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即或;也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即F=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只有当F以牛顿、m以千克、a以m/s2为单位时,F=ma成立。) 最后总结一句话:地震影响系数来源于牛二。 知道了地震影响系数的由来,下面顺藤摸瓜,就要总结一下α(地震影响系数)的定义公式。 α(T)= K ×β(T), 公式里有三个系数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计算题格式规范训练及速度计算分类练习

翠屏行知中学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训练 一、 物理计算题基本格式要求: ① 先写解,然后根据题意列出已知条件,并对应统一好单位(基本单位相互对应,常 用单位相互对应); ② 写出计算公式,然后带值,带值时要带上单位; ③ 计算,数字与数字相运算,单位与单位相运算; ④ 检验,作答。 二、 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 当题目中出现两个及以上物体时,各物理量要用脚标来区分。(脚标可以是数字、 子母或者汉字的简写);解题过程中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来体现你解题的思路。 ② 计算过程中,中间量最好用分数表示,便于下一步计算时进行约分,但最后的计算 结果必须写成小数。 格式举例:在一次岩石爆破中,已知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 的平均速度跑到距爆炸点600米处才安全。问:需要的引火线至少是多少cm ? 解:已知引火线燃烧速度 1v =0.8cm/s=0.008m/s ,人的速度2v =5m/s ,人跑动的路程2s =600m ,求引火线长1s = ? 由题意知: 引火线燃烧时间12t =t =120s 故:引火线长度111s =v t =0.008m/s 1200.9696s m cm ?== 答:需要的引火线至少是96cm 。 一.时间相等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 处以680m /s 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 /s,则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 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 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 的安全区? 二.列车过桥(或隧道)问题(总路程=车长+ 桥长) 3.一列队长360m 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 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

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练习题.doc

实验: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设各 相邻计数点之间距离分别为x1、 x2、 x3、 x4,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2 =aT 2 =3aT 2 =aT D.与计数点 2 对应的速度为v2=( x2+x3) / 2T 二、填空题 1.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1、 2、 3、 4、 5、 6、7 是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 1s.测得:x1=1。 40cm ,x2=, x3=, x4=, x5=, x6=.由给出的数据可知,小车在通过第 2 个计数点时的速度大小v2=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 . 三、解答题 1.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x1=, x2=, x3=, x4=, x5=, x6=.( 1)计算运动物体在A、B 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2)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如图所示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所得到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每相邻的 两个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各段长度为OA=, OB=, OC=, OD=, OE=, OF=,根据这些数据,求出 B、 C、 D、 E 等各点的速度,画出速度图象.(取 A 点为计时开始),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打点 计时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3.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结构设计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结构设计 1建筑设计 1.1工程概况 建筑设计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经济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与结构等相关的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本方案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横梁和立柱通过节点连成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其特点是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与梁,柱是承重系统,这种结构形式强度高,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好,开窗自由。 设计标高:室内外高差:450mm。 地震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耐火等级:二级。 =0.60kN/m2。 基本风压:ω 雪压:0.20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不上人屋面活荷为0.5kN/m2,走廊活荷载为2.5kN/m2,卫生间楼面活荷载为2.0 kN/m2,教室楼面活荷为2.0 kN/m2,楼梯活荷载为3.50kN/m2。 1.2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功能分区 1.2.1 总平面布局

该建筑物总长度为87.6m,总宽度为17.7m,总高度为18.45m,共五层,总建筑面积为7752m2,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图1.1 建筑平面图 1.2.2 平面功能分区 根据设计资料的规划要求,本办公楼建筑要求的主要功能有:门卫室,办公室,会议室,男女厕所等。 (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主要由房间内部活动的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因素决定的,本建筑物为办公楼,主要使用房间为办公室,各主要房间的具体设置在下表一一列出,如下表: 表1-1 序号房间名称数量单个使用面积 1 办公室79 52.45 2 会议室 5 65.53 3 办公设备用房 5 65.53 4 门房 1 25.36 5 男女厕所10 20.04 (2)窗的大小和位置 房间中窗的大小和位置主要是根据室内采光通风要求来考虑。采光方面,窗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练习题(推荐文档)

一、选择题 1、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能正确的表示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 f的图是( ) 2、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向心加速度是描述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物体所受向心力是 A.重力 B.弹力 C.静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 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作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即为其所受合外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个恒力 5、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B.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 C.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6、在水平路面上转弯的汽车,向心力来源 于 () A.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 B.滑动摩擦力 C.重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D.静摩擦力 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 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 A.线速度相同 B.向心力相同 C.向心加速度相同 D.角速度相同 8、如图所示装置绕竖直轴匀速旋转,有一紧贴内壁的小物体,物体随装置一起在水平面 内匀速转动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可能是 A.重力、弹力、向心力 B.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C.下滑力、弹力、静摩擦力 D.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9、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O,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设计基本加速度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关系

设计基本加速度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关系

————————————————————————————————作者: ————————————————————————————————日期: ?

设计基本加速度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的由头,完全是因为前天晚上的一个疑问:01版抗规中的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0.1g。。。”等。既然规范里有数据,为什么又不参与计算?列出以上数据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些东西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又是怎么样个关系呢?找遍网络与现有书籍,无此解释,只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思。谁知越牵越多,牵出好多东西。先从这个疑问总结吧。 一、关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关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意义所在,我翻遍手头的所有资料发现最好还是从89与2001及2010几版抗规的对比中寻找解释,列表如下: 项目GBJ11-89 GB50011-2001及2010 地震影响表征采用设防烈度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表证 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g) 无 6度7度8度9度 0.05 0.1(0.15) 0.2 (0.3) 0.4 设计特征周期按设计近震或远震 和场地类别确定 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表5. 1.4-1 可以看出,89版抗规中并没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这项定义,此定义完全是01版的新生事物。意义到底何在?意义就在于对地震影响的表征。89版采用的是设防烈度对地震影响进行表征。而在01及10版的抗规中,对地震影响的表征,已经舍去了设防烈度,进而采取“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 此做法优点何在?第一,设防烈度的划分标准偏于现象,改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后,可以用具体参数来表征地震影响-----更科学、更“规范”,我想这是那些规编们最看重的一点优势;第二,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后,可以清楚的表征7度半(0.15g)与8度半(0.3g)的概念,拓宽了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更“延伸”;第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还是根据设防烈度进行分类的,原则上用基本地震加速度去表征与用现象去区分地震影响并不矛盾-----更“统一”。 写到这里,想起了本科毕业时去城乡设计院面试的情景。虽然一晃六年过去了,那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面试我的那老总,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面,他问的我那几个都会的问题由于时间久远都记不得了,只是那个没答的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咱这儿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多少?”坏菜,那会儿的我刚出校门,这名词依稀在考试中见过两次而已,当即败下阵来。要是换成今天?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相应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即为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二、关于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的由来: 不管是底部剪力法,还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根本计算方法,始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变体:F=αG 以上公式的α即为地震影响系数,其实就是加速度除以了一个小g(重力加速度);G为质点的重量。 对于初学者来说,上面的公式虽然简单,但一上来还是不容易看透本本质。其实,如果把F=αG中的α乘以一个g,同时G除以一个g,这不就是经典的牛顿第二定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1 第一章第3至5节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t=t0时刻,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至a=0,则它的() A.速度逐渐减小 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 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相同时间的位移越来越小 4.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ray() A.2秒末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为6米 B.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C.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规定了正方向,讨论加速度的正负才有意义 三、计算题 7.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试求该质点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选项是() A.速度、加速度、路程 B.速度、位移、加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率 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2.在110m栏的比赛中,刘翔6s末的速度为9.2m/s,13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9.8m/s. B.10.4m/s C.9.2m/s D.8.46m/s 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图4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1 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 表达式:a=△v/△t=(vt-v0)/t(vt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 3 单位:m/s2或m.s-2 4 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 5 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 比较速度v、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v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 2 分为:○1匀加速直线运动和○2匀减速直线运动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 ○1v t>v0,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v t<v0,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 = a△t (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 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物体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即物体加速度不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斜率的正负判断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 如果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某时刻的切线斜率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大小

[例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分析]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2m/s2,表示每秒内速度变化(增加)2m/s,即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并不表示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在任意1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1s的末速度,而其末速度相对于前1s的初速度已经过2s,当a=2m/s2时,应为4m/s. [答]B. [例2]图1表示一个质点运动的v-t图,试求出该质点在3s末、5s末和8s末的速度.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 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 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31=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 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图5--14

高一物理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图1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7.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 点时速度是v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高一物理加速度练习题带答案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基础梳理】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是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 3.物理意义:为描述物体运动速度____________而引入的物理量。 4.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其中△v=v-v0 2.在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若加速度 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填“加速”或“减速”) 三.从v-t图像看加速度 1.v-t图像反映了物体的______随_____变化的规律,通过v-t图像我们还可以 知道物体的______。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_,并且直线的____表示______,即a=__________=k(斜率)。 【从v-t图像看加速度】 1、从图线的倾斜程度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越陡的线,表示的加速度越大。 2、纵坐标的变化量(Δv)和横坐标的变化量(Δt)的比值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思考讨论】 1.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吗? 2.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很大,他的加速度是否一定很大? 3.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吗? 【小试身手】 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2.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 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3.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具有下列运动性质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6.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ns是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8.如图中,哪些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可编辑 精品文档 80 南京市 60 km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 .31 =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 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 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间?(结果 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 “80”的含 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