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创举。

2、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用案人自主创新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等,你能说出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吗?

例如:

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⑤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⑦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⑧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二、检查预习

1、听写下列字词:

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

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畅谈: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⑤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②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③“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④三名宇航员进入指令舱。

⑤“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后进入预定的轨道。

⑥“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登月轨道。

⑦三名宇航员进入梦乡休息。

⑧“阿波罗11号”飞船到达离月球28000公里的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⑨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

⑩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⑾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来到了月面。

⑿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在月面上紧张的工作。

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⒁登月舱和“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登月舱被甩在

太空。

⒂“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⒃对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总结

⒄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⒅阿姆斯特朗谈登月的意义。

2、归纳整个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可分四个阶段: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

4、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

明确:

①1969年7月16日早,“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②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③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

④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⑤19日晚上8点33分,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⑥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⑦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⑧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⑨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⑩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⑾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⑿(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7月21日14点,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⒀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定轨道。

⒁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⒃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5、作者为什么详细的交代时间,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何作用?

明确: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6、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

明确:

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④把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表面

⑤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来检测宇宙射线

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⑧把美国的星条旗它插在月面上。

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7、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并在月球表面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明确:科学家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8、教师小结:本文就是真实记录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全过程的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引人入胜是本文的特色。

9、作业: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

明确:“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

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2、找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具体句子略。)作用:起画龙点睛、深化理解的作用。

3、阅读本文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并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充满信心。

五、畅所欲言拓展延伸

1、现时篇

①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四十多年的事了。如今,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又有哪些新成果呢?请你为大家介绍一

下吧

②我国作为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有哪些惊天动地的成果呢?请你介绍一下好吗?

③听完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3、写作篇(任选其一)

①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

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号突然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②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③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你去想办法证实一下自己的观点并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④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六、总结语

月的故事引人入胜,月的情愫丰富多彩,月的文化博大精深,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但我国航天技术仍无法登上月球。随着我国神州八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我相信五星红旗高插在

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在座的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愿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指导教师计划】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本期教务处把“继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作为xx的指导教师,上学期我从思想方面、教学方面等等对她进行了指导和帮助,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她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能胜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计划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她进行指导。 一、思想方面 经过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她已初步树立了专业思想;通过不断地实践,她也能够处理在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作为青年教师,经验还需要不断地积累,所以,本学期我还需要继续帮助她,经常找她谈心,使她树立更加牢固的专业思想,勤奋工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真正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骨干力量。 二、教学方面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实践,她对新课标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如何探索出最适应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何弥补上学期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做好以下各个教学环节。 1、备课 在共同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每个教案都要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作好总结。每个星期都要进行备课研究,并指导其写出教案,力争每个教案都达到学校规定的优秀要求,力争在学校的教案评比中取得好的成绩。 2、上课 精心指导其上好每一节课,力争每一节课都达到优质课。在教法上要注意传授教学过程的条理性、层次性;知识传授应由浅入深、由少至多;能力培养上应循序渐进。在教学语言上力争做到准确精炼、幽默生动、语调抑扬顿挫。板书上要努力做到规范、工整,每节课主题要在板书中一目了然。课堂上要尊重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为一体。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的培养。 3、听课 为了共同进步,要和其相互听课。具体方式:(1)、共同备课—指导教师先讲—青年教师听—共同讨论研究—青年教师讲—小结。(2)、共同备课—青年教师先在一个班讲—共同讨论研究—青年教师在另一个班再讲—小结。(3)共同备课—指导教师和青年同时讲同一内容—对比小结。(4)相互随意听课,听后共同讨论得与失,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本学期力争每周互听一节。 三、教研方面 继续一起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积极探索新的教

月亮上的足迹

新密市实验初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9) 课题:《月亮上的足迹》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文卫敏蒋晓霞 审核人:课时:1课时时间: 2011年11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过程及意义。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人类登月的过程及意义。 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练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自学反馈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溅.落()铁锹.()摄.像()里程碑.()观测.( )海域.()故障.()轨.道() 2、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本文的题目“月亮上的足迹”是一个偏正短语,“月亮上”点明特定的。“足迹”既是指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更是指。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课堂助学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1、登月全过程可以分几个阶段? 2、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过程按什么顺序来写? 3、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4、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四、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五、拓展延伸 1、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 2、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写一篇《我驾飞船登月》 3、课外阅读分析。 月球藏秘至今未解 月球透露出的种种信息正在告诉地球上的科学家,月亮上藏着很多秘密,至今人类尚不能解开。 月球什么为味儿?美国“阿波罗17号”宇航员吉恩·塞尔南在说到月球尘埃时说:“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它们散发出一种火药爆炸后的硝烟气息!”月球尘埃看上去像皑皑白雪一样柔软,但却是一种奇异的粉末状。“阿波罗16号”宇航员约翰·扬说:“月球尘埃的味道并不十分糟糕,但很特别。”每个“阿波罗”宇航员都曾经闻到过月球尘埃的气味。月球尘埃是一种黏性物质,能粘在鞋子、手套和其他暴露的表面上。一旦宇航员摘下头盔和手套,他们就能闻到那股令人困惑不已的“月球味”。 宇航员得了“花粉热”。这一特殊的感觉,让“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杰克·舒米特成了首个被记载染上地外花粉热病例的宇航员。舒米特在数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这种东西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在首次太空行走后,我取下头盔,结果发现自己对月球尘埃有了一种强烈的反应。我的鼻骨开始肿胀起来,直到数小时后才慢慢消下去。” 不过其他宇航员却没有染上花粉热。对此,舒米特笑着说,他们只不过不想承认罢了。但令人吃惊的是,一旦被送回地球,月球尘埃就不带有任何气味。 月亮表面的环形山仿佛记载着特殊智慧的秘密。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执行过程中,宇航员曾拍下一些月面环形山的照片。照片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环形山上分明有人工改造过的痕迹。例如在戈克莱纽斯环形山的内部有一个直角很规整,每个边长为25公里,同时在地面及环壁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整修痕迹。 月球传出的信号令人震惊。“阿波罗15号”宇航员斯科特和欧文踏上月球的土壤时,地面的联系人员十分吃惊地听到(同时录音机也录到)一个很长的哨声。随着声调的变化,哨声中传出了二十个字组成的一句重复多次的话。这来自月球的陌生的语言切断了宇航员同休斯敦的一切通讯联系。此事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 月球是地外智能力量的根据地?“阿波罗”2号宇航员曾有过亲身体验。他们的登月舱当时突然坠落,结果地震记录仪竟记录到了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声音只会持续1分钟。这说明月球可能是空心的。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瓦希尼和晓巴科夫曾撰文道:“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产物。十五亿年来,它一直是他们的宇航站。月亮是空心的,在它荒漠的表面下存在着一个极为先进的文明。” 总结与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及答案

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自主预习案】 安排学生预习,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利用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月球的奥秘。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孩提时代,美丽的月亮一直吸引着我们,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作者简介 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 背景资料 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重点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1.想象训练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炫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2.当堂训练 【拓展检测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首挺立轨道椭圆形 小心yìyì铁锹狭zhǎi

2019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精品教育.doc

(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3、本文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方法,这样读者容易把握。登月的前前后后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二)课内阅读 ①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②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

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③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 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④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⑤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这几个语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的案例

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的案例 蔡丹是新招入我校的一名年轻教师,他文化知识深厚,教学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特别在备课的环节中,无从下手。 例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在教学预设时,蔡老师没有在课前了解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直接根据对话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同学们逐个解决问题,让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例2的教学中,他采取讲授的方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计算,在黑板上一边讲一边算。她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整个课堂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很少,没有预设学生与学生的之间交流和讨论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共同研讨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1)课前让学生练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在课上集体订正答案,帮助学生回顾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2)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根据对话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列出算式并计算;再指明学生列出其它问题的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不会算的算式同桌讨论完成。最后在展示算法的时候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3)把例2作为练习题进行巩固,2/7+3/5学生在通分的时候只有一种情况,8/9-5/6在通分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54作公分母,二是用18作公分母;在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并且强调学生通分要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4)练习题的设计:本节课容量较大,学生只需要完成P61的试一试即可。(5)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些收获和疑问。 交流之后蔡丹老师对这堂课的设计进行了反思:(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已会做了,教师不需要精讲;(2)在通分的基础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自己能学会,教师也不需要精讲,不会算的题同桌讨论完成,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展示汇报时交流计算方法即可。(3)重视优化算法,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通分能使计算更简便,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教师要作强调和说明。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月亮上的足迹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到神往已久 .... 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5点17分40秒,登月舱(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7月21日凌晨 .. 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解释加短线的词语。 (1)凌晨:。 (2)神往已久:。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程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29日晚上9点23分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5.“7月21日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6.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请实话实说。

(二) 一到月球表面, A 和 B 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 B 从登月舱申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1.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 2.为A和B选择正确的人物。 美国宇航员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文中A指___________,B 指____________。 3.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初中语文公开课预习教案月亮上的足迹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初中语文公开课预习教案《月亮上的足迹》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探究活动。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 三、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导入月亮的世界。 2、准备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由学生诵读幻灯上关于月亮的诗歌。旨在营造良好气氛,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 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

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请说一句有月亮的诗,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现在我们就与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四、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1、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⑴快速默读课文,获取重要信息,回答月亮课件上的问题。%1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 %1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1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1火箭名称和飞船分别叫什么? %1采用什么顺序记叙了什么过程? ⑵用上面的信息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 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 ——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2、展示学生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说话能力。

指导青年教师情况

我是如何指导青年教师的 株洲县鸿仙中学晏春华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力度,加强对他们的业务指导,使其紧跟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2009年,学校安排我和李念芳老师作为师徒关系,具体负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她进行指导。 要我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谈不上,只好凭着本人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一学期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她进行了“指导”: 1、主动的与李念芳老师进行经常性的沟通。 一学期来,我们师徒两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在教学常规上的相互交流外,平时在教学上也能相互配合,互相学习。例如,课前的教案准备、问题的探究、学生习题的精选、相关资料的收集等,都能密切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齐心协力,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努力工作着。 2、在学期开学初制定计划,坚持每一周听李念芳老师的课。 每周听李老师的课,不少于一个半天,听课后详细与她进行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她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积极主动地领会新的课程理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利用课余时间与李老师共同学习教学工作理论和经验材料,探讨物理课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年轻,所以思想先进,对新的事物接受吸收得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更是我们的用武之地。然而,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为此,我们一起苦练教学基本功,使教师的多方面素质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该学期,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李老师有一篇教学论文在物理教育杂志上发表。 4、利用学校物理教研活动,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吸取其优点,弥补自己教学上的不足。 我极力鼓励物理教师认真进行公开课教学,一期来,我校4名教师上了4堂比较正式的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在其他3名教师上课时,我要求李念芳老师认真作好听课记录,课后和她进行看法和经验的交流。 5、在班主任工作上和李念芳老师进行不定期的交流和总结。 一期中,我作为一名“老”班主任,在李念芳老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我经常性的对她所带班级的活动开展情况以及班级的整体状况加以注意,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一期的共同努力,我自己的班级和她的班级双双被评为学校的“先进班集体”。 经过培养和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其他同事的帮助,她的工作由刚开始到我们学校的一般水平很快提高到我们学校的一流水平,这体现了她尽心尽力、求真务实的精神。作为指导教师,我也相信李念芳老师在不久之后会成为我校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2009年7月

写作《条理清楚》导学案

★写作《条理清楚》导学案 七()班姓名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要有条理。条理清楚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 写叙事性的作文,除了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还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人们说话时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作文也是说话,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目的。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例:《看云识天气》 【全文中心】: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全文结构】:总-分-总 (一)全文总述:云是天气的招牌。(略写) (二)具体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详写) 1.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1)总述: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分述: ①晴天的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②阴雨天的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2.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按照云的不同光彩,把云分成四种:晕、华、虹、霞。 (三)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略写) 【写作顺序】:逻辑顺序 ★例《月亮上的足迹》根据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怎样做到条理清楚呢? 六步走: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写作导引资料 1、文章的结构模式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组织、内部构造。写好文章,要按照文章内容考虑写作的条理顺序,还要处理好文章开头、主体部分和结尾之间的关系,以及选用必要的、恰当的过渡照应方式。结构安排妥贴了,才能使文章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章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就是文章的开头和主体部分之间就是总分关系。有时也可以把这种结构倒过来安排,先分开说,到最后再总起来说,这样文章的主体部分和结尾之间就是分总的关系。如果把前面两种结构合在一起,那么文章的开头、主体部分、结尾之间就是“总——分——总”的关系了。 写文章要着力写好中心段;写一段文字,就要着力写好中心句。这种起到总说作用的中心段或中心句,放在开头,必能统摄、引领全文或全段;放在结尾,须能总结、概括全文或全段。运用总分结构还要特别重视:分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花气力去写,写得具体、实在、明白,并注意各项分说内容要与总说相照应。 ②并列结构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与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能够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神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能够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 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楚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

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能够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能够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能够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现在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能够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考虑题,掌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能够分为几个时期?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河头小学李峰云 我于1992年参加工作。在教育教学这块土地上已耕耘25载有余。其间,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于1997年6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对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曾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多年。育人帮教谱新篇,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帮助了很多青年教师,使她们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优秀教师。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塑造青年教师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 一、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养 我在指导青年教师时,首先要明确志向,凭我自己成长的经历、教训及经验,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在教学实践中来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让她们在诸多灿烂夺目的桂冠下,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实实在在的工作。眼前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好管理,她们感到彷徨,我耐心的帮助她们树立敬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我跟她们讲,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德才兼备。有德无才,空有抱负;有才无德,徒有身手。同时我还告诫她们,要做到德才兼备:第一,要确立好目标,要确立好自己的成长规划,并且要严格地、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第二,热爱自己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深入学生,交心谈心,一块游戏娱乐;可以. 多做些课外辅导和家访。在接触中,师生相互了解,这样透明度更高。 二、强化“常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强化教学常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指导、培养过程中,我严格遵守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在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唐蒲燕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在学期开学初先制定出教学计划,让她参照执行,我经常听她的课,并认真分析,与其它参与听课的老师讨论,共同分析。她利用课堂时间听我的课,学习教学理论和经验方法,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2、引导她找准自己的特色、特长,并结合到教育教学实际之中,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与“无定法”之间,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唐蒲燕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就应在学校加强锻炼,作一个有思想,有创新,有个性有特长的好老师。这是年轻所赋予她的要求。她在短短的一年中迅速成长,很快的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公开课,并写出教学反思,来弥补在教学中的不足。 3、我用心灵去感悟她,让她用热忱去打动学生,我要求她学会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发现教育细节,拿捏教育分寸与火候。不能因一时的阳刚之气,一时的心头之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学生,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告诉她用心观察学生,用心书写反 思,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自己的思考:“行而惑,惑而思,思而着,着而明”。我的教学理念是“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功”。所以她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和效果越来越好,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过教材关。领会新课程、新课标的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飞跃()梦寐()轨道()人迹罕至() 铁qiāo tuǒ 圆è运chàng 谈 2.下边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可望而不可既指令一叶孤舟 B.观测畅谈梦寐小心冀冀 C.合算月壤休斯敦昂首挺立 D.溅落故障平衡相提并论 3.先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然后解释在句中的意义。 ⑴里程碑: ⑵相提并论: ⑶昂首挺立: ⑷可望而不可即:“即”意思是全词意思 是。 ⑸遥遥在望: ⑹一叶孤舟: 【综合运用】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总能搅动世人的情感,

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⑴【科技探月】2019年1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中说:“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篇章。”中国还将建设空间站,向宇宙世界深处探索,造福于人类。请你结合《月亮的足迹》一文,谈一下你读到这则材料的感想。 ⑵【人文赏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牵动天各一方的亲人朋友,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杰作。请你写出连续的借月抒怀的诗文。 ⑶【趣谈识月】请你把知道的月亮别称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写在下面。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月亮的足迹(节选)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教案:19、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教案:19、月亮上 的足迹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三、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四、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五、教学设计1、新课导入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

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①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b.本文写了一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②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2、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①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事?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②合作探究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

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 学科:语文教师:审核:语文组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学习课时】2 课时 【知识链接】 1、相关知识 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偷吃了长生不老丹,才飞进了月宫,只有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2、作者介绍 朱长超,男,1944年10月生,上海市南汇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月亮上的足迹》、《人生的智慧》等50余种,已发表的各类文字在500万字以上。其作品《月亮上的足迹》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13册第19课。简单的介绍了1969年7月人类第一次登录月球的大致过程。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观测指令合算畅谈 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 海域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题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7月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_______(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_____(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动发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_____(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凌晨②神往已久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分别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作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19日晚9点32分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5)“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6)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请实话实说。

参考答案 (1)呼减速平稳 (2)①天快亮的时候②内心向往已久 ③时间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登月指令、两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执行登月计划、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登月成功。 (4)略 (5)因为这两个数字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略

初一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三篇

初一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三篇 【导语】《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是新教材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这一单元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讲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对,是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现在,就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二、检查预习 1、听写下列字词:(共10个) 指令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共5个) ①畅谈: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⑤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案

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案 篇一: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自主预习一、字词积累 1.易写错的字昂.(áng)首挺立轨.(guǐ)道畅.(chàng)谈小心翼.翼(yì)狭窄.(zhǎi)海域.(yù) 2.易读错的字铁锹.(qiāo)溅.落(jiàn)椭.(tuǒ)圆形 3.重点词语释义 (l)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到,却不能接触。 (2)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3)神往已久:心里向往已有很长的时间。 (4)畅谈:尽情地谈。 (5)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立着。形容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6)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二、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人类自从1957年进人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美国总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计划”的开始。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素材积累关于月亮的诗句 (l)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四、结构思路 1969年7月16日:飞船发射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休息 19日晚8点33分:月球在望19日晚9点32分:中心呼叫 7月20日7时32分:和飞船脱离 7月21日11点39分:登上月球 7月22日上午: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返回地球课堂导学【导学探究】问题一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问题二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问题三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探究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提示:从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三个方面来说明)【当堂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里程碑.(biē)海域.(yù)椭.圆(suí)B.悬.挂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推荐」 阅读理解中的所谓语境,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是指本身所在的,它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而“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性格、处境、语言风格等主观因素。 月亮上的足迹 ①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上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②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③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④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题 1.第①节中文字中画线的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是指____。 2.第③节中加粗的我们是指____。 3.列举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4.用一句简要的话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 5.用不超过6个字的短语概括第④节画线文字的内容: 《月亮上的足迹》 1.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足迹 班级:姓名: 导学目标:1、知记、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法。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体会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内容链接】 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吧叹。 第一课时 【自学导航】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观测()故障()椭圆()海域() 畅谈()飞跃()昂首挺立()小心翼翼()()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课堂目标: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法。 一、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合作探究】 1、在文中划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由此可知登月全过程是按顺序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 2、按照提示,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人类第一次登月概述(一)

3 ①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②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③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④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⑤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电话。⑥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插在月亮上。 4、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当堂训练】 1、请工整地把下列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按序写在田字格中。 观(cè) 海(yù) (chàng)谈昂守挺立一叶狐舟遥遥再望 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雕像在商店里只能躲在一角,在广场就能昂首挺立,所以要让物质有最大的价值,就要选对地方。 B、积分榜上,我们班就像一叶孤舟,班级量化远远落后于其他班级。 C、好不容易爬到了黄山脚下,黄山已经遥遥在望了。 D、百米冲刺了,小明比小强更胜一筹,率先到了终点。 3、宇航员在月球上会遇到困难有 你所知道的我国遨游过太空的宇航员有 第二课时 课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体会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 本文主要叙述的是,你从阿姆斯特朗等宇航员身上看到了的科学品质。 二、语言品味: 1、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