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用橡胶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性能研究

沥青路面用橡胶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性能研究
沥青路面用橡胶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性能研究

彩色沥青

彩色沥青,又叫彩色胶结料,是筑路材料的一种,目前有两种: 1、以无色胶结料加色粉,无色胶结料可以是由沥青脱色而得,也可以由石油树脂等浅色聚合物调配而得; 2、通过沥青直接改性而得,这种胶结料具备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强的特点,颜色为棕红色。 红色彩色沥青采用无色胶结料和铁红色色粉及相应比例的石子和矿粉拌合而成,胶结料掺量为5.5%、色粉添加量为3%。如施工面积按350㎡计算,则胶结料及色粉使用量为: 1、混合料:(350㎡*0.03m)2.4t/m3 =25.2t 2、胶结料:25.2t*5.5%=1.386t 3、色粉: 25.2*3%=0.756t 我司胶结料为200kg一个大桶包装,色粉为25kg一袋包装;则实际使用量为7桶胶结料、30袋色粉 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使用彩色石料的沥青路面, 使用石油树脂(脱色沥青) 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以及在使用改性沥青的透水性路面表面喷涂彩色树脂涂料等. 它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和美化街路空间环境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21 世纪,作为一种城市道路面层景观铺装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彩色沥青路面作用前景随着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建

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城市街路设计与铺装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 许多专家对目前状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责目前城市的"地面"普遍缺乏"人性"和"个性" . 人们对路面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路面要不要是美的?显然, 让人们永远活动在色彩千篇一律, 表面质感别无二致的黑色沥青路面和灰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单调乏味甚至沉闷压抑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感受决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 人们也绝无可能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于是, 人们开始运用种类繁多的铺装材料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让路面美起来,彩色沥青路面就是其中的一种. 1 彩色沥青路面的种类 通常所说的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彩色石料的沥青路面和使用石油树脂(脱色沥青) 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等. 近年来, 随着改性沥青的广泛应用, 在使用改性沥青的透水性路面表面喷涂彩色树脂涂料的工艺发展很快, 形成了一种新的彩色路面结构. 1.1 沥青结合料着色将无机金属盐类颜料代替同样体积的矿粉填入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 可以得到少量几种着色沥青路面材料.例如将占集料总重5%~7%的氧化铁(俗称红土子)加入沥青混合料中可以得到红色的沥青路面材料;加入5%~10%的氧化铬可以得到墨绿色沥青路面材料.采用这样

橡胶沥青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12月第12期 橡胶沥青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研究 0前言 路面设计和修复的重点在于结构设计部分。 然而,现在有大量关于路表特征影响道路使用性 能的研究。因此, 提高新建、改建及现存道路的表面特性是研究重点。 道路是否需要重建、表面重修及养护处理的关键是道路结构的完整与否。道路损坏可能是结 构破损或者表面破损。设计不当、 荷载超重、排水不良或者施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结构破损,沥青层间的粘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导致表面破损和结构破损的原因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表面破损是由使用年限的增长、路表面磨耗、沥青含量不当、材料(集料质地较软)、施工管理不当以及沥青表处的不合理使用等引起的。 要研究表面特性,重要的是明确“摩擦力”和“抗滑性”的区别。摩擦力是指轮胎和路表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及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力。摩擦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道路、轮胎和车辆停驻特性,环境温度和水。抗滑性一般用来描述道路对摩擦力产生的贡献。把路面抗滑性定义为一个行车道表面防止滑溜的能力。“抗滑性”可应用于任何涉及路表面摩擦性能的测试中。 在潮湿条件下,路表摩擦力是路面设计、维修及修复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安全因素之一。在潮湿条件下,随着车辆行驶速度增加,抗滑性会降低,降低的程度取决于路表面构造深度。一般地,构造 深度越小,摩擦力随之越低。因此, 路面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摩擦力和抗滑性。 现在已有许多仪器和方法可以检测道路的摩 擦力和构造深度。本文对试验室制备的试件用体积分块法测量宏观构造,用英式摆式仪法测量微观构造。研究采用两种级配和三种沥青结合料: (1)常规沥青;( 2)湿法橡胶沥青;(3)干法橡胶沥青。在相同的混合料配比基础上,以增加1%的橡胶沥青来测试其含量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1路表面构造 国际道路协会PIARC在1987年布鲁塞尔国 际会议中,通过微观构造(microtexture )、宏观构造(macrotexture)和最大构造深度定义了三种表面构造深度范围[1]。 道路宏观构造是指路面与实际水平面的偏差。宏观构造的特征尺寸变化范围为0.5 ̄50mm。峰间振幅通常取值范围为0.01 ̄20mm。这种类型的构造在轮胎与道路接触面处产生的波长相等。 道路微观构造是指骨料与实际水平面的偏差。微观构造的特征尺寸不超过0.5mm。峰间振幅通常的取值范围为0.001 ̄0.5mm。这种微观构造可或多或少的增加表面粗糙度,但是这种构造太小不能用肉眼观测到。 微观构造提供了砂质表面来渗透薄水膜,并且在轮胎和路面之间产生良好的摩擦阻力。宏观构造提供了排水沟等,排除轮胎和路面之间的积水,增强了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摩阻力。现在还不能测量到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微观构造剖面图,只能用低速行驶时产生的摩擦力来评价微观构造。图1为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的区别。 表1根据道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了关于路表特征的指南。 2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的测量 2.1体积分块法 体积分块法也被称为铺砂法,在很多年前就被 摘 要:在柔性路面设计、养护和修复中,抗滑性和构造是应当考虑的重要的安全特征。主旨是优化橡胶沥青路面的表面构造特性,宏观上减少溅水、喷射及滑水现象;微观方面增强低、高速行驶时的摩擦力。采用英式摆式仪法和体积法来测量摩擦表面特性,取试验室制备的试件代表实际道路表面。研究采用两种级配和三种沥青结合料:常规沥青;湿法橡胶沥青;干法橡胶沥青。在相同的混合料配比基础上,以增加1%的橡胶沥青来测试其含量对路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用来评价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和混合料级配对路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比密级配具有更大的构造深度。与常规混合料相比,橡胶沥青混合料能提高路面抗滑性。该研究表明,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橡胶沥青对路表面特性的影响不同。关键词:橡胶沥青;表面特征;构造深度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16(2012)12-0166-03 收稿日期:2012-05-21作者简介:任京州(1977-),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从事道路工程勘测设计工作。 任京州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8) 科技研究166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一、定义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配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一、彩色路面工程 1、改性彩色沥青路面:采用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燃料、相同色系的石料、特色添加剂等,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色彩鲜艳不退,路面经久耐用。 2、高弹性彩色沥青广(操)场:采用特别改性的高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颜料、特种添加剂、特殊的矿料级配,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其高弹性来自工程的整体结构而非塑胶工程的表面,是塑胶广(操)场的换代产品。 3、反光彩色沥青路面:在彩色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专用设备向表层加入反光材料。铺筑的路面在灯光照射下呈现鲜艳的彩色,不仅为夜行提供方便,更是一道独特的夜间风光。 二、彩色沥青材料: 1、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各种不同标号的胶结料供用户选用,也可按用户要求的标号生产胶结料。由专用设备运输,直接与用户的拌和站对接供料。 2、矿物颜料,按用户采购的石料情况,经试验确定颜料用量,可按用户要求提供颜料。 3、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较近距离范围内可由生产基地直接提供热拌料。 三、沥青设备制造 1、各种储量、产量的导热油快热节能沥青库、灌。 2、各种储量、产量的直热式快热节能沥青库、灌。 3、彩色沥青设备;沥青改性、沥青乳化设备;冷、热沥青撒布罐 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2)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能耐77℃ 的高温和-23℃的低温,维护方便。 (3)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压缩产生强大的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 (4)具有良好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 三、彩色沥青与黑色沥青的区别 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石油树脂(浅色沥青)以及在混合料中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彩色沥青所使用的为浅色(或无色)胶结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它是采用现代石油化工产品,如芳香油、聚合物、树脂等调配出与普通沥青性能相当的结合料,再加入某种颜料,使之呈现出某种色彩。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不同类型的色彩,达到要求的美感以及使用功能。而黑色沥青主要使用道路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由于沥青中的所含的沥青质是黑色无定型物质,其含量为2%-15%,所以显现出来的为黑色。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A.1 一般规定 A.1.1 选择沥青结合料等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检验应适应公路环境条件的需要,能承受高温、低温、雨(雪)水的考验。沥青路面的气候条件按本规范的气候分区执行。 A.1.2 各地宜按照本规范的方法对本地区作更为具体的气候区划分,以适应地区具体气候条件的需要。 A.2 气候分区指标的选择 A.2.1 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全年高于30℃的积温及连续高温的持续时间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A.2.2 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面温缩裂缝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温降速率、冰冻指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A.2.3 气候分区的雨量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反映沥青路面受雨(雪)水影响的气候因子。并

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雨日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A.3 气候分区指标的计算方法 A.3.1 30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按以下步骤求取: (1) 选择当地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作为年最热月(通常是七月或八月),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该月份记录的每一天的最高气温的温度和时间(通常为下午2时); (2) 求每年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一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 (3) 求取30年的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T max,作为设计高温分区指标。 A3.2 30年极端最低气温按以下步骤求取: (1) 选择当地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作为年最冷月(通常是一月份),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该月份记录的极端最低气温; (2) 求取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的最小值T min,作为设计低温分区指标。 A3.3 30年内的最大降雨量按以下步骤求取: (1) 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当地的年降雨量; (2) 求取30年内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W cp,作为设计雨量分区指标。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疲劳特性的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包括两种即现象学法和力学近似法。应用现象学法主要是进行疲劳试验,得出疲劳寿命与施加应力或应变的关系。力学近似法是将应力状态的改变作为开裂、几何尺寸及边界条件、材料特性及其统计变异性的结果来考虑,并对裂缝的扩展和材料中疲劳的重分布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它有助于人们认识破坏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现象学法力学近似法 1 概述 路面使用期间,在气侯环境因素和车轮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损伤逐渐累积,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作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之后,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性能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出现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这是由于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或非均匀性,引起应力集中而出现微裂隙,应力的反复作用使微裂隙逐渐扩展、汇合,从而不断减少有效的承受应力的面积,造成材料的刚度和强度逐步下降,最终在反复作用一定次数后导致破坏。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可用达到疲劳破坏时所能经受的重复应力大小(或称疲劳强度)和作用次数(称为疲劳寿命)来表示。疲劳破坏是当前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是指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其性质能保持稳定或较小发生变化的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是评价沥青路面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 疲劳破坏作为沥青路面的三大破坏形式之一,人们对其试验研究方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实际路面在真实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破坏试验,如美国的AASHO试验路,历时三年才完成;二是足尺路面结构在模拟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包括环道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如南非的重

彩色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评价

198 A SPHALT TECHNOLOGY 沥青技术 目 前,彩色路面在国外的公路、自行车道、便道、公交汽车专线、 步行区、广场以及专用车道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整体道路环境的效果,德州市三八路建设慢车道采用彩色沥青路面。彩色沥青是一种合成的可染色沥青,俗称彩色沥青,它的力学性能与流变性能与一般的道路用重交沥青相同,彩色沥青路面的主要原理就是采用彩色沥青胶结料,通过各种加入颜料使其具有各种所需要的颜色,同时通过采用彩色石料或者浅色石料,使其有更长久的彩色效果。在彩色沥青中最关键的是彩色沥青胶结料的生产技术,好的彩色沥青胶结料应当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彩色沥青胶结料的性能好,应尽量达到重交沥青甚至改性沥青的要求;二是抗车辙性能好;三是抗水损害性能好。 彩色沥青采用上海群康沥青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研究,结合欧洲、日本及美国的彩色沥青技术,成功开发出了性能优良的彩色沥青,本文结合在山东德州第一次铺筑的彩色沥青路面工程为依托,对路菲特彩色沥青胶结料及相应的彩色沥青 混合料进行了性能评价。彩色沥青及混合料性能评价标准的确定 目前,对于彩色沥青国内还没有国家规范或交通部规范标准,这给彩色沥青的开发与评价均带来了困难与不确定性,因此首先要研究彩色沥青的规范与评价标准。目前很多彩色沥青生产公司均有其公司的标准,如壳牌公司等,这些公司标准的特点是以普通沥青的标准为基础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指标要求普遍低于重交沥青的要求,因此其标准要求过于宽松,采用这种宽松的标准很难使客户放心,因此最好的评价标准应该是采用重交沥青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虽然对彩色沥青来说要求过高,但客户使用起来比较放心,因此本研究在评价彩色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时,首先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中对重交沥青的要求作为评价标准。 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中对重交沥青进行评价时,还必须首先根据规范确定气候 分区,然后才能确定其应满足的标准,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气 候分区来看,考虑到重点考虑彩色沥青的高温性能,因此要求相应的彩色沥青及混合料均应满足I-4或I-4-1要求,此外规范还对沥青按优劣分A 、B 、C 三类要求,由于A 类沥青要求最高,因此本文采用I-4-A 类的规范要求。 此外,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2006年还就上海公交专用道用彩色沥青及混凝土制定了《彩色沥青路面技术指南》,这一指南对上海地区虽然是一个地方标准,但制定的较科学合理,因此本文也以此指南的技术要求作为评价标准。 为了准确反映出彩色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本文还以一种进口重交70沥青(SK 沥青)进行了对比性能评价,以更好的反映出彩色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 彩色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评价 依据中国交通部规程《沥青及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2-2000,对彩色沥青胶结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同时也根据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彩色沥青路面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 彩色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评价 文/吴天祥 表1 彩色沥青胶结料性能标准及评价结果注: “/”表明规范未对此指标有技术要求或未测。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 作者:林敏 来源:《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其质量要求也存在着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保证沥青混合材料在使用中的抗疲劳性能,逼着对相关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是与其应力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应力比增加,那么滤镜混合材料疲劳寿命就会随之减少。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研究发现,都有了一定的结果。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響因素 在一些桥梁路面的基础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随着行车荷载力等方面的因素,很多沥青路面的强度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容易出现疲劳破坏,还导致路面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都得到了破坏。因此,对于我国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而言,研究影响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因素,并解决其疲劳寿命带来的影响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通过研究资料和实际情况,对多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研究认为ARAC—13在自愈合作用后疲劳寿命是最长的。此外,笔者还针对不同的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沥青路面的疲劳性能,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本次分析和整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今后沥青混合料在使用中的疲劳性和使用寿命,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一、原材料和混合料配合比 1、原材料技术性质 (1)沥青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一项路面工程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选取70号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加护性质的相关测定。研究结束后我们发现,70号沥青技术性质,无论是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还是闪点方面均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值。而SBS改性沥青技术在这些方面也与70号沥青技术并无太大的区别。这也叫从一定程度上证明70号沥青在工程建筑使用阶段是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 (2)粗集料 所谓的粗集料指的是采用玄武岩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公称粒径分为两种,分别是5~10和10~15。经过研究分析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发现,5~10的针片状测试值与10~15的针片状测

彩色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指南

彩色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指南 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1 彩色沥青路面的作用 (1)彩色铺面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注意到道路只有两种颜色,即白色的水泥路面和黑色大的沥青路面,在繁华的大千世界中显得太单调而乏味。 人们开始运用彩色路面,在城市街道上铺筑不同色彩的彩色路面,可以与道路周围的建筑艺术更好的协调,从而贴现一个国家或称是的特色和风格。由其是在风景区、疗养院和公园,铺设各种彩色路面的广场,与道路周围的花草树木相应成趣,给人以良好的心理感受,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2)便于交通的组织作用 铺筑不同的彩色路面在某种程度上比垂直的交通标志更好,它可以给驾驶员以信号。如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可以铺筑红色路面,直观地提醒驾驶员注意,谨行车。在中小学校区的路上铺筑铁红色路面,使车辆减速慢行,避免危险发生。 2 海川彩色沥青材料性能指标 2.1彩色沥青胶结料 海川路威系列彩色沥青胶结料是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配以国外的先进助剂,以化学的方法合成浅色沥青胶结料。浅色沥青基料的各项性能均以常用沥青指标为标准设计,可达到AH-50重交通沥青要求,由于加入了高分子的改性剂,在塑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延伸度上,明显好于普通沥青。特别是环保方面,有效的降低了黑色沥青中普遍存在的3-4苯丙衍生物等致癌物质,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高级住宅小区内的道路使用。 表1 路威彩色沥青胶结料性能指标 2.2彩色颜料性能指标 海川路威彩色沥青颜料是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海川色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开发的系列产品,彩色颜料具有色彩鲜明、化学性质稳定等特性。目前,具有红、黄、绿、灰、蓝等几大色系,并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色彩设计。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其改良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其改良 摘要:沥青路面使用期开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沥青路面在温度骤降或温差较大地区, 会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缝, 低温缩裂在我国北方地区是十分普遍的, 它的产生严重危害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此研究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简单介绍了沥青低温抗裂性的评价指标及改良措施。 关键词:破坏机理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改良措施 裂缝作为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而且水会沿着裂缝进入沥青路面体内,引起路面结构性的破坏。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与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直接相关,为了提高路面的抗裂能力,必须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重点对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与材料低温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并铺筑了许多试路,提出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的不同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都是针对本国具体实验进行的研究尚缺乏验证,尤其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与路用性能的相关关系。因此,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仍是沥青路面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破坏机理 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认为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有3种形式:一是面层低温开裂,是由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造成的开裂;二是温度疲劳裂缝,是由于沥青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温度循环,使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应力松弛性能降低,将在温度应力小于其抗拉强度时开裂;三是反射裂缝,是指低温状态下基层产生横向开裂,在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下,裂缝逐渐向沥青面层的横向开裂。沥青路面裂缝会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影响行车舒适性,并缩短路面使用寿命。因此,提高路面抗裂性是道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评价方法

彩色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目录 一、前言 二、技术路线 三、工艺设备 四、关键技术及创新 五、工程施工情况总结

一、前言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普通路面相比,因色彩变化可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和美化道路空间环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筑将在城市路面施工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广应用,但在西北地区应用尚属首次。由于西北地区在地理、交通、气候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有较大差异,如果沿用其他城市或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工艺,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道路整体质量,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首次在兰州市重点工程北出口轻车道面层应用彩色沥青混凝土铺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极大推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它的成功铺筑将推动彩色沥青混凝土铺筑技术在我省的广泛应用,在施工中所总结的施工经验和各种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使用信息反馈等,有很高的地域实用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随着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开发、研究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对我省乃至西北地区城市道路建设发挥很好的效用,具有十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1、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定义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环境和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制成彩色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2、彩色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1)胶结料(脱色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GB 50092-96重交通沥青AH-90的标准。即针入度(25℃):80~100,延度(15℃)不小于100,软化点(环球法):45~52。 (2)细粒式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要求大于7.5kN,流值为20~40。经检测兰州市北出口细粒式AC-5Ⅰ型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为10kN,流值为26.4,完全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3、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

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参数对其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5204226 基金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131800019)作者简介:张宜洛(19662),男,河南偃师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第26卷 第4期2006年7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π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ol.26 No.4 J ul.2006 文章编号:167128879(2006)0420035205 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参数对其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张宜洛,郑南翔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4) 摘 要: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将沥青类型、级配、级配的4.75mm 、2.36mm 的通过率以及粉油比等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参数,从混合料的宏观特点出发,用试验的方法揭示各项基本参数对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对其温度稳定性影响相当大;随着4.75mm 通过率和2.36mm 通过率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趋差;粉油比应在不同类型中加以综合考虑。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基本参数;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中图分类号:U414.75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basic parameters on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of bituminous mixture ZHAN G Y i 2luo ,ZH EN G Nan 2xiang (Key Laboratory for Special Area Highway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 ’an University ,Xi ’an 710064,Shaanxi ,China ) Abstract :The parameters and struct ure of bit uminous mixt ure determine t he performances of as 2p halt pavement.Taking t he types of asp halt ,t he grade of mixt ure ,t he 4.75mm passing percent 2age ,t he 2.35mm passing percentage ,and t he ratio of powder to oil as t he basic parameters ,a lot of test s are carried out to reveal t he influence of t ho se basic parameters on t he performances of as 2p halt pavement at low and high temperat ure.The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types of asp halt and t he change of mixt ure st ruct ur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 he performances of pavement.Wit h t he in 2crease of 4.75mm and 2.35mm passing percentage ,t he performances of bit uminous mixt ure will dicrease ;t he influence of t he ratio of powder to oil must be considered in different struct ure.1tab ,12figs ,6ref s. K ey w ords :road engineering ;bit umino us mixt ure ;basic parameters ;stability at high tempera 2t ure ;anti 2cracking ability at low temperat ure 0 引 言 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是由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材料及其结构属性所决定的,由于某些因素的变化而 出现不同的路用性能表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沥青 混合料类型[1]。为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学者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改变沥青性质而采用改性沥青,改变矿料级配

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老化材料的低温性能评价-

文章编号:1001-9731(2015)24-24074-04 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老化材料的低温性能评价? 马宏岩,王东升,冯德成,吴小双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摘一要:一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道路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寒冷地区普遍存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是反映沥青路面抗低温开裂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依托于长平高速公路实体工程,通过现场调查路面的实际开裂情况,以及室内低温劈裂蠕变实验和弯曲梁流变仪实验,评价沥青路面老化材料的低温性能.同时分析路面实际开裂情况与路面老化材料低温性能间的相关性,验证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标准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沥青路面;低温开裂;开裂指数;劈裂蠕变实验;弯曲梁流变实验 中图分类号:一U416.21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24.015 1一引一言 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寒冷地区最常见的路面病害之一.低温裂缝的出现对沥青路面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首先,裂缝的产生为路表水和杂质渗入路面结构内部提供了通道.水和杂质的侵蚀作用使得基层和路基结构发生软化,承载能力降低[1-2].其次,裂缝的出现破坏了道路表面的平整度和连续性,影响行车安全和道路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3-4].因此,低温开裂的防治是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 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显著的粘弹特性,材料固有的温缩特性决定了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不可避免的[5-6].在寒冷季节,正负气温的频繁交替使得路面材料经受着反复的冻融循环,材料的收缩和膨胀改变了结构内部的应力状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路面在环境荷载及车辆荷载的综合作用下发生老化,柔度的逐步损失造成了劲度模量的增长,降低了材料的应力松弛能力;决定材料低温性能的沥青流变特性及混合料蠕变性能也随之衰减[7].在低温或大温变速率环境下,路面内的拉应力超过极限抗拉强度,温度收缩裂缝随即出现[8-9].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能力与沥青胶结料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紧密相关[10].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弯曲梁流变仪实验和低温劈裂蠕变实验测试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 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老化会带 来材料使用性能的递减[11].研究表明,冻融循环会严重影响沥青材料的抗低温开裂性能,保证沥青和沥青 混合料的断裂能力和应力松弛能力是确保沥青路面在 运营期内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的关键[12].在相同老化状态下,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不同的老化状态[13],为了更好的评价服役期内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需要研究现行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本文通过病害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在评价旧路 开裂情况和路面材料低温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比对实 际开裂状况,验证沥青类材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的准 确性.首先对长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路段进行低 温开裂的现场调查,并钻取路面结构芯样用于室内实 验研究.然后测试切割打磨处理后的标准尺寸的老化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低温劈裂蠕变性能.最后从芯样中 分离提取沥青胶结料,并测试老化沥青的低温流变性 能.结果显示:老化沥青和老化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 能指标与实测的路面开裂情况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2一低温开裂状况调查 低温收缩开裂和基层反射裂缝在表现形态上来讲 是相近的,都属于横向开裂,因此二者的辨识是路面病 害调查的关键.现场调查过程中,通过对每个路段取 芯二观察裂缝的扩展方向来判断横向裂缝的类型.通 常来讲,从顶面向下发展的二顶面裂缝宽度较大的To p-Down类的横向裂缝属于低温收缩裂缝;而从底面向上发展的二底面裂缝宽度较大的Down-To p类的横向裂缝属于基层反射裂缝. 长平高速公路位于吉林省,建成于1996年9月;沥青路面用沥青的标号为PG70-28,25?针入度为70(0.1mm),5?延度为42cm,软化点为81.2?;采用4cm+5cm+6cm的组合面层结构,上面层材料类型为AC-16,中面层材料类型为AC-20,下面层材料类型为AC-25.2004年5月,长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8年 4704 22015年第24期(46)卷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2302120053) 收到初稿日期:2014-12-1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5-06-10通讯作者:冯德成,E-mail:fen g dechen g@hit.edu.cn 作者简介:马宏岩一(1986-),女,黑龙江勃利人,在读博士,师承冯德成教授,从事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和季节性冻土冻胀变形研究.

浅谈橡胶沥青使用现状

浅谈橡胶沥青使用现状 易双德 (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 摘要:对橡胶粉粒的由来及橡胶沥青形成机理、在道路中的应用、性能优势和推广障碍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橡胶沥青、废旧轮胎、橡胶粉粒 橡胶沥青定义:由沥青、橡胶粉粒及一定的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胶粉的含量不少于总重的15%,且要求橡胶颗粒在热沥青中充分反应并膨胀。橡胶沥青最先在1966年由美国人Charlie McDonald发明,并用于修补坑槽, 一、橡胶粉粒由来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生成量也越来越多。我国是轮胎生产和使用大国,过去5年我国年产生的废旧轮胎已超过1亿条,约320万吨。预测今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000万辆,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将达到2亿条。 废旧轮胎具有很强的抗热、抗机械性,很难降解,几十年都不会自然消失。长期露天堆放,占用大量土地,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还易引发火灾,被称为“黑色污染”。如何把这些废旧轮胎回收好、利用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也是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将废旧轮胎加工成为橡胶粉粒(硫化橡胶粉),是一门新兴材料科学,集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为一体,很有发展前途,也是我们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利用形式。目数较大的胶粒可用于橡胶安全地砖和体育场地塑胶跑道的底层原料;更细一点的胶粉可用于橡胶安全地砖和体育场地塑胶跑道的面层; 28目~40目的胶粉可用于生产再生胶、汽车刹车片、石棉板以及改性沥青; 60目以下更细的胶粉, 可直接广泛应用于防水材料、轮胎生产、橡塑改性和橡胶沥青道路面层等。 二、橡胶沥青形成的机理及控制指标 橡胶粉在沥青中,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充分溶胀,并产生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反应,胶粉发生部分脱硫、降解,恢复一定生胶性质,对沥青起到改性作用,橡胶粉在溶胀过程中体积发生膨胀橡胶粉在沥青中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橡胶沥青表现出高粘度、高弹性的优良性能。 橡胶沥青在制备过程中,适宜的搅拌时间为60~90min。时间再长则粘度反而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橡胶裂解所致。细

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摘要:本文就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类型及低温影响效果进行简单分析,并从沥青混合料、基层结构、联结层结构及表面层结构四个方面展开设计研究,旨在为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沥青路面具有平坦整洁、环保美观、舒适安全、维修养护简单等特点,因此逐渐成为世界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首要选择,调查发现沥青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项目所占比重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对沥青路面进行结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低温地区的沥青路面,合理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道路使用寿命与质量。 一、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研究 1、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类型 通过对部分沥青道路调研发现,虽然道路结构、材料配比及使用年限存在较大差异,但道路路面呈现的结构破坏类型及特点却大致相同,具体表现在于:低温地区大多存在周期性冻土现象,道路基层在冻胀融缩的物理作用下容易出现结构变异,破坏道路结构引起不同程度的路面开裂问题。图1展示的就是低温地区常见的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类型。 (a)路面剪裂(b)温缩开裂(c)反射开裂图1 沥青论结构破坏类型 2、低温对沥青路面结构影响 道路建设需要应用到多种建筑材料,这些材料若长期处于低温状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由此产生较大拉应力,若拉应力超过材料拉伸强度将会导致材料结构被破坏进而出现开裂问题。道路路面纵向长度远大于横向长度,因此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往往呈现为横向间隔,严重时才会出现纵向裂缝。种类各异的沥青基层对应特定的温度拉应力,因此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二、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对低温地区沥青路面进行结构设计研究的时候需要针对基层耐受性、面层抗车辙、表面层抗裂性进行综合考量,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合料配比、基层温差、联结层荷载、表面层开裂等内容进行重点分析,以便确保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 图2 沥青路面基本结构图 1、基于感温性能的沥青混合料设计 进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混合料所在位置及耐受特点,进而实现最优设计。图2展示的是沥青路面基本结构,分析可知表面层及联结层处于主要压力承载的高压应力区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选择抗磨损、高模量的沥青混合料,联结层处于表面层与基层的过度位置,最好选择传导效果优异的沥青材料,以便做好路面压力疏导工作。基层结构承受较大的拉应变,就整个路面而言担负着路面压力的重任,因此就沥青道路基层而言结构设计需要围绕荷载疲劳展开,研究发现沥青占比高的混合基层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压力,有效避免了疲

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A.1 一般规定 A.1.1 选择沥青结合料等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检验应适应公路环境条件的需要,能承受高温、低温、雨(雪)水的考验。沥青路面的气候条件按本规范的气候分区执行。 A.1.2 各地宜按照本规范的方法对本地区作更为具体的气候区划分,以适应地区具体气候条件的需要。 A.2 气候分区指标的选择 A.2.1 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 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全年高于30℃的积温及连续高温的持续时间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A.2.2 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 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面温缩裂缝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温降速率、冰冻指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A.2.3 气候分区的雨量指标:采用最近30 年内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反映沥青路面受雨(雪)水影响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雨日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A.3 气候分区指标的计算方法 A.3.1 30 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按以下步骤求取: (1) 选择当地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作为年最热月(通常是七月或八月),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该月份记录的每一天的最高气温的温度和时间(通常为下午2时);

(2) 求每年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一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 (3) 求取30 年的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Tmax,作为设计高温分区指标。 A3.2 30 年极端最低气温按以下步骤求取: (1) 选择当地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作为年最冷月(通常是一月份),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该月份记录的极端最低气温; (2) 求取30 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的最小值Tmin,作为设计低温分区指标。 A3.3 30 年内的最大降雨量__________按以下步骤求取: (1) 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当地的年降雨量; (2) 求取30 年内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Wcp,作为设计雨量分区指标。A3.4 确定气候分区指标时宜参考各个指标的辅助指标值对计算得到的分区指标作必要的修正。 (1) 当全年高于30℃的积温较大或当地连续高温的持续时间长,以及预计重载车特别多、长大纵坡严重影响车速的路段可将高温气候区提高一级或两级看待; (2) 对经常发生寒潮、寒流降温迅速的地区可将低温气候区提高一级。 (3) 对年雨日数特别长(如梅雨季节)的地区可将雨量气候区提高一级。 A.4 气候分区的确定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2)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退色、能耐77℃的高温和-23℃的低温,维护方便。(3)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压缩产生强大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 (4)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 优点 ·美化环境,给人良好的心理感受 ·道路交通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引导交通,减少行车安全事故 ·公园、广场等,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路面彩化,符合城市建设“彩化、绿化、亮化”的要求 ·现代化都市气派,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招商引资 ·可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国内高新技术成果与国际接轨 ·物业小区,有利于提高小区综合竞争力,促进售房业绩 性能指标 路威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性能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对道路石油沥青A级的要求。 海川路威彩色沥青颜料是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海川色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开发的系列产品,彩色颜料具有色彩鲜明、化学性质稳定等特性。目前,具有红、绿、黄等几大色系,并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色彩设计。例如: ·铁红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色GB-6.3R 4.5/5.6》 ·桔黄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色GB-8.1YR5.5/4.8》 ·嫩绿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色GB-6.9GY 3/1.8》 彩色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 用紫外光模拟太阳光照射试件,紫外光照射1小时相当于太阳光照射1天,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15天大约相当于太阳光照射1年。试验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环境温度保持在57℃左右,这一温度与高温季节沥青路面的地表温度基本吻合。 彩色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 ·重交通道路一般设计为三层沥青砼结构(底层+中层+面层),底层、中层均采用黑色沥青,面层采用彩色沥青。 ·中交通道路一般设计为二层沥青砼结构(底层+面层),底层采用黑色沥青,面层采用彩色沥青。·轻交通道路及人行道、自行车道、景观道路等一般设计为单层彩色沥青砼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