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基本内容是什么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基本内容是什么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基本内容是什么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基本内容是什么?以及对他的评价?

波普尔哲学的主干是他的科学哲学,他自己称之为“批判理性主义”,有时,又称之为“证伪主义”。

第一、辩证理解证实和证伪,证实有存在的价值,而证伪并不是每次都摧毁理论。根据波普的观点,归纳推理就是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形成假说或理论。而对全称命题我们不能保证它永远被证实。他说:“不管我们已经看到多少白天鹅,也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2他把“归纳推理是否得到

证明”称作“归纳问题”这本来是正确的,恩格斯和列宁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发现归纳法的不足之处是一回事,反归纳法又是另一回事。波普进而用“ 证伪主义"来代替“ 归纳法"更是另一回事。无疑,“证伪”有它一定的意义,每一理论都应

受到经验事实的检验,都应是开放和自我批判的。但是把理论的发展归结为“证伪”则是不对的。因为很明显,在科学中,不仅有表述一般规律的全称命题,也

有表述特殊规律的存在命题。比如:“至少存在一只非白的天鹅”,对这样的命题却只能进行证实,而不能进行证伪。因为只要我们发现一只天鹅是非白的就证实了它,而发现一万只天鹅都不是非白的也没有证伪它。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反证并不是每次都摧毁假说或理论,有时却促使人们将假说或理论完善起来。比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他并没有掌握到任何新的观测证据,在没有惯性运动和万有引力等概念的条件下他面临的反证是不计其数的,地球为什么不飞出轨道,地球为什么不飞散,河流为什么不倒流等等。这不计其数的反证在二千年前只是阻止了古代日心说的成长,但却没有消灭它。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后,牛顿力学把它从理论上完善起来了。又过了两个世纪,天文学观察才证实了它。而牛顿力学在统治科学界的二百多年间,同样曾经不断地遇到反证。比如,水星运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立即放弃自己的理论,而一直坚持到十九世纪末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最初的一批实验也对它很不利。爱因斯坦甚至依靠某种类似“宗教

感情”的对宇宙和谐的信念而紧守了阵地,结果不是反证否证了相对论,而是被

相对论所解释了。如果我们按照波普的证伪主义来办事,一遇到反证就放弃理论,那么结果将是可想而知的。任何真正的科学都不可能是脆而不坚的瓷器,一碰即碎。科学理论必然包含有一定的相对真理,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它在被新的更高的理论取代或包容之前充分发挥其内部所潜藏的一切生命力和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任何理论都既抱着批判的态度,又要抱着利用的精神,这里的关键就是辩证地理解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我们就会犯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错误,而只看到理论的相对性,看不到其中包含的真理颗粒,则会导致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相对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等等。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在这方面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对前人的理论成果既继承又批判,对自己的理论不作教条的解释。

第二、唯物辩证地理解“观察”与“问题”的关系。关于“归纳问题”,并不是波普首先发现的。十八世纪的休谟已经提出了对归纳法的怀疑:从已往经验的归纳中无法逻辑地得出可适用于未来的必然性。因此波普正确地称之为“休谟问题”。休谟否定了通过感觉经验的归纳而不断地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从偶然上升

到必然。但进一步回答是令人失望的,因为他认为,人们之相信归纳的真理,只不过是一种出于习惯的非理性信念。他把经验科学建立在“习惯”基础上了。康德不满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康德为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科学怎样保证只能开始于经验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呢?他对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借助于人的先天理智的创造能力把后天经验加以整理、组合,把理智的可靠性传输给经验,从而使经验科学成为可能。波普指出:“康德极力以归纳原理(他称作‘普遍因果性原理’)是‘先验地正确’来摆脱这个困难。但是我认为他为综合陈述提供一个先验的证明这种机敏的企图,并不是成功”。3波普面对“归纳问题”,他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彻底否定归纳概括的可能性。他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科学是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观察开始。他说:“没有观点就没有观察。”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波普做了这样的工作,他“把设想一个新思想的过程同从逻辑上考查它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结果加以截然的区分。”4前者是认识心理学的任务,后者才是认识逻辑学的任务。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波普把这两个任务用两个问题表达:即“你最初是怎样发现你的理论的呢?”和“你是怎样检验你的理论的呢?”他认为只有后一个问题在科学上才是重要的,而前一个问题“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只涉及纯属私人的事情。”5波普就是这样克服休谟和康德的不足之处的,多么轻松简单!观察和问题之间是个相互更替的链条,正如“实践——认识——实践”一样,可是波普只抽出或截取一段,从问题到观察,而对问题从何而来,他轻飘飘地说,那纯属私人的事情。这能说是科学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吗?不过,对这个问题,无论在《科学发现的逻辑》还是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波普都不是没有回答,实际上,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波普是无法回避的。他说:“一切科学发现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柏格森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觉’。”6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历史和自然科学一样必定是有选择的,否则历史就由一大堆不相干的乏味材料所塞满。”7根据什么选择呢?这就是波普所说的“非理性因素”了,“写我们感兴趣的那种历史,…… 对于与我们观点无关因而我们不感兴趣的那些事实,我们就不必多费心思了。”8写历史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兴趣,按自己的观点在历史的资料库中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把其它的一切当作废物扔掉。这样历史就成了每个人手中的玩物了。“既然这种选择性观点或历史兴趣中心不能成为可检验的假说,所以我们就把它称为历史解释。”没有历史科学也没有历史理论,有的只是“多如星星”的历史解释,那么这不是历史的相对主义,不是历史不可知论又是什么呢?第三、证伪原则并没有逻辑必然性。

对他的评价:

这个论证从逻辑上讲是无懈可击的,但其基本观点则是错误的。首先,在波普看来,知识就是猜想,就是假说。那么试问,作为猜想和假说,没有任何确定性可言的“科学知识”如何对社会历史进程发生强烈影响?其次,退一步说,即使科学知识的增长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无论这个作用如何重要,对历史进程都不可能成为决定的作用。波普把科学进步的作用加以绝对化,把科学看作是脱离人,脱离人们的经济关系,脱离物质生产及其他一切人类活动借以实现的全部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社会发展的独立因素,似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增长,这是错误的。其实,科学离不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科学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关系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相反。

他的主要错误在于把意识内容的客观夸大为意识本身客观性和实在性。我们应该肯定意识和意识现象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

因此,波普的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波普的哲学,在西方的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他是西方哲学从逻辑主义的过渡的重要环节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序 “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 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 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 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 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 她耐心地等了一会——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 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 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 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 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

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 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1929年9月于多塞特郡希尔费尔德 原序 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历史学家所讲的不外是战争、政治和经济;揭露原子秘密,在我们眼前揭开空间深度等活动,虽然使哲学思想起了革命并使我们有可能把物质生活提高到历代梦想不到的水平,但是关于这些活动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却没有讲到,或很少讲到。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不过,进化论的生物学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却一方面使科学思想臻于深邃,另一方面又迫使哲学家对科学不得不加以重视,因为科学现在对哲学,对神学,对宗教,又有了意义。与此同时,物理学本来有很长时间就一直在寻找,并且找到了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机械模型,这时却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新概念,在这些概念里,机械模型是不中用的,同时也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根本的东西,这些东西,用牛顿的话来说,“肯定不是机械的”。 大多数科学家一向朴素地认为他们所处理的就是终极的实在,现在,科学家们开始更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工作的真正性质了。科学方法主要是分析性的,要尽可能地用数学的方式并按照物理学的概念,来对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现在我们晓得,物理科学的根本概念都是我们的心灵所形成的一些抽象概念,目的在于给表面上一团混乱的现象带来秩序和简单性。因此,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了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不过,话虽这样说,就连哲学家现在也开始明白,在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实在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是现有的最好不过的证据,而一种新的实在论,如果可能的话,就必须利用这些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建立。

科学方法论

1.1.1科学方法论 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知识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是客观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客观实在性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必须从这些客观现实出发,科学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具有客观性的一种认识形态。 (2)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科学应该是认识的概括、抽象,因而是一种理论化的知识形态。 (3)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形态。正如罗素所说的,“科学总是一支未完成的交响曲”。由于人们总是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限制,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科学只能逐渐逼近真理,近似地反映客观实在。 “科学方法论”的界定 在“科学方法论”的语言结构中,“科学”只是个限定词,是对主词“方法论”的内涵和外延的规范。因此可以将“科学方法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一般认识原则或理论学问。一般而言,科学认识又包括两个层次,即经验认识层次和理论认识层次。所谓经验认识层次是指对事实的积累以及概括、综合、分析,从而获得适用于实际目的的经验规律的阶段。所谓理论认识层次是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并形成具体领域理论体系的阶段。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然哲学时期。16世纪以前,以直接观察,直觉猜测和形式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直觉观察时期。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得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璧鸩鲁等等。这一时期的科学方法基本属于经验方法范畴。 (2)分析方法为主阶段。16~19世纪,各门学科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自己的研究方法。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书问世,给当时的科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书中着重探讨了经验归纳法。与此同时,笛卡尔在《谈方法》一书中,从唯理性的演绎论出发,强调理性的推理和分析。 从而奠定了当时以分析为总体特征的科学方法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伽利略、牛顿、休谟等。 (3)辩证方法为主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由于细胞学、能量守恒与转化论和进化论的出现,自然科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关注过程以及各种过程的整体性联系的科学,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开始采取辩证方法,在研究中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起来,动态地考察对象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这一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微观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天体演化学等现代前沿科学成果的证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 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 不断交替的过程,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 信仰。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研究库恩 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 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模式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历史主义出发, 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库恩不同意逻 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 他 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思想都 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 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 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 展模式, 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1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反常和危机(范式动摇)———科学革命(建立新范式)———新的常 规科学……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 看作一个发生。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其中充满矛盾和斗争,因此是富有历 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按照库恩的动态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科学阶段。 库恩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 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各种理论、学 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前科学阶段各种理论争论的结果,就 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质性研究选题的效度探讨_基于知识论的视角

2010年第9期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宋改敏 赵建斌 质性研究选题的效度探讨 摘 要: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效度的甄别、思考和处理,通过对“效度威胁”的控制和 避免来提高相对的“真实有效性”,然而质性研究交互建构的、自我解释的、情境描画的特点,使得研究结果的阐释很难真实地表述研究的现象。从多元效度的考虑出发,以质性研究初始选题作为“知识宣称”的可信和可能证实为中心,结合质性研究选题浮现的过程和选题蕴含的研究内容之间的融贯和研究路径的逻辑支持,能够实现知识论视角的效度考察。 关键词:质性研究;选题;合理效度 在质性研究中,围绕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问题而产生的对研究效度的探究成为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方面。一般地,质性研究的效度是在研究者和资料的互动分析中,通过提升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的功能和研究的描述阐释质量,通过避免各种“效度威胁”而确保效度。但是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质性研究本身就是研究者和材料不断互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研究结果本身作为存在的知识形态,按照汉莫斯里“复杂现实主义”认为的“知识是一些具有合理效度的信念”的说法〔1〕,对效度的考察应该贯穿选题、资料收集分析过程以及结论的得出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以知识论为理论视角,对质性研究的选题进行效度考察。 一、研究选题的浮现 我的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师教育”,于是研究自然锁定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当我参与导师课题多次进入研究现场(北京S 小学)时发现:作为一所发达城市的小学,在校长和研究者的带动下,教师全部参加了“学习和发展共同体”(Learning and developing community ,简称LDC ),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共同体的发展“捆绑”在一起。教师们将研究定位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事件,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批判交流并共享成果,特别是他(她)们对我们这些研究者接纳和自然的开放态度,让我鲜明地感觉到:S 小学和别的学校好像不一样。S 小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面貌?教师们是如何走入共同体并认同参与其中的?他们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并引起一系列联动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其他支持条件是什么?学校环境是怎样促成教师变化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等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地浮现、吸引并撞击我的心扉。我又进一步探究引起这些变化和不同的背后缘由,表面看到的似乎是LDC 这一共同体的影响,那么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在和几位老师 交谈后,我又找到了校长这位“守门人”。她探讨地说道:“我觉得还是一个土壤问题,是一个组织的机制。”如果期望老师多做研究,在改良土壤的时候,我们给里面放了哪些肥料?怎么改良的,使它和别的学校不一样?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背后,学校提供了什么?关键因素是哪些?肯定里面是相关的,但谁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因素不是一个,把校长隐去之后,也有老师内部的因素的焕发,究竟是什么因素焕发了它呢?比如,你会发现这个学校做课题,那个学校也做课题,为什么不一样呢,恐怕还有核心的东西。 大量的思考信息扑面而来,究竟是什么呢?文化?机制?动力?都不全是。是什么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呢?假如教师是“苗”,学校是“土壤”,“土苗”的结合不就构成了一幅生态图景吗?除了同样的阳光、空气和水之外,是谁给S 小学这块“土壤”添加了“肥料”,导致S 小学的老师和其他学校长得不一样?在S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中添加了什么“添加剂”呢?难道我是要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吗?那么,生态环境的基本含义又是什么呢? 从学界对生态环境的界定上看,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起来,影响某种生物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2〕。本研究的生态环境并不是指实体意义上的生态环境,而是指由特定环境要素构成的相互影响的动态开放的系统整体,并间接、潜在、长远地影响生存和发展。 另外,在环境研究和实践中,一般将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由自然自身的原因引起的,称为原生环境问题;另一类是指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称为现生环境问题。一般地,某地区各类学校的原生环境条件基本相似,差距不大,而现生环境问题却各有不同、差距较大。就本研究而言,研究的生态取向也决定了研究脉络基本定格在共同体内外的各种关系 ———基于知识论的视角 34

浅谈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

浅谈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 一、科学史简介 狭义来讲,科学观是指人类对科学基本的、总体的看法。把科学作为探究和反思的对象,并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对科学的认识观。而广义的科学观是指人类将实践规律或方法提升到科学的境界,去除客观对环境表面的错误认识,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界。 我们从小就进行科学的教育,学习语言和科学,通过动手做实验跟着老师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了解了自己、他人和这个神秘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慢慢有了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 1、古代科学 从久远的远古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利用自然、学习改造自然,形成古代科学技术萌芽。璀璨的四大文明古国。 在公元五世纪之前,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可以说各领风骚,古希腊的文化包括数学、哲学承受于埃及、巴比伦、波斯这些远古文明。他们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相传到过埃及和巴比伦学习。古希腊哲学追求公平、理性和抽象思维。同时哲学家又是很好的科学家,欧氏几何、勾股定理、地心说等一系列科学成就。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是百家争鸣、群星荟萃的时代,涌出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和实干家。墨家的墨子就是一个汇集了中国文明的实干家、发明家和哲学家,道家的炼丹开启了化学的发展等。 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西方进入科技史和文化史上的千年黑暗(欧洲中世纪),很多学者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尤其是保守教士对于哲学和科学的攻击,不断在间接、微妙而广泛得多的层面发生作用,其后果是自然哲学始终受到压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而中世纪的中国,一枝独秀。在这千年里,中国文化收获了璀璨的成就,对自然的认识上形成了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如四大发明、中医学、农学、炼丹术为代表的化学、瓷器制造、数学、天文学等一系列重大创造。 2、近代科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史的开端是在公元十五世纪左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明清朝代)。而从这个年代开始,创造了千年灿烂文化的东方文化一蹶不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答案 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 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3).原子论思想。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4)亚里士多德学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3、试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科学与古希腊科学的异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中国封建时代形成了实用科学技术体系;2. 大一统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 科学研究成果大多处在经验形态,理论知识相对不足;4. 科学研究受大一统的社会环境制约。 古希腊科学的特点: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4、如何理解“李约瑟悖论”的涵义,并思考探讨这一命题的重大现实意义。 李约瑟悖论涵义:“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突然落后了?” 现实意义1)从社会经济发展上找原因,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从观念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对科学的排斥是近代科学末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深层次原因。3)从政治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明清封建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兴起。4)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人重思辨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分离导致近代科学在中国不发达。 5、试比较第一、第二、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特征。 第一次科学革命特点:1、近代科学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上历史舞台,争取了崇高的社会地位2近代科学作为一种实验科学,在实验与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变革。3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率先在欧洲国家确立起来,开展了科学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第二次科学革命特点:1、这次科学革命是自然科学的全面变革。2、这次科学革命同第一次技术革命相互交织而同步进行。3、这次科学革命席卷欧

管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研究方法之哲学信仰 进化知识论(重要知识点) 以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为代表。他主张科学方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和猜想。其进化认识论如下图(波普尔的四段图示)所示: ?科学哲学的转向 在科学理论的场合,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出自于下列三种不同情景:(1)理论与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一致;(2)理论系统内不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进化论与逻辑实证论的区别 知识论方面,进化认识论不像逻辑实证论那样,采用“逻辑图像论”只以精确地描绘世界图像为满足,而主张要建构理论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本体论方面,进化认识论认为:科学家为了解释事实或现象,在建构理论时必须提出各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假设建构,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实在”。 方法论方面,正因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而不是“描绘世界的图像”,因此进化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主张“证伪论”,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于“证实”命题,而是在于“证伪”理论中的命题,他们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哲学——总结 ? 1. 实证主义:极端经验论(实证) ? 2. 逻辑实证论:极端经验论(实证)、逻辑图像论(反对形而上) ? 3. 后实证主义(进化认识论):理论建构(形而上)、实证(非极端经验论)、可证伪性

? A Simp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ypes of Research ? ?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 ?二、科学研究过程 ?检验假设的研究(演绎法)遵循图1右半部分的流程。?建立理论的研究(归纳法)遵循图1左半部分的流程。

波普尔

介绍波普尔 卡尔·波普尔(KarlR·Pper)(1902-1994),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入英国国籍。1922年始学习数学和物理,1930年获木工学博士学位。青年时代倾向于社会主义思想,后又抛弃了它。1935年因《研究的逻辑》一书而响誉世界哲学界和科学界。1964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头衔。卡尔·波普尔是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证伪主义创始人,被西方学界誉为“开放社会之父”。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享有不容低估的世界性声誉。在西方,从科学家(包括一些获诺贝尔奖的科学泰斗)到文史哲界的专家,从政界要员到财界“大腕”,无不深受波普尔学说的影响。他那独具慧眼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及关于民主社会的“三大悖论”——民主悖论、宽容悖论、自由悖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他那标新立异的“开放社会观”,曾引起世界轰动,至今仍是学界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卡尔·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其批判理性主义在哲学界、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备受关注,讨论热烈。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开承认从他那里受到思想启迪。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邦迪赞赏说,科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方法,而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波普尔的方法。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lr poper, 1902一1994 ), 在生前被认为获得了一个学者所能想象得到的几乎所有的世俗荣誉:他是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获封爵士(1965年)和勋爵(1982年),他拥有20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40种语言,他上交政要,遍及名流, 交游遍于全世界, 甚至隐然有王者之师光景(撒切尔夫人将他和哈耶克视为自己的两位老师。在波普尔的弟子中, 不仅有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这样的科学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大师, 也有索罗斯这样所有想发财的人眼中的天神。他去世时, 欧美报纸发表了无数歌功颂德的悼念文章。 然而, 他去世之后仅仅10年,却已经看上去完全过气了。他的学说渐渐被人淡忘,他的名字也不再经常被世人提起。一个特别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是: 在 他曾经执教20余年的伦敦经济学院, 他用过的办公室, 并未被改建成波普尔纪念馆或波普 尔纪念室(这是许多文化名流身后得到的荣誉形式) , 而是被改建成了一个厕所! 逻辑实证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受其影响的一些学者对它的基本原则提出批判, 从而形成批判理性主义(critical-rationalism), 后来研究者又将其称为“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它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更为紧密,在50至60年代盛极一时,对哲学界和自然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奥裔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 1902~1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他把“猜测与反驳”方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 李芳明 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 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 诸如

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一、问题的历史发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是科学技术演化的动态结构形式和内在变化机制的形象描述。它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理论成长的微观过程。它受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实践能力的制约,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反映,并对人类科学认识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 1.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又可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指出:“科学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621页)。1875年他又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进一步指出,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称为科学知识“几何级数”增长模式或者加速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用计量的方法对科学家人数、科学杂志和科研论文数、科研经费、科研机构等表征科学活动总量的科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出了这些科学指标的增长曲线,定量地分析了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规律。他的统计分析表明,几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科学指标每隔十五年都翻了一番。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普赖斯指出,科学的发展“把我们带进现今科学世纪的每十五年一次的稳定倍增”的趋势。其函数表达式为:W=Ae KT,其中W为科学指标,A、K为常数(对应于不同的科学指标,A、K取相应数值),T为时间(年代)。(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7页)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科学发展指数增长律。 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律定量地反映近代以来科学急剧增长的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直到今天仍在进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科学指标的“增长佯谬”问题。如果科学按指数增长律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科学指标超过社会总指标的局面。比如科学家数量指标按照上述函数式计算,总有一天会出现科学家人数超过社会总人数的情况,这无疑是非常荒谬的。普赖斯也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很清楚,我们不能让科学在经历了五个数量等级的发展之后,再跃升到另两个数量级上。假如我们这么做了,那么人口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小孩和狗就会有两个科学家”。(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16-17页)。针对此一缺陷,普赖斯等人又提出科学是以逻辑型或S型曲线增长模式发展的.在逻辑型曲线中,曲线先是呈指数型地变化,并保持这一速率达到“地板”(科学发展的基值)与“天花板”(科学发展的极值)的中点。此后发展速率放慢,整个曲线呈现为S形。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的“饱和极限”并不意味着发展步伐的停止。虽然从阶段上看,科学的发展可能会沿用S型曲线而趋于“饱和”位置,但就科学发展的全程而言,一次“饱和”恰恰表明科学范式的积累到达极限,需要进行范式变革即科学革命,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加速增长。“加速--饱和--加速……”,在每一个S型曲线之后又会出现新S型曲线,科学就是如此不断地向前推进的。

科学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第四节 费耶阿本德(1924-1994 ) 生平与著作 1945:战争中受伤 1947:回维也纳大学 1949:参加哲学俱乐部 1951:获哲学博士学位 《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1975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 《告别理性》,1989 《光阴虚度》,法兰克福,1995 一、思想来源 1.哲学俱乐部 公开辩论中起作用的并不是论证,而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某种方式。论证并不表明自己的真实信念,只是说服对手的工具。 2.对哥白尼革命的研究 3.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触 4.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5.波普尔的影响 6.对历史艺术的强烈爱好与系统的人文科学训练 二、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批判 1.不存在独立于理论之外的事实,观察和理论之间相互依存 当哥白尼的毕达哥拉斯式的地动说被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它遇到了那些已被当时的托勒密天文学所超越的困难。确切的说,人们必定要把它看作是被驳倒了的。伽利略对哥白尼的学说深信不疑?-?-他致力于找寻到支持哥白尼且能为所有人看到的新事实。 2.不存在唯一可靠的、能获得正确成果的“科学方法” 除了他每次都得提供的理性根据外,他还使用了心理学的伎俩。?-?-这些伎俩掩盖了这样的事实:伽利略意欲将哥白尼学说建立于其上的那些经验不外乎就是他那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a?a它是被杜撰出来的。 3.对常用规则的违犯不是偶然的事实,而是科学进步必不可少的特征 三、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 1.增殖原理(principle of proliferation):大胆发明、详细阐述与公认观点不一致的理论,即便后者碰巧得到高度证实或被普遍接受也在所不辞。

2.韧性原理(principle of tenacity):支持与某些观察结果和实验事实不一致的理论,而不管它遇到多大的实际困难 批判“证伪主义” 3.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理论多元、相互竞争的局面 四、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1.科学不需要理性的标准或规范的指导,要认识世界,需要使用一切方法,包括非理性方法以及神话、宗教等 我无意于用一种别的规则去取代一大堆普遍规则。我毋宁是想让读者们相信:所有的方法论,即便是那些最明白易懂的,都有其局限性。 2.科学进步常常为偏见、奇想、激情等所推动 3.科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构造世界观的方式,除了科学之外,还有神话、神学教义和形而上学等 Anything goes(怎么都行) “怎么都行”: (1)不是肯定性原则,而是一种批判的、颠覆性的原则 (2)拒斥所有带普遍要求的规则和观念,倡导注重实效的自由的解决方案 (3)是对一种没有什么方法准则的创造性的-多元的科学理解的辩护 只有一条原则,它在所有情况下和人类发展的所有阶段上都是可以维护的。这条原则就是:怎么都行。 知识不是由一些自我一致的、向一个理想观点汇合的理论构成的系列;这不是向真理的渐次逼近,它是一个日益增长的、相互不一致(不可通约)的可取理论的海洋,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理论、童话和神话迫使其他理论、童话和神话加入,形成更大的集合,而它们全都通过这个竞争过程对我们意识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什么东西会固定下来。 无论对于科学的内部进步还是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来说,无政府主义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理性?ˉ终于加入到一切别的抽象怪物诸如??义务?ˉ、??责任?ˉ、??道德?ˉ、??真理?ˉ及其比较具体的先行者诸神(它们曾被用来威吓人,限制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发展)之中,与它们为伍:理性凋谢了?-?- 4.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既区别于怀疑论,也区别于政治与宗教的无政府主义 任何观点,不管它多么??荒谬?ˉ或者??不正派?ˉ,他都不会拒绝考虑,也不会拒绝按之行动;他也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他明确而绝对反对的一样东西,是普适标准、普遍定律、普遍观念,例如??真理?ˉ、??理性?ˉ、??正义?ˉ、??爱?ˉ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行为; 尽管他并不否认,行动时权当这种规律(这种标准、这种观念)存在,并好象相信它们,常

科学史读后感

《科学史》读后感 自宇宙形成至今已有过百亿年了,20亿年前单细胞藻类出现, 生命由此开始进化。到后来进化成人类。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在不断地探索。然而人类的大脑进化的比动物高级一些,“人类会使用工具”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便是高动物一 等的人类也抵不过大自然。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大自然就在不断地做斗争。古时候人们敬畏大自然,认为大自然有神奇的魔力,是他们所不能抗拒的,于是所谓的神便出现了,而神的使者边去推崇他们的神。所以宗教便产生了。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人发现所谓的神根本不存在,他们便是“无神论者”。在此期间,也产生了一 种学问叫做“哲学”。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W.C.丹皮尔著述的《科学史》一书便讲述了科学、哲学和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各自发生,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相互纠葛。 作者W.C.丹皮尔先生以批评,实证精神对科学思想发展史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成就斐然。作者的眼光犀利独到,从古代一直叙述到现代。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怀着敬畏的精神去对待,去分析以前对自然科学哲学有所贡献的人或书籍。作者从不从某一个片面去看待问题,也不对任何一个时期的人或著作抱有偏见。作者在书的结尾介绍了科学的哲学,也对科学的哲学的未来做了展望。 《科学史》又名《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是一本值得 拜读的科学史经典名著。同时,它也是论述哲学的一本著作。全书一共12讲。从时间的角度上讲,作者从古代世界的科学写到20世纪的科学;从科学的角度上讲,从科学的萌芽到科学的慢慢成长再到科学的坚实壮大;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从以前的低级的不合理的哲学到以后的高级的行思缜密的哲学。全书语言平稳,尊重历史,尊重各个阶段的成果。《科学史》一书将带你领略到科学及哲学的发展历程,让 你对着两者有充分的认识。 《科学史》一书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从古代世界的科学开始写起,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牛顿时代一直写到18、19世纪的物理学、生物学、科学与哲学思想,最后又探讨了恒星宇宙,以及对科学的哲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结合你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可能在哪些方面对你有帮助。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这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引发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概括、总结和展望。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和科学技术工程产

业方法论,是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来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和进行科学科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辨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

第34卷第6期Vol.34№.6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A nhui N ormal Universit y(Hum.&Soc.Sci.) 2006年11月 Nov.2006 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 彭启福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社会学转向 摘 要:波普尔在科学客观性问题上,颠覆了科学哲学的传统理念,开启了从“心理学方法”向“社会 学方法”的转向。这一转向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客观性的追求不是奠基在科学家个体在研究过程中自我 心理控制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在价值中立的、排除个人主观偏见的研究态度上,而是奠基在科学家群体 乃至整个社会开放式的“批评性讨论”的基础上,奠基在这种批评性讨论社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基 础上。 中图分类号:B5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6)06065305 On the Sociological Turn in Popper’s Theory about Objectivity in Science PEN G Qi f u(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 aw,A N U,W uhu241000,China) K ey w ords:Popper;science;objectivity;sociological turn Abstract:By turning f rom a psychological method to a new sociological metho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objec2 tivity in science,Popper overturns the traditional idea in the former scientific philosophy.The typical char2 acter of this turn is to seek for the objectivity in science based on a scientist’s neither p sychological self control nor his value-f ree attitude in the scientific process,but on open critical discussions among the sci2 entists or among the whole society,as well as setting up a social system of critical discussion and making it better. 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是一位客观主义者,但他并不是一位传统的客观主义者。他坚持科学的客观性,但他对科学客观性的诠释和追求却与传统的科学客观主义者明显不同。在科学客观性问题上,波普尔颠覆了科学哲学的传统理念,开启了从“心理学方法”向“社会学方法”的转向。 一、对“培根神话”的反驳 从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1626)以来,客观主义科学观在科学和哲学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知识往往被视为通过客观的方法获得的客观的知识,客观性甚至被看作是科学的根本特征之一。所以,当波普尔宣称自己是一位客观主义者,并说自己的“许多工作是捍卫客观性,向主观主义观点进攻和反攻”[1]时,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然而,波普尔并不是一个虔诚的培根信徒,正是他无情地反驳了有关科学中性的、客观的观察这一“培根神话”,坚持科学观察过程中“主观性”介入的必然性和合法性。 在19世纪30年代,针对培根所倡导的“无偏见的观察”或“中立的观察”的观点,波普尔提出了“理论先于观察”的理论。在《科学发现的逻辑》①中,波普尔就对在科学中坚持纯粹客观的观察这一主张的荒谬性进行了揭露。他指出:“如果我接到命令:‘记录下你现在正在经验着的东西’,我将不知道怎样执行这个模糊不清的命令。我是否该报告我正在写字;我听到铃响; 收稿日期:200606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OZBZX018) 作者简介:彭启福(1963),男,福建长汀人,教授,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诠释学、科学哲学。 ① 波普尔《研究的逻辑(德文版,1934年)》一书的英文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