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水稻 —水稻的种植过程

认识水稻

--水稻的介绍

水稻,禾本科,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

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

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后逐渐向西传播,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其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巴西、韩国、菲律宾和美国。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

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

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比泰国还早千余年,中国著名的小站稻主产于天津市。

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至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至10厘米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糠醛。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等。

水稻的种子是稻谷,而稻谷做为粮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水稻又是怎样种植出来的呢?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1)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开阔。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生产经验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 单产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 控制人口数量 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区位条件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 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商品率高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 科学技术 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阿根廷·南 非等国的半干旱, 半湿润气候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 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 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混合型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兰家庭农场,农场规模 大,农业生产的机械水 平很高,耕种,放牧, 休耕轮作 地势较平坦,地广人稀,地租低廉, 交通便利,农业机械水平程度高 优点:农场称为良性的生态系统,农 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 的适应性 乳畜业五大湖周围地区, 西欧,中欧,澳大 利亚,新西兰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 高,集约化程度高,多 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密 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 发达 热带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 南亚,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 主,专业化和商品化程 度很高 位于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土 壤肥沃

几种主要的农业区位区位条件分析

*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有利条件: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 ④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 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 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 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②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③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 ④土壤: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C.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 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 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 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D.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 ③发展花卉、蔬菜等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E.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区位优势: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农业制约因素: ①受季风活动不稳定性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多寒潮、伏旱等气象灾害; ②地形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生态脆弱,且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③红、黄壤为主,酸性强、土质黏重; ④农业利用的生物品种单一,经营方式极为粗放。 F.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区位优势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③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G.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②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③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H.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 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水稻有多种栽培方式,如:直播栽培等。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生育期短,高产高效等优点。大面积推广直播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水稻的价值,发展状况,以及直播稻的良种选择标准、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配套措施,以及适时收获等技术。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不仅是我国的主要食粮,世界上也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谷副产品用途广泛,其米糠既是家畜的精饲料,也是医药原料,谷壳可作为工业原料,稻草除可做家畜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原料以及有机肥料外,还是造纸工业等的原料。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稻谷的产量稻米的品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内外水稻发展概况 1.1国外水稻发展状况 世界上约有半数人以稻米为主食,特别是亚洲,稻米是主要的营养来源。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生产,但以亚洲为最多,播种面积为世界的90%.在亚洲,印度是仅次于我国的重要的产稻国家,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居第二位,日本单产很高,是世界上水稻高产国家之一。 1.2国内水稻发展状况 我国是栽培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稻作历史古国,也是稻谷生产大国。我国还是水稻科技强国。世界矮秆稻育种的“绿色革命”源于我国,我国的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之一,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粮食作物的首位,播种面积在世界产稻国中位居第二,总产量居世界之首。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3000--3100万公顷,总产量2万吨左右,单位面积产量6300--6500千克/公顷。播种面积占谷物总面积的20.2%,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43.4%,由于水稻产量稳定,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水稻产品应用价值及前景 2.1、成品大米: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稻米对人类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稻米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其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同一时代另一部著作《周礼》中说“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大米本身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又含有钠、钾、钙、镁、磷、铁、锌、铜、锰等物质及VE、B1、B2、B6、叶酸等维他命元素,是人体必须补充的营养元素,且大米性甘味平,具有健脾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之功效,被誉为“五谷之首”。 2.2、米糠的综合利用: 米糠虽然只占稻谷总重的6%~8%,却占有稻谷64%的重要营养成分,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脂多糖、r-谷维醇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有广泛开发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 米糠油:在米糠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高出糙米和碎米几倍。而且米糠必需脂肪酸的配比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油,同时也胜于动物油。米糠中亚油酸接近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半,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保持血液动脉血管及神经和大脑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亚油酸可以防止人体水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皮肤病变。谷维素和谷甾醇等成分,长期食用对于调理人体生理功能、健脑益智、消炎抗菌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久贮存和几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是任何一种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米糠油的性能优越,它已成为继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之后的又一新型保健食品用油,其脂肪酸最为接近人类的膳食推荐标准。 米糠油衍生物:米糠油副产物中可以提取植酸钙、肌醇、谷维素、植物甾醇、28烷醇等多种衍生物。其中谷维素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已遍及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是优良的抗氧化剂。 米糠食品:稳定的米糠是营养浓缩的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至今所知的103种抗氧化物的混合物,具有独特的促进消化、降低血脂的作用。目前国内谷物早餐食品多以燕麦或麦麸为主要原料,以米糠或碎米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几乎没有。米糠的营养价值高

水稻种植业习题

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 怀仁大地学校高一年级地理配餐编号(17) 班级 姓名 学号 主备葛志刚 时间 2014-3-24 基础题【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水稻种植业正确的叙述是( ) A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 、亚洲的主要水稻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 C 、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D 、亚洲水稻生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2.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 A 、非洲刚果盆地 B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C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D 、西欧、南欧和美国东南部 3、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种植水稻的区位优势有( ) A 、全年高温多雨B 、都可以一年三熟C 、人口稠密,劳力丰富D 、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较高 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 A 、以机械化耕作为主B 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C 、单位面积产量高,每户家庭产量大D 商品率高 5.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灾害 B.寒潮侵袭 C.水旱灾害 D.台风侵袭 6.亚洲广大水稻产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主要措施应该是( ) A.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B.改善水利设施 C.加大科技投入 D.精耕细作 7.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是( ) ①中国、印度、巴西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④日本、英国、德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是( ) A.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B.一般是国营的 C.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D.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为主 9、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 、只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C 、要提高产量,必须加大科技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D 、对缓解当地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促进世界粮食贸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0、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B 、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高C 、机械化程度低D 、科技水平低 11.亚洲水稻种植业是一种( ) A 、原始农业B 、粗放农业C 、自给农业D 、商品农业 12、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小麦和水稻B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C 、国外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我国一般是国营的 D 、加拿大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1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C.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 D.生产规模不大,机械化程度低 (二)综合题 1、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 和 降水丰富的地区。 (2)图示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气候: ; ②地形: ; ③劳动力: 。 (3)该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在解决人地关系矛盾方面的好处是: 。 (4)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2.读下图,按要求回答: (1)用字母A 、B 在图中标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 (2)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本区小麦发展的气候条件是 。 (3)A 、B 农业带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本区发展这类农业在交通、土地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 ; ② 。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题及答案下载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典型例题]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自然条件、气候资源 B、热量、光照、水分 C、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D、气候、市场、交通 解析:农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与布局。 答案:C 2、以下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 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 B、发达国家的农业均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D、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解析:季风区主要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我们知道并不都是水田农业,如我国的北方就是旱地农业;日本是发达国家,但它的农产品需要进口,并不是商品化的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是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即热带、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正确选项为C、D。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它要求对世界农业分布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对于题目中有“都”、“均”等字眼的选项只要举出一个否定的特例,就可以判定该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CD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光热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3、从土壤条件来分析,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在 A、广泛分布红壤的地区 B、广泛分布盐碱土的地区 C、肥沃的冲积平原 D、黑土分布广泛的温带草原 4、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地形 C、土壤 D、水分 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A、运费少 B、质量高 C、科技含量高 D、生产资料投入多 6、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

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

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 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 (1)三系法杂交稻的由来: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具体地讲,杂种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诸方面比双亲优越。杂种优势可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人们常说的杂种优势利用通常是指利用作物的竞争优势。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水稻三系之间关系密切,其中不育系除了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抽穗吐颈不完全之外,其余性状与保持系基本无异。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的不育系种子供来年制种和繁殖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供下季大田生产用;保持系与恢复系的自交种子则可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2)三系法杂交稻育种的历史:1958年,日本东北大学胜尾清发现中国的红芒野生稻能导致藤板5号产生雄性不育。1966年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以钦苏拉包罗Ⅱ为母本与台中65杂交,育成BT型不育胞质台中65A,并将该杂交组合后代的部分可育株经自交稳定选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于1968年实现粳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的袁隆平从洞庭早籼、胜利籼和矮脚南特等籼稻品种中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并根据花粉败育情况分为无花粉型、败育型和退化型3种。随后进行的遗传和数以千计的测交试验表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第一章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植物。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我国是世界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约有5-6千年的栽培历史)。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它谷物相比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尤其是优质稻米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第一节优质水稻应具备的特征 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品种,在籼稻和粳稻中按其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稻和早、中稻,在晚稻和早、中稻类型中按耐湿性和耐旱性分为水稻和陆稻。优质水稻品种,除了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优良特性(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范围广)外。还必须具有好看、好吃、营养丰富、卫生达标等四个特征。稻米品质是由遗传因子、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稻米的内在品质主要是遗传因子决定,同时受气候生态、土壤生态及栽培管理因素的影响,同一品种的品质存在着不同的环境表达,因此,应建立和完善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提高稻农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目前制约我市优质水稻高产的因素

一、气候条件水稻是喜温和感光作物,生长期要求适温、光足,而我市常出现两头低温,中间光照不足,又有高温热害,有的年份寒露风来得早,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即3月下旬至4四月上旬早稻育秧期间有倒春寒,水稻播种后易引起烂种、死苗;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些年份梅雨期雨水天气多,光照不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干旱影响中稻扬花灌浆,9月上中旬的寒露风又影响二季晚稻的抽穗扬花。 二、栽培技术有的地方和部分农民,种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而没有采取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如施肥结构不合理、防治病虫害措施不力,水肥管理不当,结果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质高产特性,造成单产不高,效益不佳。 三、品种多滥杂全市目前主推品种不明显,早、中、晚稻种植品种多达60多个,该稻谷品质一致性差异较大,很难生产优质稻米。 第三节水稻优质高产的水肥条件和土壤条件 一、水稻优质高产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的基本方法 1. 优质高产水稻的需肥规律 据测定水稻每生产500㎏稻谷的需肥量是需要氮素 8.5—12.5㎏,需要五氧化二磷4—6㎏,需要氧化钾 11—16㎏。而在不同的时期需肥量是不相同的,一般的水稻品种在拨节期以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是全生育期需肥量的 50%以上;拨节至孕穗期间

有机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2012-06-05 19:26:26) 转载▼ 标签: 杂谈 格林有机公司 一、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1 有机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1.1 产地环境要求,有机稻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48-1995中的二级标准。 ②农用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 ③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1.2 产地要求,产地周边5Km以内无污染源,上年度和前茬作物均未施用化学合成物质;稻农技术好,自觉性高;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 2.5%以上,pH值6.5~7.5;光照充足,旱涝保收。 1.3 灌溉水要求,稻田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水源为洮儿河水系,察尔森水库节制供水,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渠系配套,并且是分水后第一灌溉区,在灌区上游没有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 育苗 2.1 品种选择 2.1.1 必须选择经过认证的达标的,同时经过转换的种子。通过穗选,连续两年的有机栽培获得有机稻种。 2.1.2 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强、熟期适中的、适口性好的优质品种。 2.1.3 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 2.2 种子处理 2.2.1 盘育秧每亩用芽籽4.0公斤。

2.2.2 晴天中午晒种2-3天,可杀菌并提高种子活力。 2.2.3 用黄泥选种,即50公斤水加10公斤过筛黄泥搅拌成浆(放新鲜鸡蛋漂出即可),放入稻种,去除秕粒,捞出好籽清洗一遍。 2.2.4 常规浸种催芽,常温水浸种5-6天,捞出放在30℃条件下破胸,80%种子露白时,降至25℃催芽,芽出齐后散温凉芽4-6小时即可播种。 2.2.5 温汤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恒定的53℃水中提温半个小时(可提高种子活力和杀菌),然后进行常规催芽。 2.3 置床处理及播种 2.3.1 选择河淤土或山根腐殖土做盘土,去除杂草,破碎过细筛。 2.3.2 置床翻深10-15厘米,清除杂草,打碎坷垃,整平压实,碎土块搂至四周。 2.3.3 盘土配制,选择猪粪、羊粪和牛粪的混合腐熟农家肥(农家肥腐熟可杀死杂草种子、虫卵及病菌),农家肥与床土比例是1:5-10,破碎过细筛(6-8毫米);将食用白醋用水稀释到 pH值3左右的酸化水,用稀释的酸化水浇拌盘土,使盘土pH值达到4.5-5.5之间。 2.3.4 先将置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置床上摆盘,盘盘紧靠,装满盘土,浇透清水即可。 2.3.5 气温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4月20日-25日)。盘育苗每盘播芽籽100克,播均播匀,将种子轻压三面入土后覆土,再将地膜覆上压牢。 2.4 苗床管理 2.4.1 出苗前,棚内保持20-28℃温度。 2.4.2 秧苗出齐,顶膜立针时,及时撤掉地膜。 2.4.3 管水,床土发白变干时要及时浇水,浇水时间为早揭膜后和晚扣膜前。随气温增高和通风口加大,增加补水,每次浇透,切忌大水漫灌。结合浇水使用 2-3次酸化水(pH值5左右食用白醋稀释的酸化水),保持盘土的酸性,利于育壮苗抗病。 2.4.4 炼苗,出苗撤膜后,白天晴朗高温时,开始通风炼苗;1.5叶前小通风,即两端和背风面通风;1.5-2.5叶期,两侧适当通风;2.5叶后加大通风,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昼夜通风炼苗,并逐步揭膜,防止失水,青枯死苗。 2.4.5 追肥,苗期结合浇水浇农家肥浸出液1-3次。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方法介绍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方法介绍 一、节水灌溉技术 水稻遇到阶段性低温,又遇绵绵细雨。花粉吸水容易破裂,空壳增加,9月上旬若出现早霜,使水稻不能正常灌浆、乳熟。风速过大时,造成水稻器官直接损害而增加了空秕粒,直接影响了水稻的结实率,造成减产。 1.选择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培育壮秧,增施硅肥,增加叶片韧度,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叶片下垂,减轻遮敝,创造良好的受光环境。提高抗逆性。 2.在水稻抽穗期,注意天气变化。当气温低于17℃时,要加深水层15~17厘米,以水保温,气温回升后恢复原水层,以利水稻正常成熟。 3.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钾肥,从促花肥开始,每一个叶龄同期施一次,可以增强稻株吸收钾肥的能力,减少副作用,穗大增粒重。提高水稻产量。 三、适期收获 收获时期的早晚,将直接影响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产量。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秕粒、青粒多,出米率低,米质差;收获过晚。籽粒养分倒流,产量降低,易受早霜危害,茎秆倒伏,稻壳厚,米质发暗无光泽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不能适时收获对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穗轴上下干黄,穗上部三分之二的枝梗变黄.穗下部的谷粒定型变硬时是最佳的收获期。 防治稻曲病,一般应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施药。据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多年前的试验研究,用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用药效果最好,到破口期再施药,几乎没有防治效果。从近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用药情况看,适用于防治稻曲病的苯

甲·丙环唑、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铜高尚碱式硫酸铜、琥胶肥酸铜等铜制剂以及咪鲜胺等药剂,在水稻抽穗期使用,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效。水稻破口前1周没有用药防治稻曲病的田块,可以考虑在抽穗期因地制宜地选用上述药剂防治稻曲病。 避开高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要适期播种,避开炎热高温。将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有效地避开7月下旬~8月上旬存在的常发性高温伏旱天气。合理筛选应用抗高温力较强的品种,调整水稻后期追肥,提高施肥中磷钾比例。当水稻处于抽穗扬花等高温敏感时期,如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可以在田间灌深水,根外喷施3%的过磷酸钙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加稻株对高温的抗性,减轻高温伤害。如已遇高温,则加强受灾田块的后期管理,首先坚持浅水湿润灌溉。防止夹秋旱使灾害进一步加剧,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以收获前7~10天断水为宜,其次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另外,还可蓄养再生稻。根据不同的受灾程度,因地制宜蓄养再生稻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看了“水稻种植管理技术方法介绍”的人还看了: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为确保生产出绿色食品优质大米,特制定此技术规程。对水稻生产基地的规管理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各种污染。 一、水稻栽培管理 (一)育秧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不带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两年实验示,选出绥粳4,龙洋16,180,旱香74,旱香52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生产性好、米质优良(一级米)、适口性好。 2、种子处理 晒种 3月25日——3月30日,室外晒种1—2天,增加种子活力。 盐水浸种,浸种4—5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3、营养床土配制 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kg原土,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5-6.0,制成营养土。 4、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 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5、播种 4月5日——4月12日,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然后铺撒3cm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盘育苗每盘播70克左右,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6、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0℃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2叶1心时,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 水分管理

6、整地 11月上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600公斤以上。 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四月下旬在耙地时施用em 菌发酵好的农家肥2吨/亩,施底肥磷酸二胺5公斤/亩,农家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4月25日——5月1日泡田。 耙地 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二)插秧 5月9日——5月28日,当气温稳定在13℃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3—5天整好地耙细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插秧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毒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用优质名牌去占领市场,通过提高品质米增加效益,是发展我省现代农业和种植业品种结构调整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村水稻产业化生产、解决稻谷大量积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 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过两年实验示范,共选出几个优质品种(津稻263、圣稻17、越光),也是优质米品种,根据大中城市订单农业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优质米品种种植。创出市中区名牌大米,进入国内外市场。 2. 适时翻耙 2.1 土壤类型的选择 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不同,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及食味影响很大。在优质绿色稻米生产中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中上等,速效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最为理想,最利于优质米生产的黄泛冲积物中粘土。 2.2 夏翻地 夏翻地深度在25厘米以上,经过冬春两季冻融交替的小麦茬,可以促进土壤内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性,使之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质绿色稻米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 2.3 春季整地施农肥

小麦收获后可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20-25厘米。在旋耕前增施农家肥2吨/亩,农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2.4 耙地 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3. 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3.1 种子处理 3.1.1 晒种:5月1-3日室外晒种2-3天,增加种子活力。 3.1.2 浸种与消毒:浸种与消毒可以同时进行。5月5-10日用咪酰胺亩用量3克,在室内常温下浸种消毒5-7天。 3.1.3 催芽:5月8-15日,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50-60℃温水中预热后立即捞出,将种子装入袋中放在铺有30厘米厚稻草炕上,用塑料布或麻袋盖好,插入温度计在30-32℃下催芽48小时左右,待种子80%露白时,将种子袋拿到室内地上摊开降温,催芽时注意每天播动2-3次,防止高温烧芽。 3.2 扣棚作床 选择背风向阳园田地,高燥平坦,土壤肥沃,水电方便的地块作苗床,浅翻10厘米,每平方米施草碳土10公斤,作好置床,按大、中、小棚条件确定苗床的长宽度,洼地采用深沟高床,有利于排水。提前扣膜升温2-3天,在播种前一天将置床浇透底水。 3.3 营养床土配制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重点、难点 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无误。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 (一)农业生产活动 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 (1)投入: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为 ①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②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③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 ①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②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 ①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 (二)农业区位选择

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农业技术、科技 ⑨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①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②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技术、投入产出比、环境)。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单产高,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土地压力。 ④有悠久种植历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区位条件: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3)放牧牲畜: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①分布:潘帕斯草原。 ②区位条件: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d.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牧牛业发展。 ③发展牧牛业做的工作:a. 培育良种牛b.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c. 开辟水源d. 种植饲料。 ④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水稻的种植过程-六年级作文

水稻的种植过程-六年级作文 家里种植了好几亩水稻,每年爸爸在种植前,都会用把稻谷的种子准备好,再播种下去。 科学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是怎样生长的,正值播种季节,科学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向爸爸或爷爷请教水稻的种植过程。有一天中午,我便央求爸爸向我介绍水稻的种植过程,于是我用心地把它的过程记下来。 首先是浸种子。水稻种子大多是爸爸从街上买回来的,如果从自家准备的隔年种子,产量可能不是很高,我们是袁隆平的家乡,一般都是买的隆平高科种子。回到家,爸爸把种子用蛇皮袋子装起来,先在池塘里浸泡,用篾箕把种子里面的稗籽去掉,还筛选去杂质,然后回到家,用大锅烧温热水泡几个小时。热水的温度不能超过40度。 凭手感就能够知道温度高不高。因为人体的温度是37度左右。我问:“这是为什么呀?”爸爸和蔼可亲地对我说:“难道你不知道种子的 萌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春天如果温度低的话,就不容易萌发。”喏,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爸爸把种子放在簸箕上,然后用草盖上,目的是增加室内的温度。每浸泡一天一夜后,然后又把它放在池塘里浸透一下,是因为池塘里的水含有许多的腐殖质,有利于种子的萌芽。过了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种子上面有小芽产生,大约三厘米左右,这样的种子就可以在田里播种了。 第二步是播种。一般是种两季,有的田也只能种一季,因为那种田是很低的,我们叫它腊水田。在播种前,先得请人用犁把田耕作匀

称,每亩田撒多少斤种子,然后计算这块田有几亩,分为了几垄,然后每垄需要多少斤,用称一称就可以了,撒种子还是很有技巧的。否则两边的没有撒均匀,或许先撒的是很密的,后来的就是撒得很希了,那么等稻苗长到十至二十厘米高的时候,就必须均稻苗。 第三步是晒田,稻种种下去后是需要晒田的,但不能让田开口,田口的纹丝也只能有手指头那么宽,这时就需要给稻苗加水了,水一般以覆盖稻床一巴掌厚为准。加水后的稻种就会蹭蹭蹭地往上冒。这时,农民伯伯就会抓住这个机会,给种子经常的施肥。稻苗在长,同时稻田里的稗草也在长,必须得花一点时间把稗草除掉,打除草剂,但除草剂是一种剧毒农药。有可以伤到稻苗,最好是亲身用手去除掉,这样的稗草还可以给鱼吃,真是一举双收。 第四步是打农药。稻谷从播种到收割至少要三四个月,等到插下去的稻苗生长到可以抽稻穗的时候,这时也是稻虫最多的季节。什么飞虱冥,稻冥虫呀不停地往里钻。严重的时候导致稻梗站不起来,这样割谷机是很不好割的,需要花大价钱,而且会浪费粮食的。因为必须及早地除虫。 第五步是收割。现在农村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老人和孩子。因为只得请有收割机的叔叔们帮忙,才能把谷子割回家。 我的家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家,而且我们家也有收割机,所以,爸爸经常帮别人割稻子,挣钱养家糊口。这天,虽然我把他们的午休时间给“牺牲”了。但是学有所获,我和妈妈都很快乐。我感谢我的爸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 再生稻区:内香6优498、龙优8号、川香优3203;非再生稻区:川优6203、蓉3优918、内5优16、蓉3优533、C两优华占、健优388、蓉优1808、蓉18优198、福伊优188、内5优H25、蓉18优1015. 二、推广普及旱地育秧技术 1、苗床选择。在2月中旬至下旬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管理方便,排灌条件好的旱地或蔬菜地作旱育秧的苗床地。按每栽一亩大田净播苗床栽小、中苗面积需12—15平方米,大苗需20平方米以上备足苗床地。 2、培肥消毒。按1.8米规格开厢,厢面1.2—1.3米,厢高5—10厘米,厢长据地形而定,每平方米施腐熟堆肥5—10公斤、尿素40克、过磷酸钙100—200克、氯化钾40克,多次翻耕使肥土充分均匀于5—10厘米的表土层内,每平方米用3%毒死蜱4.5克颗粒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在苗床,再细欠入土2厘米深的表土层,防治地下害虫,做到精心平整,厢平土碎。 3、旱育保姆拌种。将精选后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

—30小时,然后涝出种子,沥去多余水分,以种子不滴水为准,每袋(350克)旱育保姆可拌种1—1.2公斤水稻种子,将旱育保姆置于园底塑料盆中,再将浸湿的种子倒入盆中,边倒边搅拌,直到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现拌现用。播种后,再撒上薄层细土盖没种子,浇水喷湿,保持土壤湿润。 4、苗床管理。播种至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一般不揭膜,但苗床温度不超过35℃时应立即揭膜通气降温,如苗床土干燥发白,应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苗床土湿润。同时在秧苗叶龄1.5时,每平方米苗床用2.5克“敌克松”兑成1000倍液或用保福斯喷施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的发生。种苗三叶期就施肥促蘖,练苗控高。播前2—3天和播后,应撒毒饵等防鼠害。 三、规范栽植 积极推行“嫩秧早植”种植模式,旱秧早植能促进秧苗早栽快发,缩短缓苗期,提高上林成穗率。主要采取三种栽植模式。一是半旱式栽植:按沟埂距53—60厘米开沟,埂面宽20—23厘米,沟宽33—37厘米,沟深16厘米以上,做到埂平沟直,小苗秧在埂面两侧错窝栽植,间窝植双株,窝距13厘米,亩植1.5—2万窝;二是超高产强化栽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项充分挖掘水稻品种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具有“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

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保密 精品项目咨询

扶持方式:财政补贴 项目类别:种养项目(有机水稻) 项目代码: 2009年广东省 梅州市五华县1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梅州丰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叶湖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 1.1.1 概况 (1) 1.1.2 财务状况 (2)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2) 1.2 项目建设方案 (3)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3) 1.2.2 建设规模 (3) 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3)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5) 1.4 项目效益 (5) 1.5 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9) 2.1 项目建设背景 (9)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建设条件 (12) 3.1 项目区概况 (12)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12) 3.1.2社会经济状况 (12)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3)

3.2.1政策环境 (13) 3.2.2资源优势 (13) 3.2.3市场优势 (14) 3.2.4科研优势 (14) 3.2.5基础设施条件 (14) 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5)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7) 4.1 市场分析 (17) 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7) 第五章建设方案 (19)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19)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19)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20) 5.4 工艺(技术)方案 (21) 5.5 设备方案 (21) 5.5.1 设备选型 (21) 5.5.2 设备清单 (21) 5.6 建筑方案 (21) 5.7 实施进度安排 (22)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4) 6.1 环境影响 (24)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4)

水稻种植流程

水稻种植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水稻种植流程 一、选对良种 现在有很多好品种,但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积温土壤和生长环境,选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 二、种子晾晒 把精选后的种子,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3天,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 三、清选种子 把晾晒的种子进行23%的黄泥水或12---13%盐水选种,即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量的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调剂,使新鲜鸡蛋浮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时加入种子,捞出瘪谷后,用清水洗一遍,再进行消毒。如果经过比重选的种子,可直接进行消毒。 四、消毒浸种 把清选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要求是应达到累计积温100度,即水温10度浸种10天,水温15度浸种7天,水温20度浸种5天,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芽齐、芽壮。否则极易造成不出芽就加温,结果造成烧种现象,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五、催芽过程 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48小时,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即屋内温度)凉芽6---8小时就可以播种了。 六、播种过程 稀播育壮秧。播量“宁稀勿密”。最佳播期:如果3月10日扣棚提温可在4月5----10日,中棚可在4月15----20日。播量应该根据秧龄而定。如果4月15日出苗,5月15日插秧,芽率90%以上,每盘可播干种0.24斤。播种后用木磙子把种子3面压入土中,与地面持平,然后覆盖1厘米的过筛土。 七、苗床管理 低温少水育壮秧:苗床温度“宁低勿高”,具体温度应控制在出齐苗28度,1.1叶时25度,2.1叶时23度,3.1叶时21度,以后20度。插秧前3---5天昼夜揭布练苗,晚上低于4度在盖布防止冻害。苗床湿度“宁干勿湿”,苗出齐后,一般不会缺水。床土表面有0.5厘米后的干活土层,下面的床土松软潮湿时为正常现象。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如果早晨叶尖吐水少,中午打蔫,拔出秧苗都是白根,根周围没有湿土,才是真正缺水了,这样就要趁早上浇一次透水;反之,苗打蔫就是发生立枯病了,要了解病情,看看是真菌性还是生理性的,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八、及时插秧 在插秧前1---2天喷防虫剂和防冻剂。当气温稳定在13度连续3天开始插秧。第二积温带可在5月12日开始插秧。第三积温带可在5月15日开始插秧(在保证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早插,争取有效积温,促进早熟,夺取高产。)插秧时水层需覆盖田面不能少于50—80%。并且从下池往上池插,插一半时把上池多余的水排入已插池子,这样一是节水,二是预防冻害,三是返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