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课程申请表

新开课程申请表
新开课程申请表

包头医学院新开课程申请表

2、课程除提交本表外,还需另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及参考资料。

附件:《教学大纲》格式样本:

(将大标题设定后,回车一下:空一行,行距16磅)

《》教学大纲(3号黑体)

(空一行)

一、课程编号:暂不填××××(小4号黑体)

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数:

开课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

修读对象:

先修课程:

(题目:5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

二、课程性质、目的(小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5号宋体)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小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5号宋体)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实验(或实习)内容与学时安排

(小4号黑体)

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学生的……(5号宋体)

六、成绩考核方式(小4号黑体)

七、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小4号黑体)

理论部分(以诊断学为例)

(空一行)

第一篇(章)病史采集

第一章(节)绪论(小4号黑体)

目标要求(5号黑体):

1、掌握(5号黑体):×××××;×××;×××(5号宋体)。

2、熟悉(5号黑体):《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5号宋体)。

3、了解(5号黑体):《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5号宋体)教学内容(5号黑体):

1、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2、《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及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等。

3、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1)诊断学是将医学基础课引渡到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课。

(2)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

××××××(5号宋体)

第二章(节)问诊

目标要求

1、掌握(5号黑体):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5号宋体)。

2、了解(5号黑体):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法;除问诊外病史采集还包括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5号宋体)。

教学内容(5号黑体)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5号宋体)

实验(或实习)部分(以无机化学为例)

(空一行)

开课实验室:(5号黑体):基础医学部化学实验室(5号宋体)

目标要求(5号黑体):

1、掌握(5号黑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常用玻璃仪器(试管、烧杯、量筒、移液管、滴定管、滴瓶、细口试剂瓶、酒精灯、广口瓶、烧瓶、抽滤瓶等)的使用;简单度量、测试仪器的使用,如普通天平、酸度计、电导仪、电流计、伏特计、温度计、气压计等;常用电器的使用,如干燥箱、马福炉、离心机、真空泵、直流稳压电源、调压器、变阻箱、温控仪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5号宋体)。

2、熟悉(5号黑体):系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包括实验室各项制度、设施、安全防护、事故处理,常用玻璃仪器的型号、分类、清洗技术,化学试剂的分类、分级、储存等;无机化合物的基础合成理论与方法;无机盐合成基本工艺及仪器设备、无机合成研究的基本思路、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产物的表征方法等(5号宋体)。

3、了解(5号黑体):无机合成中的特殊技术(5号宋体)。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等良好的习惯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和表达能力。(5号宋体)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小4号黑体)

理论部分:(5号黑体)

教材:***主编,《诊断学》,****出版社,****年,第*版

主要参考书目:**主编,《***》,中华书局,***年

***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5号宋体)实验部分:(5号黑体)

教材:胡满成,张昕主编(或××自编),《化学基础实验》,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1版(5号宋体)

主要参考书目:××××

撰写人:

审核人:

年月日

新开设选修课申请表

新开设选修课申请表 学大纲示例,后附); 2、申请人应在开学1个月内,将申请材料提交教务秘书; 3、选修课的学分一般为1或2学分;课时相应的为20或40学时; 4、学院教务委员会负责审查及建议批准选修课的开课,再由教务处审核、 批准、备案; 5、经审核批准的选修课的开课时间最早为申请学期的下一个学期。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时数: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生物教育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对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起催化和调节作用的酶和维生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使学生对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即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有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体遗传的生物化学机理。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说明和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关生物化学知识的一般问题。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绪论(1学时) 明确生物化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在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搞清楚目前生物化学包括的主要领域和研究任务,目前发展的重点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24学时) 一、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 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四、肽。 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连接方式;自然界常见的活性肽。 …………………………………..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四、成绩评价方式。 期中考试30%,平时作业20%,期末闭卷笔试5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罗纪盛、张丽萍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4.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勺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校本课程申请书

林东六中校本课程申请书 课程名称:《仁爱一口气英语》 课程负责人:吴伟 任教年级:七年级

课程设计论证:(选题依据、课题内容、实用价值和研究基础四部分) 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的输入,轻语言的输出;重语言知识讲解,轻语言知识运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学到的是哑巴式英语,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他们感到英语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英语只是考试的工具。大大失去了她的日常交际作用,时代呼唤我们转变传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知识的讲解,书面输出(考试)教学模式。学生学过英语就会忘,总是记不住,学习了几年英语,话到嘴边,说不出来,其中包括大多研究生。 台湾刘毅教授针对这一点,创造了《一口气英语》,它的最大特点是背了终生不忘记。他用20多年的时间录制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编辑了一套英语口语教材。一经入市,风靡全岛,现已成为台湾中小学口语教材,每年举行全台《一口气英语》演讲比赛,普及台湾英语口语。 此书的理念是:5秒背九句英语,一分钟背108句英语,从而形成英语直觉,达到终生不忘记背过的英语。我背过此书,得到灵感。我们现在所学的仁爱英语每学期学4个单元,每个单元3个话题,共12个话题,根据每个话题的情景和主要知识点,提炼出9句话,一册书108句话,让学生背下来,最好5秒背九句英语,一分钟背108句英语,形成直觉,终生不忘。初中共6册书,66个单元浓缩成594句话。这样学生即练了口语,又学了重点知识;即进行了素质教育,又进行了应试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我打算从初一开始,进行试验,年终请旗教研室付老师指导,效果好的话,同北京仁爱教育研所共同开发此书。 目前我们学完了第一单元,就此我编了三个话题的《仁爱一口气英语》 Unit1,Topic1 Welcome to China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Tom. I’m Tom. How are you? Fine, thanks. And you? I’m OK. Mom, this is my teacher, Mr.Brown. 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 Unit1,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玉门市官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玉门市官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申报教师李秀兰现任学科 二年级 语文、数学 职称二级教师 年 龄 50 岁 课程 形态必修课课程类型 学科拓展 延伸类 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总课时 数18课时适用年级 一----六 年级 申报时间2014.2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中的一支奇葩,不仅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她蕴涵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闪耀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之光,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奋发图强的重要精神支柱。千百年间,万口传诵,经久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大量地背诵古诗是继承这笔财富的好办法。背诵得越多,获益就越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而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仅有70篇,数量有限,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为增加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校走民族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确定学校新的办学特色——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为突破口,顺应“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教育潮流,创建“中华古诗文背诵”特色学校,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底蕴,锻造优雅人格,促学生全面发展,促教师修身养性,铸学校特色品牌。 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文的背诵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在诵读美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6、初步学会理解,鉴赏古诗文,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

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 开课院(系、所):自动化学院 课程申请开设类型:新开□重开■更名□(请在□内打勾,下同)

一、课程介绍(含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300字以内) 数字信号处理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信息论和网络理论的相互结合而综合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它用数字的方式对信号进行滤波、变换、估计、识别和产生等处理。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数字信号的获取、表示、变换与频谱分析等基本知识,尤其要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计算方法;掌握数字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特别是掌握数字滤波器的原理、设计与实现;掌握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在谱分析中的应用。掌握应用Matlab工具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掌握应用DSP设计和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二、教学大纲(含章节目录):(可附页) 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数字滤波器和数字谱分析两大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有: 绪论 第一章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 §1-1 离散时间信号 §1-2 离散时间系统 §1-3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 §1-4 离散时间信号和连续时间信号的联系 第二章Z变换 §2-1 Z变换 §2-2 Z变换的基本性质 §2-3 Z反变换 §2-4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第三章离散傅里叶变换 §3-1 离散傅里叶级数 §3-2 离散傅里叶变换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的关系 第四章快速傅里叶变换 §4-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运算特点 §4-2 按时间抽取的FFT算法 §4-3 按频率抽取的FFT算法 §4-4 几种特殊的FFT算法 第五章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结构 §5-1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

体育校本课程申报表

附件 大邑县体育校本课程申报表

xxxx镇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体现我校特色活动项目,扩大篮球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对学生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篮球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 二、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一)我校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这难得的机会,开发好篮球校本这门课程。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和谐的体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为了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有关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篮球课程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篮球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篮球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而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篮球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广东培正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表 所属教学单位市场学系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 课程组长宋冀东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申报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教务处制表

填表说明 1. 课程组组长是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 授课对象含本、专科学生。 3. 开课年限指在我院开设此门课程的年限。 4. 课程类型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等。 5. 课程简介的内容包括:①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②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教学与企业最新技术结合的紧密度等;③教学方式;④教师队伍;⑤教学条件;⑥课程特色等。如果申请的是实践类课程,请着重说明关于实践教学方面的特色,包括实验的设计、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

一、课程组组长情况 组长性名宋冀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49年最后学历 学士职称、职务副教授学位学士 论文、专著代表作1、市场营销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 2、如何打造供应链的核心企业[J].企业活力,2011.9 3、区域化网上卖场的实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 主要教学工 作简历 2009.09-至今广东培正学院市场系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及成果1、市场营销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 2、如何打造供应链的核心企业[J].企业活力,2011.9 3、区域化网上卖场的实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 二、课程概况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网址 开课年限5年授课对象本科2年级 课程总学时54学时采用教材《国际物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近三年在校级以2010年广东培正学院优质课程 本课程组授课老师曾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奖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

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知识分享

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 开课院(系、所):土木学院 课程申请开设类型:新开□重开□更名?(请在□内打勾,下同)

一、课程介绍(含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300字以内) 本课程主要讨论以振动测试为基础的动态测试理论、试验技术及结构动态特性参数识别方法。通过本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使选修同学基本掌握常用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选用方法、动态测试系统的组成、动态信号采集与分析的基本原理、结构振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与振动模态试验技术等,了解动态测试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现状。要求自主完成相关试验项目并完成试验报告,考核采用期末考试与试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二、教学大纲(含章节目录):(可附页) 1动态测试概论 1.1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 1.2测试系统的构成 1.3测试技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4动态信号测试与振动试验分析 2振动信号传感器 2.1惯性式振动传感器原理与构成特点 2.2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2.3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2.4内装IC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2.5伺服式加速度传感器 2.6振动传感器标定方法 3动态信号适调与数据采集 3.1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3.2多路复用技术 3.3信号适调与量程控制 3.4信号隔离 3.5模数转换与采样定理 4振动量与动态特性参数常用测试方法 4.1振动频率的测量 4.2振动固有频率的测量 4.3阻尼系数的测量 4.4振动频谱分析 5动态信号处理分析基本理论 5.1动态信号的分类 5.2傅立叶变换 5.3离散傅立叶变换与快速傅立叶变换 5.4动态信号采集的频率混叠现象与抗混措施 5.5动态信号采集的泄漏现象

校本课程课题申请书

校本课程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皖北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申请人:唐猛 申请日期:2014 年11月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皖北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村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新教师现状 课题 性别民族出生日期 负责人 行政职务专业职务 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担任导师 工作单位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 论文 论文

国外的研究状况:20世纪80年代,强调培养教师专业化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部门兴起,。 国内的研究状况 1、《农村教师薪酬问题研究——来自浙江、河北、四川三省的调研报告》容中逵,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2 、《我国农村教师专业情感态度问题研究发展趋势》王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初探建构农村新教师立体式学习共同体培养模式》(安徽省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 4 、《农村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综观以上单位和个人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发现,本课题现阶段的研究还处于“模式再构建”和“综合应用与实践”阶段,本课题组通过对以上经验的搜集、学习和反思,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应该不断向纵深推进,构建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理论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2、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以斯皮克(G.Spark)为代表提出的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提出要建立一种“以学校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校教师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多范畴发展管理模式” 3、集体动力论集体动力论: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在合作中可以互补,且有利于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合作成员“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他们在合作中互勉、互助、互爱,因目的相同而产生社会凝聚力,并希望彼此都获得共同的成功。 实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王建军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运用这一理论,结合各地区的实际,能使学校通过不断的反思,真正发现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选题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是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跨校教研,探索案例研究实施的方法与途径,并通过对案例研究的推进,促进薄弱地区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选题的价值: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正确的引领与指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案例研究确实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是解决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从皖北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现状与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认为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与“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要求还有差距,原因:一是各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形式单一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脱离,缺乏完善的教研制度和专业引领;二是教师是各有所长,年轻新教师,理论水平较充足,但实践经验不足,年长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专业的理论水平、尤其是新的教育理念还亟待于深入和加强;三是校际间教研差别大,缺少专业引领,部分学校教师教育

浅析校本课程的分类及其基本开发模式

浅析校本课程的分类及其基本开发模式 谈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校本课程的分类。台湾学者林本先生将校 本课程分为六类:1.学科课程:就是语文、外语、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 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的拓展;2.融合课程:就是以社会、自然为大类,融 合以上学科而编制的校本课程,它更加强调各科之间的联系;3.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大致 相同,就是取消多数的教学科目,代以少数的广域,而使之彼此联系;4.核心课程:在关于 课程的基础上,为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同一性起见,把比较有价值的最为重要之一域作为 中心,其他广域则为周边,而与中心相联系;5.经验本位课程:这类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直 接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和组织知识与经验,来解决其接近生活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将校本课程主要分为四类:1.学科课程: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 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2.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而不是掌 握知识,分成学科,教师可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作出调整;3.综合课程: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合并相关学科,减少教学科目的课程,体 验人类知识的综合性;4.核心课程:不以学科为基础,而以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热点为基础, 横跨学科领域,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 我在思考、借鉴专家、学者的分类基础上,认为可以把本课程分为五类:1.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结合学科进行内容拓展和学习方法研究;2.主题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在校内的以 学生为主体的系列活动;3.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外所进行的社区服务、走进高校、企业、军营、农村等社会实践;4.研究性学习课程:从学科拓展、主题活动、社会热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经济问题等方面入手,涉及人类、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经济、 文化、军事、历史、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以组织学生个人或团队的方式进行类似科学研 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组合课程;5.德育课程:涉及家校互动、社区合作、品德提升、思想 教育等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另外还有环境课程、潜在课程、短期课程等几种 分类。说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从开发的对象角度上将,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种: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这类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业余爱好,面向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要,而组 织进行开发校本课程。因为即使学生有需求,但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开发能力,再 好的设想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说,以教师为主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学校课程开发的 一种最重要的开发模式。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分七步:一是学校拿出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并公之于众;二是校方公布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三 是教师个人或团队认领课程开发模块,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切准备工作;四是教师自己或 由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聘请专业指导顾问、教师自己或者团队进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五是在校本课程模块开发结束后,组织教师集体展示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组成评委会,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点评,对其有针对性地提 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六是由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 自己或团体合作修改,然后定稿;七是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给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经 评委会认定通过的教师颁发证书,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根据全体、部分或某几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组织教师、教师团队、以 及学生、家长、专业团体、学者专家等个人或团体进行开发。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也分七步:一是学校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 学条件设计校本课程的调查问卷,让学生详细地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二是 学校组织教师统计学生调查问卷,然后,学校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组织教师、教师团

校本课程开设申请书

校本课程开设申请书

焦作市实验中学校本课程 开设 申 请 书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课程名称 《太极拳小百科》 申 请 人 步电东 张小忠 赵林松 年 度 2017 编 号 校本

课程名 称 《太极拳小百科》 申请人步电东张小忠赵林松 总学时 数20 适宜 年级 7--9 限制人 数 2000 一.课程目标:(指通过该课程的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教育教学目标) 做为全国武术之乡,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发源地,我市非常重视太极拳的宣传、发展,全市上下从政府到乡村,老少妇孺、工农商学军等各行各业都大力开展太极拳运动。从2005年起我市将太极拳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力在以考促练。 7—9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活泼爱动,对长时间练习太极拳感到腰酸腿疼,枯燥无味。通过给学生讲授《太极拳小百科》的历史小典故、逸闻趣事,使学习过程寓教于乐,培养和提高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发源、发展过程,历史名人,培养学生家乡自豪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300字) 本课程用简洁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授太极拳从创始、成长、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太极拳的门派、分布;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逸闻趣事、民间典故;太极拳中的经典动作,动作图解;太极拳对强身健体的作用,技战术特点;太极拳发源地的乡土民情等。 三.课程计划 2017年1月完成课程讨论、申报、规划 2017年2月初步列出课程提纲、目录 2017年3—4月资料归集、整理、筛选、走访、编录样稿 2017年5月校对整理、编印成册 2017年6月试用、做好下学期讲授计划 2017年9月-- 开始使用

校本课程开发实例及分析(完整资料).doc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实例 xx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绿色教育课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绿色教育》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2、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即: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层次;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层次;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 《绿色教育课程》共分三大块: 第一块为〈绿色人文篇〉(适用于低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绿色常识、绿色人物、绿色事件、绿色机构和绿色行动等。 第二块为〈绿色自然篇〉(适用于中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绿色动物、绿色植物、绿色环境和绿色行动等。 第三块为〈绿色综合篇〉(适用于高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人类衣食住行、工业、农业、交通和绿色行动等。 五、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程名称:剪纸 教师:于红艳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校: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

校本课程剪纸案例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于红艳 一、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 用诗、画装点校园,校园就呈现给你诗天画境;用剪刀裁剪生活,生活就呈现给你五彩缤纷。剪纸项目校——龙王庙希望小学的师生就是用一把剪刀,剪出了理想,剪出了希望,剪出了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看一看他们崇尚艺术、追求美的闪光足迹,会给你诸多启示。 2003年,龙王庙希望小学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把剪纸艺术开发成校本课程,并编印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把剪纸课排入课表,并付诸实施。2007年,经过教育局的考核评估,将该校确定为艺术项目校。 为了培训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该校把祖山镇省剪纸协会会员郝玉兰聘为兼职艺术指导,定期对教师进行剪纸理论和剪纸基础教程培训,使教师的剪纸技能和业务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剪纸课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证。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严密认真组织剪纸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剪纸理论和剪纸技能的基本保证。为使剪纸课课堂教学增加实效性,老师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课堂展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剪纸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此外,他们还建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深入社会,走进自然,挖掘生活素材,组织写生式剪纸。不仅提高了剪纸技艺,丰富了剪纸涵,更培养了创新精神。 剪纸源于中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艺术奇葩,在世界美学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其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剪纸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民间装饰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许多观赏者对此赞叹不已,认为这门艺术只属于中国,为不断普及和弘扬这一艺术瑰宝,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小学生对剪纸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起开设剪纸课程的坚实基础。 此外,剪纸是植根于民间的艺术,有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色彩,它以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对生活的追求,对国富民强的企盼,充分寄托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由此可见,剪纸课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北张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与理念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育人德为首,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首位,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德育要注重启蒙性和生活实践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爱学校,爱家乡起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就是我们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历史不能忘却,我们有责任让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知道学校的历史家乡的历史。所以我们将从小学生入学起,有计划,分步骤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弘扬民族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为人文素养类的校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融道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倡导“综合性学习”,淡化教师单纯讲授,重视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等时间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活动中经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新课程理念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联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根据规模办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商讨学校发展大计:色头联校到底向何处发展?基础教育的性质、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办学理念?研究讨论走特色办学之路,提高办学水平。在

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做为一项重要策略来抓,提出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思路。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1、了解如何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如何成为一个热爱学校的好少年。 2、认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做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3、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探究,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在探究性学习中,继承民族文化、家乡文化中的良好传统,树立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5、在德育校本的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珍爱生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享受成长的快乐,培养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人文素养与美德。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历史及人文资源,依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优势进行开发。 2.针对性原则: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组织实施,立足于学生实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各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各不相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学校是独立的教育单位。但在制度化的教育形成之后,学校成了整个学校系统中的一分子。而随着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日益庞杂,单个的学校越来越没有了自我。庞杂的教育体系很难灵活变动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校本课程开发则再次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学校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为国家减轻负担。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fidelity)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他们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不再是抗教师的(teacher-proof)课程集装箱(curriculumpackage)。他们可以站在学校这块基石上,鸟瞰国家的课程或其他学校的课程。 .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校长、校外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以及社区成员等等各方面的人员彼此“沟通起来”。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使得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所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是,一直以来,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和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和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是起码标准、地 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010年第10期(下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甘 泉1,刘玉梅2 (1.深圳市南头中学,广东深圳518000;2.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在培养学生独特生命个性、完善学生人格方面,有着国家课程无法 代替的作用。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分析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及其涵义、类型以及开发原则,然后着重探讨了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设计过程与开发流程,最后对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理论思考与探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0)10-0023-02 收稿日期:2010-09-29 作者简介:甘泉(1978-),女,陕西宝鸡人,深圳市南山区南头中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刘玉梅(1985-),女,河南邵阳人,华中 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教育。 0引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渐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于是,校本课程成了课程权利下放后出现在中小学校园里的新生事物。校本课程的概念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全国各地学校的积极响应。在执行“三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各校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校本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亟需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1校本课程的概念及涵义 校本课程也被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学校自编课程、学校课 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旨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结构、功能与国家课程的结构、功能之间的差异。表现在:校本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2校本课程的类型和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根据其开发的不同途径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对已有课程进行选用或改编,使其更加适合本校学生 的发展需求。教师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选用比较适合的课程, 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除此之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以适应教师具体的课堂情境,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2)运用独特教育资源,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在国家课程计划留给学校的空间内,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独特教育资源:①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开发地方性专题的校本课程;②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把时事专题作为课程新编的对象;③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3校本课程的设计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的民 主决策过程。为了使校本课程的设置科学、规范、具有学校鲜明特色,并避免经验型和随意性,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之前必须进行规划和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的设计决定着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的行动方向,因此,学校根据校情量身制定校本课程十分重要。校本课程的设计一般包括需求分析、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内容体系及框架、实施计划与步骤和管理与评价建议五大方面。 3.1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的需求分析一般主要从指令性的文件、学校办学 理念、学生的需求评估和课程资源分析及课程保证条件评估等方面展开,开发出适合本校的课程。 3.2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包括: (1)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开发出来的校 本课程是不同的,其执行方式也不同,因此在每门校本课程的 教学研究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