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以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23776.html,

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以及对策探讨

作者:马慧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2019年第35期

中图分类号:D922.29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2-189-01

摘要本文对合同主体欺诈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常见手段有合同主体虚构、合同主体替换与有限责任欺诈,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严格审核合作对象的资质、合同转让时提升警惕和加强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审核。旨在提升我国企业对合同主体诈骗的防范能力,提升我国外贸收益。

关键词国际贸易合同主体合同欺诈

经济全球化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际诈骗行为由之出现,且因政策法律差距,国际诈骗行为防范难度较高,破坏力大,对国际贸易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合同主体诈骗作为国际诈骗的常见手段,是国际贸易当中各企业防范的重点。

一、合同主体欺诈常见手段

(一)合同主体虚构

合同主体虚构是指合同签订人员本身不具备相关责任履行能力或合同签订资格。其中常见的情况有:第一,皮包公司。当事人没有注册成立公司,不具备法人身份,双方签订的合同缺乏法律效力。第二,分公司。指独立注册于大型公司名下的子公司,子公司往往规模较小,当发生大额度交易时,公司利益无法保证。第三,国际诈骗。指一方使用伪造的身份及公司信息签订合同,在获得利益后便无法取得联系。

(二)合同主体替换

合同主体替换常发生在合同转让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合同签订方提出公司运营出现状况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介绍新公司继续合作,而新公司会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导致原合同签订者未详细查看新公司资质从而受骗。

(三)有限责任欺诈

有限责任欺诈是指签订合同的双方中,由一方注册资本较低。在交易中通过期限许诺的方式进行远超其支付能力的交易。一旦交易发生问题,被骗方仅能获得较低的注册资本赔偿,产生较大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