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能源概况

浙江省能源概况
浙江省能源概况

第一篇基本情况

一、浙江省基本概况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又称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36个县、22县级市和32个市属城区。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万。山海并利,物产丰富。浙江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内有耕地面积161.38万公顷,人均0.55亩,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 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岸线105.8公里。目前全省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温州、海门、乍浦五大港口为主体的港口群,其中宁波北仑港是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年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2008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省全民生产总值为21486.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3 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3 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16 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5.3:54:40.7 调整为5.1:53.9:41。人均GDP 为42214 元,比去

年增长8.6%。

2008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0359.8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GDP 总量的4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83 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为3587.1 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4495.9 元,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9973.1 亿元,增长13.7%。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1251.2 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9859.5 亿元,增长7.9%。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是以能源的高消耗和严重浪费为代价的。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常规能源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浙江本是煤、油、气等能源资源小省,其中煤仅有的七八十万吨煤,也仅占煤炭总需求的1/10左右。一次能源的结构决定了浙江对电力的依赖性,而需要消耗煤炭的火电厂占省内发电量的比重却达63%,这决定了浙江能源对区外具有彻底的先天依赖性。

我省是能源消耗大省,95%以上的化石能源依赖省外调入,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动新能源(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新能源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突破能源瓶颈约束,缓解传统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我国2006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公布实施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规定,我国将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太阳能利用,同时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发电以及地热、潮汐发电等。风力发电2010年达到5000MW,2020年达到300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2010 年达到330MW,2020 年达到1800MW;生物质能发电2010 年达到5500MW,2020年达到30000MW。同时,重视和积极发展地热发电、潮汐发电,加强氢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工作及开发研究,继续进行核聚变能量实验研究,不断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浙江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把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作缓解浙江省能源供应紧张局势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几年来,浙江省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应的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良好。

二、浙江省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

(一)、2007 年能源生产与供应

浙江是资源小省,但却是能源消费大省,随着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增 长较快,能源基本靠外省调入和进口。2007 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 1169 万 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下降 3.8% 。全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 13173 万吨标准煤, 比上年增长 10.7% 。全省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3.3 %(当量值),自给 率比上年下降 0.4 个百分点。 浙江省能源自给率变化详见图 1-1。

5

4

3

2

1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

图 1-1 能源自给率变化

1、一次能源

浙江省一次能源资源十分匮乏,煤炭和石油制品几乎全部靠外部调入。二次能源 生产主要是火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1) 煤炭

2007 年浙江省原煤产量 12 万吨,年产量持续下降。煤炭自给率已不到 0.1%。浙 江省内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煤炭资源将全部依赖调入和进口。全年共调入 和进口煤炭 1302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5.1%。

(2) 原油与天然气

浙江省陆域迄今尚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资源,油气资源全部依靠进口和外省 自给率(%)

调入。2007 年全省共进口和调入原油2239 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原油约占80%,省外调入占20%。天然气18.1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2 亿立方米。(3) 核能

2007 年末,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06.6 万千瓦,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6.8%,全年核电生产电量226 亿千瓦时,比上年略有增加,年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0.9%。目前,浙江三门境内核电机组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核电秦山联营公司二期扩建前期工程也已开始。核电已成为浙江发展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浙江电源结构的作用较为显著。

(4) 水能

至2007 年底,水电机组容量为569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年发电量101.9 亿千瓦时。作为电力调峰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300 万千瓦,年发电量30.1 亿千瓦时。

2、二次能源

(1) 电能、热力

2007 年末,全省拥有电力总装机容量4518 万千瓦,比上年下降3.6%。其中,6000 千瓦以上统调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835 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534 万千瓦。共淘汰小火电、小油机707 万千瓦,电力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6000 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037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4% 。其中,火电机组年发电量1714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7% 。全年从外省净调入电量116 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2.4%。全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未出现电源性缺电引起的拉电现象。

地方热电联产企业129 家,6000 千瓦以上机组总装机容量385 万千瓦,约占统调火电机组总装机的l3.6% ,与去年持平。年发电量243 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4% 。年集中供热量3.4 亿吉焦,比上年增长13.3%。

(2) 石油制品

2007 年,全省加工原油2249 万吨,比上年增长6.3%。产各类成品油总量及石油制品2378 万吨,比上年增长8.9%。

3、可再生能源

(1) 小水电

浙江小水电开发利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小水2 耀论的装机容量为487.8 万kW,2007 年底,全省小水电装机容量328.54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3%;小水电开发率接近70%,年发电量67.45 亿千瓦时。小水电作为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弥补偏远山区电力供应,做出了有益贡献。

(2) 风能

浙江是风能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约164 万千瓦。至2007 年底,全省风能发电总装机容量4.74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 。风能发电量4870 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

(3) 太阳能

浙江属日照量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584-2010 小时,年太阳辐射能为1280 千瓦时/平方米,太阳能供热已成为浙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至2007 年底,全省累计已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78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年可替代商品能源约38 万吨标准煤。

(4) 垃圾焚烧发电

至2007 年底,全省已有城镇垃圾焚烧发电企业l6 家,日焚烧处理城镇垃圾总能力8432 吨,比上年增长9.0% 。已建成投产垃圾焚烧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1.3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4%。年发电量约15.5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0%。目前,全省城镇垃圾焚烧年供热能力约390 万吉焦,实际供热量达173 万吉焦,比上年增长11.6% ,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城镇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利用价值。

(5) 农村生物质能

2007 年,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中,养殖排泄物资源量约1690 万吨,比上年增加18.2%,年可产沼气23.75 亿立方米,相当于可替代常规能源169 万吨标准煤。

全省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中,秸秆消费折合标准煤138 万吨。薪柴消费折合标准煤134 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4% 和20%。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折合标准煤38 万吨,沼气用户11.8 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2151 处,总容积40.5 万立方米,年产沼气9561 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5.97 万吨。

(二)、2002-2007 年能源消费

2007 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4533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9% 。其中,煤炭

消费13024 万吨,石油及制品消费1977 万吨,天然气消费18.1 亿立方米,水、核、风电消费357 亿千瓦时。表1-1 为2001 年至2007 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情况表,图1-2 和1-3 分别为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折合成标准煤)和电力消费总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省能源消费自2001 年至2007 年无论从消费总量还是电力消费都是呈现一个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增长的速率有所降低,说明浙江省能源消费还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要控制能源过快增长任务还很艰巨。

表1-1 2001-2007 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情况

图1-2 2002-2007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

图1-3 浙江省电力消费总量

1、一次能源消费量与结构

2007 年,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其中,煤炭占64.1% ,比重比上年上升2.6 个百分点;石油占21.6 %,比重比上年下降1.2 个百分点;核电占5.1% 。天然气占1.5% ,比重比上年上升0.4 个百分点,调入电力及其它占4.1%。浙江省2007 年各种初始能源消费结构见图1-4。

图1-4 浙江省2007 年各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

2、转换能源消费

2007 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加工转换投入能源10387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7%。加工转换产出二次能源6663 万吨标准煤,损失3724 万吨标煤。其中,用

于发电、供热、炼焦、煤炭洗选、煤制品加工等投入的煤炭9559 万吨,占煤炭总消费量73.4% ,比重比上年上升3.4 个百分点。全年发电投入原煤7350 万吨,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56.4% ,比重比上年上升2.9 个百分点。其中,供热投入原煤1949 万吨,占全省年煤炭消费总量的15.0% 。

3、终端能源消费

2007 年,全省终端能源消费14008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3% 。全省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成品油及石油制品、电力、热力比重分别为18.1% 、20.7% 、48.0% 和13.2% 。在终端消费中,煤炭比重下降1.1 个百分点,成品油及石油制品比重下降0.4 个百分点,电力比重上升0.6 个百分点,热力及其它比重上升0.9 个百分点。

(三)、2001-2007 年能源利用状况

1、单位GDP 能耗(电耗)水平

单位GDP 能耗和电耗水平是综合反映能源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2007 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87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万元GDP 能耗0.83 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18% 。其中,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37 吨标煤,比上年下降1.7 %。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16 吨标煤,比上年下降5.1% ;其中,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27 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8% 。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7 吨标煤,比上年下降3.2% 。万元GDP 电耗1247 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03%,见图1-5。

1 1300 Array

0.91200

0.81100

0.71000

900

0.6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图1-5 2001-2007 年浙江省GDP 能耗(电耗)变化趋势图

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2007 年,全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 0.67,比上年降低 0.04。其中,煤炭、电力、 石油制品的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 1.01、1、0.15,比上年分别下降 0.22、0.17 和上升 0.14,见图 1-6。

1.2

1.6

0.9 1.2

0.6 0.8

0.3 0.4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图 1-6 2001-2007 年浙江省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图

(四)、2003-2007 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状况

400

300

200

1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7 2003-2007 年小水电装机发展变化

装机容量(万k W )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8 2003-2007 年风电装机发展变化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9 2003-2007 年太阳能利用发展变化(和上图一样)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10 2003-2007 年垃圾发电利用发展变化

装机容量(万k W ) 折合标准煤(万吨) 日处理垃圾(吨)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11 2003-2007 年生物质产沼气发展变化

图 1-7 至 1-11 分别是浙江省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垃圾发电、生物质能 2003-2007 年的发展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利用在数量上均呈现直线的上 升的趋势,发展在不断加快。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9.45%, 2007 年比 2006 年增长 8.24%;风电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 9.17%,2007 年上年增长了 27.42%;太阳能利用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9.3%,2007 年比 2006 年增长 29.4%;垃圾 发电的日处理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1%,2007 年比上年增长 9%;生物质产沼气的年 平均增长率在 42.3%,2007 年比 2006 年增长 40.1%。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小水电由于资源开发程度高,已达 70%以上,因 此,近年来发展平稳,年增长率略有下降;风电装机在 2007 年的增长率 27.42%,较 往年有较大增长,说明风电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是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 太阳能、生物质利用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接近 30%、40%,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增长最 快的部分,这也说明近年来浙江省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增长潜力巨大。

可以看出,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基本保持在 3-4%间,见图 1-12。说明虽然可再生能源“量”有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浙江的总能 源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图 3-4)。相反,总体上可再生能源总量很小,而且可再生能源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无法在数字比例中显示;仅小水电的数量较高,对能源总量的 比例有影响,其它可再生能源的量很少,所占比例低;近年来浙江省能源消费增长较 快(年平均增长率在 11.94%,其中 2007 年的增长率在 9.9%),能源消费总量很大,是 导致可再生能源比例较低(近几年略有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沼气产量(万立方米)

5

4

3

2

1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12 2003-2007 年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量占能耗总量比例的变化图

根据上述分析,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所占比例仅为 3-4%,要提高可 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浙江省应加快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发展,保持小水电和垃 圾发电的平稳增长,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

(以上分析数据,出于浙江省统计年鉴与能源白皮书)

占能源总量(%)

三、可再生能源资源概况

(一)风能资源

浙江省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受东亚季风影响,该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2005 年《浙江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和2004 年对全省风能资源进行普查结果,全省风能资源多集中于近海海域及海岸带,陆地风能资源总量为2100 万kW(年平均风速5 m/s),技术可开发量约130 万kW;海岸到近海20 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风能资源储量约6200 万kW,技术可开发量约4100 万kW,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十二个省(市)之一。浙江省由于风能资源分布不均衡,由海岛向沿海递减,由沿岸到内陆递减迅速,风能资源的分布趋势大致呈现为近海风能区(丰富区)、沿海风能带(较丰富区)和内陆风能点的特征。

1、陆域风能资源

浙江省大陆海岸线北起平湖市金丝娘桥,南至苍南县虎头鼻,全长1840 公里,海岸线总长6632.98 km,其中大陆海岸线2253.7 km,形成了风能资源丰富的沿海风能带,浙江省海岛众多,东西成列、南北如链、面上呈群,最北为嵊泗县灯城礁,最东为嵊泗县海礁(童岛),最南为苍南县七星(星仔)岛,共有大小岛屿2161 个,其中面积大于10 平方公里有28 个,海岛陆域面积1940 平方公里,近海海岛年平均风速多在6m/s 以上,年有效风时数达7000 小时,风功率密度在200 W/m2 左右,岛屿及其岸线是浙江省风能资源极丰富的地区。浙江省沿海风能带的风速、风能等值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分布在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嘉兴地区。杭州湾沿岸和沿海岸区年平均风速在3-5m/s 之间,年有效风时数约5000 小时,风功率密度为50-150W/m2,属于风能资源的可利用区,但各地区风速差异很大。

在浙江省的内陆地区,由于西南、西北部地区为群山峻岭,且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受地形的影响,风速由沿海向内陆迅速递减,杭州、嘉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区的沿海以内区域年平均风速一般在4m/s 以下,有效风能密度在100-150W/m2;湖州、金华、衢州、绍兴、丽水等内陆地区及全省山区,年平均风速在3m/s 以下,有效风能密度大多在100 W/m2 及以下,是浙江省风能资源较欠缺的地

区。但内陆高山风能变化较大,除个别高山山脊外出现风能资源丰富,主要是一些风能资源丰富点,如临海括苍山、临海上盘、苍南鹤顶山、天台苍山、东阳东白山等地。

2、海域风能资源浙江省海上风能源资源丰富。风速自沿海向近海剧增,近海海域

年平均风速在

5-7m/s 之间,年有效风时数6000 小时左右,风能品质较优,风力资源丰富,属于风能资源的较丰富区,且海底地形平坦,水深一般不超过15 米,具备建设大中型近海风电场的条件。近海海域风能开发利用规划考虑在距离海岸线5-40km、水深5-15m 的海域,主要集中在杭州湾、舟山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等海域。在沿北起嵊泗列岛,南到温州湾南鹿山列岛一线,年平均风速7m/s 以上,平均密度在300W/m2以上,是风能资源庶出最丰富的地区。

(二)太阳能资源

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属四类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84-2010 小时。最高是嘉兴市,年日照时数为2007.5 小时,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 小时的市;温州市和丽水市较低,年日照量分别为1577.6 小时和1599.4 小时;其余各市年日照量均在1600 小时和2000 小时之间。

全省嘉兴市日照时数最多,最近6 年平均日照在2000 小时以上;其次是宁波市、绍兴市、衢州市、舟山市,年日照时数在1800-2000 小时之间;第三层次为杭州市、湖州市和临海市,年日照时数在1600-1800 小时之间;浙南地区因山区,日照最少,如丽水市和浙江省,年日照时数低于1600 小时。太阳直接辐射是总辐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太阳能资源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和太

阳能利用的依据。浙江省1961-2000 年气候平均年太阳直接辐射量空间测量,1961-2000 气候平均年太阳直接辐射量为449-2741 兆焦/平方米,大部分集中在2000-2200 兆焦/平方米之间,全省平均为2091 兆焦/平方米。

(三)生物质能资源

浙江省属亚热带气候,是高产综合性农业区,粮食、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畜牧养殖发达,树种资源丰富,是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薯类、油料、棉花、蔬菜、花卉苗木等,2007 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99.52 千公顷,粮食作物产量为842.62 万吨。按草谷比计算可获得秸秆量约750 万吨,除不足20%用于肥料、饲料、基料以及造纸等工业原料外及以及农村居民生活燃料外,约有600 万吨农作物秸秆可作为能源利用,折合362 万吨标准煤。

浙江省活立木总蓄积19382.93 万立方米,年活立木平均年总生长量1286.77 万m3,年净生长量1250.03 万m3,活立木平均年总消耗量1044.57 万m3,年净消耗量1007.83 万m3。根据浙江省森林覆盖面积、活立木年消耗量及出材率等进行估算,全省每年可提供593 万吨的林业剩余物。全省生活垃圾量的热值相当于715 万吨标准煤。

2007 年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中,养殖排泄物资源量约1690 万吨,比上年增加18.2%,年可产沼气23.75 亿立方米,相当于可替代常规能源169 万吨标准煤。2007 年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清运量为3328 万吨,其中城市为772.04 万吨,农村为2 623 万吨,垃圾处理与能源化利用也是途径之一。

2007 年浙江人均餐饮零售额达到1450 元,年营业额600 亿元,从业人数9.1 万人。按每个星级饭店每月废弃植物油1 吨、排放废水中含油脂1 吨粗略估算,每年浙江省餐饮业废油、地沟油约3 万吨。

(四)小水电资源

浙江省缺煤少油,是能源小省,但是水能资源相对较丰富。根据2008 年的最新调查评价,全省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 及以上河流的技术可开发水电站共2608 座。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 及以下(不含0.1MW 以下)河流的技术可开发水电站共431 座。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804.6 万kW,技术可开发水能约168 亿kW·h,经济可开发的水能约141 亿kW·h,其中小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487.8 万kW,约占总装机容量的60%。

占全省可开发量75%的资源集中在丽水、温州、杭州三市,容易规模开发,其中丽水市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达327.8 万kW,约占全省可开发装机容量的40%,年发电量达60 亿kW·h,温州市水电可开发量为130.51 万kW。截止2007 年底,浙江省已开发水电装机总容量569 万kW,年总发电量101.9 亿kW·h。其中5 万kW 以下小型水电站3233 座,总装机328.54 万kW,年发电量为67.45 亿kW·h,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0 万kW。小水电开发装机居全国各省市第六位,开发率居全国第四

位。尽管浙江省水能开发率已达70%左右,进一步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仍有一定的开发空间。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装机约242 万kW,年新增电能约68 亿kW·h。(五)潮汐能资源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且曲折,港湾众多,大陆海岸线北起平湖市金丝娘桥,南至苍南县虎头鼻,全长1840km。沿海广泛发育着NNE、NW、EW 向三组断裂,形成众多海湾,其中面积大于30 平方公里的有10 处。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甬江、飞云江、鳌江等与潮汐能有关的水系。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为1000 万千瓦,全省沿海21 处坝址的可开发装机容量为880 万kW,年发电量为264.04 亿kW·h,分别占全国比重40.79%和42.68%,潮汐能蕴藏量丰富,是我国海洋能资源密集地区之一。浙江省潮汐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乐清湾、象山湾、三门湾、钱塘江口等地,具有建设10 万kW 和100 万kW 级潮汐电站的优良站址。

四、浙江实施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1、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浙江之急

浙江省能源消费具有三个特点:

(1) 资源短缺,对外依赖性强,能源安全问题严峻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人新一轮扩张

期,浙江的能源“瓶颈”日益突出,煤、电、油

自产量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7 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169 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仅占全省年能源消费总量的3.3%,其中,原煤产量仅为12 万吨;水电、核电年发电量为327.9 亿千瓦时。

浙江是资源小省,煤炭资源基本靠外省调入和进口,96.7%以上的能源资源依靠省外调入,2007 年从省外净调入能源总量13173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7%,而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14533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9%。

(2) 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高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从长期来看,

浙江经济增长速度快于能源

消费增长速度,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有较大的提高。2002-2007年,全省GDP实际增长约2.3倍,年均实际增长14.1%;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1.3%。

2002-200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81;2002-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

1.12、1.02、0.94,特别是2002年、200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12和1.02,已超过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增大,意味着单位GDP能耗的不下降反而上升,这是值得注意的危险信号。可喜的是,2005-200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87、0.71、0.67,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浙江省通过产业调整,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在逐渐下降。

从不同能源品种消费情况来看,“2002-2007”期间,煤炭、电力、石油制品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953、1.186和0.558。由此可见,三大常规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值均处于较高值域,能源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其中,尤以电力需求增长为龙头,煤炭次之,石油由于价格上涨、供给不足等原因消费弹性系数有所回落

随着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逐年递增,一次能源供需缺口扩大,总量需求缺口逐年扩大,2005-2007年自给率持续下降。然而,对2002-2007年浙江省的GDP与能源消费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r=0.993,说明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全

省能源供求平衡压力逐年加大的同时,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的。

(3)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压力大从能源消费品种来看,初始能源消费

品种仍以煤为主,终端能源消费品种以煤、

电、油为主。2002-2007年间,初始能源结构变化情况来看,煤炭所占比重依然最高,在60%左右。其中,2007年,全省初始原煤消费量为13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9%,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1%,石油、电力分别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21.6%和8%。

2002-2007年中,煤炭终端消费比重始终呈现下降趋势,石油终端消费比重有上升;近几年稍有下降,电力消费比重逐年提高较快,2007年比2002年提高了22%。其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2007年,原煤、石油、电力的比重分别为18.1%、20.7%和48%。可见,浙江的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正变化并趋向优化。

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反映能源消费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相关性十分显著;由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和资源压力等问题日益突出,例如CO2排放量、SO2排放量和酸雨率等增加,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在此情形下,积极开发浙江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集约化水平,对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上分析数据,出于浙江省统计年鉴与能源白皮书) 2、浙江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浙江省已提出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推动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

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增长,实施洁净煤工程,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新增燃煤电厂国家已经有强制性除硫、除尘要求,对现有燃煤电站,必须排定时间表,安装脱硫装置,使烟尘排放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同时,要以战略发展的眼光,重视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可以永续利用。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传统常规能源所无法取代的优势。目前,浙江环境压力有增无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浙江发电量结构为“六煤二油二其它”,煤电比重过高,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再生能源战略,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浙江增加能源供给的现实需要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发展的题中之义,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浙江的优势,浙江的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小水力资源、潮汐能资源、生物质资源等得天独厚,相当丰富,潜力巨大。目前,我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但全省95%以上的化石能源依赖省外调入,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可再生能源资源却开发不多,起不到应有的更大的替代作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新能源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突破能源瓶颈约束,缓解传统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4、浙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传统增长模式主要消耗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而传统能源存在两大不可克服的限制:一是污染,二是储量有限,可能被人类在21世纪挥霍殆尽。循环经济模式则主要依赖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实施可再生能源战略,开发可再生能源,对促进浙江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从科研、生产、推广应用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让浙江省可再生能源资源为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缓解浙江能源紧缺局面和浙江省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5、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近年来,我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不断升级更新,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协调、产业集聚不明显、

设备技术状况评价管理办法

设备技术状况评价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完善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标准,规范设备技术状况的评价管理,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标准及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3职责 3.1装备部负责制定设备技术状况的认可标准、完好标准、考核标准。每年对重点生产设备技术状况组织一次鉴定。每日、月对重点控制设备的故障时间、部位、故障停机率、维修费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3.2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按操作规程和标准,每日、周、月对设备进行检查、整改、评定、考核。 4设备台、套划分及分类原则 4.1设备台、套划分原则:凡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机构三部分或能独立完成规定的任务,即可划为一台单机,按单机转为固定资产并建立卡片、台帐;为便于管理和某种特殊要求,完成一类产品加工的整套系统设备应划为一套设备。具体情况应分别对待,不得随意把几台划为一台,不得将一台拆解划为几台。 4.2设备类别划分原则:根据设备在公司生产过程的重要程度以及设备价值、精度、重量等,将设备划分为控管、重点、一般三类,视其对公司生产过程系统起控制作用的定为控管设备,对生产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设备定为重点设备。 5评价标准 5.1设备技术状况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国标、行标、设备使用说明书、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企业自行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而制订。 5.2设备完好评价标准 5.2.1完好设备通用标准如下: a) 能达到出厂精度或核定能力; b) 零部件完整、齐全、动作灵敏、准确; c) 基础稳固、无裂纹、倾斜、腐蚀现象; d) 运转正常,无明显渗油和跑、冒、滴漏现象; e) 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准确。 5.2.2设备完好标准 详见集团公司《设备完好标准》。 5.3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考核设备台数×100% 式中:考核设备台数是指正在运行、备用和封存设备总数之和,不包括库存、闲置、外借、搬迁、租赁和正在大、项修的设备。 5.4设备维护分级标准 5.4.1甲级维护标准: a)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行记录等; b) 按设备点检要求,经常检查设备的声音、温度、振动、传动等情 况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防 止事故发生; c) 严格执行润滑制度,做到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时、定量); d) 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维护保养良好、灵敏、准确可靠; e) 按要求定期检查、清扫和清洗零部件,保持设备主体和周围环境 清洁卫生。设备附件及加工件摆放整齐; f) 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

浙江概况导游词

浙江概况导游词 【篇一: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浙江省省会, 早就被民间誉为“人间天堂”。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钱塘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 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 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 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 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 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 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杭州市总人口大概在660万左右,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之一,更何 况每天还有成千上万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 由于杭州历史悠久,文化和物质遗产丰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 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 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曾先后任职杭州,写下 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传至今。 杭州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最大的功臣就是吴越国的建立者——钱王镏,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 养生息的土地。吴越国时,杭州文化建设上以造像艺术的成就最为 突出,飞来峰造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 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宋 室南渡,全国的艺人云集杭州,大大促进了这里的繁荣。到了元代,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 届经济学二学位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江西省萍乡市房地产业金融政策探析 学生姓名:卢小亮 所在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学号: 20081119094 指导教师:达古拉

2012 年 3月 目录 摘要 (2) -、古城镇旅游 (2) 二、历史街区旅游 (4) 三、旅游发展的主导思路 (5) 1、保护性的发展 (7) 2、商业与文化协调互动 (8) 3、区域品牌的塑造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摘要:历史悠久的成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因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历史街区旅游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成都;古镇旅游;历史街区旅游;问题;对策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一、古城镇旅游 四川素有中国“风景省”,无论是在自然、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种类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最多的省区。特别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等,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在这些品种繁多的景点里,成都地区拥有里面众多的旅游资源,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城市。成都的旅游资源丰富,处处是景点,引得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下面以成都古城镇旅游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来浅讨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 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 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 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就中国目前来说,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 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 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 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 加重。 能源在历史上的利用状况: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 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而当 今世界是在石油逐渐枯竭的状况下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1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因此,石油是现在世界上利用最多的能源,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上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

浙江省安吉县基本概况

浙江省安吉县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安吉,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市属县。与浙江省的长兴县、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临安市和安徽省的宁国县、广德县为邻。在东径119°14′~119°53′和北纬30°23′-30°53′之间,面积1885.71平方公里。 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南端龙王山是境内最高山,海拔1587.4米,也是浙北的最高峰。山地分布在县境南部、东部和西部,丘陵分布在中部,岗位分布在中北部,平原分布在西苕溪两岸河漫滩,各占面积11.5%、50%、13.1%和25.4%。盛产竹子,为全国著名的“中国竹乡”。 县内主要水系为西苕溪。它的上游西溪、南溪于塘浦长潭村汇合后,形成西苕溪干流,然后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于小溪口出县。沿途有龙王溪、浒溪、里溪、浑泥港、晓墅港汇入。西苕溪县内流域面积1806平方公里,主流全长110.75公里。出县后过长兴经湖州注入太湖,再入黄浦江。 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邻近。县城递铺距上海223公里、杭州65公里。

二、历史沿革 东汉至隋 东汉末期,阶级矛盾激化,故鄣县辖境广袤辽阔(大致包括今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封建统治者为强化控制,于黄巾大起义的第二年,即灵帝中平二年(185),割故鄣县南境臵安吉县,县治设于天目乡(今孝丰镇),仍属丹阳郡。安吉建县始于此,至今已1800余年。 唐至宋 唐麟德元年(664),恢复安吉县建制,隶湖州。 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宽舒政策,社会渐趋繁荣,生产有较大发展。圣历年间(698—700),县令钳耳知命督率县民建成石鼓堰、东海堰和邸阁池,改善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开元年间(713—741),安吉丝及丝织品质称上乘,奉为贡品。茶叶生产普遍,唐陆羽《茶经》载:安吉、武康两县茶叶为浙西上品。竹和竹笋更是境内特产,白居易《食笋诗》有:“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抢,抢来早市鬻。”诗中“此州”指湖州,安吉为湖州最主要的产竹县。当时境内经济发展尤以西苕溪中游以下地区更快,因而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将县治北移至今安城镇址附近。 元至清 元灭南宋后,朝廷所需粮食和财物,大量依靠东南地区

浙江省调查报告

浙江省调查报告 目录 一、浙江概况 二、行政区划 三、人口民族 四、经济概况 五、交通概况 六、总结 一、浙江概况: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省,西与江西省、安徽省相连,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东北一角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中国第一。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 15℃-18℃。1月份、7月份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全省总人口5400多万人,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二、行政区划: 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共11个省辖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再下分为乡级行政区,截至2007年底时共有1516个,包括754个镇,457个乡【包括14个民族乡】和304个街道办事处。22个县级市名义上直属省政府,由地级市暂为代管。 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具体行

三、人口民族: 根据《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72%】。其中,男性人口为2796.57万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2646.12万人,占48.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9;0-14岁人口为718.92万人,占13.21%;15-59岁人口为3967.91万人,占72.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5.86万人,占13.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8.17万人,占9.34%;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07.7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38.1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96.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568.5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54.06万人,占61.6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88.63万人,占38.38%。 浙江省主要的民族成分为汉族【江浙民系】,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下同】有45,535,266,占全省人口的99.1%。少数民族总人口为39.97万。畲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数民族,也是目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浙江省内有畲族人口170,993人,占全省人口的0.4%,占省内少数民族人口的约43%。丽水市下属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畲族主要居住于县城鹤溪镇周围的低山区。畲族人口在1万以上的县市依次为丽水市莲都区【19455人】、景宁畲族自治县【16144人】、苍南县【16133人】、泰顺县【13862人】、遂昌县【13658人】。若以占全县人口比例而言,则景宁畲族自治县10.55%最高,云和县8.6%次之。 浙江省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一、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阶段评价 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成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在改革中萌动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呈现出逐年加快发展态势。2000年全市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产出为1.33亿元,实现利润960.3万元。2001年总产出增加到1.57亿元,实现利润1793.9万元。2002年总产出为1.80亿元,实现利润855.7万元。2003年总产出为2.1亿元,实现利润3249.7万元。到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65.81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3.0%。2000年以来的5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全市有文化产业活动单位5391个,个体经营户18967个,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538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21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数2.6 %,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82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2%。 (一)成都文化产业现状特征 成都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在产业规模、发展形态、体制环境、市场基础等方面均已形成良好的条件,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按照这个分类,成都已经具备文化产业各行业类别,基本形成了文化产业圈层体系,并在所有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较完备的产业样态,储备了加快发展的后劲和条件。 2.文化优势产业逐渐崛起。政府支持,市场培育,成都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几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 3.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多年来政府投资文化事业单一格局已被打破。2004年,成都市出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文化仅靠政府投入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 4.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和文化基地建设迈出可喜步伐。一街之距的《四川日报》为主的四川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为核心的成都报业集团,构成成都的报业文化区。在《中国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锦江区为中心,建设集创意设计、印刷加工、物流配送及印刷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西部印务产业基地”,正在成为西部印刷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成都市政府制定了数字娱乐产业“两个中心、四个一百工程”的发展规划,拟在3—5年内初步培育和完善我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把成都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成为世界数字娱乐企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 5.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都曾是全国举办“中国电视节”的两座城市(上海和成都)之一,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四川电视节”,是中国电视界和世界电视界盛大的交流盛会。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地方风味饮食、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活动种类繁多,都江堰每年的放水节、中国成都国际熊猫节、每年春节的庙会等,她们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为成都市民津津乐道,而且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人。成都既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文化年”,共开展大型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设备技术状态评定表

0类、金属切削机床完好标准(1一7项为主要项目) 1、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精密机床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标准;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五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油质符合要求; 9、基本无滑油、漏水、漏气现象; 10、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中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 主要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一类:镀压剪冲设备完好标准(1一7项为主要项目) 1、出力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基本无滑油、 水、气现象;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内外清洁,外观油漆良好或有少量脱落,标牌齐全清晰,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中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主要 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二类:动力设备完好标准(1一5项为主要项目) 1、动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滑动面无较重锈蚀、磨损。 3、电气和控制系统、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无超温、超压现象,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5、润滑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6、附机和零件、部件齐全,内外整洁。 注:1、符合完好标准项目者填"√",不符合者填"×"; 2、完好标准申所有项合格为一级,次要项有一项不合格其余项合格为二级,主 要项有一项不合格,或次要项有两项不合格,为不完好设备。 3、工业锅炉、空气压缩设备完好标准参看"铁路设备管理手册"附件二十四。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杭州 中国塑料之乡——余姚中国化纤织造名镇——杭州萧山党山镇 中国化纤名镇——杭州萧山区衙前镇中国机械制造之乡——杭州桐庐富春江镇 动漫之都——杭州女装之都——杭州 中国茶都——杭州市电缆之乡——杭州临安 中国造纸之乡——杭州富阳市中国花边之乡——杭州萧山 中国制笔之乡——杭州桐庐分水镇世界羽绒之都——杭州萧山 全国通信器材行业重要基地——杭州富阳市“中国女装之都”生产基地——杭州余杭区 中国丝绸织造基地——杭州余杭区中国家纺布艺生产基地——杭州余杭区 全国球拍生产基地——杭州富阳上官乡 金华 中国拉链产业基地——金华义乌中国塑料软管基地——金华磐安尖山镇 中国最大废旧塑料集散地——金华东阳画溪镇中国香菇之乡——金华磐安 浙江中药材基地——金华磐安中国最大的滑板车生产基地——金华永康 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金华永康中国挂锁生产基地——金华浦江县 水晶之都——金华浦江县中国最大的饰品产销基地——金华义乌市 浙江袜业商标品牌基地——金华义乌浙江衬衫商标品牌基地——金华义乌大陈镇 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金华义乌全国最大无缝内衣生产基地——义乌 中国最大的气筒生产基地——金华永康市中国防盗门生产基地——金华永康市 五金之乡——金华永康市中国箔王——东阳横店集团 浙江IC芯片生产基地——金华东阳中国木雕之乡——金华东阳 建筑之乡——金华东阳木线之乡——金华东阳 草席生产基地——金华东阳中国缝纫机配件集散地——金华东阳虎鹿镇 中国三大皮具产地之一——金华东阳千祥镇中国磁都——金华东阳市横店镇 宁波 草帽之乡——宁波慈溪长河镇浙江省船舶修造、交易基地——宁波象山 浙江服装商标品牌基地——宁波市鄞州区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集散地——宁波慈溪天元镇建筑之乡——宁波象山全国微型轴承生产基地——宁波慈溪 中国消防器材之乡——宁波余姚黄家埠中国水暖之乡——宁波余姚陆埠镇 中国灯具之乡——宁波余姚梁弄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宁波宁海县 中国文具生产基地——宁波宁海县中国草编基地——宁波鄞州区 全球最大的欧式插座基地——宁波师桥中国针织名城——宁波象山县 中国最大的压铸模制造基地——宁波中国模具之都——宁波 中国文具之都——宁波全国最大塑壳打火机生产基地——宁波慈溪掌起镇

成都商业市场商圈环境系列研究分析

成都商业市场商圈环境系列研究分析 一、成都商业概况 成都为西南三省一市的中心城市和商业核心,商业辐射功能遍及整个西南地区;三大 核心零售商圈和各种专业市场的繁荣以及城市外沿点状商圈的逐渐形成,标志着成都的商业体系逐渐形成,大商业城市的雏形基本构成;核心商业区,业态以百货零售为主。目前, 春熙路、盐市口需求旺盛,几乎满租,骡马市商业在复活之中,区域商业区业态以大型超市为主,作为成都最为成熟的核心区域,大量的人气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基本动力,商业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众多区域商圈和社区商圈的形成,使成都商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格局。区 域商圈和社区商圈主要服务于所在区域和社区居住人口,是对三大传统零售商圈的必要补充;但随着二环路以外几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开业,城市外沿逐渐形成了几个点状分布的大型区域商圈,这些商圈规模较大,商业功能完备,辐射面很大,是核心商圈最有效的补充和完善; 主要商圈分布 ●三大核心商圈 即春熙路、盐市口和骡马市三大零售商圈 ●区域商圈 双楠、城南、会展、西大街、建设路、光华等商圈为目前比较成熟的区域商圈 城市向东向南的发展,使城东副中心和城南副中心将产生未来的区域商圈 成都三大核心商圈

成都新商圈概况 ●金沙-光华商圈:该商圈位于青羊区,以三环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覆盖了青羊区二环以外的整个地带。东区东起二环路、西临三环路、南接清水河、北至金牛界。商圈内着力打造四大片区,即:光华村片区、贝森-新文化宫片区、金沙三角片区和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这些商业区域沿街不会规划商铺,而是打造集商、住、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群落。其中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重点将金阳路打造成餐饮一条街,发展远古部落式、原始风情式的餐饮娱乐等;在清溪东路及同盛路两侧小街,引导改造建设酒店、商务楼,拓展同盛路餐饮一条街的产业纵深。 ●另外,还将沿光华大道、日月大道重点发展组团式的大型商业卖场、购物中心;沿青羊大道重点引入品牌餐饮、娱乐连锁店,提升档次和规模;在光华村片区将大力发展大型卖场和商务楼宇经济;贝森-新文化宫片区建立大型影院、书城;金沙三角片区重点建设以万瑞微型CBD为核心的甲级写字楼群;在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面向金沙旅游客源,突出发展旅游服务、餐饮住宿和娱乐休闲等行业。 ●红牌楼商圈:商圈位于武侯区“一带六轴七片”(“一带”即川藏公路商贸带;“六轴”为人民南路中心轴、一环路科技文化轴、二环路综合发展轴、草金路综合发展轴、武侯大道综合发展轴、三环路综合发展轴;“七片”指一个科技文化片区、三个居住片区、三个综合片区的核心。随着滕王阁地产、成都置信、蓝光、武海等多家实力开发商相继入驻该片区后, 川威-劲力、富临集团、新希望实业、长城集团、谢菲联置业等知名开发商也纷纷抢驻该区域。红牌楼区域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增加15万余人口,大量增加的人口必将拉动住宅以及消费需求。 ●红牌楼商圈侧重于将城市空间还给居住者,行人不会被车流干扰,享受户外生活会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BLOCK街区”概念。商圈将发挥潜在优势,打造区级商业核心;结合武侯特有文化底蕴,创造成都休闲中心;注重城市空间利用,打造城市开敞中心;借助武侯区城南社交的大舞台,营造人气聚集核心;利用舒适宜人的环境,打造独具吸引力的磁心。BLOCK街区具备一站式消费的便捷,将成为集时尚百货卖场、大型连锁超市、五星级电影院、时尚娱乐不夜城、商业步行一条街、甲级商业写字楼和高档公寓等综合形态为一体的新城市中心。 ●建设路商圈:商圈以建设路为轴线,延伸至二环路外周边,横向则扩展至新鸿路、建设南路一带,通过片区资源优势的整合,这里成为了成华区的金融、商务、行政、信息咨询、零售业和娱乐中心。建设路最大的商业卖场SM广场首先发挥聚集人气的作用。同时国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概况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概况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八日

目录 一、企业简介 (1) 二、董事长基本情况 (2) (一)沈德法简历 (2) (二)沈德法任浙建集团董事长表态发言 (3) (三)沈德法任浙江省建筑业协会会长表态发言 (5) 三、高管薪酬情况 (5) (一)2016年薪酬情况 (5) (二)2015年薪酬情况 (6) 四、核心成员单位资质 (6) 五、行业排位(浙江省百强第25位,营业收入576亿) (10) 六、工程业绩 (11) (一)建筑施工 (11) (二)基建投资 (11) (三)工业制造 (11) (四)海外发展 (12) (五)现代服务业 (12) 七、联系方式 (13)

一、企业简介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是成立最早的浙江国有企业,也是浙江最大的建筑业企业集团。前身是浙江建筑公司,成立于1949年7月11日,先后经历了浙江省城市建设局、浙江省建筑工程局、浙江省建筑工业厅、浙江省基本建设局、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5次变革,2016年3月28日重组为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历经68年的发展,集团已发展成为产业链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市场准入条件好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各类企业资质35类94项,其中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项,甲级设计资质8项,其中获得资质为行业内最高资质的共计19类45项。同时拥有对外经营权、外派劳务权和进出口权,是浙江省建筑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建筑和贸易市场竞争的重要窗口,生产经营业务遍布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保持全国各省区市同行领先地位,连续入选ENR全球250家最大国际承包商、中国承包商60强、中国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和纳税百强企业。 集团始终心系大局,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五十年代,承担了杭钢、衢化、镇海炼化等浙江大部分老工业企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六七十年代,承担了我省的对外援建任务,包括科威特、朝鲜、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家在内,共31个经援项目。积极参加2006年

成都市农贸市场开发状况研究解读

一.成都市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 成都市农贸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成都市旧城改造的脚步加快,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大力推 进农贸市场的配建工程建设。二环路内的占道菜市将有计划的全 部拆除,并按“拆一建一”的大致要求,在未来3年内,二环路 内将修建80至100个永久性农贸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除 目前已经修建起来的包括大棚市场在内的79个,另外还需要修 建50至60个永久性正规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成都将掀起 一场农贸市场建设“革命”,这些农贸市场大都处于黄金口岸内。农贸市场正经历着三个转变:地点——从室外到室内的迁徙;形态——从简陋到精致的蜕变;经营管理者——从街道办事处到民 营企业的交接。 成都市农贸市场投资形成四大模式 模式一:农贸市场+住宅。如郭家桥市场。开发商在开发住 宅时,将其一、二层建成了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住宅和周边 居民的生活配套产品,预计经营10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模式二:农贸市场+专卖店。如建设路综合市场。开发商将底楼 设置了268个菜市摊位,二楼由苏宁电器租赁经营,对逛菜市的 人流进行了“二次使用”,使整个市场人气更旺。 模式三:综合商场。大学路市场就将采用这种模式。除农贸市场

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外,临街还设置了一排面积从10~50平方米的综合性营业商店。 模式四:休闲中心。如规划中的九里堤市场。地下停车场+农贸 市场+超市+休闲娱乐中心。这也是本项目农贸市场最有可能的 发展模式。 农贸市场的营运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BOT模式,由政府委托开发商开发或者改建,政府拥 有产权,开发商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开发商将 手中的使用权转卖出来。如金家坝室内地下农贸市场、玉林综合 市场、大学路菜市、小天综合市场等。 另一种是产权式,将农贸市场等配套作为土地拍卖中规划的条件,使菜市完全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一样,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 合一,如清江农贸市场。 二.成都市农贸市场发展趋势 农贸市场超市化趋势 所谓农贸市场超市化,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引导 大型流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城市 建设和居民消费要求的原城市农贸市场,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对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使其成为经营主 体组织化、经营产品标准化、经营方式超市化及服务规范化,以

浙江省概况

浙江省概况 人口:200年,常住人口4677万,居中国各省区第10位; 2008年11月1日,常住人口5166万; 2009年末,常住人口5180万,全省户籍人口为4716.18万人 占地面积:10.18万平方米 简称:浙、越 境内最大河流(最长也是流域面积最大的): 钱塘江(钱塘潮被喻为浙江人的拼搏精神) 境内最高峰:黄茅尖(1929米) 少数名族:畲、回、壮、苗等53个少数民族 省树:樟树 省花:兰花 省特色树:金钱松(吉祥之树)、银杏(长寿之树)、 毛竹(富民之竹)、榧树(造福之树) 省特色花:梅花(高洁之花)、荷花(清纯之花)、 桂花(天香之花)、山茶花(幸福之花) 地标:杭州湾跨海大桥 东西南北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 陆域面积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 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杭州:省会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电子商务之都,生活品质之城 宁波:工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台州: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 温州:民营企业之都 绍兴:古城 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中国极限之都 具体行政区划如下:

杭州市,区号0571,车牌号浙A;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建德市┃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淳安县 宁波市,区号0574,车牌号浙B;辖6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 温州市,区号0577,车牌号浙C;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乐清市┃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 嘉兴市,区号0573,车牌号浙F;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嘉善县┃海盐县 湖州市,区号0572,车牌号浙E;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 绍兴市,区号0575,车牌号浙D;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越城区┃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绍兴县┃新昌县 金华市,区号0579,车牌号浙G;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 衢州市,区号0570,车牌号浙H;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 舟山市,区号0580,车牌号浙L;辖2个市辖区、2个县: 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台州市(台,音tāi),区号0576,车牌号浙J;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临海市┃玉环县┃三门县┃天台县(台,音tāi)┃仙居县 丽水市(丽,音lí),区号0578,车牌号浙K;辖1个市辖区、6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4331479.html,2011年12月12日09:52电源在线网 导读: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 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ICTresearch,2011.08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

第一章 浙江旅游概述

第1章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 1.1 1.1 浙江来由及历史 浙江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接江苏、上海,西连安徽、江西,南邻福建、东濒东海。地理坐标南起北纬27°12′,北到北纬31°31′,西起东经118°01′,东至东经123°。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区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浙江素被称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丝茶之府,旅游之地”。 1.2 1.2 浙江地形及气候特点 浙江地形的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丘陵占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浙中金衢盆地、浙南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和濒海岛屿。浙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如下图所示。

浙江地形图 1.3 1.3 浙江旅游资源 浙江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八大主类、三十一个亚类,浙江省都有分布。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4A级旅游区(点)38处。浙江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如下表所示。 浙江省旅游资源表

络。浙东风情之旅,途经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是一条文物古迹众多,陆路与海路融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浙西名山名水之旅,沿钱塘江上溯至千岛湖,是一条融江、湖、山、洞为一体的神奇旅游线。浙南奇山奇水之旅,经金华、丽水至温州。浙北运河古踪之旅,经嘉兴或湖州而至江苏。此外,还有钱江观潮、农家乐、书法旅游、古文化旅游、畲乡风情、端午龙舟节等许多特色旅游项目。全省及国内旅游收入情况,以2004年为例,如下表所示。 第2章第二章浙江主要自然旅游资源 2.1 名山 1. 西湖群山 杭州地形的特点是兼有山岭、平原、溪泉洞石、江河湖海。西湖群山,起自天竺,终于天目,内峙外耸,大致构成马蹄形的三个骨架。外围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海拔300~400米,如虎跑山、天马山、五云山、天竺山、北高峰、老和山等,其中天竺山最高,海拔412米。中圈以石灰岩为主,如玉皇山、南高峰、飞来峰等,海拔200~300米。因石灰岩中的碳酸钙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形成岩溶,为洞穴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内圈海拔50~100米,也以石灰岩为主,如紫阳山、南屏山等。

成都及郫县商业概况153119252分析

成都商业市场概况分析2011-2 一、成都商业概况 成都为西南三省一市的中心城市和商业核心,商业辐射功能遍及整个西南地区;三大核心零售商圈和各种专业市场的繁荣以及城市外沿点状商圈的逐渐形成,标志着成都的商业体系逐渐形成,大商业城市的雏形基本构成;核心商业区,业态以百货零售为主。目前,春熙路、盐市口需求旺盛,几乎满租,骡马市商业在复活之中,区域商业区业态以大型超市为主,作为成都最为成熟的核心区域,大量的人气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基本动力,商业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众多区域商圈和社区商圈的形成,使成都商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格局。区域商圈和社区商圈主要服务于所在区域和社区居住人口,是对三大传统零售商圈的必要补充;但随着二环路以外几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开业,城市外沿逐渐形成了几个点状分布的大型区域商圈,这些商圈规模较大,商业功能完备,辐射面很大,是核心商圈最有效的补充和完善; 主要商圈分布 ●三大核心商圈

即春熙路、盐市口和骡马市三大零售商圈 ●区域商圈 双楠、城南、会展、西大街、建设路、光华等商圈为目前比较成熟的区域商圈 城市向东向南的发展,使城东副中心和城南副中心将产生未来的区域商圈 成都三大核心商圈 成都新商圈概况 ●金沙-光华商圈:该商圈位于青羊区,以三环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覆盖了青羊区二环以外的整个地带。东区东起二环路、西临三环路、南接清水河、北至金牛界。商圈内着力打造四大片区,即:光华村片区、贝森-新文化宫片区、金沙三角片区和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这些商业区域沿街不会规划商铺,而是打造集商、住、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群落。其中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重点将金阳路打造成餐饮一条街,发展远古部落式、原始风情式的餐饮娱乐等;在清溪东路及同盛路两侧小街,引导改造建设酒店、商务楼,拓展同盛路餐饮一条街的产业纵深。 ●另外,还将沿光华大道、日月大道重点发展组团式的大型商业卖场、购物中心;沿青羊大道重点引入品牌餐饮、娱乐连锁店,提升档次和规模;在光华村片区将大力发展大型卖场和商务楼宇经济;贝森-新文化宫片区建立大型影院、书城;金沙三角片区重点建设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