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

摘要:群决策是近年来决策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它在现代政治、管理、军事和科技等重大决策问题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群决策的定义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对群决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概括,最后对群决策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群决策;群决策理论;群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Research status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 theory and

method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roup decision-making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decision-making theoryand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cision-making of major issues in modern political, managerial, milit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elds.Firstly,this paper describe th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secondly,summarize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group decision-making;at last,prospect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Group decision-making;Group decision-making theory;Group decision-making method;Research status

在现实生活中,决策往往是群体行为,是由多人参加进行行动方案选择的活动。如各种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大会等就是这样的群体决策机构。这些组织的成员、代表就是群体决策者中的一员。以群体行为作的决策,在决策程序、决策评价标准上与单个决策者的决策有很大的差异,在决策原则、方法、许多方面都有新的内容,因而应用单个决策者的决策方法进行群决策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而对群决策的研究是解决这一状况的途径。

一、群决策的定义

Hwang[1]在1978年对群体决策作了分析和总结后,给出一个群体决策的定义,即群体决策是把不同成员的关于方案集合中方案的偏好按某种规则集结为决策群体的一致或妥协的群体偏好序;Hwang的定义实际上更多地刻画出规范性群体决策一些特征,即需要寻找一种对决策群体公平的规则对个体决策者的偏好进行集结。这个定义强调了群体决策过程是寻找每个决策个体都能够认可的群体效用函数。这个过程看起来是一个静态过程,而实际上,个体决策者在形成最终

的一致或妥协的群体决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可能这个决策个体意见的一致或妥协过程不得不反复进行直至决策者群体的一致偏好最终得以形成。陈诞是这样定义群体决策的:群是由群众选出的代表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委员会,群体决策是集中群中各成员的意见以形成群的意见[2]。这个定义和Hwang定义比较相近。Luce和Raiffa认为群体决策问题是定义一个“公平”的方法集结个体偏好类型以致与产生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社会唯一的偏好类型。因为能够产生这样唯一的偏好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是都是“公平”的。群体决策研究者的目的是找出这种“公平”的集结方法。由此看出,这个定义的重点是集结方法的“公平”性。而邱莞华[3]却认为群决策是研究多人如何作出统一的有效抉择。多个个体组成群体。个体间可能合作,也可能是竞争的,还可以是复杂联合的以及合作基础上的有限竞争等。但必须合作择出统一的决策行为。在本文中我们认同她的观点。

二、群决策研究的前提

群决策理论研究的问题一般具有三个前提:(1)自主性。决策者有独立的选择机会,其行动不受较高层权力支配,但不排除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2)共存性。决策成员都在已知的共同条件下进行选择。一部分成员未作出选择的情况下,其他成员的决策行动不能说最后完成。群体决策不能在撇开一部分成员的条件下去完成。(3)共意性。群体作出的必然是所有参与者一致能接受的方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参与者都认定此方案最优。有的成员也可能持反对态度,但面临集体的最后决策而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认可。

三、群决策的理论基础

( 1)社会选择理论

ARROW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是现代群体决策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它分析了个人偏好和集体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可以对不同的社会状态进行公正的排序或以其他方式加以评价的方法,以调和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冲突。社会选择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之一,也是群体决策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 2)群体效用理论

VON NEUM ANN等的《对策论和经济行为》建立了决策的效用理论,将决策者的偏好结构用个体效用函数联合表达,成为现代效用理论和对策的基础。群体效用理论主要研究利用群体效用函数来表达决策群体的偏好结构,并据此做出群体决策,包括个体效用集结理论和群体效用生成方法。

( 3)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始于阿莱斯悖论和爱德华兹悖论的提出,是针对理性决策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发展起来的。行为决策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群体行为决策理论着重于决策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对决策执行过程的影响是行为决策理论中关于群体决策研究的主要方向。

( 4)模糊决策理论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数学家Zadeh发表了论文《模糊集合》,标志着模糊数学学科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模糊决策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模糊决策理论更接近于实际,故特别是对冲突的消除、群决策分析、近似推理、大系统问题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群决策研究内容

(1)群体理性与群体决策公理体系

目前提出的群体理性主要有Arrow理性、Bayesian理性、模糊理性。Arrow 理性认为一个理性的群体能够建立备选方案的偏好序关系,且偏好序关系应该满足2个公理和5个合理性条件[4]。Bayesian理性则认为理性的群体应该选择使群体期望效用最大的方案。苏波等[5]将群体理性定义为追求一致性极大化。群体决策公理体系的研究主要讨论群体决策问题的基本假设,研究集结个体偏好为群体偏好的映射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及其存在性,构建群体决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

有学者对ARROW的公理体系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了Arrow 公理体系中存在的缺乏偏好强度表达和个体间偏好比较以及独立性条件不具普遍性等问题。PLOTT总结了群体决策公理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RAMANATHAN等从群体决策公理中提炼出了4个最一般的公理; BANERJER建立了模糊偏好公理体系;胡毓达等建立了群体决策偏差度公理体系、模糊群体决策公理体系和随机偏好群体决策公理体系;还有学者构建了基于格序关系的公理体系。

(2)群体多目标决策

群体多目标决策是群体决策和多目标规划相交叉的一个研究方向,将决策的定量优化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研究决策群体按照其偏好关系,在既定目标下实现方案评价、选优及排序,在现代社会的重大决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世纪80年代初,WELLDELL[6]实现了多目标最优化和群体决策研究的有机结合,将群体决策的处理贯穿于整个多目标最优化过程,逐步形成了群体多目标决策的思想方法。将群体决策研究对象扩展到无限个备选方案的一般情形,从群体决策过程和多目标最优化过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反馈的关系出发,研究群体多

目标决策的联合有效解、最优性条件、求解方法等。林锉云[7]构造了基于目标规划的群体效用函数,给出了解的最优性条件;胡毓达[8]通过在Pareto有效解集上引入偏好关系,提出了群体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联合有效解类概念,并且给出了这类解要满足的Kuhn-Tucke必要条件。于丽英等又证明了联合有效解类的若干最优性充分条件。此外,NEVES研究了群组AHP,扩展AHP在群体多目标决策中的研究。

(3)群体多属性决策

群体多属性决策是群体决策和多属性决策相交叉的新研究方向。它研究决策群体按照某种偏爱结构,对含有多个属性的问题进行选优、排序或评价的问题。在工程项目、社会管理、军事领域等具有较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X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语言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和不确定语言混合聚合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YEH等根据分级加权法的特点以及主观判断的不精确性,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群多属性决策模型。WU等研宄在语义变量基础上决策偏好值的形式;LI引入排名指数概念,提出了基于折衷比值法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模型。文献[9]运用线性梯形模糊数的语言方式来描述决策的主观性和不精确性,从而提高同质和异质专家群体用于处理模糊意见集的效果SHIH通过标准化、测度、平均算子以及决策者的参数设定,改进了TOP-SIS法,实现了决策过程的统一。周荣喜等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和OWG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充分发挥了离差最大法的客观赋权性和OWGA算子的有效集结性;龚本刚针对语言评价信息不完全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运用Dempster-Shafer合成法则对不同属性下各焦元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值进行合成,通过计算信度函数和似真函数值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

(4)模糊群决策研究

模糊群体决策对于不确定偏好信息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模糊数的形式表达不确定信息,建立模糊偏好关系不少文献分别研宄了模糊偏好信息与其他偏好信息或不同特性模糊偏好信息的集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一致化集结方法和最优化集结方法、语言集结算子。李荣钧[10]在模糊优先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概念,提出了两类折衷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李庆国等[11]针对水利工程的多指标半结构性评价问题,在模糊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将专家个人与群体意见综合的模糊评价方法,给出了有效的评价指标定量方法与专家意见和指标结果的集结方法。王中兴等[12]研宄了模糊群决策理想解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判断矩阵确定排序向量的方法。逄金辉等[13]基于模糊不确定性理论,推广和改进了多属性群决策的Bernardo方法,给出了博弈联盟选择的模糊机会约束模型及求解方法。张肃等[14]研宄了属性值以直觉模糊值形式的多属性群决策,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直觉模

糊群决策方法。

五、群决策研究内容

(1)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

有关GDSS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并于80年代中期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解决群决策问题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其系统开发与应用领域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其理论体系[15]。

GDSS将决策分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融于一体,为群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其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利用计算机辅助增进信息流通和分享,促进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减少或消除决策信息、人员联系的障碍。

第二,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环境分析,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技术、支持方案生成和评价、辅助决策者的偏好分析及调整。

在群决策理论和方法现有基础上,GDSS方法是一种能较好地表达问题、促进决策过程结构化、减小决策分析中的难度、提高群决策效率和决策有效性的方法,其深人的研究必将把群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目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都仍将保持作为研究热点的地位[16]。

(2)交互式群决策方法

交互式方法可以看作是决策人通过与分析者或计算机多次对话、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明确偏好结构、最终获得满意解的一种决策方法。交互式群决策方法是在一般交互式决策方法上发展起来的,它不要求决策者预先宣布其偏好,甚至决策者的偏好是可改变的,这对于决策群体偏好的集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过对问题的深人明确和决策者相互的不断沟通,使各成员的偏好趋于一致,从而较易形成群体一致的偏好,且抉择的方案使群体的愿望值达到尽可能大。

交互式决策方法自70年代初发展起来以后,由于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减轻群决策问题中的困难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关于交互式群决策方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第一,交互式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结合,使交互更为简捷、迅速。

第二,交互空间不仅局限于目标空间和决策空间,以便在更广泛的基础上为抉择过程提供便利。例如,问题格式化阶段的交互,可以加深决策者对问题的理解,使方案生成更接近于决策者的偏好。

第三,决策者之间的交互。促进决策者的相互沟通,促进群体偏好的集结。

第四,对多层决策问题的交互进行研究,帮助解决低层决策者的偏好循环问题。

(3)评价方法

决策者偏好的确定和决策方案的排序离不开评价。文献[17]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群决策中决策者偏好结构确定的复杂性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更需要有合适的评价方法来对各个因素给出相应的标值。目前,涉及群决策问题评价的方法很多,但大多基于一些主要方法的改进和综合,其中主要的方法有:AHP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8]、各种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的推广[19]、国内发展起来的灰色评价方法和FHW决策系统方法等。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第一,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选择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向群评价改进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评价的主、客观性的研究。

第三,评价的交互式方法和支持系统的研究。

(4)—些群效用函数生成法

群体效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效用集结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寻求直接生成群的效用函数的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委托过程求群决策问题的解,是Bodily的研究成果[20],其处理方法是依靠群的全体成员去共同选择群体赋予每个决策者的权,而按照简单加性的办法将每个决策者的效用函数集结成群的效用函数,从而对所有方案排序,或者从一集方案中求出一个群体满意的解。

由群价值判断求群效用函数的方法可以概括为[21]:在一些假定条件下,一群决策人对于一系列方案和目标的可能结果,按照所采用的群决策规则,集结成群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群效用函数的估计。这种方法可以改进通常用群效用函数集结求解群决策问题面向价值的特点,使决策过程着重于目标。

多目标递阶决策方法源于将多目标群决策问题当作一个两级优化问题的思想。如果将每个决策者作为一个子系统分别求解,然后在这些决策人之上有一个协调者协调他们之间的结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两级递阶系统,可以参照递阶控制系统的理论和主从对策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有一些学者从事这方面研究,但这类方法还不具有太大实用价值。

六、群决策未来研究方向

(1) 基于优化计算的群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产生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蚁群优化算法等现代优化计算方法,并在一些领域及实际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与发展。群决策技术的出现实现了集思广益的功效,但其复杂性、偏好的差异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效果,将现代优化计算方法与群决策理论相结合,实现群决策的优化是研宄的重点之一。

(2) 基于知识转移的群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转移或传播。现代的群决策应是在知识共享学习、传递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对于群决策的理论与应用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 群决策过程中随机过程研究

随机理论与经验知识是解决决策过程中不确定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存在对信息的明确解释框架,但信息量不够时,随机理论的重要性就得以体现运用随机理论可以研宄群决策过程中变量、参数以及数据的分布特性,这对于多轮群决策、交互式群决策多目标群决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2]。

(4) 多智能群决策的研究与应用

认识科学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研宄为认知群体求解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用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Agent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信息分布、处理分布和决策分布等GDSS中的一系列问题,深入研究群体决策中个人和群体的决策心理或认知过程及群体成员交换的影响,满足不同环境和组织的决策支持需要。Agent技术与GDSS相结合是GDSS发展的必然趋势。

七、结语

群体决策作为决策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随着决策理论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信息技术的应用,群体决策将会在现代政治、管理、军事和科技等重大决策问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wang.C.L.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eria.Methods andApplications,Berlin,New York,Springer-Verlay,1987.

[2]陈挺.决策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邱苑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ARROW K J.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M].2nd ed.New York: Wiley, 1963.

[5]苏波,王浣尘.群决策研究的评述[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5,5( 3): 115~124.

[6]WELLDELL RE.Multiple Objective MathematicalProgramming with Respect to Multiple DecisionMakers [J]. Ops.Res,1980, 28:1100~1111.

[7]林锉云.多目标群体决策的最优性条件[J]. 南昌大学学报, 1995, 19( 1): 43~50.

[8]胡毓达.群体多目标决策联合有效解类及其最优性条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9, 33( 6): 642~645.

[9]A.I.OLCER.AnIntegrated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andFuzzyMulti-attributiveGroupDecision-makingTechniqueforSubdivisi onArrangementofRo-RoVessels[J].AppliedSoft Computing,2006,(6):221~243.

[10]李荣钧.模糊群决策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2,30(9):6~9.

[11]李庆国,陈守煜,等.多指标半结构性模糊群决策评价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07,25(1):4~16.

[12]王中兴,兰继斌,徐玲.模糊群决策的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7,21(2):79~86.

[13]逄金辉,张强.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博弈联盟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27(7):650~654.

[14]张肃,申卯兴,王颖龙.基于证据组合的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7,21(3):39~42.

[15]席酉民,井润田.GDSS述评:历史、现状与未来,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1993,3 ( 3 ).

[16]寇纪淞,李敏强,王中胜.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3,3(3).

[17]RaifaH.TheArtandSeienceofNegotiatjon.HarvardUinversityPress,1982.

[18]叶雅阁, 刘涌康.决策科学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89.

[19]Lewls H S,Butler T

W.AnInteractiveFrameworkforMulti-PersonMultiobjeetive,Decision, Decision Seienee,1991,37(9).

[20]B odily S E.ADelegationProcess forCombiningIdnivldualUtilltyFunctlons, Management Seienee,1979,25(10).

[21]A.乔伊科夫等.多目标决策分析及其在工程和经济中的应用.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

[22]朱佳俊,郑建国.群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管理学报,2009,6(8).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决策理论和方法培训文件

决策理论和方法(讲稿)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0-0 引言: 1.讲义: 陈先生编著: 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 2.要紧参考书: (1) 参考文献中 书 * 56 60 68 111 112 118 120 论文 70 72 86 87 94 107 119

152 154 159 (2) Hwang,C.L. Group Decision under Multi-Criterion.(1987) (3) Howard Raiffa The arts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1982) 中译本: 谈判的艺术与科学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以及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 决策科学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89 (5) Ralph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5668361.html,es 主编 Systems Concepts—Lecture 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Systems 中译本: 系统思想:当代系统方法讲座走向以后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6) S ang M.Lee著宣家冀卢开译决策分析的目标规划清 华大学出版社

(7) 贵州人民出版社决策科学丛书 (8) S imon,H.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9) S imon,H. 治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3.讲课方式与复习 △讲课内容差不多概念的建立和难点: 多举例 希望:课堂内随时提问,多讨论,有意见及时反映 适当预习,扩大阅读范围,扩大知识面 作业请自觉完成(注意课内外学时之比1:2)△目录中带*的能够跃过 △考试与成绩评定:考试占70%~80% 平常作业20%,做即可得50% 4.各章节间关系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决策理论与方法

1、公共部门决策的特点:1决策主体的公共性2决策内容的公共性3决策方式的民主化4决策准则的公益性 2、公共部门决策的重要性作用:1为公共部门的决策提供目标2使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有了行动依据3有助于调动公共部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4有助于使公共部门的管理工作达到更优效果 3、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实践结合法,主体兼容法,吸收创新法。 4、经验决策的基本方法:直接判断法,淘汰法,排斥法,归纳法 5、科学决策的标志:1公关部门决策由个人决策发展为集团决策2公关部门由单纯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3公关部门决策由仅注重决策的结果到注重决策的全过程。决策分析方法的科学化主要趋势是出现了决策分析的数学化,模型化,电子计算机化。 6、中国传统决策文化观念:1中庸决策观,儒家:适可而止,不偏不倚,中庸之道2无为决策观,道家: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不争3经验决策观,墨家:三表论,本,原,用,类,故4权谋决策观,法家:权势,谋略5知变决策观,孙子兵法:知,变,知己知彼,技之以计,奇正相生。 7、我国政府决策的基本经验:1坚持共产党在政府决策中的领导地位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方法3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4尊重专家的意见,按科学态度决策。 8、我国政府决策的主要教训:1没有一套完善的决策制度2决策研究缺乏公开性和民主性,3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决策程序。 9、公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基本内容:决策研究的科学化,决策过程的程序化。公关部门决策民主化基本内容:决策参与的民主化,决策讨论的公开化。 10、公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保障机制:1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基础之上。2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3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4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 11、西方决策理论对决策模式作了三种分类:1两分法,将整个决策模式分为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模式可能2三分法,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决策模式,混合扫描模式3七分法,进一步在前述两分法基础上增加了五个模式,即经济合理模式,顺序决策模式,超理性决策模式,剧烈改变模式,无为模式。 12、现代西方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式:一理性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也被称为科学决策模式,它把决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现问题,提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材料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公共部门的构成: ·社会部门可区分为三大部门: 第一部门是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 第二部门是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又称私人部门; 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 ·公共部门既包括第一部门即纯粹的公共部门(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纯粹性”非公共部门(竞争性工商企业)的特点: 1、它的投资主体是私人。 2、它所提高的产品一般是私人物品。 3、它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部门决策的特点: 1、决策主体的公共性(谁来决策)。即公共部门决策必须由公共组织按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 2、决策内容的公共性(决策什么)。即其决策内容主要是公共领域的事务。 3、决策方式的民主化(怎样决策)。民主决策与公共参与是其决策方式的基本特点。 4、决策准则的公益性(根据什么决策)。这是公共部门决策与私人企业决策的本质区别之一。 三、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一,必须认真总结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 第二,公共部门决策理论必须接受公共部门决策实践的检验。 第三,研究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公共部门决策实践。 ·主体兼容法,即立足于现代中国,兼容古今中外 立足于现代中国就是要从现代中国的实践出发去努力解决公共部门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决策实践服务。 我国公共部门决策的四个基本特点: 1、我国是一个大国,公共部门决策十分复杂,其作用范围也相当大。 2、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共部门的决策应当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3、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公共部门的决策必须由党的领导和参与。 4、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的决策从理论到方法都还比较落后。 ·吸收创新法,即吸收现代的一切科学成果来丰富和充实公共部门决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和内容上的创新。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二、用决策树表示下列问题: 1. 火灾保险 2. 易腐品进货问题 3. 油井钻探问题: 某公司拥有一块可能有油的土地, 该公司可以自己钻井,也可 以出租给其它公司开采; 若出租土地,租约有两种形式,①无条件出租,租金45万元②有条件出租,租金依产量而定: 产量在20万桶或以上时,每桶提成5元; 产量不足20万桶时不收租金. 设钻井费用为75万元,有油时需另加采油设备费25万元,油价为15元/桶.(为了简化,可以将油井产量离散化,分为4种状态: 无油,产油5万桶, 产油20万桶, 产油50万桶) 三、* 设油井钻探问题如下: 每次钻井费用10万元,有油时售油收入100万元,有油 的概率为0.2, 无油的概率为0.8.问无油时该继续钻井否? 若该, 钻几次仍无油时停止钻井?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Subjective Probability & Prior Distribution) 一、为什么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二、1. 阅读<决策分析> §6.3.4 2. 两人一组,一人充当决策人, 一人充当决策分析人, 就来年国民经济增长率 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并画出对话所得的图形曲线. 互换角色, 就就来年通 涨率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 三、设某个决策人认为产品售出400件的可能性是售出800件的可能性的1/3, 是售 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1/2, 与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相同, 售出800件的可能性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两倍, 是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3倍; 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比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大2倍. 求该决策人关于产品销售量的主观概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决策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决策分析:也称决策,就是决定一个对策,是人类的一种 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人类历史 的全过程中。 2、 追踪决策: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的活 动、目标、方针及方案的重新调整。 3、 定性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验经验、 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4、 定量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 上,运用数学和其他分析技术建立起可以表现数学关系的 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 5、 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各要素性质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 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 6、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 增加的价值。 7、 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 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是指企业按现金收付实现制所 反映的在一定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二产生的现金 流入、现金流出情况的总称。 8、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 价值。 9、 终值: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10、 年金: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支付的一系列付款。 11、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 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 12、 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 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3、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 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 相等时的收益率。 14、 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 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 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期望值: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 16、 完整情报:理论上的确切可靠情报。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ory and method of decision 课程编号:MAGT3787 学时:32(理论学时:32 ,课外学时: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2 适用对象:行政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李怀祖.决策理论导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许文惠、张成福、孙柏瑛.行政决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年. [3](美)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杨砾等译,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4]黄孟藩.现代决策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士义.行政决策学与应用,气象出版社,1992. [6]孟华兴. 管理决策分析,改革出版社,1999年. [7]罗薇华译.组织管理决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8]王敏译.决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选修课 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了解最新的决策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具体包括向学生

系统介绍相关的决策理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常用的决策技术(“硬”技术和“软”技术);培养发现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制与抉择决策方案、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决策理论修养及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今后实际工作中能不断更新理念、开阔视野、适应变化、与时代共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无论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迫切需要管理科学化,而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首要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正确的决策。本课程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注意借鉴国外决策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理论与实践,重视现代管理决策问题的走向与趋势,致力于引导和传播决策领域中前沿理论、观点和方法。力图既注意诸如决策行为、组织、信息等宏观理论的讲授,又突出决策具体方法的微观剖析,促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重视决策实现过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三、教学基本要求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知识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中很多内容。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情景、分小组进行科研攻关,自学、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重理论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 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 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

决策理论与方法

特斯拉的成功之道 摘要 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各国的汽车行业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新能源汽车上。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特斯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它已经成功打入汽车市场,并为消费者所接受,并且每年的订单量迅猛增加。通过对特斯拉的经营策略的分析,发现特斯拉在市场定位、生产模式、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等方面所采取的决策无疑是成功的。而特斯拉汽车的成功将为其他汽车公司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特斯拉;经营策略;决策

目录 1绪论 ---------------------------------------------------------------------------------------------------------------- 3 2 特斯拉的市场定位 ------------------------------------------------------------------------------------------- 4 2.1 在美国的奢侈品—高端定位 --------------------------------------------------------------------- 4 2.1.1 小众市场的前瞻性-------------------------------------------------------------------------- 4 2.1.2 盈利模式的正确性-------------------------------------------------------------------------- 4 2.2 在中国的生活用品—中端定位-------------------------------------------------------------------- 5 2.2.1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成熟 ------------------------------------------------------------- 5 3 特斯拉的生产模式 ------------------------------------------------------------------------------------------- 5 3.1 特斯拉的生产模式 ----------------------------------------------------------------------------------- 5 3.1.1 特斯拉自身的定位-------------------------------------------------------------------------- 5 3.1.2 工业技术的发展 ----------------------------------------------------------------------------- 6 4 特斯拉的市场营销 ------------------------------------------------------------------------------------------- 6 4.1 互联网直销--------------------------------------------------------------------------------------------- 6 4.1.1 “线上”的迅猛发展 --------------------------------------------------------------------- 6 4.2 饥饿营销 ---------------------------------------------------------------------------------------------- 6 5 特斯拉的其他战略 ------------------------------------------------------------------------------------------- 7 5.1 特斯拉的“开放专利”战略 --------------------------------------------------------------------- 7 5.1.2 通过开放专利提高其技术标准普适性,进而掌控行业未来发展------------- 7 总结 ------------------------------------------------------------------------------------------------------------------ 8 参考文献-------------------------------------------------------------------------------------------------------- 8

决策理论与方法卷三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试卷三 一、判断题:(24分) 1、在决策树方法中,图中的小方框表示方案结点,由它引出的分枝称为方案分枝()。 2、对乐观系数决策标准而言,乐观系数a=1即为乐观决策标准,a=0即为悲观决策标准()。 3、对利润表而言,乐观主义决策标准是最大最大决策标准()。 4、对支付费用表而言,保守主义决策标准是最小最小决策准则()。 5、决策树法是—种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方法()。 6、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可采用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标准( )。 7、在不确定性决策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且各状态出现的概率未知( )。 8、应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实际上它是与期望值的表格计算法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计算方法( )。 二、单项选择题:(30分) 1、贝叶斯决策是依据()的进行决策的方法。 A 联合概率 B 边际概率 C 条件概率 D 后验概率 2、在建设项目决策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用复利计算方法计算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是_。 A.定性分析法B。定量分析法C.静态分析法D.动态分析法3、风险决策 4、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鉴于投资项目的历时性和风险性,故需对项目进行_。 A.市场供求分析B.技术发展预测C.投资策略分析D.不确定性分析 5、投资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和决定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将这种在采取行动之前所做出的决定称之为_。 A.计划B.控制C.决策D.创新 6、决定投资项目实际规模的是___。 A.经济效益B.社会需要C.物质技术条件D.竞争 7、下列各项中,代表先付年金现值系数的是()。 A、[(P/A, i, n+1)+1] B、[(P/A, i, n+1)-1] C、[(P/A, i, n-1)-1] D、[(P/A, i, n-1)+1] 8、企业在4年内每年末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每年利率为9%,4年后可从银行提取的款项为()。 A、3000元 B、1270元 C、4573 元 D、2634元 9、为比较期望报酬率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的风险程度,采用的标准是()。 A、标准离差 B、标准离差率 C、概率 D、风险报酬率 10、企业年初借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 12%, 10)=5.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元。 A、8849 B、5000 C、6000 D、28251 三、简答题:(30分) 1、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2、为什么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CRM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I 课 程 考 试 论 文 题目 CRM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 三月

摘要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国际上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成为近年来国际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作为一项管理工程,CRM 自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具体应用中,更夹杂了部分“中国特色”。在CRM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CRM的起源和内涵,再从国内外展开分析CRM现状,最后提出CRM的发展趋势,说明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II

目录 摘要 .......................................................................................................... II 目录 ......................................................................................................... I II 第1章 CRM理论及其研究 . (1) 1.1 CRM的概念 (1) 1.2 CRM的内涵 (2) 第2章相关理论 (3) 2.1 国外研究现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4)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第3章CRM的发展趋势 (7) 3.1 社交型CRM势不可挡 (7) 3.2 基于云的CRM服务将继续获得进一步发展 (8) 3.3 根据客户反馈及时调整流程改进顺序 (8) 3.4 CRM将与其它关键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 (8) 3.5 CRM将成为信息的汇聚地 (9) 参考文献 (10) III

(完整版)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要研究一种用于铁路动车轮对滚动轴承外圈的涡流探伤机械装置。该装置采用涡流技术实施对动车轴承外圈表面质量的检测,从而将一改轴承外圈传统的人工磁粉探伤方法所带来的探伤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及很难实现探伤自动化等缺点。采用该装置对轴承外圈进行有效探伤的同时,能极大地提高无损探伤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以合适的上、下料机构就能接入轴承生产和在线检测流水线)、探伤效率高及探伤检测质量好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型式的轨道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高速列车、动车、地铁、城轨加上传统的铁路列车,都无一例外在其轮对上使用滚动轴承。因而滚动轴承的性能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为此滚动轴承及其主要零件(包括内外圈、滚动体)的质量及其检测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及日本的轴承生产厂家,尤其是世界十大著名轴承生产商,为了抢占世界铁路轴承市场,都对铁路轴承的开发、检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如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商瑞士的SKF,在全球拥有90个独资生产厂家,2008年销售额为50亿美元,在国际轴承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20%。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动车轮对进口滚动轴承均使用SKF轴承;此外日本的NSK、NTN等轴承株式会社生产的轴承,国际市场产品占有率也达20%左右。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列车(时速≥200公里)所采用的滚动轴承,在列车高速运行时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严重,为达到同样的使用寿命,对轴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对新制出厂的轴承及其主要零件进行较为严格的探伤检测,以确保轴承品质优良。同时轴承在运行时由于受列车交变应力的作用也易产生疲劳缺陷,甚至发展成裂纹。这对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滚动轴承缺陷的检测也就成了是一项非常必要而又关键的工作。 长期以来,随着探伤检测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轴承及其主要零件的探伤检测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无论对于新制出厂的轴承还是在役使用的轴承(所产生的疲劳缺陷主要表现为表面缺陷),对其表面质量的检测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磁粉探伤,不仅检测方法简单、磁痕显示直观,而且检测灵敏度高,能非常高效地检出轴承零件如外圈的表面缺陷。尤其是在役使用的轴承零件,由于大多为表面疲劳缺陷,因而采用磁粉探伤的方法更是优势凸现,所以一直以来磁粉探伤都作为检测表面缺陷的首选方法。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直至目前,几乎所有的磁粉探伤均采用人工探伤,该方法的关键工序之一———观察磁痕,由于采用肉眼观察法,从而导致难以实现探伤检测的自动化,使探伤评价的客观性大大降低。如何实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产品市场容量分析 《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10月11日 早在1970和1980年代,日本和韩国就率先开展研究,并批准将甜叶菊的萃取物甜菊糖作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随后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都批准使用。但当时由于技术限制,甜菊糖苷不仅产量低,而且口感不佳,始终未能成为主流,通常你只能在配料表的末尾找到这个名字。 200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率先通过甜菊糖中的主要成分莱鲍迪苷A(以下简称“Reb A”)“一般认为安全”(GRAS)的决议,可作为美国通用甜味剂使用。2011年11月,向来以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著称的欧盟委员会也宣布允许使用甜菊糖。 欧美两大市场的相继开放,让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南美植物一跃成为未来最有可能和甘蔗以及甜菜比肩的世界第三大糖源。 2008年,就在FDA认可Reb A的安全性之后,可口可乐和农产品(8.76, 0.53, 6.44%)巨头Cargill集团,迅速联手成立了以Reb A为主要原料的甜菊糖品牌Truvia。紧接着, 百事可乐和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甜味剂制造商Merrisant合资,成立甜菊糖品牌Pure Via。 与甘草、罗汉果这些已经普遍使用的天然甜味剂类似,甜叶菊最初也面临产量小、提取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代的甜菊糖因为纯度低,含有很多杂质,因此口感并不好,也只能降低10%至15%左右的含糖量。”谱赛科的亚太区技术应用经理滕建锋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以高纯度Reb A提取物为代表的第二代甜菊糖,则在口感和甜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和砂糖比较接近,是目前能实现量产、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甜菊糖产品,降糖水平能达到30%至50%。 从2012年起,谱赛科开始推出第三代产品,它不再仰赖单一的甜菊糖苷,而是多种提取物混合,让口感提升,同时能满足50%以上的降糖目标。 从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糖苷的过程有点类似泡茶。叶子收割之后,需要在40℃至50℃的水里浸泡很长时间。得到的液体其实已经具有甜味,但含有的多种杂质仍会影响最终提取出来的糖苷的品质。这些原始提取物需要用不同的试剂进行除杂、除色,然后进一步提取不同的高纯度糖苷。 糖苷种类不一样,甜味特征也各不相同。截至目前的研究结果统计,甜叶菊的叶子中共含有11种能产生甜味的糖苷,而其中Reb A含量最多,高达60%,而且甜度最高,口感比较纯净,因此高纯度Reb A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甜叶菊产品。提取糖苷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让它们混合之后的品质,成为各甜菊糖技术公司之间竞争的关键。 如果能让糖尿病人毫无顾忌的吃糖、让其它正常人能更放心的享受甜味,这个世界或许多多少少都会更美好一点。 甜叶菊市场调查及分析报告(20110426) 甜叶菊提取物产品与蔗糖效用对比分析

《决策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含理论大纲、实验大纲、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编号:03A13 制定单位:信息管理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盛积良 审核人:陶长琪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2年11月8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06级管理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决策分析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决策分析的概念和要素,决策分析的分类,决策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概述,掌握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重点难点】重点是决策分析的概念和要素;难点是决策分析的步骤。 【教学内容】2学时 §1.1决策分析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一、决策分析的概念 二、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1.2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一、决策分析的分类 二、决策分析的基本原则 §1.3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一、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二、关于追踪决策 §1.4决策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概述 一、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 二、决策分析的定量方法 三、综合决策 §1.5 仿真决策概述 一、系统仿真的实质 二、系统仿真的作用 第二章确定性决策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确定型决策分析的适用场合,理解现金流及货币时间价值与计算,掌握盈亏分析方法,掌握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多方案投资决策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确定型决策分析的概念和适用场合 难点:盈亏决策分析方法,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2.1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一、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2.2 盈亏决策分析 一、盈亏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盈亏分析的应用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