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探伤工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无损探伤工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无损探伤工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7185 无损探伤工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无损探伤工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探伤仪器及附属电气设备线路,要绝缘,外壳应可靠接地。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

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射线探伤工作地点应设置围栏和警告牌。

射线探伤时,应速用速撤。探照时,应用机械操作,严禁用手接触射线源。

X射线探伤,应有铅防护屏或其他防护措施。曝光前,操作人员应背离X光机“窗口”,曝光应待人员至安全区后进行。

超声波仪器通电后,禁止打开保护盖,防止高压

电伤人。

荧光探伤,应戴防护眼镜。工件上的荧光粉、显现粉,禁止直接用手触摸。配制着色探伤剂或筛取荧光粉、磁粉、显现粉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 一、通用基础 1、GB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2、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3、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4、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5、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6、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二、射线检测 1、GB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2、GB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3、GB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4、GB/T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5、GB/T 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6、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7、GB/T 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 8、GB/T 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9、GB/T 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10、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11、JB/T 7902-2000 线型象质计 12、JB/T 7903-1995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13、JB/T 8543.1-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14、JB/T 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15、JB/T 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16、DL/T 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17、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18、TB/T6440-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三、超声波检测㈠ 1、GB 1786-1990 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无损检测分类表和国际标准

一、通用与归纳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能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能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无损查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别离机锻焊件惯例无损探伤技能规范JB/T 10059-1999 试验机与无损查看仪器类型编制办法 二、外表办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直接鉴定办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浸透探伤及缺点显现迹痕的评级办法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办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查验办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查看术语浸透查看 GB/T 12604.5-1990 无损查看术语磁粉查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浸透查验办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办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查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丈量GB/T 17455-1998 无损查看外表查看的金相复制件技能 GB/T 18851-2002 无损查看浸透查验规范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紧缩机主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查验办法和缺点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浸透查验办法和缺点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能条件 JB/T 6064-1992 浸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能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规范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规范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查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技能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浸透探伤 JB/T 6912-1993 泵商品零件无损查看磁粉探伤 JB/T 7367-1994 圆柱螺旋紧缩绷簧磁粉探伤办法 JB/T 7411-1994 电磁轭探伤仪技能条件 JB/T 7523-1994 浸透查验用资料技能需求 JB/T 8118.3-1999 内燃机活塞销磁粉探伤技能条件 JB/T 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JB/T 8466-1996 锻钢件液体浸透查验办法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查验办法 JB/T 8543.2-1997 泵商品零件无损查看浸透查看 JB/T 9213-1999 无损查看浸透查看A型对较量块 JB/T 9216-1999 操控浸透探伤资料质量的办法 JB/T 9218-1999 浸透探伤办法 JB/T 9628-1999 汽轮机叶片磁粉探伤办法 JB/T 9630.1-1999 汽轮机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办法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Recommended Practice No. SNT-TC-1A 2016 Edition Personnel Qualif 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推荐性实施细则

Copyright ?201 6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2016版版权归美国无损检测学会所有。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AS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uthenticity or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herein. Published opinions and statements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SNT.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are advertised or mentioned do not carry the endorsement or recommendation of ASNT. 在这里,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不负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已经出版的意见和声明不反映ASNT 的意见。刊登广告或提及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得到ASNT的认可和推荐。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b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otherwise, without the expressed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没有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明确的预先书面许可,本出版物不能以任何电子或机械的形式被复制或传递,包括复印,录制或别的方法。 IRRSP, NDT Handbook, The NDT Technician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 are trademark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IRRSP, NDT Handbook, The NDT Technician 和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是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商标。ACCP, ASNT, Level III Study Guide. Materials Evaluation. Nondeslructive Testing Handbook,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and RNDE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ACCP, ASNT, Level III Study Guide. Materials Evaluation. Nondeslructive Testing Handbook,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和RNDE是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注册商标。 first printing 03/16 2016年3月第一次印刷。 ebook 03/16 电子书2016年3月第一次印刷。 Errata, if available for this printing, may be obtained from ASNT's web 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 本次印刷的勘误表,如果有,可以从ASNT的网站得到,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 ISBN: 978-1-57117-379-9 (print)国际标准书号:978-1-57117-379-9 (印刷) ISBN: 978-1-57117-382-9 (ebook) 国际标准书号:978-1-57117-382-9 (电子书)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印刷于美利坚合众国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c. 出版:美国无损检测学会 1711 Arlingate Lane Columbus, OH 43228-051 8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 Arlingate 巷1711号43228-051 8 Edited by: Cynthia M. Eeeman,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pervisor 编辑:Cynthia M. Eeeman,教育资料主管 Tim Jones, Senior Manager of Publications Tim Jones,出版高级经理 ASNT Mission Statement: ASNT的宗旨: ASNT exists to create a safer world by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ie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SNT的存在只为——促进无损检测专业和技术,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

无损检测通常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章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 (3) 第2章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5) 第3章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1第1节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4第2节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9第3节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32第4章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5第5章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9) 第6章工艺卡附表............................................... .44第1节射线检测工艺卡.......................................... .44第2节超声检测工艺卡.. (45) 第3节磁粉检测工艺卡 (46)

第4节渗透检测工艺卡 (47)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作。 1.2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 1.3人员资格及职责 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1.3.2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n能读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委托单要求并同时根据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1.3.3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见《岗位职责》。 1.4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原则

无损探伤人员挂靠协议

无损检测人员聘用协议 甲方: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 乙方: 公民身份号码: 因发展需要,经过双方协商,本着平等、互利、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达成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期限 甲方使用乙方无损检测资格证书以用于甲方办理公司资质使用,期限壹年。甲乙双方的关系为不定工作时间和工作目的的聘用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 第二条:合同款及支付方式的约定 1、合同期内,合同价款即资格证使用费按年计算,人民币¥:10000元/年,合计大写金额壹万元整。(注:合同期自注册成功之日起) 2、付款方式:分两次,第一次甲方于协议签订收到乙方注册资料注册成功 元,大写金额:柒仟元整( 原件给甲方。);第二次剩余30%费用于现场检验能力验证和现场评审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支付乙方:即人民币¥:3000 元,大写金额叁仟元整,汇入账号:。 第三条:甲方义务 1、甲方仅将乙方证书仅限于公司资质申报、升级,年审申报之用,除此之外,甲方在未取得乙方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擅自使用乙方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证书》及相关资料挂靠工程或其它不在协议内容中的赢利性行为,否则,由此出现的任何责任由甲方全部负责。若需要参加招投标项目,必须提前告知乙方。 2、协议期内,在未得到乙方书面认可的情况下,甲方不得将乙方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注册到其他的公司,否则即视为违约;不得作出有损于乙方利益的其他行为。因甲方原因给乙方造成行政、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的,全部责任由甲方承担。 3、注册成功后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原件由甲方保管。 4、甲方按合同约定支付合同款。 5、甲方应无条件在协议期满后,甲乙双方不再续签协议时,为乙方变更提供必要协助,并为注册人变更注册提供便利条件,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协助办理,甲方须完整无误退还乙方所提供的证件材料,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予退还。 6、甲方确保乙方所提供材料的保密性、完整性、合法使用性。 7、合同期内,乙方有权实时了解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的使用状况,甲方须给予全力配合。 8、乙方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注册相关费用由甲方承担。 9、协议终止后,甲方不得再使用乙方的所有证件或材料的复印件,否则,由此对乙方造成行政、法律后果及经济损失的,其全部责任由甲方承担。 第四条:乙方义务 1、乙方应按照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部门注册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所要求提供的资料交给甲方,出于使用资格证书的目的,甲方需使用乙方其他相关证件如身份证等,乙方需及时向甲方提供。 2、乙方承诺所提供材料、证件真实、有效性,保证在协议期限内甲方为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均为原件)的唯一全权使用人。 3、乙方不得无故中途毁约。 4、协议期间,乙方的工作制度为不坐班制,但乙方应配合甲方办理资质申报和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注册时所需资料的签署和签章。

GB-T9445-2008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9445—2008/ISO 9712:200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本标准适用于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 a) 声发射检测; b) 涡流检测; c) 红外热成像检测; d) 泄漏检测(不包括水压试验); e) 磁粉检测; f) 渗透检测; g) 射线照相检测; h) 应变检测; i) 超声检测; j) 目视检测(不包括直接目视检测以及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时所采用的目视检测)。本标准的认证,提供了NDT操作人员通用能力的证明。但这并不代表操作授权,因为那是雇主的责任——经认证的雇员可能需要补充雇主方面的诸如设备、NDT工艺规程、原材料和产品等特性的专门知识。当法规和规范有要求时,操作授权由雇主根据质量工艺规程签发,该质量工艺规程规定了雇主必需的职位专业培训和考试,以验证持证人员了解被检产品所涉及的工业规范、标准、NDT工艺规程、设备和验收准则等相关知识。 本标准规定的体系也适用于具有独立认证程序的其他NDT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7024 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GB/T 27024—2004,ISO/IEC 17024:2003,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授权的资格鉴定机构authorized qualifying body 独立于雇主的、经认证机构授权的负责准备和管理资格鉴定考试的机构。 3.2报考人candidate 提出申请资格鉴定与认证、并在有适当资格人员监督下取得工业经历的个人。 3.3证书certificate 由认证机构按本标准规定颁发的书面证明,证书上表明了持证人员所具有的能力。 3.4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body 按本标准的要求,对认证过程进行管理的机构。 3.5认证certification 认证机构所实施的确认达到相关方法、等级、门类等资格鉴定要求以及颁发证书的过程。 注:颁发证书并不是授权操作,授权操作的权力只能由雇主授予。 3.6雇主employer 报考人的工作单位。 3.7考试中心examination centre 经认证机构认可的执行资格鉴定考试的中心。 3.8监考人invigilator

焊缝无损检测规定

无损检测规定 《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996) 第124页第8章船体结构建造工艺第6节质量检验 8.6.2焊缝检验 8.6.2.1.所有完工焊缝均应经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可用眼或5倍放大镜检查。焊缝的尺寸应符合图纸或有关标准的要求,表面平顺,成形良好。 8.6.2.2.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夹渣、未填满、气孔、焊穿、过烧和焊瘤等缺陷。板厚小于或等于3mm者,不允许存在咬边;板厚大于3mm者咬边深度应不大于0.5mm,其累积长度不得超过单条焊缝长度的10%,且不得大于100mm。 8.6.2.3.船体主要结构的焊缝应经无损检测,检测范围由工厂与验船师商定。建议射线检查范围应不少于主船体对接焊缝的5%。重要结构的角焊缝应经超声波检查。缺陷的评定标准应经本社同意。 《内河小型船舶建造检验规程》(1987) 适用范围: 钢质船舶:船长不超过30m;主柴油机额定功率不超过220KW(300马力),或双机不超过440KW(600马力);发电机单机容量不超过15KW。如船舶某部分超过规定,超过部分的

技术监督检验应按本局的《船舶建造检验规程》实施。 第258页第3章船体装配及焊接的检验 3.4焊缝无损探伤的检验 3.4.1.船体焊缝的无损探伤检验应在焊缝表面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无损探伤检验可采用射线透视,超声波探伤或其它有效的方法进行。 3.4.2.射线透视的底片质量和焊缝无损探伤质量的评级,应按验船部门同意的评定标准。3.4.3.无损探伤的检查范围和位置,应经验船师同意,验船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检查范围或指定检查位置。 探测位置应重点选在船中部0.4L区域内的强力甲板、舷侧外板、船底板等纵横焊缝交叉点和分段大合拢的环形焊缝。 探测长度与船舶主体焊缝总长的比例,应不少于0.5%~1%,具体拍片数量应征得验船师同意。 对非机动船和船长小于20米以下的机动船,验船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少探或免探。 3.4.4.经无损探伤后发现有不允许存在内在缺陷的焊缝时,应对该段焊缝中认为缺陷有可能延伸的一端或两端进行延伸探伤。不合格的焊缝应批清重焊,返修后应再次进行无损探伤。如仍不合格,须查明原因后才准进行第二次批清重焊。 3.4.5.验船师如对超声波探伤的检查结果有疑问时,可对有疑问的焊缝部位要求用射线透视复查。 《船舶建造检验规程》(1984)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下列钢质船舶: 总吨位为150及以上的海船;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检修的无损检测管理。 2.目的 明确本项目对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规范无损检测的实施,并确保其结果的真实、公正。 3.定义 3.1 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由总承包项目部直接委托,并通过业主单位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为按总承包项目部指令对各施工承包商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3.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各施工承包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委托,并通过项目认可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承担委托方承包范围内内的无损检测工作。 4.职责 4.1 公司项目部: 4.1.1 负责制定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 4.1.2 负责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4.1.3 负责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4.1.4 负责向项目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发出工作指令; 4.1.5 负责受理各施工承包商对无损检测单位和人员的投诉,组织仲裁无损检测的技术性争议。 4.1.6 负责组织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准入审查; 4.1.7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

4.1.8 负责敦促施工承包商为无损检测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1.9 负责协调全项目范围内施工与无损检测的交叉作业。4.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 4.2.1 建立满足项目要求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制度、规程,编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和相应工艺; 4.2.2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尽量保证检测与施工进度同步,质量、工期、服务并举; 4.2.3 强化自身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和出具检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性; 4.2.4 积极配合总承包项目部、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无损检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4.2.5 根据项目要求,妥善保管放射源,严格履行放射作业管理的相应手续; 4.2.6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无损检测统计报表。 5.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项目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无损检测人员聘用协议

无损检测人员聘用协议 甲方:廊坊市宏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乙方:周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3号)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本着友好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甲方聘用乙方担任无损检测职务,期限为一年,聘用的无损检测人员实行不坐班工作制。乙方在协议有效期内,甲方按每年人民币贰万元整(¥20000元)支付乙方基本工资。 1.双方签订合同后,乙方向用人单位提供其无损检测资格证书原件、毕业证、身份证和电 子版彩照,及转注册所需要的材料。配合甲方签订的转注所需的劳动合同 2.甲方收到乙方所有原件后一次性付乙方贰万元整(¥20000元) 3.乙方无损检测资格证书变更成功后证书在甲方保留 4.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若有需要复试和升级的无损检测证件,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办理 相关手续 5.合同到期之后,用人单位应提前30天出具乙方解聘证明,职业道德证明等有关转注册 材料,方便乙方办理转注的手续。在新接受单位注册成功后,与本合同第一条中应交还乙方的其它材料一同交予乙方 6.违约责任:如因甲方原因:丢失或损毁资格证书,用人单位赔付乙方损坏的单项证书伍 仟元整,或用人单位帮乙方补办。如乙方原因,由乙方负责。 7.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不负责乙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交纳 8.本协议条款货币形式均为人民币 9.本协议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聘用期满解聘 10.聘用期满,双方有意签订续聘合同,由双方另行协商。如存在合同纠纷无法协商时提 请当地劳动仲裁部门仲裁。 11.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持一份,具同等法律,签字后生效 12.签订合同之日即为聘用薪金的计算起始日 13.未尽事宜,双方再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ASME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ASME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 Written Practice for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E Personnel 1 Scope 1.1 This written practice provides guideline for the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E personnel who are engaged in ASME Code products manufacturing. 1.2 This practice shall b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NT-TC-1A (current Code accepted edition). 2.Definitions 2.1 Terms included in this practice are defined as follows: 1)Qualification: Demonstrated skill, demonstrated knowledge, documented training and documented experience required for personnel to properly perform the duties of a specific job. 2)Certification:Written testimony of qualification. 3)Training: The organized program developed to impar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cessary for qualification. 4)Experience: Work activities accomplished in a specific NDE metho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qualified supervision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DE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working scope but not including time spent in organized training programs. 5)Certificate: Certified document. 3.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E personnel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ractice is applicable to the following methods: 1) Radiographic Testing (RT) 2) Ultrasonic Testing (UT) 3) Liquid Penetration Testing (PT) 4)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4.Levels of Qualification 4.1 There are three (3) basic Levels of qualification for NDE individuals in accordance with SNT-TC-1A(current Code accepted edition). While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qualified and certified, an individual shall be considered a trainee. A trainee shall work with a certified individual and shall not independently conduct, interpret, evaluate, or report the results of any NDE. 4.3 The three basic Levels of qualification are as follows: (1) N DE Level I: An NDE Level I individual shall be qualified to properly perform specific calibrations and evaluations for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determinations according to written instructions and to record results. The NDE Level I individual shall follow the necessary instruction or supervision of a certified NDE Level Ⅱor level Ⅲindividual. (2) N DE Level II: An NDE Level II individual shall be qualified to set up and calibrate equipment and to interpret and evaluate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applicable codes,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NDE Level II shall be thoroughly familiar with the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s for which qualified and shall exercise assigned responsibility for on-the-job training and guidance of trainees and NDE Level I personnel. The NDE Level II shall be able to prepare the instructions, organize NDEexamination and report the results of NDE. (3) N DE Level III: An NDE Level III individual shall be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interpreting Code,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and procedures and designating the particular NDE method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to be used. The NDE Level III individual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NDE operations for which qualified and assigned and be capable of interpreting and evaluating results in terms of existing Code,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NDE Level III shall have sufficient practical background in applicable materials, fabrication,

CNAS标准一览表

CNAS标准一览表 1. 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 2. GB/T21833-2008《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3. GB/T 3090-2000《不锈钢小直径钢管》 4. GB/T 3639-2009《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5. GB/T 20409-2006《高压锅炉用内螺纹无缝钢管》 6. YB 4103-2000《换热器用焊接钢管》 7. GB18248-2008《气瓶用无缝钢管》 8. API Spec 5L/ISO 3183:2007《管线管规范》 9. API Spec 5cT/ISO 11960《套管和油管规范》 10. GB 13296-2007《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1. GB/T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2.GB 6479-200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13. GB 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14. GB3087-2008《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5. 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6. GB5310-2008《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7. GB 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18. GB/T19830-2011/ISO11960:2001《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19. GB/T 9808-2008《钻探用无缝钢管》 20. GB/T 21832-2008《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绣钢焊接钢管》 21. CJ/T 3022-1993《城市供热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22. SY/T5037-2012《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 23. 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24. GB/T 24593-2009《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25. GB/T12771-2008《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26. GB/T9711-20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27. GB/T 13402-2010《大直径钢制管法兰》 28. GB/T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29. GB/T9114-2010《带颈钢制螺纹管法兰》 30. GB/T9116-2010《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 31. GB/T9118-2010《对焊环带颈松套钢制管法兰》 32. GB/T9120-2010《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33. GB/T9122-2010《翻边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34. HG/T 20615-2009《钢制管法兰》 35. HG/T 20592-2009《钢制管法兰(PN系列)》 36. GB/T9124-2010《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37. GB/T9121-2010《平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38. GB/T9119-20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39. DL/T695-1999《电站钢制对焊管件》 40. GB/T13401-2005《钢板制对焊管件》 41. 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42. TSG D7002-2006《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无损检测2级超声相关试题

...../ 1、JB/T4730.3-2005标准一般要求中,探伤仪工作频率由原来的1~5MHz改为0.5~10MHz,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使用范围扩大到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 (2)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 (3)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钢板的超声检测内容;增加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超声检测内容;统一爆炸和轧制复合钢板超声检测内容 (4)将焊缝超声检测厚度范围扩大到6~400mm;增加钢焊缝超声检测等级分类的内容;增加T型焊缝超声检测内容,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检测内容 (5)增加壁厚大于或等于4.0mm,外径为32~159mm或壁厚4.0~6mm,外径大于或等于159mm的钢制压力管道环焊缝超声检测内容;增加壁厚大于或等于5mm,外径为80~159mm或壁厚5.0~8mm,外径大于或等于159 mm 的铝及铝合金接管环焊缝超声检测内容 (6)增加了对壁厚小于3倍近场区工件材质衰减系数公式的修正 因此JB/T4730.3 -2005超声部分将探伤仪工作频率由原来的1~5 MHz改为0.5~10MHz 2、JB/T4730.3-2005标准对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各有哪些规定? (1)探伤仪性能 a)工作频率:0.5MHz~10MHz b)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误差不大于5% c)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d)率减器:80dB以上连续可调,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大于1dB (2)探头 a)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b)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a)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称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b)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c)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 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 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d)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 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超声检测时,对灵敏度的补偿有几种? 一般有三种:(1)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2)率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材质率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3)曲面补偿:对检测面是曲面的工件,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曲面补偿 4、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类型识别是如何规定的? 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类型主要分为点状缺陷、线性缺陷、体积状缺陷、平面状缺陷和多重缺陷五种。缺陷类型的概念在国内主要由CVDA-84《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提出,是进行断裂力学计算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参数。为了满足在用承压设备的检验和断裂力学计算的最低要求,标准在附录L中对缺陷类型识别进行详尽的规定。 ?缺陷识别是通过探头从两个方向扫查(即前后和左右扫查),观察其回波动态波形来进行的。缺陷类型只用单个探头或单向扫查识别是不太可能的,一般采用一种以上声束方向作多种扫查,包括前后、左右、转动和环绕扫查等,通过对各种超声信息综合评定来进行缺陷类型识别。 5、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定性和缺陷性质估判是如何规定的? 目前在无损检测行业对缺陷定性的理解就是准确判定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缺陷的性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等)。但由于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方法的检测参数主要是回波波幅和声波传播的时间,仅根据上述两个参数,要想准确地判定缺陷的性质是有很大的困难的,为了保证JB/T4730.3-2005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项目对缺陷定性定量的要求,因此JB/T4730.3-2005标准在对缺陷类型识别的基础上,规定了缺陷性质估判依据: ?a)工件结构与坡口形式

无损检测人员网上报名的个人总结

网上报名,其实很简单,只要几步就可以了。 以下是个人报名过的经验总结。 1,注册的时候按照网上要求填写就好,最好用中文的名字吧,这样不容易错,重名的几率不大的。 2,报名要赶早,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就像这次江苏的ut II报名吧,你报名早,就会在四月份,报名晚的有可能就在五月份那一期了。本人报的是四月的,但是由于公司的原因,去不了了。希望在五月的那期可以去吧。 3.关于上传附件,其实早在11年的时候是可以随意上传更改附件的,但是估计由于上传的东西太多了吧,好像后来关了。需要报名的同学,可以直接申请了,然后到现场审核。 4,关于有些同学说没办法申请, 第一,学历如果是本科理工的可以申请二级,(tofd二级好像是要UT II四年才可以,不管是不是本科。)大专需要从一级申请,不要先写本科,然后申请了再改大专,这样到现场你哭都没用的。 第二,考规规定了一级满半年才可以申请二级,希望最好是遵守吧,江苏的考试考完一级最好是隔一期一级再报考二级,不然可能会被扣证,咱们做检测,不要弄虚作假,要问抓稳打,不要授人以柄。 5,报考规定了,视力的矫正视力需要5.0,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点验视力,最视力表填好。 6,现在报考不需要挂公司证明,私人可以报考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但是如果要在公司任职使用,必须要把证书复印件邮寄到北京总部去注册到单位才具有法律效应。 7,注册满一年才可以转移到别的公司。 8,一级考试计算机上考一部分,当时就可以知道是不是通过,第二天可以补考。二级则不是。9,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懂的可以跟帖,本人尽量回复大家的疑问。 特别加入,这个是安徽省的考试要求,跟江苏省一样的,可以参考,相当详细 报名注意事项: 1、报名实行网上报名,登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许可系统,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login.php进行报名 2、申报资料:①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 ②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③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许可系统的申请表; ④视力证明原件; ⑤持无损检测专业大专(含)以上或理工科本科(含)以上学历可直接报考rt、UT、mt、pt-Ⅱ级。除此以外,报考RT、UT、MT、PT-Ⅱ级者需提供RT、UT、MT、PT-Ⅰ级证件复印件。(江苏省需要原件,不懂为什么) 本文摘自: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 详细出处请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3116433.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36&extra=page%3D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