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ndt)常规标准明细表

无损检测(ndt)常规标准明细表
无损检测(ndt)常规标准明细表

无损检测(NDT)常规标准明细表

渗透检测(PT)

GB9443-88: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JB/T6062-92: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及缺陷迹痕的分级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PT部分)

ZBJ04 005-87:渗透探伤方法

磁粉探伤(MT)

GB9444-88: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JB/T6061-92: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MT部分)

ZBJ04 006-87: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

射线检测(RT)

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RT部分)

GB5677-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超声波检测(UT)

GB7233-87:铸钢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

GB/T2970-91中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734-87: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UT部分)

JB/T1270-93: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大轴锻件技术条件(UT要求部分)JB/T1271-93:交、直流电机轴锻件技术条件(UT要求部分)

GB/T6402-91:刚锻件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无损检测分类表和国际标准

一、通用与归纳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能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能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无损查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别离机锻焊件惯例无损探伤技能规范JB/T 10059-1999 试验机与无损查看仪器类型编制办法 二、外表办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直接鉴定办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浸透探伤及缺点显现迹痕的评级办法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办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查验办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查看术语浸透查看 GB/T 12604.5-1990 无损查看术语磁粉查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浸透查验办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办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查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丈量GB/T 17455-1998 无损查看外表查看的金相复制件技能 GB/T 18851-2002 无损查看浸透查验规范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紧缩机主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查验办法和缺点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浸透查验办法和缺点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能条件 JB/T 6064-1992 浸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能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规范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规范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查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技能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浸透探伤 JB/T 6912-1993 泵商品零件无损查看磁粉探伤 JB/T 7367-1994 圆柱螺旋紧缩绷簧磁粉探伤办法 JB/T 7411-1994 电磁轭探伤仪技能条件 JB/T 7523-1994 浸透查验用资料技能需求 JB/T 8118.3-1999 内燃机活塞销磁粉探伤技能条件 JB/T 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JB/T 8466-1996 锻钢件液体浸透查验办法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查验办法 JB/T 8543.2-1997 泵商品零件无损查看浸透查看 JB/T 9213-1999 无损查看浸透查看A型对较量块 JB/T 9216-1999 操控浸透探伤资料质量的办法 JB/T 9218-1999 浸透探伤办法 JB/T 9628-1999 汽轮机叶片磁粉探伤办法 JB/T 9630.1-1999 汽轮机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办法

英汉无损检测专业词汇汇编

英汉无损检测专业词汇汇编 夏纪真编 A ablution 清洗Absorbed dose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rate 吸收剂量率 A.C magnetic saturation 交流磁饱和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验收规范Acceptanc limits 验收范围 Acceptance level 验收水平验收标准Acceptance standard 验收标准Accessories 附件配件辅助设备辅助器材Accumulation test 累积检测 Accuracy 精确度准确度acetone 丙酮 Acoustic emission count 声发射计数Acoustic emission transducer 声发射换能器Acoustic emission (AE) 声发射Acoustic holography 声全息术 Acoustic impedance 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 matching 声阻抗匹配Acoustic impedance method 声阻法Acoustic wave 声波 Acoustic-ultrasonic 声-超声(AU)Acoustical lens 声透镜 across 交* 横过 Activation 活化Activity 活度 Adequate shielding 适当防护、适当屏蔽 address: 地址: additional stress 附加应力 AE 声发射air header 集气管 air set 空气中凝固, 常温自硬自然硬化air supply 气源 aisle 过道走廊alkaline battery 碱性电池 alarm level 报警电平alarm condition 报警状态 Alignment 对准定位调整校直allowable variation 允许偏差容许变化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aluminum powder 铝粉 amount 数量Ampere turns 安匝数 amplifier panel 放大器面板Amplitude 振幅、幅度 anchor bolt 锚定螺栓地脚螺栓 analyzer 分析器Angle beam method 斜射法、角波束法Angle beam probe 斜探头、角探头Angle of incidence 入射角 Angle of reflection 反射角Angle of spread 扩散角 Angle of squint 偏向角、偏斜角Angle probe 斜探头、角探头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 一、通用基础 1、GB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2、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3、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4、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5、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6、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二、射线检测 1、GB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2、GB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3、GB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4、GB/T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5、GB/T 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6、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7、GB/T 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 8、GB/T 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9、GB/T 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10、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11、JB/T 7902-2000 线型象质计 12、JB/T 7903-1995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13、JB/T 8543.1-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14、JB/T 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15、JB/T 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16、DL/T 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17、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18、TB/T6440-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三、超声波检测㈠ 1、GB 1786-1990 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1 范围 JB/T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本部分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 级——高灵敏度技术。 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1、理解:(1)适用对象包括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2)检测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3)A级AB级B级系指检测技术分级,不是底片质量分级。 2 、应用:(1)对不同的金属材料透照的厚度不同例如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透照厚度2-400mm(5.1.1)铝及铝合金透照厚度2- 80mm(5.2.1)钛合金2-50mm(5.3.1)(2)不适用范围;锻件、管材、棒材。T型焊缝、角焊缝、堆焊层一般也不宜采用。(使用原则4.2.2) 3 、注意:如承压设备的支承件或结构件也采用该标准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参照》同时应有委托方的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 47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无损检测通常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章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 (3) 第2章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5) 第3章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1第1节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4第2节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9第3节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32第4章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5第5章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9) 第6章工艺卡附表............................................... .44第1节射线检测工艺卡.......................................... .44第2节超声检测工艺卡.. (45) 第3节磁粉检测工艺卡 (46)

第4节渗透检测工艺卡 (47)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作。 1.2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 1.3人员资格及职责 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1.3.2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n能读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委托单要求并同时根据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1.3.3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见《岗位职责》。 1.4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原则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158 第三篇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第15章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15.1射线照相检测技术概述(Ⅱ级人员仅要求本节内容) 射线是具有可穿透不透明物体能力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X 射线和γ射线)和粒子辐射。在射线穿过物体的过程中,射线将与物质相互作用,部分射线被吸收,部分射线发生散射。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不同,导致透射射线强度的降低也不同。检测透射射线强度的分布情况,可实现对工件中存在缺陷的检验。这就是射线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利用射线对胶片可以产生感光作用的原理,采用胶片记录透射射线强度,在底片上形成不同黑度的图像,完成检验。图15—1显示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射线照相检测的基本过程为准备、透照、暗室处理、评片,从底片上给出的图像,判断缺陷性质、分布、尺寸,完成对工件的检验。 图15-1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图15-2 光电效应示意图 射线照相检验技术可应用于各种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产品缺陷的检验。检验技术对被检工件的表面和结构没有特殊要求。检验原理决定了,这种技术最适宜检验体积性缺陷,对延伸方向垂直于射线束透照方向(或成较大角度)的薄面状缺陷难于发现。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特别适合于铸造缺陷和熔化焊缺陷的检验,不适合锻造、轧制等工艺缺陷检验。现在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兵器、核能等工业领域。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直接获得检测图像,给出缺陷形貌和分布直观显示,容易判定缺陷性质和尺寸。检测图像还可同时评定检测技术质量,自我监控工作质量。这些为评定检测结果可靠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辐射安全防护问题。必须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法规、条例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辐射事故。 15.2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基础 15.2.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按其特点分为二类: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以下仅讨论X射线与γ射线(电磁辐射)。 X射线、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光量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量子与原子、原子核、原子的电子及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主要的作用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和瑞利散射。图15—2、图15—3、图15—4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作用示意图。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检修的无损检测管理。 2.目的 明确本项目对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规范无损检测的实施,并确保其结果的真实、公正。 3.定义 3.1 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由总承包项目部直接委托,并通过业主单位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为按总承包项目部指令对各施工承包商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3.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各施工承包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委托,并通过项目认可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承担委托方承包范围内内的无损检测工作。 4.职责 4.1 公司项目部: 4.1.1 负责制定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 4.1.2 负责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4.1.3 负责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4.1.4 负责向项目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发出工作指令; 4.1.5 负责受理各施工承包商对无损检测单位和人员的投诉,组织仲裁无损检测的技术性争议。 4.1.6 负责组织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准入审查; 4.1.7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

4.1.8 负责敦促施工承包商为无损检测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1.9 负责协调全项目范围内施工与无损检测的交叉作业。4.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 4.2.1 建立满足项目要求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制度、规程,编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和相应工艺; 4.2.2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尽量保证检测与施工进度同步,质量、工期、服务并举; 4.2.3 强化自身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和出具检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性; 4.2.4 积极配合总承包项目部、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无损检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4.2.5 根据项目要求,妥善保管放射源,严格履行放射作业管理的相应手续; 4.2.6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无损检测统计报表。 5.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项目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CNAS标准一览表

CNAS标准一览表 1. 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 2. GB/T21833-2008《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3. GB/T 3090-2000《不锈钢小直径钢管》 4. GB/T 3639-2009《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5. GB/T 20409-2006《高压锅炉用内螺纹无缝钢管》 6. YB 4103-2000《换热器用焊接钢管》 7. GB18248-2008《气瓶用无缝钢管》 8. API Spec 5L/ISO 3183:2007《管线管规范》 9. API Spec 5cT/ISO 11960《套管和油管规范》 10. GB 13296-2007《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1. GB/T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2.GB 6479-200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13. GB 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14. GB3087-2008《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5. 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6. GB5310-2008《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7. GB 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18. GB/T19830-2011/ISO11960:2001《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19. GB/T 9808-2008《钻探用无缝钢管》 20. GB/T 21832-2008《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绣钢焊接钢管》 21. CJ/T 3022-1993《城市供热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22. SY/T5037-2012《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 23. 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24. GB/T 24593-2009《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25. GB/T12771-2008《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26. GB/T9711-20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27. GB/T 13402-2010《大直径钢制管法兰》 28. GB/T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29. GB/T9114-2010《带颈钢制螺纹管法兰》 30. GB/T9116-2010《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 31. GB/T9118-2010《对焊环带颈松套钢制管法兰》 32. GB/T9120-2010《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33. GB/T9122-2010《翻边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34. HG/T 20615-2009《钢制管法兰》 35. HG/T 20592-2009《钢制管法兰(PN系列)》 36. GB/T9124-2010《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37. GB/T9121-2010《平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38. GB/T9119-20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39. DL/T695-1999《电站钢制对焊管件》 40. GB/T13401-2005《钢板制对焊管件》 41. 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42. TSG D7002-2006《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中英文超声无损检测名词术语

中英文超声无损检测名词术语Acceptance limits 验收范围 Acceptance level 验收水平 Acceptance standard 验收标准 Accumulation test 累积检测 Acoustic emission transducer 声发射换能器(声发射传感器)Acoustic impedance 声阻抗 Acoustic impedance matching 声阻抗匹配 Acoustic impedance method 声阻法 Acoustic wave 声波 Acoustical lens 声透镜 Acoustic—ultrasonic 声-超声(AU) Adequate shielding 安全屏蔽 Amplitude 幅度 Angle beam method 斜射法 Angle of incidence 入射角 Angle of reflection 反射角 Angle of spread 指向角 Angle of squint 偏向角 Angle probe 斜探头 Area amplitude response curve 面积幅度曲线 Area of interest 评定区 Artificial discontinuity 人工不连续性 Artifact 假缺陷 Artificial defect 人工缺陷 Artificial discontinuity 标准人工缺陷 A-scan A型扫描 A-scope; A-scan A型显示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衰减系数 Attenuator 衰减器 Automatic testing 自动检测 Evaluation 评定 Beam 声束 Beam ratio 光束比 Beam angle 束张角 Beam axis 声束轴线 Beam index 声束入射点 Beam path location 声程定位 Beam path; path length 声程 Beam spread 声束扩散 Bottom echo 底面回波 Bottom surface 底面 Boundary echo(first) 边界一次回波 Broad-beam condition 宽射束

无损检测2级超声相关试题

...../ 1、JB/T4730.3-2005标准一般要求中,探伤仪工作频率由原来的1~5MHz改为0.5~10MHz,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使用范围扩大到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 (2)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 (3)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钢板的超声检测内容;增加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超声检测内容;统一爆炸和轧制复合钢板超声检测内容 (4)将焊缝超声检测厚度范围扩大到6~400mm;增加钢焊缝超声检测等级分类的内容;增加T型焊缝超声检测内容,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检测内容 (5)增加壁厚大于或等于4.0mm,外径为32~159mm或壁厚4.0~6mm,外径大于或等于159mm的钢制压力管道环焊缝超声检测内容;增加壁厚大于或等于5mm,外径为80~159mm或壁厚5.0~8mm,外径大于或等于159 mm 的铝及铝合金接管环焊缝超声检测内容 (6)增加了对壁厚小于3倍近场区工件材质衰减系数公式的修正 因此JB/T4730.3 -2005超声部分将探伤仪工作频率由原来的1~5 MHz改为0.5~10MHz 2、JB/T4730.3-2005标准对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各有哪些规定? (1)探伤仪性能 a)工作频率:0.5MHz~10MHz b)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误差不大于5% c)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d)率减器:80dB以上连续可调,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大于1dB (2)探头 a)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b)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a)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称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b)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c)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 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 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d)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 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超声检测时,对灵敏度的补偿有几种? 一般有三种:(1)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2)率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材质率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3)曲面补偿:对检测面是曲面的工件,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曲面补偿 4、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类型识别是如何规定的? 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类型主要分为点状缺陷、线性缺陷、体积状缺陷、平面状缺陷和多重缺陷五种。缺陷类型的概念在国内主要由CVDA-84《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提出,是进行断裂力学计算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参数。为了满足在用承压设备的检验和断裂力学计算的最低要求,标准在附录L中对缺陷类型识别进行详尽的规定。 ?缺陷识别是通过探头从两个方向扫查(即前后和左右扫查),观察其回波动态波形来进行的。缺陷类型只用单个探头或单向扫查识别是不太可能的,一般采用一种以上声束方向作多种扫查,包括前后、左右、转动和环绕扫查等,通过对各种超声信息综合评定来进行缺陷类型识别。 5、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定性和缺陷性质估判是如何规定的? 目前在无损检测行业对缺陷定性的理解就是准确判定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缺陷的性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等)。但由于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方法的检测参数主要是回波波幅和声波传播的时间,仅根据上述两个参数,要想准确地判定缺陷的性质是有很大的困难的,为了保证JB/T4730.3-2005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项目对缺陷定性定量的要求,因此JB/T4730.3-2005标准在对缺陷类型识别的基础上,规定了缺陷性质估判依据: ?a)工件结构与坡口形式

无损检测常用英文词汇

(a) angstrom unit埃 a.c magnetic saturation交流磁饱和 a.c magnetic saturation交流磁饱和 ablution清洗 absorbed dose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rate吸收剂量率 absorbed dose rate吸收剂量率 acceptanc limits验收范围 acceptanc limits 验收范围 acceptance level验收水平 acceptance level 验收水平验收标准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tandard 验收标准 accessories 附件配件辅助设备辅助器材accumulation test累积检测 accumulation test 累积检测 accuracy 精确度准确度 acetone 丙酮 acoustic emission (ae) 声发射 acoustic emission count声发射计数 acoustic emission count(emission count)声发射计数(发射计数)acoustic emission transducer声发射换能器 acoustic holography声全息术 acoustic impedance声阻抗 acoustic impedance matching声阻抗匹配 acoustic impedance matching声阻抗匹配 acoustic impedance method声阻法 acoustic wave声波 acoustical lens 声透镜 acoustic-ultrasonic声-超声(au) across交叉横过 activation活化 activity活度 additional stress附加应力 address地址 adequate shielding安全屏蔽 adequate shielding适当防护、适当屏蔽 ae ae声发射 air header集气管 air set空气中凝固 air supply 气源 aisle 过道走廊 alarm condition 报警状态 alarm level 报警电平 alignment 对准定位调整校直 alkaline battery碱性电池 allowable variation允许偏差容许变化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 aluminum powder 铝粉 amount 数量 ampere turns安匝数 amplifier panel放大器面板 amplitude振幅、幅度 analyzer分析器 anchor bolt锚定螺栓地脚螺栓 angle beam method斜射法、角波束法 angle beam probe斜探头、角探头 angle fitting弯头 angle iron角钢角铁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要点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前言 JB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共分以下六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JB 4730的第4部分:磁粉检测。本部分主要根据国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参考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篇、ASTM和JIS标准规范以及行业反馈意见进行修订。 与JB 473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增加了如下主要技术内容:在磁化方法中,增加了复合磁化的内容(包括交叉磁轭法和交 叉线圈法);规定了对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料应使用荧光磁粉检测的内容。 2. 对如下主要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低粘度油基载体的性能要求;退磁后剩磁值及磁悬液 运动粘度要求;磁粉检测可见光照度;在磁化规范部分,对轴向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中直流和交流 连续法的电流上限进行了修改。 3. 删去了平行电缆法检测角焊缝的内容。 4. 增加了磁粉检测设备、仪表和材料定期检验的内容以及检测系统综合性能试验的要求。 5. 增加了标准试片的类型、规格和图形的有关内容(表2);增加了各种磁化电流的波形、电 流表指示及换算关系的有关规定[附录A(资料性附录)];增加了焊缝的典型磁化方法等内容[附录 B(资料性附录)]。 6. 线圈法的检测,参考ASME和ASTM的有关规定,同时增加了中充填线圈检测参数要求,以及对空心工件有效直径的规定。 7. 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内容。 本部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无损检测专业词汇

无损检测专业词汇(P-Z) packing 包装 Pair production 电子偶生成电子对产生 Palladium barrier leak detector 钯屏检漏仪 Panoramic exposure 全景曝光 panoramic tube 周向(X射线)管 parallel and level 平齐 Parallel scan 平行扫查 parallelism 平行度 Paramagnetic material 顺磁性材料 Parasitic echo 干扰回波 paratactic 并列 parent metal 母材 Partial pressure 分压 Particle content 磁悬液浓度粒子含量 Particle velocity 质点(振动)速度 Pascal (Pa)帕斯卡(帕) Pascal cubic metres per second 帕立方米每秒(Pa·m3/s )Path length difference 光程长度差路径长度差声程差 Path length 光程长度路径长度声程长度 Pattern 图形 Peak current 峰值电流 Penetrameter sensitivity 透度计灵敏度 Penetrameter 透度计 Penetrant comparator 渗透对比试块 Penetrant flaw detection 渗透探伤 Penetrant removal 渗透剂去除 Penetrant station 渗透工位 Penetrant 渗透剂渗透液 Penetrant,water-washable 水洗型渗透剂 penetrated thickness 透照厚度 Penetration time 渗透时间 Penetration 渗透穿透熔深 period of validity 有效期 periphery 周边外围 Permanent magnet 永久磁铁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透气系数渗透系数磁导系数Permeability,a-c 交流磁导率 Permeability,d-c 直流磁导率 petroleum distillates 石油馏出物 Phantom echo 幻象回波幻影波 Phase analysis 相位分析 Phase angle 相位角

有关规程标准中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有关规程和标准中 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有关承压设备的规程和标准比较多,这里只重点介绍以下规程和标准中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1.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 2. TSG R0004 -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以下简称《固定式容规》); 3.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 (以下简称《管规》); 4. GB150.4-2011《压力容器 第 4 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以下简称“ GB150” )。
《锅规》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4.5.4 无损检测 4.5.4.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方法和技术等级 的无损检测工作。 4.5.4.2 无损检测基本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涡流(ET)等检测方法。制造单位 应当根据设计、工艺及其相关技术条件选择检测方法并且制定相应的检测工艺。 当选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时,应当与脉冲回波法(PE)组合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以 TOFD 与 PE 方 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4.5.4.3 无损检测标准 锅炉受压部件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 NB/T 47013 (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管子对接 接头 X 射线实时成像,应当符合相应技术规定。 4.5.4.4 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及焊接接头质量等级 (1) 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 AB 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II 级; (2) 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 B 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I 级; (3) 表面检测的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I 级。 4.5.4.5 无损检测时机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应当在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并且遵循以下原则: (1)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焊接完成 24h 后进行无损检测; (2) 有再热裂纹倾向材料的焊接接头,应当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复验; (3)封头(管板)、波形炉胆、下脚圈的拼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应当在成型后进行,如果成型前进行无损检 测,则应当于成型后在小圆弧过渡区域再次进行无损检测; (4) 电渣焊焊接接头应当在正火后进行超声检测。 4.5.4.6 无损检测选用方法和比例 (1) 蒸汽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应当符合表 4-1 的要求; (2)B 级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表 4-1 中相应级别蒸汽锅炉要求,C 级热水锅炉 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当进行 100%的射线或者超声检测; (3)承压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表 4-2 要求,非承压有机热载体锅炉可以不进 行无损检测。
1

无损检测常用句型词汇中英对照

①This procedure is compi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SME Code Section V and Section Vlll Division 1. 本 规程按ASME第V卷和第Vlll第1分 册要求编制。 ② a pulse-echo type of ultrasonic instrument 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③Examination coverage探测范围 ④Each pass of the search unit shall overlap a minimum of 10% of the transducer (piezo-electric element) dimens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scan. 探头的扫查路径应至少重叠探头横向宽 度的10% ⑤The speed of search unit movement for examination shall not exceed 6in./sec (150mm/sec.)探伤时,探头移动速度应不 大于150mm/s。 ⑥Screen Height linearity屏高线性 ⑦Amplitude Control Linearity波幅控制线 性 ⑧indications beyond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vertical display on the screen示波屏上超 出垂直线性范围的信号 ⑨Checking and Calibration of Equipment 设备校验 ⑩Basic Calibration Block Configuration基本校准试块 ?Basic Calibration Block Material基本校正试块材料 ?Clad堆焊层 ?Heat Treatment热处理 ?Surface Finish表面粗糙度 ?remaining back reflection底波反射 ?various calibration reflectors多种校正反射体 ?transverse drilled hole横孔 ?foreign matter杂物、杂质 ?interferes with the examination妨碍探伤?The scanning shall be performed at a gain setting of at least two times the primary reference level.扫查中,应将增益调整到 至少比基准灵敏度高一倍。应参照灵敏 度基准做出评定。①Distance Amplitude Curve :DAC曲线 ②Manual scanning手工检测: Manual displacement of the probe on the scanning surface ③Amplitude波幅: Maximum value of the motion or pressure of a sound wave (echo-height) ④Probe index探头焦点: Intersection point of the sound beam axis with the probe surface. ⑤Dead zone盲区: Zone adjacent to the scanning surface within which reflectors of interest are not revealed. ⑥DGS-diagram: Series of curves which show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along a beam and gain in dB for an infinity reflector and different sizes of disc shaped reflectors. ⑦Back wall echo: Pulse reflected from a boundary surface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ound beam axis. ⑧examination personnel identity and level 探伤人员资格、等级 ⑨Post-examination cleaning后清理 ⑩ 6 dB-drop technique(6dB法):Method for defect size assessment, where the probe is moved from a position showing maximum reflection amplitude until the echo has decreased to its half-value (by 6dB)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编制:______ 审核;______ 批准: 1、目的

1.1无损检测是确保管道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为了规范无损检测的控制程序、内容和活 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无损检测工艺管理、无损检测设备、试剂的管理、无损检测实施的管理及无损检测报告资料的管理等控制环节的基本内容,明确了责任人员、职责范围和控制内容。 2.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无损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本工程无损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为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渗透检测(PT)。 3.职责 3.1本项目部质量管理由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管理,生产部、技术部予以配合。 3.2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实行无损检测责任人员负责制,并接受技术负责人的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和内容 4.1无损检测质量组织结构图

4. 2质量要求 4.2.1质量方针: 科学准确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用户满意 ----是全体员工信守的准则 科学准确一一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测,保证数据准确; 优质高效一一服务热情,按期完成检测报告,客户满意; 持续发展一一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用户满意一一用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 4.2.2质量目标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合格率100% (对不合格的底片要及时补拍并达到合格); 超声波检测准确率》99%检测比例符合率100%检测;指令执行率100%; 射线检测评片准确率》99.95% (明显的缺陷影象特征不得错评和漏评,否则监理有 权建议对评片人员进行清退处理);检测报告准确率100%;标准规范执行率100%。4.3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 理 4.3.1无损检测员应按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测检验人员证》。 4.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规定分为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四种方法和I、U、川三个级别。 4.3.3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其中: I级人员可在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工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u级人员可编制一般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川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川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u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未取得资格的人员,一般只做辅助工作,但可在u级及u级以上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由指导人员复验检测结果,并签字认可。 4.3.4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应从事无损检测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并持有U级RT资格证。 4.3.5无损检测资格证件管理 4.3. 5.1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建立已取得证件的无损检测人员持证台帐(包括单位、姓 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