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毕业论文

家庭环境监测系统

——火灾监测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有:1 锻炼学生独立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从硬件到软件,从模块采购到整个系统的调试这些过程,让学生能够较为真实的体会到单片机系统的研发设计过程,为今后学生进行更为复杂的系统研发打下一定的基础。2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思想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理论,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去现实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并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开阔眼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知识。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设计一个家庭火灾报警系统,本方案设计的消防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基于51单片机控制的,由多种火灾探测器联合进行检测报警的系统。该系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忠实卫士和智能大厦的保卫者,它可以避免由于火灾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在火灾初期就可以人为地预防由于火灾造成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使生命财产受到安全的保护。它广泛用于生命安全,紧急信号,防爆防火等各类场所。可保证该系统在未来数年内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一套先进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或降低由于火灾而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几乎为零的误报率,运行的极其安全稳定,先进的可再生功能也可减少大厦的物业管理工作。本方案即是针对本项目的特点而设计的。

1 火灾报警系统简介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火焰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它的发展目前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多线制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这是第一代产品,目前国内极少数厂家生产外,它基本上已处于被淘汰状态。

2 总线制可寻址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这是第二代产品,尤其式二总线制开关量式探测报警系统目前正被大量使用。

3 模拟量传输式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这是第三代产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技术,跨入具有先进水平的模拟量式智能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新阶段,它的系统的误报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大幅度地提高了报警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目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智能型、全总线型以及综合型等,这些系统不分区域报警系统或集中报警系统,可达到对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监视。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当中传统型的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仍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在保护区的探测器不断的向所监视的现场发出巡检信号,监视现场的烟雾浓度、温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到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当发生火灾时候,发出声光报警,显示火灾区域或楼层房号的地址编码,并打印报警时间、地址等。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警铃报警,在火灾发生楼层的上下相邻层或火灾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显示火灾区域。各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明疏散方向。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指火灾探测器。

2.1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感部分,是组成各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它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度、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或向控制和指示设备发出现场火灾状态信号的装置。火灾探测器是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他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布置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2.1.1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目前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根据监测的火灾特性不同,火灾探测器可分为感烟、感温、感光、复合和可燃气体等五种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

2 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

⑴点型火灾探测器。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⑵线型火灾探测器。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3 根据操作后是否能复位,可分为:

⑴可复位火灾探测器。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条件不再存在的情况下不需要更换组件即能从报警状态恢复到监视状态。根据复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自动复位火灾探测器。能自动地恢复到监视状态。

②遥控复位火灾探测器。通过遥控操作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③手动复位火灾探测器。通过手动调节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⑵不可复位火灾探测器。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条件不再存在的情况下,需调换组件才能从报警状态恢复到监视状态或动作后不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2.1.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选用感烟探头;

(2) 对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选用感烟探头、感温探头、火焰探头或它们的组合;

(3)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选用火焰探头;

(4) 对情况复杂或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的,可进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选用适宜的探头。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心脏,具有下述功能:

(1) 用来接受火灾信号并启动火灾警报装置。该设备也可用来指示着火部位和记录有关信息。

(2) 能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器。

(3) 自动地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特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

2.2 火灾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心脏,具有下述功能:

(1) 用来接受火灾信号并启动火灾警报装置。该设备也可用来指示着火部位和记录有关信息。

(2) 能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器。

(3) 自动地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特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

2.2.1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分类

火灾报警控制器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方法可分成不同的类别。

(1) 按控制范围可分为:

a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处理各种报警信息。

b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它一般不与火灾探测器相连,而与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处理区域级火灾报警控制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常使用在较大型系统中。

c控制中心火灾报警控制器:它兼有区域,集中两级或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特点,即可以作区域级使用,连接控制器;又可以作集中级使用,连接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2) 按结构型式可分为:

a壁挂式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的探测器回路相应少些,控制功能简单,区域报警控制器多才用这种型式。

b台式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探测器回路数较多,联动控制较复杂,集中式报警器常采用这种方式。

c框式火灾报警控制器:可实现多回路连接,具有复杂的联动控制。

(3) 按系统布线方式分为:

a多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探测器与控制器的连接采用一一对应方式。

b总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器与探测器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探测器并联或串联在总线上。

三系统的硬件过程

1 系统的定义

本次课程设计所设计的火灾报警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相结合的报警方式,每个模块都能独立触发报警模式,并根据每个模块检测的种类,以及火灾发生信号

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级报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报的影响。

2 系统的工作过程

系统的框图如下: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单片机控制器不断的查询一氧化碳、火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引脚,因为火灾在发生之前,会先出现烟雾,之后环境温度会逐渐上升,最终会出现火苗,根据这一特性,对

3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选用了三种火灾探测器,分别是一氧化碳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将上述三种模块的使用手册介绍如下:

a 一氧化碳传感器

(1)简介

传感器所使用的气敏材料是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二氧化锡(SnO2)。采用高低温循环检测方式低温(1.5V加热)检测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而增大,高温(5.0V加热)清洗低温时吸附的杂散气体。使用简单的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MQ-7气体传感器对一氧化碳的灵敏度高,这种传感器可检测多种含一氧化碳的气体,是一款适合多种应用的低成本传感器

(2)功能特点:

1、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2、双路信号输出(模拟量输出及TTL电平输出)

3、TTL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当输出低电平时信号灯亮)

4、模拟量输出0~5V电压,浓度越高电压越高。

5、对一氧化碳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

6、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

(3)电路原理图

(3)应用范围

用于家庭、环境的一氧化碳探测装置。适宜于一氧化碳、煤气等的探测。

b 火焰传感器

(1)简介

1 、火焰传感器对火焰最敏感,对普通光也是有反应的,一般用做火焰报警等用途。

2、 小板输出接口可以与单片机IO 口直接相连

3、传感器与火焰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高温损坏传感器,对打火机测试火焰距离为80cm ,对火焰越大,测试距离越远

4、小板模拟量输出方式和AD 转换处理,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

(2)功能特点

1、 可以检测火焰或者波长在760纳米~1100纳米范围内的光源,打火机测试火焰距离为80cm ,对火焰越大,测试距离越远。

2、 探测角度60度左右,对火焰光谱特别灵敏。

3 、灵敏度可调(图中蓝色数字电位器调节)。

4、比较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超过15mA 。

A B H 1 3 6

4

5

2

QM-N10 VCC VCC VCC

R3

LED C1 VCC 2 3 4 1 8

U1A R1 1 2 3 4 P1 Rp

R2

+5V DOUT AOUT GND

5、配可调精密电位器调节灵敏度。

6、工作电压3.3V-5V。

7、输出形式:数字开关量输出(0和1)。

8、设有固定螺栓孔,方便安装。

9、使用宽电压LM393比较器。

(3)电路原理图

c 温度传感器

(1)简介

1、温度传感器核心温度采集芯片为DS18B20。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提供9位温度读数,指示器件温度。.信息经过单线接口送入DS18B20或从DS18B20送出,因此从中央处理器到DS18B20仅需链连接一条线。读、写和完成温度转换所需的电源可以由数据线本身提供,而不需要外部电源。

(2)功能特点

1、独特的单线接口,只需要一个接口引脚即可通信。

2、多点能力使分布式温度检测应用得以简化

3、不需要外部元件

4、测量范围从-55℃至+125℃,增量值为0.5℃.

5、以九位数字值的方式读出温度

6、在1秒内把温度变换为数字

7、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的温度告警设置

8、应用范围包括恒温控制,工业系统,消费类产品或任何热敏系统

(3)电路原理图

(4)适用范围

HVAC环境控制,建筑物、设备或机械内的温度检测,以及过程监视和控制的温度检测。

4 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是一个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小型逻辑控制系统,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其内部的运行方式制约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本系统的报警控制器设置为分级报警模式。根据火灾发生的一般规律,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因为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之后环境温度会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会产生明火,进而引发剧烈的燃烧。根据火灾的这一特点,当一氧化碳探测器检测到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并超过某一阈值的时候,报警控制器给出三级报警信号,提示当前环境中有可能发生火灾;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升高并且超过某一阈值的时候,报警控制器给出二级报警信号,提示当前环境中很可能要发生火灾;当火焰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中出现明火的时候,报警控制器给出一级报警信号,提示当前环境中已经发生火灾,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四系统的软件工作过程

1 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工作流程如下:

上电复位

系统初始化

是否有温度报警信号

N

延时处理

是否有一氧化碳报警信号

N

延时处理

是否有一氧化碳报警信号

延时处理

是否有火焰报警信号

N

Y Y Y Y

N

检测到报警信号,声光报警

以上为整个火灾报警系统的控制工作过程,在对系统供电之后,系统在短时间内进行对于火灾探测器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初始化,之后系统开始不断轮询监视各个火灾探测器引脚的输出状态,当检测到一氧化碳探测器发出一氧化碳浓度告警信号的时候,火灾报警控制器点亮三级火警指示灯;当检测到温度探测器发出温度告警信号时,火灾报警控制器点亮二级火警控制灯;当检测到火焰探测器发出火焰报警信号的时候,火灾报警控制器点亮一级火警控制灯,同时警铃大作,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处置措施。

2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代码实现

a 单片机AD转换代码

由于一氧化碳传感器会输出一个与外界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的电压值,为了将一氧化碳的浓度转换成数字量显示出来,需要对接收的模拟量进行AD转换,以下代码能够利用单片机自带的AD转换器资源,实现将输入的模拟电平转黄成数字量的功能。

void MQ7_Init()

{

P1M0|=0x01; //设P1_0为开漏模式如: P1_0= #00000000B

P1M1|=0x01;

ADC_CONTR|=0x80; //开电源

Delay(5);

ADC_CONTR=0xe1; //设置P1.1为输入AD转换口,未启动开始转换Delay(2);

}

uint Get_Result()

{

uchar i=0;

uint sum=0;

uint result=0;

for(i=0;i<10;i++){

ADC_RES=0;

ADC_RESL=0;

ADC_CONTR+=0x08;//start

while(!(ADC_CONTR&0x10));

ADC_CONTR&=0xe7;//清零start和flag

result=ADC_RES;

sum+=result;

}

result=sum/10;

return result;

}

b LCD1602驱动程序

由于此次设计的火灾报警系统要求实时在显示器上显示一氧化碳浓度、环境温度等渐变型的物理量,因此需要不断的读取相关探测器输出的值并实时的进行显示,方便人们对环境的状况进行评估。本系统用LCD1602模拟显示设备,以下代码为LCD1602的驱动程序

void WriteCommand(uchar WCLCD)

{

LCD_RS=0;

LCD_E=0;

delayms(2);

LCD_Data=WCLCD;

LCD_E=1;

delayms(2);

LCD_E=0;

}

void WriteData(uchar WDLCD)

{

LCD_RS=1;

LCD_E=0;

LCD_Data=WDLCD;

delayms(2);

LCD_E=1;

delayms(2);

LCD_E=0;

}

void LCD_Init()

{

RW=0;

WriteCommand(0x38);

WriteCommand(0x08);

WriteCommand(0x0c);

WriteCommand(0x06);

WriteCommand(0x01);

delayms(500);

}

void LCD_Show(uchar addr,uchar dat)

{

WriteCommand(addr);

WriteData(dat);

}

c 火灾报警系统主程序

主程序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整个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方式,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void main()

{

float result=0.0;

uchar wendu_z=0,wendu_x=0;

Serial_Init();

MQ7_Init();

LCD_Init();

while(1){

if(DOUT==0){

delayms(50);

if(DOUT==0){

led1=0;

}

}

else led1=1;

result=(Get_Result()/256.0)*5.0;

LCD_Show(0x80+5,(uchar)(result/1.000)%10+0x30);

LCD_Show(0x80+6,'.');

LCD_Show(0x80+7,(uchar)(result/0.100)%10+0x30);

LCD_Show(0x80+8,(uchar)(result/0.010)%10+0x30);

LCD_Show(0x80+9,(uchar)((result-0.001)/0.001)%10+0x30);

Show_18b20();

GetWendu(&wendu_z,&wendu_x);

if(wendu_z>25){

led2=0;

}

else led2=1;

if(fire_in)beep=1;

else beep=0;

};

五课程设计的心得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有了很深的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大学三年中,这次课程设计是我第一次完完全全的独立完成的实践训练,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但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的确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在以往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学的东西虽然多,但绝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感觉脑袋里学了不少东西,但却不能再实际中使用出来,实践能力的缺乏,实在是我再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涯中的一个短板。

这次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最后的四周,时间上也是非常的巧妙。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我有时间和精力去专心的做这四周的课程设计,也使我有机会来发现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如果没有这四周的课程设计,下学期我可能就要面临找工作,、做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的重大事情。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当然也就要进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强化自己弱的方面,虽然大学的宝贵时光已经所剩无几,但我还有寒暑假,还有今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只要发现了问题,我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把问题弥补好,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去迎接将来的毕业设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步入社会进行就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凡事只有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苦与乐。由于之前参加过生产实习,做过一些单片机方面的变成训练,在这次课程设计之初,曾经觉得这项任务会十分的简单,不会有多少难度。不过当我们真正的着手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发现其实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里面也隐藏了许多的小问题。从最开始的从网上挑选模块开始,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是第一次从网上买电子模块,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判断模块的质量,也不清楚都应该向商家索要哪些配套资料,折腾了一个晚上才把模块买了下来。模块到手之后又开始四处搜集相关资料,来了解模块的使用方法。准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了程序的设计,毕竟刚刚经过生产实习的培训,在程序设计阶段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顺利的通过了老师的验收。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还深深的体会到了技术的重要性。这次课程设计所用到的模块都是从网上买的,厂家在制作模块的过程中,已经将模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的集成化,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样使用起来会很方便。但作为一个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总是有点不太习惯这种“傻瓜”式的用法,按道理说,我们应该完全有能力去自己设计这样的功能模块,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下别人做好的东西。也正是因为现在的我们缺乏这种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们只能去用一下别人做的东西,而没法真正的自己创造。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要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兼顾自己实践能力的锻炼,能够实实在在的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火灾自动警报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本论文是针对里和顺园旧楼改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日益紧,促使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其火灾的危险性和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一套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生命财产的有利保障,是能否快速准确地发现火情,把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消防设计,论述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除了这一大系统中所包括的编码感温探测器、编码感烟探测器、火灾紧急报警、地址式报警按钮、报警指示灯、手动报警按钮等外,水流指示器、带监视信号的检修阀、防火卷帘门等。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火灾探测器;高层建筑

目录 第一章引言..................................................................... - 1 - 1.1建筑情况及方案确定........................................................ - 1 -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 - 1 - 第二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 - 3 -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 - 3 -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 3 - 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功能 ..................................................... - 5 - 第三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 .................................................... - 6 - 3.1 区域报警控制系统 ......................................................... - 6 - 3.2 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 - 6 - 3.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 - 7 - 第四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 10 - 4.1系统选型................................................................. - 10 - 4.2 防火区域和报警区域 ...................................................... - 10 - 4.2.1 防火分区定义 ...................................................... - 10 - 4.2.2 防火分区的划分 .................................................... - 11 - 4.2.3 报警区域的划分 .................................................... - 14 - 4.3 火灾探测器.............................................................. - 14 - 4.3.1火灾探测器种类..................................................... - 14 - 4.3.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 16 - 4.3.3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 20 - 4.4 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 ...................................................... - 21 - 4.5 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 - 21 - 4.6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 - 22 - 4.7 消防专用的设置 .......................................................... - 24 - 第五章消防联动的设计 ........................................................... - 26 - 5.1 消防水泵................................................................ - 26 - 5.2 电动防火卷帘 ............................................................ - 27 - 5.3 防烟、排烟设施 .......................................................... - 28 - 结束语.......................................................................... - 30 - 致............................................................................. - 31 - 参考文献........................................................................ - 32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论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论文 绪论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1)研究意义 火灾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灾难性问题。它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区都可能发生.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智能化的大型建筑物—智能建筑。由于建筑物、构筑物应用材料的多样性,各类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易燃材料增多,加之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火灾的危险性日益增加,火灾次数、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逐渐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高度和数量都飞速的增长,建筑的高度越高,其火灾危害性就越大,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所以智能建筑消防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消防系统在整个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消防”己经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专门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当今世界,由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消防系统的发展。现代消防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己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代消防系统中采用了先进的火灾探测器探测火情,自动确认火灾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设备、指挥灭火。 自动化消防系统的设计,涉及到许多领域和学科,如核物理、微电子、信息科学、通讯、网络、图像处理、建筑暖通、电气等,并且已经大量融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现代自动控制技术。总之,现代消防系统适应了高层建筑的需要,是人们高度防火意思的体现,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高度结晶。 因此,如何针对智能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解决方案,使智能建筑朝着节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让建筑智能化技术为中国建设提供更加安全、方便、舒适和成本适中的建筑物和建筑群,为人民创造更多无愧于信息时代的高智能化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使智能建筑朝着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的主流方向发展。而我国正处于创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隐患,肩负安全防范重任,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如何实现对智能建筑中火灾隐患的高效控制,其意义深远。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全国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用户对火灾报警以至自动消防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多起火灾事故的分析,排除水压不足等因素外,现有的消防隔断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关键。 本文基于上述考虑,通过研发全自动智能防火卷闸门电气控制系统,满足了防火卷闸门的各种动作状态要求,也满足了用户的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发生时,控制防火卷闸门可靠、准确地运行,实现防火卷闸门的一步降或二步降,达到分区防火,控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防火卷闸门控制方式主要分为手动调整自动与联动等各种控制方式同时预留和上位机的通 讯接口,为自动消防系统作好前期准备。 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检测出信号,通过控制电路使电话自动拨号(119),并报告现场地址。这对有效、快速扑救具有积极意义。本系统适用于各种消防环境,尤其适合于不能用水做灭火介质的地方,如图书馆、档案馆、计算机房等处。因单片机集成度高,故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1.2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楼宇自动化范畴,是当前楼宇自动化的一个主要构成系统。其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火灾报警技术是预防火灾的一项基础工作,应用范围广泛。报警早,损失少,不仅对发生火灾的单位和个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及时扑灭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形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很难精确划分为几种固定的模式。火灾自动报警技术趋向于智能化系统,这种系统可组合成任何形式的火灾自动报警网络形式,既可以是区域报警系统,又可以是集中报警系统或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形式。 所谓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当是:使用探测器件将火灾发生期间所产生的烟、温、光等信号以模拟量形式,连同外界相关的环境参数一起传送给报警器,报警器再根据获取的数据及内部存储的大量数据,利用火灾模型判据来判断火灾

火灾自动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1.1 火灾报警器的起源和发展 火灾作为危害人类生存的大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火灾隐患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早期发现火灾的方法,以便控制和扑灭火灾,减少损失,保障生命安全。火灾报警器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而研制出来的,已成为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现代化建筑中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尤为重要。近年来,各部门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日益增多,而且对其功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给我国消防工作带来新课题,并将进步促进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的发展[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基于单片机有体积小、功耗小、成本低、价格廉以及控制功能强等,它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目前国内各种家用电器已普遍采用单片机控制取代传统的控制电路,做成单片机控制系统,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等的控制器。在办公自动化领域,现代办公室中使用的大量通信、信息产品多数都采用了单片机,如通用计算机系统中的键盘译码、磁盘驱动、打印机等。在商业营销领域,已广泛使用的电子称、收款机、条形码阅读机、仓储安全监测系统等中已纷纷采用单片机构成专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如工业过程控制、过程监测、工业控制器及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除一些小型工控机外,许多都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单机或多机网络系统,在智能仪表与集成智能传感器传统的控制电路及汽车电子与航空航天电子系统方面同样都用到了单片机[2]。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这必将导致传统的单片机技术的日益革新。在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现代火灾报警器就是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部件完成的。 1.2 开发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意义 由于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受到开关量探测器工作原理的限制。尽管开发人员常常通过多种确认的方法来消除误报警,但也无法从根本上动态的反映出火灾变化的全过程,更不能实现对监视现场的环境进行自动学习,积累“经验”,从而准确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引言 (2) 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 (2)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4)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4)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5) 3系统的设置 (5) 3.1 区域报警控制系统 (6) 3.2 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6) 3.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7) 4PLC原理 (8) 4.1 PLC的选择 (8) 4.2 PLC 的程序设定 (9)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10) 5.1 系统的选型 (11) 5.2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11) 5.3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2) 5.4 消防联动的设计 (13) 5.4.1 消防联动系统的组成 (14) 5.4.2 消防联动系统的功能 (14) 5.4.3 消防联动控制装置 (14) 6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摘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FAS)是当今现代化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火灾发生初期它能及时的发出信号,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提供重要保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其他辅助功能装置组成,火灾发生时它把烟雾、温度等物理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向人们发出警报,以便于人们尽早疏散,采取灭火措施。本设计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消防联动的分析,将PLC技术应用到本系统中,以PLC 为核心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关键词:火灾;PLC;自动报警;消防联动 1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居民楼、大型商场,医院等各式建筑随处可见,但同时带来的还有突发事故发生时人们生命和财产的不安全性。火灾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威胁尤其严重,因此人们对火灾的预防愈发的重视。在一座建筑中安全有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生命和财产的保障,设计出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才能减少火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损失。 我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智能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充分认清现状,不断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 如今现代化建筑都朝着大型化、高层化及复杂化方向发展,消防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运而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与戈火灾自动报警区域惊醒连接,以达到及时报警、及时灭火的目的。其主要功能包括: (1)自动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将火灾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转变成电信号,传递到火灾报警控制器。 (2)显示火灾报警部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显示盘可以显示出火灾发

火灾报警系统毕业论文

火灾报警系统毕业论文 火灾报警系统毕业论文 引言: 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 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将探讨火灾报警系统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火灾报警系统的原理 火灾报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感知火灾信号并及时发出警报的装置。其原理主要包 括火灾传感器、信号处理和警报输出三个部分。火灾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烟雾、温度、火焰等火灾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信号处理部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 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是否触发警报。警报输出部分通过声音、光线等方 式发出警报信号。 2. 火灾报警系统的技术 2.1 火灾传感技术 火灾传感技术是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火灾传感技术包括 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通过感知空气中的烟雾浓 度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超过设 定阈值时触发警报。火焰传感器则通过感知火焰的光谱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2.2 信号处理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在火灾报警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需要进 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是否触发警报。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模式识别、数

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可以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准确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2.3 警报输出技术 警报输出技术是将火灾报警信号传递给用户的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警报输出 技术包括声音、光线和通信等。声音警报通过发出高频声音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光线警报则通过闪烁的灯光来提醒人们。通信技术可以将报警信号传递给相关 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 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火灾报警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厂房等。在住 宅中,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居民采取逃生措施。在商业建筑中,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通知员工和顾客,帮助他们迅速疏散。在工业厂房中,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通知工人并采取灭火措施,避免火灾蔓延。 4. 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火灾报警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来的火灾报警系 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 自动监控和管理,实现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同时,火灾报警系统与其他智能 设备的融合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例如与家庭安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的联动,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护。 结论: 火灾报警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火灾报警系统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使火灾报警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人们提供更加

火灾报警系统毕业论文

e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英文)Intelligent fire alarm and control system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陈洋 学号************ 指导教师李建民 2006 年 6 月 15日 q

e q 目录 文献综述 (3) 摘要 (6) Abstract (6) 第一章绪论 (7) 1.1 课题的开发景 (7) 1.2 课题设计的意义 (7) 1.3 课题完成的功能 (7) 1.4 课题的设计方案 (8)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理 (9) 2.1 系统组成原理 (9) 2.2 系统原理设计框图 (10) 2.3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 (10) 第三章传感器电路及其接口 (10) 3.1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10) 3.2 气体、门磁开关和温度传感器 (11) 3.2.1 气体传感器 (11) 3.2.2 门控传感器 (12) 3.2.3 温度传感器 (12) 3.2.4传感器的接口电路 (13) 第四章传感器的放大电路 (17) 4.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17) 4.2差动放大电路 (18) 4.3差动放大电路 (19) 第五章ADC0809芯片简介及接口 (20) 5.1 ADC0809芯片简介 (20) 5.2 ADCADC0809模数转换器的引脚功能 (21) 5.3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21) 5.4 ADC0809与单片机接口 (22) 第六章 AT89C51单片机性能介绍 (23) 6.1 主要特性 (23) 6.2管脚说明 (24) 6.3振荡器特性 (25) 6.4芯片擦除 (26) 6.5 声光报警模块 (26) 第七章系统软件设计 (27)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外 文翻译文献 nal electronic fire alarm system relies on sensors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a fire and trigger an alarm。which can alert people on the scene or notify the authorities through a special electric cable。Over the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alarm devices has led to a wide range of ns for different ns。particularly in the civil domain. One popular type of alarm system is the infrared alarm。which has gained n due to its ability to detect fires without us infrared signals。making it more secure。Infrared senso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light survey and hot survey。based on their n mechanism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re alarm systems。many modern devices also incorporate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wireless n。remote monitoring。and intelligent analysis。These features enable faster response times and more accurate n。which

毕业论文火灾自动报警

毕业论文火灾自动报警 毕业论文主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应对火灾风险,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基于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火灾相关指标,并在火灾发生时自动报警,提高火灾应对和救援效率。本论文对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和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火灾并及时报警,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引言: 火灾是指自然界过火的现象,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提高火灾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火灾报警系统是一种重要的防火和救援工具,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本论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提高火灾应对和救援效率。 一、系统设计原理 1.1 系统概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和报警设备等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火灾相关指标进

行监测和分析,一旦监测到火灾,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1)传感器:负责对火灾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如温度、烟雾等。 (2)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触发报警机制。 (3)通信模块:负责和报警设备进行通信,将报警信号传输给相关人员。 (4)报警设备:如声光报警器、警报器等,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二、系统硬件实现 2.1 传感器选择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需要选用适合的传感器对火灾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从而及时发现火灾的存在。 2.2 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触发相应的报警机制。在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节能性等因素。 2.3 通信模块选择

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摘要:楼宇火灾是一种严重的安全威胁,为了提高楼宇火灾的检测和警报能力,本论文设计了一个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网络、中央控制器和报警装置三部分组成。传感器网络负责监测楼宇内的温度、烟雾等参数,中央控制器负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报警装置负责及时发出警报。通过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在楼宇火灾报警方面可以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楼宇火灾报警系统,传感器网络,中央控制器,报警装置 1.引言 楼宇火灾是一种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火灾形式。在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往往需要人工巡检或人工报警来发现和响应火灾事件。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人为疏忽、误报等问题,且响应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楼宇火灾的检测和警报能力,本论文设计了一个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 2.系统设计 2.1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网络是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传感器网络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个传感器节点负责监测楼宇内的温度、烟雾等参数。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中央控制器。 2.2中央控制器 中央控制器是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传输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中央控制器

通过识别火灾特征,判断是否发生火灾事件,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 中央控制器还可以记录和存储历史火灾事件的数据,以供后续分析和改进。 2.3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是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输出部分。报警装置负责及时发 出警报,以提醒楼宇内的人员注意火灾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报警 装置可以采用声光报警器、短信报警等形式,以便尽快引起人们的注意和 响应。 3.系统实现 本论文利用Arduino等开源硬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楼宇自动火灾报警 系统的原型。在原型系统中,传感器节点采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中央控制器通过串口通信接收传感器节点传输的数据,通过逻辑判断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事件,并通过串口通信将报警信息 发送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通过蜂鸣器和LED灯进行警报。 4.系统测试与评估 本论文对设计的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测试结果 表明,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火灾事件并发出及时的警报。系统的误报率和漏 报率较低,响应速度较快。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5.结论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楼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网络、中央控制器和报警装置等技术手段,能够提供更 加可靠和高效的楼宇火灾报警解决方案。然而,本论文的研究还有一些不 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毕 业论文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系专业级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姓名徐开发学号 指导教师(签名)邱君海 二○一六年月日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诚信承诺书 本人慎重承诺: 我所撰写的设计(论文)《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没有剽窃或抄袭他人的论文或成果。如有剽窃、抄袭,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成果归属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 年月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徐开发 [摘要]本论文是针对龙华里和顺园旧楼改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使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其火灾的危险性和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一套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生命财产的有利保障,是能否快速准确地发现火情,把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消防设计,论述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除了这一大系统中所包括的编码感温探测器、编码感烟探测器、火灾紧急报警电话、地址式报警按钮、报警指示灯、手动报警按钮等外,水流指示器、带监视信号的检修阀、防火卷帘门等。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火灾探测器;高层建筑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火灾自动报警器系统是随时警惕火灾、及时报警和输出联动灭火信号的忠实兵。该系统的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六个方面:探测器的选型、单片机的选取、接口芯片的选取、报警装置的设计、电源的设计以及联动消防装置的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火灾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收到报警信号后,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打开消防联动装置。本设计的检测装置由离子感烟探测器UD-02和与之配套的专用集成电路DQ-295等组成,通过对现场的火灾参数采集,模/数转换,地址编码,然后传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相应的运算处理,判断现场是否发生火灾。这种信号处理方式将单片机用于火灾模式判别,可以根据火灾发生时,火灾参数的发展变化规律来识别真假火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定值判别方式,有利于提高火灾判别的准确性。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测控制消防联动

第1章引言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 (2) 第2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 4 -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 4 -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5 - 2.2.1 火灾探测器...................................................................................................................... - 5 - .2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 5 -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6 - 火灾报警按钮................................................................................................................................ - 6 - 火灾报警控制器............................................................................................................................ - 7 - 火灾报警控制器分类............................................................................................................................ - 7 - 报警控制器的功能........................................................................................................................ - 8 - 第3章系统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 - 9 - 3.1 系统原理........................................................................................................................................ - 9 - 3.2 系统设计...................................................................................................................................... - 9 -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 - 9 - 系统总构架设计.......................................................................................................................... - 10 - 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 - 11 - 4.1 硬件的组成................................................................................................................................ - 11 - 4.2 烟雾信号采集模块.................................................................................................................... - 11 - 4.2.1 离子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 - 11 - 4.2.2 UD-02型离子感烟探测器............................................................................................. - 14 - 4.3 离子感烟探测器专用集成电路DQ-29 5..................................................................................... - 15 - 离子感烟雾火灾报警应用电路.................................................................................................. - 17 - 单片机控制中心.................................................................................................................................. - 18 - 时钟电路和工作方式.................................................................................................................. - 18 - 中断系统...................................................................................................................................... - 19 - 声光报警模块...................................................................................................................................... - 20 - 4.5.1 LED显示器....................................................................................................................... - 21 - 4.6 接口芯片8243........................................................................................................................... - 21 - 4.7 电源系统设计............................................................................................................................ - 22 - 消防联动装置...................................................................................................................................... - 23 - 第5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 25 - 主程序设计.......................................................................................................................................... - 25 - 读数子程序.......................................................................................................................................... - 25 - 5.3 核对子程序................................................................................................................................ - 26 - 5.4 查找报警电子程序.................................................................................................................... - 27 - 5.5 显示及报警子程序.................................................................................................................... - 28 - 第6章总结与展望.................................................................................................................................. - 30 - 6.1 总结.............................................................................................................................................. - 30 - 系统展望.............................................................................................................................................. - 30 - 致谢信.......................................................................................................................................................... - 31 - 参考文献...................................................................................................................................................... - 32 - 附录.............................................................................................................................................................. - 3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