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画

上海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画
上海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画

《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把握诗中出现的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并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学会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把握诗中出现的反义词。会正确地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单元学习目标(第五单元)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大自然”和学校生活进行编写的。本单元选择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和《升国旗》。五课识字内容。内容意在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校生活内容意在让学生认识学习用品,了解其功能和作用,从而热爱学习;通过在校内升国旗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会挖掘更多的识字、写字的方法,语文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会认60个生字,会写“水、去、来”等23个字,认识“辶、10个偏旁。 2.五篇诗文都是浅显易懂的,节奏感强,非常适宜朗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感受朗读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认识。

3.让学生从诗文对子中感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而热爱大自然。 4.通过对学校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要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时分配 1.《画》…………………………………………………………2~3课时 2.《大小多少》……………………………………………………2~3课时 3.《小书包》…………………………………………………………2~3课时 4.《日月明》…………………………………………………………1~2课时 5.《升国旗》…………………………………………………………2~3课时 语文园地五…………………………………………………………4~5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角色,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提倡学生多方式,多角度地识字,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

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画》优秀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谜语诗。四行诗句描述了一幅画呈现的事物景色,形成谜面,形象生动。诗歌语言浅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的兴趣。 2.课文配有一幅装裱了的中国水墨画,画中描绘的景物与诗句一一对应,在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同事,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意思,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走之底和斜刀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 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了解。 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画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6画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背过不少儿歌,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谜语)《我会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生说“手”)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观察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你来看一看都有什么这些景你觉得美吗美丽的景色就像画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画》,这篇课文中也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自学生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诗中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二)检查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用红色标出生字。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加上拼音后指名学生领读,要求大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3)开火车、齐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以抢读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说,老师总结)。 4.再用生字口头组词。 四、精讲点拨,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学习质疑。(我们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 如: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为什么近着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么春天去了,花没有谢掉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等。你喜欢把哪句诗讲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提问,观看屏幕,理解诗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本组教材是围绕“大自然”和学校生活进行编写的。本单元选择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和《升国旗》。五课识字内容。内容意在培养学 生了解大自然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校生活内容意在让学生认识学习用品,了 解其功能和作用,从而热爱学习;通过在校内升国旗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 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会挖掘更多的识字、写字的方法,语文素养得 到不断地提升。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五”。 课题内容简说 画 这首诗围绕谜底“画”,抓住了事物形象生动的特征,描写了画上的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大小多少本课用四组句子,区分“大小”“多少”两组词语,再配以图来解说,使学生清楚明白。 小书包 本课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认识学习用品及各自的用途。在生活中识字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懂得从小要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月明本课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升国旗 这篇识字课文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懂得每当升国旗时我们要向着国旗立正、敬礼,培养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1.会认60个生字,会写“水、去、来”等23个字,认识“辶、”等10个

偏旁。 2.五篇诗文都是浅显易懂的,节奏感强,非常适宜朗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感受朗读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认识。 3.让学生从诗文对子中感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而热爱大自然。 4.通过对学校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要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 1.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画》…………………………………………………………2~3课时 2.《大小多少》……………………………………………………2~3课时 3.《小书包》…………………………………………………………2~3课时 4.《日月明》…………………………………………………………1~2课时 5.《升国旗》…………………………………………………………2~3课时 语文园地五…………………………………………………………4~5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角色,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提倡学生多方式,多角度地识字,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底”“斜刀头”两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画上都有什么?(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把话说完整“我看到画的上面有……,下面有……”)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画导入,旨在让学生了解观察顺序,同时为本课学习谜语诗做铺垫。也

可以用谜语儿歌来导入,调动学生猜谜的积极性。因为本课的内容是学生喜欢的题材,所以导入部分的设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初读故事,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选看近听有色无声春去人来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正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3)说说记字方法。 4.(出示课文)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 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 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 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 -- 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 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 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 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 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 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 )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 惊。 )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 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图上还有 --)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 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