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

工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
工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

2018年工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

围绕打造“*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目标,以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加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建成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基地、B12生产基地、土霉素碱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路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科技孵化中心,努力发展与园区配套的物流产业,形成以新兴工业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聚集区。“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到18年,工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单晶硅实现销售收入200亿,生物制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0亿,机械电缆20亿,纺织服装10亿,现代物流及其它行业7亿),财政收入超10亿元。具体是: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

依托单晶硅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太阳能产业。一方面充分考虑我省将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形成的太阳能电池需求市场,依托园区单晶硅的优势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太阳能研发中心的科技优势,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即形成从晶体生长-切方-切片-太阳能电池片的产业链。以单晶硅为原料,以*有限公司为龙头,配套发展半导体制造业。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利税达到5亿元以上。

寻求协作配套,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积极寻求与*市国家级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合作,一方面围绕太阳能光伏发电,着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充电器、路灯、交通灯、警示灯和与之相配套的蓄电池、逆变器、充电控制器、输电测量、监控显示器等项目,围绕邢台市风机设备生产,配套建设风机零部件、发电机及相关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围绕新能源利用,建设新能源汽车装备配件、生物质能生产装备、天然气汽车改装等项目。到“十二五”末,单晶炉总数达到1812台,单晶硅棒年产能达到21744吨;单晶铸锭炉达到300台,准单晶产量达到10440吨;多线切割机总数达到549台,单晶硅片年产能达到13.2亿片;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达到78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年产能达到3000MW;单晶炉、石英坩埚、石墨件、光伏耗材及包装制品等配套产业随光伏主业相应扩能。到“十二五”末,*光伏基地18年销售收入将达200亿元,利税

10亿元。

2、生物医药产业

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依托*、*两大集团,规划建设全省高端医药产业园,引领全省医药产业,特别是生物制药产业的提效升级和自主创新,从玉米深加工到生物制药工程,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两大集团计划到18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50亿、*30亿),利税5亿元(*3亿、*2亿)。

3、装备制造产业

做大做强电线电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根据周边市场情况,拓宽产品品种,提升电缆行业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发展专业化协作,实现电缆行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增强行业及产品的优势竞争力。重点支持*线缆集团公司500KV超高压电缆、*铝合金电缆、*光缆生产项目提升带动区域品牌。中远期结合我省及我国核电工业发展,积极参与核电电缆的研发与生产,拓宽产品领域。

培育发展成套电力输送设备。以现有电线电缆产业为基础,抢抓我省大力发展光伏电站、风电机遇,将750kV、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变压器、电抗器、光电互感器、全封闭组合电器、电瓷、110kV及以上电缆附件等做为重点,着力发展成套输变电设备,提高成套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竞争力。

选择发展机械零部件制造业。依托现有*、*、*、*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医疗器械、汽车配件、农用车配件、农机具、汽车水泵、阀门等产品。重点落实支持*年产万台玉米收获机项目、*数控镗床生产项目机床、*天地X光机和*集团汽车门框项目,争取早日投产达效。

二、纺织服装业

产、学、研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合作,出台财政扶持激励政策,鼓励*、*、*等骨干企业建立研发培训中心,并积极开展产品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咨询服务等业务,提升*、*、*、*服装等骨干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带动园区其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品结构。针对全县纺织服装业目前存在的同类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生产不足等问题,在稳定现有优势产品生产基础上,细分目标市场,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鼓励*、*、*、*等服装企业积极引进CAD、CAM、ERP先进技术和自动裁剪等先进设备,提高设计水平及产品档次。

争创自主品牌,实施名牌带动。以*、*、*、*等服装业为龙头,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充分利用*、*、*、*等现有品牌,逐步由来料加工、外协加工、贴牌加工提升到拥有自己的品牌。

三、食品产业

大力发展乳制品、高端食品。以*乳业为基础,严格按照《乳制品产业准入条件》进行布局,加快与*乳业的合作,推动*乳业公司日产3000吨液态奶产品的链条延伸,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重点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产业品牌,力促*食品快速做强做大,力促*38万吨多功能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四、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工业区要充分利用区内外现有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医药物流中心、大型物流园建设步伐,建设*区综合物流中心,以信息平台建设和采购中心建设为重点,提高物资流通效率,促进产业增值,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构建起现代制造-现代物流混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区。

2、综合服务业

商务服务区。针对本工业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法律、财务服务业,技术、咨询、评估服务业,市场交易中介服务业,劳务中介服务业,广告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业。建设现代化的商务中心,积极吸引知名中介单位入驻工业区,为企业及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商务服务。

产业孵化。以即将开工的*科技孵化器项目建设为依托,为现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咨询以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从而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培育和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建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支撑。

中国版收入倍增计划面临三个难点

基,为国民收入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建立制度前提。 全民共有资产占社会资产的大部分,其利息和租金就可以充分满足社会保障开支,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也就是说,中国的劳动者在面向市场的时候,不是像其他国家的劳动者那样一无所有,而是巨额全民共有资产的主人之一。他们没有必要通过强制储蓄、商业保险的方式积累所谓社会保险基金,只要落实了他们对共有资产的产权,就可以一步到位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而长期以来,由于全民共有资产的数量不清,租金和利息没有独立的账户,以土地批租、政策优惠等多种形式被国内外的少数人巧取豪夺,几乎丢掉了中国特色。为了制止这种从根本上断送我国的社会主义前途,不宣而战的私有化,我们必须大喊一声“立正”!立即停止土地批租,实行年租制,所有全民资产都必须有偿使用,任何所谓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都必须由财政开支,不能拿全民共有资产送礼。 当务之急的是,普查核实全民共有资产的数量,作为年度指标通告全民;明确全民共有资产必须有偿使用,租金和利息水平与私人资产一视同仁,按市场价格收取,不能减免。应当明确,全民共有资产的收益不是税收,政府无权直接当财政收入支配,必须以资产税(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向全民资产管理部门收取,专款专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体公民都必须申报财产,任何财产都不能减免税收。不核实人们的资产,税收就失去了客观标准,造成税负不公。我们应该向全体公民讲清楚,不以财产申报制度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实行目标补贴、按需分配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公平,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李摘)中国版收入倍增计划面临三个难点 刘金贺在《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8月30日撰文:同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条件相比,中国收入倍增计划尚面临如下难点: 一是民营企业关。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资本属私人所有,有可能拒绝实施政府提出的工资倍增计划。从现实情况看,民营企业涨工资的权力完全掌握在企业老板的手中,几年前出台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许多民营企业中形同虚设。 二是垄断企业关。通过资源垄断等非劳动因素获得巨额利润的垄断企业,其员工的平均工资早已大大超过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如果继续上调工资将扩大收入差距。有数据表明,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少数国有金融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更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垄断企业若执行工资倍增计划,必然会用足用活政策,最终很可能导致更大的分配不公。 三是物价关。伴随收入倍增,有可能产生物价“倍增”,事实上将抵消甚至恶化低收入者的生存状况。现实生活中,物价上涨过快,工薪收入家庭面临着看病贵、子女入托贵、上学贵以及日常生活开支不断加大的问题。特别是事关民生的房价,年年攀升,不少城市的房价不断“倍涨”,因此即使大部分人实现了工资倍增,如果衣食住行的基本物价得不到有效控制,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倍增计划怎样实施 短期看,政府已采取如下措施着手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症结: 一是调整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推进工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按照全国总工会的目标:从2010-2012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基本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其中,2010年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60%以上;2011年覆盖率达80%以上。对未建工会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努力提高覆盖比例。7月20日,全国总工会发布消息,今年全总将投入1000万元,在10个工会试点聘用专职工会人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从长期来看,计划成功实施须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发展理念上:政府层面必须由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向居民收入增长的发展目标转变,抛弃现在的“唯GDP”发展理念。 二是公共品提供上:要加大公共品投资比重,增加国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将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等作为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方式。 三是企业效率提升上:破除“国进民退”的格

工业用水标准

工业用水标准 电导率≤10μS/CM动物饮用纯水(医药)、普通化工原料配料用纯水、食品行业配料用纯水、普通电镀行业冲洗用去离子纯水、纺织印染用除硬脱盐纯水、聚脂切片用纯纯水、精细化工用纯水、民用饮用纯净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导率≤4μS/CM电镀化学品生产用纯水、化工行业表面活性剂生产用纯水、医用纯化水、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用纯水、民用饮用纯净水、普通化妆品生产用纯水、血透纯水机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5~10MΩ.CM锂电池生产用纯水、蓄电池生产用纯水、化妆品生产用纯水、电厂锅炉用纯水、化工厂配料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0~15MΩ.CM动物实验室用纯水、玻壳镀膜冲洗用纯水、电镀用纯纯水、镀膜玻璃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5 MΩ.CM医药生产用无菌纯水、口服液用纯水、高级化妆品生产用去离子纯水、电子行业镀膜用纯水、光学材料清洗用纯水、电子陶瓷行业用纯水、尖端磁性材料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7 MΩ.CM磁性材料锅炉用软化纯水、敏感新材料用纯水、半导体材料生产用纯水、尖端金属材料用纯水、防老化材料实验室用纯水、有色金属,贵金属冶炼用纯水、钠米级新材料生产用纯水、航空新材料生产用纯水、太阳能电池生产用纯水、纯水晶片生产用纯水、超纯化学试剂生产用纯水、实验室用高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8 MΩ.CM ITO导电玻璃制造用纯水、化验室用纯水、电子级无尘布生产用纯水等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出水电导率≤10μS/CM的纯净水,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 用纯水等,生产制造出水电导率≤5μS/CM的电镀用纯水设备、蓄 电池用水设备、镀膜玻璃钢纯水设备、生产制造出水电导率0.110μ S/CM的导电玻璃制造用水,实验室用超纯水。生产出水电阻率在 5-10MΩ.CM的锂电池、蓄电池生产用水,10~15MΩ.CM的电镀用水,光学材料清洗用水等等,生产制造电阻率≥17 MΩ.CM 磁性材料锅炉用软化水、敏感新材料用水、半导体材料生产用水、尖端金属材料用水等。生产制造电阻率≥18 MΩ.CM ITO导电玻璃制造用水、化验室用水、电子级无尘布生产用水等 制取高纯水的主要工艺为反渗透+EDI工艺和反渗透+抛光混床工艺或反渗透+EDI+抛光混床工艺,出水水质最小电阻率能达到10M Ω.CM,电阻率能达到18.5MΩ.CM,生产用纯水各行业标准不一,比如电池行业至少需要电阻率达到10MΩ.CM,电镀行业用水、镀膜玻璃用水一般要求达到15MΩ.CM,纯净水生产,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用纯水一般只需达到电导率≤10μS/CM即可,一级反渗透工艺即可达到电导率≤10μS/CM,所以订购纯水设备,纯净水设备时先了解水质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然后再咨询厂家工艺的可行性及效益性,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预期的纯水水质标准。 反渗透设备出水水质在各行业应用: 电导率≤10μS/CM 普通化工原料配料用水、食品行业配料用水,普通电镀行业冲洗用去离子水、纺织印染用除硬脱盐纯水、聚脂切片

高耗能行业的定义

高耗能行业 高耗能行业:所谓高耗能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比较高,能源成本在产值中占成分比较高的产业,也可称为消耗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当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就具体行业而言,化工产品:本次出口关税调整中涉及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化学品范围较广,出口退税取消的涉及385 个品种,主要包括基础石化产品,基础无机化工原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以及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等;出口退税下调到5%的有239 个品种,主要包括基本有机基础产品、各类助剂、塑料、农药、橡胶和粘胶纤维等。这对于出口比例较高的磷化工公司盈利的负面影响较大,如兴发集团、澄星股份等。对于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而言,钢铁和有色金属产品基本上是每次关税调整的主要对象。但就调整商品清单显示,此次调整涉及的钢铁产品主要为钢管、空心异型材制品、钢轨等钢铁制品,调整方案是一般焊管取消现行13%的出口退税,除石油套管之外的不锈钢管、无缝钢管、钢轨等钢铁制品一律将现行13%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5%。鉴于此次调整主要针对钢管相关品种,而钢管在钢材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并大,因此对钢铁行业影响有限。另外,本次出口退税涉及到有色金属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出口

退税全部取消;二是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除已经取消和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以及铝箔、铝管、铝制结构体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显然将对从事电解铝生产的上市公司产生不小的压力,如焦作万方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定义当前受到国家政策关注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水泥行业等。 按国家统计分类,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要是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广东省主要有:1.火力发电厂、2.石油化工行业、3.水泥产品、4.制浆造纸产品、5.钢铁生产、6.有色金属主要产品、7.建筑陶瓷瓷质砖、8.平板玻璃。

沈阳市城市重点工业行业用水状况论文

沈阳市城市重点工业行业用水状况分析【摘要】主要利用2007年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重点工业源筛选方式,分析了沈阳市城市重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状况,课题对污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了重点行业能耗总量,为全市总量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重点工业行业;用水状况 【abstract】the main use of the major industrial sources of pollution source census in 2007 screening, analysis of shenyang city major industries, energy consumption, subject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pollution census data,statistical key industries for the city’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total emission reduct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key words】survey of pollution sources;major industrial sectors;water status 0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保工作,尤其是污染控制及减排工作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及重视。但由于地域不同城市发展方向不同,每个城市的主要工业行业均有所不同。2007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对象涉及了3大门类39个行业所有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普查所涉及的行业、源类以及各种基础信息数据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普查初步成果是以2007年为普查基准年的第一次全国污

武汉工业发展_十三五_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武汉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背景 “十三五”是武汉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经济总量“万亿倍增”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时期,也是武汉工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进一步发挥工业在城市经济升级版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依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组织编制了《武汉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规划武汉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定位、规模、布局、建设时序及重点项目,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规定,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7年2月委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君邦公司”) 承担武汉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规划概述 2.1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武汉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和新城区。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2.2规划战略导向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武汉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高端发展。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先进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坚持把提质增效作为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推动工业向高端发展的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创新设计、制造技术及生产方式,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度,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在4月18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中国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职工工资“倍增”。而此前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即增长7%以上,达到10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翻番,这也被不少学者解读为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 两个版本尽管在时间和增速上有所不同,但着眼点都是要在今后若干年的时间段内,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三个背景 有三个方面的背景,推动中国政府提出了这一倍增计划。 背景一: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和职工收入的裹足不前已成为诱发社会问题的要因。一方面是GDP和财政收入的高增速,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滞后。数据显示,2006~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4%,同期财政收入增速则达21.48%,但过去5年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9。7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只有8.86%。剔除年均2.96%的物价上涨幅度,城乡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仅为6.76%和5。9%。经济快速增长和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改革分配制度以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要素. 背景二:希望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通过工资倍增以缓解或稀释泡沫。目前中国经济备受通货膨胀的困扰,但另一方面,在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指导下大上项目和基建造成的债务快速积累,两者的矛盾使得中央政府和货币当局在紧缩还是宽松方面投鼠忌器,缩手缩脚.出于对经济增长滑坡和金融风险的担忧,政府对于折中的通过提高职工工资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缓解通胀造成的民怨,一方面又希望资产泡沫能慢慢消除。从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央行对于利率工具的使用十分谨慎,担心过高利率会捅破资产泡沫和加大国有部门债务压力,以至于负利率已经维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随着通胀压力愈来愈大,在通过发改委行政干预价格的同时,政府不得不希望通过提高居民名义收入以减缓通胀造成的社会压力。 背景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迫使中国将目光转向内需。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尽管短期内避免了经济的快速滑坡,但却造成两个更严重的后果:一是非国有部门的发展进一步被压缩;一是过度投资造成今后几年的产能过剩。因此局势造成了中国不得不通过提振内需消化过剩产能。 条件与挑战 从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政府减负的潜力上,中国具备增加居民工资的经济实力。 连续多年的经济高增长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比例的经济基础,换句话说政府与劳动者的分配、国有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分配失衡问题制约着大多数劳动者的工资增长。 中国沉重的个人和企业税赋如果能得到改革,将为增加劳动者工资提供客观上的保障。目前,中国17%的增值税严重制约了企业提高劳动力工资的能力,高额增值税的结果是把收入

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

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 表号:205-5表 T205-5表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1)82号 单位详细名称:20年季有效期至:2013年1月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年月日 说明:1.统计范围: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有资质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以及其他限额以上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填报205-5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下的有资质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以及其他限额以上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填报T205-5表。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按各专业一套表制度执行(市局各专业处报能源处时间:1季度、2季度、3季度季后12日, 4季度次年1月14日前)。 3.本表“上年同期”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从上年同期有关报表中复制,调查单位不用重复填报,但可以修改(未 复制数据的由调查单位填报)。 4.本表甲栏下按《非工业能源消费目录》填报。 5.油品重量单位与容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1)汽油:1升=0.73千克=0.00073吨 (2)轻柴油:1升=0.86千克=0.00086吨 (3)重柴油:1升=0.92千克=0.00092吨 (4)煤油:1升=0.82千克=0.00082吨 (5)燃料油:1升=0.91千克=0.00091吨 6.能源合计=∑各能源品种消费量×折标准煤系数

一、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指标解释 1.电力:指发电机组进行能量转换产出的电能量。 2.煤炭:是指原煤及煤炭加工品的统称。 3.焦炭:是指在高温下由煤经过干馏后所得到的固体产品。 4.管道煤气:是指各种煤气,主要包括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压力气化煤气和以重油或其他石油产品为原料制得的煤气。 5.天然气:天然气是指地层内自然存在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可燃性气体。在动力工业、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冶金、化工各方面有广泛应用。 6.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亦称液化气或压缩汽油,是炼油精制过程中产生并回收的气体在常温下经过加压而成的液态产品。主要用途是石油化工原料,脱硫后可直接做燃料。 7.汽油:汽油是指从原油分馏和裂化过程取得的挥发性高、燃点低、无色或淡黄色的轻质油。汽油按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工业汽油等。 8.煤油:煤油是一种精制的燃料,挥发度在车用汽油和轻柴油之间,不含重碳氢化合物。按用途可分灯用煤油、拖拉机用煤油、航空用煤油和重质煤油。煤油除了作为燃料外,还可作为机器洗涤剂以及医药工业和油漆工业的溶剂。 9.柴油:柴油是指炼油厂炼制石油时,从蒸馏塔底部流出来的液体,属于轻质油,其挥发性比煤油低,燃点比煤油高。根据凝点和用途的不同,分为轻柴油、中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主要作柴油机车、拖拉机和各种高速柴油机的燃料。中柴油和重柴油主要作船舶、发电等各种柴油机的燃料。 10.燃料油:燃料油也称重油,是炼油厂炼油时,提取汽油、柴油之后,从蒸馏塔底部流出来的渣泊,加人一部分轻油配制而成。主要用于锅炉燃料。 11.外购热力:热力是指可提供热源的热水和过热或饱和蒸汽。 12.能源合计:是以上各种能源按实物量乘以折标煤系数,折成标准煤的合计数。能源合计=∑(各能源品种实物量×折标煤系数) 综合能源消费量=电力消费量(千瓦时)×0.1229/1000+煤炭消费量(吨)×0.7143+焦炭消费量(吨)×0.9714+管道煤气消费量(立方米)×0.5714/1000+天然气消费量(立方米)×1.33/1000+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吨)×1.7143+汽油消费量(吨)×1.4714+煤油消费量(吨)×1.4714+柴油消费量(吨)×1.4571+燃料油消费量(吨)×1.4286+外购热力(百万千焦)消费量×0.0341-供热单位热力产出量(百万千焦)*0.0341 13.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能源的数量。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 (1)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既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量不得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除外)。 14.折标系数:全称能源折标准煤的折算系数,标准煤是将不同品种、不同含热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含热量折合成为一种标准含量的统一计量单位的能源。折算的方法是用7000千卡去度量各种燃料、动力能源。折标系数=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克标准煤热值(7000千卡)。 15.取水总量:从各种水源实际提取的新水量。取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用的中水、收集雨水利用、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纯净水、矿泉水等)。 16.自来水:指地表水、地下水等经过供水企业加工处理,经认定达到自来水供水标准,通过城镇自来水管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 意见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武政[2012]31号 【发布部门】武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4.26 【实施日期】2012.04.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 (武政〔2012〕3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提速我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经研究,现就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重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各地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业始终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先进

制造业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是推动工业大发展,实现市十二次党代会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各区(含开发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重大项目为带动、市场应用为重点、专门领军人才为支撑,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显著提升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生成中心,为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奠定决定性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5400亿元,总体规模超过2010年基数的2倍,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33.8%。 --全市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R&D)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开发1000项关键新技术新工艺,实施100个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技术项目,突破100项处于产业链核心或者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支撑和配套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100个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创新服务平台。 --培育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培育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建设10个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集聚园区。 三、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主要路径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1.“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驱逐荷夷 C.哥伦布远洋航行D.麦哲伦环球航行 (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2.明清时期,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措施的是() A.废除行中书省 B.废除丞相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3.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这一形象出自()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4.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5.《诗经》中的诗篇《甘棠》描写了召伯施惠政于民的故事。后人曾用“甘棠”比喻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并沿途栽树,造福百姓的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是指() A.平息倭患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D.抗击洋枪队(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6.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7.1921年7月,中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8.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这源于90年前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斗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次斗争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9.宣传画往往带有深刻 的时代烙印。右图的宣传画() 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10.2017年5月举行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工业行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

1.1.1.1 工业行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行业主要产品的用水定额、用水定额计算方法和统计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业企业的取水及用水管理,可作为取水许可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下达取用水计划、用水及节水管理等工作的依据。 本标准未列出的行业、类别、产品可参照相关或相似的行业、类别、产品的用水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7119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 GB/T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CJ 40 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水量 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 用水定额 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而消耗的新水量。产品指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或初级产品。 4 总则 4.1 用水定额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业经济部门考核企业用水水平和节水程度的指标,是执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的依据。 4.2 用水定额是企业制定生产用水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企业内部考核节约用水的指标。 4.3 本标准规定的用水定额为最高允许值,在实际运用中可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资源条件更合理地确定不大于最高允许值的限制性指标,以满足本地区各行业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 4.4 企业按照本标准进行管理时,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企业水平衡与测试分别按CJ 40、GB/T 12452的规定,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按GB/T 7119的规定。 5 用水行业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参照GB/T 4754的规定,并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将工业用水行业分为门类、大类和小类三级,代码编制方法如下: 小类:按数字顺序编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大类:按数字顺序编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门类:按字母顺序编码,用1位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产业能耗

产业能耗 2007年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担任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充 分显示了我国节能减排形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 的一个较发达省份,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湖北 省经济的发展一直以粗放型为主,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实现经 济增长的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资源过度消耗,污染日趋严重, 生态破坏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进一步发展 的主要障碍。 1能源效率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也迅猛增长,导致了能 源需求的急剧增长。“六五”、“七五”期间能源供应长期持续紧张,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1981年起,节能计划正式纳入 国民经济计划,为贯彻落实该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调 整产业结构、制定节能法规、建立节能管理体系、推动节能技术进步等。我国的终端利用效率得到较显著提升,由1980年的34.4%提升到1997年的45.3%,其中工业方面的终端利用效率从1980年的38.7% 提升到1997年的46.8%。单位GDP产值能耗在短短的20年间下降 63.8%,其中结构节能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在我国1981~1995年期 间所实现的总节能量中,有2/3以上的节能量归因于结构调整。 无论从能源效率、单位GDP产值能耗,还是节能总量分析来看,我国 在20多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能说 明当前的节能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恰恰相反,现阶段的节 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相距甚远(见表1),尤其在开采效率和工业部门的终端利用效率上差别更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 与发达国家不同,高耗能行业比重仍较大;技术和管理落后,企业规 模过小;终端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等。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7.3世界多极化趋势

7.3世界多极化趋势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工业是我市能源消费的大户,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重点耗能企业(年耗能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又是工业能源消费的大户,占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65%以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一指标是”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也是我市”十一五”期间节能工作的奋斗目标。 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强化政府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确保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手段,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加强指导推动,依法监督管理,促进重点耗能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全市”十一五”节能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各重点耗能企业要根据本单位能源消耗情况,制定明确的节能降耗目标,经过实施节能降耗措施,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到末,每万元产值能耗比下降20%以上;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250万吨标准煤以上;部分企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引入国际通行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MC)进行节能改造,开展与国内外EMC公司的实质性合作。 二、节能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各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专责工程师,明确任务和责任,为企业节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节能管理机构名单报市经委环资处)。各企业要将本企业节能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逐级考核,加强监督,强化节能目标管理。 (二)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定期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各企业要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源统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定期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能源消耗情况、用能效率、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每年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两计划两工程”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两计划两工程”加快我市工 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黄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9.30 【实施日期】2013.09.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两计划两工程”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两计划一工程”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2〕88号)文件精神,推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我市工业做大做实做强,实现工业强市战略目标,结合我市产业布局及行业发展现状,现提出“两计划两工程” (即:千亿产业发展计划、主导产业倍增计划、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和企业成长壮大工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对接武汉,比学九江,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壮大规模和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抢抓湖北“黄金十年”发展机遇,发展壮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两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

造、建材、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能源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鼓励大型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特色发展,扶持小微企业配套成长进规,发展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初步建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黄石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壮大发展。做多市场主体,做强支柱产业,做强骨干企业,做大工业园区,做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和规模。 --坚持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依托市内外各类创新资源,推动技术、产品、品牌、管理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发展制高点。 --坚持绿色发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着力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快构建“两型”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丽黄石。 --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领域,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倍增发展。到 2016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40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 1100 亿元,其中,支柱产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产值突破千亿

《山东省重点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讲解学习

《山东省重点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

ICS130.060.25 P 4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1639 —2010 山东省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Norm of water intake for main industri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文稿版次选择 2010-06-25发布2010-08-01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勇毅、高希星、纪亚非、李福林、陈升玉、李福林、赵静、李玉国、党永良、刁希全、黄继文、李雪东、范明元、刘海娇、黄延军、韩合忠、王瑞雪、刘开非。

山东省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1 范围 本标准包括了山东省重点工业行业取水定额的术语、原则、单位产品取水量的计算方法和重点工业行业(电力、造纸、冶金、化工、纺织、煤炭、酿造、医药、机械)的取水定额。 本标准是山东省各级政府和部门编制和下达用水规划和计划、评估节水工作、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日常取用水管理和实施取水许可管理的基本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7119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7367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 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 18916 取水定额(所有部分); CJ 21-1987 企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利部,2007年4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水量 采用GB/T 12452中新水量定义,即新水量是指企业内用水单元或系统取自任何水源被该企业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 取水量 企业从各种水源提取的新水量,包括主要生产取水、辅助生产取水和附属生产取水。 注1:工业生产的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淡化海水、企业内部的再生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 3.3 取水定额 取水定额是针对取水核算单位指定的、以生产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为核算单元的合理取水的标准取水量。 注2:产品指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或初级产品;对某些行业或工艺(工序),可用单位原料加工量为核算单元。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府〔2010〕16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 (2010~2012年) 根据《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全市加快转型升级现场交流推进会精神,围绕“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的要求,抢抓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计划(2010~2012年)。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按照“跨越发展、三年翻番”的要求,全力推进以纳米技术研发应用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和强化产业链关键节点,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着力推进人才、政策等要素聚集,努力营造并充分发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富集效应,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最强大的增长极,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三区三城”和“两个率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领域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个领域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江苏省确定的六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根据国家和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苏州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当前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装备和太阳能利用;风能发电装备及应用;生物质能源装备及应用;核电装备;高效大容量蓄电装备及应用;新能源汽车等。 (二)新材料产业。包括:纳米材料及产品、半导体材料、光学玻璃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人造纤维制造;新型化工材料;特种陶瓷制品制造;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航天航空材料;微电子材料等。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制造;化学药品制造;中药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制造;生物工业产品制造;生物农业产品制造;生物环保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制造等。 (四)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装备制造;节能产品制造;节能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保产品制造;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包括:软件业;服务外包。 (六)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包括:智能电网装备;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及运营服务等。 (七)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关键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模组制造;新型平板电视。 (八)高端装备制造。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制造;精密数控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三、发展目标 (一)规模倍增发展。2010~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比2009年翻一番,总量超过100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出总量的比重达到35%,全面达标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的新兴产业占比要求。 (二)产业链基本完善。培育20条新兴产业产业链,并推进形成产业联盟。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械、高性能人造纤维、纳米技术应用、节能环保装备、新光源、功能陶瓷、新型金属材料、微电子材料及产品、物联网设备、精密数控装备(机器人)、航空部件、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 (三)形成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12年,拥有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约240家。其中,营业收入10~30亿元的企业160家,营业收入30~50亿元的企业近40家,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约4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约15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