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胡适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胡适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胡适方法论

浅谈胡适方法论

(人文学院哲学系101班 )

【摘要】胡适晚年说:“我治中国思想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著作,都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打转的。‘方法’实在主宰了我四十多年来所有的著述。”他把他的治学方法简洁地表述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并誉之为“科学方法”,终身不遗余力地宣传、阐释和辩护。这个“科学方法”它对中国现代学术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直到现在,仍然获得许多学者的信服。本文通过对胡适的生平,求学经历,以及对方法论的梳理,以巩固所学,加深对其的理解。

【关键字】胡适实验主义方法论怀疑假设求证

胡适,1891年生人,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人,1910年到美国留学,先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1912年转至该校文学院。在此期间,他在留学生中积极提倡白话文、白话诗,主张文学改良。1917年1月1日在《新青年》二卷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八不主义:(一)不用典;(二)不用陈套语;(三)不讲对仗;(四)不避俗;(五)须讲求文法;(六)不作无病呻吟;(七)不摹仿古人;(八)须言之有物。在现在看来,这“八不主义”非常平淡,但在当时却成为新文化运动初期掀起狂风巨浪的白话文运动第一炮,胡适也因这一文章而一举闻名,终身显赫。

1915年9月至1917年5月胡适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该系系主任为杜威,胡适曾有言:“杜威教授更是对我有终身影响的学者之一”,杜威对胡适的思想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1917年胡适通过博士学位考试,博士论文是《中国名学发展史》。1917年,

新文化运动发动了,胡适应蔡元培、陈独秀的邀请,回国任北京大学文科哲学系教授。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课题便是评论历史文化中的一些观念,看其适于不适于新时代的

需要,就是对文化作重新估价。评论、估价必须有一个方法,一个工具,胡适适逢其时,带来了在美国很盛行的实验主义,这就如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大加应用了。抗日战

争期间任中国驻美大使至1942年,后移居美国从事学术工作。1943年应聘为美国国会

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开始作《水经注》考证工作。1946年6月回国,9月就任北大

校长。1948年后北平解放前夕,离职往南京。1949年4月由上海乘船到美国,寓居在纽约,1958年4月离美回台北定居。10月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1962年去世。

纵观胡适的一生,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贡献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点:一,提倡文学

革命,倡导白话文;二,整理国故,以《中国哲学史大纲》、《红楼梦考证》为代表;三,企图在哲学上介绍和提倡一种方法论,即所谓实验主义。而在中国现在哲学史上,

胡适的方法论具有重大的意义,其影响是巨大。严复是在中国引进英国经验派的首要人物,王国维和蔡元培是引进欧洲大陆派理性主义的首要人物。而胡适则是把美国实用主

义哲学引进中国的首要人物。美国哲学的主流就是实用主义,或称实验主义。胡适没把pragmatism译成实用主义,而是沿用日本人的译名,译成“实际主义”。而且在他看来,实际主义若换成实用主义与实验主义是有区别的。胡适认为实际主义注重实际效果,而

实验主义虽然也注重实际效果,但它更能点出这种哲学所最注意的是实验的方法。实验

的方法就是科学家在试验室里用的方法,所以,实验主义和工具主义是一种方法论。

对待科学实验室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构成了胡适论实验主义的根本观念。一方面,

从前的人有一种迷信,以为科学的律例都是一定不变的,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实验主义

者继承了近代科学思想,认为科学上的许多发明都是运用“假设”的结果。科学的律例不

过是一些最适用的假设,不过是现在公认为解释自然现象最为方便的假设。这些科学律

例用来解释事物现象,若解释得令人满意,就是真的;解释得不令人满意,便不是真的,便该寻求别种假设来代替之。实验主义认为科学律例:首先,是人造的;其次,是假定的,全根据它解释事实能不能令人满意,方才可定它是不是适用的;第三,并不是永远

不变的天理。总之,实验主义认为,我们所假设的律例,不过是记载我们所知道的一切

自然变化的“速记法”,这种对于科学律例的新态度,是实验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学理。实验主义绝不承认我们所谓的真理是永远不变的,它只承认一切真理就是应用的假设,假设的真不真,全靠它能不能发生它所应该发生的效果。这就是“科学实验室态度”。另一方面,进化论认为物的种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由来,都经过了许多变化,方才到今日的种类。实验主义认为,不但种类变化,真理也变化。种类的变化是适应环

境的结果,真理不过是对付环境的一种工具,环境变了,真理也随时改变。实验主义认

为没有永久不变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它只承认具体环境中的这个真理或那个真理,这一类的“这个真理”是实在,是具体的,是特别的,是有凭据的,是可以证实的。实验

主义者把进化论观念拿到哲学上来应用,便有了一种“历史的态度”。这就是要研究事物

如何发生,怎样来的,怎样变到现在的样子。上述是实验主义两个最根本的观念。第一

是科学实验室态度,第二是历史的态度。胡认为这两个态度都是19世纪科学发展的影响,

实验主义就是此种科学方法在哲学上的应用的结果。

实验主义反对虚玄思辨的哲学,主张哲学要能解释生活,应付环境,要适应环境,应付环境,就要能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实验主义注重方法。胡适曾说道:“我治中国思想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著作,都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打转的。‘方法’实在主宰了我四十年来所有的著述。从基本上说,我这一点实在得益于杜威的影响。”胡适把杜威的五步说概括为三步:第一,发现种种问题,找出疑难之处;第二,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第三,通过实验加以解决。但是胡适更经常的做法是把上述的两种说法归结为如下的“十字真言”,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其实,胡适的方法论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就是他所谓的“十字真言”。胡适的方法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怀疑;疑难与困惑的产生就是由怀疑产生的。胡适十几岁时就有较为强烈的怀疑精神,并在寻求解决怀疑的方法。受到杜威,赫胥黎的影响,他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我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其实这种怀疑精神是从事思想研究、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没有怀疑精神,就没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学术。有了这种怀疑精神就能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就能促进思想发展,变化。哲学思想发展的真正动力就是怀疑精神,而不是什么经济变革和社会变化。这一点在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看得很清楚。

第二个层次,假设;要解决疑难,就得设计或提出理论假设。胡适认为,假设是从以往地经验里产生的,根据杜威的五步说,假设不只是一个,而是有多个,这样我们才能从中选出一个最令人满意的解决疑难的假设。胡适强调假设一定要大胆。“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当然这里所谓的假设的大胆是针对着所产生的疑难而说的。只有大胆地假设前提,才有可能寻觅到解决疑难的方法。胡适的大胆假设的思想实质上受到了“小心求证”的制约。胡适大胆假设的问题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标准来在数量众多的假设中进行选择,胡的方法论没有提供这样的标准。所以,这样选择有盲目性。

第三个层次,求证;胡适反复强调,求证要拿出充分证据来检验假设是否可靠。求证一定要小心,细心,对于证据要问:“这种证据是在什么地方寻找的?什么时候寻出的?什么人寻出的?什么地方和时候看起来,这个人有做证人的资格吗?这个人有证人资格,而他说这句话有作假的可能吗?”证据一定要可信。

当然,胡适的方法论也存在着问题,比如,过分强调了自然科学方法,而没有突出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特色。比如,胡适的方法主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这样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的特色,却不能运用来分析解决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大问题。再比如,因为它忽视了理论思维的作用,所以作为方法论,实验主义本身也有着不可克服的困难。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胡适的方法论在一个不讲方法论的中国哲学界来说,是有很重大的意义。人文科学界如季羡林先生曾多次说“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是不刊之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针。古今中外,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概莫能外。”自然科学界如神经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蒲慕明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如果能严守这两个座右铭,你将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是严肃的科学方法,是实验主义所要求的实验室态度,这一方法尽管简单,但其影响在当时还是很巨大的。时至今日,在悉心学习胡适方法论

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结合实际,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哲学的思想就是不断发展的

过程。

【参考文献】

沈寂主编《胡适研究》(三辑)北京:东方出版社

闻继宁《胡适之的哲学》上海三联书店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自然辩证法研究》

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2003年12月2次印刷。躺在书架上装逼多年了,一直未通读。是日取之读之,仍感困窘,原因在于,如果说胡适“书虽然读得不多(傅斯年语)”,那么自己就是文盲一个。于是先全力搜索相关评论资料。 《大纲》上卷自1919年2月出版后便不胫而走,不到两个月即再版发行,到1922年8月已出至第8版,两年内总计印刷7次,累计发行量达一万六千册。1932年13年的出版周期内,就再版达15次。仅民国时期对此书发表评论的大师级学者就有章太炎、王国维、陈垣、梁启超、陈寅恪、汤用彤、金岳霖、柳诒徵、蔡元培、冯友兰、李季、贺麟、顾颉刚、刘文典、容庚、吴虞、余家菊等30余位,可见其在学术界的影响。 蔡元培的“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梁启超欣赏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他认为,此书“讲墨子、荀子最好,讲孔子、庄子最不好。总说一句,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什有九很浅薄或谬误”。北大教授刘文典称赞之为“近代一部epoch making的书,就是西洋人著哲学史也只有德国的Windelband和美国的Thilly二位名家的书,著得同样的好”。冯友兰的“胡适的这部书,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对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 心中疑惑,有那么好么。再联系他“自吹”的“但我自信,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这本书虽然有不少缺点,究竟还有它自身的特别立场,特别方法”,“这本《哲学史》在这个基本立场上,在当时颇有开山的作用。”以及搜出的一些八卦例如其活动能力,名望地位,半部先生

胡适送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胡适送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一胡适: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不要抛弃学问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 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附: 胡适先生的演讲是1929年,在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典礼上。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际由王抟沙主持。革命党人于右任、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 4月10日开学后,共招学生318人,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 胡适先生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2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得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 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胡适《毕业赠言》全文

胡适《毕业赠言》全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去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疲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损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

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着 / 肖伊绯整理着作,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23,小编整理的一些的读后感,对大家能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一番周折。学者肖伊绯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可以说,国内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得知这一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与文化,并非持反对、完全否定的;甚至于得出过方皆本源于“迷信”的。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的章节,实

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与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产生了怎样的力,该创见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有一个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按照胡适的写作,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汉之哲学》是胡适在尚未全盘中国哲学史大纲全卷写作的下,在中国哲学史层面最后的,有、有思想体系的着作。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原/陈香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二):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胡适着,肖伊绯整理,2013年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民说丛书之一,刚刚读完卷中部分,于是打算,先写写读后的一些所感,待日后深入研读将再继续写所感。

胡适: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赠言

胡适: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赠言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本篇发表于1929年,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典礼上。 诸位毕业同学们: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为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3年5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

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作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有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足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胡适寄语北大毕业生原文

胡适寄语北大毕业生原文 导读: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下面是相关的寄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胡适寄语北大毕业生原文:天下绝没有白费的努力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得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劣稚一点,不脸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 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 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认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吃。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

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的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你在那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有什么好方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和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求知识了。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毕业阅读题答案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毕业阅读题答 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

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xx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2)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2) 12 第2段中有一个句子能实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2) 13 阅读2、3、4、5 段答题(6) (1) 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即使,既,也。2(1)若是错过了青春,时间也不会再重来。(2)你们会被认为是进步较慢,水平较低,学识资历浅

胡适当年寄语大学生

胡适当年对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转眼已到毕业季,各个高校的校长或院长都会留给毕业生一些意味深长的话。 近日,小编找到了教育家胡适的几篇毕业演讲。从他的演讲中我们看到,学问VS谋生,物质VS理想,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每个人要面对的问题。 胡适寄语毕业生:“我心里要说的话,想来想去,还只是这三句话:要寻问题,要培养业余兴趣,要有信心。”这样的劝告现在看来仍然十分中肯。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一下胡适的演讲内容。 1932年6月2日,也就是日本人占了东三省的大半年之后,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发表了一篇演说,叫做《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原载1932年7月3 日《独立评论》第7号,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第四卷),为青年学子总结了毕业出路。 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

《毕业赠言》胡适习题答案

《毕业赠言》胡适习题答案 《毕业赠言》胡适习题答案《毕业赠言》胡适诸位毕业同学: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 要抛弃学问。⑵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之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 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 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万页书。 ⑹诸位,***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 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毕业赠言》习题1.这篇演讲 的中心话题是什么2.古诗文中,有很多同文段⑵中的划线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请写出两句或两句以上这种名言。(如果所写名言是上下句的,两句算一句;如果名言是单名的,一句算一句。)3.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 4.文段⑸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再分别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和名言。 5.请你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6.请给你的同学写一段毕业赠言。 7.设想一下十年后你的工作或生活情景。 《毕业赠言》答案: 1.不要抛弃学问。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篇一: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诸位毕业同学: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⑵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之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⑹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 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 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2.古诗文中,有很多同文段⑵中的划线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

浅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02445618.html, 浅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作者:顾思敏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08期 摘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 哲学史的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这部哲学史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的眼光,也处处体现出作者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时代精神。不过同时,由于该书的一些疏漏,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梁启超的一些批评与争论。时隔近一个世纪重读这本著作,应该能引起我们对当下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评价与争论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52-02 一、《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写作背景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自小接受旧式教育。1902年去往上海求学,接触维新改良、革命派和西方的新思想,接受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 赔款第二批留学生,出国留学。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美国著名的实验主义哲 学家杜威攻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哲学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中论及的“孔子的逻辑”、“墨翟和后期墨家的逻辑”,“进化论和逻辑”等,是后来《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基础。 胡适的《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大量学者认同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哲学”一词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很多人在哲学一词传入我国后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但不成体系,没有章法,材料极为杂乱,把经学、史学、文学材料一锅煮。当时人分不清楚哲学和哲学史的分别,对于哲学的认知也是较为模糊的。 当时梁启超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胡适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将中国学术思想史分为七个时代。胡适自传中说:“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学术史?的见解。”但梁启超在论其中的“全盛时代”时,把诸家学说的本论并没有详细阐述,因此胡适想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这便是胡适著《大纲》的初衷。 二、对《大纲》的评价与争论 1919年《大纲》出版后,反响异常热烈。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但也存在不 足之处。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本著作进行评价,并分析该书引起的一些争论。 (一)开创了研究新范式

最新-胡适给学生的毕业赠言 精品

胡适给学生的毕业赠言 胡适给学生的毕业赠言 gs:胡适毕业赠言北京大学毕业生 胡适:1932年6月给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讲话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困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作个防身的锦囊罢!两个典故都出自通俗小说(《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此段讲社会往往不能给我们做学问的环境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

教育家胡适给他学生的毕业赠言参考

教育家胡适给他学生的毕业赠言参考 关于教育家胡适给他学生的毕业赠言参考 翻开泛黄的相片,久远的年代,模糊的青春,但毕业骊歌的感情依旧,在这个栀子花开伤别离的季节,让我们重温昔日名校长们毕业赠言的那是母校的馈赠,一生的精神宝藏,那些犀利的言辞穿越时空隧道,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当下意义。 教育家胡适于1945年9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本文是胡适先生1932年6月27日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那是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的身份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为青年学子总结了毕业出路: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了。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年6月)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

依据自己的,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

毕业阅读题答案范文

毕业阅读题答案范文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 * 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

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 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xx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2)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2) 12 第2段中有一个句子能实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 (2) 13 阅读2、3、4、5 段答题 (6) (1) 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即使,既,也。 2(1)若是错过了青春,时间也不会再重来。(2) 你们会被认为是进步较慢,水平较低,学识资历浅的人而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剔除淘汰。 3(1)拾芝麻凑斗--非一日之功;积少成多(2)4.4米,88部 4不能,因为书也分很多种类型,有对一个人待人处事,修心养性等有用的,也有对人用处不大的甚至无用的,读无用的书也是浪费光阴的一种表现,本句特指‘有用’不仅有力地论证观点,而且为下文的“成为学者”作铺垫。若删去与文意不符。 5即 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实验室,哪做学问 6.围绕“不

毕业赠言

毕业赠言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教材简析: 《毕业赠言》这篇文章是胡适先生1929年在中国公学18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它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给人以启迪。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不要抛弃学问。全文思路清晰,

行文流畅,层次分明。即:提出赠言→论说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表达希望与祝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3)学习课文针对性强,用语得体,有真情实感等表达方法。 2、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不要抛弃学问,树立终生学习观。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不要抛弃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终生不要抛弃学问。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采用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提出赠言,揭示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 第2段: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在这段中,能凸现全段的主要意思的句子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第3--6段提出怎样做学问。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总分式,就做学问表达的看法是: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第7--9段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 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功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叫作费希特的,天天在讲堂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50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生活就是这样。盼望它飞跃时,它总是慢悠悠;等体会到个中滋味,想多留它须时,它却如落花流水匆匆逝去。时慢时快时疾时缓,时悲时喜时乐时苦。愁与苦为伴,欢与乐同行。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情谊悠悠,岁月如流,蓦然回首,却已人去楼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阳光为你壮行,清风为你送行,蝉鸣为你歌唱,鸟儿为你鼓掌,绿荫为你庇护,雨露伴你清爽。毕业了,真诚的说一声:一路走好,愿你一路顺风。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

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表达希望与祝愿。

【胡适与北大】胡适藏书及其分流

胡适与北大】胡适藏书及其分流 本月19 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胡适与北大'专题展览将在北京大学图书 馆东门展厅开展,并将展示部分胡适先生捐赠的图书。本文介绍了胡适先生藏书及其流布的情况。 胡适先生藏书胡适藏书和日记、书信等资料不仅是研究胡适学术思想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胡适周围的学者名人,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资料。由于胡适一生注重图书的收藏,接受赠书丰富,同时又非常注意保存个人日记、手稿和往来书信等资料,因此他留给后人的文献和研究资料是非常宏富的。在胡适的众多手稿、书信和藏书中,他当年留在大陆的部分最为丰富,其辗转流传也最为引人注目。胡适1938 年至1941 年任驻美大使期间,虽自认为“受逼上梁山”,以致于“只得牺牲一两年的学术生涯”,却仍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与阅读。在胡适1941 年的一帧旧照中,他立于书橱前,随手将四册线装书搁在一张沙发的靠背之上,正在翻阅其中的一本。从其身后书橱中大量横置摆放的线装书来看,款式划一,皆于书根上印有书名,应当就是当年那部蜚声海内、学者必备的《四部丛刊》。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 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 是

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从1922 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四部丛刊》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出了初编、续编、三编,实共502 种,分装成3000 余册,可以说是20 世纪我国新出的规模最大的丛书。从胡 适书橱3 大排均齐整配置此部丛书的情况来看,每排有10 叠丛书,共达30 叠之多。以每叠平均册来做大致估算, 也至少有6000 册的巨量了。这多出来的另外2000 余册,应 是《四部备要》。《四部备要》,由中华书局1920 -1936 年陆续编辑排印。这部丛书收书336 种,依经、史、子、 集四部分类,共5 集,收经部书54 种,史部书74 种, 子部书79 种,集部书140 种;全套丛书达到了11305 万卷,分订为 2500 册。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力于选择宋、元、明三代善本珍本影印,而《四部备 要》则更偏重于实用——铅字排印较有代表性的各类校本、 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1941 年胡适先生在出任驻美大使期间于书房阅读材 四部丛刊》与《四部备要》在经、史、子、集“四部”择 精 备要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自己的编选特色,在“史部”中 各自形成了“百衲本四史”两大版本。但对于对中国史学有特别深入研究的胡适而言,他的书橱中 还特意增加了当时最新的“史部”整理丛书——开明版《二

胡适的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一个老师的嘱托——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窦桂梅 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既是相聚,也意味着分别。在这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历史传统的百年老校,你们翻开了生命的序曲,度过了童年里最值得怀念的岁月。想想吧,在这个院子里生活了六年的你们,被给予过什么?知识、能力,还是智慧?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所有的家长,全体的老师,期待你们将来为家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欢送你们离开学校之际,哪些人生永远不能变的底色可以伴我们走向美好?我想了想,作为你们的老师,作为一个走过童年,走过青年的我,送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不管怎样,总要读书。 生命究竟有多长?你无法控制。但有一点确信无疑,我们每天都在消费生命。活一天,我们的生命就减少一天。既然生命是减法,就让读书帮助我们获得加法。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它的文化;一个人之所以高贵,也是来自他自身的文化素养。素养怎么来?靠的就是阅读。所以,不管你中学学习压力多么大,不管你将来做什么,首要的是,做一个永远热爱读书的人。 第二句话:不管怎样,总要善良。 人是宇宙精华,万物灵长。我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既是

为了提高能力,更是为了陶冶情操,让心灵柔软、善良。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善良的品性,意味着在今后的学习上既谦虚谨慎、又能不骄不躁;既海纳百川,又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第三句话: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 你们即将走进中学,步入青年的行列。青春是打开了再也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是书,难免遇到错字,是路难免道路崎岖——不管怎样,我们心中要永远拥有梦想,执着向前。还记得《夸父追日》的故事吗?夸父翻过了无数高山峻岭,跨过了数不清的激流深涧,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太阳。夸父追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光明的追求! 亲爱的同学,前方有许多未知数,我们谁都无法预测。未来的你,一定还会积淀更多人生的智慧。但,不管怎样,请记住刚才这三句话,这是一个老师的嘱托。

中国哲学史大纲

《哲学基础》(1)之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0213103 课程名称:哲学基础(Philoso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48 总学分:3 二、课程描述 《哲学基础》是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全学年内容包括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两大部分,内容的取舍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哲学史和哲学原理相结合;二是讲授内容和专业特点相结合。《哲学基础》之中国哲学史主要介绍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中国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对政治、文化、艺术等不同学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三、课程目标 1、知识性目标:通过学习,提升学生基本的哲学常识、哲学修养,明确哲学原理的一些基本观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的理论体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2、技能性目标: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意识、反思意识,培养学生思维层面的批判精神、包容精神。 3、情感性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为学习其他专业学科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和价值基础。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如何学习哲学 1.善于反思与批判(认识自我、挑战智力、价值重估、审美建构) 2.知行合一(修心、修身、修行、修养) 3.阅读经典(哲学的学习就是哲学史的学习) 第二节哲学与人的对象化 1.人的对象化的可能性 2.人的对象化结果需要哲学反思 3.人的对象化的基本形式彰显了哲学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中国哲学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1.阅读原著 2.中西结合 3.善于思索 4.勤于实践 【目的要求】 了解哲学学习的基本特点;把哲学学习和人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中国哲学史学习的重要意义。 【重点与难点】 哲学内涵及学习中国哲学的意义 【作业与思考】 1.你所理解的哲学是什么? 2.你所理解的中国哲学是什么? 3.请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职业取向作一份较为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4.哲学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哲学(28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及其《论语》 2.“仁学”体系 3.德治与礼治 4.诗与乐

毕业赠言之教育家胡适

毕业赠言之教育家胡适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 翻开泛黄的相片,久远的年代,模糊的青春,但毕业骊歌的感情依旧,在这个栀子花开伤别离的季节,让我们重温昔日名校长们毕业赠言的那是母校的馈赠,一生的精神宝藏,那些犀利的言辞穿越时空隧道,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当下意义。 教育家胡适于1945年9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本文是胡适先生1932年6月27日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那是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的身份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为青年学子总结了毕业出路: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了。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年6月)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