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保护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2015) 国务院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批准部门】国务院

【批准日期】1985.06.21

【发布部门】林业部(已变更)

【发布日期】1985.07.06

【实施日期】1985.07.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国务院批准)

(一九八五年七月六日林业部公布)

第一条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按照本办法进

行管理。

第三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方针

、政策和规定,加强管理,开展宣传教育,保护和发展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森林和动植物资源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地方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地方自然保护区,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管理。

第五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地区。

(二)珍贵稀有或者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动植物种的主要生存繁殖地区,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繁殖地区;

侯鸟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 范围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部界限的扩大、缩小或内外部区域间的调换。 功能区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调整。 更改名称,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称中的地名更改或保护对象的改变。 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则上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应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损害生物多样性,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性质。对面积偏小,不能满足保护需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鼓励扩大保护范围。 自批准建立或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避免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范围上产生新的重叠。

第六条存在下列情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申请进行调整: (一)自然条件变化导致主要保护对象生存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二)在批准建立之前区内存在建制镇或城市主城区等人口密集区,且不具备保护价值; (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国家重大工程包括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列入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且近期将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 (四)确因所在地地名、主要保护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以申请更改名称。 第七条主要保护对象属于下列情况的,调整时不得缩小保护区核心区面积或对保护区核心区内区域进行调换: (一)世界上同类型中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且为世界性珍稀濒危类型; (二)世界上唯一或极特殊的自然遗迹,且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国际对比意义; (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 第八条确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调整保护区的,原则上不得调出核心区、缓冲区。 建设单位应当开展工程建设生态风险评估,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 除国防重大建设工程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重大工程建设调整后,原则上不得再次调整。 第九条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提出申请。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的,应事先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或更改名称,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 简介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蓟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东临金碧辉煌的清东陵,西接巍峨壮观的黄崖关长城,南濒碧波荡漾的翠屏湖,北依雄奇险秀的雾灵山。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群峰汇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其总面积达5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八仙山原名“八仙桌子”,相传铁拐李等八位散仙遨游东海经过此地,被这里云遮雾罩的奇峰、峡谷、幽林、秀水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憩,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八仙桌子”,这万亩山林因此得名“八仙山”。 八仙山在清朝时期被划定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封闭达280多年,这里乔木伟岸,灌木丛生,芳草萋萋,藤萝蔓绕,人迹罕至,故“藏在深闺人未识”。八仙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山峰最多,降水最多,森林覆盖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优越,生态系统最完好,群峰奇秀,谷壑幽深,万木争荣,风光诱人的地方,独特的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华北地区,即使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罕见的,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国家科协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地质公园——峰林峡谷景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的“西双版纳”,而且享有“津门第一山”的美誉。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牌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峰林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奇石,刀劈斧剁般的天梯,峡谷中河流高阶地,万卷天书地层,美丽壮观的石瀑布,世界奇观

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一、珍奇丰富的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森林,起源于距今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到清朝中叶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清朝末年以来,由于人为影响,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来在原始森林泯灭的地方,又萌生出次生林,历经沧桑演绎至今,形成了次生阔叶林区。 在保护区内,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区域多种植物,据初步考证,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七种,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油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辽东栎林、榆木林、山杨林、核桃楸林、栾树林、枫树林、白蜡林、丁香林、悬钩子林等。藤本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穿插攀援林中,形成特殊的密林景观,著名的野生猕猴桃满山遍野,藤蔓上一簇簇的果实,碧绿翠滴,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每年9月25日至10月5日,八仙山都要举办大型幽林采珍活动,届时有成千上万游客到这里可采摘到:猕猴桃、山核桃、野山楂、野葡萄、甜酸梨、木耳、蘑菇等上百种山珍野果。 八仙山是一座天然大花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从春到秋,花开花落接连不断。春季有迎春花、山杏花、山桃花、山梨花、迎红杜鹃等等,夏季有东陵八仙花、中华秋海棠、山梅花、丁香花、照山白等等,秋季有石竹花、旋复花、角蒿花、野菊花、百日红等等,其中被科学家称作“模式植物的花卉”有“东陵八仙花”、“迎红杜鹃花”,弥足珍贵。 这里也是天然中草药宝库,区内生长着各种名贵中草药200多种。主要有:丹参、桔梗、知母、柴胡、玉竹、沙参、百合、远志、黄岑、地黄、苦参、藿香等,品种极丰富,在林下和山阴沟谷潮湿之处可见到多种蕨类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资源属于(C)所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条)A.个人B.集体C.国家 2.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 A.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珍贵和濒危野生动物 C.有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3.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持狩猎证可在猎捕量限额管理范围内猎捕(A)。(《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 A.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B.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C.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4.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 A.经主管部门许可可以猎捕、杀害 B.大量驯养繁殖成功后可以猎捕、杀害 C.禁止猎捕、杀害 5.因科学研究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B)申请特许猎捕证。(《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 A.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6.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B)。(《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A.按国家赔偿法给予国家赔偿 B.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 C.由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给予补偿 7.《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确定每年的(A)月1至7日为江西省爱鸟周,11月为江西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 A.4 B.5 C.6 8.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C)。(《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 9.下列我省自然保护区中,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是(A)。(《辅导讲话》P162) A.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B.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C.庐山自然保护区 10.《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规定,每年的4月至(B)月为非重点保护的鸟类、兽类野生动物的禁猎期。(《辅导讲话》 P168) A.10 B.11 C.12 二、多项选择题(5题) 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ABC)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条)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XX (XX大学X学院XXXX系,X省X市邮编) 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 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 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 Abstract:Wild animals are very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With the redu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human hunting, many species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wildlife protection,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status made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Keywords:Wildlife; Protection; Necessit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

第1题(单项选择)__年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A. 1980 B. 1982 C. 1984 D. 1988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于__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 1984年 B. 1988年 C. 1990年 D. 1992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红树林是__的特殊森林。 A. 海洋过渡到陆地 B. 陆地过渡到陆地 C. 陆地过渡到海洋 D. 海洋过渡到海洋 正确答案:C 第4题(判断对错)福田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公里。 正确答案:对 第5题(判断对错)填海不会对红树林保护区构成影响 正确答案:错 第1题(单项选择)所谓湿地,一般是指不管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__的水域。 A. 8米 B. 10米 C. 6米 D. 4米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方,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和__、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A. 草地 B. 森林 C. 山脉 D. 湿地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直到20世纪__年代,湿地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仍未被人类所认识。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在__中,沉淀物常常是主要的水中污染物质,由于湿地通常位于低洼地区,可以充当沉淀物的沉降地点,加上芦苇和水草的生长使水流速度减慢,更有助于增加沉淀物的滞留和沉降。 A. 水库 B. 冰川 C. 湖泊 D. 河流 正确答案:D 第5题(单项选择)湿地提供的莲子、菱角及浅海水域的__、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食品 A. 鱼 B. 鸡 C. 鹅 D. 鸭 正确答案:A 第1题(多项选择)深圳市政府红树林四大修复工程是__ A. 河口水质净化 B. 红树林修复 C. 建筑与园林 D. 巡逻道改造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多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两个外来红树是__ A. 海桑 B. 无瓣海桑 C. 秋茄 D. 海漆正确答案:AB 第3题(判断对错)现在红树林保护区滩涂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在沉积 正确答案:对 第4题(单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的原有面积是__ A. 304 B. 404 C. 204 D. 504 正确答案:A 第5题(单项选择)米埔保护区核心区外保留住__生态 A. 树林 B. 草地 C. 农田 D. 鱼塘 正确答案:D 第1题(判断对错)西部通道建设,对缓解现有口岸压力、促进粤港合作,意义非常重大。对 第2题(单项选择)深圳是内地惟一一个与香港连接的陆路交通枢纽城市,深港之间往来的公路运输车辆占全国出入境车辆的__%,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建议

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建议 傅锐英 方福清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 354300) 摘要 分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 发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区按保护对象的不同被分为: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海洋、自然遗迹、古生物遗迹等9大类型。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年。截至2006年2月23日,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0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5个,总面积9185.1万hm2,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6%。 自然保护区既是保护、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动植物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金额有限,投入严重不足。与世界自然保护区相比:我国自然保护区投资每百公顷为0.5美元,仅为世界平均的1/25,由于资金的极度缺乏,导致许多自然保护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仅停留在简单看护上,保护区工作人员也被形象地称作“高级护林员”;自然保护区发展所必须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工作均无法开展。另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产生活来源被“切断”,保护区又难以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助。在保护区内进行保护性开发,如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途径,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的环境,而且可以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减少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压力。 2 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2.1 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保健活动,追求把旅游活动与增强体质结合起来,生态旅游已渐成时沿。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正好具备这种自然条件。 (1)景观资源丰富。由于保护区内保护对象的不同,保护区内不仅森林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而且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众多,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保护价值,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政府的高度重视。当今,林业作为一大产业,应当是多产业、多产品、多渠道、多形式的;森林风景资源又是林业特有的资源优势,林业主管部门领导非常重视,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绿色产业来抓。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十八条有关规定,在实验区内可适当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既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又提高了知名度,还可增加游人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2 发展前景 我国现有人口13亿,是世界主要的旅游客源国之一。人们有森林生态旅游的习惯,如帝王将相出游各地寻求长生不老药,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28年等等。平民百姓也有野外郊游的习惯,如小学生、青少年春游,到野外踏青,老年人重阳节登山,这些习俗由来已久。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密集,川流不息的车辆,环境的污染等,使人们产生很大的压抑感。人们希望寻求一个安静、幽雅的环 ? ? 3 7

谈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策略

谈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策略/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理工论文生命环境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谈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策略 1卡山保护区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等珍贵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1野生动物活动分布区逐渐减少由于人类经济活动,保护区1982年时刚成立时总面积18000平方公里,2008年缩减至14235.58平方公里。随着今后经济开发的需要,该面积有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卡山保护区面积的不断缩小,会使该保护区野生动物原有的栖息地面积减少,保护区内煤碳、石油等矿产开发和道路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正常分布和繁殖。地处保护区南部的准东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五彩湾特大型露天煤矿(号称世界第一大露天煤矿)和以煤炭为原料的煤电、煤化工建设,中部的喀姆斯特煤矿(探明储量460亿吨)的开采,这些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将占用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打破了该区域野生动物原有的数量平衡。 1.2公路、铁路和围栏阻碍和分隔了有蹄类野生动物的野生动物迁徙的路线卡山保护区境内国道216线,在保护区内约164千米,由南至北纵贯保护区。省道228线:经将军庙、红柳沟、野马泉到二台,是保护区的东部界限。准东公路:从保护区南部的五彩湾向东到将军戈壁将国道216线和省道228连接。在保护区约100公里。新疆石油管理局准东勘探开发公司修建一条火烧山-彩南油田公路,其中在保护区境内约40公里。大黄山-将军庙铁路由南部的水源地进入保护区向东到将军戈壁。保护区内有124公里。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和阿勒泰地区与昌吉州分界铁丝围栏将整个保护区分隔成多段,使野生动物分布形成“岛屿化”。 1.3林牧矛盾使本来相对平衡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脆弱保护区所在地是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里历来就是当地牧民的冬季放牧草场,过去因人少,牲畜也少,区域生态基本处于平衡和谐状态。但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家畜数量成倍增长,导致草畜失衡、草场退化,使本已十分脆弱的荒漠植被难以承载。此外,牧民樵采灌木用于做饭取暖,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植被。1.4夏季干旱缺水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由于课程安排,我们班全体同学于2014年5月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参观学习。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进一步的的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1.茅尾海的概述 茅尾海是半封闭性海湾,位于广西钦州湾的顶部。注入茅尾海的主要河流,西有茅岭江、中有钦江、东有大风江3条河流,所依临的内陆多为馒头状的低丘,海拔<40 m,平坦的地势,加上多条河流与海水的共同作用,使得在茅尾海入海口形成泥沙质平滩和潮沟岛屿景观,构成典型的海叉地形,总面积约135km2。茅尾海海区资源丰富,水深较浅,滩涂约占海湾总面积的80%。海区内的环境因子中,水温16.2~31.2℃;盐度1.528~28.161,总体表现为湾内向湾外递增趋势。 2.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红树林湿地是指生长着像红茄这类耐盐性常绿植物, 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的河口、海湾和含盐沼泽等地带, 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也是野生动植物, 尤其是鸟类的最重要的栖息地。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 因此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广西沿海海湾或海河口汇合处的滩涂及其附近地区风力较小, 潮汐缓和, 海潮和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和碎屑等物质大量沉积,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发育, 从而形成红树林湿地。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和钦州港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保护区分为康熙岭片、坚心围片、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且4大片之间除康熙岭片、坚心围片连成一体外,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的分散距离达20 km以上,红树林总面积1892.7公顷,茅尾海的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共计11科16种 (含半红树、伴生红树植物),动物444种,其中有33种鸟是中澳、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其中保护区内的红树植物占我国红树植物的43.2%,占广西区红树植物的69.6%.其中,主要有红树科的木榄、秋茄、红海榄,卤蕨科的卤蕨,使君子科的榄李,紫金牛科的桐花树,马鞭草科的钝叶臭黄荆,锦葵科的黄槿,夹竹桃科的海杧果。红树林伴生植物共有3科4种,主要有马鞭草科的苦朗树、苦槛蓝,草海桐科的海南草海桐,旋花科的二叶红薯。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树种3种,其中珍稀红树植物1种,即爵床科的老鼠筋,该树种分布零星,数量较少;濒危树种2种,分别为红树科的木榄]和红海榄,目前这2种红树植物保存数量很少,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实用文档之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实用文档之"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计360种,隶属于31目86科。种名前带*号者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未标*号者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名录中各科、属、种均按拉丁学名排列。 一、哺乳纲 刺猬、小缺齿鼹、普通伏翼、爪哇伏翼、灰伏翼、东方蝙蝠、大蝙蝠、长翼蝠、大鼠耳蝠、山蝠、斑蝠、大蹄蝠、中蹄蝠、无尾蹄蝠、双色蹄蝠、普氏蹄蝠、中菊头蝠、小菊头蝠、角菊头蝠、皮氏菊头蝠、鲁氏菊头蝠、马铁菊头蝠、印度假吸血蝠、华南兔、豪猪、扫尾豪猪、赤腹松鼠、隐纹花松鼠、红白鼯鼠、棕鼯鼠、灰鼯鼠、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白腹巨鼠、貉、赤狐、黄鼬、黄腹鼬、鼬獾、猪獾、狗獾、果子狸、食蟹獴、豹猫、野猪、小鹿、赤麂、毛冠鹿 二、鸟纲 小鸊鷉、凤头鸊鷉、普通鸬鹚、大白鹭、中白鹭、白鹭、池鹭、牛背鹭、苍鹭、草鹭、夜鹭、绿鹭、黄斑苇鳽、紫背苇鳽、栗苇鳽、黑鳽、东方白鹳、小白额雁、灰雁、豆雁、鸿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绿翅鸭、绿头鸭、针尾鸭、花脸鸭、罗纹鸭、斑嘴鸭、赤膀鸭、赤颈鸭、白眉鸭、琵嘴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棉凫、长尾鸭、普通秋沙鸭、鹌鹑、中华鹧鸪、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雉鸡、白胸苦恶鸡、董鸡、黑水鸡、白骨顶、凤头麦鸡、剑鸻、环颈鸻、丘鹬、扇尾沙锥、针尾沙锥、青脚鹬、红脚鹬、白腰草鹬、矶鹬、白腰杓鹬、黑腹滨鹬、水雉、红嘴鸥、银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斑鸠、鹰鹃、四声杜鹃、小杜鹃、中杜鹃、大杜鹃、噪鹃、普通夜鹰、短嘴金丝燕、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普通翠鸟、蓝翡翠、三宝鸟、戴胜、蚁鴷、斑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棕腹啄木鸟、栗啄木鸟、家燕、金腰燕、灰喉山椒鸟、赤红山椒鸟、黑短脚鹎、白头鹎、黄臀鹎、白喉红臀鹎、绿鹦嘴鹎、棕背伯劳、虎纹伯劳、红尾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建设实施规划方案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设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实施方案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前言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的沿海滩涂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7256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的82.4%。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遗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是南中国沿海濒危鸟类的一个重要栖息繁衍地,也是往返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必经停歇地。2002年1月,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性地区和国际湿地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2006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广东省被确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同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被确定为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做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受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委托, 编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小组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在掌握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全国红树林保护工程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年-2010年)、《广东建设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实施方案(2006-2015)》等,对自然保护区示范项目进行了全面且科学的分析,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7]275号的要求最终形成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文本。 由于时间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专家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国示范保护区实施方案项目组 2010.03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文档

2020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 理办法文档 Document Writing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拯救濒危生物物种,保护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以及外围保护地带从事各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保护区位于本省武夷山市、建阳区、光泽县、邵武市行政区域内,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具体界线和面积以国务院确定的为准。 第四条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全面规划、严格保

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永续发展的原则,并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将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纳入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项目建设和保护管理所需经费。 保护区所在地的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区的有关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保护管理工作由保护区管理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民政、工商、安全生产监督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保护区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行政区划各自承担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 保护区内的村(居)民委员会,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管辖或者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 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内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义务,有权制止、检举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的行为。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

各省森林覆盖率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和你以为的一样吗

各省森林覆盖率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和你以为的一样吗 之前曾有文章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非常低, 广袤的土地都没有森林的覆盖,的确我国整体的森林覆盖率全球来看不高,尤其是经常拿来对比的韩日,12年日本森林覆盖率64%,韩国61%,远远超过我国的21.3%(15年为21.6%);美国为33%,德国为30%,连印度都比我们高一点点,为23%。但我们按照省份细看就会发现问题所在,西部地区大片国土因为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原因,森林覆盖低于20%,尤其是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受到地表为戈壁、沙漠、草原、雪山等影响,森林覆盖面积少,但因为省份面积大,从比率上导致我国整体覆盖率低;其他省份基本上森林覆盖率都高于30%,和欧美相当。尤其是福建、江西、浙江、广西、海南、广东,森林覆盖率更是超过50%。森林覆盖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森林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短时期内无法改变,森林覆盖率也不可能短期有大的提高,但是政府对于环境的优化,自然的保护也不予余力,全国划定了规模庞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个数。根据保护对

象,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可以看到,有趣的是之前提到森林覆盖率低的西藏、青海、甘肃,恰恰也是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最大的地区。而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数上来看,黑龙江、四川、内蒙古居前三位。本文数据为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最后为昨晚的四川九寨沟发生的7.0级地震祈福,九寨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共3篇)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共3篇) 第1篇:影响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从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有效措施。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还是高等农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一部分。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就业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家庭期望通过就业来实现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回报,高等农业院校希望通过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补充人力资源,增加社会前进的动力。做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有助于国家对高等农业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研究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 自从1999年开始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这一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据统计,2003年(第1届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50万人,之后每年毕业生人数都会大幅上升,2008年毕业生人数已超过500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40万人。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和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10,且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共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相对突出2。由于得不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客观认识和认可,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0,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用人岗位需求相对稳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纵观近十年大学毕业生的毕业人数的情况,我国大学生就业人数较多,用人岗位刚性需求相对稳定,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1.3金融危机使整体就业市场不景气 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整体市场环境面临不景气,大部分企业出现裁员的风潮,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导致企业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状分散分布于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候环境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4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动植物资源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功能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国不少自然保护区也已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下文是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保持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 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安徽省湿 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自然保护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 保护区。 第三条在自然保护区开展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合理利用、科学恢复、损害担责、永续发展 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统筹领导协调机制,负责协调、指导和决定有关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宜。 第六条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依法履行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职责。其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控制、利用管理,科学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 (三)负责管理、调查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组织环境监测并建立档案,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的防控;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科普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五)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执法巡查,组织、协调和实施自然保护区联合执法工作; (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依法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市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林业、农业、水务、旅游、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港航管理(地方海事)、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做好自然保护区有关工作。 第七条贵池区、东至县人民政府依法承担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责任,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法履行职责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应当提供支持。 环升金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做好保护工作,指导环升金湖村(居)民委员会结合实际制定保护公约,鼓励村(居)民参与保护工作。 第八条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义务,有权制止、检举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与保护

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办法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2月7日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份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羚牛、珙桐、水青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大小凉山分界线黄茅埂主峰大风顶的东坡,按照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四至界线:东自波罗依打起,经涡孜博罗、戈皆拉打、车枯波惹、涡马普,至嘎斯涡麻为界;北自挖黑河起,经1812m、1893m、1798m山峰,至波罗依打为界;南自嘎斯涡麻起,经斯涡觉,至览郭皆为界;西自览郭皆起,经觉都至涡马皆,再经3643m、2000m、1487m山峰、日别依皆,至罗姑波为界;总面积3016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0410hm2,缓冲区3219hm2,实验区6535hm2。外围保护带23700hm2,

涉及马边县永红、高卓营、梅子坝、沙腔、烟峰5个乡的部分村庄以及觉罗豁国有林场。保护区内的全部土地和自然资源属国有。 第三条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应遵循全面保护、突出重点、生态优先、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区的规划制定和建设、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凡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建设、勘探、科研、旅游、运输及农、工、牧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是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实施行政管理,负责解决有关行政事务问题。 第六条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县森林公安局负责保护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国家财产,维护当地社会治安,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的案件。 管理局会同保护区所在和毗邻的美姑、雷波等县、乡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组成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制订保护公约,协调配合、联防联控,共同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对进入保护区内从事放牧等违规活动的,由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按照保护公约强行制止,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坚决予以捕杀。 周边乡镇人民政府要协助做好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生态环境服务 自然保护区审核导则(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5.020.40 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 Y/T2240 2013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自然保护区审核导则 F o r e s t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i nC h i n a F o r e s t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s e r v i c e s A u d i t d i r e c t i v e f o r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

目次 …………………………………………………………………………………………………………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审核原则1…………………………………………………………………………………………………4审核启动1…………………………………………………………………………………………………5审核过程2…………………………………………………………………………………………………6审核报告编写二评审与批准3 ……………………………………………………………………………… ……………………………………附录A(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委托书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审核组成员简历5 …………………………………附录C(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方案6 ………………………………附录D(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记录表7附录E(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表11 …………………………………… …………………………………附录F(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报告23……………………………………………………………………………………………………参考文献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