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及自评报告

(工程力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04年6月

工程力学课程自评报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建设课题组

2004年5月30日

工程力学课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目前,工程力学课是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合并而成。工程力学课程包括面向机械学院化工机械、储运工程、金属材料、检测、给排水工程、建筑结构、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和工业设计等专业的《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的选修《理论力学2》及《材料力学2》课程。

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它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论力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它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作为培养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员的高等工业院校,在教学计划中把本课程列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对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作为将来的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将来从事各专业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发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逐步地渗透入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因此,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引入使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程力学不再仅仅限于原有的书本知识及理论。而是多学科交叉并有着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不断充实新内容的新的学科,它不仅是传统的专业课的基础,而且也是现代设计制造,有限元分析等课程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门课程在高等工业院校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十几年来,经过工程力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工程力学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教学与管理经验。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严谨治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书育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正在申报精品课程。

下面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我们对近五年来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作如下自评:

一、教学队伍(满分20分自评20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自评A级8分)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8分A 级)

课题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良好: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具体体现在近五年的学术研究课题与学术研究论文方面。详见下表:

表一:近五年学术研究课题

表二:近5年工程力学的教师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课程负责人: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自评A级4分)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了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三: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表四:教学队伍基本情况

表五: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1-3 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自评A级8分)

全体教师能经常参加教研活动、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成效显著,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近几年获得的各类教学奖项

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b、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工程力学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各教学环节的把握是密切相关的。多年来校、院、系三级对教师及相关领导的听课都有规定。我们对考试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对工程力学课的考试批卷做到主讲教师不出题,集体批卷,实验、平时作业、测验等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这些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地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由于该门课属技术基础课,听起来容易做题难,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在学时少的的情况下,尽量不减少习题课的学时。在重点、难点内容部分安排习题课或讨论课,在内容上,各位教师采用灵活的方式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熟练、灵活地掌握所学内容。在习题课方式上也做了调整,既有讨论课,也有典型例题

分析,真正达到习题课的效果。

课程规划、多媒体教学、实验课改革、教学大纲修订与新编。

2、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2003-2005

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工程力学课程多年来一直为中石化高校系统优秀课,有一支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出色的教学工作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的好评。近三年来在我校教务部门举行的学生对教师的各种测评中均获得优良的成绩。这一点从相关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省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等多项荣誉上可以说明。

3、全国力学竞赛教学改革2000-2005

在全国力学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全国力学竞赛每四年举行一次,组织学生参加了三届,每次都取得了辽宁赛区前3名的好成绩,并获得赛区优胜奖。成绩的取得与校、院的重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相关。定期组织校级力学竞赛,并举办力学研讨班,学生自愿参加,就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专题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持,教师辅导。通过此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考研同学奠定了良好的力学基础。从历届考研成绩看,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均取得较好成绩。

二、教学内容(满分22分自评20.4分)

*2-1课程内容(自评A-B级9分)

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它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论力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

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各专业特点及时地把教改教研成果,学术研究成果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不同程度地引入教学,教学内容充实、饱满、丰富、新颖。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或传统的教学方法时,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或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即能保证基础性,又能保证先进性。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逐步地渗透入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因此,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引入使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程力学不再仅仅限于原有的书本知识及理论。而是多学科交叉并有着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不断充实新内容的新的学科.

经过工程力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工程力学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教学与管理经验。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严谨治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书育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使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趋于更加合理、更加优化。确保了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满足社会需求。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自评A级6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普遍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然后阐述一般理论和普遍原则,再介绍由理论指导的具体实例应用。穿插进行课堂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即动脑又动手,增强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内容的组织能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主要差距:由于生源扩大,教师紧缺,教师严重超负荷劳动,根本没有多余的课外时间,因此没有精力进行课内外结合,尤其没有多少课外时间;教书育人效果较好。

2-3实践教学(自评A-B级5.4分)

课程紧密结合石化企业工程实际。石化设备工作在高温、高压及较强腐蚀介质等恶劣环境中,石化设备在工作中的安全、寿命及平稳运行关系到石化企业的生命。作为石化院校,我校的工程力学课

程紧密围绕石化企业设备展开,在工程力学授课过程中许多问题都能与之相结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工程力学课程是许多院校的考研究生必考专业课之一,另外,全国力学学会每四年都组织面向全国各高校学生的力学竞赛,我校在近几届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该课程能否学好,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我校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与壮大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已引进2套工程力学多媒体教学光盘。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教具模型配合日常教学。校级学科竞赛及教学评优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选做实验等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图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主要差距:由于教学相关设备受组数条件限制,学生还不能够在组数上分的过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现有设备条件和师生比例还不能充分满足培养优秀生的要求。

三、教学条件(满分20分自评15.2分)

*3-1教材及相关资料(自评A级8分)

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均选用全国优秀教材,《理论力学》(上、下)哈工大编,《材料力学》(上、下)刘鸿文主编,根据大纲基本要求和各专业特点适当删减内容。指导学生多看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如指导书、习题集、辅导材料等)。

3-2 实践教学条件(自评B级4。8分)

现有一个常规力学实验室可容纳两个教学班教学;但教学设备使用多年,利用率极高,设备严重老化,效果越来越差。主要差距:教学基础设备严重短缺,远远不能满足进行开放式教学的要求。

3-3网络教学环境(自评D级2。4分)

目前工程力学教学网络尚未装备。没有过多经费投入网络教学环境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建设。但是,由于我校对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重视。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满分18分自评18分)

根据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及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

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短缺的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挂图,教学模型教具,电视教学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目的是因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和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教师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动性。

考试方法改革:外购了教育部推荐的试题库,同时资助研制开发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工程力学试题库,目前部分内容已经投入到工程力学理论教学的考试课中进行选题使用,效果良好。在所有专业实施了教考分离;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上,以考核实际动手能力为主。

4-2教学手段(自评A级8分)

全体教师都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灵活、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只是教学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五、教学效果(满分20分自评20分)

*5-1同行评价(自评A级6分)

根据校内外专家和同行评价教学效果优秀;并有良好的声誉。详见教学获奖材料表。教师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及专家听课评分.这些奖项与评分均经过校内外专家的严格评审把关,通过听课、公开教学、民意测验,投票选举产生。

学生评价结果优秀。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详见教务处近五年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测评表。

5-3 录像资料评审(自评A级8分)

课堂实录。仪态端庄、声音清晰、富有教学激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师生互动效果明显。

六、课程特色

从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来说:由单一的经典工程力学向现代计算机绘图和具有石油化工特点的工程力学等多门类整合性方向教学体系发展;教学内容与体系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从教学方法来说: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渗入了多媒体教学与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方向发展;能根据教学设备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学模型教具,电视教学录像,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从工程力学实践教学环节来说,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实验均由任课教师指导。

自评结果:满分100分,自评总评成绩为:93.6分.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2009 年度)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河北省教育厅

二OO九年三月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1. 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 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精神制定。 2.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重点针对专业领域课程,同时兼顾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公共、基础课程。 3. 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 ,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 4. 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本年度河北省本科或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高职)、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5. 总分计算:M= E 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表中“评审标准”栏内,注明本科和高职的,分别是对本科课程和高职课程的标准要求。未注明的同时适用于本科和高职课程。 7. 本评审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 )》和《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007 年)》制订。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

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④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精品课程一览表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机械设计基础 郑增铭 2004年度 2 发电厂电气部分 刘 燕 2008年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机械设计基础 郑增铭 2004年度 2 检测与控制技术 李贵山 3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 王华栋 2005年度 4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张明新 5 液压传动 朱 琪 6 高等数学 阎家灏 2006年度 7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推荐国家级) 徐创文 8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王明旭 9 市场营销学 李正桂 1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张小华 11 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 刘彦国 1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马宏锋 1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推荐国家级) 朱玉红 2007年度 14 机械制图 韩国才 15 建筑力学与结构 马守才 16 机床电器及PLC 刘小斌 17 装饰材料与工艺 马牧群 18 发电厂电气部分 刘 燕 2008年度 19 过程控制工程 王淑红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机械设计基础 郑增铭 2004年度 2 检测与控制技术 李贵山 3 市场营销学 李正桂 2005年度 4 液压传动 朱 琪 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张小华 6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 徐创文 7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 王华栋 8 高等数学 阎家灏 9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张明新 10 模具CAD/CAM 余华俐 11 机械工程材料 刘彦国 12 建筑力学与结构 马守才 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张得太 14 剑桥商务英语 田文燕 15 社会工作概论 谢菊兰 2006年度 16 财务会计 张双兰 17 模拟电子技术 李建民 18 数字电子技术 陈 瑞 19 羽毛球 何生全 20 机床电器及PLC 刘小斌 21 工业与民用供电 张文有 22 建筑构造与识图 廖 荣 23 机械制图 韩国才 24 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 刘彦国 2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马宏锋 26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王明旭 27 基础会计 常 美 2007年度 28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 王 红 29 装饰材料与工艺 马牧群 30 旅游英语 马彩琴 3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朱玉红 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裴光昭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本科,2007) 目录 一、评审指标说明 二、评审指标内涵 二○○七年三月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5.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河北省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9)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2009年) 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河北省教育厅

二○○九年三月

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重点针对专业领域课程,同时兼顾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公共、基础课程。 3.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4.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本年度河北省本科或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高职)、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表中“评审标准”栏内,注明本科和高职的,分别是对本科课程和高职课程的标准要求。未注明的同时适用于本科和高职课程。 7.本评审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和《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007年)》制订。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

附件六: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2006) 目录 一、精品课程评估方案说明 二、评估指标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六年四月

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 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1] 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 进行评价。 [2] 实践教学含社会调查、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高职高专、中专)

附件5: 2011年自治区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总分: 一级指标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M i ) 评分等级(K i ) A B C D E 1 0.8 0.6 0.4 0.2 教学队伍 16 分 1-1 课程 负责 人与 主讲 教师 教师风 范、学术 水平与教 学水平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 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 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 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 少于两轮。 5分 1-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及整 体素 质 知识结 构、年龄 结构、人 员配置与 青年教师 培养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 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 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 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 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青 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 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 励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 教学团队。 5分 1-3 教学 改革 与研 究 教研活动 与教学成 果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 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 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 效,有校级以上的教学成 果或教改项目、省部级以 上规划教材;公开发表了 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6分 教 学内容 20 分 2-1 课程 内容 [1] 课程内容 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 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 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 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10分 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 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 础性、研究性、前沿性, 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 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 学。

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与安 排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 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 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 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成 效显著。 10分 教学条件16 分 3-1 教材 及相 关资 料 教材及相 关资料建 设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精 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 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 水平自编教材);课件、案 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 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 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 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 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8分 3-2 实践 教学 条件 实践教学 环境的先 进性与开 放性 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 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 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 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 实验)。 3-3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 资源和硬 件环境 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 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 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 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 8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8 分 4-1 教学 设计 教学理念 与教学设 计 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 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 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 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 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7分 4-2 教学 方法 多种教学 方法的使 用及其效 果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 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 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 发展。 7分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第三版)) 龚沛增 杨志强 陆慰民 编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教学安排

程序设计概述 概述第1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2 VB集成开发环境 1.3 创建应用程序过程 1.4 VB帮助系统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1.1 Visual Basic的发展1.1.2 Visual Basic的特点1.1.3 如何学习Visual Basic

1.1.1 Visual Basic 的发展BASIC BASIC((Beginner ’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Instruction Code))语言的发展概况语言的发展概况((四阶段阶段):): 1.1.初级初级初级Basic Basic Basic::64~7474,,Basic Basic语言问世语言问世 2.2.微机微机微机Basic Basic Basic::75~8585,,微机上固化微机上固化Basic Basic Basic语言语言 3.3.结构化结构化结构化Basic Basic Basic::86~9090,,结构化的结构化的Basic Basic Basic语言语言 4.4.可视化可视化可视化Basic Basic Basic::9191至今至今至今,,VB VB((微软推出微软推出))

Visual Basic 的发展 19911991年 年Microsoft Microsoft公司推出公司推出Visual Basic1.0,以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结构化结构化Basic Basic Basic语言为基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从19911991年的年的年的VB1.0VB1.0VB1.0至至19981998年的年的年的VB6.0VB6.0VB6.0的多次版本升级的多次版本升级的多次版本升级,,功能更强大功能更强大、、完善,应用面更广应用面更广。。 2000年发布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d04771175.html, ,2005年发布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重视网络教学资源(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教学条件(15分)、教学效果(18分),创新与政策支持(100分) (5)总分计算。 ①评估指标按五级评定,即A级、B级、C级、D级、E级,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或E级。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②评估指标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③每个评估要素得分为状态分值乘以权重系数。A、B、C、D、E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各评估要素得分之和即为评估总分。

07-10外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1 外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2008) 默认分类2011-02-09 12:57:03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序 课程名称课程学校负责人年份号 25 大学英语视听说北京理工大学吴树敬2007 26 西班牙语口笔语实践(精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董燕生2007 27 大学英语北京邮电大学卢志鸿2007 28 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陈准民2007 29 阿拉伯语经贸谈判与口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言洪2007 30 英语口译(课程系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2007 31 大学英语河北科技大学张森2007 32 高级英语四川外语学院肖肃2007 33 基础日语天津外国语学院张晓希2007 34 大学德语同济大学朱建华2007 35 大学英语西南交通大学吕长竑2007 36 大学英语湘潭大学杨华2007 37 基础朝鲜语(韩国语)延边大学金永寿2007 38 大学法语中国海洋大学李志清2007 39 综合俄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郅友昌2007 40 大学英语重庆大学邹晓玲2007 41 大学英语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2008 42 大学英语河北大学温荣耀2008 43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黑龙江大学严明2008 44 俄语视听说黑龙江大学王铭玉2008 45 大学英语华中科技大学樊葳葳2008 46 法语阅读南京大学张新木2008 47 大学英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鼎民2008 48 基础法语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2008

2 49 英汉口译四川大学任文2008 50 中级德语同济大学黄克琴2008 51 英语语言学武汉理工大学许之所2008 52 当代语言学厦门大学杨信彰2008 53 大学英语扬州大学俞洪亮2008 54 大学英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邓联健2008 55 大学英语信息工程大学王德军2008 外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2010) 默认分类2011-02-09 12:59:34 阅读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序 课程名称课程学校负责人年份号 56 大学英语西南大学覃朝宪2009 57 大学英语电子科技大学张文鹏2009 58 大学英语中国人民大学贾国栋2009 59 大学英语中山大学夏纪梅2009 60 大学英语武汉大学汪火焰2009 61 大学英语山东大学贾卫国2009 62 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苏州大学孙倚娜2009 63 俄语翻译山东大学丛亚平2009 64 法语口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蔡小红2009 65 高级英语河南大学牛保义2009 66 汉译英华东师范大学张春柏2009 67 日语精读吉林大学宿久高2009 68 英汉互译华中科技大学许明武2009 69 英语国家文化山东大学王湘云2009 70 英语文学概论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2009 71 英语写作西安外国语大学杨达复2009 72 英语语法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基安2009

国家精品课程

2013 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 一、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 2.评审对象为已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且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完成转型升级的高职课程;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评审,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参照执行。 3.评审依据为《2013 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高职)、网络课程及其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运行监控统计数据。 4.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包括否决性指标、评分指标和专家评审意见三部分。 5. 否决性指标包括 6 项否决情况,评审对象出现任一情况,即判定为不合格,记为“ 0”分,不再进行评分;评分指标总分计算:M =刀KM,其中K为评分等级系数,A、B、C D 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 M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专家评审意见为对评审对象的总体评价。 评审指标 1.否决性指标 (1)不是国家精品课程,或虽是国家精品课程但未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 (2)近三年课程负责人未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

(3)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及其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 (4)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导向性或严重的科学性等问题; (5)存在严重知识产权争议; (6)申报材料造假。 注:如评审专家判定评审对象存在以上情形,须写明具体情况及出处 2.评分指标及内涵

注: (1)课程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 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 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拓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课程基本资源须全部上网免费共享,符合出版物标准的拓展资源按照出版协议有条件共享。 (2)视频是课程的主要资源之一,也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表现方式,主要呈 现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路、工学结合的课程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施过程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课程单元设计说明等课程设计指导,课堂授课、现场教学、实训实习等教学场景,原理结构、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技术细节、安全禁忌等展示内容。 3.专家评审意见

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一、评审标准说明 二、评审标准指标 二○一五年七月

一、评审标准说明 1.本评审标准根据教育部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相关文件标准制定。 2.本评审标准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特别是含有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制定。其他课程可参照执行。 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4.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①内容选取。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②教学过程。专业课程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③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5.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6.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7)

附件3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本科,2007) 目录 一、评审指标说明 二、评审指标内涵 二○○七年三月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5.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湖南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湖南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评估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评估占3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 1、[1]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进行评价。 2、[2]实践教学含调研、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3、1-3指标中,论文(含科研、教研)折算分数: ①一级刊物(国家级)发表论文4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分,普通CN级刊物发表论文1分。 ②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国家级5分,省、部级4分,校级2分。 ③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习题集、辅导材料3分。 4、1-3指标中成果指: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且在校科研处、教务处立项,并已获得鉴定或奖励。 5、综合评审设计为五个一级指标,十四个二级指标,按照十四个二级指标评价得分(K1,K2,…,K14)。综合评审得分计算公式为:M=∑Ki,其中Ki为二级指标评价得分。 6、遴选与验收参照同一评价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程序

附件1: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一、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 (一)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二)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三)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四)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 二、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高职课程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

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详见评审指标); (二)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三)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 (四)申报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三、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五、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六、教育部高教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对于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年)

附件2: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年)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④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2.评审指标及内涵

[1] 根据课程类型,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打分。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专科)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 高职高专,2007 ) 一、评审指标说明 二、评审指标内涵 二○○七年四月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同时兼顾职业化特色鲜明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特别是含有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制定。其他课程可参照执行。 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4.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①内容选取。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②教学过程。专业课程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③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5.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年)

附件1: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年)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

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④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1)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着重考虑了:①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②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带*号的指标为核心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以上(不含C)。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 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评审时应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着重考虑: (1) 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能很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 (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系统完整,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思想把握准确,教学大纲即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