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习题

第5章_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习题
第5章_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习题

第5章 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

一、是否题

1.系统熵增加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2.绝热过程必是定熵过程。

错 3. 热温熵

Q

T

即过程的熵变。 错。过程熵变的定义为Q S T

?=可逆

,即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才是熵变。

4.对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是否可以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其熵变化?

否。绝热不可逆过程是自发过程,而绝热可逆过程是平衡过程,两者不能替代。但是对一个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设计一系列可逆过程来计算有相同初、终态的过程熵变。 5.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否。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但不可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的。例如:理想气体的等外压压缩就不是自发过程,但是不可逆过程。

6. 功可以全部转变成热,但热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否。功可以自发地全部变为热,热也可以全部转化为功,但一定会引起其他变化。例如,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是ΔT=0;ΔU=0,Q=W ,热全部转化为功,但系统的体积变大了,压力变小了。 7. 无论流体的温度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其有效能均为正

对。根据热力学原理,一切不平衡状态均走向平衡,可以作功。因此所有偏离环境温度的状态应具有正的有效能。 二、选择题

1.理想气体流过节流阀,其参数变化为 。

A ⊿T = 0, ⊿S = 0

B ⊿T = 0, ⊿S > 0

C ⊿T ≠ 0, ⊿S > 0

D ⊿T = 0, ⊿S < 0

(B)。系统工质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该系统不能与外界交换能量。 2.(1)孤立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2)在绝热的条件下,趋向平衡的过程中,体系的熵增加。 (3)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

(4)可用体系的熵函数的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上述表述中全部错误的是

A (1) (4)

B (2) (4)

C (2) (3)

D (1) (2)

A 。 (1) 孤立体系的自发过程向着熵值增大的方向进行,直到体系的熵具有极大值(dS = 0)时达到平衡态。(4) 熵增原理必须在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中应用。

3.在△H +g △Z +0.5△u 2=Q+W s 中,如果u 的单位用m/s,则H 的单位为: A J/s B kJ/kg C J/kg D kJ/g

( C ) kg

J

kg m N s kg m kg s m =?=??=2222

三、填空题

1能量衡算式一般形式221122()1/21/2s d mE H u gZ m H u gZ m Q W δδδδ=++-++++体系()()

2封闭体系能量衡算式U Q W ?=+

3稳定流动体系能量衡算式21/2s H u g Z Q W ?+?+?=+

4非流动体系理想功的计算式00id W U T S p V =?-?+?或者00()id W H pV T S p V

=?-?-?+?

流动体系理想功的计算式2

02id u W H g z T S ?=?++?-?,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0id W H T S

=?-?,稳态流动过程损失功的计算式0L W T S Q =?-.

四、计算题

1. 试确定1kmol 的蒸气(1470kPa ,过热到538℃,环境温度t 0=16℃)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功。

解:这是求算1kmol 的蒸气由始态(538℃,1470kPa )变化到终态(16℃,101.32kPa )的液体水时所得到的最大功。

由过热水蒸气表查得初始态时的焓与熵分别为

H 1=3543.34kJ/kg , S 1=7.6584kJ/(kg ·K )

由饱和水蒸气表可查得终态时水的焓与熵分别为

H 2=67.18kJ/kg , S 2=0.2389kJ/(kg ·K ) 所以过程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

?H =M (H 2-H 1)=18.02(67.18-3543.34)=-62640.33(kJ/kmol )

? S=M (S 2-S 1)=18.02(0.2389-7.6584)=-133.6994(kJ/(kkmol ·K )

) 若理想功为所能提供的最大有用功,则

W id =?H -T 0?S=-62640.33+(16+273.15)(-133.6994) =-2.398×104(kJ/kmol )

2.确定冷却45kmol/min 的空气,从初始温度305K 降低到278K 所需的最小功率N min ,环境温度305K 。已知空气的比热容为29.3kJ/(kmol ·K )。

解:在冷却过程中,空气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

2

121()29.3(287305)791.1(/)T P P T H C dT C T T kJ kmol ?==-=-=-?

2

1

21278(/)ln

29.3ln 2.7158(/())305

T P P T T S C T dT C kJ kmol K T ?====-?g 过程所需的最小功为

W id =?H -T 0?S=-791.1-305(-2.7158)=37.2(kJ/kmol )

所以这一冷却过程所需的最小功率为

N id =nW id =45×37.2=1674.0(kJ/min )=27.9kW

3. 在一个往复式压气机的实验中,环境空气从100kPa 及5℃压缩到1000kPa ,压缩机的气缸用水冷却。在此特殊实验中,水通过冷却夹套,其流率为100kg/kmol (空气)。冷却水入口温度为5℃,出口温度为16℃,空气离开压缩机时的温度为145℃。假设所有对环境的传热均可忽略。试计算实际供给压气机的功和该过程的理想功的比值。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其摩尔定压热容C P =29.3kJ/(kmol ·K )。 解:以被压缩的空气为系统,以1kmol 空气作为基准。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在此过程中空气放出的热量为

Q=-W W C P ,W (t out -t in )

式中W W 为冷却水的流率;C P ,W 为水的热容,取值为4.18kJ/(kg ·K ),t out 和t in 分别为冷却水的出、入口温度。所以

Q=-100×4.18(16-5)=-4.598×103(kJ/kmol )

压缩过程中空气的焓变为

2

1

3

21()29.3(1455) 4.10210(/)T P P T H C dT C T T kJ kmol ?==-=-=??

若忽略此压缩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则所需的功为

W S =H ?-Q =4.102×103

+4.598×103=8.700×103(kJ/kmol )

过程的熵变可以按下式计算

2

1

221211ln ln(/)ln(/)T P P T C p

S dT R C T T R p p T p ?=-=-?

145273.151000

29.3ln

8.314ln 7.199(/())5273.15100

S kJ kmol K +?=-=-+g

所以压缩过程的理想功为

W id =?H -T 0?S=4.102×103-278.15(-7.199)=6.104×103(kJ/kmol ) 因此实际供给压气机的功与该过程的理想功的比值为 W S /W id =8700/6104=-1.425

4. 水与高温燃气进行热交换转变成260℃的恒温蒸气,在此过程中,燃气温度由1375℃降到315℃,已知环境温度为27℃。试确定1kg 气体由于热交换过程,其有效能的降低值,设气体的比热容为1kJ/(kg ·K )。

解:若忽略在进行热交换过程中燃气动能和位能的变化,则有效能的降低可表示为

△B=B 2-B 1=(H 2-T 0S 2)-(H 1-T 0S 1)

将上式整理可得

△B=(H 2-H 1)-T 0(S 2-S 1)

其中

T 0=27+273.15=300.15(K )

H 2-H 1=C P (T 2-T 1)=-1060.00kJ/kg

S 2-S 1=2

1

21(/)ln(/) 1.030/()T P P T C T dT C T T kJ kg K ==-?

g

因此该过程有效能的降低为

△B =-1060.00-300.15(-1.030)=-750.72(kJ/kg )

5. 如果空气绝热节流膨胀,从2100kPa 降到100kPa 不做任何功。若传热以及位能和动能变化均可忽略,试提出一些假设,确定此过程所产生的功损失。 解:假设环境温度T 0=25+273.15=298.15(K ),并假定空气为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膨胀,Q =0,△H =0,△T =0,所以过程的熵变为

△S =-Rln (p 2/p 1)=-8.314ln (100/2100)=25.312(kJ/(kmol ·K )) 若忽略传热以及位能和动能的变化,此过程所产生的功损失为

W L =T 0△S -Q =298.15×25.312-0=7.547×104(kJ/kmol )

6. 两股热水在绝热条件下相混合,其中一股水的温度为353.15K ,流量为25kg/s ;另一股水的温度为

313.15K ,流量为30kg/s 。以知环境温度为298.15K ,试计算这一混合过程有效能的降低。

解:设温度为353.15K 的水的流量用a 表示,下标a 表示其性质;用小标b 表示温度为313.15K 的水的性质,b 表示其流量;下标m 表示混合后水流的性质,m 表示混合后水的流量。由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表可查得两股水的焓和熵为

H a =334.91kJ/kg , S a =1.0753kJ/(kg ·K ) H b =167.57kJ/kg , S b =0.5725kJ/(kg ·K ) 由此可计算出混合前两股水的有效能函数为

B a =H a -T 0S a =334.91-298.15×1.0753=14.309(kJ/kg ) B b =H b -T 0S b =167.57-298.15×0.5725=-3.121(kJ/kg ) 由于混合过程是在绝热条件下进行的,其焓平衡方程为 aH a +bH b =mH m 所以混合后水流的焓为 H m =

25334.9130167.57

2530

a b aH bH m +?+?=

+=243.63(kJ/kg ) 根据H m 的值由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表可查得混合后水流的温度为331.36K ,进而可查得混合后水流的

熵为S m =0.8085kJ/(kg ·K ),这样混合后水流的有效能函数为 B m =H m -T 0S m =243.63-298.15×0.8085=2.576(kJ/kg ) 于是这一混合过程的有效能降低为

△B=mB m -aB a -bB b =55×2.576-25×14.309-30(-3.121)=-122.42(kJ/s )

7.试求将1kg ,0.6MPa 的空气,按如下条件变化时的热量变化,以及有效能变化。取环境温度为25℃(298K )。

(1)等压下由-38℃加热至30℃; (2)等压下由30℃冷却至-170℃。

解:由空气的T —S 图可查得0.6MPa 下各温度状态的焓及熵值如下: -38℃(235K ),H 1=11620 J ·mol -1 S 1=104 J ·mol -1·K -1 30℃(303K ),H 2=13660 J ·mol -1 S 2=111 J ·mol -1·K -1 -170℃(103K ),H 3=7440 J ·mol -1 S 3=77 J ·mol -1·K -1 (1)等压加热热量 ()kJ Hp 3.70116201366029

1

=-?=? 有效能变化 []kJ S T H B 586.1)104111(298204029

1

0-=-?-?=

?-?=? (2)等压冷却热量 kJ Hp 5.214)136607440(29

1

-=-?=? 有效能变化

[]kJ S T H B 9.134)11177(298622029

1

0=-?--?=

?-?=? 8. 试求1kmol ,300K 的空气,由0.1MPa 等温可逆压缩到10MPa 的轴功和理想功。环境温度取T 0为298K 。

解:由空气的T —S 图可查得,在300K 下,各压力状态下的焓值和熵值如下: 0.1MPa ,H 1=13577 kJ ·kmol -1 S 1=126 kJ ·kmol -1·K -1 10MPa ,H 2=1300 kJ ·kmol -1 S 2=87 kJ ·kmol -1·K -1 稳流系统 ΔH=Q +W S 可逆过程 W S =Q rev +ΔH

其中可逆热Q rev =T ΔS=T (S 2—S 1)=300×(87—126)=-11700 k J ·kmol -1

所以 1

11700(130013577)11123S rev W Q H kJ kmol -=-+?=+-=?

理想功 0id W H T S =?-?

1

(1300013577)298(87126)11045kJ kmol -=--?-=?

计算结果表明,等温下将空气从0.1MPa 压缩至10MPa 时,其消耗的理想功比可逆轴功要少一些,这是因为压缩时放出的热量可逆地传递给环境,环境获到了部分功,消耗的功最少。

9.某人称其能用100℃的饱和水蒸汽,提供140℃的热能,且每公斤水蒸汽可供热量1800kJ ·kg -1。请验证其可靠性。

解:热泵可以提高热能的温度,其原理采用某工质,使其在低于环境的温度下蒸发,即从环境吸入热量,再压缩到较高压力,在高于环境温度下冷凝放热,达到供热的目的。0.1MPa ,100℃的饱和水蒸汽,若取298K ,液态水为基准态,其有效能

)3674.03614.7(298)89.1042.2676()()(000-?--=---=S S T H H B 1

1.487-?=kg kJ 热能的有效能为: 1

02.501180027314029811-?=???

? ??+-=??? ??-

=kg kJ Q T T B Q 487.1<501.2,显然这一说法是不可行的,实际过程中热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二者之间的差距更大。

10.某人称其设计了一台热机,该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 ·kg -1的燃料30kg ·h -1

,可以产生的输出功率为170kW 。该热机的高温与低温热源分别为670K 和330K 。试判断此热机是否合理。

解:从已知的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该热机的效率,以及卡诺热机的效率,然后比较两者的大小。 热机的效率 486.03600

3042000170=?==

Q

W η

卡诺热机效率 508.0670

330

670=-=

-=

高卡T T T η

卡诺热机是效率最高的热机,显然该人设计的热机不合理。

11. 0.1013Mpa 的饱和水蒸汽被绝热压缩至0.3Mpa ,280℃,蒸汽流率为1000Kg /h ,环境温度25℃,计算: (1)压缩机的功率 (2)理想功和热力学效率

0.1013MPa 饱和水蒸汽的焓值和熵值分别为:

H 1=2676.1kJ·kg -1 S 1=7.3549 kJ·kg -1·K -1。

0.3MPa 和280℃过热蒸汽的焓值和熵值分别为:

H 2=3028.6kJ·kg -1 S 2=7.6299 kJ·kg -1·K -1

(1) Ws= H 2- H 1=3028.6 - 2676.1-3028.6=352.5 kJ·kg -1

(2) W id =△H - T 0△S=(3028.6-2676.1) - 298.15(7.6299-7.3549)=270.4 kJ·kg -1 270.4

76.71%352.5

id s W W η=

==

12. 1.5MPa 、500℃的过热水蒸气推动透平机作功,乏汽压力50kPa,温度148℃。每千克蒸汽通过透平机时有6.32kJ 的热量散失于25℃的环境。求此过程的实际功、理想功、损失功和热力学效率。已知

1.5 MPa 、500℃水蒸气的焓值H 1=3473.1kJ·Kg -1,熵值S 1=7.5698kJ·kg -1·K -1

和下列数据 35 kPa 70 kPa 120℃ H 2723.1 H 2719.6

S 7.9644 S 7.6375 160℃ H 2800.6 H 2798.2

S

8.1519

S

7.8279

120℃ 50kPa H=2721.6 kJ·Kg -1 S=7.8243 kJ·kg -1·K -1

160℃ 50kPa H=2799.6 kJ·Kg -1 S=8.0130 kJ·kg -1·K -1

148℃ 50kPa H 2=2776.2 kJ·Kg -1 S 2=7.9564 kJ·kg -1·K -1

-W s =H 1-H 2+Q=3473.1-2776.2-6.23=690.7 kJ·Kg

-1

-W id =T 0△S -△H=298.15×(7.9564-7.5698)-(2776.2-3473.1)=812.2 kJ·Kg -1

W L =W s -W id =812.2-690.7=121.5 kJ·Kg -1

%04.852

.8127

.690===

id s W W η

完整word版,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基础知识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离心泵启动前泵内要先灌满所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叶轮中心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升高,并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在壳内使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然后从排出口排出。叶轮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在压差的作用下,液体被吸入泵内。这样只要叶轮不停地转动,离心泵便不断的吸入和排出液体。 2、何为“汽蚀”、“气缚”,并说明其危害。 答:汽蚀:当离心泵叶轮进口处的压力降至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发生沸腾,所生成的蒸汽泡随液体从入口向外周流动中,又因压力迅速加大而急剧冷凝,使液体以很大的速度从周围冲向汽泡中心,产生频率很高、瞬时压力很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由于对叶轮及泵壳极大的冲击力加上液体中的溶解氧对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可使其表面出现斑痕及裂缝,甚至呈海绵状逐步脱落。发生汽蚀时,泵体由于受到冲击而发生震动,并发出噪音,同时使泵的流量、扬程下降。 气缚:由于泵内存气,启动离心泵而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称为“气缚”。气缚时,泵打量降低甚至不打量,泵的噪音较大。 3、试说明大气压、表压、绝压、真空度的关系。 答:表压为实际压力比大气压高出的值。 表压 = 绝压 - 大气压 真空度表示实际压力比大气压低多少。 真空度 = 大气压 - 绝压 4、磁力泵工作原理? 答:磁力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考点(精华)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考点 1、什么叫过程: (1)客观事物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过程】 (2)在工艺生产上,对物料流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加工工艺称作过程工艺。【过程工艺】 (3)以天然物料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的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化工过程包括:原料制备、化学反应、产品分离 (4)由被处理的物料流联接起来,构成化工过程生产工艺流程。 (5)【最重要的单元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换热过程、分离过程、输送过程、催化反应过程 (6)【化学反应过程举例】热裂解反应过程、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过程生化反应过程、分散控制 (7)【过程控制技术发展历程】计算机集中控制、集散控制(我国多)、现场总线控制 第二章、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模块】模型和算法,一是要建模,二是这个模型的算法,两者组一起才能算作模块。 【单元模型类型】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 【什么叫稳态(化工过程稳态模拟)】各个工艺参数状态量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叫做稳态。 【么叫模拟】对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求解就叫模拟。 【过程系统模拟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会画图)】(1)过程系统模拟分析问题;(2)过程系统设计问题;(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问题。 过程系统模拟分析问题:已知决策变量输入,已知过程参数,求输出,是一个正向求解问题,最简单的模型。 2)过程系统设计问题:已知输出设计结果,已知过程参数,求决策变量输入;看起来是已知输出求输入,实际上是假设输入猜值去计算输出与已知输出进行比较再调整猜值进行计算。只能单项求解,从左到右

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问题: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一组使工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从而实施最佳工况。 【过程系统模拟三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1)序贯模块法(不适于解算设计、优化问题,只适于模拟问题(2)面向方程法(3)联立模块法(同时有(1)、(2)的优点) 【单元模块】是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编制而成的子程序。具有单向性特点 【断裂】通过迭代把高维方程组降阶为低维方程组的办法。它适用于不可分割子系统; 【不可分割子系统】过程系统中,若含有再循环物流,则构成不可分割子系统。 【断裂基本原则】1) 切割流线总数最少、2) 切割流线所含变量数最少、3) 切割流线的总权重最小、4) 环路切割的总次数最少 【简单回路】包含两个以上流股,且其中的任何单元只被通过一次。矩阵:行→回路;列→物流。 【适合于收敛单元应满足要求:】(1)对初值的要求不高、(2)数值稳定性好、(3)收敛速度快、(4)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少 【面向方程法(适用于线性化,非线性方程组先线性化)】 第四章、化工过程系统的优化 【最优化问题包括要素(内容)】(1)目标函数(2)优化变量(3)约束条件(4)可行域 【可行域】满足约束条件的方案集合,构成了最优化问题的可行域。 【最优解】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是在可行域中寻求使目标函数取最小值的点。 【最优化问题的建模方法】机理模型、黑箱模型、混合模型 【系统最优化方法的分类】无约束最优化与有约束最优化、、线性规划LP(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全部都为线性函数称为线性规划,剩一个为非线性函数为非线性规划、单维最优化和多维最优化、解析法与数值法、可行路径法与不可行路径法 【标准型】目标函数值一定是最小值、约束条件中没有不等式约束,全是等式约束、所有的变量全是非负条件 第七章、换热网络合成 【换热网络合成】通俗地讲就是将物流匹配在一起,充分利用热物流去加热冷物流,提高系统的热回收,以便尽可能地减少辅助加热与辅助冷却负荷。 【换热网络合成目的】让某一个物料从初始温度到目标温度(一定要达成)、尽可能的回收余热、尽可能的减少换热设备数。 【温度区间求夹点(会画温度区间表)】将热物流的起始温度与目标温度减去最小允许温差△Tmin,然后与冷物流的起始、目标温度一起按从大到小排序,构成温度区间。 【夹点】在温度区间中,高温度区间向低温度区间传递的热量为零的点,不是接受热量为零的点(判断) 对于热公用工程是260C。,对于冷公用工程是250C。。 物理意义:温焓图上组合曲线垂直距离最低的点。 【夹点的三个特性】能量特性、位置特性、传热特性

输电线微风振动分析方法能量平衡法的改进研究

第26卷增刊I V ol.26 Sup. I 工 程 力 学 2009年 6 月 June 2009 ENGINEERING MECHANICS 176 ——————————————— 收稿日期:2008-03-04;修改日期:2008-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093) 作者简介:李 黎(1956―),女,上海人,教授,学士,副院长,从事结构抗震抗风与振动控制研究(E-mail: lili2431@https://www.360docs.net/doc/d0576620.html,); *叶志雄(1981―),男,湖北人,博士生,从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E-mail: yesui5685@https://www.360docs.net/doc/d0576620.html,); 孔德怡(1982―),男,河南人,博士生,从事结构抗震抗风研究(E-mail: kongdy@https://www.360docs.net/doc/d0576620.html,). 文章编号:1000-4750(2009)Sup.I-0176-05 输电线微风振动分析方法能量平衡法的改进研究 李 黎1,2,*叶志雄1,2,孔德怡1,2 (1.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针对输电线微风振动传统计算方法能量平衡法计算误差较大的特点,分别从风能输入功率、输电线自阻尼功率、防振锤消耗功率、输电线-防振锤耦合体系的振动求解等方面,对能量平衡法进行了改进,使能量平衡法可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求解精度。基于改进后能量平衡法编制了计算机辅助计算程序,并以特高压汉江大跨越地线的微风振动防振计算为例,说明了改进后的能量平衡法在特高压输电线微风振动防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风振动;能量平衡法;防振锤;风能输入功率;导线自阻尼 中图分类号:TM752; TU311.3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MENT OF ENERGY BALANCE METHOD AND ANALYSIS OF AEOLIAN VIBRATION O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LI Li 1,2 , *YE Zhi-xiong 1,2 , KONG De-yi 1,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Mechan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2.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Control Structur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aeolian vibration of an overhead line is analyzed most commonly by applying the energy balance method, but the result of this method has big err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lving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the improvement of power inputted from wind, the conductor self-damping, the power dissipated by dampers and the solution for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of power line-damper coupling system were reported in the paper. Then the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by applying MATLAB based on an improved energy balance method, and Ultra-high Voltage (UHV) Han-River Large Crossing Ground Wir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very efficient. Therefore,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s. Key words: aeolian vibration; energy balance method; stockbridge dampers; wind power input; conductor self-damping 微风振动是输电线风致振动中的一种危害极大时常性振动。目前,对输电线微风振动的防振计算,国内外普遍采用能量平衡法[1 ―2] 。该方法是基 于风输入给输电线的能量与输电线-防振器系统消耗能量相等的原则计算输电线平衡振幅,继而求解输电线微风振动强度。由于风能输入和输电线自阻尼的不确定性,用能量平衡法求解的导线振幅存在一定误差,其精度很大程度上由实验精度决定。国 际大电网会议(CIGRE)1998年发表文章[3]对该法的精度进行了探讨,指出用能量平衡法求解的导线振幅的误差最大达到40%。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如何更好、更精确的使用能量平衡法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Lu [4]用阻抗矩阵转换结合强迫振动分析理论,把输电线等效成小刚度梁来分析输电线-防振锤体系的微风振动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并且开发出了微风振动分析设计商用软件。而国内工

化工基础题库修订版

化工基础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化工基础试题 初级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重量的单位是(),1公斤力=()牛顿。 答:牛顿 2、汽化有两种方式,即()和()。 答:蒸发沸腾 3、热传递是由于物体之间()的不同而引起的,其基本的方式有(),(),()。 答:温度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4.依靠流体流动作相对位移而进行的传热叫(),它有(),()两种形式。 答:对流传热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5.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叫()。答:蒸发沸腾 6.大气压、绝对压力与表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答: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 7.压缩比是压缩机()和()之比。 答:出口气体绝对压力入口气体绝对压力 8.按照泵的吸入方式可将离心泵分为()和()两类。 答:单吸泵双吸泵 9.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答:压力表真空表 10.离心泵叶轮的作用是将()传给液体使流体的()和()均有所提高。 答:原动机的机械能静压能动能 11.离心泵叶轮按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答:闭式半开式开式 灭火器适用于()。 答:可燃性气体、液体、电气火灾 39.测量仪表测量目的是________。

答:为了获得被测量的真实值 40、气动仪表所用的能源是_______,标准信号是_________。 答:压缩空气,20-100KPa 45.在自动调节系统中,调节器的积分时间越大,表示其积分作用_________。答:越弱 46.在生产中,要求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必须是一个_________振荡过程。答:衰减 的含义是___________。 答:分散型控制系统 操作画面中,MAN表示________,AUTO表示_________。 答:手动,自动 选择题 1.氧气呼吸器在使用前,应检查氧气压力大于()atm。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标准及考核办法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标准及考核办法 企业能源平衡是以企业为考察体系进行的能源平衡,包括企业各种能源输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及有效利用能源及各项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企业的耗能情况,分析企业的用能水平,查找节能潜力和明确节能方向,为改进企业的能源管理,实行节能技术改造,从而为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内容与要求 1.1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的内容 1.1.1 能源平衡计算是反映一个企业在统计期内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及其组成结构。包括购入能源、库存变化;二次能源、利用余热余能;外销能源、企业自耗能源(燃料及动力)等信息。 l.1.2 能源平衡反映了企业主要产品品种耗能情况。 1.1.3 能源平衡反映了企业二次能源转换及其消耗水平。包括企业自产燃料、动力所消耗的燃料、动力。 1.1.4 能源消耗品种按企业统计习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燃料,包括:原煤、洗精煤、冶金焦、重油、焦油、汽油、柴油、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第二类为动力,包括:电力、蒸汽、氧气、氮气、压缩空气、鼓风、深井水、循环水、净化水等。 1.1.5 根据能源平衡计算,对各种耗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末完成指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的要求

1.2.1 产品产量必须以统计期内生产处的统计数据为准。 1.2.2 产品产量必须是指同类型各种产品产量的总和。生产同类产品可直接计算合计产量,如钢产量。生产不同规格产品,但生产工艺相近的产品产量也可直接相加。 1.2.3 生产不同类型的多种产品,各种能耗不宜直接相加,应选择一种主要产品,做为计算综合能耗的产量。 1.2.4 分品种能耗必须是统计期内,各厂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及相应的标准煤量。 1.2.5 总能耗量必须是各单位实际消耗的能源量折算标准煤量与回收并外供能量折算标准煤量之差。 1.2.6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均以公司能源主管部门计算确定的折算系数为准。各生产厂在计算各种能源消耗量时均要采用公司规定的统一折算系数。 l.2.7 吨钢综合能耗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能源消耗总水平的指标,其含义是单位钢产量(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1.2.8 工序能耗是工序的总能耗与该工序同期产品产量之比,是衡量该工序(车间)能耗高低的技术经济指标。 1.2.9 工序能耗是按产品分工序进行计算的能源消耗水平。如炼铁厂分炼铁工序、烧结工序等。 1.2.10 各种能源消耗定额,以统计期内能源实物消耗量与该统计期内产量之比。 1.3 其它

化工分析模拟试题二

化工分析模拟试题二

2 化工分析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叫 ,它是分析结果 的量度。 2.NaH 2PO 4是 的共轭酸,是 的共轭碱,其质子条件是 。 3.几个数据相加减,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应以几个数中 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 最大;几个数据相乘除,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应以几个数中 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 最大; 4.莫尔法是以 为指示剂,以 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于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测定Cl -的方法。。 5.配位滴定中能否准确滴定的判别式为,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 于 和 。 6.若称量的%1.0±≤r E ,g E a 0002.0±=,则试样称量的最低量 为 克;若滴定管读数误差%1.0±≤r E ,mL E a 02.0±=,则滴定时所消耗滴定剂的总体积最低量为 毫升; 7. 酸碱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 变化的规律性。滴定突跃的大小与 和 有关。 8.用KMnO 4法测定滴定Ca 2+时,采用 滴定方式;测定MnO 2含 量时采用 滴定方式。 9.用基准物Na 2CO 3标定HCl 时,下列情况对结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 a 、滴定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 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滴定开始前,液面调节高于零点; c 、称取Na 2CO 3时,少量Na 2CO 3撒在天平盘上;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标定HCl 的基准物质最好为:( ) A KOH B 邻苯二甲酸氢钾 C NaOH D 硼砂 2. 在HAc 的α-PH 曲线图中,当αHAc = αAc- =0.5时,则 A PH=PKa B PHPKa D PH=7 3.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A pKIn±1 B E′In±0.059/n C pKIn±0.059/n D E′In±14.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离子效应的影响,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B 盐效应的影响,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C 同一沉淀物,其晶体颗粒愈大溶解度愈大; D 沉淀反应中,杂质被保藏在沉淀内部引起的共沉淀现象叫“包夹”;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试题

安全知识 一、填空题 1、根据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性、危害特性将常用危化品分为8 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物品)(腐蚀品) 2、爆炸品的爆炸特性有(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3、根据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可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三类。 4、根据危险化学品的不同性质,在存储方式也有所不同,可分为(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3 种。 5、燃烧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3类 6、水蒸气的灭火原理主要是(降低燃烧区域内的氧含量)。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达到(35%)以上时,燃烧就会熄灭。 7、安全电压的等级为(6V )、(12V )、(24V )、(36V )、(42V )五个级别。 8、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细胞窒息性气体)三大类。 9、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劳动防 护用品按其性质可分为(特种)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10、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3 个条件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着火源)。 11、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2、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13、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 作业人员不能穿(带铁钉)的鞋进入作业现场。 14、一般来说,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那么它的燃爆危险性越(大)。 15、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 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 并一闪即灭的现象称(闪燃)。 16、爆炸的类型一般有两种, 即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17、锅炉因超压发生的爆炸属于(物理性)爆炸。 18、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 所以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注意通风、补充淡盐水和控制劳动强度。 19、触电紧急救护时,首先应进行(触电解救),然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0、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应该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21、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 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22、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 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 23、皮肤被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24、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2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

化工过程分析与综合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 2-1(1)d=n-m n=4(c+2) m=c+c+1+1=2c+2 d=4(c+2)-(2c+2)=2c+6 给定流入流股:2(c+2) 平衡级压力:1 所以没有唯一解 (2)存在热损失n=4(c+2)+1 m= =2c+2 d=2c+7 给定2c+5 所以没 有唯一解 (3)n=2(c+2)+2+2+1=2c+9 m=1+c+2=c+3 d=c+6 给定进料:c+2 冷却水进口温度:1 所以没有唯一解 2-2(1)N v=3(c+2) (2)物料衡算:F i Z Fi=Vy Fi+Lx Fi (i=1,2……c) 热量衡算:FH F=VH V+LH L 相平衡:y Fi=k i x Fi (i=1,2……c) 温度平衡:T V=T L 压力平 衡:P V=P L (3)N e=2c+3 (4)d= N v- N e=c+3 (5)进料(c+2)和节流后的压力(1) 2-3N x u 压力等级数 1 进料变量数 2(c+2)=4+3=7 合计9 N a u 串级单元数 1 回流分配器 2 侧线采出单元数 2 传热单元数 5 合计15 N v u=9+15=24 d=24 给定的不满足要求,还需给定入塔混合物的温度,两塔的操作压力,塔2 的回流比。 2-4N x u 压力等级数N+M+1+1+1(N 和M 为两个塔的塔板数) 进料变量数c+2 合计c+N+M+5 N a u 串级单元数 4 回流分配器 4 侧线采出单元数 1 传热单元数 4 合计10 N v u= c+N+M+5+10= c+N+M+15

d= c+N+M+15 2-5 2-6 2-7 简捷算法:Reflex Ratio:-1.3 Light Key:Methanol 0.95 Heavy Key:Ethanol 0.1585 Pressure:Condenser:1.9 公斤Reboiler:1.8 公斤 最小回流比为:3.529 实际回流比:4.588 最小理论板数:14.47 实际板数:26.18 进料板:10.47 逐板计算:27 块塔板,11 板进料,塔顶采出:31.67kmol/hr,回流比:4.6

化工分析模拟试题二

化工分析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叫 ,它是分析结果 的量度。 2.NaH 2PO 4是 的共轭酸,是 的共轭碱,其质子条件是 。 3.几个数据相加减,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应以几个数中 位数 最少的数据为准,即 最大;几个数据相乘除,有效数字位数 的保留应以几个数中 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 最大; 4.莫尔法是以 为指示剂,以 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于中性 或弱碱性溶液中测定Cl -的方法。。 5.配位滴定中能否准确滴定的判别式为,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 于 和 。 6.若称量的%1.0±≤r E ,g E a 0002.0±=,则试样称量的最低量 为 克;若滴定管读数误差%1.0±≤r E ,mL E a 02.0±=,则滴定时所消耗滴定剂的总体积最低量为 毫升; 7. 酸碱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 变化的规律性。滴定 突跃的大小与 和 有关。 8.用KMnO 4法测定滴定Ca 2+时,采用 滴定方式;测定MnO 2含量时 采用 滴定方式。 9.用基准物Na 2CO 3标定HCl 时,下列情况对结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 a 、滴定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 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滴定开始前,液面调节高于零点; c 、称取Na 2CO 3时,少量Na 2CO 3撒在天平盘上;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标定HCl 的基准物质最好为:( ) A KOH B 邻苯二甲酸氢钾 C NaOH D 硼砂 2. 在HAc 的α-PH 曲线图中,当αHAc = αAc- =0.5时,则 A PH=PKa B PHPKa D PH=7 3.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A pKIn±1 B E′In±0.059/n C pKIn±0.059/n E′In±1 4.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离子效应的影响,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B 盐效应的影响,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C 同一沉淀物,其晶体颗粒愈大溶解度愈大; D 沉淀反应中,杂质被保藏在沉淀内部引起的共沉淀现象叫“包夹”; 5. 用0.10mol/L NaOH 滴定0.10mol/L HCl ,指示剂pK In =4.0,则终点 误差为( ) A 0.1% B 0.2% C -0.2% D -0.1% 6. 欲配制草酸钠溶液以标定0.04000mol.L -1溶液KMnO 4,若使标定时两 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C(Na 2C 2O 4)为( ) A 0.04000mol.L -1 B 0.1000mol.L -1 C 0.05000mol.L -1 D 0.08000mol.L -1 7. 已知0.1mol.L -1一元弱酸HA 溶液的pH=3.0,则其0.1mol.L -1共轭碱

(完整版)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常数K值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温差法计算热负荷的公式,适应于载热体在换热过程中 B 。 A.有相变但无温变 B.无相变但有温变 C.既有相变又有温变。 3、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B。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4、压力 A 有碍于吸收过程的进行。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5、润滑油的质量指标中,酸值越 A ,质量越好。 A.低 B.高。 6、仪表输出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被测变量之比为仪表的 C 。 A.相对误差 B.灵敏限 C.灵敏度。 7、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是控制作用不断克服 B 的过程。 A.随机影响 B.干扰影响 C.设定值变化。 8、选择被控变量原则为 C 。 A.多值对应关系 B.被控变量变化灵敏大 C.单值对应关系,工艺合理性,被控变量变化灵敏度大。 9、相对压强的负值为 C 。 A.表压 B.绝压 C.真空度 D.大气压 10、气体密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什压降温,气体密度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1、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B。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12、离心泵的叶轮能提高液体的 C 。 A.静压能 B.动能 C.静压能和动能 13、一个满足生产要求的换热器其传热速度 D 热负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或大于 C.小于或等于 14、许多试验证明,雷诺系数在2000~10000流动类型为 C 。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15、两种流体在环热器内,两侧分别以相同的方向流动称为A。 A.并流 B.逆流 C.错流 D.折流 16、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冬天克服的阻力 B 夏天克服的阻力。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7、许多化学反应中采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 A 。 A.增加正反应速度 B.降低逆反应速度 C.改变化学平衡 D.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正、逆反应速度。 18、将过热蒸汽冷却当温度降至一定值时混合气开始冷凝,产生第一滴液体,相应的温度称为 C 。 A.饱和温度 B.临界温度 C.露点温度 19、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恒温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10倍,下面哪种情况将伴随发生 C 。 A.气体的分子数增加10倍 B.气体分子平均速度的大小减小10倍 C.容器壁所受气体分子平均作用减少为原来的1/10 D.气体分子的密度保持不变。 20、泵的扬程是指 B 。 A.泵的升扬高度 B.泵所提供的总能量 C.泵的静压能和位压能 D.泵出口处压力

【环境】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习题

【关键字】环境 第5章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 一、是否题 1.系统熵增加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错 2.绝热过程必是定熵过程。 错 3. 热温熵即过程的熵变。 错。过程熵变的定义为,即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才是熵变。 4.对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是否可以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其熵变化? 否。绝热不可逆过程是自发过程,而绝热可逆过程是平衡过程,两者不能替代。但是对一个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设计一系列可逆过程来计算有相同初、终态的过程熵变。 5.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否。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但不可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的。例如:理想气体的等外压压缩就不是自发过程,但是不可逆过程。 6. 功可以全部转变成热,但热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否。功可以自发地全部变为热,热也可以全部转化为功,但一定会引起其他变化。例如,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是ΔT=0;ΔU=0,Q=W,热全部转化为功,但系统的体积变大了,压力变小了。 7. 无论流体的温度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其有效能均为正 对。根据热力学原理,一切不平衡状态均走向平衡,可以作功。因此所有偏离环境温度的状态应具有正的有效能。 二、选择题 1.理想气体流过节流阀,其参数变化为。 A ⊿T =0, ⊿S=0 B ⊿T =0, ⊿S>0 C ⊿T ≠ 0, ⊿S>0 D ⊿T =0, ⊿S<0 (B)。系统工质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该系统不能与外界交换能量。2.(1)孤立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2)在绝热的条件下,趋向平衡的过程中,体系的熵增加。 (3)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 (4)可用体系的熵函数的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上述表述中全部错误的是 A (1) (4) B (2) (4) C (2) (3) D (1) (2) A。(1) 孤立体系的自发过程向着熵值增大的方向进行,直到体系的熵具有极大值(dS = 0)时达到平衡态。(4) 熵增原理必须在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中应用。 3.在△H+g△Z+0.5△u2=Q+Ws中,如果u的单位用m/s,则H的单位为: A J/s B kJ/kg C J/kg D kJ/g ( C ) 三、填空题 1能量衡算式一般形式 2封闭体系能量衡算式 3稳定流动体系能量衡算式 4非流动体系理想功的计算式或者

能量分析法

2. 5. 1 能量分析法 此法的特点:仅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只从能量的数量出发)分析揭示装置或设备在能量的数量上的转换、传递、利用和损失的情况。故此法被许多人称为“第一定律分析法”。其主要计算:对装置或设备进行“能量平衡”(一般又称“热平衡”)计算。故此法又称为“能量平衡法”(或“热平衡法”)。其主要热力学指标为“能效率”(或“热效率”),其定义为: ( 2-6 )故此方法又常称为“能效率法”。 2. 5. 2 分析法 此法的本质: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第二定律为主),即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揭示装置或设备在能量中的(有效能)的转换、传递、利用和损失的情况。故又被许多人称为“第二定分析法”。其主要计算:对装置或设备进行平衡计算。故又称为“平衡法”。其主要热力学指标为“效率”,其定义为: ( 2-7 ) 故此法又称为“效率法”。 2. 5. 3 能量分析法和分析法的比较 因为能量分析法是依据不同质的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只考虑了量的利用和量的直接“外部损失”,在计算投入装置或设备的总能量中,有多少被利用(收益),有多少直接转移到环境中损失掉,比较直观和容易理解。例如,若某锅炉的热效率为何 90% ,则在投入(消耗)的燃料燃烧发出热量的总能量中,有偿使用 90% 能量(热能)传给水蒸汽被利用(收益),10% 能量(热能)通过排烟.散热等直接损失到环境中。又如一个蒸汽动力发电厂,若其总效率为 40% ,则在投入燃料发热量的总能量中,有 40% 能量(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最后变为电能)输出被利用(或收益),而 60% 的能量(热能)在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换热器、管道等设备通过各种途径散失到环境中造成损失。而且也确为节约能量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例如回收余、废热、减少工质或物料的泄漏.加强保温等措施

化工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矿区职教中心2009—2010学年第二学 期期末考试化工分析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化工分析的过程一般包括:采样、试样处理、测定和计算结果四大步骤。4、粗样的处理过程分为破碎、过筛、混合和缩分。 9、滴定分析法按反应类型分为四类即: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10、滴定分析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准确度高、仪器设备简单、操作过程简便、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11、标准溶液是用基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一般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符号为c,单位是mol/L。 13、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有关,当pH>7时,溶液呈碱性;当pH==7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14、溶解在天然水中的阳离子有Na+、Mg2+、Ca2+等。一般Ca2+和Mg2+含量以CaCO3计高于75mg/L的水称为硬水。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 B )A.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C.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D.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2、滴定分析中,称样在0.1g以上,相对含量大于1%的分析称为( D )A.微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痕量分析 D.常量分析 3、0.2molN2中含有( D )A.0.2个氮分子 B.0.4个氮分子 C.0.2个氮原子 D.1.2×1023个氮分子 4、下列不是标准电极电位的条件是( D )A.温度为298.15K B.离子浓度是1mol/L C.温度为25℃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5、配制ρ(NaCl)==50g/L的NaCl溶液500mL,应称取NaCl固体质量是( A )A.25g B.250g C.0.5g D.2.5g 6、配制加合浓度(1+2)的HCl溶液300mL时,应加入浓HCl和水各是( D )A.200mLHCl+100ml水 B.150mLHCl+150ml水 C.10mLHCl+290ml水 D.100mLHCl+200ml水 7、在滴定分析中使用的准确量器是( A )A.容量瓶 B.带刻度的烧杯 C.量筒 D.带刻度的三角瓶 8、化工分析中常用的滴定管称作( D )A.微量 B.半微量 C.痕量 D.常量 9、滴定终点控制标准溶液体积半滴是为了减少( B)A.试剂误差B.终点误差C.方法误差D.偶然误差10、不能用于加热溶液的器具是( C )A.三角瓶B.烧杯C.容量瓶D.试管 11、在pH==10.0的溶液中,酚酞的颜色为( A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12、当溶液的c(H+)==0.01000mol/L时,pH值是( B )A.1 B.2 C.12 D.4 13、选择酸碱指示剂的原则是( C )A.指示剂恰好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 B.指示剂在变色范围内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包含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包含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14、EDTA配位滴定中,为使反应的酸度保持不变,应加入适当的( C )A.酸B.碱C.缓冲溶液D.盐 15、常温下,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一般小于(C )A.0.1mol/L B. 1mol/L C.0.01mol/L D.10mol/L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电子天平一般直接开机即可使用。(×)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按照检测仪表根据其被测变量不同,根据化工生产五大参量又可分为(温度),(压力), (流量),(液位),分析仪表。 2.DN25、DN150相当于英制的( 1 )、( 6 )寸。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一定的浓度)和(足够的火花能量)。 4.1毫米水柱(mmH2O)=(9.81)Pa, 1毫米汞柱(mmHg)=(1.33*102)Pa,1工程大气压 (Kg/cm2)=(9.81*104)Pa。 5.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凯氏温度K)三种。 6.测量流体压力用的压力表的读数叫(表)压,如果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压力表 所测得的值称为(负压或真空度)。 7.压缩机入口应选(气关)式调节阀。加热炉燃料气系统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 8.按照被测介质的相态分,在线分析仪表可以分为(气体)和(液体)两大类。按照测量方法 分,可分为(光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物性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等多种类别。 9.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着火源 10.受压容器要严禁:————、————、————。 超温超压超负荷 1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 高空作业证 12.设备内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专人监护 1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4.预防伤亡事故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5.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蚀 18.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主要与物质的()()。

能源平衡分析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作者:佚名来源:0000 更新时间:2008-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 of energy balance in enterprises GB/T 16614-19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的能源统计系统、指标与方法。 2 引用标准 GB2586-91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 GB/T258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9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3101-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13234-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3 企业能耗统计系统 企业能耗统计系统根据能量流动过程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其系统简图如图1,每一个环节中可分为若干用能单元。 4 企业能源统计范围 企业能源统计,应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 5 企业能源统计方法 5.1 企业能源供入量统计 为进行企业能量平衡分析与评价,首先应做企业能源供入量的统计,并折算出它们的等价值和当量值。其等价值用以反映国家对企业供入的能源资源量;当量值用于企业能量平衡,分析企业用能过程,不可混合使用等价值和当量值。 5.1.1 等价值和当量值的折算应符合GB/T2589的规定。 5.1.2 企业能源供入量统计应包括:各类能源购入量、库存增减量、亏损量、外供量、供入量等。

(完整版)化工分析选试题

1.岗位交接班记录不属于运行记录。(√)2.填写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3.防护罩、安全阀等不属于安全防护设施。(×)正确答案:防护罩、安全阀等均属于安全防护装置。 4.从事化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正确答案:从事对眼睛及面部有伤害危险作业时必须佩戴有关的防护镜或面罩。 5.人体皮肤是化工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6.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毒物质或有毒产品,以及生产中产生的有毒废气、废液、废渣5;起的中毒。(√)7.高处作业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挂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的棱角部位。 (√)8.引起间燃的最高温度称为闪点。 (×) 正确答案:引起间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门点。 9.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答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0.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正确答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11.偏差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12.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与仪器实测精密度无关。(×) 正确答案: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与仪器实测精密度有关。 13.0.0222、25.25、2.05055三数相乘之积为1.149。(×)正确答案:0.0222、25.25、2.05055三数相乘之积为1.15。 14.吸附色谱都属于气相色谱。(×)正确答案:液相色谱也有吸附色谱。 15.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能燃烧的气体。(×)正确答案: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助燃气体。 16.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原因是四氯化碳遇高温形成剧毒的光气。 (√) 17.皮肤被酸、碱灼伤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若为酸液灼伤,要用饱和NaHCO3溶液洗,若为碱液灼伤,则用1%HAc洗,最后用水冲洗。(√)18.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 19.蒸馏易燃液体尽量不用明火。(×)正确答案: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 20.倾倒易燃液体时要有防静电措施。(√) 21.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22.过氧化氢是强氧化剂,有腐蚀性,在有酸的情况下极不稳定。(×)正确答案:过氧化氢县强氧化剂.有腐蚀性.在有酸的情况下较稳定。 23.稍加热即成为流动态的化工样品是指一些常温下为固体,当受热时就易变成流动的液体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产品。(√) 24.碱度是指溶液中已离解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其大小与碱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25.0.200LNaOH含6gNaOH固体,则C(NaOH)为0.750mol/L。(√) 26.用KMnO4法测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常用淀粉作指示剂。(×)正确答案:用KMnO4法测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常用自身指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