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保险行业网上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网营销也称为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营销模式,而传统营销是一种交易营销。我国现在很多市场都已经针对保险的模式进行了改善,不再是传统的营销方式,而是顺应市场的多种营销手段,让保险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市场的竞争模式,能够让自身的发展呈现可持续性。本文在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具体策略。

关键字:网上销售;传统企业;保险行业;策略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技术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各行各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保险行业似乎处于发展的瓶颈阶段。没有明显的衰退迹象,也没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互联网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个突破瓶颈的契机。传统的印象中,保险行业总是由大量的销售人员、复杂繁琐的理赔程序、以及相互扯皮的责任认定等消极的形象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保险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亦可以与之相结合、相互作用,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前进。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广泛应用的今天,这将会是一种非常人性化、非常容易被客户接受的推广方式。也可以减少保险行业在咨询、查询等简便业务的人工工作量,减少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平台,保险行业也可以利用这一个连接全球的平台进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合作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助力。通过互联网的帮助,保险行业还可以向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更为合适的合作伙伴,互联网是免费的,在寻找合作方面必然会为企业节省一部分成本。同样的,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寻找更多的客户资源。鉴于目前保险行业普遍存在理赔、索赔、交付方面的滞后和繁复,建立高速化、自动化的交付服务是必然的趋势,而互联网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1]。2007年,中国人寿首次公开提倡承担社会责任,中国平安紧随其后,而其余大部分保险类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处于不积极状态[2]。可见,保险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上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且不完善。保险业作为社会管理职能突出的金融行业,其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可以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因此对保险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

(一)、保险收入增长迅速

保险收入是衡量保险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4]。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下表是我国保费收入近几年的统计数据:

表格 1 国保收入统计数据

我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5]。

2015年我国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保险行业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产险业务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另外,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亿元,同比增长%。

图表 1 2009-2015年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走势图

(二)、市场发展问题与趋势

问题:1.保险网络营销发展迅猛,但在整个保险市场中占比偏小。

2.网络渠道被各保险公司有效利用,但相关产品创新不足。

3.保险公司对网络营销反应热烈,但专业的经营人才匮乏。[6]

4.监管部门介入积极,但网络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仍是保险网络营销的一大难点问题。

趋势:我国保险市场正在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这带来了消费者行为和动机的较大变化,消费动机与行为更加趋于理性和实效。这些变化无疑对当前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中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如此庞大的群体的生老病死,都需要保险来提供保障服务。可想而知,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的巨大。同时,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保险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居民财富的积累与购买力的增强,为商业保险积累了潜在的市场资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在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在整个国家,行业要发展的强烈呼唤下,保险市场的开发动力十足,而任务却艰巨,富有挑战[8]。

三、传统观念与意识影响到保险网络营销的开展

(一)一方面,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眼看、手摸、耳听”的购物习惯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许多人还不适应“鼠标+键盘”的投保方式, 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个过程, 尤其是人们的观念和信心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引导人们对“数字市场”建立起与“实物市场”一样的信心, 需要一定的时间, 需要各个方面的大力推动。另一方面, 从担任发展保险电子商务的主角———保险企业来看, 建立网站像一窝蜂, 跟风的多, 有思路的却很少。网络是个新事物,

投入要冒一定的风险, 回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来。关键是, 现在的传统保险业是既得利益者, 凡既得利益者大多不喜欢求新求变, 如果不是逼到走投无路,或者别人的实践完全证明了某一条路可以走得通,他们一般是不会下决心动作的, 建立个网站还承受得起, 但要把业务过度倾斜到网络上来, 却认为是不现实的。几乎所有的传统保险公司, 都没有很明确的网络计划, 态度也比较消极, 这种态度说明, 我们的传统保险行业仍然对网络有所隔阂, 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培育网络保险市场。[9]

原有保险营销机制曾给我国保险业带来了繁荣,但随着国内保险业的逐步成熟,原有保险营销机制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专属保险代理公司的成立是保险营销机制改革的一种尝试,但如何保证专属保险代理公司的顺利发展也成了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10]

(二)、保险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因素

1.保险公司与网络平台的差异性。目前,我国保险网络营销已经初步搭建相对完善的发展平台,包括传统公司的官网、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电商机构、专业与兼业代理等。但从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公司及网络平台存在着差异性,发展速度也不相同。[11]

2.消费者从网络获取保险服务与体验的便捷性。客户服务是保险公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2]通过网络销售保险产品的模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理论上为消费者服务提供了便捷,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分支机构不完善的保险公司面临着异地承保与服务的情况,这种跨区域服务反而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导致服务内容压缩、服务质量下降,不利于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此外,一些保险网络营销机构网站界面做得不精美,难以形成对客户的吸引力,或是界面做得太复杂、流程太繁琐,甚至点击咨询与交易界面都不知从何入手,客户操作起来不方便;有些网民喜欢用搜索引擎去自行查找保险网络营销的门户网站,如果保险机构忽视了搜索引擎的有效匹配,则网络营销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总之,消费者从网络获取保险服务与体验的便捷性对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影响很大。[13]

3.消费者对保险网络营销理念的认可程度。由于保险网络营销在软硬件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导致一些消费者对保险网络营销理念产生误解,对这一渠道的认可程度还不高,从而制约了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14]。即使保险公司将自己的网站界面制作得非常精美,也难以完全解除消费者的疑惑,所以有些消费者宁可通过传统渠道购买保险。一项关于通过网络购买保险的态度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58%的人不信任这种交易方式,认为技术不够成熟,对技术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在发展保险网络营销的同时,应将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结合起来考虑。[15]

4.消费者对自身保险需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对保险需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对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都会产生影响。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中列出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网民对保险业的关注跟其对自己保险需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一般网民对保险业的关注程度为40%,而30至50岁的网民关注度高达58%,体现出这一群体对保险需求的高度重视;传统观念通常认为男性是一家之主,更需要保险保障,这与调查结果是相符的:男性网民对保险的关注度为%,远高于女性的%。对保险需求认识与重视程度高的网民应成为保险网络营销的重点关注对象。[16]

四、保险营销的地位和重要性

保险营销是保险公司的核心,它对公司的盈利和发展影响深远。随着人们消费模式转变,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不断暴露。[17]

(一)保险公司利润的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良好正确的保险营销策略,是企业获利的保证。利润是企业内外都比较关心的核心问题,只有保险公司盈利,才能实现公司员工收入保障,也是职工福利等各方面获得完善的重要保障。[18]可见保险营销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表自明。

(二)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保险公司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保险营销策略,可以使业务员人员展业更容易,从而实现个人的业务收入的提升。保险营销也是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薪酬方面都得到相应提高。[19]同时可以加强员工的团队观念,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斗志和积极性,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不仅可以留住员工的人,还能留住员工的心。

(三)提高保险公司品牌的认知度

保险公司通过品牌营销宣传,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与顾客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公益活动使公司在公众心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企业美誉度、培养品牌忠诚度、增加客户的粘性,从而使公司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20]

五、保险业的发展对策

同国际上知名的保险公司相比,中国国内保险经营机构的竞争能力明显偏弱.在加入WTO后,随着外资保险公司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保险经营机构受资本规模保费投资能力、获利能力和组织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生存空间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会丧失部分业务和客户及市场份额,甚至有可能引起一些机构出现动荡和危机.[21]

1、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保险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的实质即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不断地进行体制上或手段上的变革。对于中国的保险业应从组织结构的创新、险种的创新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各个方面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协调的发展。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对保险新产品的开放设计,同时也应该采用创新型的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保险企业文化,使其从竞争性的保险市场脱颖而出。[22]

2、加强对保险业的宣传,培育国民保险意识[23]

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保险发展水平相比,还相去甚远。因此,我们一个从国民保险知识的普及入手,推进保险业的发展。[24]

(1)保险宣传创新直接关系到保险业公众形象。保险业界应该树立正确的宣传导向,使保险真正走入老百姓心中[25]。因此,保险业要坚持正确的宣传方

向,宣传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解释老百姓最关心的疑惑。要切切实实了解老百姓的感受,同时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保险消费理念,使他们对保险产生真正的兴趣。在宣传企业时,我们应告诉老百姓:当年受理了多少理赔案,赔付金额有多少;自下而上给付件数多少,给付金额多少等等。让每个人都明白,保险是他们的护身符,保险是他们防范风险的坚强后盾。

(2)把保险教育逐步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我们有必要早做准备,将保险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来。一是使目前所有的青少年都懂一点必要的保险知识;二是加强保险法制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的保险法制观念;三是有条件的大学开设保险系或者保险专业,增加保险专业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队伍。[26](3)媒体宣传应从正面着眼,强调保险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昭示保险的辉煌未来。如果报道客观详实,数量密集,引导正确,就会对保险业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反之,如果不从关心保险的角度出发,一味追求所谓“新闻正义”,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刻意暴露“阴暗面”,就会对保险发展产生负效应。

3、加强保险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培养竞争。无论是进行产品的创新、实施各项改革,还是跟踪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一批优秀的人才[27]。因此,保险行业要多渠道的加快各类保险主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人为本,用事业留人,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保险队伍。一方面,应加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教育和现有员工的在职培训。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用人用工制度,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加大对员工的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开放保险市场

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主要为寡头垄断市场,中小型保险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小。[28]因此为了保险市场的长期和有效发展,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实现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进步。开放保险市场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要积极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保险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国保险市场;另一方面,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海外保险机构,真正实现国内保险市场和国外保险市场接轨。[29] 5、加大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一是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结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管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四是要加强保险市场的规范化,清理整顿非法中介机构,查处保险业中的误导和欺诈行为,依法处罚违法违规的保险公司。减少和消除保险业的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30]

六总结

我国保险市场的转型能不能到位,保险产品创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愈加激烈,保险公司的所有投入和产出,包括产品创新,最终都必须面对潜在客户、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检

验,这从根本上要求保险公司不论是经营意识、治理结构还是保险技术都必须相应调整和提高,做到主动的积极的转型,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时要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设计出符合我国保险市场需求的新型保险商品。保险市场转型与保险产品创新密不可分。保险产品创新应满足保险市场转型的需求;保险市场转型为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在当前,保险产品创新将有力地推动市场向需求型、风险技术型转型。

参考文献

[1] 杨溢. 我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及发展方向[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2] 海平望.与保险未来的发展在中国[J]产业国际商业与管理杂志 2009:55-56

[3] 易明武.对感知和态度的调查为基础的讨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J].创新教育,2013:267 - 272。

[4] 赵长利, 陈海泳, 陈德阳. 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7(13):33-34.

[5]百度百科 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6] 糜湘丽, 宋安顺. 保险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现代企业, 2015(2):44-45.

[7] 胡洪亮.《我国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9)

[8] 何艳.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J]. 时事资料手册, 2006(6):114-114.

[9] 唐红祥.我国保险公司网络营销问题探讨[J]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系, 第21 卷第2 期

[10] 李勇杰. 对保险营销队伍转轨成专属保险代理公司的思考[ J ].武汉金融, 2005, (3) .

[11] 蒋祎纹. 我国互联网保险平台发展的问题研究[D]. 郑州大学, 2015.

[12] 李虹. 保险经营中的泛客户服务策略[J]. 财经科学, 2001(4):40-43.

[13] 段远翔, 董瑛. 浅谈网络保险战略规划[J]. 上海保险, 2013(6):27-30.

[14] 陈红喜,陈璟菁,张运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及问题探析现代管理科学

[15] 张环宇. 传统保险营销和保险网络营销的结合[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1):154-154.

[16]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

[17] 魏晓蒙. 关于我国保险营销策略问题的若干思考 45

[18] 黄陶. 中国寿险公司团体保险经营中面对的风险及其对策[D]. 西南财经

大学, 2009.

[19] 余劲松. 我国保险业营销方式的拓展[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1999.

[20] 朱文军. 浅谈保险公司如何实施品牌战略[J]. 金融与经济, 2005(s1).

[21] 保险市场开放与中资保险公司的生存压力,赵明,经济导刊,2005,1-2

[22] 梁子君. 论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J]. 经济

论坛, 2006.

[23] 王宪章. 加强保险意识培养促进我国保险事业发展[J]. 保险研究,

2000(3):1-4.

[24] 王露. 论中国保险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管理[D].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5] 王凯魏培元对保险宣传创新的思考[J] 007年第2期(总第308期)51

[26] 宋发庆, 谭建初. 保险机构参与中小学保险教育方式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11(7):93-95.

[27] 刘海兰. 论我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J]. 科技资讯, 2008(20).

[28] 葛良骥, 张庆洪. 寡头垄断市场下中小企业价格竞争策略研究——以保险企业为例[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6):75-76.

[29] 张坤. 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国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30] 李跃民. 谈如何加大保险监管力度[C] 黑龙江保险学会2006年度优秀论文. 2006.

国际旅游市场调研文献综述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 中国的出境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出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首先对出境旅游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出境旅游的内涵为出发点,从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市场特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近三年国内出境旅游市场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指出当前国内在出境旅游市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以期为中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日益壮大,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展开了研究,但是由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统计信息不足,学者们无法得到足够的信息去研究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这就导致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为出境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指导,阻碍了出境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旅游市场营销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出境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探索出旅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能够促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以中国民众为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点的旅游开发、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相关理论与概念 国内外在旅游研究中,对出境旅游有不同的界定。在国际上,出境旅

游即出国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公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国内,对出境旅游的界定存在特殊性。港澳作为特别行政区由于实行高度自治与大陆居民赴港澳旅游需交付外币,而台湾目前还未回归祖国,故中国大陆居民赴港澳台旅游习惯上被列为出境旅游的范畴。同时,中国大陆居民赴边境国家旅游活动因边境贸易与边民往来而实现快速发展,但由于其在出境地点、出境人员、活动范围、时间、目的及使用证件上的特别规定而作为出境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中国的出境旅游实际上包含出国游、港澳游与边境游 3 种形式。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还无公认的定义。总体而言,国内对出境旅游还未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缺乏对出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者行为等相关理论的认识。本文所探讨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仅限于出国游与港澳游,暂不考虑边境游。 三、文献综述 1.探讨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旅游业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综合性产业,它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出境旅游更为突出,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张传丽首先从国内客源市场角度对出境旅游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旅游交通因素、旅游服务因素和政策因素。从境外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目的地的产品价格、旅游吸引物、空间距离、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以及目的地的安全因素等。黄爱青深入分析广东省出境旅游市场发

关于网络营销的文献综述

关于网络营销的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展基于网络的营销实践,网络营销成为二十一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1994年美国两位律师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发到多个新闻组赚到了10万美元。这奠定了世界网络营销史的开端。在中国,网络营销自1997年诞生之后,短短数十年间逐步走向正规化的发展道路。理论方面来看,相关的书籍和已经有很多了。从实践方面来看,中国的网络营销正在逐步充塞各类市场(丽霞,2012)。目前,我国网络营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特点:一是网络营销迎来搜索引擎营销时代,二是网络会员制营销得到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会员制营销已经在国大型网络公司获得了广泛应用。三是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且增长迅速,成为网络经济最坚实的基础(英,2006)。 尽管如此,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从理论到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较低,仍停留在起步阶段。无论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在网络营销认识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本文旨在将我国有关网络营销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综述,分类呈现,以期能够掌握网络营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践和将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借鉴。 一、网络营销的含义 不同的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营销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主

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类型。 (一)将网络作为营销的一种手段 从新、王学军(2001)认为,网络营销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的营销活动,它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田月龙、林红(2008)认为,网络营销(Network Marking),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广义地说,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廖兰秋(2009)认为,网络营销指通过应用、网络广告、电邮、手机、传输数字电视等各种数字技术来达到营销目的的销售方式。聂红辉(2011)认为,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即用计算机通信系统和在线网络,进行产品设计、制定价格、促销和分销的一列活动,它是有效地识别和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以达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方式。丽霞(2012)认为,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的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王晶(2012)认为,网络营销是利用Internet技术和功能,如搜索引擎、分类目录、分类排行榜、、电子、即时信息、网络实名、通用网址、论坛、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广告等技术手段,发布产品信息,提供销售平台,提供顾客服务,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的目标的营销过程。这些技术与功能代替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广告策划、渠道销售等销售手段,是直接

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网络营销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较低,下面来分析我过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我国网络营销发展总体水平还较低主要表现在: (一)消费者方面 网络营销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它的前提条件是供需双方互相信任。目前我国有些消费者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主体空位,市场难以定位。部分企业认为网络营销只是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发布信息,忽视了其在企业的市场营销、调研、客户分析、产品开发、销售的营销策略、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当企业信用不足,消费附加费用较高的网络营销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高消费行为。而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的是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不缺时间。由于网络表现产品的直观性较差,消费者担心网上购物的风险、售后服务的保障等因素,结果造成市场形成不了规模。 (二)企业方面 信誉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在正常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中,不讲信用、失信顾客的事件屡有发生,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何况在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网上虚拟市场中购物,大多数消费者总是过分理智化或带有一种不信任感,因此更多的是望而却步。网络营销的前

提之一是商家有良好的信誉,除此之外,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落后、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方式陈旧也是限制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浏览的客户量少,网络给企业创造的效益就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调整为开展网络营销所必需的结构,这也很不利于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 (三)政府方面 网络营销的全球性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全球化的标准和规则,以保证网络营销活动的实施,所以政府对网络营销活动不宜过多干预,而应遵循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尽量放权于企业,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扶持和服务。如何建立一个国家的权威机构,来确认网络营销中参与各方的身份,维护交易活动的安全,并确保其权威性和公正性,是我国开展网络营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物流方面 网络营销虽然缩小了企业之间信息虚拟市场上的竞争差距,但对企业的物流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拥有全国物流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物流能力不强,效率不高,不能及时与网络用户进行实物交割,已成为阻碍其网络营销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发展网络营销,物流先行是可行之路。 (五)人才方面

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电子菜箱”的农产品 网络营销运作分析 学生姓名马建召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1班)学号200806040125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仝新顺(教授) 完成时间 2012年 6 月 1 日

基于“电子菜箱”的农产品 网络营销运作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1.1网络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1.1.1主要的网络营销观念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体,以新的营销理念、方式、手段等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如张雁白、黄泽华认为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的全部营销活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把钥匙,也是企业利用网络媒体来展开的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 山东大学的胡正明认为网络营销是指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以新的方式和理念来实现目标的营销活动方式。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是整合营销、虚拟营销、软营销和直复营销。 河南师范大学部翔的网络营销理念基础主要有三个:整合营销、直复营销和软营销。整合营销体现了以顾客为出发,企业和顾客不断交流的特点;直复营销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而软营销强调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让消费者主动接受企业的营销活动。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延红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网络媒体来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 1.1.2网络营销的特点 张雁白,黄泽华等学者认为网络营销具有虚拟性、便利性、服务性、低成本性、速度快、互动性、国际性、时空无限性等。 王耀球、万晓认为网络营销有4个特点: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程营销目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帮助企业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地服务于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 朱稼兴、段鹏等通过对中国网络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进行分析认为: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主动权在消费者),强调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极强的双向交

关于旅游广告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旅游广告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姓名: 韩露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管理42班 学号: 2224228 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旅游广告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韩露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旅游是一种基于精神需求而产生的活动,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精神需求在现代信息社会越来越需要大众化的广告来激发、引导。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沟通媒介,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旅游业中,各种广告已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有不可,旅游广告的促销作用将得到越来越大的显现。但是,在旅游广告营销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在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目前的研究思路,以便于明确研究现状,做出简要述评,从而能进一步探讨没有涉及到的领域。 关键词:旅游广告;影响;应用;问题;对策 The overview of marketing strategy of tourism advertisements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an Lu Tutor Liu Qingyou Abstract: Tourism is one kind of activities which bases on the spiritual demand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receives the social universal attentions as a sunrise industry. The spiritual demand needs stimulation and guidance of advertisements more and more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tourism product advertis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medium,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tourism industry,each kind of advertisement is not dispensable,but indispensable, and the promotion function of the tourism advertisements will be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univers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advertisemen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carried on in these aspects in widespread and thematic- angles. This article in consults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orrelation literature in the foundation and combs the present mentality of research, make the situation of thread clear ab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makes the brief

淘宝商城网络营销策略探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市场营销 淘宝商城网络营销策略探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充分阐述了什么是网络营销,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和网络营销的利弊,怎样进行网络营销。但是这些网络营销的研究都是从大环境这个面上分析,很少有从具体的企业网络营销这个点上分析。并且在这些研究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从网络营销这个面上提出的,这种由面及面的问题解决方案有点泛泛之谈,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本文重在从淘宝商城这个点上分析,由点及面的分析网络营销策略。 (二)研究主要成果 1、网络营销的相关研究成果 米德詹姆斯在《孟菲斯在谷歌搜索首页进行本地网络营销》一文中指出,企业在进行本地网络营销的时候,将自己的网页放在谷歌第一页的重要性,能对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这就像现在淘宝商城的竞价排名一样,注重关键词,注重在淘宝商城搜索上在第一页的重要性; 林跃在《浅谈网络营销》中指出,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网络营销也随之呼之欲出。网络营销存着许多的优势和劣势。它的优势在于超越时空、低成本、实时互动沟通和多媒体展示;劣势在于诚信问题、安全问题、价格问题、被动性问题; 刘保成在《浅析企业如何进行网络营销》中认为,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应注意进行准确而客观的市场定位,进行网络竞争对手分析,目标市场分析,最后确定营销目标; 张海龙在《网络营销:个人化营销方式》中提出,网络营销是以顾客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定和需求通过网络在全世界寻找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企业通过个性化的虚拟商店,满足顾客购物的个性化; 2、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成果

饭店营销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千里莺饭店营销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一、选题目的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选题目的 现代意义的市场营销思想最初始于20 世纪初,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转入管理学研究,标志营销管理时代的开始,4P's 的提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如何将国际成熟的营销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转型市场完成对接,是当前摆在我国营销学界和企业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活动,战略和策略制定的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因此,要使企业的营销活动正常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经济效益,就必须研究分析、评价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深入分析饭店服务业的市场竞争现状,总结分析了千里莺饭店的内部营销和关系营销策略现状,并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价格策略,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对于千里莺饭店制订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在2006年12月确定了论文选题后,本人就开始在学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搜集相文献及资料,在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人大复印资料以“饭店营销”为关键词查到30篇,参阅了20篇。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一)关于我国饭店业发展现状分析 黎志东在《汇景酒店营销策略研究》中指出,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业国内市场,这给饭店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受市场强劲需求拉动,中国饭店业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整体快速扩张,但随后由于扩张过度在2000年前后陷入低迷调整。2001年以后,受加入WTO的影响,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同时上个世纪90年代过度扩张的后果被市场逐步消化,中国饭店业开始复苏。 王兴琼在《当前我国饭店业的经营困境及其所采取对策和绩效研究》中认为,尽管饭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就诞生在这个行业。按常理,它应最早、最直接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然而,饭店业在我国却面临着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效益不佳等诸多困境。整体来说,我国饭店业表现出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的格局。 王国秀在《我国目前酒店营销的一些误区及其突破》中的观点,20世纪70—80年代,供不应求是我国饭店业的一大特征,饭店经营者们大多只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接待客人和解决客房不足等问题上,至于今后的市场需求和变化则很少或根本不过问,尤其是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外国游客大量涌入,—度使我国相对较少的饭店频频告急,供不应求的状况使饭店轻而易举地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这时的“饭店经营”同“饭店营销”尚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可是由于超额利润的强烈诱惑,不仅饭店自身不断扩大其规模,如增加客房等,而且大量外来资金和企业也都对此相当看好,进军饭店业,以至于形成了目前这样激烈的饭店竞争局面,饭店经营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饭店管理观念也不得不

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是整理的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帮助~ 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一) [1]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版.1-238. [2]钱旭潮等,《网络营销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第二版.61-356 . [3]杜新丽,《网络络营销建设的思考》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5 1-765. [4]菲律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1-344. [5]晃钢令,《市场营销学》,上海财经出版社 2003年版 1-367. [6]屈云波,《营销战略策划》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1-566. [7]兰苓主编,《市场营销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版 1-245. [8]李蔚主编 ,《推销革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版 1-769. [9]李飞,《策划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66. [10]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服务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765. 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二) [1]张垣搏.一线万金:电话销售培训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伯特罗森布罗姆.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时代光华情景剧组编.电话销售实战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美)弗雷德 R 戴维.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美)乔治邓肯.直复营销:互联网、直递邮件及其他媒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美)克里斯托弗 H 洛夫洛克.服务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Philip kotler,Gary Armstrong.市场营销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市场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市场营销战略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 市场营销战略的演变与发展在人类已跨人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s市场营销战略能从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从单纯的因素上升为一组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1。 随着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研究发展,出现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市场营销战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 40多年来,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市场营销战略活动时,都基本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2,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首次提出了用4Cs取代传统4Ps,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而言,4Cs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在理念上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

但从企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4Cs抑制了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4Rs阐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战略的4个新要素4。 战略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经营行动。 它的制定必须与企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它既要同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又要同企业资源相匹配,因此战略具有以下特征5: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借以实现市场营销目标的市场营销逻辑,它是在已经确定的业务经营范围之内,由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按照企业战略中已经规定的任务目标,增长策略和产品投资组合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中去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出各种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不可分。 前者是企业全局性的战略,后者是局部性的;前者是企业级的,后者是职能级的;前者领导后者,后者服从于前者,后者是前者实现的最直接的表现方面。 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可以分为业务单位、产品、市场三个层次,通过具体市场营销机会和详细的计划来支持企业的总体战略6。 战略学家安索夫最早提出了基于产品市场的企业战略模式,它足以说明市场营销战略的职能作用是极为重要和突出的。

网络营销模式_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模式 作者:吴其双 玉林师范学院 二○一二年6月

关于网络营销模式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普及,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市场营销已成为各行各业营销的重要方式,即网络营销模式。它在强化了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市场营销的新理论。网络营销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市场推广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网络营销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营销营销模式文献综述 一、前言 信息网络化正以迅猛的势头成为本世纪的主旋律,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竞争生存空间,由传统市场延伸至网络空间市场,以网络为根本核心的网络营销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重点。国内外大部分企业长期从事传统的市场营销,有着丰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国内外企业面对日渐重要的网络市场,对网络营销模式日趋重视。网络营销时代的来临,一个虚拟的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一定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进行网络营销的分析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为我们在网络条件下更好的把握商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国外研究现状 吴晓萍在《网络营销》一书中写道:网络营销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与市场的变革、竞争及营销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的一门新学科。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而言,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带来了一场营销观念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初,Internet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互联网应用热潮,世界各大公司纷纷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和拓展业务范围,并且按照互联网的特点积极改组企业内部结构和探索新的营销管理方法,网络营销由此诞生。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其特定的技术基础、观念基础和现实基础。具体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营销的本质。

旅游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旅游营销文献综述 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合理发展趋势。 一、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一个国际性很强的行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然而只有出色的旅游营销策略才能将一国乃至地区、城市的旅游业推向世界。因此,为一个旅游城市做一个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国内外各地的旅游城市都在开拓自己的旅游市场,都在运用各种营销理论及观点(如麦卡锡的 4Ps 理论,劳特朋的 4Cs 营销理论,谭白英提出的提出了旅游营销的新业态,郭之英的系统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林越英的入境客源市场分析,道格拉斯 ? 皮尔斯的商务旅游的市场等等),并结合各地区的优势,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产品及营销策略,使营销策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也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日益增多,生态观光,商务活动都成为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各种营销理论的系统分析和综述,指出目前旅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营销的新思路。 二、旅游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市场营销及旅游业研究现状 20世纪 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 18.5%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假日旅游的火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 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收入的比例为 1:8或 1:9,我国目前仅达到了1: 2.35 ,潜力很大。中国的国际旅游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只及法国的一半,国际旅游收入还不到美国的 1/5 。由此

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初探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初探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初探一、前言部分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它给人们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从而引起了网络营销的产生。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计算机通讯和数字交互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既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是一场观念的变革。网络的出现打破了时空局限,改变了贸易形态,对我国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们在传统营销时代就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地适应网络营销的新形势,就会更加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另一方面,网络营销又可以使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竞争,为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甚至迎头赶上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二、主体部分 (一)国内网络营销的发展 我国网络营销起步晚,直至1996年山东农民李鸿儒在网上开办“花店”,网络营销才真正在我国尝试应用。而李鸿儒则是我国网络营销的先行者。 《我国网络营销策略研究》中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初具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营销取得了很大进步。(丁丁,2005)

《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析》中指出北京、上海、广州的不少商业企业已经在网上开设了虚拟商店。据国际数据公司估计,我国的网上交易额在2004年已经达到117亿美元。我国的网络市场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成为一个新兴的有魅力的巨大潜力的市场。(李自琼,2005) 《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营销探析》中指出继2004年电子商务市场明显回潮,2005中国网络营销市场继续保持了不俗的表现《电子签名法》的实施、《电子支付指引》的颁布为电子商务宏观环境的完善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政策依据,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应用热情点燃了B2B市场竞争的战火,互联网用户人数突破一亿大关为B2C业务的平稳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淘宝、eBay易趣的PK升级,当当、腾讯的进入加剧了C2C市场的竞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掀起了网上支付的热潮。网络营销成为2005年最受瞩目的互联网业务之一。(刘云强,2006) (二)国外网络营销的发展 从1989年开始,英特网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以极快的速度覆盖了全球各国(中国大陆除外,由于各种原因在1994年年底才正式加入)。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新著《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一文,着重论述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对市场营销冲击。并提出了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营销法则,如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开展电子商务等。 消费者在家里光顾世界各地的网上商店, 网上购物受到青睐。新兴的网上商店不断出现, 如沃尔- 马特,M acy’s,Barner Nob le, 也都开办了网上商店。据福里斯特公司的研究, 2000 年美国网上零售额约400亿~ 800 亿美元。1999 年, 美国上网购物的家庭有1700 万, 网上消费额约202 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宣布,2005年第四季度美国网络营销的销售额增长到了229.4亿美元,2005年第四

旅行社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关于旅行社网络化构建 旅游131 ******** 孙瑾 摘要:旅行社网络化是旅行社经营的普遍形式。借助网络化资源,发挥旅行社自身优势与特色,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共识。为了更好的方便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必须接近旅游者所在地,以实现网络化布局。 在这个大环境下,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是必要的,发展网络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其实,旅行社已经有意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化发展,但是发展还不完善,处于初步的阶段,没有系统的体系。现在要做的就是规范,合理发展旅行社网络化,明确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和过程,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旅行社,网络化,规划。 一、前言 一、文献目的 旅行社网络化是旅行社经营的普遍形式,旅行社网络化这个选题还是可以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是,旅行社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上是有固定模式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旅行社网络化也比较有意义;二是,旅行社发展也需要注入新的元素,而网络化是可以接受而且可以好好发展的元素。现在,旅行社网络化会是一个趋势,不久的未来,这将是一个局势。 二、有关概念 众所周知,旅游是人的一种空间移动,而旅行社是对一些有闲有钱有动机的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为了更好的方便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必须接近旅游者所在地,以实现网络化布局。 三、综述范围 主要是研究分析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文章,内容是研究如何构建旅行社网络化,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发展,旅行社网络营销的策略。 二、主体 一、历史背景 十多年的旅行社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泡沫式迅猛快速的发展,严冬般的大浪淘沙,目前正朝着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旅行社电子商务化必将成为旅行社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传统销售网络的后台支持,实现与现代运通的完美并购,创立新老优势互补、虚拟与现实并用的服务网站,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并代表着整个互联网电子商务新的发展方向。 旅行社通过网络化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节约成本,资源共享,以更好的为旅游者服务。快速扩展业务和网络,是旅行社企业属性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行社为了广泛布点形成销售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品牌形成整体效应、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产生规模效应,就必须进行网络化发展。 二、研究现状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我国传统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旅行社的网络化经营是适应网络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的转变。 旅行社网络营销不仅为旅游企业完成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旅游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定位、制定新的营销计划,为游客营造

网络推广-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策略问题分析——网络推广文献综述前言 写作目的: 随着网络的越来越普及,近两年来企业网站的数量也在极速的上升,这标志着企业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我们在这里边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多数企业网站建成之后没有人去管理,就像放在墙角的一台机器一样,没有人去打扫使用维护,时间长了就报废了。因此,企业网站建设后并不是完事大吉,必须进行有效的推广,才能通过网络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进而宣传自己的产品,为企业带来效益。 定义: 网站推广也叫做网络推广,它是网络宣传的一种网络广告形式。本文指出所有的网站推广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某种网站推广手段和工具的合理利用,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网站推广方法是对各种网站推广工具和资源的充分认识和合理应用。 主体 网络推广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吴小秋1的论文中指出一下六点: 1.不受时空限制 互联网能够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使得营销推广脱离时空限制到达推广终端成为可能,并且每时每刻所做的网络推广都能够展现在世界各地网民的面前。 2.多种营销形式 互联网被设计为可以传输多种媒体信息的平台,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互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网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推广人员的创造力。 3.个性化的交互式沟通 在互联网上通过展示商品图像,通过在线咨询和沟通,来实现供需互动与双向沟通。网络上也有很多信息发布和沟通交互的工具,比如可以通过聊天工具

直接交流,或者通过论坛跟帖交流等,再加上优质的服务,网络推广人员很容易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 4.不需要有很高的计算机技术 网络推广是建立在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要进行推广,必须有一定技术支持和营销推广知识,但是并不苛求一定是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士才能做网络推广,即懂营销又有中级网络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网络推广的理想人选。 5.面向的消费群体能力强大且数量众多 互联网使用者数量快速成长并遍及全球,仅在中国,截止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4.57亿人,位居全世界第一?,因此互联网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渠道。同时,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群的网络习惯和喜好,选择合适的推广平台才能缩短与他们的距离。 6.成本低,效果好 与传统的推广方式相比,进行网络推广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中一些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的网络信息平台,比如博客、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进行信息发布和交流,对成本和人力的要求都不高,但是推广效果明显。 网络推广的策略: 就徐佳斌2的《网站推广策略的问题分析——论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推广》和晏玲3在期刊网上发布的《电子商务中网站推广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都说到Internet的开放性、跨时空性、交互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性决定了它的宣传功能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在Internet上进行网站推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搜索引擎的推广方法 搜索引擎推广是指利用搜索引擎、分类目录等具有在线检索信息功能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站推广的方法。 二、电子邮件的推广方法 进行E-MAIL策略可以建立企业的邮件列表,定期向邮件列表用户发送企业的最新信息、产品动态、行业动态、调查问卷以及企业举办的一些活动信息,通过这些可以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在建立信任、发展品牌及建立长期关系方面起

关于网络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

关于网络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 Research on Internet marketing strategy 摘要:网络营销策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所在市场中所处地位不同而采取的一些网络营销组合,网络营销仍然属于市场营销理论的范畴,它在强化了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市场营销的新理论。本文主要是综述国外引领世界的方向的几个宏观理论,总结了几项网络营销策略,而中国国内的研究都是对微观方面、对某个具体细节的深入和补充。 关键词:网络营销整合营销理论“软营销”理论直复营销理论 一、前言 随着Internet作为信息沟通渠道的商业使用,网络营销的商用潜力被挖掘出来,显现出巨大威力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的学术界也对网络营销抱已了巨大的关注。 二、国外研究 网络营销仍然属于市场营销理论的范畴,它在强化了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市场营销的新理论。目前网络营销主要建立在以下基础理论之上:(一)网络整合营销理论 在传统市场营销策略中,由于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的限制,产品的价格、宣传和销售的渠道、商家 (或厂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企业促销策略等就成了企业经营,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的关键性内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迈卡锡将这些内容归纳为市场营销策略中的4P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 (Price)、地点(place)和宣传 (Promotion)。传统的以4p理论为典型代表的营销理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厂商理论、即利润最大化。所以4P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有把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它指导的营销决策是一条单向的链。而网络互动的特性使得顾客能够真正参与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顾客不仅参与的主动性增强,而且选择的主动性也得到加强,在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驱动之下,企业必须严格地执行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归宿点的现代市场营销思想。否则顾客就会选择其他企业的产品。所以,网络营销首先要求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这样,要求企业同时考虑顾客需求和企业利润。 据此,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营销理论,

网络营销参考文献

网络营销参考文献 网络营销参考文献(一) [1]薇蕾.YC教育培训中心市场战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 [2]育.外语培训市场及其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经纬,2003(6) . [3]董兵.关于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一市教育培训市场的个案分析[D].华中师大学,2004. [4]朱根新.我国中小学课外培训业务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一以支点课外培训中心的实践为例[D].东南大学,,2009. [5]凌萌.高培中心培训市场开发四步曲[fJl.管理观察,2010(12). [6]党珠.MBA培训中心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 [7]SEJ .McCarthy an analyrtical framework for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J] .J.of Purchasing& Supply Chain Managmenl, 2000. [8] Kotler.P. Principles of Markemlg[J].Englewood Clifs,third edition. 2006(7). [9] Allen.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 .1998(8). [10] Don E. Schurz. Business model on the web E}om-merce times[J] .2001. [11]Bernd H. Schmitt. Experiential Marketin: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J] .2004(5). [12]吴金明.新经济时代的`4V 营销组合[[J].中国M:业经济,2001(6): 71-75. [l3]俊涛,来坤.饭店网络营销初探[[J1.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4). [14]孟韬,毕克贵.营销策划一方法、技巧与文案[M].机械L一业出版.2008. [15]韬.21世纪市场营销在企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 [16]管幼平.新形势下对企业营销管理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6 (5). [17]郭国庆.营销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2009. [18]卫东.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践[M].电子工业.2009 (5).

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摘要:市场营销理论最早是西方开始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引进西方先 进管理思想与经验,我国理论界人士不断消化吸收其思想内核,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不断推陈出新,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市场营销理论最初从组合理论开始展开,逐步拓展其理论边际,成为一门涉及服务营销、互动营销等领域,并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完善其模式的理论体系。同时市场营销基于对社会实务界的细致观察,不断捕捉社会经济风潮,不断增强其理论指导实务工作的能力。作为一门实务性特别强的学科,市场营销理论在指导实际工作具有巨大的作用,本文献综述将具体从基本理论开始展开研究,再与实际的航空营销工作中与理论相结合,从而论证营销理论在指导实际工作的巨大功效。 关键字:市场营销;服务营销;营销模式;互动营销;航空营销

一.引言 市场营销理论首先出现在西方,最开始是从组合理论开始萌芽。1953年,尼尔·博登博士(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 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包括 12 个要素,称为12因素“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计划、定价、厂牌、供销路线、人员销售、广告、促销、包装、陈列、扶持、实体分配和市场调研”。[1]后来的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尤金·麦卡锡(E.J.Mccarthy)教授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4P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首字母的缩写。同年,尤金·麦卡锡(E·J·Mccarthy)也对微观市场营销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责,它将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直接引向消费者或使用者以便满足顾客需求及实现公司利润,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2] 二.市场营销基本理论 最初的市场营销理论并没有将无形服务和有形实体产品加以区分,直到1966年,美国的拉斯摩(John·Rathmall)教授第一次提出要用新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并要求将两者加以区分,随后在1974年专门著作一本讨论服务市场营销的书,这标志着服务市场营销理论诞生。[3]随后西方理论界又在组合理论方面出现新的进展,先后出现了以下新的理论创新。布姆斯和比特纳1981 年在原来 4P 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服务性的 P”:参与者(Participants)有的学者也称之为人—People, 即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员工和参与到服务过程中的顾客;物质环境(Physical evidence),即服务组织的环境以及所有用于服务生产过程及与顾客沟通过程的的有形物质;过程(Process),构成服务生产的程序、机制、活动流程和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接触沟通,从而形成了服务营销的7Ps。[4]1986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6PS。随后菲利浦·科特勒又提出了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同年在其著作《营销管理》中定义市场营销为:市场营销是指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估量和确定需要量的大小, 选择和决定企业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业务、计划,以便更好地为目标市场服务。[5]1994年,哈佛的赫斯凯特( Jamew·L·Heskett)等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利润链管理理论即3R组合策略。他们研究发现市场份额对利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顾客忠诚度较高的服务性企业更能赢利,因而服务性企业应采用3R营销策略:尽力留住顾客(Retention)、销售顾客关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 sales)、鼓励顾客向亲友介绍其满意的消费经历(Referrals)。[6]最后是美国营销学家唐·E·舒尔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4R营销组合理论,包括关联(Relevancy)、反应(Respond)、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7] 菲利浦·特勒教授在1989年指出“20世的大众市场已经让位于个人市场—大规模定制”,标志着个性化市场或者说单个消费者的市场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