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互换性

公差互换性
公差互换性

互换性编辑

定义

ISO8402对互换性的定义是:一个实体,不用改变即可代替另一实体,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1]。

互换性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技术经济原则。在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为满足机械制造中零件所具有的互换性,要求生产零件尺寸应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这就必须对一种零件的形式、尺寸、精度、性能等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同类产品还需按尺寸大小合理分档,以减少产品的系列,这就是产品标准化。

机械和制造业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和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的互换。

分类

按照互换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换(绝对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完全互换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单件生产的机器中(特重型、特高精度的仪器),往往采用不完全互换。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互换将导致加工困难(甚至无法加工)或制造成本过高。为此,生产中往往把零、部件的精度适当降低,以便于制造。然后再根据实测尺寸的大小,将制成的相配零、部件各分成若干组。使每组内尺寸差别比较小。最后再把相应组的零、部件进行装配。这样既解决了零部件的加工困难,又保证了装配的精度要求。

作用

(1)从使用方面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和手表的零件,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的零件等,当它们损坏以后,修理人员很快就可以用同样规格的零件换上,恢复自行车、手表和设备的功能。而在某些情况下,互换性所起的作用还很难用价值来衡量。例如在战场上,要立即排除武器装备的故障,继续战斗,这时做主零、部件的互换性是绝对必要的。

(2)从制造方面来看,互换性是提高生产水平和进行文明生产的有力手段。装配时,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故能减轻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周期,并且可使装配工人按流水作业方式进行工作,以致进行自动装配,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加工时,由于规定有公差,同一部机器上的各种零可以同时加工。用量大的标准件还可以由专门工厂单独生产。

这样就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乃致采用计算机辅助加工。这样产量和质量必然会得到

提高,成本也会显著降低。

(3)从设计方面看,由于采用互换原则设计和生产标准零碎、部件,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孔和轴编辑

孔和轴是广义的,孔是包容面,内部无材料。孔包括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内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外部无材料。轴包括圆柱形的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外表面。

尺寸术语编辑

尺寸:由设计者给定,由数字和长度单位(一般为mm)组成。

基本尺寸:孔为D,轴为d,当孔和轴配合时,D=d

实际尺寸:孔Da,轴da,通过测量得到,存在测量误差,非真值。

局部实际尺寸: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各不相同。

极限尺寸:孔Dmax,Dmin,轴dmax,dmin

最大实体极限(MML):孔Dmin,轴dmax

最小实体极限(LML):孔Dmax,轴dmin

公差和偏差术语编辑

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极限偏差指上偏差(ES,es)和下偏差(EI,ei)。

孔的上下偏差:ES= Dmax –D, EI= Dmin –D;孔的实际偏差必须在上下偏差之间。

轴的上下偏差:es= dmax -d, ei= dmin -d; 轴的实际偏差必须在上下偏差之间。

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偏差值除零外,应标上相应的“+”号或“ -”号。偏差影响配合松紧。

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为绝对值,不能为零。

孔公差:TD=| Dmax - Dmin |=|ES-EI|

轴公差:Td=| dmax - dmin |=|es-ei|

极限偏差和公差都是设计给定的,反映使用要求。

公差反映尺寸制造精度,公差值越小,精度越高,制造越困难。公差带由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决定,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配合编辑

1.定义

配合是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是设计时对一批孔、轴提出的要求,不是指某一对孔和轴结合的松紧。

2.种类

(1)间隙配合:最大间隙xMax=Dmax-dmin=ES-ei,最小间隙Xmin=Dmin-dmax=EI-es, (2)过渡配合:最大间隙Xmax=Dmax-dmin=ES-ei,最大过盈Ymax=Dmin-dmax=Ei-e (3)过盈配合:最大过盈Ymax=Dmin-dmax=Ei-es,最小过盈Ymin=Dmax-dmin=ES-ei

3.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是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Tf=TD+Td 。它反映装配要求,孔轴公差反映制造要求。

国家标准编辑

1.标准公差系列

公差等级:20级(IT01,IT0,IT1,IT2……IT18),公差等级越大,公差值越大,精度越低,制造越容易。

基本尺寸分段:在£500mm内分为13段。基本尺寸越大,公差值越大。

2.基本偏差系列

孔的基本偏差:28个,大写字母表示

轴的基本偏差:28个,小写字母表示

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的表示,例H8,K7,h7,s6等。

基本偏差与公差值无关,基本偏差是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

3.极限与配合的标注方法

在零件图上标注:f50H7 , f50( ),f50H7( )三种方式等价。

在装配图上标注孔与轴的配合:f50H7/f6 ,

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

由加工设备保证,不需检测。

选用原则编辑

选用原则:经济、满足使用要求。

1.基准制的选用

优先选用基孔制;

与标准件相配时,基准制的选用由标准件而定:与标准孔配合则选基孔制,与标准轴配合则选用基轴制;

同一基本尺寸的孔(轴)与多件轴(孔)配合时,应当选用基孔(轴)制。

2.公差等级的选用

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较低的公差等级,以降低成本;

当公差等级

当公差等级=IT8 时,孔和轴可以同级配合,也可以孔比轴低一级配合,例:H8/g7,H8/d8等;

当公差等级>IT8 时,孔和轴同级配合;例:H11/c11,D9/h9等。

3.配合种类的选用

装配后有相对运动,应选用间隙配合;

装配后有定位精度要求或需要拆卸,应选用过渡配合,间隙和过盈要小;

装配后要传递载荷的,应选用过盈配合。

选用公差带时,按优先公差带、常用公差带、一般公差带的次序进行选用;

选用配合时,按优先配合、常用配合的次序进行选用。

基准制编辑

1.分类

(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成为基孔制。这种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将孔的公差带的位置固定,通过变动轴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

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国家标准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0,“H”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

(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这种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将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变动孔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

基轴制的轴称为基准轴。国家标准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0,“h”为基轴制的基本偏差。

2.选用原则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限制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基轴制通常仅用于具有明显经济效果的场合和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合采用基孔制的场合。

形状公差编辑

1.定义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2.类型

(1)直线度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2)平面度

平面度是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3)圆度

圆度是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情况。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的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2]。

(4)圆柱度

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柱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5)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6)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面加工误差的变动范围。

位置公差编辑

1.定义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2.类型

(1)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2)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

度、位置度3项。

(3)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参考资料

? 1. 质量工程师复习资料:互换性.建筑工程教育网[引用日期2014-05-27]

? 2. 圆度、圆柱度与线轮廓度的关系.仪表展览网[引用日期2014-05-27]

互换性与公差复习--总结版

互换性与公差复习(总) 一、基本概念 1、名词 互换性:指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中一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光滑极限量规:指被检验工件为光滑孔或光滑轴所用的极限量规的总称,简称量规。尺寸误差: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 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的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形位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关联提取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的程度,其波峰和波谷间的距离很小(在1mm之下) 齿轮的I,Ⅱ,III 三个公差组. 2、理解与思考

1)互换性的优越性及互换性和标准化的意义 答:互换性的作用:从使用上看,由于零件具有互换性,零件坏了,可以以新换旧,方便维修,从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从制造上看,互换性是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高科技和高生产率的先进工艺和装备,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从设计上看,可以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对发展系列产品十分重要。 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互换性的分类; 答:按互换性的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互换性又分为外互换与内互换。 3)标准公差、基本偏差、误差及公差等级的区别和联系 ?答:标准公差是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由公差单位、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原则制订的) 基本偏差是确定零件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除JS外,均指靠近零线的偏差,它与公差等级无关。 ?误差:工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理想尺寸之差为误差。 ?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关系:标准公差是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值; ?基本偏差与公差等级无关。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套

-------理工大学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

对互换性的认识

对互换性公差的一些认识 1. 为什么要有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是为了反映某种设计要求而提出的,并不是所有的零件都需要,而是某些特定的零件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那些不需要的零件就是所谓的独立要求,而那些特定的零件就需要对于不同的功能要求采用不同的公差原则。 假设一个轴加工完成后,它的直径为19. 92 mm,垂直度为0. 25 mm,那么显然是不合格的,但是我们仍旧有可能将这个超差的轴装配到直径为20. 5 mm、垂直度误差为0. 3 mm的孔中(而这个孔是符合规范的),此时二者的间隙J=0。据此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满足装配间隙J,0的装配条件下,按工作要求选用的装配关系,所选的标注方法过于严格,这将造成一些能满足功能要求的零件被判超差。因此,零件是否能进行装配或者装配互换,并不单独取决于尺寸公差或者形位公差,而是取决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综合作用,也就是取决于它们的作用尺寸。在这种条件下,即使形状、定向、定位误差超过图样上给定的公差值,只要作用尺寸不超过实效尺寸,(对于轴类零件,实效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之和;对于孔类零件,实效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之差),仍不会影响装配) 所以,需要一种原则来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的公差的标注。 2. 什么情况下,需要公差原则? 零件的功能要求是确定孔轴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选择公差原则的依据. 1.独立要求:主要用于非配合要求部位但又有功能要求的实际要素。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的孔、轴宜采用独立要求(与滚动轴承内、外径配合的轴、孔以及需要考虑装配变形对配合性质影响的簿壁筒件除外)(1)当要求单项功能,即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为满足不同功能要求而分别单独给定 时,应采用独立要求. (2)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为满足同一功能要求,但当要素的作用尺寸超过最大实体边界,仍能满足功能要求时,应采用独立要求.(3)此外,为数众多的没有配合要求的一般结构尺寸和未注公差尺寸,均采用独立原则.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图样上90%左右的尺寸是采用独立原则,故独立要求是公差应用的基本原则. 2包容要求:经常用于有配合要求的场合。特别是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互换性与公差测量试卷-(1)

南昌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确定孔轴的标准公差等级 已知:mm Y Y T f 041.0035.0076.0min max =+-=-= 查上表,确定孔轴的标准公差分别为:mm IT T D 025.07== mm IT Td 016.06== 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mm ES EI 025.0,0+== 偏差代号为H7 3)确定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根据基孔制,由题意过盈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满足下列关系式 035.0min -==-Y ei ES 解得mm ei 060.0+= 查上表,确定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u ,公差带代号为u6 ∴es=ei+IT6=+0.060+0.016=+0.076mm 4)验算 Ymin=ES-ei=+0.025-(+0.060)=-0.035mm Ymax=EI-es=0-(+0.076)=-0.076mm ∴配合)(6/)(740076 .0060.0025.00+++u H φ满足要求。 3、加工如下图所示一零件。加工顺序如下:1)加工直径为02.0621-=φA mm 外园,2)按A2调整刀具铣平面3)磨外园002.0603-=φA mm ,要求保证2.0454±=A mm ,求A2的尺寸和偏差。 解:1)绘制尺寸链图 2)封闭环为A4,这里用A0表示,增环为A2、A3/2,减环为A1/2 3)套用公式 mm A A A A 463031452 23 10 2 =-+=-+=

五、 标注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 得分 评阅人 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下图上。 1、 730K φ孔和750M φ孔采用包容原则; 2、 底面F 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 ,表面粗糙度Ra 值不大于1.6um 。 3、 730K φ孔和750M φ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4mm ; 4、 730K φ孔和750M φ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 5、 6x 11φ对750M φ孔的轴线和F 面的位置度公差为0.05mm ;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 要素的位置度公差的关系用最大实体原则。

互换性教学大纲(新标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编号::80301006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学分:2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课与其它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本大纲是根据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依据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制而成。 2、教学目标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两个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是学习几何量公差标准的构成及其使用,即研究产品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者是学习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许多内容要通过实验课来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机械产品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几何精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互换性含义、种类、作用,了解公差和技术测量在互换性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标准公差表格和其它精度设计相关表格;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原则。掌握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并能解释图样上有关公差标注的技术要求的含义。 3、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掌握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了解各项几何量误差的评定方法,掌握孔、轴尺寸测量以及直线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了解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标准的构成特点;掌握用几何量检测方法。 三、实施说明 1、成绩考核方法 ) 本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考试课。为了准确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总评成绩可按下式给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包括:出勤、随堂测验、课堂提问、听课状态、作业)×4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50%。 本课程有关测量技术部分的学习目的是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结合必要的测量实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教学部分必不可少。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验,按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无实验成绩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讲授本课程时应结合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增强直观教学,尽量采用PPt课件进行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演示,以提高教学效果。 2)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综合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初步掌握对简单机械产品的零部件进行精度设计的能力。 3)实验教学教师可通过讲授和演示,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对零件进行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4)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联系,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扫除障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必须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在介绍公差标准的基本规定时,应从使用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标准的能力。 5)选用教材:应选本科规划教材;实验指导书和练习册可自编。 | 6)公差配合的正确选用,必须结合具体设计,综合运用工程设计和工艺知识。本课程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运用,使之加深和巩固。 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 1、名称:课内综合性实验。

互换性(公差)三级项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三级项目报告 题目:轴类零件的精度设计 班级:机械装备(一)班 姓名:徐经纬姚培锋丁涛石天磊指导教师:邵晓荣 提交时间:2015、11、20

摘要 在机械行业中,轴类零件的精度对传动的平稳性,轴的寿命等很多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此需对其精度进行分析与检测。对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其使用范畴,确定加工方法以及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通过轴类零件的互换性,分析并确定轴和键、键槽所需要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应不同的粗糙度等级,加工零件时根据粗糙度需要选取不同的加工方法,确定轴、键、键槽各部分的粗糙度。用相应仪器对加工出来的轴类零件进行检测,选取允许范围内的零件进行装配。为了加深我们对轴类零件的误差分析、加工方法及其精度的理解,灵活运用零件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熟练掌握轴类零件图的标注。本项目中我们运用了互换性中误差、公差、偏差、表面粗糙度、尺寸标注等互换性理论知识,还包括机械设计中轴的长度、直径的选取及机械制造工艺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案等知识方法。 关键字: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粗糙度

目录 1 前言 1 2 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材及加工方法 2 2.1 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2 2.2 轴类零件的材料选择 2 2.3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能达到的精度等级 2 3 轴类零件的尺寸公差选用 3 3.1 基准制 4 3.1.1 基孔制 4 3.1.2 基轴制 4 3.1.3 非基准制应用的场合 4 3.2 精度等级 4 3.3 配合种类 5 3.3.1 间隙配合 5 3.3.2 过度配合 5 3.3.3 过盈配合 5 3.4 配合选用 5 4 轴类零件的形位公差选用 5 4.1 几何公差 5 4.2 位置公差 6 4.3 公差等级 6 4.4 基准 6 5 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选择 6 5.1 评点参数的选择 6 5.2 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6 6 最终结论 7 6.1 尺寸公差选用 7 6.2 形位公差选用 7 6 .3 表面粗糙度选用 8 7 感想与体会 9 8 参考文献 9

互换性试卷及其答案22

一、填空题(共19分,每空1分) (1)φ30H7/m6表示基本尺寸为30mm的基孔制(基准制)的过渡配合。其中H、m是基本偏差代号,7、6表示公差等级(或标准公差)。 (2)尺寸公差标准规定有间隙、过渡、和过盈三大类配合,当孔轴无相对运动,要求有良好定心精度,且易于拆卸时,应选用过渡配合。 (3)位置公差又分为 3 种,它们分别是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 (4)若某轴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原则) ,其最大实体尺寸为φ20.05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2 ;其最小实体尺寸为φ20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φ20.07 。 二、简答题:(共18分) (1)如图1所示的零件标注。请回答: 1)该标注采用的公差原则是什么?遵守什么边界?其边界尺寸为多少? 2)其最大实体尺寸为多少?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多少? 3)其最小实体尺寸为多少?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多少?(7分) 图1 答:1)该标注采用的公差原则是最大实体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其边界尺寸为φ19.95(3分) 2)其最大实体尺寸为φ20,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5(2分) 3)其最小实体尺寸为φ20.13,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18(2分) (2)齿轮的各项公差分为哪几个公差组?对传动性能各有什么影响?(3分) 答:分为第Ⅰ、Ⅱ、Ⅲ公差组(2分),分别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1分)。 (3)对以螺纹标记加以说明: 1)M10×1-7g6g-20, 2)M20-6H-40 。 (4分) 答:1)公称直径为10mm且螺距为1mm,外螺纹,公差带为7g6g。旋合长度20(2分) 2)公称直径为20mm,内螺纹,公差带为6H,旋合长度40(2分) (4)对以下两个粗糙度符号加以说明: 1),2) (4分) 答:(1)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a最大值为3.2um(2分) (2)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a最大值为6.3um(2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答案版

三、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不完全互换是指__。 3.完全互换是指__。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 6.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7.孔φ65 -0.042 -0.072mm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9.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μ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__mm,EI=__mm,es=__mm,ei=__mm。 11.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下偏差是__mm。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3.φ45+0.00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φ50-0.050 -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mm。 14.国家标准对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__。某一正方形轴,边长为25mm,今若按IT14确定其公差,则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15.属于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级有__,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处。 16.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17.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时,其公差带是_区域。 18.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19.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20.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__。 21.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22.当零件端面制成了__时,端面圆跳动可能为零。但却存在垂直度误差。 23.径向圆跳动在生产中常用它来代替轴类或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__。 2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 25.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__,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 26.图样上规定健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__mm。 27. 含义是__。 28.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9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 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是__m m,作用尺寸是__mm。

互换性,公差配合,尺寸公差,

互换性习题 1.互换性生产的技术基础是() A.大量生产 B.公差 C.检测 D.标准化 2.优先数系中R10/3系类是() A.基本系列 B.补充系列 C.派生系列 D.等差系列 3. 分组装配(分组互换)可以() A.减小工件的制造公差 B.提高装配速度 C.扩大工件的制造公差以及提高工件配合精度 D.方便地装配 4.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或部件,不经过或就能进行装配, 并且装配后能够达到规定的。 5.互换性按程度分为和两类。 6.R5数系的公比为,每逢项,数值增大到10倍。 7.只要零件不经过挑选或修配,便能方便地装配到机器上,则该 零件就一定具有互换性() 8.为了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 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9.互换性只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对单件小批量生产无互换性可言。() 10.为了满足互换性要求,设计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越好。() 1.对某尺寸进行等精度重复测量16次,计算得到任一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2μm ,则用16次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极限误差为() A. 2μm B. 6 C. 4.5 D. 1.5 2.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其测量方法属于()。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3.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A.绝对误差 B.极限误差 C.剩余误差 D.相对误差 4.下列有关标准偏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值通常为常数 5、测量仪表盘上有100格,其分度值为0.01mm,问表盘上示值范围是()。 A.1mm B.0.1mm C.0.01mm D.10mm 6、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39.95mm C.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 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 7.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8.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粗大误差三类。 9.按“级”使用量块时,量块尺寸为,该尺寸包括了量块的误差。按“等”使用时,应以经验定后所给出的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仅包括检定时的误差 1、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___代替。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

一、是非题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现代社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用互换性。 () 2.Ra、Rz、Ry是与微面不平高度特性有关的参数,一般情况下,Ra和Rz可以任意选用,在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国际推荐优先选用Ra。 () 3.内外花键小径定心表面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遵守独立原则。() 4.采用包容原则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在其极限尺寸范围内,则零件的实体也就不会超越给出的理想边界。 () 5. 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一个圆柱。 () 6. 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 尺寸就是最小极限尺寸。() 7. 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8. 轴的实际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准确。

() 9. 齿轮副侧隙的大小,取决于齿轮的精度等级 的高低。() 10.未注公差的尺寸就是没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 11. 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 寸就是最小极限尺寸。() 12. Ф20f6、Ф20f7、Ф20f8轴的上偏差都是相同 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13. 对一批零件而言,它们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 14.普通螺纹配合中,中径公差仅用于控制中径误 差。() 15. 孔和轴装配后得到间隙,则它们的配合一定 是间隙配合。() 16. 已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 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小于0.05mm。 () 17. 公差值大的孔一定比公差值小的孔的精度 低。() 18. 轴的实际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准确。 ()

19. 齿轮副侧隙的大小,取决于齿轮的精度等级 的高低。() 20.基本偏差为p的轴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为H的 基准孔的公差带形成过渡或过盈配合。 () 21.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22.同一精度条件下,若螺纹的旋合长度较长,应 给予较大的中径公差。()。 2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 24.某孔标注为Ф100006.0047.0+- E ,今测得该孔各横截面形状正确,实际尺寸处处皆为100.003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Ф0.004mm,则该孔是合格。() 25.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比任何一个组成环的 公差都小。() 二、填空题 1.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的功能。 2.已知φ20H7(021.0 +)/f6(020.0033.0--),则φ20F7(孔)的

互换性练习讲解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补充复习题 一、标注题: 1、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标注图7上: ①曲拐圆柱φ1轴线对两个曲轴主轴颈φ2的公共轴线平行度公差为φ0.02mm; μ; ②曲拐圆柱φ1的圆柱度公差为0.0lmm,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上限值0.8m ③曲轴左端锥体φ3对两个曲轴主轴颈的公共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④曲轴左端键槽对左端锥体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5mm; ⑤左、右两个曲轴主轴颈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上限值 μ; 0.4m ⑥左、右两个曲轴主轴颈对曲轴两端中心孔的锥面部分(定位部分)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标注图7 1、 标注题7参考答案图

2、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标注图8上:(标注不规范扣分) ①φ60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mm; ②φ40右端面对φ60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mm; ③φ25 H8和φ40js6遵守包容要求,φ60外圆柱按h8遵守独立原则; ④φ40轴线对φ25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⑤φ60外圆柱对φ25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3,φ60圆柱度公差0.01; ⑥φ60外圆柱右端面对φ25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8mm; ⑦φ16H9孔轴线对φ25孔轴线和φ60外圆柱右端面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而且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基准中心要素分别与位置度公差关系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⑧将φ25H8、φ40js6、φ60h8、φ16H9上、下极限偏差(>10~18,IT9=0.043)注出。 标注图8 2、

3、试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标注图9上: ① φ3.5轴线对φ22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5;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要求。 ② φ10轴线对ф22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要求。 ③ φ10公差带f7,标出极限偏差,它遵守包容要求。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4。 ④ φ3.5为基准轴,公差等级10,注出极限偏差。 ⑤ φ22圆度误差不大于0.009。 ⑥ φ22左、右两端面对φ22轴线的圆跳动误差不大于0.006mm 。 ⑦ φ3.5圆柱面最大轮廓高度不超过3.2m μ,φ22圆柱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上限 值1.6m μ,φ22圆柱两端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上限值6.3m μ,下限值3.2m μ。 标注图9 3、

互换性公差与测量基础第四版 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习题答案 周兆元李翔英 目录 第一章习题1 (2) 第二章习题2 (3) 第三章习题3 (6) 第四章习题4 (14) 第五章习题5 (20)

第六章习题6 (22) 第七章习题7 (24) 第八章习题8 (28) 第九章习题9 (31) 第十章习题10 (36) 第十一章习题11 (40) 习题 1 1-1 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作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并且符合使用性能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互换性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即便是单件小批生产,也常常采用已标准化了的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1-2 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 答: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是有区别的,若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这些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其中有一项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属于不完全互换。 一般地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

答:给零、部件规定合理的公差、正确进行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这两点,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所以,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 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标准有哪几种? 答:我国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个等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大类。 1-5 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750,1500,3000……。 解:由表1-1可知属于R40/12派生系列,公比q = 750/375 = 2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40,63,80,100,125等。 解:由表1-1可知该系列为混合系列,前三个25,40,63是R5系列,公比q = 40/25 = 1.6;后四个63,80,100,125是R10系列,公比q = 80/63 = 1.25 习题2 2-1 测量及其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其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复现计量单位E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比值q的过程,即或。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确度。 2-2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机械制造和精密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答: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 机械制造中常用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1mm=10-3m。精密测量时,多采用微米(μm)为单位。

互换性试题及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 )卷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 六 七 总 得 分 得 分 ) 评卷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得分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对的打“×”、错的打“√” 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 ) 2.基本偏差a ~h 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 配合最松。 ( ) 3.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确要求相同。 ( ) 4.图样标注 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 ) 6.某孔标注为Ф100006 .0047.0+- E ,今测得该孔各横截面形状正确,实际尺寸处处皆为100.003mm ,轴线直线度误差为Ф0.004mm ,则该孔是合格。 ( T ) 7.采用包容原则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在其极限尺寸范围内,则零件的实体也就不会超越给出的理想边界。 ( F ) 8.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一个圆柱。 ( F ) 9.高速动力齿轮对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都要求很高。 ( ) 】 10.Ra 、Rz 、Ry 是与微面不平高度特性有关的参数,一般情况下,Ra 和Rz 可以任意选用,在 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国际推荐优先选用Ra 。 ( ) 得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_____有关 。 ( ) A、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B、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 2.最大实体尺寸是_____的统称 。 ( ) A、min D 和min d ; B、max D 和m ax d ; C、min d 和max D ; D、m ax d 和min D 3、齿轮分度圆齿厚偏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 。 ( ) 、 A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 、传动平稳性 C 、承载能力 D 、齿厚侧隙 4、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公差带形状相同。 ( ) A 、圆度 B 、圆柱度 C 、同轴度 D 、位置度 5、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 ( ) A 、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B 、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 、为了减少一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数量 6、当轴的基本偏差为 时,与H 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 ) A 、a ~h B 、j ~n C 、p ~z D 、za ~zc 、 7、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应采用 。 ( ) A 、基孔制 B 、基轴制 C 、基孔制或基轴制 D 、基孔制和非基轴制 8、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5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则该配合是 。 ( )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D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9.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 。 ( )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 10、在取样长度范围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记为 。 ( ) A 、Ra B 、Ry C 、Rz D 、Sm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m 的上偏差为+,下偏差为+,100φ的IT6级公差值为,那么100φ6m 的上偏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公差 试题0

可能题目有重复的 一、填空题: 1、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φ80Js8,已知IT8=46μm,其基本偏差为,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79.997mm,最小实体尺寸为80.023mm。 2、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来决定。 3、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两平面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圆柱面内区域 4、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圆环,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_________误差;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_________误差。 6、标准中规定基本尺寸为30 ~ 50mm 时,IT8=39μm,则对于图样标注为Ф40h8时,其最大实体尺寸为40mm,最小实体尺寸为39.961mm,对于图样标注为Ф40H8时,其最大实体尺寸为40mm, 最小实体尺寸为40.039mm。 7、相互结合的内、外螺纹的旋合条件是 8. 若某孔的尺寸标注为mm,则该零件的MMS为,又称为 该零件的极限尺寸;其LMS为,又称为该零件的极限尺寸;而加工允许的尺寸变动范围是,称为该零件的。若加工后测得某孔的实际尺寸为φ30mm,则该零件(是、否)合格。 9 φ35F7/h7表示基本尺寸为35mm的基轴(基准)制的间隙配合。其中F7、h6是公差代号,F、h是基本偏差代号, 7、6表示公差等级数。 10.包容要求的尺寸检验原则是指孔和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其最大实体尺寸,并在任何位置上孔和轴的局部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其最小实体尺寸。 11.测量的四要素为:;;;。 1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三类,即;;。 14.公差等级精度要求的技术保证。 15φ30F7/h6表示基本尺寸为30mm的基轴(基准)制的配 合。其中F7、h6是代号,F、h是代号,7、6表示 数。 16.公差选择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解析

一、是非题 1.对2 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11对12错13错14对 1、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2、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3、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 配合。() 4、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5、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6、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1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1、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12、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3、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4、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二、选择题 1.C 2.D 3.B 4.C 5.C 6.D 7.B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A 15.C 1、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 2、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3、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4、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 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B.尺寸最大C.不合格D.变形最小 6、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7、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轴承的径向游隙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D.轴承的工作温度

互换性公差与测量基础第四版 问题详解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周兆元翔英

目录 第一章习题1 (2) 第二章习题2 (3) 第三章习题3 (6) 第四章习题4 (14) 第五章习题5 (20) 第六章习题6 (22) 第七章习题7 (24) 第八章习题8 (28) 第九章习题9 (31) 第十章习题10 (36) 第十一章习题11 (40)

1-1 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作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并且符合使用性能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互换性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即便是单件小批生产,也常常采用已标准化了的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1-2 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 答: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是有区别的,若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这些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其中有一项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属于不完全互换。 一般地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 答:给零、部件规定合理的公差、正确进行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这两点,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所以,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 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标准有哪几种? 答:我国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个等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大类。 1-5 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750,1500,3000……。 解:由表1-1可知属于R40/12派生系列,公比q = 750/375 = 2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40,63,80,100,125等。 解:由表1-1可知该系列为混合系列,前三个25,40,63是R5系列,公比q = 40/25 = 1.6;后四个63,80,100,125是R10系列,公比q = 80/63 = 1.25

互换性课后作业及答案

1.互换性的定义 所谓互换性,是指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中一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需求的一种特性 2.互换性的种类 按互换性的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绝对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3.互换性的作用 从使用上看,由于零件具有互换性,零件坏了,可以以新换旧,方便维修,从而提高及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从制造上看,互换性是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高科技和高生产率的先进工艺和装备,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从设计上看,可以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这对发展系列产品十分重要。 4.何谓公差它包含哪些内容 零件几何参数这种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跳动公差等。 5.何谓检测,它的用途 检测是有检验和测量组成的:检验是指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判断其是否合格;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 6.何谓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一般是指技术标准,它是指对产品和工程的技术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工作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指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只需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过程。 7.何谓优先数系

公差与互换性国际标准08_Chapter 5 Rolling bearing tolerance and fits

82 Chapter5 Rolling Bearing Tolerance and Fits Chapter 5 Rolling Bearing Tolerance and Fits

Chapter5 Rolling Bearing Tolerance and Fits 83 5.1 Introduction ?Since everything in industry turns on bearings, it is necessary for those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equipment running to fully understand bearing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bearings; namely, sliding bearings and rolling bearings. The majority of bearings used are rolling bearings and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will concentrate only on rolling bearings. ?Practically all rolling bearings consist of four basic parts; namely: inner ring, outer ring, rolling elements, and cage or separator, as shown in Figure 5-1. Three of these parts the inner ring, outer ring, and rolling elements - support the bearing load. The fourth part - the cage or separator - provides positive separation of adjacent rolling elements. Figure 5-1 rolling bearings basic parts ?Depending on the internal design, rolling bearings may be classified as radial bearings or thrust bearings. A radial bearing i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carrying a radial load. Radial load is a pressing force at right angles to the shaft (Figure 5-2). Thrust load is a pushing force against the bearing parallel to the shaft (Figure 5-3). Figure 5-2 radial bearings basic parts Figure 5-3 rolling bearings basic par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