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首次病程记录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

2012-8-23-10am 首次病程记录

谭丽霞,女,28岁,土家族,因“咳嗽、心悸、气促7天。”于2012年8月23日9am入院。病史自述可靠。

病史要点:患者7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心悸、气促伴轻微咳嗽,咳痰。痰液清稀色白、量不多,无咯血及痰中带血;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盗汗,神疲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未作特殊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今来我就诊,以“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收住我科。病后精神、饮食欠佳、睡眠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体重无明显减低。

体格检查:T:36.9℃,P:110次/分,R:26次/分,BP108/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步入病房,查体合作。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及皮疹和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形态正常,五官端正,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左上肺叩实音,右肺及左下肺叩清音。双肺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外周血管未见异常。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查:WBC 11.3×109/L,N 85.4% Hb 113g/L。肝功生化:无明显异常。ESR:80mm/h。ECG:1.窦性心动过速(110次/分)。2.电轴轻度右偏。3.S TⅡ,Ⅲ,avF轻度下移。胸片:双上肺结核,左侧慢纤空不排除。

入院诊断:

中医:1.肺痨。

气阴耗伤证

西医:1.双肺继发性肺结核。

2.肺部感染。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以“咳嗽、心悸、气促7天”为主症入院。既往

肺结核病史,有咳嗽、潮热、盗汗及心悸、气促等临床表现。当属中医“肺痨”范畴。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盗汗,纳少神疲,便溏,面色晄白,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均为“气阴耗伤”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既往肺结核病史。

(2)咳嗽、心悸、气促7天,伴咳嗽、潮热、盗汗及心悸、气促等临床表现。

(2)PE::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左上肺叩实音,右肺及左下肺叩清音。双肺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3)辅查:WBC 11.3×109/L,N 85.4% Hb 113g/L。ESR:80mm/h。ECG:1.窦性心动过速(110次/分)。2.电轴轻度右偏。3.S TⅡ,Ⅲ,avF轻度下移。胸片:双上肺结核,左侧慢纤空不排除。

中医鉴别诊断:1.肺痨与虚劳的鉴别。肺痨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理主在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但合而言之,肺痨后期表现虚劳重证者,也可按照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施治。

2.肺痨与肺痿的鉴别。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俱可成痿。正如清《笔花医镜·虚劳》所说:“肺金痿者,其受病不同,及其成劳则一也。”《外台秘要·传尸方》即曾指出:“传尸之疾……气急咳者名曰肺痿。”提示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而肺痨是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西医鉴别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反复咳嗽咳痰及气喘、呼吸困难为特征。无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等结核中度症状。

诊疗计划:1.按内科常规一级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胸部CT检查,明确病损程度。

3. 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4.予抗感染、抗痨、对症支持治疗。

5.中药益气养阴,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拟方:党参30,黄芪20,白术10,茯苓10,山药10,甘草10,桔梗10,北沙参10,白芨10,百合10,紫菀10,冬花10、苏子10。 5剂,每日1剂,水煎300ml,饭后温服,每日3次。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2012-8-24-8am 王安友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上午王安友副主任医师查房,归纳分析:

病情特点:女性,28岁年轻患者,3年前患“肺结核”病史,咳嗽、心悸、气促7天,伴咳嗽、潮热、盗汗及心悸、气促等临床表现。PE::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左上肺叩实音,右肺及左下肺叩清音。双肺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辅查:WBC 11.3×109/L,N 85.4% Hb 113g/L。ECG:1.窦性心动过速(110次/分)。2.电轴轻度右偏。3.STⅡ,Ⅲ,avF轻度下移。胸片:双上肺结核。

入院诊断:中医:肺痨

气阴耗伤证

西医:1.双肺继发性肺结核。

2.肺部感染。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以“咳嗽、心悸、气促7天”为主症入院。既往肺结核病史,有咳嗽、潮热、盗汗及心悸、气促等临床表现。当属中医“肺痨”范畴。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盗汗,纳少神疲,便溏,面色晄白,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均为“气阴耗伤”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既往肺结核病史。2.咳嗽、心悸、气促7天,伴咳嗽、

潮热、盗汗及心悸、气促等临床表现。3.PE::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左上肺叩实音,右肺及左下肺叩清音。双肺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4.辅查:WBC 11.3×109/L,N 85.4% Hb 113g/L。ESR:80mm/h。ECG:1.窦性心动过速(110次/分)。

2.电轴轻度右偏。

3.S TⅡ,Ⅲ,avF轻度下移。胸片:双上肺结核,左侧慢纤空不排除。

中医鉴别诊断:1.肺痨与虚劳的鉴别。肺痨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理主在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但合而言之,肺痨后期表现虚劳重证者,也可按照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施治。

2.肺痨与肺痿的鉴别。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俱可成痿。正如清《笔花医镜·虚劳》所说:“肺金痿者,其受病不同,及其成劳则一也。”《外台秘要·传尸方》即曾指出:“传尸之疾……气急咳者名曰肺痿。”提示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而肺痨是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西医鉴别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反复咳嗽咳痰及气喘、呼吸困难为特征。无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等结核中度症状。

诊疗计划:1.内科常规一级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取半卧体位。

2.行胸部CT检查,明确病损程度。

3. 进一步完善住院常规检查。

4.予联合抗感染、抗痨及对症支持治疗。

5.中药益气养阴,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拟方:党参30,黄芪20,白术10,茯苓10,山药10,甘草10,桔梗10,北沙参10,白芨10,百合10,紫菀10,冬花10、苏子10。 5剂,每日1剂,水煎300ml,饭后温服,每日3

艾刚2012-8-25-9am

今日上午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咳嗽、气促症状减轻。无头昏、头痛及畏寒、发热、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查体:脉细数,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继续联合抗感染、抗痨、对症、支持及中药益气养阴治疗。

艾刚2012-8-26-9am

今日上午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咳嗽、气促症状减轻。无头昏、头痛及畏寒、发热、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查体:脉细数,生命体征平稳,左肺呼吸音降低,双上、中肺仍可闻及干性罗音,未闻及湿罗音。。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继续联合抗感染、抗痨、对症、支持及中药益气养阴治疗。

艾刚2012-8-29-4pm

今日查房,患者饮食不佳,无明显咳嗽、气促,无头昏、头痛及畏寒、发热、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查体:脉细数,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仍可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今复查肝功、生化无异常。ESR:70mm/h。继续联合抗感染、抗痨及对症支持治疗。

艾刚2012-9-2-9am

今日查房,患者饮食增加,无明显咳嗽、气促,无头昏、头痛及畏寒、发热、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查体:脉细数,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哮鸣音减少,未闻及湿罗音。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据患者要求,于今日出院。瞩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痨、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随诊。

艾刚

中医胆囊首次病程

姓名:许桂花诊断:协痛科别:普外病区:六床号:3 住院号:1260816 病程记录 2012-06-03,11:20 患者许丙山,男,64岁,涟水县红尧人,因“反复右上腹痛两年”入院。 病例特点: 1. 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觉右上腹部压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无肩背部放射痛,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予以抗炎治疗后好转。两年来右上腹痛反复发作,均与保守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不详。现来本院就诊,要求手术治疗,遂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晕厥、抽搐,无胸痛、咯血,无胸闷、心慌,无发热,无腹泻,无大小便失禁。刻下症见:右上腹痛拒按,纳呆,反酸、嗳气,纳谷不香,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睡眠欠佳。 2.体检: T36.5 ℃P:5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神志清醒,精神萎,形体适中,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扶入病房,自主卧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眼脸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正常,鼻中隔无偏曲,无鼻唇沟变浅,口角无明显歪斜,唇无紫绀,咽红,扁桃体不肿大。颈软,不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正常,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胸廓对称,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双侧呼吸运动一致,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正常,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腹肌软,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为4次/分,墨菲氏证(+/_)。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两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辅助检查:腹部彩超(2012-5-27,本院)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扩张,右肾结石伴右肾盂积水,右输尿管结石伴扩张,左肾囊肿。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本案患者以“反复右上腹痛两年”为主症,疼痛以胀痛未主,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反复发作,胸闷食少,时有嗳气,右上腹局限性疼痛,腹壁尚软,体温正常,口苦,食欲减退,厌油腻,无巩膜及皮肤黄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沉涩,证属肝郁气滞型,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一节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2.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疾病鉴别与证型鉴别,若无可资鉴别疾病只进行证型鉴别。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4.首次病程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 证候诊断 西医诊断: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2.西医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2.西医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医师签名 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2010-07-20,15: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慢性乙肝病史15年、肝硬化5年。 2.发病急,1小时前出现胸闷、恶心,口中咸味,随即反复吐出大量鲜血约1000ml,伴冷汗、心慌,四肢发凉、出汗。 3.体检:T36.4℃,P130次/分,R25次/分,BP100/60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 4.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吐血 瘀血内阻 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反复口吐鲜血,累计约1000ml,伴有心慌、四肢发凉、冷汗出,诊为吐血。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肝脾。因肝主疏泄,司藏血,肝病则疏泄不行,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健,水湿内聚,进而土壅木郁,以致肝脾俱病,气机滞涩,日久由气及血,脉络瘀阻而成,故见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证属瘀血内阻。 2.西医诊断依据: (1)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并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迂曲。突然出现大吐血。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规定]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解读] 1.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一般应有“术后病程记录”标题,内容包括: ①手术时间、麻醉方试、术中诊断、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引流物名称、数量及位置,手术标本及其处理。 ②患者术中情况,如生命体征,异常反应,出血量估计,输血、补液量及用药情况,麻醉效果。 ③术后返回病房的情况、病情(特别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处理措施,应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④危重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抢救时,术后第一次抢救记录可与术后病程记录合写作“术后病程记录并抢救记录”,以后视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2.术后病程记录应连记3天,以后按病程记录规定要求记录。 3.术后病程记录应有各专科的重点,如脑外科手术后的神经定位体征、心脏手术后的循环功能、肺手术后的呼吸功能、骨科手术后的肢体血液循环等观察和处理。 4.与术后康复有关疾病的诊治情况(如糖尿病、冠心病、尿毒症等)。 5.术后并发症(早期、晚期)的发现、诊治过程及转归。 6.术后常规处理事项(引流物状况及各种导管和引流管的处理、切口愈合、拆线情况、饮食和康复过程等) 例1 2008年05月26日19:00 术后病程记录 患者今日10:41在全麻下腹腔镜转开腹行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正位回肠代膀胱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下做一小弧形切口,长约1.0cm。于该切口置入气腹针,注入CO2,保持腹腔压力于14.0mmHg左右。拔出气腹针,置入10mmTrocar,维持腹腔内压力在15.0mmHg左右。用腹腔镜观察肠管及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损伤。再在监视下于双侧麦氏点各置入10mmTrocar及外下方置入5mmTrocar,可见膀胱与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粘连,探查内脏,肝、脾、胰无转移性包块,盆腔腹膜后及双侧髂总血管周围未扪及明确的肿大淋巴结。遂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因患者腹内脂肪较多,显露困难,行开放作正位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顺利。蒸馏水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分层缝合切口。整个手术较顺利,术中出血量约500ml,术中未输血。术中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予以抗炎对症支持处理。送检标本:膀胱、前列腺及淋巴结。 手术者签名:(打印)XXX (蓝、黑笔手签)XXX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

年—月—日,时间病程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时间,入院时间(如今日9:00入院)。 病情特点:简明扼要不要重复入院记录内容 1、病因与诱因,发病急缓,主要症状、时间及演变,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外院诊治过程要精简。 2、查体所见: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和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其他内容可省略。 3、辅助检查结果:主要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异常结果,正常情况而无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可省略。 西医初步诊断:包括可能性最大的主要及次要疾病、已证实或未证实者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明确的先写诊断名称,然后简明扼要地提出诊断依据,不必作分析讨论。如有数个诊断,应按主次分别书写各个疾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或病情比较严重复杂者,应行分析讨论,简明扼要地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分条列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提出进一步检查内容以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初步诊断:有几个病(证)就写几个病(证),包括主要与次要、已证实与未证实者。除写病(证)外,还要写证侯,加括号写在病(证)后。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①辨病:诊断明确的提出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者,应行分析讨论,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②辨证:除进行辨病分析外还要作辨证分析,这是中医的重点内容,不辨证就不能论治,要根据四诊资料作综合分析,归纳出其所属的证候。 诊疗计划: 1、检查计划,包括一般常规检查和针对性的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两部分,检查项目书写要具体,最好提出完成的时间。 2、中西医治疗计划 ①西医治疗计划包括治疗原则和措施,拟定治则和措施要具体,重要的治疗要写药名、药量、用法和疗程。 ②中医治疗计划应按辨病辨证结果拟定出治则治法,要写明方药、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南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修定 2 0 0 5 年 9 月

首次病程记录格式范文

首次病程记首次病程记录 1994.7. 12. 11J5Am 患者:xxx,男性,35岁,xx省x><市人,汉族,已婚,xx市xx公司工人。因上腹、脐周、转右下腹痛6小时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为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大便一次,正常成形粪便,入院前4小时,疼痛逐渐转移至脐周围,继则转至右下腹疼痛,且逐渐加重,不发热,无寒战,自服“颠茄片”后未能缓解,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 入院检查: T37. 6C P84次/分R19次/分BP12O/8OmmFIg 急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右下腹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未扣及包块,腰大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阳性。化验检查WBC17. 6X10,/L,NO. 84,尿常规化验阴性。 腹部透视无异常发现。 诊断:急性阑尾炎。 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 2.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局部肌紧张,腰大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1.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无返酸、唆气等溃疡病史。腹部透视:脆下无游离气体。 2.右侧输尿管结石:应无腹肌紧张及压痛和反跳痛,为纹痛性,尿化验应有红细胞. 3.急性胃肠炎及细菌性痢疾:应有腹泻,大便化验异常。 4.右下叶肺炎及脑膜炎:无发热、咳嗽及咳痰、X线胸部透视异常。 2.诊疗计划 (1)请xxx主治医师查看病人,确定诊断。 (2)急诊手术治疗。 (3)补充液体、控制感染,宜给:禁饮食,备皮,术前医嘱已开,手术通知单已送,即可准备手术。 医师签名:xxx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资料整理)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中医病历首程doc

2011-10-31,10:08 首次病程记录 XXX,男,38岁,因“柏油样便3天,胃脘部疼痛、呕血30分钟”入院。病例特点: l、XXX,男,38岁,既往有胃溃疡病史12年;平素饮酒嗜辛。 2、现病史:患者3天前由于劳累过度后解柏油样便,量中,无发热、恶寒等表证,无脓血;无恶心呕吐,无头晕等,经治疗好转。30分钟前,自觉胃脘部灼痛并呕血一次,量约60ml,色鲜红,伴胸闷,心慌,头晕等,遂入院治疗。入院症见: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胸闷心悸,胃脘灼痛阵作,呕血,黑便质溏。 3、体格检查:P 106次/分,Bp 86/52 mmHg。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无蜘蛛痣及肝掌。睑结膜苍白。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肝脾,莫菲征阴性,肠鸣音活跃,10次/分。 4、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23×1012/L,血红蛋白59g/L。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2~5/HP,隐血试验++++。 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胃中积热 西医诊断:①上消化道出血②失血性休克③失血性贫血 2、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辨病辨证依据:由于患者平素饮食不节,饮酒嗜辛,以致热积于胃,损伤胃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胃气上逆则为呕血;随大便而下则为便血;热郁中宫,气机失畅,故胃脘部疼痛;出血量多,血不华面,则面色苍白;血不养心,则胸闷心悸;气随血脱,阳气虚衰,故精神倦怠,四肢欠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为胃中有积热之征。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血证”之“便血”范畴,属虚实夹杂之证,胃中积热为实、为标,气血不足为虚、为本。 中医鉴别诊断:便血一证需与痢疾相鉴别,痢疾初期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而便血则无,可资鉴别。 3、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以呕血,解黑色柏油样便,伴胸闷,心慌,腹痛为主要表现。②体查:P106次/分,BP 86/52 mmHg。睑结膜苍白。中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呜音活跃,10次/分。③血常规:红细胞2.23×1012/L,血红蛋白59g/L。大便常规:红细胞+++,细胞2~5/HP,隐血试验++++。 西医鉴别诊断:应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相鉴别,后者以咳嗽、咯血为主症;与非特异性直肠炎、痔疮相鉴别,后者以便鲜红血为主症。 诊疗计划:

首次病程记录

58岁,以发作性右下肢活动受限25小时,加重伴言语笨拙4.5小时于2018-08-19 入院。 1.病例特点: 生命体征: 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 临床表现:包括病史、主要症状和体征。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5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活动受限,右下肢可站立,呈间断性,每次持续约10秒钟缓解,共发作10次,4.5小时前出现言语笨拙,未缓解,伴头部昏沉感, 无头晕,今为明确诊治而就诊我院。门诊以"言语笨拙原因待查"收入神经内科。病程中无发 热及抽搐,无饮食水呛咳,无咳嗽及咳痰,精神可,饮食可,二便正常。既往右手前臂及腕 部烧伤病史40余年,右手前臂及腕部有烧伤疤痕。糖尿病病史10年,现口服诺和龙2.0mg 每日3次。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输血病史,未发现药物过 敏史。 体格检查:T 36.5℃,P 72次/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 动体位,查体合作,头颅大小适中,鼻通耳畅,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神清,不全运 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伸 舌居中。颈软,克氏征阴性,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运动准确,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植物神经系统正常。NIHSS评分:2分。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白质脱髓鞘。 2.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 (1)中老年男性,以发作性右下肢活动受限25小时,加重伴言语笨拙4.5小时于2018- 08-19 入院。 (2)查体:BP 130/80mmHg;神经系统:神清,不全运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颈软,克氏征阴性,四 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运动准确,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巴彬 斯基征阴性,植物神经系统正常。 (3)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白质脱髓鞘。 鉴别诊断: (1)脑出血: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下,多为活动中起病,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高峰,多有高血压病史,有头疼、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颅压高症状,意识障碍较重,多为均 等性偏瘫(基底节区),CT检查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脑脊液为血性。 (2)脑栓塞:起病急,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有心源性栓子来源如风 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合并心房纤颤等,常见大脑中动脉 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常伴痫性发作。 (3)颅内占位病变: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 性体征,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时易与脑梗塞混淆,须提高警惕,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入院诊断: 1、脑梗死 2、糖尿病 3.诊疗计划: 1.完善血常规、尿分析、血生化、头颅CT等相关检查;

首次病程记录

姓名:鲁力风科室:内性别:男年龄:34 病室:4床号:12住院病历号:3904 首次病程记录 2011-8-25 13:30 患者鲁力风,男性,34岁,农民,主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1个月”于2011.08.25 12:30以“低钾血症”由门诊收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经村医给予液体静点(具体药物不详),症状略有缓解,但自觉近日乏力加重,为求系统诊治,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急查电解质:K+ 2.2mmol/L。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指血血糖:4.5 mmol/L(入院即刻)。门诊以“低钾血症”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刻下症: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况欠佳,饮食差,睡眠差,二便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2.查体:T 36.6℃ P 68次/分 R 19次/分 Bp 120/80mmHg 心肺腹(-)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辅助检查:电解质:K+ 2.2mmol/L。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指血血糖: 4.5 mmol/L (入院即刻)。 辨病辩证依据:患者主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症见: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患者年轻男性,病程较长,久虚不复成劳,形神衰败,食少厌食,脉虚无力,发为虚劳。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食欲不振、周身乏力1个月。 2.症状、体征: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查体:心肺腹(-)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辅助检查:急查电解质:K+ 2.2mmol/L。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指血血糖: 4.5 mmol/L(入院即刻)。 中医鉴别诊断:患者中医诊断为虚劳,虚劳与肺痨,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

日常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日常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日常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一)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二)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执业)医师签名。 (三)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会诊当天、输血当天、手术前一天、术后连续3天(至少有一次手术者查看患者的记录)、出院当天应有病程记录。 (四)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第一行左顶格记录日期时间,另起行空两格记录具体内容。记录的内容包括: 1.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心理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2、病情变化,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新的症状与体征出现,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无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对原诊断的修改或新诊断的确定,记录其诊断依据。 3、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辅助检查结果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对重要的辅助检查的结果应分析其在诊断与治疗上的意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及时进行记录和结果分析,并记录针对检查结果所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

4、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诊治工作的进展情况。记录各种诊疗诊疗操作的详细过程;重要医嘱的更改及其理由;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情况,包括输血指征、输血种类、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等。 5、医师查房意见(详见本章第三节),能体现三级医师查房。 6、分析患者病情变化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意见。对原诊断的修改诊疗方案的修改、补充及其依据等。 7、近亲属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希望和意见;以及行政领导人所交代的重要事项。 8、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及患方的意愿等。 (五)病程记录应根据每一病例的不同特点写出各自特有的临床表现、观察要点与治疗计划。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分析,有判断;病情有预见,诊疗有计划,切忌记流水帐。 二、日常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 按照日常病程记录的内容要求记录。 医师签名 三、日常病程记录示例 2010-03-16,10:00 患者入院已两天,病情稳定,仍有低热,关节肿痛未加重。根据患者表现为大关节游走性肿痛、血沉加快、皮下小结、有心电图ST-T改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童晓燕,女,27岁。因“颈部肿大伴疼痛一月余,疼痛进行性加重20天”于2017年11月8日入院。 病史特点如下:患者系青年女性。自述1月余前感冒,有明显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0月1日出现发热,体温自测37.5摄氏度,右侧颈部肿大伴疼痛,有轻微压痛,吞咽时疼痛,疼痛加剧时向右侧头面部放射伴四肢发冷,自服止痛药布洛芬,无缓解。同时出现爬楼后气喘心累,活动耐量下降。步行超10分钟即自感较累,汗多,夜间畏寒,食欲增强,食量增大,自述易感饥饿,体重先下降后逐渐恢复,具体变化不详。10月5日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行血常规、血生化、甲功、甲状腺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血生化提示CRP:11.4mg/L,甲功检查示TSH:0.088mIU/L,彩超提示甲状腺双侧叶见多个弱回声区,甲状腺右叶多个低回声团。诊断亚甲炎,予甲强龙口服治疗。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激素减量后症状反复,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并放射至左侧头面部,多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体重先下降后恢复,大便次数增多,暗黑色,小便未见异常,精神尚可,疼痛时难以入眠,食欲增加,食量增大。既往身体状况良好。19年前因外伤致动脉出血输血,具体不详,对青霉素过敏。14岁接种乙肝疫苗,2年前于自贡市保健院检查为乙型肝炎,未予特殊处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月经规律,初潮13岁,月经周期30天,月经期3天。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凝块。末次月经2017.10.15,阴道无异常分泌物。G3P1,丈夫、孩子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慢性传染病史。查体示甲状腺II度肿大,触诊有沙粒感,局部轻微触痛,无结节。 初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诊断依据:1.症状出现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甲状腺肿大,有疼痛、压痛。早期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后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3.外院甲状腺功能检测提示TSH降低,CRP增高。超声检查甲状腺多发低密度局灶病变。 鉴别诊断: 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支持点:1.症状出现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发热,甲状腺疼痛伴耳、下颌或头颈部放射痛。 不支持点:1.除持续性低热外,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2.外院血常规未见白细胞数量异常。 3.查体甲状腺触痛轻微。 下一步诊疗计划: 1.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 2.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3.完善血常规、 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1+4、甲状腺功能(TSH、FT3、T3、FT4、T4)测定、甲状腺彩超、输血免疫、心电图等检查。 病例记录者: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范例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及范例 2010-11-17 阅 57768 转 567 分享: 一、病历的组成 (一)、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完整病历应包括与病人诊断治疗相关的所有的文字记录。一般分门(急)诊病历(含急诊观察病历)及住院病历。 1、门(急)诊病历,是病人在门(急)诊就诊时,由接诊医师书写的病历记录。 2、住院病历:是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由病房医师以及其它相关医务人员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 (二)、门诊病历有以下内容组成: 1、门诊病历首页; 2、门(急)诊病历记录。 3、在门诊进行的化硷、特殊检查声、影像学报告单等。 (三)、住院病历有以下内容组成(以出院病历装订排序); 1、住院病历首页:要求一定要写好主要诊断及次要诊断。 2、入院记录,住院病历(即实习医师写的大病历)。 3、病程记录(以时间顺序排列的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首次查房记录、日常查房记录、会诊记录、交(接)班记录、阶段小结、转出(入)记录、术前讨沦、术前小结、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

4、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及死亡讨论。 5、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报告单。 6、体温单。 7、医嘱单。 8、护理记录。 9、手术报告单或手术知情同意书及有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输血、自费药等的知情同意书等。 二、病历书写注意事项 (一)、住院病历中的病历要求用蓝黑色墨水书写。病历中各个大标题用红墨水笔书写(打印病历可用黑体字)。血型、过敏药物,化验异常者用红墨水笔或红园珠笔标记。对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要求有明显标示。 (二)、病历书写文字要求通顺简练、字迹清晰、无错别字、自造字及非国际通用的中、英文缩写。词句中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病历中任何内容不允许有涂改。病程记录之后如有空白,要求用斜线标志,不能再加其他内容。(三)、病历书写内容要求真实完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逻辑性、有科学性的综合分析讨论意见。要求用中文医学术语书写病历。 (四)、入院记录或住院病历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对多次住本院病人可写第X次入院记录;对入院不到24小时出院的病人,可写入出院记录,格式同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要求住院医师及时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由参加手术的住院医师立即完成。 (五)、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阶段小结、交接班记录、抢救记录、死亡记录及死亡讨论必须由住院医师书写(实习医师不具备书写资格);手术记录原则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精选文档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年—月—日,时间病程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时间,入院时间(如今日9:00入院)。 病情特点:简明扼要不要重复入院记录内容 1、病因与诱因,发病急缓,主要症状、时间及演变,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外院诊治过程要精简。 2、查体所见: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和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其他内容可省略。 3、辅助检查结果:主要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异常结果,正常情况而无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可省略。 西医初步诊断:包括可能性最大的主要及次要疾病、已证实或未证实者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明确的先写诊断名称,然后简明扼要地提出诊断依据,不必作分析讨论。如有数个诊断,应按主次分别书写各个疾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或病情比较严重复杂者,应行分析讨论,简明扼要地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分条列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提出进一步检查内容以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初步诊断:有几个病(证)就写几个病(证),包括主要与次要、已证实与未证实者。除写病(证)外,还要写证侯,加括号写在病(证)后。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①辨病:诊断明确的提出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者,应行分析讨论,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②辨证:除进行辨病分析外还要作辨证分析,这是中医的重点内容,不辨证就不能论治,要根据四诊资料作综合分析,归纳出其所属的证候。 诊疗计划: 1、检查计划,包括一般常规检查和针对性的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两部分,检查项目书写要具体,最好提出完成的时间。 2、中西医治疗计划

病程记录书写

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首次病程记录 ××××年××月××日××时 姓名×××性别×年龄×族别×入院时间×××××× 本例特点:(对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概括,突出特点) 诊断依据:1、×××××××××× 2、×××××××××× 3、×××××××××× 鉴别诊断:1、×××××××××× 2、×××××××××× 诊疗计划:1、××××××××××

2、×××××××××× 3、×××××××××× (包括治疗方案及具体用药) 医师签字(全名):××× 日常病例记录 日常病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医师书写,也可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书写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日期,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一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两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三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五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病情危重应当具体到时、分) ××××××××××××××××××××××××××××××××××××××××××××××××××××××××××××××××。 签全名:×××日常病例记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根据病情需要有针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2016.11.21 10:2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男,XXX岁,拄杖入院,病史自述,基本可靠。 劳力性心悸胸痛10余年,头昏头痛5天 患者于10余年前休息时无明显诱因渐起心悸不适,位于胸前区,自觉心跳感,持续数分钟,活动时明显,休息时缓解,伴有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全身出冷汗,无双下肢乏力,无喘息憋气,无呼吸困难,无黑曚晕厥,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病后患者曾多次以“冠心病”住院治疗,病后自服药物,症状控制可;5天前渐起头昏头痛不适,呈阵发性发作,持续2-5分钟左右,伴有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黑朦及意识障碍,今为求治疗来我院,以“心悸”收住院。 起病以来精神、食纳、睡眠一般,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次数多。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160/?mmHg,未服用药物;有脑梗塞病史,遗留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有帕金斯病史,自服药物治疗;有慢性胃炎病史,平素有反酸不适;1996年曾行阑尾炎手术;否认糖尿病、结核、肝炎等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4℃,R20次/分,P45次/分,BP140/7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心率4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 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检: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TV3-6倒置。 初步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3级2.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4.脑梗塞后遗症?5.慢性胃炎 诊断分析:1.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3级老年男性患者,因劳力性心悸胸痛10余年入院,活动时明显,休息时缓解,伴有胸闷胸痛,多次以“冠心病”治疗,结合入院时心电图考虑冠心病心绞痛。 鉴别诊断:与甲亢相鉴别:亦可出现心悸不适,伴有高代谢症状及甲状腺肿大,患者无高代谢表现、甲状腺无肿大,暂不考虑。 2.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可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善Holter 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Holter检查可资鉴别。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高血压10余年,最高160/?mmHg,故考虑高血压病2级,合并靶器官损害,故考虑极高危组 鉴别诊断: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常有原发病表现,暂不考虑。 4.脑梗塞后遗症?有脑梗塞病史,遗留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查体: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2级,故考虑脑梗塞后遗症可能,完善CT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与脑出血相鉴别,急性期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5.慢性胃炎有慢性胃炎病史,平素有反酸不适,查体剑突下压痛阳性,故考虑慢性胃炎,必要时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与反流性食管炎相鉴别,常表现为反酸烧心不适,胃镜可资鉴别。 诊疗计划:1.注意休息。 2.完善相关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血生化、动态心电图等; 3.暂予以改善循环、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 4.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治,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医嘱。 医师签名: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病案书写(60分钟) 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住院病历 姓名:张××性别:女 年龄:36岁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

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来源:考试大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来源:考试大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来源:考试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来源:考试大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来源:考试大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来源:考试大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萹蓄15g 瞿麦15g 木通5g 车前子15g 滑石30g先制大黄15g 山栀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生草5g 水煎服 签名: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修改)

首次病程记录 2016-08-08 15: 00 患者张金友,女,32岁,因“入睡困难、易醒伴眩晕1年余。于10: 00步行入院。 一、 病例特点: 1、 青年女性,慢性病程;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3年余,长期口服左甲状腺激素片25ug 每 日一次维持治疗,症状控制可,病情稳定。 2、 患者自诉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入睡困难,超过0 min 伴熟睡维持困难、易醒(夜醒次或 2次以上)和早醒,伴疲劳及全身不适,日间工作及社交能力下降,诉情绪易激惹,日间思睡,伴兴趣、 精力减退,伴视物旋转,伴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耳鸣,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干呕、内胀满感 伴有紧张性阵发性头部胀痛,出冷汗,伴有胸闷、心悸、心慌,无胸痛,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左右,伴 有双上肢麻木,无耳聋、面色苍白无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 胀、腹泻,于深圳多家医院中药治疗(具体用药及用量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今遂来我院中医科门诊 就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1、不寐(气血不足,心失所养)2、头痛(气虚血瘀,经脉失养) 3、眩 晕(气血亏虚)”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疲倦,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舌淡暗,苔薄白, 脉沉细,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3、 查体:T : 366C ,P : 82次/分,R 18次/分,BP 97/72mmhg 神志清,慢性病容,精神疲 倦,自动 体位,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 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颜面双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眼球震颤, 无异常分泌物,粗测听力正常,鼻无畸形,通气好,口腔无溃疡,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 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 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胡2 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见 胃肠 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墨菲征(,麦氏点(-),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 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无畸形,活动正常,四肢无畸形,感觉均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 未引出。 4、 检查资料:暂缺。 二、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中医诊断:1、不寐(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2、 头痛(气虚血瘀,经脉失养) 3、 眩晕(气血亏虚)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女,29岁,因“入睡困难、易醒伴头晕年余。入院,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 结合上述病史,四诊合参,病当属祖国医学“不寐:证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患者病后体虚,伤及气 血,心失所养故而出现不寐,胸闷不安,气虚血瘀,经脉失养,气虚不能推动于血的循行,不能上容于头 故而出现头痛、眩晕。 中医鉴别诊断: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其他痛苦引起的失眠相鉴别,不寐指单纯性以失眠为主症, 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短暂性失眠不属于病态。老 年人少寐早醒多属于生理状态。若因其他疾病痛苦引起的失眠者,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2、西医诊断:1、失眠 2、梅尼埃病?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1年来入睡困难,超过60 min 伴熟睡维持困难、易醒(夜陞次或2次以上)和早醒, 伴疲劳及全身不适,日间工作及社交能力下降,诉情绪易激惹,日间思睡,伴兴趣、精力减退,伴视物旋 转,伴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耳鸣,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干呕、内胀满感伴有紧张性阵发性头 部胀痛,出冷汗,伴有胸闷、心悸,无胸痛,持续时间多为数0分钟左右,伴有双上肢麻木。 浅表淋 外耳道 颈无抵 双肺呼

乳癖首次病程记录

X年X月X日 17:20:14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 性别:女, 年龄:32岁,农民。因“右侧乳房肿块伴疼痛半年。”于X年X月X日 16:50:10由门诊以“右乳腺增生”收入住院。值班医师于X年X月X日 16:58:40到病房及时查视患者。 病例特点: 1、现病史:患者于无明显诱因感右侧乳房肿块伴疼痛半年。曾多次在院外诊治(具体不详),近日感病情加重,今日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急来我院就诊,由门诊以“右乳腺增生”收住院。入院症见:乳房肿块疼痛,时有刺痛,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心烦口苦,患者神清语利,精神可,平素饮食可,失眠多梦,二便调。 2、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3、体格检查:T:36℃ P:78次/分 R:19次/分BP:120/85mmHg 患者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言语清楚,体型适中,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病容,抬入病房,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斑疹、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鼻外形正常,鼻窦区无压痛,鼻通气良好,鼻中隔无偏曲,鼻无出血。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耳听力无障碍,颜面无发绀,口唇红润,黏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正常,

舌、齿龈无红肿出血,齿齐,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声音正常,颈对称,无抵抗感,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逆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胸廓正常,乳房无异常,胸壁无静脉曲张、皮下气肿等,呼吸运动对称无异常,无肋间增宽或变窄,呼吸动度可,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等,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无异常,双肺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双下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0.5cm,无弥散,心尖搏动正常,心前区无异常博动,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无增大、移位,心率78次/分,S1、S2正常,无S3、S4,律齐,A2>P2,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脉搏节律规则,强度适中,动脉壁弹性可,紧张度无异常,无异常血管征,全腹外形正常,胸式呼吸存在,胃肠型、蠕动波阴性,无凸脐、色素、曲张静脉、疝等,腹部平坦,肝胆脾肾未触及异常,墨菲征阴性,肋脊、肋腰、季肋、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未触及膀胱,肝上界在第五肋间,肝浊间界无异常,肝区叩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等,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正常无畸形,棘突无压、叩痛,活动度正常,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无杵状指(趾)、静脉曲张、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肌张力无异常,肌力5级,无不正常的动作,共济运动及步态正常,浅深复合感觉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